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职称评定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形态包括平原、丘陵、盆地、高山、大洋B. 地球表面形态包括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C. 地球表面形态包括平原、丘陵、高原、山地、大洋D. 地球表面形态包括丘陵、盆地、高山、大洋、平原2、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C.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沿海地区D. 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A.气温高低不同B.降水季节分配不同C.降水量的多少不同D.光照时间的长短不同4、以下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恒星日表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B.太阳日表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加上太阳在公转过程中的时间差造成的昼长夜短现象的时间差之和C.地球自转周期的单位是小时或角秒等时间单位D.由于存在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地球自转周期存在变化性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6.()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北寒带气候为主B.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C. 高原气候显著D. 所有选项都正确7、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背斜处常形成山岭,向斜处常形成谷地B. 断层现象只存在于沉积岩中,其他岩石中不存在C.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无关D. 所有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岩浆岩都会变成变质岩8、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的作用是:A. 辅助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向规划制定B. 代替政府决策和监督管理职责的实施C. 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提升社会意识D. 为农业发展提供专门化的技术服务支持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这导致了下列哪种现象?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形状的变化D. 海洋潮汐的变化2、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域特征,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演示教学法C. 比较分析法D. 实地考察法4、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让学生阅读地图B.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C. 让学生进行地理实验D. 让学生分析地理数据5、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哪项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A、人地协调观B、综合思维C、地理技能D、区域认知6、在人类地理学中,以下哪项理论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A、马尔萨斯人口理论B、扩散理论C、兰恰诺理论D、麦金德心脏理论7、在教育教学中,关于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地理学科知识仅限于地图和空间信息的传授B. 地理学科知识应以地名、人名和事件为主要内容C. 地理学科知识应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D. 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8、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B. 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C. 课堂讨论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技巧D.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9、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壳运动是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内力作用之一B. 流水侵蚀可以形成峡谷和瀑布等地貌特征C. 冰川侵蚀只能在极地地区发生D. 风化作用能够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10、在研究一个区域的气候类型时,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会被考虑?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起伏D. 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1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是错误的?A. 分析该地区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B. 分析该地区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C. 分析该地区历史、文化、政策等人文条件D. 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12、在讲授“中国地理”课程时,教师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传统的讲授法B. 创设情境教学法C. 案例分析法D. 课堂讨论法13、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列哪一项不是必修课程应包括的内容?A、自然地理B、区域可持续发展C、地理信息技术应用D、世界地理14、在地理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达到学习目的?A、案例教学法B、讨论法C、情景模拟法D、讲授法15、在我国的地理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下哪种教育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观念?()A、地理知识竞赛B、实地考察实践C、课本知识讲解D、单元测试16、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形成原因时,以下哪种方法最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A、采用图表展示法B、组织课堂讨论法C、直接给出结论法D、单纯案例分析法1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慢B. 地球两极点上的自转角速度最快C.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快D. 地球各纬度上的自转线速度相同18、关于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哪个陈述是错误的?A.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撞入欧亚板块,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B. 板块漂移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所驱动的C. 海底扩张是在大洋中脊处新地壳形成的过程D.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完全由大陆地壳组成的板块19、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创新能力B. 研究能力C. 实践能力D. 分析能力 20、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发展为本B. 注重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C. 强调人文关怀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1、下列我国遗产中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很小,因为地球很大B.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C. 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是内力作用的结果D. 河流冲刷形成的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2、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气候类型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B. 地中海气候只分布在南半球C.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D.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3、在中国,哪座山位于北方且与众多名胜古迹紧密相连?A.泰山B.华山C.黄山D.庐山4、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地球岩石圈被划分为若干块巨大的板块B.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C.板块内部的地壳稳定,没有任何地质活动D.板块边界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5.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地壳由单一坚硬的板块组成B.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质运动的主要原因C. 所有板块都处于持续的移动状态D. 地壳上的地震与板块活动无关6.关于大气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以下哪项描述是不准确的?A. 大气层保护了地表免受恒星辐射的直接破坏B.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使地球表面维持适宜的热量平衡状态C. 极地寒冷气候主要由大气成分的变化导致D. 大气运动直接导致气候变化与季节变化,影响生物的分布和生长规律7.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8.以下关于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无旱季D. 地中海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9、关于地质构造中的褶皱构造,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褶皱构造是由沉积岩受热形成的层状弯曲变形构造B.褶皱构造中的背斜总是向下的凸起C.褶皱构造的形成不涉及地壳运动中的水平运动成分D.褶皱构造常见于所有类型的岩石中,但形态各异 10、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状况并进行预警分析B.GIS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C.GPS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D.数字高程模型可以应用于自然灾害的模拟分析和评估11.[数字]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球运动的理解,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周C. 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发生,且周期相同D. 地球自转和公转无关,各自独立发生12.[数字]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气候类型的划分,以下哪项描述是准确的?A. 气候类型主要根据纬度来划分B. 气候类型主要根据地形来划分C. 气候类型主要根据植被来划分D. 气候类型主要根据降水来划分13、中学地理教材中常常涉及的地球大气垂直分层,哪一层的气压最小?(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14、我国地理环境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现象B、人地关系C、地表形态D、人类活动2、下列关于地理教师知识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理专业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B、教育教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C、地理教育教师不需要掌握地理学以外的知识。

