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
《孔雀东南飞》的成长与探索
该诗以孔雀东南飞为引子 ,通过描绘刘兰芝与焦仲 卿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封 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与压 迫。
自古以来,《孔雀东南飞 》在文学史上一直备受关 注,对其研究也涉及文学 、历史、社会、心理等多 个领域。
研究目的与意义
9字
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深 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其 文学价值,探究古代文学的 艺术魅力。
经典地位的确立
文学评价
自古以来,《孔雀东南飞》就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历代文人墨 客对这首诗评价极高,认为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最高水平。
经典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雀东南飞》逐渐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确立了其经典地位。这首诗被选入多种古 代诗歌选集和教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篇章。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庭伦理与社会责
任
分析作品中家庭伦理观念与社会 责任意识的体现,思考这些观念 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女性地位与命运抗
争
关注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命运抗争 ,探讨古代女性地位及女性意识 觉醒的问题。
艺术特色赏析
叙事技巧
分析《孔雀东南飞》中的叙事视角、叙事时 间等叙事技巧,探讨这些技巧对故事表达的 作用。
共鸣与认同
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孔雀东南飞》所表达的爱情、忠贞、反抗等主题具有普世价值 ,能够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读者的共鸣和认同。
跨文化对话
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跨文化解读,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增进相互 理解和尊重。
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多样性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展示和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 化的发展和繁荣。
早期传播与影响
《孔雀东南飞》研究性学习学生研究论文免费范文
题目:《我看刘兰芝》《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唱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写了一个封建家庭的悲剧,表现了古代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批判了可怕的封建礼教和可怕的封建家长制度。
刘兰芝是一个外表柔顺而内心刚烈的女子,也是一位美丽、善良、聪明、知书达礼的女子,更是一位忠于爱情、追求幸福和自由、蔑视荣利的妇女。
从诗歌描写来看,她是一个能织布、裁衣、读诗书的才女,也是一个“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美女。
可是,嫁到焦家后,就和婆婆之间产生了心理冲突,也会得到婆婆的挑剔刁难,从“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可以看出。
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地辛勤劳动,还是得不到婆婆的关心和爱护,更受不了婆婆的苛刻。
在这种情况下,兰芝主动对丈夫说“徒留无所施”“及时相遣归”,可以看出她的刚强、机智、果断。
焦仲卿夹在母亲忽然妻子中间,也是进退两难啊,他就选择让刘兰芝先回去,以后去接她回来。
在离开焦家之前,刘兰芝压抑着内心难言的痛苦,把自己陪嫁的物品作为纪念品留给焦仲卿,可以看出她内心的矛盾。
本来被遣,早当时人看来是不光彩的事,也有损娘家人的名声,可她没有顾虑那么多,一大早就梳妆打扮,要风风光光地走出这个“伤心”的地方,也显示出了她的镇定。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夕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这些语言表现出她对婆婆的孝心,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婆婆的饿不满。
第十自然段“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可见姑嫂相处融洽,说明刘兰芝懂礼仪,知书达礼。
在刘兰芝回娘家途中,夫妻低头共语的誓言,表达了她对爱情的专一,也维护了和尊重了自己的人格。
回到娘家中,刘兰芝觉得很尴尬,无地自容。
母亲的指责,父兄的脸色,旁人的讥讽,这些都给她心理上沉重的打击和伤害,使她进退无颜仪。
后来,县令派媒人为儿子说亲,被刘兰芝断然拒绝;太守派媒人为儿子说亲,而刘兰芝想到的是与焦仲卿的离别誓言。
《孔雀东南飞》相关的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相关的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相关的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关于民间诗歌,你一定了解的很少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孔雀东南飞》相关的文学常识,欢迎阅览。
《孔雀东南飞》简介《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3、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
)4、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
)二、古今异义1、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
2、(共事)二三年古义:共同生活。
今义:一起工作。
3、(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4、感君(区区)怀古义:真情挚义。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何乃太(区区)古义:愚拙。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6、(渠)会永无缘古义:他。
今义:水道。
7、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
今义:失败的经验。
8、(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
今义:处罚。
9、(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
10、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水陆运输的总称。
11、(守节)情不移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
今义:指妇女不改变情操。
12、妾不堪(驱使)古义:使唤。
今义:强迫别人按自己意志行动。
13、自可断(来信)古义:来送信的使者。
试论《孔雀东南飞》的历史演变与升华
试论《孔雀东南飞》的历史演变与升华吴慧敏【摘要】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每首乐府诗表现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孔雀东南飞》作为汉乐府中最长的叙述诗,它由民间传说发展演变,经历漫长过程,被乐府收录,最终进入文人的作品集。
正是演变、升华的过程,成就这首诗的历史地位---它被誉为汉乐府“双壁”之一。
《孔雀东南飞》由民间文学形式到乐府诗是一种华丽的转身。
%Following the Book of Songs Songs of Chu the Han Music Conservatory becomes brilliant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showing infinite vigor and vitality .The contents of each poetry are also colorful .Being the longest narrative poem in Han Music Conservatory Peacock Flies towards Southeast recorded by Han Music Conservatory after development from the folk story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makes it reach the historic position that is one of the two most famous .From the folk literature to one in Han Music Conservatory it changes notably .【期刊名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06-108,115)【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古代文学;历史演变;乐府诗【作者】吴慧敏【作者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7一、一段动人的传说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小序”部分对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有交代:“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孔雀东南飞》
