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城市发展的方向。
【教学目标】
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鲁尔区经济繁荣和衰退的原因,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2、探究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总结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高地理实践力。
3、理解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人地协调观。
【重点】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难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
在必修2中,学生已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论知识;并在必修3中初步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
这节课以鲁尔区的成功案例,总结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且能够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分析同类问题。
学习中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区域认知能力还较差;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鲁尔“煤都钢城”的前世今生的导入,主要介绍鲁尔区发展初期和中期的状况。
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以鲁尔区的克虏伯公司的发展历程为例来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过渡:展示本节课课题和学习目标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
2、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区(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
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大型工业企业集聚而成发展起来的工
业区),包括德国_____、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__________区、我
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学生展示:(略)
3、结合右图,请描述鲁尔区的地理位置。
探秘追踪之一
4、围绕煤炭开采,鲁尔区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其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自主学习展示】
一、鲁尔区概况:
展示图1——鲁尔区的在德国位置图和图2——德国在欧洲位置图,学生阅读地图思考。
学生展示:描述鲁尔区的位置。
教师点拨升华:某区域的位置特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入手总结。
过渡:优越的位置促使鲁尔区在20世纪初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的克虏伯公司从小铁匠铺如何成为世界钢铁巨头,具体以克虏伯公司的发展探秘鲁尔区繁荣的源泉。
二、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探究活动1】
初探鲁尔——繁荣之源
展示材料一:世界钢铁业巨头克虏伯公司位于鲁尔区的
埃森市,原先是铁匠铺,19世纪,克虏伯公司钢铁工业发展壮大,20世纪初其生铁产量占德国的38%,钢产量占德国的40%。
克虏伯公司的发展壮大见证了鲁尔区的繁荣。
材料二:鲁尔区煤田分布图材料三:鲁尔区铁矿来源图
材料四:鲁尔区交通运输图
探究问题:克虏伯公司在鲁尔区落户,发展成为世界钢铁业巨头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3-5分钟)记录探究结果,并选取代表展示。
学生展示: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点拨升华:同学们的探究结合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运用材料中的文字和地图信息,从鲁尔区的位置、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条件、市场等方面总结。
过渡:克虏伯公司的发展见证了鲁尔区的繁荣,依据这些有利条件,鲁尔区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展示图片:鲁尔区的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工业图(略)
展示:鲁尔区的工业部门示意图
提出问题:以上空白处应该填写哪些工业部门?鲁尔区的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工业结构有何特点?
学生展示:主导产业以钢铁为主,工业结构单一的特点。
过渡:煤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假如鲁尔区的煤炭资源枯竭了,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会怎样变化?我们再次探秘20世纪50年代的鲁尔区。
三、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探究活动2】
探秘追踪之二:再探鲁尔——衰退之因
展示材料一:1958年,原油、天然气等价格低廉的能源产品涌入德国,替代煤炭,鲁尔区的大量煤矿关闭,早期的煤矿面临枯竭,波及钢铁工业。
克虏伯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品结构单一,加上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的冲击,20世纪60年代,克虏伯公司倒闭。
鲁尔区2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倒闭了23家。
材料三:世界钢铁市场变化表
179元(人民币)
2017年1吨钢材的
平均利润
151(美元)
2017年1部苹果手
机平均利润
材料四: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
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
儿便成为灰色。
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
容鲁尔区
【探究活动】分析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以克虏伯公司为代表的钢铁产业衰退的原因?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3-5分钟)记录探究结果,并选取代表展示。
学生展示: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点拨升华:同学们运用材料信息从煤炭资源地位的变化、钢铁市场的变化、鲁尔区的产业结构的特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工业污染等方面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这些原因也包含从鲁尔区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两个角度分析。
过渡:繁荣的鲁尔区随着传统产业的衰退和环境的恶化逐渐衰落了,鲁尔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复苏?
四、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展示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克虏伯公司倒闭后重组;20世纪90年代,克虏伯公司与另一钢铁巨头蒂森公司合并成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之一。
其钢铁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宝钢、鞍钢等都有控股),公司一手抓钢铁,一手抓延伸产业,2005年钢铁产值只占收入的25%(未来计划下降到5%),公司拓展的电梯制造、机器设备制造、环保技术服务等新兴业务,已经占到其年销售收入的2/3。
材料二:克虏伯公司的钢铁工厂到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
播放
视频:克虏伯公司研制的水平电梯
【探究活动】结合克虏伯公司的发展,分析鲁尔区采取哪些策略实现华丽蜕变?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3-5分钟)记录探究结果,并选取代表展示。
学生展示: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点拨升华:同学们运用材料信息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3-5分钟)记录探究结果,:复苏鲁尔——蜕变之法 探秘追踪之二三
并选取代表展示。
学生展示: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点拨升华:同学们运用材料信息总结鲁尔区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发展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工业、治理污染等方面美化环境,实现鲁尔区的蜕变。
过渡:鲁尔区的发展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我们淄博市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淄博博山陶瓷发展历史悠久,但现在面临困境,现在我们为家乡建设助力,看看博山陶瓷产业如何发展?
