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以袁世凯为例

合集下载

袁世凯总结

袁世凯总结

袁世凯总结引言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润之,号曲江,河南项城人。

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近代政权更迭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袁世凯曾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大总统、大元帅、皇帝等职务,对中国现代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袁世凯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和军事行动,这些措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袁世凯的主要政策和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对他的统治时期进行评价。

主要政策和行动1. 经济改革袁世凯在经济改革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他重视现代工业的发展,鼓励外商投资,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他还进行了土地改革,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土地产出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袁世凯的经济改革措施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政治体制改革袁世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措施,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他还推动了宪政改革,试图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政治体制。

袁世凯在政治体制改革上的努力为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3. 军事现代化袁世凯十分重视军事现代化。

他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进行了军队的改革和重组。

他还尝试引进外国军事顾问,学习吸收国际先进的军事思想和技术。

袁世凯的军事现代化措施为中国的国防事业提供了重要基础。

历史评价袁世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角色。

他的政治改革和现代化措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他也面临诸多争议。

袁世凯统治时期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倡经济改革和工业发展。

袁世凯的经济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工商业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体制方面,袁世凯试图推行宪政体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这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袁世凯的政治改革措施尽管在当时受到一定的争议,但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有着深远影响。

在军事现代化方面,袁世凯的努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1859年-1916年),晚清末年到民国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袁世凯通过早期的北洋水师改革,削弱了洋务派势力,提升了北洋水师的战斗力,为后来的维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曾担任北洋政务委员会总理,推行一系列变法措施,为中国整体改革与现代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袁世凯在晚清时期的一些政治手段以及民国初期的专制统治方式也遭到了许多批判。

接下来,本文将对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进行简要浅谈。

袁世凯的功绩之一就是推动了北洋水师的现代化改革。

在清朝末年,袁世凯成立了南洋红船兵学堂,并担任了水师统领,通过对水师队伍的重组和编制,加强了军事训练和作战能力。

袁世凯还从英国引进了现代战舰,并注重培养海军人才,重塑了北洋水师的整体形象。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在瑞麟舰事件中展现出了北洋水师的打击力,也为后来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期的政府运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建树。

辛亥革命结束后,袁世凯出任北洋政务委员会总理,并在此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

他取消了政府内外管辖各地的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集权。

他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对银行、海关、邮政等领域进行改革,为国家财政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袁世凯还积极发展国民教育,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的精神,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作出了一定贡献。

袁世凯的统治手段以及其后的王朝化追求也引起了许多争议。

袁世凯在晚清时期曾以中正政体为目标,推崇民主与科学,但在夺取大总统地位后,他的政治手段却渐渐倾向于威权主义。

袁世凯修宪时采取牵制与打压异议声音的举措,限制了言论与出版自由,扼杀了部分社会活力。

袁世凯还设计并实行了“帝制计划”,试图恢复封建专制制度,以实现王朝化的统治方式。

这一举措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袁世凯的逝世。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通过推动北洋水师的现代化改革和在政府运作中的一系列措施,为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不论是是非功过,都是历史评价的结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袁世凯进行浅谈。

一、袁世凯的功1. 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袁世凯领导北洋政府,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等于丧失了这些地区的主权。

此后,发生了辛亥革命,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灭亡。

此时,袁世凯接掌北洋政府,他领导北洋政府拒绝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和割让,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国家统一,也有利于国际上中国民族利益的维护。

2. 推进近代化改革袁世凯在担任北洋政府领导人的期间,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政策,倡导发展军事、工业、交通、教育,推动近代化改革。

他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矿业学校、工艺学校等现代教育机构,努力推进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积极改造传统的农业经济,并在交通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的一些现代化改革措施为当时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 统一中国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在其掌握的领土中,推行了一系列统一中国的措施。

他通过对南方割据军阀进行武装镇压和政治平衡,终于在1915年将中国的领土统一。

这个时期,袁世凯推动了新式的警察制度和民间组织,加强了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可谓是为维护中国的统一,做了不少功课。

1. 手段残酷袁世凯在剿灭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军阀的过程中,手段残酷,平民百姓常常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甚至有时大规模的刑杀无辜,因此他经常被人指责为“权谋”、“专制”、“虐民”等负面词汇。

2. 失去人民的信任袁世凯在统治期间,权力集中在他的手中,而袁世凯追求个人权力和个人利益的行为也逐渐使人民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他利用其得势之便,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影响长远。

另外,他曾经发动过“五四”运动,压制了民众的意愿,导致了民意革命的失败。

3. 支持列强的利益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始终是列强的一个“忠实朋友”,他在政治立场、经济思路上对列强支持,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利益损害很大。

袁世凯清末民初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袁世凯清末民初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袁世凯清末民初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袁世凯,作为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政治生涯的起伏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

本文将从袁世凯的个人背景、政治生涯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三个方面来阐述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

一、袁世凯的个人背景袁世凯于1859年出生在湖北省宜昌。

他出身于一个军官家庭,自小接受了良好的军事教育。

1874年,袁世凯考入官立京师高等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这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考入洋务派的北洋小学堂,学习更加深入并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二、袁世凯的政治生涯1. 光绪时期在清朝末年,袁世凯曾担任北洋水师提督,并参与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