2014世纪以来《孔雀东南飞》研究综述目录一、介绍《孔雀东南飞》二、书籍相关论述三、期刊、杂志与论文四、影视戏剧一、介绍《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出处《孔雀东南飞》为乐府诗集,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相传是当时民间为纪念“焦刘”的爱情悲剧而创作的,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改。
《孔雀东南飞》目前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2)编著的《玉台新咏》一书中,在其卷一,题为《焦仲卿妻》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后来宋人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又将其收入,在卷七十三“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
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
人物刘兰芝:外貌十分美丽,内心坚强、持重、自尊,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自请遣归”;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归家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她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对仲卿温柔体贴,深情专一;她果断忠贞,为爱情而牺牲。
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
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焦仲卿:他忠于爱情却不敢直接抗争,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善良孝顺,正直纯朴,为了爱情最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他的懦弱是导致悲剧的直接根源。
夫妻恩爱无比,却不敢稍弗家慈“严训”,违心休妻,惜别爱妻,仍存幻想,直至团圆之梦破灭,心已死、念成灰,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挂东南枝的殉情之路。
资料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
资料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诠释与衡定———《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付安,许广州(宁夏大学中文系,宁夏银川750021)摘要:20世纪国内(不含港、澳、台)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相关研究论文有近400篇。
此外,还有各类专著、工具书、文学史的有关论述。
20世纪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研究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
1949年以前的研究者注重于作品产生年代的探讨;1966年前的研究者着重于作品主题的分析;而1978年以后的研究者则着力于运用新理论、新观点对作品中的人物心理、行为的深层次的开掘。
总的看来,20世纪对《孔雀东南飞》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接近于事件本来面目的趋势。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20世纪;作品主题;悲剧《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孔雀》)最早见于梁代徐陵编订的《玉台新咏》,距今已有1 450余年的历史。
《孔雀》研究虽然没有《文选》研究之“选学”,《文心雕龙》研究之“龙学”的显赫,但在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20世纪,国内的《孔雀》研究论文有近400篇,充分显示了研究队伍的强大和研究成果的丰硕。
具体地说,1949年以前可称为研究的拓展期。
学者们承“五四”余绪,迈着坚实的学术步伐,对《孔雀》产生年代、作品主题、疑难语句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产生了60多篇论文。
五六十年代是研究的转型期,研究者除对《孔雀》的产生年代、作品主题等继续进行讨论外,又从诗歌的阶级性、人民性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这一时期的研究带有较为浓厚的庸俗社会学色彩,有些结论明显地偏离文本。
80年代以后,《孔雀》的研究进入深化期,每年研究论文的数量都在10篇以上(1983、1984年达到20篇以上),且研究角度之新奇、研究层面之深广均非前80年所能比拟。
20世纪的《孔雀》研究,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研究阵容庞大;二是成果丰硕;三是气氛活跃,新论叠出。
同时,20世纪的《孔雀》研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论《孔雀东南飞》
论《孔雀东南飞》【摘要】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典民间叙诗中杰出的出诗篇,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就是成功的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表现反封建礼教、反封建恶势力的主题。
同时在《孔雀东南飞》中,也体现出在特定时期特定年代人物形象悲剧性的社会历史背景。
其社会严酷无情的道德论社会论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压迫着弱者(主要指女性人物),使社会上的弱者不能反抗。
在《孔雀东南飞》中,尤其封建礼教、封建等级制对人性的毒害、奴役也最为深重。
【关键词】:人物形象、社会历史、社会道德、封建礼教,封建等级,人性。
一、《孔雀东南飞》中人物形象的鲜明成功的塑造在《孔雀东南飞》中主要塑造以下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香草(焦妹)、焦姑母、高主簿、秦罗敷、刘兰生、钱氏、刘父、刘母等这些人物。
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对于每个人物的塑造上大不相同的,赋予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性格特征,在人物塑造这一块是非常的成功出色的,在书中所描写的各个人物都很形象生动,无论是对书中男女主要人物的描写,还是书中次要人物的描写都很认真,尤其是书中的各色各行人物的性格描写是很到位的。
在此,我就对书中各个人物进行详细的逐一分析: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经书,十七为君妇”。
在书的封面开篇这几句简短的描述中就给了我们读者展现出一位天资聪颖,勤劳,能干的少女,在读完这几句之后我们读者大致可以了解书中的刘兰芝的性格特征。
而在书中的每一章节,几乎都有对刘兰芝性格特征的描写。
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有几个有关刘兰芝场景的描写给我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厚:第一章为父求得孔雀泪在这一章节作者详细具体地娓娓倒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兰芝因为父亲突如其来的疾病听从郎中的建议去求得百鸟朝会孔雀泪,尽管家人都觉得药单荒唐可笑,但兰芝为了使父亲早日好起来她还是坚信这药方对父亲的病是有帮助的,于是她不顾哥哥刘兰生的嘲笑孤身一个人去寻找百鸟朝会之王孔雀的眼泪,她日日夜夜地不吃不喝地弹箜篌来招引孔雀,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上天也感动了孔雀,终于她获取到了珍贵稀有的孔雀泪。
诠释与衡定--《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
诠释与衡定--《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
付安;许广州
【期刊名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24)1
【摘要】20世纪国内(不含港、澳、台)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相关研究论文有近400篇.此外,还有各类专著、工具书、文学史的有关论述.20世纪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研究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1949年以前的研究者注重于作品产生年代的探讨;1966年前的研究者着重于作品主题的分析;而1978年以后的研究者则着力于运用新理论、新观点对作品中的人物心理、行为的深层次的开掘.总的看来,20世纪对《孔雀东南飞》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接近于事件本来面目的趋势.
