Tweed表2-全牙列间隙分析

合集下载

口腔科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口腔科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口腔科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疣状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长缓慢B、基底膜较完整C、呈乳头状突起D、可形成角化栓E、一般不转移正确答案:B2、患者,女性,14岁9个月,主诉前牙排列不齐。

检查:牙列,两侧磨牙完全远中关系,Ⅲ°深覆,上颌切牙内倾,上下颌前牙拥挤。

该患者的诊断是A、安氏Ⅱ类1分类亚类错B、安氏Ⅰ类错C、安氏Ⅲ类错D、安氏Ⅱ类2分类错E、安氏Ⅱ类1分类错正确答案:D3、在龋损的过程中A、脱矿与再矿化交替出现B、破坏的牙体硬组织可以自行修复C、再矿化时反应物质常先在深部组织中扩散沉积D、是连续的脱矿过程E、先出现有机物分解,然后无机物脱矿正确答案:A4、患儿,女,7岁,口内检查发现下颌后部牙槽骨上有两个形态似磨牙的牙齿存在,为鉴别是否有恒磨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基本相等B、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也差不多C、恒牙牙冠颜色偏白D、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外形呈斜方形E、恒牙的牙颈嵴突出,与牙根分界清楚正确答案:A5、发生颞下间隙为中心的多间隙感染,需建立贯通式引流,引流管可能通过的间隙为A、颞深间隙、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下颌下间隙B、颞深间隙、颊间隙、翼下颌间隙、下颌下间隙C、颞浅间隙、颞下间隙、咬肌间隙、下颌下间隙D、颞浅间隙、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下颌下间隙E、颞浅间隙、颞下间隙、颞深间隙、下颌下间隙正确答案:A6、不属于局部控释给药优势的是A、使用剂量小B、患者使用方便C、口腔中维持浓度时间较长D、龈沟局部浓度高E、副作用小正确答案:B7、无防龋作用的药物是A、2%氟化钠溶液B、38%氟化氨银溶液C、1.23%酸性磷酸氟凝胶D、3%硝酸钾溶液E、8%氟化亚锡溶液正确答案:D8、对于口底占位性病变和下颌下腺的检查常常采取的触诊检查方式为A、在大张口时触诊B、双手口内外合诊C、口外触诊D、口内触诊E、用一手的示指和拇指行双指合诊正确答案:B9、寻常型天疱疮的首选药是A、阿昔洛韦B、氟康唑C、红霉素D、泼尼松E、维生素C正确答案:D10、下列牙科常规使用的灭菌法中不包括A、紫外线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玻璃球/盐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化学蒸气压力灭菌法正确答案:A11、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需麻醉A、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上牙槽中神经B、上牙槽中神经、腭前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D、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E、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鼻腭神经正确答案:A12、患者,男性,12岁2个月。

正畸学考试试题三套(含答案)

正畸学考试试题三套(含答案)

正畸学考试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潜行性骨吸收2.稳定支抗3.生长中心4.Bolton指数二、问答题(80分)1.矫治后复发的因素有哪些?(10分)2.什么是切牙债务?调整切牙债务的因素有哪些?(7分)3.哪些情况可致磨牙成远中牙合关系?(8分)4、试述颜貌观察的要求及方法。

(15分)5.在制定牙列拥挤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0分)6.有人说,医生了解病人的生长发育状况,就像司机有了一张陌生城的地图,请阐述你的见解?(20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在压力侧牙槽骨部分区域出现透明样变,在相对于透明样变区内的骨质和透明样变周围的骨质中出现大量破骨细胞、骨质吸收,这种骨质吸收的方式称为潜行性骨吸收。

2.同一个或同一组牙齿发生整体移动比发生倾斜移动所需的力大,利用一个或一组牙的整体移动来支持一个或一组牙的倾斜移动,使整体移动的部分不动或仅移动少量,而倾斜移动的部分达到理想的移动效果。

这种支抗方式称为稳定支抗。

3.在骨的生长过程中,速度快、较活跃的部分称为生长区;而某些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行生长的生长区称为生长中心。

所有的生长中心都是生长区,但生长区并不一定都是生长中心。

4.指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由Bolton首先提出。

分为前牙比和全牙比。

用于判断牙齿大小的协调是否有问题,可协助诊断和分析错牙合形成的机制,并可作为制订治疗计划时的参考因素之一。

二、问答题1.矫治后复发的因素有哪些?答:(1)肌动力平衡的最终改建尚未完成。

在错牙合畸形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与畸形相适应的动力平衡;畸形形态的矫治完成往往先于功能和动力的改造,这样,畸形形态矫治完成后,旧的动力平衡的影响导致畸形的复发。

(2)牙周膜纤维张力未恢复平衡。

牙周组织的改建对牙的稳定和牙保持在平衡的位置都是很重要的,在牙龈结缔组织纤维和牙周膜纤维的张力建立起新的平衡前,牙不能稳定于新的位置。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整平S p e 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李丽华1,朱佳敬2,刘博1,韩天媛1,邵坪1[摘要]目的通过对正畸治疗前后的'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分析,探讨整平S p e e曲线对牙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9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并治疗结束的42例患者,初诊年龄11〜13岁,按治疗前S p e e曲线 深度分2组。

统计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测量值。

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统计分析整平S p e e曲线的相关因素:结果S p e e曲线 整平后,两组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现有牙弓长度均增大,S p e e曲线越深,变化越明显。

P e r s o n相关分析显示,S p e e曲线的整 平与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现有牙弓长度均显著相关。