他因军事才能而出类拔萃,逐渐引起了光绪皇帝的注意。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成为投身革命的关键人物之一。

1911年,他率领北洋军队在武昌发动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袁世凯在革命的初期担任临时大总统,并在此后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由于各方势力的派系斗争和复杂的政治环境,袁世凯很快陷入了困境。

3. 中国第一任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当选为中国第一任大总统。

他致力于推动现代化建设,包括制定宪法、建立国民银行等重要举措。

此外,他还试图加强中央集权,寻求稳定的统治。

然而,他的权威逐渐受到各方的质疑和争议。

4.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在袁世凯执政期间,北洋政府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军阀混战、各方派系的激烈斗争以及国内经济的困境,使得袁世凯的治理任务异常困难。

他多次尝试通过权谋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这些手段往往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和反对声音。

三、袁世凯对近代中国的影响1. 统一中国袁世凯试图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推动国家统一和现代化建设。

他提倡国家主义和现代化理念,致力于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现代国家,推动中国摆脱封建落后的束缚。

尽管他的尝试并未完全实现,但他的思想和努力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北洋政府的衰败袁世凯执政期间,北洋政府逐渐衰败,出现了腐败、军阀混战和民众不满等问题。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1859年,先后担任清朝官员、北洋政府总统等职务。

本文将对他的政治生涯进行简要回顾,并探讨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一、政治生涯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清朝官员时期、成为民国政府的总统,以及自立时期。

在清朝官员时期,袁世凯结交了许多著名的政治人物,例如李鸿章、曾国藩等。

他曾历任领事、总督等职务,得到了清朝政府的看重。

在甲午战争后,他与李鸿章共同主持了订立辛丑条约,为中国提供了一定的外交背景与影响力。

此后,他又出任了北洋大臣、北洋军将领等职务,实力持续增强。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

1913年,他专制结束后,成为民国政府总统。

他通过集权手段,以军权巩固其地位,也加强抗日的力度。

1920年,他宣布自立,成为“大总统”,从而使自己的权力得到了最大化的规范与规约。

二、影响袁世凯对中国现代化影响深远。

首先,他通过对军队的管理,使铁路等基础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其次,他在借鉴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准备了一些法律规章,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他还将洋务运动中的科技作为现代化的灵魂,为学术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他在对抗日本侵略上意义深重,也为中国对外抵抗力量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Patriotic Resistance War of 1937 to 1945 中,他为中国发起的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与他的好友陈式作为中共的代表坐在德黑兰的谈判桌前。

但他的黑暗也不能忽视。

经历过甲午战争等教训,他认为中国必须改革才能强大,但他的思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与此相反地,在他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时,袁仍覃存了自己国家与外国侵略者对抗时候的无限权力想法。

因此,他过分注重个人权力,犯下了错误。

在自立设局时,他被视为一个极权主义者,这也是他的权力被限制的原因之一。

最终他饱尝受害者的苦果。

总之,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是复杂而有深度的。

评价袁世凯

评价袁世凯

评价袁世凯历史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这种谈资除了娱乐价值之外还是有生命力的,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过去历史所造成的阴影当中。

清朝的覆灭距今已经快一百年了,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建立似乎也成了一个古老的话题。

但在那个划时代的事件中,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不是清廷,不是革命党人,也不是立宪党人,而是袁世凯。

对于袁世凯的功过是非,之前的舆论往往是“一边倒”的,什么“窃国大盗、复辟先锋、卖国奸贼、独裁枭雄”等等,用一句话来概括,袁世凯就是20世纪中国“最卑鄙的告密者、最落后的政客、最凶残的独裁者和最反动的军阀头子”。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历史上真实的袁世凯与通常所描绘的“干瘪的、扁平的、概念化”的那个历史丑角,差之甚远。

事实上,袁世凯从科举失意到投笔从戎后,他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民国诞生、帝制复辟等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在其死后的历史书写中,袁世凯却被剥去了丰满的血肉,抽空了鲜活的灵魂,其形象变得面目狰狞,一无是处,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悲哀与反讽。

袁世凯真有那么坏吗?至少在目前还不能盖棺论定。

袁世凯最悲哀的地方在于,由于后来史家或者说当政者因自己的失败而厌恶并憎恨他,所以袁世凯的所作所为都充满了阴谋和罪恶。

换句话说,以往的历史观点都主观的认为袁世凯上台后必定要镇压革命、必定要搞帝制复辟,这种错误的历史宿命观和历史的功利主义,事实上是以历史的结果来取代过程分析。

时代是落后的,而后人们却经常以先进的标准去衡量评判时代中的袁世凯,这既不能以理服人,也有点胜之不武。

在大清帝国袁世凯是个颇为前卫的人物。

从1895年开始的变法维新运动中,他是强学会的支持者,严复的朋友;除了小站练兵成绩突出外,所上奏章,谈论国事也颇有见地。

进入20世纪,身为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推行新政成绩最为显著。

大清王朝最后10年推行新政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废除科举,实行新的教育制度。

促使朝廷当机立断,在1905年开始永远废除科举的就是袁世凯和张之洞。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1859年-191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来浅谈一下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袁世凯的功绩不可忽视。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他起到了较为重要的统一中国的作用。

