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节目制作 教学大纲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

文艺作品演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12490 课程名称:文艺作品演播课程属性:必修实验属性:独立设课开课学期:5 学时:72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学分:2课程简介: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培养学生利用艺术语言表达的各种手段将文艺作品的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艺术地体现或再现出来。
学习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员可以立足本职并扩大自己的创作领域。
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艺术语言工作者,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领域并增强其相关素质。
演播也是创作,把平面文字构筑成立体的声音形象,需要高超的表达技巧,才能使受众从演播中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让人们受到启迪、情有所动。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文艺作品概述1、教学内容重点:了解文艺作品演播的特征、必要条以及文艺作品演播的意义。
难点:文艺作品演播中表现手段与形式的理解、运用。
2、教学目标(1)文艺作品有其自身的特点,作品的风格、基调、背景准备要充分。
(2)熟悉如何把握文艺作品的基础。
(3)掌握文艺作品体裁的风格,基调、把握人物性格、声音的运用。
实验项目2:散文演播1、教学内容重点:理清线索、摸准神韵;表达细腻、点染得体;。
难点:如何掌握表达轻柔化、人物语言写意化,文辞美、音韵美的运用2、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征,了解散文的种类。
(2)熟悉散文演播语言、情感的技巧表达。
(3)掌握运用抒情、描绘、叙述、议论几种语言样式。
实验项目3:诗歌演播1、教学内容重点:区分诗类、了解风格,不模仿他人,不上调,要自然,演播室感觉要具体。
难点:语言表达中节奏、语气、停顿、重音的巧妙运用。
2、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征,以及诗歌演播应注意的问题。
(2)熟悉格律诗和自由诗区别,集体朗诵和配乐朗诵的特点。
(3)掌握诗歌的风格、运用技巧表现诗情、诗意。
实验项目4:寓言、童话演播1、教学内容重点:恰如其分又鲜明地表现事物的形象及内涵、寓意与立,既不哗众取宠,又避免平淡无味。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一、导言电视节目制作是电视广播行业中的一种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本文将对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的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
二、课程简介1. 媒体基础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体产业的整体认知和理解,涵盖了媒体史、媒体法律与伦理、媒介经济学、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了解媒体行业的历史发展、法律法规、经济模式及相关技术,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综合的理论基础。
2. 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的能力。
内容包括市场调研、受众分析、节目构思和创意灵感的引导等。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策划与制作方法,并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创意能力。
3. 电视记者与采访技巧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电视记者,掌握专业的采访技巧。
学生将学习采访的基本流程、采访中的应对技巧,以及新闻报道的伦理规范。
通过实践演练,学生将培养自己的采访能力及敏锐的新闻嗅觉。
4. 电视编导与导演技巧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出色的电视编导和导演人才。
内容包括编导与导演的角色定位、导演组织工作、影视剧拍摄流程等方面。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电视编导和导演的各项技巧,包括调度摄影师、演员等资源,完善节目制作过程。
5. 电视摄影与剪辑技术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视摄影和剪辑的基本技术。
学生将学习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拍摄与剪辑的基本原理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熟练掌握各类摄影器材和剪辑软件的使用,提高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
三、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名称:媒体基础授课学时:3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 媒体史概述- 媒体法律与伦理- 媒介经济学- 媒体技术2. 课程名称: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授课学时:4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 市场调研与受众分析- 节目构思与创意引导- 节目类型及制作方法3. 课程名称:电视记者与采访技巧授课学时:4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 采访流程与能力培养- 新闻报道的伦理规范- 采访技巧的实践演练4. 课程名称:电视编导与导演技巧授课学时:4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 编导与导演角色定位- 影视拍摄与导演组织工作- 节目制作流程与调度管理5. 课程名称:电视摄影与剪辑技术授课学时:4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 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 拍摄与剪辑的基本原理- 剪辑软件的操作与实践四、总结通过以上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中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课程性质:专业基础(E2)。
课程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必修课。