【总页数】7页(P77-83)
【作者】付安;许广州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中文系,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中文系,宁夏,银
川,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江定仙百年诞辰研究综述江定仙百年诞辰研究综述 [J], 贾波
2.百年百事:品质赢得百年精神铸就辉煌对北京网通企业精神的诠释与思考 [J],
常青
3.辛亥革命以来太平天国妇女社会生活问题学术研究综述——太平天国妇女问题百年学术研究综述之三 [J], 廖胜;王晓南
4.践行"四力",用青春视角诠释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湖北日报开展建党百年青年群体大型体验式报道 [J], 周芳
5.黄梅戏对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现代性诠释 [J], 杨洋;李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孔雀东南飞论文古诗赏析论文
孔雀东南飞论文古诗赏析论文摘要:文化、文献考证可以看到“孔雀东南飞”并不是因为“西北有高楼”,而是“东南”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希望、新生、尊贵等文化内涵,且“孔雀”意象并不是“白鹄”的讹变。
从诗歌的流变起源分析,“孔雀”东南飞所兴之意应是女子织作之苦而非“焦刘顾恋之情”。
由此来看,解读乐府诗必须从诗歌的本质出发,回归文学性的同时还应多维度探析其文化内涵。
无独有偶,在本诗的最后,焦刘两人死去,坟前松柏“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4]我们看到,诗歌在结尾选用传统的鸳鸯表现爱情含义而没有用诗首起兴的孔雀。
这就令人深省,如果孔雀能够兴发恋人,诗尾为什么不用孔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兴的“顾恋之情”,是否可信?再次考究探讨“孔雀”何以“东南飞”,其含义究竟为何,是深有必要的。
何以“东南”飞?陆侃如先生博士论文答辩将终,其法国巴黎大学考官突然问道:何以孔雀东南飞?举座愕然,面面相觑,陆侃如漫然应道:只因“西北有高楼”。
盖《古诗十九首》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句,则孔雀只得东南飞矣。
答案虽然机敏,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是正解。
尤其是在语文学习及教学中,我们应该本着对文本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进行多方位的考究,力求真实的答案。
那么这个困扰了众人多年的问题究竟何解呢?从文化传统来看,孔雀往东南而飞显然不是因为西北高楼与浮云齐,而是因为这里的“东南”富有两重内涵,一是实指地理方位,东南方。
无论是“孔雀东南飞”抑或是焦仲卿最后的“自挂东南枝”,都是因为刘兰芝家在焦家之东。
据考察《孔雀东南飞》的事发地就在安徽潜山县。
二是虚指文化内涵。
《说文》语:“东,动也,从木。
官溥说,从日在木中。
”意为东风吹来,生物发动,故名之为东。
从原始的文化传统来看,东方是日出的方位,古老部族的居民因自然崇拜亦会拜祭东方。
所以,东就衍生了“希望”的意义,主“生”。
从五行观念来说,东主“木”,属青色,青翠亦象征新生。
关于建国以来《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的研究综述
关于建国以来《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的研究综述论文关键词:建国后《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论文摘要:《孔雀东南飞》是封建社会早期有关婚姻家庭方面较为成熟的作品,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婚姻状况、家庭矛盾等,为其价值所在。
建国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其所揭示的主题及其所反映的婚姻礼俗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在前人的基础上拟就对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总结综述,并简要评析,找出些可创新的角度,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一) 对《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阐释《孔雀东南飞》是美与悲完美结合的文艺作品,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1],沈德潜赞其为“古今第一长诗” [2]。
建国以来对这出婚姻悲剧所揭示主题的研究观点集中在: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讴歌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反对汉代婚姻包办制度;歌颂刘、焦夫妇忠于爱情、追求自由等。
透过层层主题的分析不难得出造成这出婚姻悲剧的根源。
反封建礼教和反封建伦理道德几种文学史教材和作品选持此观点,游国恩本说它“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3]。
章培恒、骆玉明本认为它“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4]。
余冠英的《汉魏六朝诗选》则称它“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的罪恶”[5]。
鲍鹏山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谓本诗“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赞扬了焦、刘夫妇反对封建礼教的不妥协精神” [6]。
付安、许广州的《诠释与衡定——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中,有“孙殊青肯定它热烈地歌颂了他们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的斗争;俞平伯提出它之所以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叙事诗,在于能当反抗礼教的旗手,对着传统伦理的最中心点‘孝道’给了一个沉重的打击,当头一棒;陆坚认为《孔雀东南飞》是一篇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控诉书——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再就是这种观点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赞同,比较着名的有:朱思信认为,刘兰芝的形象之所以完美,就在于它“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封建的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从本质上否定了这套反动的东西” [7];王汝弼50年代认为“本诗的主旨,固在废除片面的礼教,但绝不主张废除全面的礼教” [8],到80年代他对此观点提出修正,认为诗歌“准确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相互关系,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9];石雅琴提出“《孔雀东南飞》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表达了具有深刻而巨大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杂谈《孔雀东南飞》
杂谈《孔雀东南飞》张君秋、崔鸣仙、李四广、钮荣亮《孔雀东南飞》(1953年)《孔雀东南飞》这个本子是陈墨香给程砚秋编写的,但是程没唱,后来就给王瑶卿先生教中华戏校的学生去排了,因为当时王瑶卿是中华戏校的戏曲改革委员会的委员,也在那教学生。
唱腔和身段都是王瑶卿先生设计的,中华戏校学生侯玉兰、吴素秋等也都唱过。
