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9-08-15T09:48:58.76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6期作者:李亚玲[导读] 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病情好转,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人民医院,黑龙江绥化152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体会。
方法:抽取在 2018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间我院收治的 80 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 40 例患者中对护理过程非常满意的有 29例,满意的有 8 例,不满意的有 3 例,满意度为 92.5%;对照组 40 例患者中对护理过程非常满意的有 12 例,满意的有 18 例,不满意的有 10 例,满意度为 7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病情好转,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临床护理;满意度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Li Yaling(People's Hospital of Beilin District,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2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target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is basis. Compare the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nursing work, and make 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40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29 we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nursing process, 8 were satisfied, 3 were unsatisfactory,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2.5%. Of the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12 we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nursing process, 18 were satisfied, 10 were unsatisfactory,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7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ystematic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can ensure their life safet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ondition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 [Key words]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风湿性心脏病也称为风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指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会直接导致患者的心瓣膜产生肿胀以及发炎的现象,存在粘连和瘢痕,恢复性差[1]。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风湿性心脏病患 者 的护理体会
李凤丽
河 南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4 5 0 0 1 6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风 湿性 心脏 病 患 者 的 临床 护理 体 会 。 方法 :选取 疾控 中心 收 治 的风 湿性 心 脏病 患者 5 6 例 作 为研 究 对 象 ,
年 。观察 组 患者 中男 l 7例 ,女 1 l 例 ;年龄 为 3 7 ~8 0 岁 ,平均 钾 输注速 度予 以严格控 制 。
( 6 5 . 9 ±8 . 7 )岁;病 程为 7 个月 ~ l 6 年 ,平均 ( 9 . 2 ±1 . 1 )年 。 两组 患者在 一般 资料上对 比差 异不 明显 ( P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选取 疾控 中心 2 0 1 2 年 5 月至 2 0 1 4年 5月收 治 的风 湿性 心脏 C 0 2潴 留可 间断性 将氧流 量提升 ,控制在 每分钟 4 ~6 L 。 病 患者 5 6 例 作为研 究对 象 ,对 其临床 资料进 行 回顾 性分 析。所有 患者均 接受 E C G 、X线 以及 二维 U C G 检 查确诊 为风湿 性心脏 病 。按 物 、利尿 剂 以及 洋地 黄类 药物 的用 量 、用法 、不 良反应 、主要 作 照护 理方 式 划分 ,对 照组 2 8 例 采用 常规 护理 ,观 察组 2 8 例 采用 用 以及注 意事项 等。 给 予患者地 高辛后 , 若脉搏 出现 突然加快 现象 , 优 质护 理 。对照组 患者 中男 1 6 例 ,女 1 2 例;年 龄为 3 5 ~8 0岁, 应 即刻 停止 使用 并查 看有 无药物 中毒现 象;若 患者 需长 时间应 用 平均 ( 6 4 . 7 ±8 . 3 )岁;病 程为 8个月~ 1 8 年 ,平均 ( 9 . 5 ±1 . 3 ) 利 尿剂 ,其 应避 免 出现低 钾血 症 ,对 患 者血钾 行 定期检 查 ,对 补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疾控中心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6%,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保持愉悦,提升临床效果。
标签:风湿性心脏病;护理;体会风湿性心脏病即风心病,风湿热诱发急性风湿性心脏炎,进而致使瓣膜产生反应性损伤[1],对患者生命有着严重威胁。
在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较为特殊,患者受到多种因素比如经济条件、社会压力、病痛、个人状况以及家庭因素等易产生负性焦虑心理[2-3],进而对临床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一定要采取优质护理,尤其注重其心理护理。
本文为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现选取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疾控中心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接受ECG、X线以及二维UCG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采用优质护理。
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35~80岁,平均(64.7±8.3)岁;病程为8个月~18年,平均(9.5±1.3)年。
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为37~80岁,平均(65.9±8.7)岁;病程为7个月~16年,平均(9.2±1.1)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病情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2.1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患者了解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具体如下:①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量且按时用药,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用药后反应与身体状况予以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医学: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探讨
避免疲劳和情绪激动
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可能加重心脏负 担,应尽量避免。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进行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 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 药。
05 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策略与措施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
控制感染
预防和控制链球菌感染是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的关键措施。