他致力于推翻清朝的统治,参与了多场反清起义。

当辛亥革命爆发时,袁世凯在广州宣布退位,使得清朝的统治正式结束。

随后,他组织了中国的第一届临时政府,并担任临时大总统一职。

他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来统一整个中国,以结束各省割据的现象。

袁世凯还积极推动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现代化,使得中国朝着近代化的道路迈进。

袁世凯在外交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与列强进行了外交斗争,争取到了一定的主权。

他成功地维持了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赢得了一定的尊重和世界上大国的对待。

在袁世凯的努力下,中国成功地参与了巴黎和会,签署了《凡尔赛和约》,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战威胁。

袁世凯的不少过失和不对之处也不容忽视。

他在执政时期对民主和宪政的追求不够坚定,常常采取独断专行的方式。

他试图通过实行北洋军阀的专制政权来达到一统天下的目标,但这种封建专制主义的做法令人不满。

袁世凯还在政治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不深入、不彻底,决策权仍然掌握在一己之手,导致了政治权力的滥用和不公平。

这使得社会上各阶层的不满和矛盾加剧。

袁世凯面临的国内外压力也是巨大的。

中国的国内割据问题、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的加剧,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袁世凯往往采取了某些妥协和妥协的做法,以维护自己或中国的整体权益。

这种妥协往往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不信任,使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

袁世凯是一位具有复杂性和争议性的政治家。

他在中国的统一和现代化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的政见和政策也存在不足之处。

他在中国的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使他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协和取舍的决策。

袁世凯的政治思想及其对民主思想的影响

袁世凯的政治思想及其对民主思想的影响

袁世凯的政治思想及其对民主思想的影响袁世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

他在政治上的转变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广泛关注。

袁世凯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民主思想的影响。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封建专制时期和实行共和制度时期。

在其政治生涯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在建国初期,袁世凯主张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新的政权,为此他不惜投靠外国帝国主义,以获取支持。

他认为中国的落后是因为中央政府不够强大,需要建立一个像西方国家那样的中央集权政府。

在他看来,只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他同时也注意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认为现代化的建设需要舒缓的经济基础。

在这一时期里,袁世凯也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思想,认为中国只有让一些人先富起来,这个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进入封建专制时期,袁世凯担任了清政府的大元帅,统治中央和地方政府。

在这个时期,他对于政治权力的控制非常的强势,他让许多地方的政治权力转移到中央政府,加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利。

他同时也注重军事建设,以确保政府力量的强大。

他认为,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能使这个国家不受外部武装势力的影响。

他也认为,政府的权力必须有机会对付内部故意破坏国家利益的组织,包括工会和工会和其他团体。

在实行共和制度时期,袁世凯加强了对国家的控制,并且加强了他自己的权力。

他认为,共和制度能够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他同意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美国制度的基本原则,他主张反对与特殊民族团体的特权和特殊政治制度。

袁世凯的政治思想对于民主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在袁世凯看来,只有强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才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

这一思想通过建国初期的实践和封建专制时期的统治变得更加强大。

然而,这也导致了他过分的个人专权和不断加强的政治压制。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也逐渐衍生出了反对民主权利的立场。

课件:袁世凯——简介和历史评价

课件:袁世凯——简介和历史评价

唐绍仪
核心问题: 废除清政府 建立共和政体 清帝待遇
南北议和(1911.10.上海)
就任临时大总统
民国建设造端 百凡待治
世凯深思竭其能力
发扬共和之精神 涤荡专制之瑕秽 谨守宪法 依国民之愿望
1912.3.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靳达国家于安全强国之域 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袁世凯的统治
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生于河南周口项城
葬于河南安阳
袁世凯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
1、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 2、袁世凯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的 人。 3、支持创办实业、发展商业 4、创办各式新式学堂不下几十所 5、督修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6、提出“保护私产”、“经营自由”
袁世凯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
破格提拔青年军官
天津小站
从北洋军备学堂挑选了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曹锟等
多达130名学生担任新建陆军统带、帮带、领官、哨官、教习者。
王士珍
冯国璋
段祺瑞
北洋军阀嫡系有“小站系”之称。
天津小站
北洋军阀担任大总统、副总统、执政、国务总理、各 部总长、巡阅使、检阅使、各省督军、省长,以及军 长、师长、旅长等重要人物,大多出自小站。小站系, 事实上构成了后来北洋军阀武装政治集团的班底。
刺杀宋教仁开启了民国史上用武力干 预政治斗争的先例
宋教仁
简介: 宋教仁(1882- 1913),字遁初,号渔 父,汉族,湖南桃源人。 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 享年三十二岁。中国伟 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 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 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是 国民党三元首之一。
宋教仁的演讲尖锐的抨击 袁世凯的专政 宋教仁组建国民党并不断 扩充国民党的力量

揭秘:袁世凯对中华民族的八大贡献

揭秘:袁世凯对中华民族的八大贡献

揭秘:袁世凯对中华民族的八大贡献2017-10-15本文决不是翻案,它只是还原,还原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当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罪孽再过500年也抹杀不了。

但是他的功绩与历史贡献,同样不容抹杀!1、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军队的缔造者。