“电视节目制作”是电视创作的重耍环节。
该课程集电视制作采编播流程以及标准演播室制作(ESP)现场制作(EFP)技术于一体,要求学员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完成作品,特别是了解专业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和节目成功的经验。
其主要0的和任务是让同学明白如何最有效地运用设备,以应对各种播出目的的现场情况,从而制作出较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二、面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三、实验基本要求1•学员观摩现场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每个环节。
2.学员参与实况直录的部分内容。
3•学员“以练代教”完成学员口己的电视栏目。
(另安排展示)4•学员进入电视台实习(小学期)四、实验或上机基本内容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中的标准工作环节:ENG --------- 电子新闻采集技术EFP --------- 电子现场制作技术ESP --------- 电子演播室制作技术分组完成标准节目构思以及流程工具多机现场录制——内容:大型颁奖晚会。
数字剪辑---------- 移动创意黄河文化游主题成片。
电视栏口:多种ENG手段结合(外景为主)字幕、模板运用合理。
五、实验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六、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实验预习《电视制作手册》实验报告的要求:文学脚本、分镜头稿本、工作台本、设备表、导演阐述(公开)考核方式:电视台公开展映,分组评分七、前修课程要求《电视摄像》、《新闻与釆访写作一》、《新闻与采访写作二》、《视听语言》、《非线性编辑》、《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屮外新闻事业史》等。
八、学时分配九、教材、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教材:1 •《演播室与外景制作》,[美]彼德•沃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年10月第1版实验指导书:2.《电视制作手册》,[美]赫伯特•泽特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主要参考书:1.《图像、声音、运动》,[美]赫伯特•泽特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2•《电影剪辑技巧》,[英]卡雷尔•赖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9 月第2版3•《电影语言语法》,[乌]丹尼艾尔•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年9月第3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英文名称:TV Program Productio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4学分:4适用对象: 广播电视艺术本科专业、新闻学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视听语言》、《摄影基础》、《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二、课程简介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系统讲授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多种电视制作设备操作技巧。
以原理性、实用性为主,重点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及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着眼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并将电视节目制作理论知识与新技术发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相融合为一体,从而系统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整个流程,让学生从基本原理到设备操作及技术应用系统掌握。
TV Program Production is a course which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TV program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various operating techniques, use and maintenance of TV production equipment. Grounded on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ability, it focuses on train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operational ability. Integrat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V program p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digital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演播室节目制作 教学讲稿

第一部分电视演播室系统概述第一节电视演播室的类别什么是演播室电视演播室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场所,承担了除外拍节目外的大部分节目录制和制作任务,如晚会、访谈、新闻播报等等。
突飞猛进的发展,演播室的设备也随之不断升级换代。
图像信号质量大大提高,从原来的模拟演播室到现在的数字演播室,从标清到高清,电视技术革新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
演播室的分类演播室的类别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而不同。