改善居住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和阴暗的环境,有助于降低风湿性 心脏病的发病率。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合理饮食
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 食有助于改善心功能,预防心力衰竭。
。
水肿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 肿、全身水肿等症状。
乏力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患者可能 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其他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心 慌等症状。
03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 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风湿性心脏病对心脏结构的影响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 全,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心力衰竭还会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如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进一 步加重心脏负担。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互作用机制
01
风湿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02
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可以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和 进展。
03
心力衰竭时的心肌损伤和神经内分泌反应也可以影响风湿性心脏病的 发展和预后。
定期随访
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4-05-23T09:07:56.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8期供稿作者:杜文松侯大鹏[导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
杜文松侯大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新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 157000)【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3%,效果满意。
结论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08-02 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疾病,是由于患者自身出现风湿热活动,进而影响心脏瓣膜形成心脏病变,主要由于炎症粘连、纤维化、会使心脏单个或多个瓣膜功能受损,使血流动力学出现显著的改变,最后出现临床心力衰竭的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
病因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
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咯粉红色泡沫痰等,严重时引起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
临床上使用药物缓解其心力衰竭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提供条件。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了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经多巴胺、吠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治疗效果满意,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21~44岁,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线检查、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时优质护理的意义
疗效明显优 于对 照组 ,护理 组的左 心室缩短 分数 ( F S )、左心 室射血 分数 ( L V E F )、左心室收缩末期 内径 ( L VE S d )等 心动图指 标均优 于对照组 ,护理 组家属满意度 为9 2 . 3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的6 6 %,差 异均有统 计学上意 义 ( P<0 . 0 5 ) 。结论 在 中西医结合 治疗 的基础上 ,给予风 湿性 心脏病合并 心力衰竭 患者优质 护
有 患者 均 已根 据 风湿 性 心脏 病 、心 力衰 竭 等相 关 诊 疗 ,巩 固病情 ,避免并发症 的发生 。
断标 准 确 诊 ,且通 过 实验 室 检 查 、心 电 图检 查 、心 血 管造 影 等手 段排 除 肝 肾功 能 异常 的 患者 。随机 分 8 3 例 ;年龄 3 6  ̄6 7 岁 ,平 均年 龄 ( 5 5 . 8 ±3 . 2 )岁 。
风 湿性心脏病 是心血管 内科 常见病之一 ,心力衰 素含量 高、热量高 、含盐量少 的食 物;根据 患者 具体 竭是 其多发 的并发 症之一Ⅲ。该病 严重影 响患者 的生 病情 ,为促进患者 营养吸收 ,可给 予其半流质 、流质
活质量 ,威胁患者 的身心健康 ,给 患者及其家庭 带来 食物 。
中 西 医 结 合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2 0 1 5 年 4月 C第 3 卷第 1 2 期
Ap r . 2 0 1 5Vo 1 . 3No . 1 2
C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i s e a s e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a l
理 ,可显著提 高治疗总有效率 ,改善 心动图相关指标 ,提 高 家属满意度 ,具有较 高的临床 实用价 值。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4-05-15T14:15:24.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5期供稿作者:刘艳蓉左丽丽[导读] 心力衰竭(心衰)是风湿心脏病(风心病)主要并发症,是风心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刘艳蓉左丽丽(黑龙江北方工具厂职工医院 157000)【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
方法对该院收录的 60 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的治疗中给予多巴胺和呋塞米以及硝酸甘油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通过该研究分析,该组的 60 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1.7%。
该研究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临床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和呋塞米以及硝酸甘油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257-02 心力衰竭(心衰)是风湿心脏病(风心病)主要并发症,是风心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探讨风心病心衰的诱因、治疗及预后特点,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的风心病心衰住院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寻求更有效的防治对策。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病例,其中36例为女性,24例是男性,年龄范围是25到56 岁,平均年龄为40.5 岁,所处的体重范围为 48~69kg,诊断全部病例都为风湿性心脏病,且通过心脏彩色B超进行验证,存在主动脉瓣病变、单一的二尖瓣病变和合并多瓣膜病,伴有不同程度的右心或左心大,查测心胸比所使用的X线测得值在0.6~0.9 之间,都有程度不同的双下肢水肿。
60例病例中有32例合并房颤,12 例的合并腹水, 心功能在治疗前为3~4 级,具有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全部的病例没有出现风湿活动的症状和形成瓣膜的血栓。
且全部患者中发生多次心力衰竭的状况有42例,都没有合并糖尿病,但有高血压16例。
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26例疗效观察
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26例疗效观察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并最终导致心脏损伤的疾病。
患者可能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和肥胖等因素有更高的风险。
当心肌收缩力下降时,会发展为慢性
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是一种利尿剂,常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本研究旨在探讨曲美他嗪治
