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扶正辟邪《素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养生始终强调“治未病”,这也是中医养生的最终目的。

疾病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内外因素,病变虽复杂,但大部分疾病其病因可知、病势可测、病兆可察,只要加以适当合理的控制干预,是可以预防的。

大多数人误认为没有症状就是健康或小病拖延,或病后忽略保健,都是不可取的。

适时地体检、就医对您自己及家人、社会都是积极有益的。

2.动静互涵,形神合一动与静是事物相对的两种表现形式。

中医养生注重动静结合,形与神俱;动静适宜,形神共养;动以练形,静以养神。

养生是运动与静养的结合,中医养生注重倡导适宜的各种传统养生方法、体育锻炼之类的形体劳动,使气机顺畅、气血流通而百病不生。

适当的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便可健康长寿。

“静”包括精神上的清静和形体上的相对安静状态。

心神之静不提倡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指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心无妄用,以达到心境空明宁静的境界。

形宜静养,中医养生主张动与静适宜有度、劳逸结合,才能达到形神合一、增强体质的目的。

3.审因施养,三因制宜中医养生提倡养生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适合个人的养生保健方法,不可一概而论。

人们可以主动采取适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施以调节手段,减少不良因素影响,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养生强调因时制宜。

人体的一切生理和心理活动都与外界阴阳消长转化息息相关。

中医学倡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起居有常,衣着适当,以适应四时气候等环境的变化。

个体应根据四时、月廓、昼夜的变化规律,调控自身精神活动、起居作息,利用最适合的时间和方法来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养生强调因地制宜。

不同方位地域的地理环境不同,对人的生、长、壮、老及生理、病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景色宜人、日照充足,有助于安定情绪,能改善和提高呼吸、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

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PPT

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PPT
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1.基本理论 2.基本原则 3.康复评价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一、阴阳互根,协调平衡 《素问》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说明阴阳平衡,是保持健康和恢复 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平衡是互 生互长的动态平衡。
二、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 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六、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七、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八、保精养气,起居有常 ❖九、杂合以治,辩证施术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第三节 中医康复的评定方法 一、中医康复的评定原则 1.综合评定原则 2.分期评定原则
二、中医康复的评定方法
1.四诊评定法 2.动诊评定法 3.测诊评定法 4.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法
谢谢
七、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 “故智者养生也,顺四时而避寒暑”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八、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 运动形体,清静精神 ❖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九、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治,辩证施术
❖ “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 病皆愈”
三、五脏坚固,脾肾为本
五脏坚固,是指五脏坚强,并能发 挥其固藏精气的作用。
五脏中强调以脾肾为本,肾为先天 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四、经气流通,血脉调和
“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 与众其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 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 生气以长,命曰圣王。”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1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是借助草药,结合禁忌、饮食调养、运动调理、心理疏导等方法,保持和恢复机体的健康,使人们实现身心健康而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良好平衡。

中医养生康复学倡导守正、戒邪、调和三原则。

守正原则是指,应该遵循自然和尊重中医理论中的相关论述,保持道德行为的正义,本着仁爱的心理准则,回归本respite礼仪,增强养生意识,尊重生命等原则。

戒邪原则是指,让自己免于精神和生理上的恶劣影响,远离恶习和毒品。

调和原则是指,保持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平衡;在生活中奉行爱心、宽容和和谐;不以言语、行为伤害他人;修正缺陷,摆脱误区。

中医养生康复学从四面把持起来,有标准地调节自身的情绪、生活习惯和饮食;勤于体育锻炼和运动,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阅读,多看书、学习,增强知识修养;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医养生理论,加深对养生观念的了解。

只有遵循了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才能保持和恢复机体的健康,达到良好的生活平衡,使整个人体始终能够达到健康而稳定的境界。