结论整平S p e e曲线将改变牙弓形态,使牙弓宽度、长度、现有牙弓长 度均增大,S p e e曲线越深,牙弓形态变化越明显。

[关键词]S p e e曲线;牙弓形态;数字化模型[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872(2020)12-1098-05[doi] 10.13591/ki.kqyx.2020.12.008Study on the effect of leveling curve of Spee on the shape change of dental archLI Lihua, ZHU Jiajing, LIU Bo, HAN Tianyuan, SHAO Ping. ( Department o f Orthodontics, Stomatology Hospital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odel before and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eveling curve of Spee on the shape of dental arch.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aged 1 1to 13 years old at first diagnosi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of the 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 al Uni­versity from 2014 to 2019. According to the depth of the Spee before treatment,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atistical a- 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measured valu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each group.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don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leveling cur\e of Spee. Results After the curve of Spee was leveled, the arch width, the arch length and the existing arch length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eeper the curve of Spee was, the more obvious the change was. Pe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ling curve of Spe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rch width, the arch length and the existing arch length. Conclusion The leveling curve of Spee will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arch, which will increase arch width, the arch length and the existing arch length. The deeper the curve of Spee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shape change of the arch is. Key w ords:curve of Spee;dental arch form;digital modelStomatology,2020,40( 12) : 1098-1102S p e e曲线是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牙尖、前磨 牙颊尖、磨牙近远中颊尖连接而成的一条凹向上的 纵骀曲线,一直向后延申到髁突前缘,在1890年由 德国医师Spee首次提出⑴。

牙列拥挤的治疗讲稿

牙列拥挤的治疗讲稿
对于难于准确确定是采用拔牙还是不拔牙的边缘病例来说,若患者为高角病例,则多倾 向于拔牙矫治,假如为低角病例,拔牙则要从严掌握。
其原因为:高角病例患者颏部多后缩,治疗结束时切牙宜直立一些,以维持协调的鼻-唇-颏 关系。多数低角病例患者颏部前突,切牙宜代偿性唇倾一些,这样不仅有利于面形,也有利于 切牙的功能。 矢状骨面型 面部软组织侧貌 生长发育
面部软组织侧貌 facial profile
生长发育 growth status
牙齿拥挤度 severity of crowding
间隙分析
在确定牙列拥挤的矫治计划时,必需先进行间隙分析,了解间隙的真正需求量。间隙分析包括
单颌牙弓内间隙分析与上下牙弓之间牙量比例分析(Bolton指数分析)。
单颌牙弓内的间隙分析
根据患者的生长发育阶段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手段。例如不了解其生长的潜力,就武断 地选择了拔牙矫治方案,内收了切牙,随着患者上下颌的向前生长,就非常容易导致凹陷面形。 通过分析腕指骨钙化融合程度,可较准确判断患者生长发育的状态。 2)制定拔牙方案的基本原则 拔牙保守原则 病牙优先原则 左右对称原则 上下协调原则 牙位选择原则 4 4,4 4为常用拔牙模式 拔牙部位的选择
lmm,需要有2mm的牙弓间隙。切牙越前突,拔牙的可能性就越大。
支抗磨牙的前移程度 mesial drift of anchorage molar
强支抗设计
口外支抗 :设计口外弓或“J”钩,配合使用 头帽进行口外牵引. 唇档:通过唇肌的力量增强磨牙支抗。
腭托:充分利用硬腭组织形成强支抗 中度支抗设计:
因为尖牙位于牙弓前后段交界处,无论对切牙覆牙合、覆盖,还是后牙尖窝关系的建立 都将起决定性作用。其次,尖牙的位置对牙弓长度与宽度的影响较大,是矫治后维持牙弓稳定性的 重要因素。因此,矫治中应遵循两条原则:不随意改变尖牙区牙弓宽度;矫治应恢复尖牙 1类关系。

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解析

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解析

Tweed三角分析法 Wylie分析法 Downs分析法 Steiner分析法
Ricketts分析法
Jarabak分析法 McNamara分析法 Arnett 分析法 Delaire分析法
Wits分析法
Coben分析法
Steiner分析法
1)SNA角:前颅底平面-上齿槽 座点角。代表上颌基骨对颅部 2)SNB角:前颅底平面-下齿槽 座点角。代表下颌基骨对颅部
(5)下颌长度 (mandible length)此测 量不在眼耳平面,而在 下颌平面上进行。由髁 突后缘作切线垂直下颌 平面,再从颏前点作切 线垂直下颌平面,测量
(6)全面高(N-Me):鼻 根点至颏下点的距离。
(7)面上部高(N-ANS): 鼻根点至前鼻棘的距离。
(8)面下部高(ANS-Me): 前鼻棘至颏下点的距离。
Tweed三角分析法 Wylie分析法 Downs分析法 Steiner分析法
Ricketts分析法
Jarabak分析法 McNamara分析法 Arnett 分析法 Delaire分析法
Wits分析法
Coben分析法
Wits分析法
分别从上、下齿槽座点 AB向功能性合平面作垂线, 两垂足分别为Ao点和Bo点。 然后测量Ao点与Bo点间的 距离以反映上、下颌骨前 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Jarabak分析法 McNamara分析法 Arnett 分析法 Delaire分析法
Wits分析法
Coben分析法
Wylie分析法
此分析法是对牙颌面形态结构深度及高度的测 量。所有的测量主要是线距的测量。面部深度 测量以蝶鞍点作为测量座标,以眼耳平面为基 准平面,由蝶鞍中心和所要测量的各标志点向 眼耳平面作垂线,测量标志点垂足与蝶鞍点垂 足之间距离,或测量标志点垂足之间的距离。

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Tweed三角分析法 Wylie分析法 Downs分析法 Steiner分析法 Wits分析法 Coben分析法
Ricketts分析法 Jarabak分析法 McNamara分析法 Arnett 分析法 Delaire分析法
Tweed三角分析法
主要测量由眼耳平面、下 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所组 成的代表面部形态结构的颌 面三角形的三角。
4)下中切牙-合平面角(1〖TX-〗to occlusal plane):下中切牙长轴与合 平面相交之下前角。此角表示下中切
5)上中切牙凸距(1〖TX-〗-AP):上 中切牙切缘至AP连线的垂直距离(mm)。 此距代表上中切牙的突度,当上中切 牙切缘在AP连线前方时为正值,反之 为负值。
Tweed三角分析法 Wylie分析法 Downs分析法 Steiner分析法 Wits分析法 Coben分析法
Coben分析法
测量内容包括: 全颅底长(Ba-N); 中面部深度(Ba-A),包括 Ba-S、S-Ptm、Ptm-A距离; 下面部深度(Ba-Pog),包 括Ba-Ar、Ar-Go、Go-Pog 距离; 全面高(N-Me),包括NANS、ANS-UI、UI-LI、LIMe、ANS-Me 距离; 后面高(N-Go),包括N-S、 S-Ar、Ar-Go、S-Go 距离; 下颌支长度(AL)和下颌体 长度(MP)。
8)L1〖TX-〗-NB角:下中 切牙切缘与NB连线的交角。 代表下中切牙的倾斜度和突 度。
9)Po-NB(mm):颏前点至NB
10)U1〖TXX-〗-L1〖TX-〗 角:上下中切牙长轴交角。
11)OP-SN:合平面与前颅底 平面之交角。代表合平面的
12)GoGn-SN:下颌平面与前 颅底平面交角。代表下颌平 面的斜度及面部高度。下颌 平面由下颌角点与颏顶点连