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的安全性。
方法:选取了26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50岁至80岁,平均年龄为62.5岁。
在这些患者中,13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
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曲美他嗪治疗。
记录了患者血糖、血压和体重等生理指标以及任何不良反
应的变化。
结果:在三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平均体重下降了2.7公斤。
所有男性和女性患者的
心率和血压都有所下降,但这些变化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治疗期间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
稳定。
治疗期间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本研究表明,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具有一定的疗效。
曲美他嗪
能够帮助患者控制体重,但对于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效果并不明显。
治疗期间患者的血糖
水平保持稳定,说明曲美他嗪对血糖没有不利影响。
另外,在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发生任
何不良反应,说明曲美他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虽然本研究的样本容量相对较小,但结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议在更大的样本量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是风湿性瓣膜炎反复发作而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主要累及40岁以下的人群,女性多见。
最常累及的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同时受累,临床上称为联合瓣膜病变,多见于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关闭不全。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9例该病患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18~8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7岁。
1.2结果:2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后,病情明显好转,预后良好。
2 护理方法2.1护理措施2.1.1指导休息与活动: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若活动时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给予吸氧。
心功能代偿期:采取动静结合的形式,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以不出现症状为度。
心功能失代偿期:以卧床休息为主,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1]。
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子脱落而导致栓塞,以肺栓塞最常见,需给予肢体热敷、早晚用热水浸泡、被动活动等。
房颤病人:不宜做剧烈活动。
风湿活动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2周,有心脏炎轻者4周,重者6~12周,待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沉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
根据呼吸、心率、心音、疲劳情况调节活动量。
一般恢复正常活动所需时间为:无心脏受累者1个月,轻度心脏受累者2~3个月,严重心脏受累者6个月。
2.1.2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避免因大便燥结而影响心脏功能。
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有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
2.1.3用药护理: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一般在30滴/分左右,同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随时调整滴速。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宜在饭后服用。
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征象。
2.1.4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对心率、心律及脉搏频率、节律的观察。
风湿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与体会
风湿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与体会作者:幸月琳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1期[摘要]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病人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特点及措施。
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102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根据其病情有针对性地行整体护理,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针对病人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抗凝等方面进行周密的护理,并教会病人及家属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
结果:4例发生伤口感染,8例死亡,3例发生低心排,2例脑部病发症,3例恶性心律失常,余病人顺利康复。
结论:通过针对病人病情采取相应的整体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145-0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风湿性心脏病已不是不治之症,尤其病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现将对我院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术后临床护理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2例中男38例,女64例,年龄22~69岁,平均51岁。
其中23例窦性心律,其余为心房纤颤。
16例合并左房内血栓,4例合并心衰,心功能Ⅲ~Ⅳ级。
临床表现:劳累性呼吸困难,胸闷气急,二尖瓣面容,活动力显著下降,均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焦虑。
1.2手术方法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2结果痊愈出院94例,8例死亡,其中3例发生低心排,2例发生脑部并发症,3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率7.8%,其余病人术后均顺利出院。
3护理体会3.1呼吸系统监测护理3.1.1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术后回ICU常规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预先设定好呼吸机各参数后,首先在接呼吸机15 min后查动脉血气,应维持PO2 60~70 mmHg,PCO2在35~45 mmHg,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各参数,并测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5%),以反映机体是否缺氧,其次观察病人呼吸,胸廓起伏状况,听诊双肺呼吸音,固定好气管插管,并行床旁胸片看气管插管有无异位,以免拔脱或插入过深损伤气道,当发现病人血气或病人情况变化时应及时检查呼吸机功能,各接头是否脱落,并及时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一般每2 小时吸痰1次,吸痰时病人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烦躁,血氧饱和度95%后再行吸痰,痰液黏稠者气管内可滴入生理盐水0.5~1 ml,稀释后再吸,每次吸痰均应注意无菌操作。