1894年冬,因甲午战争中失败,清政府决定改革军制,命广西按察使胡遹棻在天津马厂募练定武军五千人。

次年袁世凯以亲历甲午战事的身份呈《上督办军务处禀》,12月光绪皇帝令其到天津小站接练定武军。

他仿照西国陆军分设步、骑、炮、工、辎等兵种,适应近代作战;聘用德国教官,实施军事训练;开办随营学堂,培养军事人才,此为中国军队近代化肇起。

2、袁世凯不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罪魁。

近年的研究发现,后党发动政变起于袁告密之前。

政变之初,慈禧上谕斥责康有为“莠言乱政”,并将康有为停职待参,领军人物的冷遇已经显示变法将夭折。

袁的禀报使慈禧对维新人士的制裁手段更为酷厉,结局更为惨烈,但这并非变法崩俎的根本原因。

3、百年来当政者中重视教育第一人光绪27年,他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端方上书朝廷教育改制,开启了我国近代教育的全新起点和高速发展。

他督鲁时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所官立大学堂——山东大学。

他在直隶总督任内的几年建立了大学两所、各种专门学校29所。

1905年废除科举后,他为培养新式人才,确立发展师范教育这一战略,建立各级师范学校有40多所。

他压缩军费用以发展全免费的国民学校,即四年制初级小学。

4、创立了中国近代警察体系1900年以前,中国的城市从没警察,维持社会治安由驻防军或衙役负责。

1902年,袁世凯在直隶省城保定首设巡警总局和分局,并参照外国拟定了中国最早的《警务章程》。

1905年,他又在北京、天津建立了巡警,4年后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了巡警。

5、督修了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905年,他任用人所熟知的“留美幼童”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办路务,修成170多里长的京张铁路。

两年后,袁世凯奏请朝廷任命詹天佑出任汉粤川铁路总办。

对袁世凯的评价

对袁世凯的评价

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其功与过,袁世凯也不例外,袁世凯是晚清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推动中国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社会管理、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

例如,废除科举制度,建立现代考试制度,组建中国现代警察,废除官衙等等。

而最为重要的是,袁世凯是在推翻满清政权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功臣。

但袁世凯终究被冠以罪人身份,因其重大的过错。

在维新运动中,袁世凯在关键时刻为维护自身利益,抛弃维新派,投靠慈禧,仅从这一点看,不管袁世凯有没有告密,他都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后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了,表明他的骨子里还存在着传统帝王的落后思想,袁世凯逆民主潮流,以权迫害百姓,来实现其黑暗统治,这是不可原谅的。

而且,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总的来说,袁世凯过大于功,他空有枭雄手段,却少了些英雄气概,终究将个人利益至于国家利益之上,妄图恢复帝制,甚至不惜签订亡国灭种的《二十一条》,最后众叛亲离,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更是葬送了中国最重要的几十年国运。

袁世凯中国近代的复杂人物

袁世凯中国近代的复杂人物

袁世凯中国近代的复杂人物袁世凯,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争议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深受赞扬和批评,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

本文将就袁世凯在近代中国的重要事迹和贡献展开论述。

一、袁世凯的早年生活和政治经历袁世凯生于1859年,祖籍河南,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

他年少时接受传统教育,继而赴天津学习西方科学。

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经历了大量的个人苦难,例如家庭困境和个人努力的挫败。

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后来坚强、果决的性格。

袁世凯早年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之一。

他在政治经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最初,他受命执掌北洋海军,后来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与洋务派和康有为等人有联系的清朝重要官员。

二、袁世凯革命行动与辛亥革命袁世凯与辛亥革命相关联,他在这次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的投身革命起初被视为中国近代政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与孙中山及其他领导人展开合作,共同推翻了清朝。

辛亥革命结束后,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并在1912年正式就任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不过,袁世凯上台后进一步集中权力,采取对国内各派势力的镇压,这引发了强烈的抵制。

他试图恢复帝制,被视为背叛了革命的理想。

这一行动造成了国内不满和分裂,最终导致了北方军阀的崛起。

三、袁世凯的执政和对中国的影响袁世凯主政时期,他试图推行现代化的改革措施,积极建立新的政府机构,尽力解决财政和军事问题。

他的理念在当时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袁世凯被赞誉为中国近代的“建国者”。

然而,袁世凯的执政也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他周围存在着多个势力派系,这使得他的政权极其不稳定。

由于袁世凯的大量权力集中,中华民国政权的合法性遭到了质疑。

国内其他势力派系试图分割权力,并寻求各自的政治目标。

四、袁世凯晚年与逝世袁世凯在国内政治的压力下,于1915年废黜临时大总统职务,号召恢复帝制。

但这一行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和斗争。

与此同时,在国际上,袁世凯的行动也受到了批评和抵制。

关于袁世凯的历史评价

关于袁世凯的历史评价

近几年,一些专家学者试图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开始从正面审视和评价袁世凯,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

这本来是好事,但时下对袁世凯的评价越来越高,大有把过去的全部定论推翻之势,这就不能不令人忧虑了。

我们认为,对袁世凯这样复杂多变的历史人物,应当把他还原到当时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下去分析,既要突破“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老框框,也要把握好评价尺度,不应矫枉过正。