Bolton指数分析在临床正畸治疗中指导作用的再认识

Bolton指数分析在临床正畸治疗中指导作用的再认识

Bolton指数分析在临床正畸治疗中指导作用的再认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136正畸治疗的一大部分内容就是在上下颌骨的大小和位置关系范围内为患者的牙齿和牙列寻找间隙,以便利用这个间隙将患者的牙齿和牙列重新排列达到消除或减轻错颌畸形的目的。

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实际是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下尽可能为其创造可用的间隙,然后使用可以获得的间隙或来矫正错颌。

因此,在确定矫治计划前,需要进行单颌牙弓间隙分析和上下弓之间牙量的bolton指数分析。

如果只注重单颌牙弓的间隙分析而忽略bolton指数分析,则会影响矫治效果。

而且应该把保护牙颌的健康和美观统一起来,尽可能避免损伤牙齿。

有必要对bolton指数分析在临床正畸治疗中指导作用进行再认识,提高治疗效果。

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模型测量:将近4年来收治的161例患者的记存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均由同1人用分规依次对模型上的牙齿进行测量。

为了减小误差,不对每个牙齿的测量读值,而是将各牙每次测量的距离在1条直线上对应牙位依次定点,然后用直尺直接测出前牙段、后牙段和全牙列的长度即必需间隙。

每副模型测量3次,取其均值。

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各患者的前牙比、后牙比和全牙比等bolton指数分析比值。

对bolton指数分析比值不在正常范围者,通过查表找出上下牙齿大小关系值。

统计学处理:将每位患者的bolton比值按性别、安氏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61例患者的前牙比、后牙比和全牙比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以林久祥主编的《现代口腔正畸学》第2版中统计的中国正常颌的bolton指数总比率91.5±1.51,前牙比78.8±1.72为标准进行分析[1]。

161例患者中,前牙比率在正常范围42例(26.07%);不在正常范围119例(73.91%),其中,上下牙齿大小关系值超过>2mm 112例,占非正常范围例数的94.12%,有42例上下牙齿大小关系值超过4mm,占非正常范围例数的35.29%。

解剖生理--牙列与颌位(共46张PPT)

解剖生理--牙列与颌位(共46张PPT)

从12岁第 二恒磨牙 萌出到18
岁第三恒磨 牙萌出,恒 牙列基本形 成,建立恒 牙牙合。
牙合的建立
牙合的建立
前后向动力平衡 向前的动力 颞肌、咬肌、翼内肌、
舌肌、颌骨生长
向后的动力
来自于唇颊肌
牙合的建立
牙列的完整, 牙与牙之间 的相互支持, 在维持咬合 前后动力平 衡方面起重 要作用。
下颌髁状突中心 和下颌中切牙近 中接触点的连线 与牙合平面的交 角(约26°)。
意义:表明了关节 与牙合之间的关系。
面部标志及面部协调关系
下颌骨的双侧髁状突中 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切 角相连,构成了一个边 长为的等边或等腰三角 形。
意义:从解剖学上阐明 了口颌系统的左右两侧 的对称性,它是下颌在 张闭口运动中正中不偏 的解剖基础。等边三角 形者颌骨较宽,等腰三 角形者颌骨较窄。
牙合的建立
内侧:舌体肌肉 的作用,使牙弓 外扩。
外侧:唇颊肌的 作用,使牙弓向 内而限制 外扩。
牙弓在两种肌肉的 作用下,保持一定 的宽度和大小。
牙合的建立
上下颌牙弓 的密切稳定 的咬合接触 关系,闭口 肌与开口肌 之间的动力 平衡,维持 了牙槽骨和 牙萌出的高 度。
长正中(long centric):RCP直向前滑动1mm到ICP
替牙期(6~12岁)
暂时性错合的表现:
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面部颌骨发育不完善
2.上中切牙出现间隙:侧切牙牙胚挤压牙根 3.上切牙牙冠偏远中:牙胚挤压牙根
4.暂时性远中牙合:I+II+III<1+2+3 4+5<IV+V
5.暂时性拥挤:4+5<IV+V
6.暂时性深覆合:增加咬合高度,自行消失

口腔正畸课间实习指导【范本模板】

口腔正畸课间实习指导【范本模板】

口腔正畸学课间实习指导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二零零七年四月错合畸形检查诊断(4学时)〔实习目的〕:一、重点掌握:1.口腔记存模型的制取、制作要求2.模型测量分析:牙列拥挤度分析;Bolton指数分析;合曲线曲度测量分析3.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基准平面;SNA角;SNB角;ANB角二、一般了解:1.口腔记存模型的修整方法2.牙弓形态测量分析:对称性;长度;宽度3.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概念;主要应用;测量平面;常用软硬组织测量项目;常用测量分析方法〔实习内容〕:一、口腔记存模型的制取、制作要求和方法(1学时)要求记存模型达到准确、清晰,要包括牙、牙弓、基骨、移行皱襞、腭穹、唇系带等部分。

1.取印模:1)托盘选择:选择托盘大小要适当,临床可供选择的托盘有:1、2、3、4号,如果不合适,可进行托盘修正,要求包括牙弓内的全部牙,托盘的边缘应有足够的高度。