按面积分类:1 小型演播室面积小于250平方米(适合于人物不多场景相对简单的节目制作,例如新闻播报,球赛解说等)2 中型演播室面积介于250—400平方米(适合做访谈类,智力竞赛类等节目,可以带少量的观众)3 大型演播室面积大于400平方米(适合做大型综艺晚会,如春节联欢晚会或大型互动节目可以容纳较多观众)演播室的分类按节目制作方式分类:1 实景演播室2 虚拟演播室(1)实景演播室:即我们最常见的演播室制作方式,一般以人工搭建的实景舞台或景片作为拍摄背景,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经切换台输出后就是最终画面.优点:直观,信号稳定,操作简便缺点:不够灵活,不同的节目需要更换景片.演播室的分类(2)虚拟演播室:这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全新制作方式.是一套由计算机软件,主机,摄像机跟踪器,图形发生器,色键器以及视频切换台构成的节目制作系统.它与实景演播室不同,是以计算机三维动画”虚拟”出的场景取代道具实景,现场布景由蓝箱取代,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只是图象的前景,背景则由相配的图形工作站产生.优点:灵活.可以做出现实中无法搭建的背景效果,节省空间,不同栏目可共用用一演播室而不必更换景片.缺点:前期投入工作较多,灯光需要考虑最终合成后画面的效果,而非习惯上的所见所得,主持人的即兴发挥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演播室的分类按信号质量分类1 标清演播室扫描格式720X576画幅比4:3 (是现在的主流格式)2 高清演播室支持1920X1080i画幅比16:9 (是未来演播室的发展方向)第二节电视演播室的环境布局和功能电视演播室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演播区节目控制区(导播间与主控室)演播室辅助区域电视演播室的环境布局和功能演播区:就是节目录制的现场,房间内全部进行吸声处理,顶部为灯光设备.演播区一般除了放有节目景片,道具,观众席,还有摄像机,话筒等设备.演播区实物布局演播室大小地面天花板的高度声音处理空调门主要设施摄像机话筒等拾音设备灯光照明及部分控制设备内部通话系统演播室用监视器演播室用监听设备墙壁各种插座演播区构成电视演播室的环境布局和功能节目控制区:(导播间)就是节目信号的控制中心.一般分为三部分:(1)灯光控制区(2)视频控制区(3)声音控制区在控制室内,常有录音师,导播,灯光师,字幕员,导演(或编导),技术人员等.电视演播室的环境布局和功能视频控制区:用于对图像信号进行控制的区域.通常占用较大的空间区域.它一般分为摄像机控制,导播控制,放像,字幕和录像几部分.摄像机控制:主要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控制光圈导播控制:调机,切换.通过通话系统与讯道摄影沟通摄像机方位,景别等.并在切换台上切出最佳信号输出.放像:插播带(广告,节目片花,节目小片)字幕:直播节目一般需要两台字幕机叠加字幕.一台出标题和片头片尾,一台出唱词或图片.录播节目则可后期再加字幕.录像:录制节目.(需提前走带并滞后停止)导播室图片标清演播馆高清演播馆节目控制部分节目控制部分节目控制部分编辑控制单元字幕单元图像控制部分图像控制部分音频控制部分灯光控制部分演播室辅助区域布景与道具库用来储存布景及道具的空间化妆间服装间休息室第三节电视演播室的系统构成及功能演播室系统功能强大,内部设备种类繁多.主要分为: 视频系统音频系统灯光系统通话系统TALLY系统第四节电视演播室的视频信号流程所有的视频信号源包括摄像机、录像机、字幕机、特技台产生的特技画面等都进入切换台。
文艺作品演播 教学大纲

《文艺作品演播》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文艺作品演播有了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认识到文艺作品演播中各类型作品的创作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作用。
通过对文艺作品演播中表达的理论与技巧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文艺作品中语言表达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限选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文艺作品演播的基本原理,并注重培养学生文艺作品演播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1.能够基本掌握不同类型文艺作品表达本质特征。
2.重点掌握不同类型文艺作品演播的技巧。
3.理解文艺作品演播时情绪把控。
2.2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了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等诸多样式的有声语言表达,以小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训练,加强针对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获得相应文艺作品演播技能。
该课程着重强调文艺作品在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平台上的的运用与技术体现,重点围绕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等现场发挥的能力,将主持人的基本专业素质表达出来,以便在影视节目中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与流畅。
2.3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传统授课等教学方法。
通过探究式教学完成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等讲解、示范、模仿等内容。
本课程结合我国著名文艺作品演播者的体会及录音,引用经典文艺作品演播片段,以具体示范、例稿分析简述理论知识、训练要点为在实践中强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文艺作品演播潜力。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涵盖的知识体系4.案例设计本课程中案例设计原则是利用传统授课讲授基本理论,让学生充分理解文艺作品演播的基本概念。
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演播中表达的技巧进行理解,借助不同节目表达中文艺作品语言表现形式的有效组合与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文艺作品表达的应用特点。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教学大纲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二、课程性质:选修三、先修要求:无四、总体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实际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能力,并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和细节。
五、课程内容:1.电视节目制作概述a.电视节目制作的定义和意义b.电视节目的分类和特点c.电视节目的流程和制作环节2.预制备阶段a.概念的形成和策划b.需求调查和目标设定c.脚本和剧本编写3.制作准备阶段a.选角和演员培训b.剧组人员和设备准备c.场地和道具的准备4.拍摄阶段a.摄影技术和布光b.录音技术和音效设计c.导演的指导和培训5.后期制作阶段b.音频后期制作c.视效和特效的应用6.上线和推广阶段a.发布和宣传b.观众反馈和调整c.维护和其他相关工作七、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课堂演讲和讲解,向学生介绍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际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观摩学习:安排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分析其制作技术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八、教材和参考书目:主教材:《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导论》参考书目:1.《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践指南》2.《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案例分析》九、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度和课堂表现。