●关于袁世凯对近代中国是否“未建尺寸之功”的问题//袁世凯一生到底有没有做过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国家民族和社会进步的事情,这是深入评价袁世凯不可回避的问题。

冷静地审视清末民初那段历史不难发现,袁世凯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能臣,并不像一些论者所说的那样“未建尺寸之功”。

一是驻使朝鲜,不辱使命。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袁世凯随吴长庆东渡平乱。

在朝鲜期间极力维护清王朝与朝鲜宗藩关系,并因此赢得了朝野一致好评。

二是编练新军,以振国威。

1895年12月,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练兵。

他还着手兴建各类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

这就开了“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

”三是首倡新政,堪称楷模。

他先后在山东、直隶力行新政,成为显赫一时的政治明星——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联合张之洞奏请朝廷废除科举考试;发展近代新式教育。

四是顺应潮流,颠覆满清。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重新启用袁世凯。

这时,他不仅可以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那样对付革命党人,而且“他完全有能力在1911年底之前把这场革命碾得粉碎。

”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与革命党人联手,将清朝268年的统治画上一个句号,并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迅速成为现实。

此外,他还提倡实业,注重发展经济,提出的一些举措对近代工商业的较快发展无疑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认识和评价袁世凯需要把握几个关键问题近年来,有的论者在肯定袁世凯某些历史贡献的同时,却矫枉过正,片面夸大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比如,有论者认为,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无论是领导国民推翻晚清政府还是建设中华民国都“非袁莫属”,甚至把他的功劳抬高到同时代的孙中山、黄兴等人之上。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

以下从两大方面评价袁世凯这个人物:1反面评价袁世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的清王朝陷于崩溃的绝境。

历史发展造成了一种新的局势和条件,使袁世凯扮演了“末世英雄”的角色。

他迅速地集结起北洋集团的军事政治力量,赢得了帝国主义和国内立宪派的依赖和支持,先打着“实行君主立宪”的旗号,强夺了清政府的一切权力;又迎合时代潮流,举着“赞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之后,他与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派妥协,实际上完全是为了尽快绞杀革命。

因此,一上台他就不择手段地加强个人权力,破坏法制,践踏民主,追求专制独裁的统一;他悍然恢复帝制,企图建立万世一系的“洪宪”王朝,强令人民世世代代接受袁氏的暴虐奴役。

1915年,以中国无力抵御外侮为理由,于5月25日在北京签订了所谓“中日条约”和“换文”。

全国人民终于识破了他的真面目:原来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共和国的“英雄”是一个背信弃义、食言自肥的封建暴君,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卖国贼。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造成了民生凋敝、民怨沸腾。

人民的愤怒情绪在许多地方发展为骚动或起义。

最后在共同“讨袁”的势不可挡的力量打击下,短命的洪宪王朝仅仅闹了八十三天就消失了。

历史无情地嘲弄了袁世凯:他本来要追求世袭的绝对的独裁权力,结果却使他的一切既得权力都丧失殆尽。

2正面袁世凯是推翻满清的功臣,晚清他主张立宪就从制度上瓦解了清朝贵族权力,后来直接逼宫,清帝退位,另外,袁世凯时期对教授和知识分子充分尊重,人民生活基本安康,舆论也比较自由,反袁言论在报纸照样发行。

袁世凯在历史上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在教育方面:袁世凯在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

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袁世凯大力襄赞新政,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

袁世凯给我们的启示

袁世凯给我们的启示

军阀袁世凯物理学院赖有方1100011388 关键字:袁世凯,乱世奸雄,治世能臣。

摘要:袁世凯生于乱世之中,家门豪绅,依靠在军事上的胜利暂露头角,而后因其圆滑平步青云,最后实现了“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袁世凯《言志》)的伟大志向,却因小人阴谋葬送在“复辟”这个不合时宜的问题上。

是功亦过归黄土,且看启示有几何…袁世凯的家族兴起是建立在人民的鲜血上的,叔祖父袁甲三是以镇压捻军起家的清军大头目,叔伯辈也都以从军有功而升官。

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是地方团练,未得功名却也不失为地方一霸。

所以从家世上说袁世凯是有一定底子的。

他出生不久,中国走入清政府心中的“太平”:各种起义被镇压,帝国主义当靠山。

袁世凯过继给叔父当嗣子1后,在当时的倡导下,叔父建议他用心读书好考取功名。

但由于上一辈人的影响,他对这种建议是不屑一顾的。

于是他在娶妻生子后,仍然疯疯癫癫地跑去找嗣父的兄弟吴长庆,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袁世凯的性格有其两面性,一面书写着刚强,一面夹带着腐朽。

袁世凯为了自己的军事之梦,经常瞒着家里人到郊外练习骑马,有一次从马背上摔下,跌断了脚踝骨而痛得眼泪直流。

他没有声张,偷偷请走方郎中看了,却留下了骨头未接好的后遗症,他没多抱怨。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战斗中,袁世凯一路放枪,带头冲在最前面,他的坚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

吴长庆赞曰: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报以首功。

在1884年的甲申政变中,率清朝军队击退日军,瓦解了朝鲜亲日派和日军颠覆朝鲜政权的图谋,以此维系了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

