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课 答案与解析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4.中国文化传入周边地区 (1)14 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 传播。 (2)15 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 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5.中国文化传入欧洲 (1)16—18 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 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 建筑成为风尚。
(4)大约在 4 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 佛教得到发展。
2.社会制度外传 (1)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2)7 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 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3)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 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 样。 (4)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 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2)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 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 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日本最早的诗集是 《汉诗集》,即按中文韵律,文字,语法,用中文标记书写而成的诗 歌集。
批注:
5.阅读教材 P11“韩国首尔景福宫”和“日本法隆寺的金堂和 五重塔”两幅插图及其下面的文字,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两幅插 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 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 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 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 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 “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17-29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7课自我测评:1.拜伦是“诗坛上的拿破仑”.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辛辣的讽刺现实社会积弊” ,塑造“拜伦式英雄”。
雪莱则是热情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诗作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崇尚自由和解放,讴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
2.以《人间喜剧》为例,简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背景:《人间喜剧》反映在当时的法国社会里金钱主宰着一切。
在19世纪20、30年代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化。
(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逐渐巩固和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广大人民迅速陷入赤贫)。
因此,鞭挞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影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深刻的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丑恶的本质——金钱的罪恶,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它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因为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描绘出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的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因此被称为是“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4.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等待戈多》以反传统的风格和荒诞的主题来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戈多” 也许只是憧憬的未来的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等待戈多看似荒诞不经,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荒诞派的经典之作,它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历史iii人教新课标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
历史iii人教新课标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二课,本课通过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和“儒学成为正统”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进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
它继承了先秦孔孟儒家思想,又对后世儒学进展产生了重大阻碍,因此,这一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白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明白得“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进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阻碍。
2、过程与方法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缘故。
用资料分析法明白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阅读分析法明白得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固社会、进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进展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明白得及其对后世的阻碍。
四、教法与学法1.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求知欲强,但摸索问题时往往逻辑性,严密性不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合作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旨,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
2.教法选择:为鼓舞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围绕重点与难点设置若干问题,采纳材料分析法和讨论法,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课堂师生互动逐一解决。
3.学法选择:教学的关键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所谓“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因此我提供图表、史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看,善于摸索的学习适应,做到论丛史出,得出科学结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1
5.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难点:儒家思想与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的区别和联系;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深层次原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学生年龄大约在15-18岁之间,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善于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信息。在认知水平方面,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较高的兴趣,特别是对于思想流派和重大政策变革。在学习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二)媒体资源
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图片、音频等资源。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
1.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提供生动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历史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感,提高学习兴趣。
3.图片:直观展示历史人物、事件、文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准备关于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报告,通过报告的形式,学生可以深入研究和展示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__“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
(2010年北京卷,13 )有人认为,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 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 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 D.韩非子、董仲舒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汉初“无为而治”
思考:汉初为什么要“无为而治”?其主 要表现是什么?试对其政策进行评价。 原因: 秦朝以法治国二世而亡; 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 与民休息的政策 结果: 积极: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国力增强。 消极:潜伏着危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
代汉的曹魏应为 A. 金德 C. 水德 B.木德 D.土德
D
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①大一统。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 的色彩,但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一切不同学术 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③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纯属唯心主义, 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 统治长久的。 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 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 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 的迫切需要。
1.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选官制度:察举制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2.董仲舒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思想