2.作业和实验:布置相关的作业和实验,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
十、参考课时安排:1.课时1-2:课程介绍和电视节目制作概述2.课时3-4:预制备阶段3.课时5-6:制作准备阶段4.课时7-8:拍摄阶段5.课时9-10:后期制作阶段6.课时11-12:上线和推广阶段7.课时13:课程总结和复习以上是《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和技术要点,通过实践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其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

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课程名称: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英文名称: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课程代码:171394学分:课程总学时:40 实验学时:24 (其中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独立设课:☑是□否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面向专业:传播学、广告学先修课程:基础摄影、摄像基础大纲编制人:周煜课程负责人:周煜实验室负责人:胡兵一、教学信息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演播室节目制作》一课的配套实验课程。
该课程重点锻炼学生在掌握摄影、摄像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前提下,在演播室利用相关设备制作电视节目的能力。
实验内容围绕电视演播室(直播或录播)的节目制作而展开,具体内容包括节目制作所涉及的灯光光位调整、布景架设、摄像机操作、现场调度、导播操作、录像录音设备操作、图文字幕制作、提词程序操作等技巧。
旨在培养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创新潜力的现代复合型电视人才。
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掌握演播室节目制作的各项技能,包括灯光的布置、机位安排与场面调度、轨道移动拍摄技巧、音频设备的使用等;熟悉电视演播室视频、音频、灯光及周边系统设备的功能参数及基本操作技术;认识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流程中的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能够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期电视演播室节目。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作品相结合的形式。
其中平时成绩占60%,包括日常到课情况、实验报告、课堂检查。
到课率是保证上课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实验报告强调实际操作中的规范性及对实验的总结情况,课堂检查是在上课中,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考核。
期末作品占40%,主要是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完整地制作一期电视演播室节目,根据学生制作节目的水平和能力给予成绩。
该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二、教学资源(一)实验指导书与参考书目:1.《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2.Andrew Utterback著,刘曦、金坤译,《电视演播室电视节目制播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2月版3.罗德·费尔韦瑟著,顾洁译,《电视演播室导演》,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4.李宏虹主编,《电视电视演播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8月版5.沈忱著,《中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月版(二)多媒体教学资源(课程网站、课件等资料)教师自备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
演播室节目制作 实验教学大纲

附件2: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演播室节目制作Studio program production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18600641z适用专业:编导1301理论课程总学时:16实验总学时(周学时):32学分: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个;综合实验 4 个;设计实验个)应开实验学期:第二学期二、实验课程简介《演播室节目制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的理论和技术,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课程,且重点是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及对电视传媒的深层次理解。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了解电视演播室系统的基础原理、基本设备和实际运用2、熟悉电视演播室节目录制的基本流程。