另一方面袁世凯最大的性格缺点是易变,或者说是背叛。

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备受争议,袁世凯则落井下石,他把自己与李鸿章近四个月有关办理朝鲜军事和外交的电报装订成小册子,文中影射李鸿章失策,外交软弱,对日求和。

而袁世凯本身可说是由李鸿章一手提拔,之前他也借李之手背叛了吴长庆,分了吴一半的兵权,使得吴郁郁而终。

假如袁世凯复辟称帝成功 历史又会是怎样的走向呢

假如袁世凯复辟称帝成功 历史又会是怎样的走向呢

假如袁世凯复辟称帝成功历史又会是怎样的走向呢本文导读: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颇含争议性,但大多数人认为他不是好人,因为他违反了历史的走向趋势,袁世凯想要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相反,所以他注定要失败,注定要被历史所唾弃,袁世凯一生所做的事情,错误最大的就是企图登基称帝了。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逼迫溥仪宣布退位,从此清朝彻底结束,我们以前读书时就学过,辛亥革命胜利之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孙中山先生作为国父,反而被追杀,以致流亡海外,这也是袁世凯的一大罪过之一。

袁世凯不仅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更企图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1913年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同年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12月,袁世凯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宣布但皇帝了,并把国号改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袁世凯此举自然遭受各界人士的反对,接着便引发了发护国运动。

在护国运动中,袁世凯迫于舆论压力,最终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终于还是被赶下来了,1916年6月在护国运动中郁郁而终,袁世凯的死标志着军阀混战时期的开始,这时中国又进入另一番景象了。

袁世凯死后,发生了许多事情,军阀混战,日军大肆侵略中国,发动“九一八事件”,后来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再到后来的“西安事变”统一战线,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又有解放战争,最终新中国成立,要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当初袁世凯称帝成功,历史又会是怎样的走向呢?如果袁世凯当了皇帝,那么整个中国基本就统一了,不会有后来的军阀混战,所以也就不会有张作霖、蒋介石、李宗仁等军阀势力,后来也就没张学良什么事了,但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是不会变的,若当时中国在袁世凯的领导下,全国统一抗日,相比日军也不可能那么容易攻入东北吧,或许“九一八事件”的悲剧不会发生。

日军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肯定与中国开战,若有袁世凯主持大局,那么战争或许不会输,至少整个国家是团结一致对外的,或许不用等到1939年的二战时期,中国就已经把小日本给料理了,中国人数是日本的数倍,只要团结起来日本断无可乘之机。

近代史纲要 历史人物介绍袁世凯

近代史纲要 历史人物介绍袁世凯
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 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 阳。
、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1、组件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 2、袁世凯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的人 3、支持创办实业,发展商业 4、创办各种新式学堂不下几十所 5、督修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6、提出“保护私产”、“经营自有” 7、对外开放(一是推动开通商业“特区”, 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引进外资,尤其是侨资。) 8、解除了呈请开办企业的若干限制
(6)洪宪帝制-中华帝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地 方军阀纷纷宣布独立。北洋新军
民国初年的袁世凯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 于是再用袁世凯。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 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 革命党人也认为袁世凯是 能领导中国的政治领袖。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民国成立,为了结束南北对立 ,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2月12 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朝 满清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终止。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 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依据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权力,但 袁坚持于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溥仪退位 袁世凯称帝
(5)就任总统-开创民国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 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 溥仪的父亲载沣王与袁世凯有隙, 袁世凯遂疾反河南,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 复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 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京师,16日组织新内阁。
近代史纲要 历史人物介绍袁世凯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1859年-191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评价。

他的功过争议颇多,其统治时期(1912年至1916年)被称为“袁世凯政权”,袁世凯的政绩主要分为政治方面和军事方面。

袁世凯的政治功绩主要体现在他的统一中国和建设现代国家的努力上。

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力图统一南北,消灭列强势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他通过外交手段,成功解决了中国与外国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问题,并妥善处理了德意志殖民地问题,使中国恢复了主权和完整的国土。

袁世凯还努力推行现代化的改革,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行政机关,开始了现代国家的建设。

在军事方面,袁世凯也有着一定的功绩。

他曾带领湖北新军镇压义和团运动,成功保卫了北京的外国使馆区,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袁世凯后来创建了湖北新军,致力于建立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他为军队制定了新的训练方法和组织结构,并引进了现代军事技术。

这些改革使中国军队在当时拥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

袁世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过失和过错。

他的最大过失在于他试图复辟帝制,成为中国的皇帝。

在1915年,他自封为“中华帝国”的皇帝,被称为“洪宪帝制”。

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辛亥革命的初衷,引起了广泛的反对和抵制。

被他的行为看作是背叛辛亥革命的嘴脸。

袁世凯在权力的追求过程中,对于他认为威胁自己地位的政治对手和异己势力采取了残酷的手段,包括逮捕和杀害。

袁世凯的治理手段也受到了不少批评。

他要求各省份的政府官员都是由中央任命,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他手中,形成了一种强权统治的局面。