后来,王瑶卿在陈墨香本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修改之后传下来,所以好多王门弟子都会这出戏,剧目名字也叫《焦仲卿妻》或《刘兰芝》。
不过相比之下,《孔雀东南飞》更具有历史感,只要是念过书的人都能一目了然。
现在京剧《孔雀东南飞》的剧情都是根据古调《为焦仲卿妻作》长诗敷衍出来的,解放之后成为经常上演的戏,因为按当时的理解,这个戏控诉的是封建制度。
《孔雀东南飞》成诗的年代大概是在南北朝前后,距今大约也有一千五、六百年左右的历史,那个时候究竟有怎么样的家庭伦理思想,现在在评价这首诗的时候也只是一种探讨。
所谓“封建思想”是一个体系,它不只针对妇女,而且,“封建思想”和中国传统的伦理纲常也不能完全划等号。
《孔雀东南飞》里面焦仲卿这一家是“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而在刘兰芝家,就变成了长兄做主。
夫家对妻子不满意就可以找个理由“休”掉,这当然是现在所谓的“封建社会迫害妇女”的证据,但是刘兰芝回到娘家,太守的公子都来提亲,说明当时社会并没有歧视被休回家的妇女。
所以,用“封建迫害”来概括这一段故事恐怕不太合适,这其实只是一个家庭悲剧,与“封建”不“封建”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
可能这样的情况在过去的中国世俗社会并不少见,但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低头苟且,而刘兰芝和焦仲卿选择了“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这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1946年1月13日《大公报》现在京剧舞台上流行的《孔雀东南飞》从唱腔来说大多是“张派”的风格居多。
如果按我个人的欣赏标准来看,张君秋有两出戏是最对工的,一出是《御碑亭》,还有一出就是《孔雀东南飞》,张派称为《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深度解读——古诗文赏析与文化背景研究
艺术手法独特
1 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孔雀东南飞》在艺术手法上独树一帜,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比喻等手法,生动展现了人 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2 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
《孔雀东南飞》的语言表达独特,诗词歌赋交织,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富有现代的气息, 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结构布局的精妙设计
《孔雀东南飞》的结构布局精妙,通过反复叠句、设问等手法,使得故事层次分明,情节 紧凑,引人入胜。
稳定和进步。
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这有助于我们在社会
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社会公正的追求
《孔雀东南飞》揭示了社会的不公,追求社会公
正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价值观,这有助于构建公平
、公正的社会。
谢谢大家
尽管面临困境,但这些女性 角色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命运 ,她们以各种方式进行抗争 ,如刘兰芝的自杀,焦仲卿 的妻子的坚守,都展现了女 性的坚韧和勇气。
通过描绘这些女性角色的命 运,作品引发了对女性社会 地位和命运的深入思考,呼 唤社会对待女性更加公平和 尊重。
05 孔雀东南飞艺术特色
情感表达深沉
情感的深度挖掘
社会影响及启示
文化传承与影响
艺术表现力启示
情感表达与社会共鸣
《孔雀东南飞》作为古代经 典,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更在社会文化中产 生深远影响,成为人们精神 生活的一部分。
《孔雀东南飞》通过生动的 故事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强 大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文 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 借鉴。
作品中的深情厚意和悲剧色 彩,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强烈 情感共鸣,对社会人性的探 讨和理解具有深刻的价值。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 价值
《孔雀东南飞》以其深沉的情 感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 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孔雀东南飞(优秀)
《孔雀东南飞》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审美趣味 的变化。例如,可以通过改编、演绎等方式,将《孔雀东南飞》呈现给更广泛的受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 部经典作品。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研究,我们发现它不仅仅是一首优美 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爱情、家庭、社 会等方面的价值观。
05 孔雀东南飞的影响与传承
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丰富了古代叙事诗的内容
《孔雀东南飞》作为古代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丰富了古代 叙事诗的内容,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
推动了古代文学的发展
《孔雀东南飞》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对古代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古代文学的繁荣。
精炼简洁
语言凝练,言简意赅,不拖沓冗长,给读者留下深刻 印象。
意象塑造
孔雀意象
以孔雀为象征,通过描绘孔雀的 美丽、高贵等特质,塑造出独特 而鲜明的意象。
东南飞意象
通过描绘孔雀向东南方向飞翔的 场景,营造出一种追求自由、向 往美好生活的意象。
人物形象塑造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展 现出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 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孔雀东南飞(优秀)
目录
• 引言 • 孔雀东南飞故事概述 •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 • 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 • 孔雀东南飞的影响与传承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古代文学经典
文学价值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的一部经典叙事长诗,被誉为“乐府 双璧”之一。
该诗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 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封 建礼教的控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由探微
【 关键词】封建礼教
爱情悲剧 成 因探究