2)材料要求:要选择高质量的印模材料。

3)记录咬合关系:咬蜡法等4)患儿合作:2.灌制模型:1)材料要求:石膏在色泽、精细度、形变率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2)气泡避免:真空调拌机进行石膏调拌,并在震动器上灌模。

3)基座要求:如采用石膏修整器制作记存模型,需要灌注较大较厚的石膏底座。

如采用成品基座修整法,可不必灌注较大基托.3.核对合关系:4.记存模型的修整:记存模型要求整齐、美观并能准确反映出患者牙合情况。

1)修整器修整法2)成品基座修整法二、模型测量分析(1学时)1. 拥挤度分析:是对牙列拥挤程度的评价。

1)牙弓应有长度:即牙弓内各牙齿牙冠宽度的总和。

恒牙列期牙冠宽度可用分规或游标卡尺测量每个牙冠的最大径.2)牙弓现有长度:即牙弓整体弧形长度.应用直径0。

5mm的黄铜丝一根,一般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沿下颌前磨牙颊尖、下尖牙牙尖经过正常排列的下切牙切缘到对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

3)牙弓拥挤程度分析: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需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拥挤度。

模型测量分析

模型测量分析

Block Diagram
TEXT
拥挤度分析 space ananlysis
2. 牙弓现有长度 此外也可用分规或游标卡尺 对牙弓弧形长度测量,一般 将牙弓分四段:一侧切牙至 尖牙,第一前磨牙近中至第 一恒磨牙近中接触点,再与 对侧两段相加。
拥挤度分析 space ananlysis
2. 牙弓现有长度 如需做全牙弓弧形测量时, 应测至下颌第三磨牙的远中 面,但有时二三磨牙尚未萌 出,因此牙弓后段可利用间 隙应为目前可用间隙+估计增 量 估计增量为每年3mm(每 侧1.5mm),直至女孩14岁, 男孩16岁。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1 2 3 4 5
1 2 3 4 5
Text
Diagram
Text Text Text
Text
Concept
Text Text
Add Your Text
Diagram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替牙期拥挤度预测 mixed dentition analysis
对于替牙期牙弓,由于有些 恒牙尚未萌出,所以需要x线 片或其它途径来对未来恒牙 拥挤度进行预测。
替牙期拥挤度预测 mixed dentition analysis
一. 牙弓现有长度预测
1
牙片预测法
2
Moyer预测法
3
Tanaka-jonston预测 法
替牙期拥挤度预测 mixed dentition analysis
二. 替牙期牙弓现有长度预测
段宽度的方法来增加牙弓长度,而上颌由 于腭中缝尚未闭合,还有可能扩大上牙弓 ,因此诊断时应以下颌为主。

X线头影测量Coben法进展

X线头影测量Coben法进展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年9月第4卷第9期X线头影测量于1931年由Hofrath和Broadbent提出,之后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探索,在颅面生长发育及结构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

目前,X线头影测量分析已普遍应用于口腔各专业,并且成为口腔正畸临床病例诊断、分析的重要辅助手段。

较为系统的常用测量方法有Downs、Steiner、Wylie和Tweed分析法等。

Downs分析法由Downs于1948年提出,包括骨骼间及牙与骨骼间关系的两大部分10项测量内容。

Downs最先提出以眼耳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并且指出眼耳平面可充分评估面部形态,但对于研究颅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变化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Downs分析法内容较为完善,极大影响了X线头影测量技术在临床诊断、分析中的应用,作为一种以角度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Steiner分析法是1953年由Steiner从Downs、Riedel等分析法中择优而成,测量内容相对全面地描述了上下颌骨相对于颅底的前后位置关系及上下牙齿的相对关系,并且可通过测量内容判断下颌长度及位置;此外,还可了解下颌的旋转方向及生长型。

随后,Steiner又提出了一种主要适用于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分析和矫治设计方法,称之为臂章分析法,但此法并不适用于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

Wylie分析法由Wylie于1947年提出,包括10项测量内容,以眶耳平面为基准平面,以线距分析为主。

此法在临床中常用来分析判断牙、颌、面解剖结构的高度和深度的变化。

Tweed于1945年提出了著名的“Tweed三角分析法”,Tweed三角包括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FMA)、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IMPA)、下中切牙长轴与眶耳平面的交角(FMIA)。