他还试图通过强制内地的人民剃发和改穿西服,以彰显现代化的标志。

这些措施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对,导致了各地不稳定和冲突的局面。

袁世凯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努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他的行为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他的复辟妄图和对政治对手的残酷手段。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生于1859年,卒于1916年,其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袁世凯的形象在现代历史中备受争议。

在短暂的总统期间,他为中国民众带来了争议和混乱,他的行为和政策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袁世凯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人。

他出生于一个小镇的贫苦家庭,走过了艰苦的青年时期,深受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影响。

他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在求学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者。

其次,袁世凯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他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八国联军入侵时期,曾多次领导中国军队赢得重大胜利。

他还通过改革和编制地方军队和现代化机构,提供了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保障。

他的军事才华和经验使得他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

然而,袁世凯的总统期间却因其未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广受批评。

在他执政期间,中国经历了几次政治危机和财政困难。

他的政策和行为,例如对待学生运动和工人罢工的打压,被指责为压制自由和民主。

此外,在其推动“皇帝复辟”计划时,他的权力欲望和自我中心主义被批判为对国家和人民的背叛。

总的来说,袁世凯是一位复杂而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在不断变化,因为人们对其个人和政治道路的评价也在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无论如何,袁世凯留下来的遗产告诉我们,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如理性与勇气,忠诚与自我牺牲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以袁世凯为例摘要:多少年来,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在惋惜辛亥革命失败的同时,都忘不了加上一句“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把袁世凯说的一无是处。

但我们更应该从正反两面看待袁世凯。

我们不仅要看到袁世凯称帝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和人民心愿的,是一种倒退。

也要看到他在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方面还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的一面。

关键词:袁世凯、帝制、近代化一、袁世凯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

袁家在清道光年间开始兴盛,袁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督,也是淮军重要将领,其家族成员对袁世凯的思想境界有深刻影响。

袁世凯从小学习四书五经,但自己偏爱武术、兵法,从小立志,经常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常常不惜重金搜罗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这也为他今后一生的戎马生涯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参加过数次科举考试,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得到成功,这也因此更加坚定了他投笔从戎的决心。

他仰慕李鸿章,决心效法李鸿章的淮军。

他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

”这也表现出了他的爱国思想。

袁世凯是在朝鲜崭露头角的,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朝鲜请求清廷出兵平乱,袁世凯乃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征朝鲜半岛。

清军将大院君掳至保定问罪,当年23岁年纪轻轻的袁世凯,则以“通商大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1885年,袁世凯被封为清朝驻朝鲜大臣,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海陆皆败,袁世凯随军撤退天津。

因袁世凯在朝鲜时期表现突出,有“知兵”之名,大学士李鸿章乃于1895年举荐袁氏负责督练新军。

从此袁世凯开始走入了他在中国政治舞台,他为了自己的愿望慢慢爬上来一个比个高的的地位。

④1898年戊戌政变前,帝党人物曾寄望于袁的新军,谭嗣同即曾面劝袁世凯出兵围攻慈禧太后所居之颐和园。

袁却将这一消息告诉忠于慈禧太后的荣禄,结果戊戌变法失败,皇帝失去政权并遭软禁。

1899年他大举镇压了山东的义和团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于是再用袁世凯,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

革命党人也认为袁世凯是能领导中国的政治领袖。

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选出孙文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民国成立,孙文就任。

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结束南北对立。

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

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之后袁认为“人民滥用民主自由、人民政治认识尚在幼稚时代”,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5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之后再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新任总统亦由在任总统指派。

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于1915年5月9日接受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袁世凯的屈服卖国,举国一致认为是奇耻大辱,群情激忿,强烈反对,5月9日被定为“国耻纪念日”。

袁世凯想要称帝的愿望受到革命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最终,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

二、从共和走向帝制在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第一任大总统后,他发现国会对总统的限制太多,出于综合考虑,袁世凯认为应当适当削减国会对总统权利的限制条款。

然而一些国会议员反对修①百度百科袁世凯人物生平改条例,他们妄图改党篡权。

袁世凯被迫强制解散国会,并组织了“中央政治会议”以作为过渡时期代行国会的职权的机构。

《中华民国约法》基本套用了美国的政体制度,其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观当时世界,袁世凯的声望如日中天。

而当时中国与列强在西藏,东北,外蒙等疆域主权问题又逐渐激化。

中央与地方关系却基本处于架空状态,中央与地方政令不通,中国当时只是形式上的统一。

袁世凯审度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困境,看到了中央权威衰弱的弊端。

认清局势之后,一世枭雄终于还是诞生了走称帝之路,来重树中央权威的想法。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红着双眼不惜一切代价争取。

在军事方面,他一再申令全国陆海军队必须“服从中央”。

甚至把军队交给自己长子袁克定掌握。

企图通过这种方法,仿效新建陆军时期的思路,重新造就出一大批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绝对服从自己的军事人才。

并修改宪法,将总统职权扩大到几乎包揽各项政务于一身的程度。

最后,他还将中央政府机构进行了重大的改组。

“所设新机构大都由前清制度脱胎而来,就是气派也无不模拟帝王。

”同时还以武力方式打压一切“不服从中央”的反动派。

此时其称帝之心,已渐渐浮现。

之后,袁世凯做事已经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以铁血手段维护的不再是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再听不进旁人的却说,只为维护自己的高位。