《 孔雀东南飞》 出 自南朝 陈代 徐 陵所编 的《 王 台新 咏》, 是 保存下 来的 能织素” 。第八诗节中写道 : “ 妾有绣 腰濡 。 藏蕤 自生光 , 红 罗复斗帐 . 四角 我国最早 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 是古乐府 民歌 的代表作之一 。焦 仲卿与刘兰 垂 香囊 。 箱 帘六七十 。 绿碧青 丝绳 , 物物各 自异 , 种 种在其 中。 ” 但 当刘家 的 焦刘二人 的悲剧 简直不可避免 。S t 0 家刘兄 芝的凄 美爱情 悲剧 , 自此诗 传唱与世之 后 。 不知 赢取 了后世 多少人 的扼腕 经 济不足 以助焦家实现 背 景及人 性心 理 学诸 因素, 就会 发现焦母 的
口头话不 足 以 构成 其休 媳 的 理 由。焦 母 的休 媳 , 我认 为至 少应 有 以下
三 点。
其一 , 焦母的追求富贵权势心 态 。 是 造成焦 仲卿刘 兰芝 爱情悲剧 的主
要原因之一。
刘兰芝 的未生育这一点 , 便足能成为她被化 的充分理 由。没有后 代传承 的 考查本诗成诗年代 , 从其诗前小序“ 汉末建安 中” 及编辑本 诗的徐陵生 活年代 , 大致可以明确本诗 当是南朝时代轶名文人的作品。
其二 , 刘兰芝的未有生育 , 是导 致 这 一 悲剧 的主 要 原 因之 二 。
自从中国古代进入父权社会之后 , 家族血 脉的繁衍相续 便是一个 绝对 首要的问题 , 并且男丁继香火的观念愈 加根深蒂 固。西汉 大儒董仲舒 更 明
确说过 : “ 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 ” 。将 家族的承传 , 子嗣 的生育 , 赋予 其道德
色彩 , 提到 了“ 礼” 的高 度。古代 针对 妇女有 “ 七 出” 之 条规 , 其 中更是 将 “ 无后” 列居首条。纵观全 诗 , 刘 兰芝嫁 与焦家 , 至被 休 回家 , 如 兰芝 自述 “ 共事二三年” 的时间, 尚未生育 。其 中有如兰芝 自述的“ 贱妾 留空房 , 相见
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内容
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内容《孔雀东南飞》是十九世纪末日本小说家森鹤夫的代表作品,也是日本现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小说以19世纪末的日本为背景,主要表现了贵族家庭的命运、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并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包括描写、对话、思维、感觉等,使小说更加丰满、生动而又富有感染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内容,包括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方面。
社会层面《孔雀东南飞》的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了日本维新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汇带的变化和影响。
小说开篇即以中西文化对立、浮浅为基调,表现了东亚病夫和文明落后等社会问题的存在。
作者通过所写的人物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刻揭示了维新时期的社会现实。
一方面,小说中的登场人物多为旧式绅士阶层,他们在家族责任和社会责任间犹豫不定、陷入迷茫。
特别是主人公光彦,他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家庭中,父母亲缺乏互相理解和沟通,对儿子的教育和关心也显得很淡漠。
这些家庭内的问题在小说中具有典型性,反映出那个时期日本的真实社会。
另一方面,小说中展示了新興上流社会的繁荣状况和种种利益矛盾。
青年小男爵的婚礼,充满了华丽而冷酷的气息;舞蹈家勇丽的生活,充满了诱惑和危险。
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展示了日本传统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真相,具有代表性。
家庭层面《孔雀东南飞》的家庭层面主要呈现了家庭价值观念的转变和老一辈与新一辈之间的差异。
首先,小说中的家庭都在不同层次上受到了僵化的家庭体制的束缚,这种体制防碍和扰乱了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家族荣誉。
男女结合、身份固化、家族的利益维护等观念典型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和生活方式。
例如主人公光彦的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感情疏离、教育温吞、家族法则等因素严重阻碍了个体和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使他陷入到矛盾之中。
其次,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背景引发了传统家庭价值观渐渐崩塌,新生活态度渐成主流的现象。
尤其表现在光彦、光彦的表妹和青年小男爵等人身上,人物性格极富现代性:自由、个性、乐观、天性般的无邪,他们所传达的个性意识标志着家庭传统的解体和自我价值的发掘。
孔雀东南飞资料索引
孔雀东南飞资料索引导读:>(1)背景资料1.两汉乐府;倪其心;《中国大百科全书》2.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1998年02期3.漫话乐府;韩守宏;语文世界1998年03期4.关于汉武帝立乐府;王运熙;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5.南北朝乐府民歌比较分析;高建新;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年02期6.浅谈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陈向东;湖南社会科学1999年02期7.简论汉乐府之几种表现手法;艾梅尔;晋中师专;榆次030600;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8.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与汉代婚姻风俗;李晖;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9.百年汉乐府研究概述;马庆洲;北京大学;100871;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10.西汉乐府考论;张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苏淮阴223001;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11.汉乐府民歌:生命的悲歌;肖晓阳;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421008;唐都学刊2000年03期12.辞赋与乐府;何涛,张桂萍;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54,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13.汉乐府三题;于迎春;北京大学中文系;晋阳学刊1996年05期14.汉乐府民歌叙事艺术探幽;张来芳;南昌大学中文系;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10期15.上古采诗与汉乐府民歌;洛保生;河北大学中文系;河北学刊1998年03期16.《孔雀东南飞》地理辨疑及作品主人公的传说;徐伟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17.《孔雀东南飞》今译;丘良任;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2)相关解析18.彝族叙事诗中的悲剧色彩─-兼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比较;张纯德;云南民族学院民语系;昆明650031;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19.《孔雀东南飞》赏析;作者朱大刚;《汉魏六朝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20.无嗣的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考;叶通贤;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21.