3、掌握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的相关技能,利用所学知识录制电视节目。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选用教材《电视演播室》徐威李宏虹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参考书目1《电视节目导播》郑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2《电视制作手册》【美】赫伯特•泽特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3《电视节目制作》李同兴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4《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类)》梁小山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选用教材:《电视演播室》徐威李宏虹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参考书目:1《电视节目导播》郑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2《电视制作手册》【美】赫伯特•泽特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3《电视节目制作》李同兴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4《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类)》梁小山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五、考核办法提交实验作品大纲主撰人:(一)三讯道节目导播实习训练实验(上)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综合计划学时:8 每组人数: 3 首开日期:3.29说明:实验类别指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验类型指验证、综合、设计。
演播室实践教学大纲

“电视演播室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视演播室实践英文名称:Studio televsion pruduction and directing课程简介:本课程以简单的电视演播室节目为范例,通过浅显易懂的指导方式,使学生学习到怎样导播电视节目,明确复杂的制播任务,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程序。
本课程使学生明确在导演意图的掌控下,节目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灯光、布景、摄影机操作、现场指导、技术指导(导播)、音频、磁带、图文字幕、提词和助理导播等众多工作环节。
一、教学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2、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3、周学时/总学时:每周学时,总学时68学时。
4、教学形式:小课1)、教学采用讲授、观摩、实践、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讲授注重理论的系统性与叙述的平易性,并带领学生观摩具有代表性的各类电视节目采访内容和采访形态,以便加深理解。
同时,通过一定的采访设计活动和实地采访实践,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体验中深化对电视采访的认知学习。
2)、要求教师能随时关注现代电视采访的发展变化与新潮流,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3)、注意课程的前沿性与基础性并重,以利于学生掌握消化。
5、考试安排与评分标准:闭卷与采访业务实践评价。
平时成绩占30%,考勤20%,期末成绩占50%。
二、教材说明与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演播室电视节目制播》 [美] Andrew Utterback 著,刘曦金坤译,人民邮电出版社《演播室导演》罗德•费尔韦瑟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主要期刊报纸:《现代传播》、《中国电视》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第一部分:导论导演术 /10沟通技能 /12团队合作 /14第二部分:网络网络概述 /16网络导演/18第三部分:演播室摄像演播室摄像/20基座和升降机/22镜头和焦距比数/24演播室摄像机镜头/26标准镜头(1)/28标准镜头(2)/30画面合成与编辑(1)/32画面合成与编辑(2)/34跟拍与横移镜头/36跳轴/38拍摄术语与指令/40第四部分:前期制作服装设计/42化妆/44座位安排/46舞台平面设计/48机位安排/50第五部分:画面剪辑与合成 监视器墙/52视频合成/54字幕机/56键控/58数字视频特技(静态)/60数字视频特技(动态)/62图形/64色键/虚拟演播室/66画面剪辑/68第六部分:演播室工作团队视频合成师(切换导演)/70 助理导演(PA)/72现场导演(FM)/74演播室音响/76细节问题/78声音指令/80导演对声音的监控/82灯光和画面控制/84色彩和用光/86三点布光/88演播室照明/90录像带(1)/92录像带(2)/94提词机/96第七部分:采访一对一的访谈/98 传统的采访拍摄/100一对二的采访(1)/102一对二的采访(2)/104二对二的采访/106一对三的采访/108谈话类节目/110节目拍摄/112拍摄移动中的主持人/114第八部分:杂志类节目杂志类节目/116准备好演示类节目/118演示类节目的拍摄/120音乐/122第九部分:脚本设计标准脚本格式/124摄像卡/126录像带文本/128新闻和时事报道/130执行播出顺序计划/132第十部分:电子新闻编辑电子新闻编辑系统/134使用计算机系统/136设备控制软件(1)/138设备控制软件(2)/140自动控制室/142第十一部分:实用导演术实际操作/144同主持人的协调与配合/146彩排/148节目开场/150播出/152结束节目/154典型的节目结尾/156第十二部分:对讲联系对讲系统/158单向与双向传输线/160 单纯馈入信号/162与单边注入点的联系/164 制作单边注入报道/166 第十三部分:导演技术演播室工程学/168电视制式/170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172 卫星和微波传输/174第十四部分:处理问题现场直播/176播出崩溃/178技术灾难/180设备故障/182操作失误/184成功的主持/186术语表。
《导播与演播厅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导播与演播厅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19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 学时2学分实验学时:32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导播与演播厅技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是集艺术创作与技术使用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以原理性、实用性为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概况、演播室系统的工作原理、导播的基本工作方式等。
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手段以及基本流程,掌握电视演播室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设备的基本操作。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演播室系统完成不同类型节目多讯道的制作能力。
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思维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员。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要联系实际。
