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1.易错字
舀(yǎo)轻捷(jié)校对(jiào)藤躺椅(téng)抹杀(mǒ)调羹(tiáogēng)绞肉机(jiǎo)悠然(yōu)喘着(chuǎn)腻(nì)摘掉(zhāi)阖一阖眼睛(hé)揩(kāi)疙瘩(gēda)深恶痛绝(wù)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
吩咐①嘱咐;②口头指派或命令。

“吩咐”是指上级对
下级交代的话。

“吩咐”侧重于上下级。

“嘱咐”无“口头指派或命令”这个意义。

嘱咐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嘱咐”是指长
辈对晚辈交代的话。

5.词语释义
安顿:安详,安稳。

揩:擦、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然,是,
对。

旷代:历时长久。

抹杀:彻底勾销;完全去掉。

草率:(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校对:查对、订正。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疙瘩:①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②不容易
解决的问题等。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
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文题解说】
以人名为题目,郑重简洁,表明是一篇回忆人物的散文。

【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又曾表
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
萧红这朵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

鲁迅去世之后,
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本文描述了一幅幅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的画像,在平凡中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精神和气质。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作者萧红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亲昵、感念的情感。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节选的部分,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活的鲁迅”--作为“人之
子”--的鲁迅。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片段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
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
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
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
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
中采用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撷取凡人琐事刻画悼
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课为1课时。

1.识记并积累“校对、不以为然、深恶痛绝”等词语。

2.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
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3.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1.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问答法。

2.通过反复朗读,进行知识梳理;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
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的精神。

【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体会并学习鲁迅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
作方法。

导入自主学习写作手法探究拓展精段研读
导入一:点题型
[设计意图]直接点明要讲授的内容和主要人物,让学生
在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走进文本,做到心中有数。

1936年,中国文坛上一颗巨星陨落了。

山河动容,举国悲恸。

在悼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的一位学生,
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提起鲁迅,人们总
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
冷峻,这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印象。

他似乎“对一切人都
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

他活着的时候,周
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让我们带着缅怀的心情走进鲁迅的世界,去感受他伟大
的人格魅力。

导入二:关联型
[设计意图]由一段相关的鲁迅的照片或视频引出讲授的
课题,然后再激情导入,激发学生认识人物和阅读课文的兴趣。

教师先播放鲁迅先生一生重要活动的有关图片或报道,
然后介绍一些与之有关的具体事件。

这些图片或报道可以反
映鲁迅战斗的一生。

他的高尚品德和个性魅力会激起学生的
阅读兴趣,使学生愿意了解这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的伟大人物,然后引入课题。

一、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1.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给“读读写写”里面的字词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组词。

舀(yǎo)轻捷(jié)校对(jiào)藤躺椅(téng)抹杀(mǒ)调羹(tiáogēng)绞肉机(jiǎo)悠然(yōu)喘着(chuǎn)腻(nì)摘掉(zhāi)阖一阖眼睛(hé)揩(kāi)疙瘩(gēda)深恶痛绝(wù) (2)解释下列词语。

抹杀:彻底勾销,完全去掉。

安顿:安详,安稳。

揩:擦、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然,是,对。

旷代:历时长久。

草率:(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校对:查对、订正。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疙瘩:①指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

②不
容易解决的问题等。

2.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1)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1*cnjy*com (2)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
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快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如下问题,独立思考与组内互
助相结合。


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生活与辛劳工作,白天陪客人,晚上熬夜工作,“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我们从不辞辛劳的工作中感受到了鲁迅先
生的伟大献身精神,即使生病了,也从不耽误工作,这是一种
高尚的敬业精神。

4.深入研读讨论。

(1)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
〔明确〕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
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段即
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

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
情绪化的文章。

(2)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
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学生自主找精彩
描写,教师点拨)
〔明确〕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
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
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是萧红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
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文中尚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
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
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
此可见一斑;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
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
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
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居然也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
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
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这又是一种如何温馨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景致啊!
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
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
生动的“活的鲁迅”。