《孔雀东南飞》价值论;方忠铭;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726000;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22.管窥《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杨慧芬;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9年03期23.对《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意义的再认识;周洁;深圳市工业学校;深圳,518029;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24.《孔雀东南飞》:文化转型时期的爱情悲剧;蔡阿聪;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25.跌宕起伏张弛有致--谈《孔雀东南飞》的情节;李照桂,葛友凤;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07期26.千古殉情第一男--试析《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人物形象;陈桂华;辽宁朝阳市农校;122000;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27.透析《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及人物形象;尤红艳;新疆石河子乡三中;教师;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28.《孔雀东南飞》:从古代到现代,从诗到剧--一个典型文学现象的剖析;下载;朱伟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2000年06期29.正确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主题;下载;曹民光;江苏省高邮师范;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10期30.《孔雀东南飞》难句新解;孙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教学与管理1997年03期31.从孝爱双全到不孝之子--《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形象新探;刘玉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32.《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原因探析;杨宁宁;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思想战线1998年02期33.关于《孔雀东南飞》中严妆一词训释的商榷;王小莘,张舸;华南师大中文系,华南师大中文系;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03期34.《孔雀东南飞》疑难语段校读之我见;解光穆;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回民中学;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35.《孔雀东南飞》反封建礼教说质疑;葛崇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36.《孔雀东南飞》中的两个问题;孙志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Z2期37.《孔雀东南飞》焦刘悲剧的渊源;杨海霞;濮阳市职业中专;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02期38.《孔雀东南飞》主题新探;李祥鹤;杭锦后期奋斗中学;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5期39.《孔雀东南飞》教学手记;李炳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40.《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性格论析;姜学林,周绿林;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41.《孔雀东南飞》中家庭悲剧的心理析解;赵红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42.《孔雀东南飞》风俗事项考释;刘庆芳;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43.蔷薇玫瑰形虽同色泽香味自纷呈──《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阴谋与爱情》思想意义殊异说;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7年04期44.对《孔雀东南飞》阅读及其问题的认识;胡维德,阚乃安;凤阳师范学校教务处;凤阳,233100,明光市柳巷中心小学;239454;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45.《孔雀东南飞》的时代烙印──析焦刘婚姻悲剧成因;郭全芝;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46.读《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张平;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47.《孔雀东南飞》教学解难;赵健;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甘肃教育1997年Z1期48.从《孔雀东南飞》的教学谈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下载;陈天敏;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09期49.《孔雀东南飞》悲剧根源新探;下载;李来涛;广东潮州仙美初中;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10期50.《孔雀东南飞》训诂三则;下载;唐遇春;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10期51.《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新探;徐佩耕;天津教育1995年11期52.《孔雀东南飞》神话考;李明劼;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53.泱泱诗国第一枝─-《孔雀东南飞》的叙事成就鉴赏;下载;吴杰元;四川阆中师范学校;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10期54.《孔雀东南飞》注释商榷;张帆影;长沙市明德中学;古汉语研究1995年04期55.《孔雀东南飞》注释商榷;王昱新;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02期56.《孔雀东南飞》的几处注释;林廉;语文建设1996年10期57.浮云西北起,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疑团别解;黄崇浩;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58.矫言岂能作真──《孔雀东南飞》新探;汪繁,周逢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07期59.也探《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陈恒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60.《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新考;黄龙;江海学刊1994年04期61.《孔雀东南飞》主题新探;解国旺;殷都学刊1994年01期62.