3.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加强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案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前学生自主求知篇】【课标导学】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难点预览】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的道家思想;韩非的法家思想;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法和学法探索】“问题探究法和学案导学法相结合”【课上师生互动生成篇】一、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和推动迅速发展。
2、社会原因:和的局面促成了的社会环境。
3、教育原因:兴起使教育逐渐普及和平民化。
二、各派代表人物和思想(一)、儒家——孟子和荀子【孟子】1.孟子其人:孟子,名,是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孔子和孟子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何不同?2.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①核心:。
内容:要求统治者以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②发展:提出“”的主张。
▲如何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2)道德思想①(仁政学说的)②倡导“”;先后、舍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地位及影响(1)唐代以后,《》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2)孟子被称为“”,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荀子】1.荀子其人:荀况是时期家的另一重要代表,代表的利益。
2.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提出“”和“”: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不以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自己的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是他思想的最精华的部分。
)(2)道德思想——“”: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所以和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3)政治思想——认为治国应以为主,主张。
来源:继承,吸收3.思想特点及影响(1)荀子思想杂取,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2)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荀子学说对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题: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02
《作业推荐》0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单选题(共90 分)1.汉元帝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元帝下诏指责大臣失职,于是丞相于定国便以灾异引咎辞职。
这说明“天人感应”学说A.深入人心,为君臣所接受B.论证了皇权的合法性C.减少了灾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D.内容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早期“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的目的是劝诫皇帝的行为,限制皇帝的权力,而汉元帝将“天人感应”学说作为强化皇权的工具,说明“天人感应”学说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中“深入人心”的表述绝对,材料不能体现;B选项错误,论证了皇权合法性的是君权神授;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天人感应”学说减少了灾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西汉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景帝时,胡母生、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博士。
由此可以推知汉初A.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B.品行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C.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D.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汉初《诗》、《公羊春秋》等儒家经典被作为皇帝任命官职的依据,由此可见儒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途径,因此A 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品行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黄老之学;D选项错误,汉武帝时期,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传授五经,使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皇帝的圣旨诏书开头语也常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说明汉代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借天的权威树立皇帝权威C.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D.儒家天道观得到皇帝认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知汉代通过神权来强化君权,B选项符合题意。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选择题1.嘉峪关墓葬壁画研究成果表明,魏晋时期,西域人与中亚、波斯的交流并未中断。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认为在汉末直到魏晋,由于西域再一次远离中央王朝的控制,丝路断了。
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壁画的史料价值高B.对丝路缺乏全面了解C.由于狭隘的民族观D.史学家缺少科学手段2.汉唐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
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A.辐射其他国家文化B.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C.贡献中国智慧方案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3.“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
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4.下图所示现象的历史意义在于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5.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
利玛窦此举说明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6.1811-1911年间,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合译了大量“汉文西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其中出现了圣经、行星、国会、文艺复兴等术语。
译书活动A.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B.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C.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D.旨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7.372年,高句丽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以传播汉学为主要内容。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➊教学目标一、通过对佛教本土化的了解,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二、了解不同时期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构建时空观念三、通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认识不同文化间应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培养家国情怀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二、教学难点:西学东渐的过程➌教学过程设计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本土化(1)发展历程①两汉之际,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道文化相融合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注·禅宗核心思想(仅作了解):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④宋明时期,以儒为主吸收佛道思想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⑤清朝统治者注重通过藏传佛教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2)历史影响①对国人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产生了深刻影响②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③由于佛教盛行,一方面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另一方面造成大量劳动力不从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利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四次灭佛·仅作了解)2、西学传播/西学东渐(1)明末清初一些开明士大夫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科学书籍(西学东渐)①明末徐光启与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古希腊时期欧几里得所著)②明末李之藻与利玛窦合作刊刻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③明末徐光启与熊三拔合作完成《泰西水法》④清初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主持软天监,并招揽其他西方科学人才(2)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改革/抵抗派开眼看世界人物著作特点林则徐《四洲志》《华事夷言》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畬《瀛寰志略》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①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并派遣留学生赴欧美(严复、詹天佑)②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专门翻译西方书籍)(4)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1898年维新变法)(5)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6)1915年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批判封建思想宣扬科学与民主(7)俄国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革命走向胜利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思想文化方面(1)思想:儒学与佛教影响力扩大①3至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流行;隋唐以后儒学成为朝鲜、日本的官学②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③16至18世纪儒家经典传入欧洲(启蒙运动中伏尔泰利用儒家思想)(2)文字: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3)文化①东亚和东南亚在律令历法、建筑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上也深受唐文化影响②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③16至18世纪中国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2、政治制度方面(1)朝鲜新罗王朝和高丽王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唐朝(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和科举制)(2)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向唐朝学习(中央集权、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3)古代越南学习中国科举制(4)中国科举制影响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3、四大发明方面(1)8世纪后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推动了欧洲教育、商业的发展(2)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造成了欧洲火器发展与骑士阶层衰落(3)13世纪指南针也传入欧洲,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4)14世纪后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4、对外贸易方面: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大陆,促进了各地交流➍当堂练习1、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本课测评答案