尽管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国家大一统、中国的繁荣是息息相关的,但这种。

但这种偏激的做法毫无疑问在政坛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孙中山发起了“二次革命”以讨袁,然起义失败。

后来袁世凯治理大中国,裁撤都督,本来是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行军民分治,结果这成效没达到,大一统倒是做到了。

如果事情的发展仅此为止,如果袁世凯在集权的道路上就此收手,安心发展中国。

国家的局势和袁世凯的一生也许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1915年,时任袁世凯顾问的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上书:“盖中国如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而从其国之历史习惯、社会经济之状况,与夫列强之关系观之,则中国之立宪,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

”当此之时,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人亦联名通电各省发表宣言:“惟有易大总统为君主,使一国元首,立于绝对不可竞争之地位,庶几足以治乱。

孟子言定战国之乱曰:‘定于一’。

”在帝制可以最终解决国家的统一与稳定的思想支配,以及这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下,迟暮之年的袁世凯选择了破釜沉舟,为自己称帝理论逐渐付诸行动,放手一搏,迈出了使他的集权措施走向了本身愿望的反面的一步,并且注定了永远回不了了头。

12月11日,在京国民代表“一致推戴”袁世凯称帝。

12日,袁决定“顺应民意”,接受帝位。

15日,改国名为中华帝国,31日,他下令改国号为洪宪,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制定皇位继承法。

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高度集权的行为几乎遭到了国内各方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对。

后来各方起义军风起云涌,部分亲信甚至选择了叛而独立的,袁世凯遭到了沉重打击,终于明白了自己民心尽失。

在称帝无望的情况下,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5月8日宣布取消政事堂,改称国务院。

然而这一切已于事无补,袁世凯终于因抑郁一病不起,于6月6日在众叛亲离中死去。

此后中国没有一个强人出现,强人政治终结,政党时代来临。

三、中国近代化中国近代化,又叫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史学界普遍认为它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一)袁世凯与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袁世凯在清末力主军事改革,积极规划新式军制,大力推广军事教育,并且开启了中国巡警制度的先河,这些举措对中国军事走上近代化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军制改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袁世凯一手编练创建的北洋新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北洋新军在军制、装备、训练、官兵素质等方面都达到了近代化水平,应该承认袁世凯对北洋新军的军制改革在我国近代军事史上所应有的地位。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建立了军阀武装,从而出现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在历史上起着反动作用,因此人们对其评价往往是全盘否定。

但从中国军队近代化的角度来看,袁世凯编练新军,在军制、兵种、官兵的要求、训练与考核、奖惩、军事教育、军纪等方面,都同以往的军队不同,标志着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

所以,袁世凯及其新军在近现代军事史上的影响和历史地位不能否认。

⑤关于清末巡警制度的创立,可以说它是中国警察近代化的开始。

而其中袁世凯对巡警制度的创立功不可没。

袁世凯实施的一系列警政措施包括:警察规章的法律化、警政教育的设立、基层警察的创办、警种的多样化、经费来源的筹措等,这在巡警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开启了先河。

⑥(二)、袁世凯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影响袁世凯在清末政局中,声名赫赫,位高权重,而他当政期间也曾力推诸多政治改革,因此他对中国政治近代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袁世凯推动了清末中央官制的改革。

官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敏感的部分,因为它既涉及到权力的再分配问题,也关系到所有在职官吏的切身利益,同时又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政治制度、理论观念的深固影响,因此改革必然会引发各种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对立。

袁世凯在清末政局中的特殊地位,使其在官制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袁世凯当政时期,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文官制度,并形成自身的一些特征。

如:体系较为完备、考试录用与任命、甄用甄别相结合、制定了严厉的文官纪律、实施过程的循序渐进、对官吏的惩戒十分严厉和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等。

在文官制度的改革上,袁世凯政府针对吏治令人堪忧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经验,对文官的等级、任用、考试、惩戒、保障、甄别、恤金、待遇均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管理制度,并逐步实行之,成效虽不显著,但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其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导向。

⑦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积极在天津举办地方自治。

天津地方自治的兴办,对清末全国各地自治的开办与宪政风气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意义。

1901 - 1907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针对当时直隶吏治极端混乱和腐败的现状,采取过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与整顿。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派遣官员出国学习和考察,设立官员培训机构、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惩治腐败等内容。

袁世凯对吏治的治理整顿,是清末直隶新政举办成功的重要保障和条件。

我们可以对袁世凯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上的举措大多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这些积极的措施对于当时腐败的清末政治来说是一缕曙光,但是,我们在肯定袁世凯对清末政治的改革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他所隐含的一个主观动机,即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势,培养自己的政治羽翼。

(三)袁世凯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发展工业是袁世凯经济思想中的核内容,袁世凯对我国经济近代化所起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其表现有四:对外理性抗争,进行利权回收;提倡国货、拒洋货;引进外资;引进、推广机器,发展工业,扶持民族资本工业。

袁世凯的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在袁世凯的经济思想中,除了发展工业是核心思想外,‘官商合作’即‘官为商助’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表现有两个,一是扶持周学熙等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集团以为示范,二是扶持近代民族资本蓬勃发展以增强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