简论《孔雀东南飞》叙事艺术的创新;贺陶乐;延安大学中文系;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63.《孔雀东南飞》词语辨误;彭捷;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64.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原因之众说与我见;四川丁毛65.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何在?——兼与丁毛同志商榷;贵州陆政6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有新探;安徽阜南一中魏金炎67.《孔雀东南飞》答疑;顾农;《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期68.《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唐弢文集》第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3)教法精要69.《孔雀东南飞》教学随笔;孔玉玫;兰州回民中学;甘肃教育1994年12期;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孔雀东南飞》解读与探究
《孔雀东南飞》解读与探究《孔雀东南飞》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的姓名已经无从查考。
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诗的故事梗概是,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将兰芝强行休遣,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络绎而来。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逼,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以死殉情。
兰芝出嫁之日“举身赴清池”,仲卿不久也“自挂东南枝”。
全诗通过对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的反抗精神。
学习本课可采用的方法有:(1)重点突破。
全诗很长,可抓住重点的或精彩的段落细加揣摩,如焦母回绝仲卿、兰芝辞别婆婆,兰芝仲卿立誓话别、兰芝仲卿殉情诀别等。
从人物动作及对话入手,体会其中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个性,推测情节的发展。
(2)深入探索。
本文主题是什么?焦母为什么休遣兰芝?对此,诗中没有明言,各家争议甚多。
我们可以从课文语言出发,展开探讨,藉以提高鉴赏和分析能力。
(3)体会特点:铺陈排比是民歌和赋体散文常用的手法,学习本文可联系《木兰辞》《赤壁赋》等,以加深对这种手法的认识。
课文解读汉末建安中①,庐江②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③,自誓不嫁。
(东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太守府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弃返回娘家,她发誓不再嫁人。
①建安中:建安年间,即公元196年-219年。
建安,汉献帝年号。
②庐江:汉郡名,在现在安徽省潜山县一带。
③遣:休,指女子被夫家休婚,返回娘家。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于是投水而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产生年代的探讨;1966年前的研究者着重于作品主题的分析;而1978年以后的研究者则着力于
运用新理论、新观点对作品中的人物心理、行为的深层次的开掘。总的看来,20世纪对《孔雀东南
飞》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接近于事件本来面目的趋势。
(二)反对封建制度
50年代游国恩提出:“作者在有意无意中,用积极或消极的手法一个个描绘出来,直接暴露焦母、刘兄等人的罪恶,间接暴露封建制度的罪恶”。唐说,“《孔雀》的主题思想之所以如此鲜明,如此深刻,就因为出现在诗篇里的作者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制度”。[13]余冠英也说,“《孔雀》的伟大不在于故事哀艳,不在于篇幅长短,也不仅仅在于文字优美,主要在于它暴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表现了受封建制度迫害的人们的反抗。”[14]80年代以后。王汝弼对此观
(二)汉末建安说
其依据是诗前小序。而这一观点的坚持又和对晋代说、六朝说的质疑、驳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20年代持此论者有胡适、古直、黄节、[8](P552-554)刘大白等。胡适认为,“我对佛教文学在中国的绝大影响,是充分承认的。但我不相信《孔雀》是受了《佛本行赞》一类的书的影响以后的作品。”梁陆诸君“重视佛本行经一类佛典的文学影响,是想象之谈”。[9](P559-661)刘大白说,“我以为繁钦的《定情诗》,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虽然不是纯粹的叙事诗,但毕竟也都是较长的,所以建安时发生此诗并非不可能。”[10](P99-133)尤其是古直的文章,对六朝说者提出的名物、语言等疑问进行了辨证,颇见考据功力。[11](P568-570)五六十年代,坚持汉末建安说者有游国恩、[12](P150-156)唐、[13](P157-168)余冠英、[14](P180-188)孙望、[15]王运熙、[16]徐延铭、马和顺等人。[17]他们的观点基本上是20年代胡适等人观点的延伸。80年代以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度虽有所下降,讨论文章仍时有出现。这一时期的《孔雀》研究范围有所扩大,论述角度有较大变化,取得的成就也比较明显,构成了对20年代汉末说的有力支持。
究的转型期,研究者除对《孔雀》的产生年代、作品主题等继续进行讨论外,又从诗歌的阶级性、人民性等
角度进行了探讨。这一时期的研究带有较为浓厚的庸俗社会学色彩,有些结论明显地偏离文本。80年代以后,《孔雀》的研究进入深化期,每年研究论文的数量都在10篇以上(1983、1984年达到20篇以上),且研究角度之新奇、研究层面之深广均非前80年所能比拟。
点,但这种说法却成了《孔雀》产生年代大讨论的直接导火索。此后,陆侃如、马彦祥、曹聚仁[2](P112-119)等纷纷发表意见,对梁启超表示支持。陆侃如认为,“假使没有宝云(《佛本行经》译者)与无识(《佛本行赞》译者)的介绍,《孔雀》也许到现在还未出世呢,更不用说汉代了”。[3](P544-552)尤其是张为骐,连续有四篇文章论及这一问题,力主《孔雀》产生于六朝。“六朝说”的支持者如孙晋发、孙景梅,除坚持上述论据外,还认为“交广”一词是考证《孔雀》产生年代的里程碑。[4]王叶莉认为,称新媳妇为“新妇”,“交广”并称都是三国以后的事,所以《孔雀》最大可能产生于晋末至南朝。[5]祝宗武认为,汉末建安是军阀混战时代,而诗中却丝毫看不出战争的痕迹。[6]黄震云则肯定《孔雀》是梁末的作品,并且认为“这首诗的第一作者很可能是悲剧产生的家庭原型的才子何点。[7]
20世纪的《孔雀》研究,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阵容庞大;二是成果丰硕;三是气氛活跃,新论叠出。同时,20世纪的《孔雀》研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重复研究多;次是偏激论点多;三是论据大量重复。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孔雀》研究的全面深入。本文欲从《孔雀》的产生年代、主题、悲剧成因、人物评价、疑难语句训释等问题入手,对《孔雀》的百年研究论文予以综述性分析,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20世纪;作品主题;悲剧