1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舒适护理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7]范钰晨,张昊,赵莹,等.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溶栓1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3):91-92.[8]潘爱芬,赵向琴,眭文洁.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150-1129.[9]谭丽萍,张娜,陈香凤,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76-277.[10]何慧,张庆军,毛雯,等.比伐芦定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5):394-397.[11]梁振洋,赵雪东,刘海伟,等.冠脉内注射比伐芦定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 术中冠脉血流及临床事件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2016,44(11):1107-1110.[12]张念.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在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25-426.[13]李正恭,张源,申林,等.心脏起搏器电极血栓3例报道[J ].重庆医学,2006,35(9):3-4.(本文编辑:刘仁立秦小芬)工作单位:211100南京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医院心血管二病区陈璐:女,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18-04-191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舒适护理陈璐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舒适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9)11-0136-02风湿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是慢性疾病,且易反复发作,患病后期则表现为心悸、气促、乏力、肢体水肿等表现,直至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悦心态或是降低其不愉悦的程度[2],尤其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能增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3]。
护理心衰病人心得体会(精选6篇)
护理心衰病人心得体会护理心衰病人心得体会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中最多见、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疾病。
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医治、复原过程当中占有主导位置。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心衰病人心得体会(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护理心衰病人心得体会120XX年对于全世界注定是不平凡的,20XX对于我也同样是特殊的,在阔别学校14载后,我又有幸回到久违的课桌前,拿起熟悉又陌生的纸笔,重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下面我就分享下我参加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的心得体会。
20XX年5月的这个初夏,我带着我们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信任和期望,参加了第五届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班的学习。
此次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学习部分。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更加新颖的线上教学模式。
邀请国内知名的医疗护理专家亲自授课,以丰富的医疗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面面俱到,为我们呈现了专业性强的理论盛宴。
开课前,我以为教学内容仅仅为介入方面的知识,但当我真正开始我的学习之旅之后,发现内容不仅涵盖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还有胸痛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心脏衰竭治疗进展、明明白白心电图、心血管疾病药物及护理、ECOM的原理及护理等多项课程。
从医、药、护、康复、管理等丰富的内容,大量融入最前沿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全方位,立体化的武装了我们的头脑,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让我在认清自身许多不足的同时,也使我坚信我可以做的更好,我对护理工作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完成了理论学习之后,我们又投入了此次培训的第二部分:基地实操。
充足的临床实践,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内容,在7月的盛夏,我们有幸来到了天津胸科医院进行实操课的学习。
天津市胸科医院成立于1947年,是一所以治疗心、肺疾病、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授权的“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
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A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评价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情绪、其他及综合项目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标签: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心功能;生活质量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脏疾病,心力衰竭是本病的终末阶段,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多因病情反复发作,而影响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降低致残率、促进病情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基础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女18例,男12例;平均年龄(43.8±9.1)岁。
对照组女17例,男13例;平均年龄(42.7±10.4)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药物、心理、饮食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由相关医护人员组成CNP小组,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制定合理化临床路径表:①入院当天。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自理能力、疾病史、心理、精神、睡眠等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②入院第2天。
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
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12月接收的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对其进行病情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和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保证了患者大的生存质量,减轻了心理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概念;并发症;护理风湿炎症导致的瓣膜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
随着生活及医疗条件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人群患病率正在降低,但我国瓣膜性心脏病仍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1-2]。
对该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此类患者救治成功率意义重大。
现将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男7例,女23例。
年龄40—5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
2并发症2.1心房颤动:房颤为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相对早期的常见并发症。
房颤时因舒张期变短、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左心室充盈减少,常致心衰加重,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2.2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