D、地理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研究方法知识。

3、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观察与分析?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D. 观察法4、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A. 教学目标的确立B. 教学内容的安排C. 教学方法的选用D. 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的是:A. 数据采集与处理B. 空间分析和模拟C. 地理编码与地址匹配D. 地理制图与输出6、关于“世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B. 地理环境整体性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C. 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对稳定性D. 地理环境整体性强调地理环境的整体演变规律7、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GPS、GIS和RS。

请问下列哪一项是地理信息系统?A、RS(遥感技术)B、GIS(地理信息系统)C、GPS(全球定位系统)D、海洋学8、在地理学科中,通过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这一主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哪些知识点?A、气候系统的组成B、碳循环C、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D、温室效应的原理9、关于地理信息的获取,以下哪种方法最适合用于获取某地区不同高度空气温度的分布数据?A. 实地考察B.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C. 卫星遥感D. 历史统计资料 10、以下哪个概念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A. 地形坡度B. 地域发展不平衡C. 气候带D. 水资源分布11、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地图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哪种原则?A. 地图内容复杂,便于学生理解B. 地图内容简洁,便于学生记忆C. 地图内容全面,便于学生掌握D. 地图内容新颖,便于学生创新12、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A. 讲授法B. 问题发现法C. 案例分析法D. 实验法13、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地方时是:A、东六区区时B、东七区区时C、东八区区时D、东九区区时14、下列哪种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地层的新老关系呈倒转状态?A、背斜B、向斜C、断层D、地堑15、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提问引导法D. 直接演示实验法16、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图片展示法B. 角色扮演法C. 探究式学习D. 讲授法17、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时,以下哪种方法最符合学生认知特点?A. 直接给出地图,让学生自己观察B. 逐个讲解地图上的各个要素C.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地图D. 让学生先描述地图,教师再进行纠正18、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A. 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B. 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C. 地理环境的分布特征D.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19、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地理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图中长腰山是()。

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 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 商业用地减少B. 居住用地扩大C. 交通用地减少D. 工业用地扩大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 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 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 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 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除了观测日全食盛况,在当地还可以欣赏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

①极光②极夜③牛羊成群④狗拉雪橇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某校地学夏令营队员在攀登一座山峰前,测得出发地的温度是25℃,到达山顶后测得温度是19℃,可推知队员们的攀登高度约为()。

A. 1500米B. 1200米C. 1000米D. 700米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A. 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 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 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 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强调的是()。