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既能扎实掌握技术原理及设备操作,又能够充分发挥其艺术思维、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中;在课外学习中要多看案例、多思考、多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基本概念、技术原理等知识点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2.演播室系统构成、虚拟演播系统构成及设备操作等知识以实验室现场讲授为主,辅以操作演示;3.情景剧导播、艺术类节目导播这部分内容以学生实操为主,教师加以临场辅导及课后总结、点评。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2)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3)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重、难点提示:(1)重点: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2)难点:不同类型制作手段和制作方式的特点第二章演播室系统介绍(理论:2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1)演播室系统的构成及功能(2)演播室视频系统(摄像机系统、视频切换系统)(3)演播室音频系统(话筒、调音台)重、难点提示(1)重点:演播室中视频系统和音频系统(2)难点:视频切换台和调音台的使用第三章电视节目导播概述(理论:4学时,实验课时:4学时)教学内容(1)电视导播的概念(2)电视导播的职能及工作流程(3)电视导播的基本素养重、难点提示重点:导播的工作流程第四章谈话类节目导播技巧(理论:4学时,实验:12学时)教学内容(1)了解谈话节目的的构成(2)掌握谈话节目机位设置的基本依据(4)学习撰写导播脚本(5)通过实验,练习谈话类节目导播重、难点提示(1)重点:导播脚本的撰写,导播实操练习(2)难点:谈话节目的切换依据第五章情景剧导播技巧(理论:4学时,实验:12学时)教学内容(1)情景剧的一般制作模式(2)情景剧中机位的布局方案(3)情景剧中的调机规律(4)情景剧中画面切换的一般规律重、难点提示(1)重点:机位的布局方案、调机规律、画面切换规律(2)难点:调机规律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4学时):认识演播室现场制作系统(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熟悉演播室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②熟悉演播室系统制作电视节目的工作流程③学会演播室系统中各类设备的基本操作(4)主要仪器:演播室系统1套,包括:摄像机3台;数字录像机1台; 三脚架3副;摄像机控制器3个;数字切换台1台;话筒若干支;调音台和音响系统1套;通话系统1套;调光台和灯光系统1套;灯光系统1套实验项目(二)(4学时):导播的基础训练(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熟悉导播工作流程②练习导播工作口令③练习切换台的基本操作(4)主要仪器:演播室系统1套,包括:摄像机3台;数字录像机1台; 三脚架3副;摄像机控制器3个;数字切换台1台;话筒若干支;调音台和音响系统1套;通话系统1套;调光台和灯光系统1套;灯光系统1套实验项目(三) (12学时):谈话类节目制作(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实验目的:①掌握演播室各系统——演播室摄像机、切换台、CCU、调音台、录像机等的使用;②掌握谈话类节目的机位设置方式;③掌握谈话节目的切换方式及切换节奏;④基本具备ESP制作能力。
《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22342课程名称:电视节目制作英文名称:TV Program Production课程总学时:32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视听语言》、《摄影基础》、《电视摄像》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实验内容涉及影片创作过程中主要常用的视音频及其他节目制作设备。
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操作设备,熟悉、了解和掌握常用拍摄、灯光、编辑、录音、特技和字幕等视频制作相关设备的性能主使用方法;进而初步建立起影片制作系统的概念。
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完成影片创作。
另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影像谱写新时代篇章,用影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构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
1.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要遵守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妥善使用和维护好器材;(2)每一次实验结束,学生应按规定恢复实验室基本面貌并维持其清洁卫生;(3)每一次实验,学生必须提交相应的作品和实验报告。
2.对教师的要求(1)课前:实验项目做好教学设计,认真准备实验教学的各项工作。
(2)课中:根据教学设计,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内容。
(3)课后:认真批阅学生作品及实验报告,及时做出评价和反馈。
3.对实验条件的要求:(1)实验环境及软硬件要求摄像机及视频系统、调音台及录音系统、线性编辑系统、灯光照明系统、演播室系统、特技台、切换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电池、录像带、三脚架、话筒等。
非编软件:Adobe Premiere合成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2)实验所需软硬件必须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实验所需设备使用状况良好,数量充足,能满足教学需要,确保教学质量。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拍摄指导实验内容:1.摄像机的基本使用技巧熟悉2.运用推拉镜头、移摄镜头、摇摄镜头、跟摄镜头、升降镜头、综合运动镜头进行拍摄3.边拍摄边采访4.如何拍摄一个完整的场景与段落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学时:2实验目的与要求:1. 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菜单调整2.了解各种光线条件对摄像机所拍摄画面的影响3. 掌握画面的拍摄4. 掌握摄像机拾取声音的调整实验条件:摄像机五台、摄像机三脚架研究与思考:1.如何跟拍一个人的行动轨迹。