语言描写也很出彩,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

还喜欢
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喝
牛奶、鸡汤;他从不在意用什么精致的东西,简单随意的生活
中也隐隐透露着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

他虽然胃不好,但对
着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得不好,“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
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
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的对小辈的体恤。

描写特别生动具体的是鲁迅评论青年人写信:“青年人
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他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二、写作手法探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探究、归纳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以培养其归纳概括能力。

1.写作特点:描写具体而生动;
2.语言朴实无华;
3.人物神态等描写生动。

三、拓展精段研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语段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海婴每晚临睡时必向爸爸妈妈说:“明朝会!”
有一天他站在走上三楼去的楼梯口上喊着:“爸爸,明朝会!”
鲁迅先生那时正病得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那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没有听到,于是他又喊:“爸爸,明朝会”他等一等,听不到回答的声音,他就大声地连串地喊起来:“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下了,不要喊了。

可是他怎么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
像有东西在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

到后来,鲁迅
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出:“明朝会,明朝会。

”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上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笑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爸爸是个聋
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1.文中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有本杂志在刊载这段内容时,把“海婴一边笑着一边
上楼去了”印成“海婴一边哭着一边上楼去了”,你认为妥
当吗?请说说理由
3.面对儿子的喊叫,病重的鲁迅是怎样对待的?你感觉鲁
迅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4.鲁迅先生曾说:“我爱过你们,而且永远爱着……我对
于‘教我学会了爱你们的你们’的要求,只是受取我的感谢
罢了。

”联系上文,说说鲁迅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孩子的无知。

〔明确〕1.主要概括了鲁迅先生的儿子有睡觉前说“明
朝会”的习惯,而鲁迅先生因为喉咙有痰回答声太小,所以海
婴没听到。

海婴又叫,但被许先生训斥了。

2.合适。

因为海婴不但被训斥了,还听见了爸爸的咳嗽声,心里应该是难过的。

而且他也可能真的以为鲁迅聋了,毕
竟他们是父子。

3.努力让自己喊出“明朝会”,让儿子放心睡觉。

是一
个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

4.鲁迅先生是个爱国爱民、严格律己、宽容待人的人。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
鲁迅;今天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

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
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和普通人一样的饮食、
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

正如他的诗歌所
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对写人记事有什么新的感受?谈一
下自己的感受,谈一下自己身边的人。

提示:从生活细节找寻人物的特点。

链接一:评点《回忆鲁迅先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
及的。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
“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
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

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
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
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
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
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21世
纪*教育网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
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
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一个乐
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是萧
红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
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文中尚有多处提
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
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
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在校对《海
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
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
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
感染,居然也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
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这又是一种何其温馨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景致啊!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

淡淡几笔,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鲁迅“很喜欢北方饭。

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
的东西”;就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喝牛奶、鸡汤;简单随意的生活也隐隐透露着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

他虽然胃不好,但
对着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得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对小辈的体恤。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他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能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
鲁迅;今天又通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

他有着普
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和普通
人一样的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

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链接二:自我情感的深度介入
--解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孙瑞峰
1.回忆视角的个人化。

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在大众中早已获得了固定
的评价称谓,诸如“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斗
士”“战士”“导师”等等,而萧红摆脱了这些权威话语的
制约和干扰,采取了一种纯私人化的写作态度。

她把鲁迅先
生从神圣的祭坛上请了下来,也让他脱离战场,作为一个活生
生的人回归到普通生活的日常图景中,借着她笔墨的指引,我
们看到了起居室、会客间、病榻上、书桌前的鲁迅。

这一叙
述视角的转换,反而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走近鲁迅先生,给
予大众一次接近真实鲁迅的机会。

原来,鲁迅先生并不是我们习惯上以为的那样冷峻。


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邻居、同事一样,会为一则笑话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也会有自己的近乎偏执的生活
习惯--“不游公园”,等等。