2024年中学地理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学地理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学地理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A. 长江三角洲地区B. 黄土高原地区C. 珠江三角洲地区D. 西南地区答案:D2.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屋脊”?()A. 拉萨B. 西藏C. 昆仑山D. 喜马拉雅山答案:A3. 以下哪个地理现象属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A. 昼夜交替B. 地理位置的确定C. 时区的划分D. 地球公转答案:A4. 以下哪个地理学家提出了“人地关系论”?()A. 黄宗智B. 沃尔多·韦伯C. 拉特克利夫D. 拉采尔答案:D5. 以下哪个地理现象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A. 河流的流域分异B. 山地的垂直分异C. 沿海地区的地理分异D. 城市的地域分异答案:B(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的地理国情是“______”。

答案:大国小城12.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

答案:安第斯山脉13.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14. 地球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

答案:亚马逊平原15. 地球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以下题目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数据的采集与整理:GIS可以用于收集、整理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为地理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

(2)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处理: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用于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关联和空间预测等分析。

(3)地理制图与可视化:GIS可以将地理数据以图形、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研究者发现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4)决策支持:GIS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地理信息支持,辅助决策。

17.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初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地球的形状描述是()A、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B、地球是一个扁球体C、地球是一个偏扁的椭球体D、地球是一个圆形体2、在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的地带,最常见的农业模式是()A、稻麦两熟制B、双季水稻种植C、一年三熟制D、牧草放养业3、易地置换是指将某个地理现象或地理要素从一个地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地理位置,并分析其发生的变化。

下列哪种分析方法不属于易地置换分析的典型应用?A. 对不同气候环境下相同农作物的生长差异进行分析B. 对不同地形地貌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分布差异进行分析C. 对不同区域同一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D. 对不同历史时期同一城市的交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4、下列关于“地理中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地理中心是某一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平均位置。

B. 地理中心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和计算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

C. 地理中心概念主要用于研究人口地理分布和经济活动。

D. 地理中心可以准确反映一个区域的所有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5、以下哪组海域属于千金石矿的俯冲带海岭?A. 南大西洋海岭B. 大西洋中脊C. 太平洋海沟D. 马里亚纳海沟6、在岩浆侵入地壳时所形成的岩体,通常被称为什么?A. 火山岩B. 沉积岩C. 结晶岩D. 变质岩7.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8.以下关于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 地中海气候只分布在南半球C.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D. 冰川气候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9、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描述中,符合地球表面积52%是水体的说法的是()A、地球表面积约149亿公顷B、地球表面积约510亿平方公里C、地球表面积的52%是水体D、地球表面积的48%是陆地 10、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全球气候分布图,了解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项不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内容?A、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B、地球与宇宙的关系C、地质学基础D、区域地理2、在地理教学中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A、独立获取地理知识B、独自完成地理实践C、自主设计地理实验D、自我反思与调整学习策略3、题干: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曾提出“瑷珲—腾冲线”,该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以下关于该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B、该线反映了我国地形南北差异C、该线以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该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4、题干:教师在对《长江与黄河》这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河流的航运价值,以下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的是:A、展示长江与黄河的卫星图像,让学生观察两河的航运状况B、播放长江与黄河的航拍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河流的流速、水深等信息C、邀请航运公司负责人来校进行讲座,分享航运经验和知识D、布置学生自行查找资料,研究两河在不同季节的航运情况5、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演示法D. 探究法6、题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探究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符合这一要求?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法D. 演示法7、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洼地区受淹B、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C、冰川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和淡水供给产生影响D、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8、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等B、提供实时导航建议,帮助司机找到最佳路线C、数据存储与管理,如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和查询D、土地利用和规划的辅助工具,如城市扩张模拟和可持续发展评估9、【题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地图、图表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理信息,这种方式属于哪种教学方式?A. 讲授法B. 问题法C. 调查研究法D. 直观教学法 10、【题目】在教授“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一课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背景,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较为适宜?A. 案例分析法B. 野外考察法C. 比较分析法D. 小组合作探究法11、以下哪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A. 地形地貌B. 地域文化C. 地理环境D. 地理现象12、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实验法B. 案例分析法C. 讨论法D. 地图教学法1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包括()。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B、地球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C、地球自转周期为一个月。

D、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2、岩石圈是指:A、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圈层。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圈层。