播放视频:博山陶产业发展专题片
展示材料一:陶瓷行业是淄博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博山享有“陶瓷之都”之美誉,是我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制陶历史距今已有 6000 年历史,精品雨点釉和茶叶末釉均为收藏家们首选的陶瓷珍品。
博山区的陶瓷土、陶粒用粘土资源储量较丰富。
随着陶瓷行业的发展,博山的陶土资源面临枯竭态势,面临着转型的困境。
再加上陶瓷产业“高能耗、高污染”,环境问题和生态破环也更加突出。
“十三五”期间,博山陶瓷产业关闭小型的陶瓷土矿山,与清华大学、青岛大学的陶瓷专业合作,精心打造淄博特色的“绿色陶瓷”。
材料二:博山千年窑火辉煌的“古窑村”一角
材料三:博山开采中的矿山
助力家乡建设-博山“陶瓷之都”
【探究活动】博山陶瓷如何打造成淄博特色的“绿色陶瓷”?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3-5分钟)记录探究结果,并选取代表展示。
学生展示: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点拨升华:同学们运用材料信息,借鉴鲁尔区发展的经验,从提高陶瓷产业的科技、品质、增加陶瓷产品的类型,合理开矿,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节能减排,保护古窑等方面提出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好的经济效益,又使博山青山绿水换新颜,实现博山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总结一下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知识链接】——学生自主阅读
1、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材料等工业。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指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比例关系的协调、还包括产值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资产结构的协调和中间要素结构的协调。
2.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生产工艺过程和工业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
3、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
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板书设计]
繁荣之源
鲁尔区衰退之因
(人地协调)
蜕变之法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鲁尔区的“煤城的前世今生”的视频导入,让学生对鲁尔区发展有初步了解,引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课堂的设计先以视频介绍鲁尔区的钢铁大王——“克虏伯公司”为例,具体依托鲁尔区的钢铁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发展三大阶段,设计三个探究活动从初探鲁尔——繁荣之源到再探鲁尔——衰退之因再到复苏鲁尔——蜕变之法进行学习,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发展的状况。
最后设计探究活动——助力家乡建设-博山“陶瓷之都”,把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充分应用,巩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加强学生对理解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利用课前的问题设计巩固旧知识,学案设计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教材和地图自己学习基础问题,课上利用视频、文字、地图资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加上自然过渡,使各环节联系紧密,思路清晰;克虏伯公司以钢铁生产著称世界,以此为案例的教学,更加具体、生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文字、地图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获取信息、分析能力。
本堂课引入大量的图文资料、视频创设情境并提问,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述自己观点和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巧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本节课学生的收获颇丰,在最后的时间安排上有点紧张。
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情分析本节课在高二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阶段教学,学生已经在高一地理必修2的学习中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论知识;并在必修3中初步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
这节课以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总结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且能够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分析同类问题。
学习中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比较陌生;区域认知能力还较差;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问题、措施等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弱,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提升。
教学中教师呈现鲜明、直观的图片,提升学生兴趣的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密切结合,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合作学习,读图的能力。
效果分析
检测题目设计四个选择题,第一题主要考查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第二题主要考查鲁尔区衰退的原因,第三题主要考查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四题主要考查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共同性措施。
四个题目涵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同时分层次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记忆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练习的设计针对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本节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习效果较好,全班50位同学,40人全对,优秀率80%以上。
部分学生的错误出现在对传统工业的治理措施把握不准确。
其中第三题的错误率最高,第三题的正确选项为D,鲁尔区为传统工业区,工业结构单一,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
A、B两项针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能促进经济的多样化。
故为错误答案,学生审题不清,选择出错。
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材分析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是在第一、第二单元初步了解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编写的。
是前两个单元知识的提升,又是区域与可持续性发展内容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研究的重点是针对区域资源、环境状况,分析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制定出科学的开发与治理措施。
本单元的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结合地理1、地理2所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本单元共四节,第二节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之所以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首先是因为鲁尔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区,在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典型,并且该区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供其他资源型工业区所借鉴;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相类似,如东北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发展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也需要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出发,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资源开发等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区域特征,探寻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
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
第一目“鲁尔区发展的的背景”。
分析该区域能源资源或者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首先了解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者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
主要介绍鲁尔区的位置和范围、人口和城市等基本地理状况;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资源等区位条件。
简要介绍了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体系及其在德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目“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主要分析该区域在资源开发中、后期出现的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所面临的制约区域发展的两大问题,即传统产业的衰落和生态与环境的恶化。
第三目“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则从“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出发,从调整产业结构和治理环境污染两个方面提出了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数材非常注重所出现的问题和治理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像针对“传绕产业衰落”,采取了“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针对“生态与环境恶化”。
提出了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的措施。
教材对每一方面的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分析说明,并简要介绍了措施中的具体做法。
作为资源型工业区的发展,鲁尔区的案例非常典型,其解决面临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种种做法也很有借鉴意义。
为引导学生把握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教材在最后设置了分析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措施的“活动”。
通过文字材料和两幅图,展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背景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介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与措施,力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堂检测】
1、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中不包括
... ( )
A.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B.市场广阔
C.铁矿资源丰富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原料价格上涨
B、激烈的市场竞争
C、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D、环境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