《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孔雀》)最早见于梁代徐陵编订的《玉台新咏》,距今已有1 450余年的历史。《孔雀》研究虽然没有《文选》研究之“选学”,《文心雕龙》研究之“龙学”的显赫,但在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20世纪,国内的《孔雀》研究论文有近400篇,充分显示了研究队伍的强大和研究成果的丰硕。具体地说,1949年以前可称为研究的拓展期。学者们承“五四”余绪,迈着坚实的学术步伐,对《孔雀》产生年代、作品主题、疑难语句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产生了60多篇论文。五六十年代是研
三、悲剧探源
(一)无子
《孔雀》中未出现与此种观点相关的字句,论者多以“揆情”为出发点,认为无子乃是客观事实。如赵新尉认为“他们在婚后这么长的时间里,兰芝却没有生育过一个孩子”,这应是焦母和兰芝的真正矛盾所在。焦母提出为焦仲卿再娶东家女也“正是从焦家衍繁后代这一点着想的”。[28]赞成此说者有田禾、郭利群、许兵等。[42-44]
诠释与衡定
———《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
付 安,许广州
(宁夏大学中文系,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20世纪国内(不含港、澳、台)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相关研究论文
有近400篇。此外,还有各类专著、工具书、文学史的有关论述。20世纪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大致
点提出修正,他认为,诗歌“准确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相互关系;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33](P152-169)但吴惠娟认为,诗中的反抗就其实质来说,“反的是封建的宗法制度和婚姻制度”。“对现存制度还是承认它的合理性”。[34]
(三)爱情
五六十年代只有师文古从这一角度去分析,他认为《孔雀》的主要矛盾就是焦仲卿为了维护既得的爱情生活与破坏他们这种生活的封建家长的矛盾。80年代以后,持此说者日多。吴惠娟认为“爱情实质上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对立物”。汤斌认为,焦刘的悲剧原因在于家庭内部的婆媳关系。焦母“对焦仲卿有强烈的母爱,而这种母爱是排他的,包括自己的儿媳妇”。“在焦母的寡妇心态背后,有性嫉妒、性虐待的行为在内”。[29]赵谦益认为焦母不能容忍儿子、儿媳之间的那种“真挚热烈的爱情”,刘兰芝被驱遣的原因即爱与被爱。[48]杨宁宁“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认为焦母和兰芝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爱的情感分割与争夺问题,具体就是焦仲卿将自己的爱分割不匀,引起二人的争夺”。其结果必然是一场人间悲剧。[49]
(三)晋代说
此说以熙仲、徐复为代表。熙仲认为,“终汉代无交广称呼”,行文中不避孙皓父亲孙和的讳,且“鸡鸣”、“黄昏”等民间计时方式始见于杜预的《左传注》。徐陵编订《玉台新咏》时已不明作者,所以作者也不会是齐、梁时人,他只能是晋代人。[18]徐复则从语言发展的角度对诗序中“汉末建安中”的说法提出怀疑。他认为诗中“兰家女”之“兰”,“君当日胜贵”之“胜贵”以及诗中屡屡出现的“新妇”、“郎君”等
词语均非汉时语言。而这些词在晋人著作中却是习语。因此《孔雀》
只能是晋人的作品。[19]
二、主题的把握
(一)反封建礼教和反封建伦理道德
50年代初,俞平伯就提出《孔雀》“之所以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叙事诗,在于能当反抗礼教的旗手,对着传统伦理的最中心点‘孝道’给了一个沉重的打击,当头一棒”。[20]孙殊青从强调人民性的角度出发,肯定《孔雀》“热烈地歌颂了他们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的斗争”。[21]80年代以后,坚持这一主题的讨论文章很多,如陆坚认为,“《孔雀》是一篇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控诉书———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22]朱思信认为,刘兰芝的形象之所以完美,就在于《孔雀》“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封建的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从本质上否定了这套反动的东西”。[23]吴小如认为,《孔雀》是通过家长压迫下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性。[24](P36-37)谭学纯认为,《孔雀》以否定的形式批判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悲剧性地表现对人的尊严的追求。[25]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者在50年代有王汝弼,他认为,“本诗的主旨,固在废除片面的礼教,但绝不主张废除全面的礼教”。[26]60年代,李嘉言、何法周指出,焦、刘二人“衡量是非的标准,辩论的理由、依据都是封建礼教”,“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反抗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体系”。[27]80年代以后,反对此观点者较多。如赵新尉认为“从诗作中可以看出,刘兰芝是一个深通封建礼教,并且按封建礼教处事的‘规矩’女子”。因此,研究作品要从原文出发,不要给作品套上人民性、斗争性、反封建礼教等作品本身不存在的东西。[28]季寿荣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以儒家的“折中”思想来反对恶性膨胀的人欲对传统礼教的迫害,以此维护和加强封建礼教的统治。[29]汤斌认为,他们婚姻的本身,乃是奉行礼教的结果,于是坚持这种婚姻,就不属于反抗礼教的范畴。[30]葛崇烈也反对把反封建礼教当作《孔雀》的主题。[31]何承恩的《焦仲卿论》明白表述:“在兰芝和仲卿的心目中,反抗的对象仅仅是焦母和刘兄超过礼度的迫害行为,根本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场反抗礼教的殊死斗争。”[32]
一、年代的考辨
(一)六朝说
此说之肇始者是南宋的刘克庄。[1](P6)1924年,梁启超为欢迎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在北京做了题为《印度与中国文化之亲属的关系》的演讲,他提到,“《孔雀》向来都认为是汉诗,但我疑心是六朝的”。后来尽管他在《中国美文及其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其区别在于语词位置的更换。罗竹风认为,《孔雀》的主题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35]王运熙认为:长诗“一方面勇敢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忠于爱情的高尚品德”。[16]80年代以后,坚持这一看法的有黄庆华、[36]乐承忠、[37]王运熙等。李明吉力认为,《孔雀》是一个“重返伊甸园神话的缩影”,由东而南飞,“它在神话的世界里,暗示着焦刘二人脱离人世英雄步入神明仙境之后重新团聚,重获幸福的美丽”。[38]师文古在50年代就反对将爱情列入《孔雀》主题,他认为把此诗的主题看作“歌颂青年男女对自由幸福的爱情追求”是不恰当的,但他承认爱情在诗中的地位。林怀宇认为:“人们几乎想当然地把刘兰芝与焦仲卿看作是一对自始至终、忠贞不渝的夫妻,其实这是阅读上的盲点”。[39]王富仁的《主题的重建》更对爱情说提出尖锐批评。“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怎能会建立起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爱情呢?”刘兰芝充其量只能严守妇德,尽义务。焦仲卿对妻子是满意、同情的,“但这基本上还不是爱的感情,而是一种维持比较满意婚姻形式的努力。”“他们有婚姻而没有爱情。”据此,王富仁认为,《孔雀》的主题首先是一个人生的主题,是人的生与死的主题,是人物命运的主题。[40]此外还有潘啸龙的多主题说。《孔雀》出现人物较多,结构上又是“双线推进”,虽情节不复杂,但“蕴涵的意义却并不单一,其所触及的社会课题,自也带有多重性。”因此,不能用单一的主题去概括它。[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