C、仅指地壳部分。

D、地壳和地核组成的圈层。

3、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这一概念,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讨论法D. 虚拟现实技术4、题干:在地理课程设计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认识,决定实施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知识传授型B. 技能培养型C. 情感陶冶型D. 问题解决型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城市化水平6、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矢量数据主要用来表示什么类型的地理现象?A. 连续变化的现象B. 面积广阔的自然景观C. 具有明确边界的地物D. 气候模式的变化7、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地图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哪种能力?A. 空间想象力B. 分析问题能力C. 观察力D. 记忆力8、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于教授“地球自转”这一地理概念?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实验法9、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排水,但可能不利于耕作B. 地形平坦,有利于耕作,但可能排水不畅C. 地形陡峭,不利于耕作,但有利于保持水土D. 地形起伏小,有利于保持水源 10、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以下哪种地图最适合展示城市功能分区?A. 行政区划图B. 气象图C. 经济图D. 地形图11、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呈现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教学方法是()。

A. 讲授式教学B. 双述双评C. 自主探究学习D. 集体演示2、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

A. 地理情感B. 地理实践力C. 空间观念D. 地理科学思维3、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A. 提高记忆效果B. 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C. 增强空间想象力D. 以上都是4、题干:在分析气候成因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的哪些因素?()A. 洋流分布和运动B. 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C. 植被覆盖和土壤类型D. 地形地势和经纬度位置5、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教学策略属于以下哪一种?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比较分析法D. 问答法6、以下哪种地理现象反映了地球自转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 温带地区夏季白昼时间长,冬季白昼时间短B. 地球表面温度分布不均C. 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划分D. 海陆分布不均7、下列关于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方法,最适合用于收集大面积地表地形高程数据的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B、遥感技术(RS)C、地理信息系统(GIS)D、数字高程模型(DEM)8、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示河流发育的三个阶段,教师可以采用()。

A、剖面图B、等高线图C、河网图D、沙盘模型9、下列哪项地理概念属于自然地理要素?A. 文化遗址B. 人口密度C. 气候类型D. 经济产业 10、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地图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案例分析法B. 演示直观法C. 改革探究法D. 交流讨论法11、【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习地图,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读图分析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B. 读图分析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解析能力C. 读图分析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D. 读图分析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精神12、【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课堂提问法B. 案例分析法C. 角色扮演法D. 多媒体教学法13、地理空间位置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某一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其表达方式不包括()。

高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职称评定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职称评定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主要是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的,恒星之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例如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4.2光年。
我们地球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中除了大量的恒星以外,还有很多由尘埃和气体等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为星云。银河系以外有一些看似星云的天体,实际上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我们称为河外星系。到20世纪末,人类观测到的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它们都与银河系一样包含着数十亿到数千亿颗恒星,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
试题评价:命题过程中的创新主要是情境的创设和立意的境界。本题通过课外活动小组观测卫星的情境自然的切入月相的知识,并把地球的公转、自转、时区和区时、天津的地理位置等知识浓缩在两道选择题中,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思维容量,是一道区分度很高的试题。(3分)
(本题是一道虚假情境的试题:首先,该题假定卫星的形状是个球形,但实际上卫星可见部分主要是可变化方向的太阳能电池板,它的位置变化与月相变化规律完全无关;第二,卫星在观测者看来只是个小光点,除非有强大的望远镜否则不可能看到类似月相的变化,并且因为太阳位置差异导致的亮度变化很容易淹没在云量、天气、大气透明度、能见度、大气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中。)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是星系,所有的星系合在一起,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迄今为止,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仍然是十分有限的。从此种意义上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1)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究的渴望与激情。(5分)
(2)让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从而逐步树立唯物主义的宇宙观。(5分)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中国地形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为:A. 平原位于东部、南部B. 高原地带集中在西部C. 盆地和高原面积较小D. 山地和高原占据中国大陆面积的大部分2、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依次向上为:地表层、平流层、臭氧层、温室层、磁层臭氧层主要吸收太阳紫外光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磁层主要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域性气候明显,季风气候显著B. 气候类型单一,降水分布均匀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 四季如春,降水充沛5、下面关于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单一性B、系统性C、孤立性D、稳定性6、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增强B、温室气体排放增加C、地球轨道变化D、人类活动减少7、下列关于地表水资源分布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和湿地B. 一定范围内的降雨量越少,地表水资源越丰富C. 地表水资源分布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D. 地表水资源流动性强,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8、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A. 师讲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B. 灌输式知识传授方法C. 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学习方法D. 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的考核方式9、《烈日下的煤城——大同》教学设计中可采用的讯息方案有文字、图画、影像文件、声音、动作、多媒体文件(____)。