第1课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本课测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崩溃,旧的政治权力中心周王室衰微,出现了新的经济制度和新的政治力量,诸侯国纷纷起用原先地位较低的士,士开始崛起。
同时,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士阶层不仅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也在文化教育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传播文化、研究学问,形成了诸子百家。
同时,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互相学习,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课测评】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答案提示: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第二,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第3课宋明理学【本课测评】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提示: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三纲五常都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
③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更好地理解天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本课测评】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答案提示: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
同时,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以及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都与程朱理学专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有很大不同,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宋以来沉闷的儒学日益活跃,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本课测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提示:相同点: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1.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斗争的历史。
此观点强调了()A.人类文明的冲突B.古代战争的目的C.地理环境的影响D.历史形成的残酷,这是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广袤的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地,故选C项。
2.后世史书中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许多辉煌的文明成就,但一直有学者存在质疑。
下列能够证实大部分史书记载真实性的史学成果是()A.发现《汉谟拉比法典》B.找到早期的《吉尔伽美什》C.成功释读了楔形文字D.发现古巴比伦时期的绘画,释读楔形文字是证实史书记载真实性的前提,故C项正确。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这说明该法典具有()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维护公民权利和奴隶制度,对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有不同的处罚方式,这反映了法典具有等级性,故选A项。
4.古代亚述王朝的几个重要国王都十分热衷于大规模的宫廷建筑,“人首飞牛”是王宫大门的守护神兽雕像(见下图)。
其是人头、牛身的组合,生有飞翼。
这一雕像的寓意是()A.专制王权的神圣威严B.农耕文明的吉祥象征C.民族振兴的尚武精神D.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人首飞牛”是守护神兽,其守护的是王宫,因此其寓意是专制王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故A项正确。
从题干中无法看出“人首飞牛”与农耕文明、民族振兴和渔猎生活的关系,故B、C、D 三项均错误。
5.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骨文的发现,有力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D.体现了古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D项。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堂达标题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宋初的儒家学者以对待杨墨(杨子、墨子)的态度对待佛教,予以排斥。
宋朝中期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
这一变化反映了()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B.市民阶层的兴起瓦解理学统治C.政治稳定推动文化发展D.儒学对佛教的吸收融合2.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3.英国科学家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4.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
它主要表明当时()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答案】C5.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
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日本仿效中国,开始了()A.农奴制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建立政教合一【答案】B 解析:日本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政治文化,归国后实行了大化改新,故B项正确。
6.中国古代史上,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共有四次高潮,其中第三次发生在宋元时代。
下列中华文化成果向外传播不属于这次高潮的是()A.指南针B.印刷术C.火药及火器D.造纸术【答案】D 解析:8世纪随着唐朝与大食的军事冲突,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12-13世纪宋元时期外传欧洲的科学技术,排除。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课堂检测
1.史书载:“萧(萧何)、曹(曹参)为相,填(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
乱……”它反映的汉初这一思想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C.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即位以后
面临问题 解决之道
新儒学
边境不宁 中央集权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侯割据 君主专制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土地兼并 阶级矛盾
限制兼并 缓和矛盾 制定规范
限田、薄敛、省役 “三纲五常”
儒学的自我调节满足了时代的要求。 新儒学为儒学赢得正统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儒学成为正统
(一)原因: 1.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 要。(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2.汉武帝的扶持。
(二)汉武帝推行儒学的措施 1.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并付诸实践;
2.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方面: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1)设立“五经博士”,儒家经典成为官方教科书;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传授五经,经考试合格者即可到政府任
官;
—打破了以往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晚年辞官后回到家著有《春秋繁露》
董仲舒 《春秋繁露》书影 等多部著作。
创制新儒学体系。
新儒学
糅合:儒、 道、法、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 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如仁、义、礼、智、信等,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3.掌握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如丝绸之路、海外华人等。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3.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跨学科整合,拓宽视野:
-结合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中华文化,拓宽知识视野。
7.课后拓展,巩固知识:
-布置课后阅读和实践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文化考察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中华文化,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包括长城、孔子像、故宫、丝绸等具有中华文化象征意义的元素。通过视觉冲击,引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兴趣浓厚:学生对中华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传播过程充满好奇心。
2.思维活跃: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提出自己的看法。
3.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有利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4.表达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但在逻辑思维和论证方面有待提高。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练习第二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东亚文化圈形成B.造纸术传入中亚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解析】选C。
依据图中的时间信息可知,空白处所对应的时间大致为宋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儒学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故C正确;东亚文化圈形成是在唐代,故A不正确;造纸术传入中亚是在8世纪,故B不正确;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故D不正确。