Tweed 认为,FMIA65°是建立良好面型的条件。

简单、直观是Tweed分析法的特点,但由于该法仅以下中切牙倾斜度的矫正为目标,测量项目过少,较为局限,对一些较复杂的错牙合畸形机制难以进行全面分析。

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2-1_真题-无答案

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2-1_真题-无答案

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2-1(总分45,考试时间90分钟)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牙周组织损害是A.牙龈炎B.牙周袋C.牙槽骨吸收D.牙龈退缩E.以上都不是2. Angle Ⅲ类错头影测量值可能有的变化A.颌凸角变大B.ANB变大C.SNB变小D.面角变小E.以上都不是3. 活动义齿缺隙保持器常用于A.个别后牙早失B.下尖牙早失C.多数乳磨牙早失D.个别恒牙早失E.以上都不是4. 咬撬法用于A.乳前牙反,反覆浅者B.乳前牙反,反覆深者C.混合牙列期,个别恒切牙浅反D.混合牙列期,骨性反E.混合牙列期后牙反5. 乳前牙反的矫治时机是A.2~3岁B.3~5岁C.7~9岁D.9~11岁E.替牙完成后6. 头影侧量中常作为面部结构对颅底关系的定位平面是A.Bolton平面B.前颅底平面C.平面D.眼耳平面E.腭平面7. FR-Ⅲ型适用于下列哪类错A.安氏Ⅰ类牙列拥挤B.安氏Ⅱ类1分类错C.安氏Ⅱ类2分类错D.安氏Ⅲ类错E.开8. 乳牙期矫治的非适应证A.严重拥挤B.严重深覆C.前牙反D.不良习惯E.以上都不是9. 临床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多少以上称为深覆A.1/3 B.1/2C.2/aD.全部E.以上都不是10. 方丝弓矫治器中对牙齿进行控根移动的是A.内收弯B.外展弯C.后倾弯D.转矩E.以上都不是11. 替牙期矫治的适应证A.中度拥挤B.前牙Ⅱ度深覆,上下颌骨协调C.上中切牙远中倾斜D.上侧切牙近中旋转E.后牙锁12. 上颌斜面导板能用于A.后牙反B.前牙反C.压低下前牙D.导下颌向前E.改正前牙开13. 切牙唇向移动1mm可得间隙A.1mmB.1.5mmC.2mmD.2.5mmE.3mm14. 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常用的矫治器A.双板矫治器B.头帽颏兜C.固定矫治器D.上颌垫式矫治器E.面罩上颌前牵引15. 临床上称Spee曲线深是指Spee曲线大于多少A.0mmB.1mmC.2mmD.3mmE.4mm16. 临床上常用的Ⅰ类牵引属于A.颌间力B.颌内力C.颌外力D.肌力E.以上都不是17. 改正吐舌习惯可用A.腭屏B.前庭盾C.苦味药水指套D.冶垫式矫治器E.平面导板18. 箭头卡环最常用于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双尖牙E.第一磨牙19. 下列哪项不是推磨牙向远中的矫治器A.口外唇弓B.摆式矫治器C.螺旋弹簧D.面罩前牵引E.下唇挡20. 具有翼板,能同时扩大上下牙弓的活动矫治器是A.斜面导板矫治器B.带翼扩弓活动矫治器C.Herbst矫治器D.螺旋器分裂基托矫治器E.上颌双侧垫矫治器21. 下颌骨的标志点A.OrB.PtmC.ArD.AnsE.A22. 下颌平面是A.下颌角点与下颌颏前点间的连线B.下颌角点与下颌颏下点间的连线C.下颌颏前点与下颌角下缘相切的线D.颏下点与下颌角下缘相切的线E.下颌颏顶点与下颌角下缘相切的线23. 成人正畸的目标是A.理想B.中性磨牙关系C.强调美观D.中性尖牙关系E.个体化的最佳关系24. 直丝弓矫治器消除第三序列弯曲是通过A.槽沟上加入近远中倾斜角度B.调节托槽底的厚度C.槽沟上加入唇舌向倾斜角度D.托槽底加入近远中倾斜角度E.以上都不是25. 工作模型的用途A.治疗过程中对照观察B.病例展示C.牙排列实验D.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E.以上都不是26. 头影测量分析中FMIA是指A.下中切牙的长轴与SN平面的交角B.下中切牙的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C.下中切牙的长轴与眼耳平面的交角D.SN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E.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27. 正畸螺旋簧的作用是A.扩大牙弓B.固位C.连接D.排齐牙列E.改正深覆28. 记存模型要求准确、完整,但不包括A.基骨B.移行皱襞C.腭穹隆D.唇系带E.颊黏膜29. 下列哪种矫治器不需要咬合重建A.上颌双侧垫矫治器B.肌激动器C.功能调节器D.双板矫治器E.生物调节器30. 平整高度2mm的Spee曲线,需要间隙A.1mmB.1.5mmC.2mmD.2.5mmE.3mm31. 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治疗首先要A.打开咬合B.排齐牙列C.改正切牙长轴D.改正磨牙关系E.以上都不是32. Ⅲ度前牙深覆盖指上切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A.>3mm B.>4mmC.>5mmD.>6mmE.>8mm33. 弹性橡皮圈要扩张几倍于原始直径才能充分发挥作用A.2倍B.3倍C.4倍D.5倍E.6倍34. Bolton指数是A.分析牙弓拥挤度B.测量牙齿大小协调性C.牙弓对称性的测量分析D.预测上牙弓的宽度E.预测未萌上下尖牙与双尖牙的宽度35. 上唇系带附着异常的矫治A.关闭间隙B.切除牙槽嵴顶异常唇系带C.关闭间隙,然后切除牙槽嵴顶唇系带D.切除牙槽嵴顶唇系带,然后关闭间隙E.以上都不是36. 口呼吸的形成因素A.巨舌症B.腺样体肥大C.髁突肥大D.唇腭裂E.牙萌出顺序异常37. 用于测量眼耳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所组成的代表面部形态结构的颌面三角的分析法是A.Downs分析法B.Steiner分析法C.Tweed分析法D.Wits分析法E.Wylie分析法38. 反映上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的头影测量项目A.Ptm-AB.Y轴角C.ANBD.SNBE.SNA39. 在固定矫治过程中,为解除拥挤常采用在弓丝上弯制A.水平曲B.欧米加曲C.泪滴型曲D.垂直张力曲E.小圈曲40. 下列哪项不是方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A.颊面管B.方弓丝C.正轴簧D.托槽E.带环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

5.1间隙分析-牙列拥挤的诊断

5.1间隙分析-牙列拥挤的诊断

09理论课间隙分析--牙列拥挤的诊断引入牙列拥挤是正畸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齿唇(颊)舌向错位或扭转【示意图】。

•其直接原因为牙弓内间隙不足,也就是牙量骨量不调。

牙列拥挤的诊断主要采用间隙分析,即分析牙量与骨量的相对关系。

间隙分析:是对牙列拥挤程度的定量评价,也称为拥挤度分析,主要建立在必需间隙及可用间隙这两个指标的测量上。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必需间隙。

必需间隙:又称为牙量或牙弓应有长度,是牙弓内各牙齿宽度的总和。

由于多数错位牙在牙弓的前、中段,一般用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第一磨牙前牙弓内各个牙的牙冠宽度,其总和即为必需间隙【示意图】。

必需间隙--牙冠宽度测量2.可用间隙:又称牙弓现有长度,即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

可通过黄铜丝法测量,即应用直径0.5mm 的黄铜丝从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沿前磨牙颊尖、尖牙牙尖经过切牙牙槽脊顶到对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使黄铜丝呈一弧线,再将铜丝弄直测量其长度,一般测量三次后取平均值即为可用间隙或牙弓现有长度,也称骨量【示意图】。