A. 危险性联系讯息的作用B. 相关性联系讯息的作用C. 相似性联系讯息的作用D. 替代性联系讯息的作用 10、编制《地理的环境整体性》教学目标时,“尽力列举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表述纵横不够均衡,应改为____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南水北调河流。

B、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C、中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D、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中国的首都。

2、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于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B、可用于环境保护,监测环境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

C、可用于遥感技术,进行地表覆盖和地形分析。

D、可用于天气预报,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测。

3、以下哪项不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A. 人地协调观B. 区域认知C. 空间思维D. 综合探究4、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读书指导法D. 角色扮演法5、关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昼夜交替B. 时间差异C. 五带划分D. 潮汐现象6、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概念中,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时区7、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等地理要素的图片,旨在帮助学生:A、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B、培养学生的观察力C、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D、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8、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这种教学策略属于:A、归纳法B、演绎法C、比较法D、案例分析法9、下列地理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

A、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B、能够运用地理坐标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C、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D、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10、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不包括()。

A、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我国,以下哪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B解析: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气候,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以下哪一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D、海陆分布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时差等。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海陆分布则与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地理位置有关。

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组成。

B. 板块边界不会产生地震活动。

C.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海洋地壳在海岭中轴处形成并向两侧扩张。

D. 火山爆发只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C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主要由多个大大小小的板块构成,而非仅七大板块;板块边界是地震频发地带;海底扩张理论正确描述了海洋地壳的形成过程;火山不仅出现在生长边界,也出现在消亡边界以及热点地区。

4、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的影响表现为:A. 极地冰盖面积持续增加。

B. 极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

C. 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显著影响。

D. 南极洲冰盖整体稳定不变。

【答案】B 【解析】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地尤其是北极地区冰盖正在经历加速融化的过程,这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虽然南极某些地区的冰盖有所增长,但总体趋势是减少的。

5、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以下哪种方法最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A. 举例说明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直观演示法答案:B解析: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地域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联系,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完美的正球体B.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C. 赤道半径比极地半径短约21千米D. 地球的最大周长位于北极圈答案:B解析:地球并非一个完美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选项A错误;地球的平均半径确实大约为6371千米,因此选项B正确;赤道半径实际上比极地半径长约21千米,而非更短,所以选项C错误;地球的最大周长是在赤道处,而不是在北极圈,故选项D错误。

2、下列有关大气环流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三圈环流模型适用于解释低纬度地区的风带形成B. 副热带高压带通常位于南北纬30°附近的区域C. 极锋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D. 热带辐合带(ITCZ)全年稳定不动,位置固定答案:B解析:三圈环流模型不仅解释了低纬度地区,也包括中高纬度地区的风带形成,因此选项A表述不够准确;副热带高压带确实通常位于南北纬大约30°附近,这使得选项B成为正确答案;极锋实际上是出现在极地冷气团和较暖的中纬度气团相遇的地方,即副极地低压带附近,而非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因此选项C错误;热带辐合带(ITCZ)并不是全年固定不动的,它会随着季节变化而移动,通常夏季时移向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所以选项D错误。

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案例分析法B. 模拟实验法C. 角色扮演法D. 图表分析法答案:D解析:图表分析法通过展示地形对气候的具体影响,如山脉对气候的屏障作用、地形高度对气温的影响等,能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地形与气候关系。