2.唐宋时期,我国思想界出现复兴儒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 ( )A.佛教和道教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C.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D.汉唐儒学不能容纳佛教、道教【解析】选C。
根据史实,佛教和道教思想只是在魏晋至唐兴盛,一直没成为正统思想,A错误;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故B错误;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如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
甚至从唐时起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D不符合史实,故C正确。
3.下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 )A.冲击了儒学地位B.日趋世俗化C.受到理学的批判D.呈现本土化【解析】选D。
根据“助王化于治道者也”“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等内容可知魏晋至唐宋时期的佛教引入了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呈现出本土化的特点,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趋势,没有体现对儒学地位的冲击和受到理学的批判,排除A、C;佛教是呈现出本土化特点,而非世俗化,排除B。
4.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解析】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题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D
提升题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无为”到“有为”,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A项是汉初采取“无为而治”思想的客观原因,与设问要求“主观原因”不符,故排除;C项中“消极无为”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无为而治”思想不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D项的表述错误;西汉初年,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故本题应选B项。
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材料表明: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独尊儒术。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故选B;A夸大个人因素,排除;汉武帝是尊崇儒学,并非道学理论的发展完善,排除C;材料反映不同时期治国思想的变化,没有反映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排除D。
故选B。
3.【答案】B【解析】B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董仲舒新儒学吸收法家思想,体现外儒内法特点,故B项正确; 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知道,汉初的儒学家把阴阳家和道家的部分思想融入到儒学中,这些思想与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 A项出现在汉武帝时期以后,排除; 根据材料可以知道,当时儒学吸收了阴阳家和道家思想,故C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当时儒学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故D项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5.【答案】A【解析】由“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可以看出董仲舒批判不同思想,最终给予统一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主要是通过此措施来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本题答案选A项。
C项不选,“神化儒学”材料没有体现;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6.【答案】C【解析】汉武帝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统一,通过独尊儒术等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权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故C 项正确。
A项颠倒了因果关系,B项中的君权神授思想表述片面,D 项是说影响而非关系
7.【答案】B【解析】天行有常,强调社会运行规律,故A项错误;天人感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主有过失,天降灾异的思想,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强调了君权的至高无上地位,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属于理学探究理的方法,故D 项错误。
8.【答案】A【解析】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化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而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故B项错误;材料“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体现了神化
皇权的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C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故D项错误。
9.【答案】D【解析】A项,该项所述思想为孟子提出,与题意不符。
故A项错误。
B项,该项所述思想为荀子提出,与题意不符。
故B项错误。
C项,该项所述思想为董仲舒提出,但该项表述强调“君权神授”,并未体现“仁政”思想。
故C项错误。
D项,该项所述思想为董仲舒提出,“人君要爱护百姓”体现了“仁政”思想。
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汉代法律中有‘不义’、‘不孝’、‘大不敬’等罪名,以法律形式规范社会关系,使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尊卑有序。
”明显看出这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被写入国家法律,体现了以礼入法的特点,反映了汉代“礼”的思想颇受重视。
故A项正确;B项错误,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等级制度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故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排除。
故选A。
11.【答案】A【解析】A.由题干所给材料中先秦儒学强调父子关系应“父慈子孝”,但到西汉突出了儿子对父亲应“绝对服从”且成为法定义务,可见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专制、服从等治国理念. B.道家的休养生息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C.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D.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重用儒生、发展儒学教育,使儒学处于独尊地位.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1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体现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新儒学思想。
“仁政”是儒学思想家普遍尊崇的,排除③。
“法先王”由孟子提出,主张以先王的道德标准为规范,排除④。
故C正确
13.【答案】D【解析】A、材料中重点在于强调开设这些儒家教育课程的机构为太学,属于官方教育组织,排除; B、走向世俗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C、向社会下层拓展,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D、材料中太学属于官方的教育机构,因此,太学开设这些课程,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与制度化,正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4.【答案】A【解析】汉代丞相大多是儒生,反映出西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措,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宰相的身份,不能反映出儒学成为当时正统思想,故B项错误;丞相素质得到提升表述过于片面,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有利于平民参与政治,故D项错误。
15.【答案】A【解析】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思想文化政策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树立皇帝的权威,故B项错误;两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灭异端学说,故C项错误;繁荣学术文化也不是二人思想文化措施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16、(1)秦朝崇尚法家思想,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
(2)董仲舒主张尊君、“君权神授”和“春秋大一统”。
适应了汉代维护大一统
政治的需要,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时代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发展
17、(1)法家。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2分)
(2)焚书坑儒。
(2分)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3分)(4)思想大一统。
(2分)
高考体验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
《尚书》等五经是由孔子整理而成的,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
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五经”是孔子自己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弟子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所以A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儒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所以B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即可知D项的说法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五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处理,考查细致入微,加大了题目的难度,学生做题时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先秦诸子思想及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B项,原始儒学主张民贵君轻,是一种民本思想,而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意为“压制人民以弘扬君权,压制君权以顺应天意”,即天命高于君权,而君权高于民权,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可见董仲舒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因此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故A项错误,B项正确。
C项,题干材料中主要谈及“天、君、民”的关系问题,并未提及“仁爱思想”,故材料不能表明董仲舒是否背离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可见他并未背离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故C项错误。
D项,题干中并未提及“德治主张”的相关内容,弘扬天命不等同于不以德御国,故材料不能表明董仲舒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所在,天子如果无道无德,上天便会降灾于他,可见他并未摒弃德治主张。
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