变现为突然出现的重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干、湿啰音,常因剧烈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感染、心律失常等,如不及时救治,可能致死。
2.3血栓栓塞:20%的患者可发生体循环栓塞,其中80%伴房颤。
血栓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
2.4右心衰竭:有心衰竭为晚期常见并发症。
2.5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在瓣叶明显钙化或合并房颤时更少发生。
2.6肺部感染:常有肺静脉压力增高及肺淤血,易合并肺部感染,感染后常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3]。
3病情观察及护理3.1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当患者出现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尿少是提示心功能减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做好记录。
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9月第10卷第27期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吴艳(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350001)【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9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将两组的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对。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LVEF、CO、SV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其心功能、运动耐力的改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心功能;生活质量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类型之一,病情若是未得到有效控制,会进展为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稳定该病患者的病情十分重要,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在该病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69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2)无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排除标准:(1)非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者;(2)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3)存在风湿性关节炎等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疾病的患者。
对照组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41-58岁,年龄平均值(49.65±2.41)岁。
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34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34例);在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在患者出院前调查其护理满意度,并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在心功能相关指标方面,干预前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示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方面,干预前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示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护理服务得到更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功能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往往会合并心力衰竭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1]。
因此临床不但要给予患者有效治疗,还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
本文为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报道见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中男女各20、14例,年龄41-68(52.74±6.95)岁;对照组(34例)中男女各19、15例,年龄42-67(52.21±6.47)岁;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①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组员由专业过硬且临床经验充足的护士组成;②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结合疾病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日程护理计划;③根据日程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入院第一天,全面了解患者资料、评估患者病情和风险,为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及病区、病房管理规章制度,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入院第二至三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和系统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合理饮食休息,告知患者遵医嘱的重要性,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入院第四天至出院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指导,可先做床上四肢活动,再逐渐尝试下床站立、行走,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院时,详细记录下患者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随访干预,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再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风湿性心脏病并心衰病人的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并心衰病人的护理
张小梅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3(19)7
【摘要】@@ 我院自 1996~ 2000年共收治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并心衰病人4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929-930)
【作者】张小梅
【作者单位】湖州市塘甸卫生院,浙江,湖州,3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探析整体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J], 陈秀英;郑丽珍;黄红兰
2.整体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J], 刘宇
3.整体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J], 刘宇
4.急性心衰病人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J], 文诗凡
5.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病人乐观倾向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J], 杨丽;张媛媛;张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
30 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本溪市本钢总医院心内三病房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9 年 1 月-12 月接收的 30 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对其进行病情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和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保证了患者大的生存质量,减轻了心理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概念;并发症;护理风湿炎症导致的瓣膜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