我们再来看什么是可用间隙。

可用间隙:又称骨量或牙弓现有长度,是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

可通过黄铜丝法测量【示意图】,即应用直径0.5mm的黄铜丝从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沿前磨牙颊尖、尖牙牙尖经过切牙牙槽脊顶到对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可用间隙--黄铜丝法测量使黄铜丝呈一弧线,再将铜丝弄直测量其长度,一般测量三次后取平均值即为可用间隙。

牙列拥挤度=必需间隙(牙量)-可用间隙(骨量)牙列拥挤度分级:【示意图】牙列拥挤度<0:牙列间隙;0<牙列拥挤度≤4mm:轻度拥挤(I度拥挤);4mm<牙列拥挤度≤8mm:中度拥挤(II度拥挤);牙列拥挤度>8mm:重度拥挤(III度拥挤)。

牙列间隙轻度拥挤中度拥挤重度拥挤牙列拥挤度分级在做间隙分析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1.替牙期必需间隙测量:替牙期牙弓因有些牙尚未萌出,需借助X线片或其他途径对未萌恒牙牙冠宽度做出预测。

从一个病例对Tweed合的反思

从一个病例对Tweed合的反思

从一个病例对Tweed合的反思
Tweed-Merrifield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近几年在我国较热,博主建议正畸初学者应该学习、理解甚至掌握该技术,对将来应用、理解及补偿直丝弓技术的缺陷及正畸有帮助。

但从博主应用该技术10余年的体会,尽管其有诸多优点,就像人无完人一样,也存在一些缺陷,作为正畸医生,我们有义务去发现及解决这些缺陷。

患者为I类骨型、低角病例:
术前正面
术前右侧
术前左侧
术后正面
术后右侧
术后左侧
术后口内正面
后口内右侧术
术后口内左侧
术后3年正面
术后3年右侧
术后3年左侧
术后及术后3年上颌
术后及术后3年下颌
覆合是怎样加深的?
形成Tweed合后在牙列恢复期牙及牙列是怎样变化的?资料并没有详细的解释。

那么我们来观察、分析:Tweed合的标准有切牙对刃或小开合,上、下第一磨牙远中及第二磨牙没有接触(开合)等,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上、下牙和牙列表现为远中倾斜,切牙直立及被压入状态。

在牙列恢复期上切牙会唇倾,其后方的牙会近中倾斜,下切牙主要是伸长及可能少量的唇倾,其后方的牙近中倾斜。

导致上述病例覆合变成中度深覆合的原因可能是上后牙远中倾斜过多,还有什么原因?那么现在的Tweed合标准是否合适?什么是标准?
来源:KQ88。

Tweed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

Tweed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

Tweed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拔牙矫治中的疗效观察江玲;许明莲;倪小兵;陈启林【期刊名称】《湖北医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4【摘要】目的:探讨Tweed-Merrifield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方法:取自太和医院口腔正畸科2009年以来诊治的5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头影测量分析、Tweed分析之后拔除上颌两个第一前磨牙、下颌两个第二前磨牙,采用Tweed-Merrifield固定矫治技术,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及侧貌的变化。

结果:治疗结束后48例患者双侧上下牙列排列整齐,覆覆盖正常,双侧磨牙关系中性,侧貌改善,患者本人及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

结论:方丝弓是一种有效的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固定矫治器,在治疗中应用Tweed技术时应掌握好力的使用及支抗的控制。

【总页数】5页(P346-349)【关键词】Tweed-Merrifield原理;定向力;樱桃曲;鞋把曲;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作者】江玲;许明莲;倪小兵;陈启林【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采用PAR指数评价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畸形拔牙与非拔牙矫治效果 [J], 李江宁;白玉兴;陈扬熙2.PAR指数评价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单颌拔牙和双颌拔牙的矫治效果 [J], 杨彤彤;米宇菁3.不同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非拔牙矫治的疗效评估 [J], 昝琳;林宝山;邓潇;陈嵩4.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拔牙与非拔牙病例的矫治体会 [J], 汪郁;李建军;胡秀帆5.MBT直丝弓矫治器结合MIA技术在安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疗效观察 [J], 冯建坤;高建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正畸专科教程(图)

口腔正畸专科教程(图)