《广播电视节目导播》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节目导播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 of TV Program【课程编号】XZ31302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学分数】2 【先修课程】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学时数】36【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教学目的、任务本课程是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为适应当今电视台广泛应用的现场直播的节目以及各种演播室节目的制作方式需要而设立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演播室内以导播台为控制中心的节目导播流程及相关技术,通过对导播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演播室内的部门协作能力,掌握数字电视节目中广义层面上的导播技术及具体的工作需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电视节目导播制作是一种复杂的电视创作工作,导播的最主要工作在于统筹现场各个工种,协同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必须掌握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的流程、熟悉视频、音频的技术和创作手法。
具体要求包括:(1)清楚导播工作所承担的任务及范围,运用哪些手段管理哪些事务;理解导播的安排与指示,掌握演播室内多部门众岗位间协调合作的规则与要求;(2)了解多讯道现场切换的节目制作流程及基本操作技术,能在多讯道现场导播切换的节目制作案例中论述清楚其岗位、职责及权限;(3)建立多机拍摄概念,能准确识别实例中拍摄现场的机位设置及全片的导播方案。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导播工作概述 4学时(4课堂讲授学时)主要内容:1.导播的工作岗位2.导播的职能和权限3.导播需具备的基本素质4.导播工作所涉及的节目类型(二)第二章:电视电子现场制作系统 4学时(4课堂讲授学时)主要内容:1.电视制作的EFP方式2.转播车和演播厅3.摄像机基本机位的布局4.节目制作流程教学要求:1.了解efp方式,掌握其涉及的各项技术概念。
2.了解当今电视导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
3.掌握efp制作中的机位设置和工作流程。
其它教学环节:思考并讨论:如何在efp转播中布局机位?转播或直播中,导播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三)第三章:新闻节目的直播 6学时(2课堂讲授学时+4课程实验学时)主要内容:1.新闻演播厅EFP系统2.新闻节目导播方式3.大型社会活动的现场直播4.新闻直播案例分析教学要求:1.理解新闻直播的技术系统和流程。
(完整版)《电视节目导播》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导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节目导播课程学分:6学分学期学时:60课程性质:技能类课程课程定位:专业课先修课程:数字电视原理;电视节目制作适用专业:数字电视开课部门:传媒艺术学院现代传播系一、课程概述及意义数字电视是一门发展广阔的课程,其中《电视节目导播》的相关内容是主要针对演播室内导播工作进行学习的数字电视专业的专业课程。
学习本课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导播工作的定义及其覆盖范围,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导播是整个演播现场的总指挥,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导播仅仅是负责摄像组的指挥员,本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我校的这一课程所定位的导播为整个演播室现场的总指挥,即广义的导播;而导播工作的起始点以及覆盖范围则可具体到演播室工作的流程当中来,即导播工作起点于前期策划结束而实拍正式开始的那一刻,整个拍摄过程都涵盖在导播的指挥范围之内,并于演播室拍摄结束那一刻为止。
本课程以“导播”的概念作为引入,明确导播在当今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切换台使用及配合,以及节目制作流程中的岗位、职责及权限;通过分析具体的导播方案,研究涉及导播工作的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导播技巧,从而完成导播人员指挥所有部门,协同全部人员,密切合作,顺畅运行,保障节目有序录制以致浑然一体的效果。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即为针对具体节目提前制定涵盖了节目流程、机位配合、部门协作等全方位多角度指导节目顺畅进行以致一气呵成的脚本的能力。
该课程是为适应当今电视台广泛应用的现场直播的节目以及各种演播室节目的制作方式需要而设立的,是为培养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创新潜力的现代复合型电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达到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演播室内以导播台为控制中心的节目导播流程及相关技术的教学目的,为实际工作中更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讯道节目制作需要奠定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对导播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演播室内的部门协作能力,要了解各个部门合作的组织与协调,因此,学生可以掌握数字电视节目中广义层面上的导播技术及具体的工作需求,为成为一名能够与演播室内各个岗位默契配合的摄像师、音频采集师、混音师、特技师奠定基础,为成为全面型的导播做好准备。
广播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广播节目制作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广播节目制作》是新闻学专业的选修课,也是第一门文科独立实验课,希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广播节目策划、采录、撰稿、编排、播音、剪辑制作和简单包装等多个环节的基本原理与技巧,贴近广播传媒的运作实际,探讨广播节目的新形式。
本课程包括让学生从学会运用现代广播理念对日常播出的广播节目进行策划和安排、学会使用广播常用设备,到能独立完成具体广播节目的制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选择推荐广播电台播出学生的优秀实验成果。
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空间,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操作,因实验时间长、强度大、要求高,故本课程采用课堂实验与课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能全面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进程。