随着生活及医疗条件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人群患病率正在降低,但我国瓣膜性心脏病仍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1-2]。
对该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此类患者救治成功率意义重大。
现将我科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月收治 30 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30 例,男 7 例,女 23 例。
年龄 4050 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病
1/ 7
人。
2 并发症 2.1 心房颤动:
房颤为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相对早期的常见并发症。
房颤时因舒张期变短、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左心室充盈减少,常致心衰加重,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2.2 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
变现为突然出现的重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干、湿啰音,常因剧烈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感染、心律失常等,如不及时救治,可能致死。
2.3 血栓栓塞:
20%的患者可发生体循环栓塞,其中 80%伴房颤。
血栓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
2.4 右心衰竭:
有心衰竭为晚期常见并发症。
2.5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在瓣叶明显钙化或合并房颤时更少发生。
2.6 肺部感染:
常有肺静脉压力增高及肺淤血,易合并肺部感染,感染后常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3]。
3 病情观察及护理 3.1 病情观察:
---------------------------------------------------------------最新资料推荐------------------------------------------------------
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当患者出现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尿少是提示心功能减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做好记录。
3.2 环境与休息、活动与安全:
①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宜的温湿度,以利病人休息。
②休息可以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作功轻度心衰可适当卧床休息,随时注意病情变化,重度心衰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高枕卧位或半卧位。
③同时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
3.3 生活护理:
①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
避免摄入难消化及产气多食物。
对于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可将晚饭提前。
根据心衰及水肿情况限制或禁用钠盐。
如果病人已经使用利尿剂,一般不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人。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忌暴饮暴食。
②皮肤护理:
长期卧床及严重肺水肿的患者极易发生压疮,要加强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无碎屑。
3/ 7
定时更换体位,受压处垫气圈避免发生压疮或形成溃疡。
③要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给予缓泻剂或甘油灌肠。
3.4 心理护理:
风心病病人合并心力衰竭时所致的呼吸困难常使病人感到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注和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带来的不利影响。
可用地西泮(原称安定)2.5mg,3 次/日或睡前服;对于极度烦躁或急性肺水肿病人可用盐酸吗啡5-10mmg 皮下注射,注意病人是否有呼吸抑制。
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态度要和蔼、避免不良刺激。
3.5 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利尿剂和洋地黄等药物的应用和不良反应。
①遵医嘱使用排钾利尿剂护理上注意:
(1)安排给药时间,以早晨或上午为宜。
(2)静脉用速尿时要先稀释后再缓慢注人。
肌肉注射要进行深部肌肉注射。
(3)严格记录出入量,体重和水肿变化。
每日测体重 1-2 次,判断利尿剂效果。
(4)密切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症状。
(5)观察药物的其他毒副作用。
②洋地黄药物使用时,询问有无洋地黄用药史,遵医嘱准确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
---------------------------------------------------------------最新资料推荐------------------------------------------------------ 应用洋地黄要药物时要注意:
a 严格按时间、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每次给药前询问有无恶心、头晕、视力模糊、黄、绿视等毒性反应。
b 服用前应数脉率,如脉搏突然由慢增至 120 次/分钟以上或低于 60 次/分钟以下,或出现心律不齐,或有严重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停药。
c 掌握药物的副作用,教会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并学会自我监测。
有异常反应及时报告医务人员;严格按处方服药,最好在每日同一时间给药和服药,避免漏服或因漏服而加服。
主动配合治疗,消除焦虑情绪,以促进疗效。
③使用血管扩张剂时,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及血压情况。
若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6 吸氧:
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风心病病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缺氧、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可缓解症状。
一般病人可给予低流量 2~5L/min吸氧;急性肺水肿的病人给予高流量 5-10L/min,并加以酒精湿化,避免呼吸道干燥。
肺心病病人则要严格控制氧流量,防止高浓度氧对呼吸的抑制。
5/ 7
4 健康指导 4.1 避免诱因,防止复发。
感染是风心病病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诱因之一,尤以呼吸道感染多见,一旦感冒应及时治疗。
饮食注意食盐量的控制。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与情绪激动,戒烟戒酒,起居有节。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操作和内窥镜检查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避免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4.2 让病人理解规律服药的重要性。
了解用药的目的、作用、剂量、用法、副作用,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控制的重要保证,总体原则应按医嘱用药,尤其要注意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反应[3]。
4.3 在心功能代偿期,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增加休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
4.4 定期门诊随诊。
参考文献:
[1]许慧.310 例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人文,2019,2(3):
53-54. [2]葛均波.徐永健.第 8 版内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0):
298. [3]葛均波.徐永健第 8 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10):
---------------------------------------------------------------最新资料推荐------------------------------------------------------ 301.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