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推进教学改革、深化内涵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深入推进“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近年来学校探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工作经验,提出本指导意见,作为今后几年指导制(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紧紧围绕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日照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强化专业特色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明晰定位

明晰专业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各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基础上,明确本专业的职业岗位面向,对接行业(企业)岗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晰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二)职业调研

职业调研分析是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基础。各专业要面向区域产业(行业)领域,广泛开展针对生产岗位的职业调研,摸清岗位工作任务,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分析职业任职要求,将生产领域工作任务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转换为教学任务,基于能力培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

(三)工学结合

以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将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思想和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学院“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课程体系构建和各教学环节中。要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为目标,遵循职业能力发展和认知规律,将职业环境资源引入教学进程,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以“职场体验”、“实境训练”和“顶岗历练”为核心要素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引导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彻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途径和基本条件。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育教学条件的完善,还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实施,均要有企业的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设计和教学组织要以企业参与为前提,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形式和方法。充分利用企业的项目、人才、设备、标准等各类资源,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五)因材施教

贯彻“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生源类别和学习基础,分别制(修)订适合普高毕业生、单考单招生和“3+2”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六)双证书制度

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各专业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情况,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纳入教学计划,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开课,逐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明确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的职业证书。

三、编制说明

(一)对接标准

为对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各专业要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贯彻“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鼓励创新

鼓励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在基本要求统一的前提下,各院部可以专业群为单位,从服务面向的行业特点出发,打破时空界限,灵活安排教学进程和教学组织形式,如:依照企业生产经营周期调整教学运行时间,试行阶段授课制、小学期制、多学期制等,营造更为科学的育人环境。重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改革实践性课程和公共性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单独编写

各院部根据今年招生计划按专业代码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原则上每一专业代码制订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一专业设若干方向的,按方向编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一专业或同一方向招生对象(如普高生、单招生等)不同的,必须分别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培养目标

各专业应根据社会对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科学设计培养目标。一方

课程体系

职场认知领域

入学教育

职场体验

劳动教育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

拓展学习领域专业选修课程

岗位实践领域

项目实践

顶岗实习

图1 “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图公共学习领域

公共必修课程

人文素质选修课程

职业核心能力选修课程专业学习领域

专业核心课程

其他专业必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面,专业培养目标要切合实际,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课程结构

根据“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构建以职场认知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岗位实践领域为主导,公共

学习领域、专业拓展领域为支撑的课程体系。课

程体系见图1。

五、课程设置

(一)专业主导课程

1.职场认知领域课程设置。各专业统一开设

以职业活动、职业经验、工作体验等为主要内容

的“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入学教育》、《职场体

验》、《劳动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

业指导》等5门课程。目的在于强化职业体验教

育,引导学生转变思维、行为和学习方式。职场

认知领域课程设置说明见附表1。

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各专业根据培养

目标要求,开设专业核心课程6至8门。以项目

课程的形式,融入真实的产品、任务、环境、角色、标准、效果等要素,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强化实践技能。其他专业课程控制在15门左右。

3.岗位实践领域课程设置。各专业均要设置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课程,以及综合性项目实践课。顶岗实习课旨在对学生强化员工要求、企业文化熏陶和工作经验交流,内化形成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综合项目实践课,可以是调查报告、新产品开发、作品创作、策划创意、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形式。岗位实践领域课程设置说明见附表2。

(二)素质教育课程

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设置。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文化必修课程为主,旨在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统一开设公共学习领域必修课程10门,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