二、课程简介与基本原理一个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基本包括了前期、中期与后期的各项工作。
节目的前期工作包括了广播频道、节目的定位策划、频道设置、节目内容和风格的策划等内容;节目的中期工作包括了节目题材的确定、采录、撰稿、编辑与制作等内容;节目的后期工作指直播中主持人的播出、录播中播出部门的技术操作等内容。
本课程为有志于广播事业的新闻及其它专业本科生设置,课程首先从频道和节目策划入手,通过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由同学完成前、中、后全过程的操作,使本课程成为制作广播节目的平台,使同学加深对广播传播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积极参与具体广播传播实务活动,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广播业务素质。
四、考核办法:1、考核方法:本实验课采取平时多次考核分数累积成为最后实验课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
每个实验根据其难易度、专业性等标准,设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及相应的考察分值,每个实验结束后由老师、老师与同学共同打分,最后得出实验课总成绩。
2、考核内容:实验一:广播节目人力资源配置,由学生模拟频率总监、节目编辑、主持人、记者竞争上岗,由老师根据各位同学在这一过程及后来的实际实验中的所负责任、表现情况等打分,占10%;实验二:广播频率和节目的策划,由各组学生解释各专业频率的策划思路,交策划方案和节目构想,由老师根据方案打分,占20%;实验三:广播节目的编辑制作,由各组同学制作广播节目,并在课堂听评中由老师和学生代表根据节目质量共同打分,占30%;实验四:广播频率的整体节目编辑,由各组同学实践频率编辑与节目制作的整体流程,并制作频道的包装和编排,考察学生对广播节目制作的整体掌握情况、熟练程度、专业水平和创新点等,并在课堂听评中由老师和学生代表根据节目质量打分,占40%;3、分值分布:实验一“广播节目人力资源配置”10分;实验二“广播频率定位策划、节目策划、频率节目编排设计”20分;实验三“广播节目的录制”30分;实验四“广播频率的整体节目编辑”40分;五.教科书及参考资料:1、《广播电视新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李岩等著,2003年12月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2、《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明主编,2002年4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3、《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周小普著,200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演播室节目制作
Studio program production
课程编号:18600641z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总学时数:48学时
总学分:2学分
大纲主撰人:
内容简介
《演播室节目制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的理论和技术,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课程,且重点是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及对电视传媒的深层次理解。
一、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教学大纲
第一章电视节目现场制作概述(1学时)
第一节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的定义、种类
第二节电视演播室的类别
第三节电视演播室的环境布局和功能
第四节电视演播室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第五节电视演播室的信号流程
第二章电视演播室视频系统设备及其功能(1学时)
第一节摄像机及其镜头
第二节切换台
第三节视频矩阵
第四节录像机
第五节字幕机
第六节同步机
第七节编辑控制器
第三章电视演播室音频系统设备及其功能(1学时)
第一节调音台
第二节拾音设备
第三节音频信号处理设备
第四节演播室的监听与扩声设备
第五节演播室的其他音频设备
第四章电视演播厅灯光系统设备及功能(1学时)
第一节演播室灯具
第二节演播室灯光吊挂设备
第三节调光控制系统
第四节演播室布光
第五章电视演播室周边系统设备及其功能(1学时)第一节电视演播室通话系统
第二节电视演播室TALL Y提示装置
第三节电视演播室时钟系统
第四节新闻演播室播音提示器
第五节演播室光端机
第六章电视演播室的视频制作(1学时)
第一节电视演播室摄像机的机位
第二节演播室摄像机的操作
第三节演播室摄像机的调节、控制
第四节演播室切换台的特技制作
第五节演播室字幕机的使用
第六节演播室节目信号的录制
第七章电视演播室的音频制作(1学时)
第一节演播室音频设备的使用和应用技巧
第二节新闻演播室音频制作
第三节综艺演播室音频制作
第四节主管音质评价
第八章电视演播室的灯光制作(1学时)
第一节光源与色温
第二节布光设计的基本元素
第三节灯光涉及与制作流程
第九章电视演播室的美术设计(1学时)
第一节电视美术场景的造型任务
第二节电视美术场景设计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电视美术设计的表现手段
第十章电视演播室节目的录制(1学时)
第一节实景演播室节目的录制
第二节虚拟演播室节目的录制
第三节演播室《正大综艺》节目的录制
第十一章电视节目导播
第一节电视节目导播概述(1学时)
第二节新闻类节目现场制作的导播技巧(1学时)
第三节情景剧的导播技巧(1学时)
第四节导播与谈话类节目(1学时)
第五节艺术类节目转播的导播技巧(1学时)
第六节导播工作术语(1学时)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
《电视演播室》徐威李宏虹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参考书目:
《电视节目导播》郑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
《电视制作手册》【美】赫伯特•泽特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电视节目制作》李同兴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类)》梁小山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教学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课程,且重点是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及对电视传媒的深层次理解。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本课程拟从相关的影视理论讲起,在对学生已掌握的理论进行深化后,讲授几方面新的理论,待理论课完成后,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