案例分析法适合于具体案例的讨论;模拟实验法适合于模拟自然现象;角色扮演法适合于培养学生的情景意识和表达能力。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图技能,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图技能的范畴?A. 地图阅读B. 地图制作C. 地理信息系统使用D. 地理推理2、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外核和岩石圈组成B. 地球内部圈层中,地核的温度和压力最高C.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3.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地球运动时,可能会使用哪种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验法D. 小组讨论4.在描述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能会使用哪些术语?A. 经度、纬度B. 地转、地心说C. 日出、日落D. 水平角、垂直角5.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内容是()。

A. 地理知识B. 地理技能C. 地理方法D. 地理思维6.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一主题?()A. 讲授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B.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C. 提供大量关于气候变化的案例分析D. 过度强调气候变化的事实和数据7.在地质学中,以下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A. 砂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石英岩8.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业生产B. 工业生产C. 城市建设D. 以上都是9、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B. 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变化C.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西向东递减D. 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公转周期约为一年 10、关于我国地理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经所有省份都位于南方地区B. 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C. 我国所有的淡水湖泊都位于东部地区D. 我国北方的土壤类型以黄壤和红壤为主11.在自然地理要素中,哪一项具有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A. 气候B. 土壤C. 植被D. 水文12.下列哪种地貌类型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A. 盆地B. 丘陵C. 高原D. 山脉13.在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A. 地球自转B. 太阳辐射C.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D. 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14.下列关于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褶皱构造是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状岩石圈B. 断层是地壳运动中岩层发生的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或下降C. 喷出岩是由于岩浆喷出到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D. 侵入岩是由地下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15.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地壳由单一坚硬的板块组成B.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壳稳定的原因C. 海底扩张现象与板块构造无关D. 大陆漂移现象在现代仍在进行中16.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表述,正确的是()A. GIS只能用于城市规划领域B. GIS无法处理空间数据以外的信息C. GIS的核心功能是数据分析和空间决策支持D. GIS只依赖于计算机硬件而不依赖软件支持运行17.在自然界中,下列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岩直接形成的?A. 石灰岩B. 花岗岩C. 玄武岩D. 泥岩18.下列关于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A. 气候变化影响土壤形成和分布B. 气候影响植被类型和分布C. 气候直接影响海洋环流D. 气候影响水文循环过程19.以下哪个不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A. 昼夜交替B.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C. 气候差异的形成D. 地壳运动的发生 20.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GIS)C. GPS定位系统D. 人工智能在地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21.以下哪个不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A. 昼夜交替B. 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C. 地表地形变化D. 气候差异22.以下哪个不是地理坐标系的基本要素?A. 经度B. 纬度C. 高程D. 时间2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地球表面被分割成若干巨大的板块,这些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和移动。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2、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B. 最南端位于海南省曾母暗沙C. 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D.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镇3、地理环境对于某一区域的教育资源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地理位置影响教育资源的分布和数量B. 地形地貌决定教育设施的规模和类型C. 气候环境直接决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D. 所有地理环境因素都对教育资源无直接影响4、在地理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主要侧重哪些方面?()A. 加强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掌握B. 强化学生对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C. 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实验技能D. 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5、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球运动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B.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C. 地球自转的同时,地球也在公转D.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周6、高中地理课程中,对地形地貌的教学目标,以下哪项表述最恰当?A. 帮助学生认识地形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B. 使学生掌握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C. 引导学生了解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 培养学生运用地形地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在地理学中,下列哪个因素对全球气候系统影响最大?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海陆分布D. 地形起伏8、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B. 地幔是岩石圈的一部分C. 地核是岩石圈的一部分D. 地核是岩石圈的一部分9、我国的人口问题在过去经历了转变过程,针对新时代的新国情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战略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高级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高级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地理观念?A. 地球观念B. 地理区域观念C. 人地协调观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实证法3、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这种教学方法属于以下哪一类?A. 案例分析法B. 观察法C. 讨论法D. 模拟实验法4、题干:以下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B. 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与评价C. 可以用于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D. 可以用于历史地理研究5、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密度通常较大D、人口稀疏的地区往往自然环境优美,人类活动较少6、在以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地理单元教学中,最不能忽视的内容是()。