错合畸形分类1.Class I, neutroclusion牙列拥挤,双牙弓前突,上牙弓前突,深覆盖,深覆合,前牙反合,后牙颊舌向错位2.Class II, distoclusionClass II,division 1远中错合,上切牙唇倾:深覆盖,深覆合,牙列拥挤,开唇露齿Class II,division 1,subdivision另一侧中性Class II,division 2远中错合,上切牙舌倾:内倾性深覆合Class II,division 2,subdivision 另一侧中性3.Class III, mesioclusion对刃合,反合,开合Class III,subdivision另一侧中性检查诊断和矫治设计1.临床检查2.X线检查3.模型分析4.功能分析5.面合照相6.诊断与分析7.矫治设计8.各牙龈阶段适应证9.最佳年龄一、临床检查:(一)问诊:主诉,既往,家族,其他(生长发育、不良习惯)(二)临床检查:1、面颌部:(1)正面,(2)侧貌(近远中关系:直I,凸II,凹III;垂直关系:低角,正常,高角)(3)唇齿(开唇露齿)2、牙合:(1)牙合型(乳,替,恒)(2)牙弓近远中关系(磨牙关系:I,II,III;尖牙关系:同上;前牙覆盖)(3)牙弓垂直向关系(前牙覆合,开合)(4)拥挤程度(5)牙弓中线(6)牙弓宽度(后牙反合,锁合,浅覆盖)(7)牙齿数目、形态、发育、萌出异常(8)牙周,关节,其他(系带、腭盖)二、X线检查1、X线头影测量cephalometrics(1)头影测量标志点cephalometric landmarks 1)颅部S.sella 蝶鞍中心点N.nasion 鼻根点P.porion 耳点Ba.basion 颅底点Bolton点:枕骨髁突后切迹的最凹点2)上颌O.orbitale 框点Ptm.pterygomaxillary fissure 翼上颌裂点ANS.anterior nasal spine 前鼻棘PNS.posterior nasal spine 后鼻棘A.subspinale 上齿槽座点SPr.superior prosthion 上齿槽缘点UI.upper incisor 上中切牙点3)下颌Co.condylion 髁顶点Ar.articulare 关节点Go.gonion 下颌角点B.supramental 下齿槽座点Id.infradentale 下齿槽缘点Li.lower incisor 下切牙点Po.pogonion 颏前点Me.menton 颏下点Gn.gnathion 颏顶点D点:下颌体骨性联合部之中点(2)头影测量平面1)基准平面SN. SN plane 前颅底平面FH.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 眼耳平面Bolton平面2)测量平面ANS-PNS.palatal plane 腭平面Ba-N 全颅底平面OP.occlusal plane 牙合平面MP.mandibular plane 下颌平面RP.ramal plane 下颌支平面N-Po.facial plane 面平面Y axis Y轴(3)常用分析法DownsSteinerWylieTweedWits北医(4)软组织1)常用标志点额点鼻顶点软组织鼻根点眼点鼻下点唇缘点上唇缘点下唇缘点上唇突点下唇突点软组织颏前点软组织颏下点咽点2)测量内容面型角鼻唇角面上部高上唇长下唇长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审美平面Z角(5)后前位正中:鸡冠中心点,前鼻棘点,上颌牙槽嵴点,上颌切牙点,下颌切牙点,下颌牙槽嵴点,颏下点两侧:蝶骨小翼外侧缘点,蝶眶点,颧额缝点,眶内侧壁点,颧突点髁突点,乳突点,颧-牙槽嵴点,下颌角点2、一般X线检查:全景,根尖,关节,腕骨,咬合,CT三、模型分析(一)模型:记存,研究(二)模型测量:1、牙弓间隙(1)拥挤度(2)Spee曲线高度:一般Spee曲线的高度每降低1mm需要1mm的牙弓间隙(3)下颌切牙倾斜度2.Bolton指数前牙比,全牙比四、功能分析下颌运动,下颌运动轨迹,肌电、肌压五、面牙合照相正面、侧面、口内六、诊断与分析(一)骨面型的判断1.矢状骨面型(上下颌骨前后向位置关系)(1)I类:直面型(2)II类:凸面型(3)III类:凹面型上颌骨的位置和长度:SNA,NA-PA,ANS-Ptm,Ptm-S下颌骨的位置和长度:SNB,NP-FH,Y轴,Co-S,下颌长上下颌骨间的位置关系:ANB,AB-NP,Wits值2.垂直骨面型(下颌平面角的大小以及前后面高比例)(1)正常型:下颌平面角FMA在22~32度(2)高角型(开张型):FMA>32(3)低角型(聚合型):FMA<22下颌角和下颌平面角(MP-FH,MP-SN),前后面高比及上下面高比(二)牙性特征的判断1.上切牙的位置和倾斜度 U1-NA(角度和距离),U1-SN,U1-AP2.下切牙的位置和倾斜度 L1-NB,L1-MP3.上下切牙关系(U1-L1)(三)牙弓所需间隙的分析拥挤,上颌前牙深覆盖,下颌过深Spee曲线,前牙倾斜,磨牙关系(四)牙颌面生长发育潜力评估1.左手腕骨X线片2.颈椎形态分析七、矫治设计1.正畸治疗(1)正畸作用力种类正畸力矫形力肌能力正畸力加矫形力(2)正畸主要目标拥挤,覆合覆盖,Spee曲线,磨牙关系2.正颌外科治疗3.拔牙与不拔牙矫治(1)历史(2)如何获得间隙1)拔牙2)不拔牙:扩弓,推磨牙向后,局部开展间隙,加大切牙轴倾度(3)决定因素面部侧貌与唇齿关系患者对侧貌要求颌骨及牙弓宽度拥挤和覆盖程度上下切牙轴倾程度第三磨牙情况生长发育潜力综合考虑以上因素(4)拔牙适应证侧貌前凸,要求改善所需间隙不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生长发育基本完成(5)拔牙牙位选择(6)拔牙注意要点(7)不拔牙适应证侧貌正常,可通过扩弓获得间隙,切牙舌倾,有生长发育潜力(8)扩弓常用方法口外弓推磨牙向后,上颌前方牵引,快速打开腭中缝,牙齿局部开展4.高角和低角(1)高角1)拔;间隙易关闭,磨牙易前移,需强支抗;咀嚼肌力弱;骨密度低2)注意:拔牙牙位尽量靠后,使下切牙直立,慎用颌间牵引,口外牵引多用高位头帽(2)低角1)慎拔,关间隙难,咀嚼肌力强,骨密度高2)注意:拔牙牙位应靠前,使下切牙唇倾八、各牙龄阶段适应证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九、最佳年龄拍照口内牙列拥挤crowding一、诊断(一)分级轻 I:<4mm中 II:4~8mm重 III:>8mm(二)测量分析 space analysisMoyers,Boltonarch length available, arch length required二、治疗(一)牙弓扩展arch expansion1.牙弓长度扩展 expansion of arch length(1)推磨牙向远中 molar distalization1)口外弓(facebow)2)活动矫治器3)腭侧固定式矫治器4)2*4方丝弓或直丝弓矫治器5)腭部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联合矫治器6)下颌舌弓7)下颌唇挡(2)切牙唇向移动多用固定矫治器:摇椅弓,多用途唇弓,前牙段冠唇向根舌向转矩,前后牙弓段间压缩螺簧(3)上颌前方牵引及功能矫治器2.牙弓扩展宽度(expansion of arch width)(1)矫形扩展(orthopedic expansion)——扩展腭中缝适应证:1年龄15,182拥挤度:因骨性牙弓狭窄造成的中重度牙列拥挤,或伴有后牙反合3牙列拥挤合并骨性矢状向不调:上颌发育不足,前方牵引和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同时合并使用腭中缝扩展4下颌平面角平均或偏低,无开牙合趋势分类:快速腭中缝扩展(rapid palatal expansion, RPE):0.5~1mm/天,2~3周,8~15岁慢速腭中缝扩展(slow palatal expansion, SPE):1mm/天,10~12周,恒牙期(2)正畸扩展(orthodontic expansion)——两侧后牙颊侧倾斜移动恒牙期青少年或成人,每侧可得到1~2mm间隙(3)功能性扩展(functional expansion)——唇颊舌肌功能调节器(functional regulator,FR)(二)临面去釉(interproximal enamel stripping)上前牙区:0.25mm/颗,共4mm1.适应证2.禁忌证:龋坏,釉质发育不良(三)拔牙矫治(extraction)1.决定因素(1)牙列拥挤度(ceverity of crowding):4mm以内不需拔牙(2)支抗磨牙的近中移动(mesial drift of anchorage molar)(3)颌骨生长(jaw growth)(4)Spee曲线曲度(curve of Spee):每整平1mm需要1mm牙弓间隙(5)切牙内收(incisor retraction):切缘每向唇侧移动1mm,需要2mm牙弓间隙(6)上下磨牙、尖牙关系,中线矫治(7)垂直骨面型:高角放宽,低角严格,理由:1下颌平面与下颌切牙间的补偿关系:高角颏部易显后缩,宜直立切牙(维持鼻-唇-颏之间的协调关系;补偿骨垂直不调)低角颏部易显前突,宜唇倾切牙(有利侧面型,有利切牙功能)2间隙关闭难易程度:高角咀嚼肌力弱,骨密度低,支抗磨牙易前移、升高,间隙关闭容易低角……强,……高,……不易……,关闭拔牙间隙主要由前牙远中移动完成,而前牙过度内收不利于深覆合(低角常有)3磨牙位置改变对垂直面型的影响:推磨牙向后或扩大牙弓等不拔牙方法可造成磨牙伸长,不利于高角,利于低角(8)矢状骨面型——测量SNA,SNB,ANB角1)正常(I类):取决于牙列拥挤度,上下牙唇倾度,通常采用上下对称拔牙2)上颌骨前突或正常、下颌后缩(II类):取决于上下前牙唇倾度、拥挤度、磨牙关系等,上下颌对称拔牙或上颌单颌拔牙(儿童青少年可先功能性矫治器协调上下颌骨关系,二期治疗再决定是否拔牙)3)上颌骨正常或后缩、下颌前突(III类):单纯正畸可允许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代偿,此时下颌可考虑拔牙4)上下颌骨均前突伴上下前牙唇倾:上下颌对称拔牙(9)面部软组织侧貌(facial profile):上下唇至审美平面的距离2.基本原则(1)保守(2)患牙优先(3)左右对称(4)上下协调3.具体牙位(1)下颌切牙适:成人,后牙关系良好,单个下切牙严重唇向错位禁:替牙期并:中线偏斜;下切牙舌向移动,覆盖增加;若下尖牙近中移动,则与上侧切牙形成合干扰(2)下3:一般不拔(3)下颌前磨牙适:绝大多数禁:若双侧磨牙为完全远中关系,且下前牙整齐、唇舌向倾斜度正常,拔下5,利于磨牙关系改善。