这篇文章昭示出的真实的鲁迅
是很有普通凡人的人情味的,他把价钱贵的纸烟拿来招待客
人,却把价钱便宜的留给自己抽,这让我们能够马上联想到一
位厚道而好客的乡亲。

再比如,海婴执意要他答应“明朝会”的时候,“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出‘明
朝会’”,这正折射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舐犊深情。

周海
婴之子曾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谈到过自己中学阶段对鲁迅
的印象,“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

如果他能够早点读到
萧红的这篇文章,我想,他便不会觉得鲁迅先生是可怕的。


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由于叙述视角的私人化,让读者
触摸到了一个平易近人的、和蔼可亲的鲁迅,得到了一种从
政治话语的叙述中永远无法获得的鲜活印象。

2.回忆内容的零散化。

胡风曾指出过萧红小说创作的弱点,“对于题材的组织
力不够,全篇显得是一些散漫的素描”,胡风的批评是不是一
定准确,我们可以保留不同的看法,但他确实发现了萧红创作
上的独特风格,这就是把一个个细碎的生活场景进行图画式
的归并和拼接,也就是片段式的结构方式。

文章没有任何明
晰的时间或空间意义上的一以贯之的逻辑顺序,而是撷取日
常生活中的碎片加以整合: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势、不
游公园的习惯、看电影、抽烟、陪客人、写文章、尝海婴碟
里的鱼丸子、卧病在床、和海婴互道“明朝会”、步行赴约会、身体变化、床头摆放小画,直到最后的病逝,一一道来,
几近杂乱,几近巨细无遗。

即便是一个单独的细节,也往往采
用复沓的句式加以罗列,比如,“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
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面对这样零散的内容,传统的用来理清线索的阅读办
法都行不通了。

这里,用一个简单的“形散而神聚”的套语
来评价也显然是隔靴搔痒。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这篇文章在构思上显得混乱呢?回
答是否定的。

我认为,连缀这些细节的只能是情绪。

有论者
指出,萧红的小说是一种情绪模式的小说。

套用一下,把这种
琐忆式的回忆性散文称作情绪模式的散文,同样是贴切的。

萧红只想把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原生态地
表达出来,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情绪记忆真实地加以再现。

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也更具有一位女性作家直觉思维的
特性,从而更便于凸现具体生活中的具体的鲁迅形象。

情绪
在这里作为强烈的表达欲望,远远胜过了语言叙述的迫切性。

这和我们平时的经验是非常符合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对生
命中难忘的人展开回忆时,不可能用一条明晰的线索贯串下来,浮现在头脑中的恰恰是一个个细碎的片段。

3.回忆情感的亲情化。

萧红这篇文章在对鲁迅的回忆中,我总觉得具有一种对
原型意义上的“父亲”形象的追寻。

萧红幼年丧母,后来不
顾父亲的反对,外出求学,记忆中的父亲是冷漠的。

“二十岁
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亲情的缺失,使她更强烈地
渴望一种父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美国心理分析学家阿瑟科尔曼说:“女儿获得父亲注意的幻想通常会转移到其他男人身上去。

”可是,自以为是的萧军和萎缩怯懦的端木蕻良这前后两任丈夫,都没有给予萧红以应有的情感上的慰藉。

恰恰相反,从鲁迅先生那儿,萧红得到了合适的赞许、奖掖和关爱,获得了缺失已久的同时又是终生寻觅的父爱般的温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写这篇文章的1939年,也是她创作《呼兰河传》的时候,是萧红生命中最为孤独和寂寞的时候。

一个很有价值的现象是,两篇文章前一篇回忆鲁迅先生,后一篇回忆了自己的祖父。

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的作者,用近乎絮叨的低语式写作,呼唤着曾经给予过自己精神安慰的“父亲”和祖父。

我们先来看一处《呼兰河传》中的著名片段: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

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21cnjy.c om
这种近乎啰嗦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在凄婉幻灭中对情感交流的伙伴--祖父深情的眷恋和不舍。

类似的写法,在《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里数见不鲜,比如写到先生陪客人的片段: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