A、地区经济结构变迁B、高新技术对地区的影响C、人口与环境关系D、地域文化差异7、问题:在地理教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目标中的认知领域?A. 知识(理解)B. 技能(应用)C. 评价(分析)D. 态度与价值观8、问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B. 用视频代替口头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C. 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D. 设置与地理无关的背景音乐,增加课堂氛围9、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应采取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重复讲解地图知识,强化记忆B. 引导学生观察和解读各类地图,培养空间想象力C. 纯粹进行理论讲解,不涉及地图应用D. 仅让学生进行地图绘制,忽略解读与分析 10、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A. 传授式教学,教师主导讲解B. 问答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C. 探究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问题D.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11、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其中水汽主要来自?A、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B、降水C、地下径流D、海洋蒸发12、以下哪项不是构成岩石圈的主要岩石类型?A、沉积岩B、变质岩C、玄武岩D、火成岩13、以下哪个不属于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B. 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C. 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D.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4、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亚洲地理知识时,下列哪种教学策略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A. 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讲解亚洲地理概况B. 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亚洲各国的风光片,让学生欣赏C. 举办亚洲地理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比拼D. 让学生自行查找亚洲地理资料,制作小论文进行分享15、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野外考察法16、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人口”这一章节的教学重点?A. 人口分布B. 人口增长C. 人口迁移D. 人口政策17、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A. 案例教学法B. 情境教学法C. 项目式学习法D. 以上都是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4.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

A.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B. 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C. 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D. 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分为25个省级行政区域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的高级中学教育是()。

A、义务教育B、非义务教育C、全日制教育D、半日制教育6、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来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A、观看地理影像资料B、绘制地图C、实地考察D、分析地理图表7、中国人口稠密的地理区域主要是哪一带?A. 中部地带与南部沿海地带结合区域B. 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布C. 沿黄河中游地区分布D. 沿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分布8、下列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出现在干旱的沙漠地区。