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

3.头影图的描绘
4.常用X线头影测量的标志点及平面
头影测量标志点 头影测量平面

蝶鞍点(S):蝶鞍影像 中心 鼻根点(N):鼻额缝的 最前点 耳点(P):外耳道之最 上点。有用解剖耳点或机 械耳点 颅底点(Ba):枕骨大孔 前缘之中点 Bolton点:枕骨髁突后切 迹的最凹点
沿前磨牙颊尖、尖牙牙 尖经过正常排列的切牙 切缘到对侧第一磨牙近 中接触点,为牙弓现有 弧形长度或可用间隙
从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
(3)牙弓拥挤度
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弧形长度之
差或可用间隙与必需间隙之差, 即为牙弓的拥挤度 。 后牙段可用间隙增量预测: 每年每侧1.5mm (女性14岁,男性16岁)

1)颅部标志点
2)上颌标志点





眶点(O):眶下缘之最低点 翼上颌裂点(Ptm):翼上颌 裂轮廓之最下点 前鼻棘(ANS):前鼻棘之尖 后鼻棘(PNS):硬腭后部骨 棘之尖 上齿槽座点(A):前鼻棘与 上齿槽缘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上齿槽缘点(Spr):上齿槽 之最前下点 上中切牙点(UI):上中切牙 切缘之最前点
3)下颌标志点


髁顶点(Co):髁突的最上点 关节点(Ar):颅底下缘与下 颌髁突颈后缘之交点 下颌角点(Go):下颌角的后 下点 下齿槽座点(B):下齿槽突缘 点与颏前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下齿槽缘点(Id):下中切牙 切缘之最前点 颏前点(Po):颏部之最突点 颏下点(Me):颏部之最下点 颏顶点(Gn):颏前点与颏下 点之中点 D点:下颌体骨性联合部之中心 点
4)常用软组织侧面标志点
(2)头影测量平面
基准平面 前 颅 底 平 面 ( SN , SN plane):由蝶鞍 点与鼻根点连线组成 眼 耳 平 面 ( FH , 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 Bolton 平面:Bolton 点与鼻根点连线,用 作重叠头影图的基准 平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牙列间隙分析
姓名患者 04性别女联系人电话病历号
初诊年龄13周岁生日 Y / M / D 牙医记录
A.前段牙列区
a.牙齿宽度 3 2 1 1 2 3 40
b.可用间隙37
c.牙弓不调 3
d.头影矫正值11
间隙不足14 / 间隙剩余
B.中段牙列区
a.牙齿宽度 6 5 4 4 5 6 54
b.可用间隙52
c.牙弓不调 2
d.Spee 氏曲线 2
间隙不足 4 / 间隙剩余
C.后段牙列区
a.牙齿宽度8 7 7 8 44
b.可用间隙30
c.牙弓不调14
d.估计增加量(—)-3
间隙不足11 / 间隙剩余
全牙列间隙总量:间隙不足 29 / 间隙剩余
头影测量矫正值:后段牙列区间隙增加量:
FMA为21 - 29°时, FMIA应为67°;女孩14岁前每年增加3mm; FMA为30°或更大时,FMIA应为65°;男孩16岁前每年增加3mm。

0.8 * FMIA差值 = 头影测量矫正值。

FMA为20°或更小时,下切牙不应超过初始倾斜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