B. 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 极地气候区全年温度较低,降水稀少。

D.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

但冬季较冷。

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高级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高级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两极处最慢B、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慢,两极处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同的D、地球自转速度在春分和秋分时最快2、以下关于经纬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构成的B、经纬网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C、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D、纬线是连接东西两极并垂直于经线的弧线3、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 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的复杂性B.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C. 直观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D. 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4、题干:在组织地理实践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A. 仅关注地理知识的学习B. 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C. 强调个人能力的发挥D. 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5、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 传授式教学B. 案例分析法C. 背诵式教学D. 演示实验法6、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提高作业难度B. 采用分组讨论C. 减少课堂提问D. 增加课堂笔记内容7、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A. 数据采集与处理B. 空间分析C. 地图制作D. 文字编辑8、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课堂讲解B. 角色扮演C. 案例分析D.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9、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A. 教学设计能力B. 教学实施能力C. 地理知识与技能D. 教学评价能力 10、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下哪种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验法D. 观察法1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案例分析法B. 演示法C. 问卷调查法D. 实地考察法12、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效?A. 传统的讲授法B. 小组讨论法C. 课堂提问法D. 多媒体演示法1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A.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B. 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C. 增强历史学科素养D. 培养文学艺术修养14、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比较法D. 模型法1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西部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C.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D. 南海诸岛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多雨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 我国气候类型丰富,南北差异明显C. 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较高D.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17、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海陆位置B. 地形C. 太阳辐射D. 人类活动18、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通常较高B. 寒流可以导致沿岸地区的降水量减少C. 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分布没有影响D. 洋流可以促进不同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19、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角色扮演法D. 地图分析法 20、在地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该强调以下哪一项?()A. 记忆地理知识B. 培养地理观察力C.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D. 传授地理学习方法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A. 地球表面岩石圈分为若干个刚性板块B.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活动频繁C. 板块之间相互运动,包括分离、汇聚和平移D. 大陆漂移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造成的2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地形图进行地形识别的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实验法D. 练习法23、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探究法D. 讨论法24、以下关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人文地理为辅B.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以人文地理为主,自然地理为辅C.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D.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其他地理为辅25、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一个学生向教师提问:“老师,您告诉我们‘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您又告诉我们‘外力作用的方向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向平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面对这个学生的提问,作为一个教师你应该如何应对?(10分)
首先应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分)。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外力作用的方向的确是削高填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也的确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这其实并不矛盾(3分)。因为正是外力作用把黄土高原上的物质搬运到了华北平原和渤海,这本身就是一个削高填低的过程;至于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的形态是这一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黄土高原上不同的地表形态下抵抗侵蚀的能力是不同的,地表结构的差异在外力作用下就表现为千沟万壑的形态,但这种形态是不稳定的,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最终将全部被搬运到低地去(4分)。
例:株洲是一个移民城市,通过分析株洲居民原藉的地理分布可以阐释人口迁移过程及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分析株洲各地迥异的方言来探讨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株洲城市各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征是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的活教材;株洲城市空间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可以丰富城市化过程理论、可以说明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株洲工业的分布及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的治理等是阐释工业区位理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的最生动实例……(答案合理均可酌情计分,但必须把株洲的实例、材料用地理学的专业术语进行描述或与地理学的原理、理论、教材中的具体内容相联系的答案才是有效答案。每个有效答案计5分,至少需答出三个有效答案。)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主要是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的,恒星之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例如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4.2光年。
我们地球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中除了大量的恒星以外,还有很多由尘埃和气体等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为星云。银河系以外有一些看似星云的天体,实际上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我们称为河外星系。到20世纪末,人类观测到的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它们都与银河系一样包含着数十亿到数千亿颗恒星,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
解题思路:①提取有效信息——卫星的定点位置(103°E赤道上空)和观测小组位置在天津(约117°E、39°N)以及月相变化的相关知识(2分)。②思维过程——因为卫星本身不发光,需要反射太阳光线才能被地球上的人看到,所以可把卫星看作一个人造月球,但不同的是它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它绕地球运转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月相的变化取决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同理,卫星上能看到的被太阳光线照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太阳、月球、观察者三者的相对位置。只有当太阳从观察者背后的方向照射过来时,卫星最亮。由此可推断第10题应选A(因为天津的位置比103°E约偏东14度,大约早1个小时)。第11题就应选B(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观测者的位置同在北半球)(4分)
10.一天中,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A.1时前后B.7时前后C.11时前后D.13时前后
11.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
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
该题命题意图:通过卫星的材料切入月相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6分)。
3.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期望值。它是备课过程的原点,也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进行的界定显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教材中的一个片断,请分析这一小节教材所应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5分)
试题评价:命题过程中的创新主要是情境的创设和立意的境界。本题通过课外活动小组观测卫星的情境自然的切入月相的知识,并把地球的公转、自转、时区和区时、天津的地理位置等知识浓缩在两道选择题中,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思维容量,是一道区分度很高的试题。(3分)
(本题是一道虚假情境的试题:首先,该题假定卫星的形状是个球形,但实际上卫星可见部分主要是可变化方向的太阳能电池板,它的位置变化与月相变化规律完全无关;第二,卫星在观测者看来只是个小光点,除非有强大的望远镜否则不可能看到类似月相的变化,并且因为太阳位置差异导致的亮度变化很容易淹没在云量、天气、大气透明度、能见度、大气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中。)
(3)通过感悟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跨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5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酌情计分)
4.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在于把内容标准用行为目标的方式来表述,如“结合实例,分析……”;“举例说明……”;“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等。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生动、鲜活、身边的事例和材料,来升华自己的教学过程。而这些事例和材料要靠教师在平时点滴的挖掘、积累、整理、提升。株洲就是一个地理特征十分鲜明的城市,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供挖掘。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了哪些取材于株洲的教学资源?(15分)
.
2.对例题和经典试题的评析、讲解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知识底蕴。下面为一组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请对这组试题作出简要的评析(提示:可从命题意图、解题思路、对试题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评析)(15分)
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回答10~11题。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是星系,所有的星系合在一起,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迄今为止,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仍然是十分有限的。从此种意义上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1)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究的渴望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5分)
(2)让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从而逐步树立唯物主义的宇宙观。(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