中医康复保健技术与康复医学测试 选择题 61题

中医康复保健技术与康复医学测试 选择题 61题

1. 中医康复保健的基本原则是:A. 以病为中心B. 以人为中心C. 以治疗为中心D. 以预防为中心2. 中医康复保健的主要方法包括:A. 针灸、推拿、中药B. 手术、化疗、放疗C.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D. 心理治疗、社会支持3.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的主要功能是:A. 营养B. 防御C. 推动D. 以上都是4.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阴阳”概念主要用于:A. 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预防疾病D. 调节人体平衡5.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五行”理论主要涉及: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喜、怒、忧、思、恐D. 风、寒、暑、湿、燥6.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经络”是指:A. 人体的神经系统B.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C. 人体的信息传递系统D. 人体的能量通道7.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穴位”是指:A. 人体的疼痛点B. 人体的能量点C. 人体的反应点D. 人体的刺激点8.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A. 神经系统B. 血液循环系统C. 能量系统D. 免疫系统9.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推拿”是通过手法来调节人体的:A. 神经系统B. 血液循环系统C. 能量系统D. 肌肉系统10.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中药”是通过药物来调节人体的:A. 神经系统B. 血液循环系统C. 能量系统D. 免疫系统11.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食疗”是通过食物来调节人体的:A. 神经系统B. 血液循环系统C. 能量系统D. 消化系统12.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气功”是通过呼吸和动作来调节人体的:A. 神经系统B. 血液循环系统C. 能量系统D. 肌肉系统13.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情志”是指:A. 人体的情绪B. 人体的思维C. 人体的意志D. 人体的感知14.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情志疗法”是通过调节情绪来治疗疾病的:A. 神经系统B. 血液循环系统C. 能量系统D. 心理系统15.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环境疗法”是通过调节环境来治疗疾病的:A. 神经系统B. 血液循环系统C. 能量系统D. 生活系统16.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社会支持”是通过社会关系来治疗疾病的:A. 神经系统B. 血液循环系统C. 能量系统D. 社会系统17.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个体化治疗”是指:A. 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治疗B. 根据疾病类型进行治疗C. 根据治疗效果进行治疗D. 根据治疗时间进行治疗18.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综合治疗”是指:A. 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B. 单一治疗方法使用C. 治疗方法顺序使用D. 治疗方法交替使用19.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预防为主”是指:A. 预防疾病发生B. 治疗疾病发生C. 预防疾病复发D. 治疗疾病复发20.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治未病”是指:A. 预防疾病发生B. 治疗疾病发生C. 预防疾病复发D. 治疗疾病复发21.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辨证施治”是指:A. 根据症状进行治疗B. 根据病因进行治疗C. 根据体质进行治疗D. 根据病情进行治疗22.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整体观念”是指:A. 人体是一个整体B. 疾病是一个整体C. 治疗是一个整体D. 预防是一个整体23.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动态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24.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阴阳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25.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五行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26.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经络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27.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穴位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28.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针灸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29.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推拿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0.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中药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1.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食疗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2.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气功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3.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情志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4.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环境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5.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社会支持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6.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个体化治疗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7.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综合治疗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8.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预防为主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39.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治未病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0.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辨证施治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1.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整体观念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2.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动态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3.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阴阳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4.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五行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5.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经络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6.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穴位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7.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针灸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8.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推拿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49.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中药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0.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食疗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1.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气功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2.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情志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3.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环境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4.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社会支持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5.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个体化治疗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6.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综合治疗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7.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预防为主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8.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治未病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59.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辨证施治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60.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整体观念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61. 中医康复保健中的“动态平衡平衡平衡”是指:A. 人体内部平衡B. 人体外部平衡C. 人体内外平衡D. 人体动态平衡答案:1. B2. A3. D4. D5. A6. D7. B8. C9. D10. D11. D12. C13. A14. D15. D16. D17. A18. A19. A20. A21. D22. A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D60. D61. D。

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

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

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是指以中医学理论为依据,通过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中医特有的方法,通过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协调,使人体各系统得到正常平衡,从而实现康复效果的一种理论。

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强免疫力。

中医认为,免疫力低下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康复的根本任务在于增强免疫力,以抵抗病毒、细菌等外界侵扰。

中医对免疫力的增强,主要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实现,如通过针灸、艾灸等手法调节肝脏的功能,增强肝脏的新陈代谢和体内免疫保护机制,从而提高免疫力。

二、调节脏腑功能。

脏腑功能失调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就是调节脏腑功能,以实现康复的目的。

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脏腑功能,实现康复目的。

三、保护和改善肌肉功能。

中医康复认为,肌肉功能的改善是实现康复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应重视肌肉功能的改善,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活力。

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来改善肌肉功能,以实现康复的效果。

四、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中医认为,新陈代谢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而新陈代谢功能的差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就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以促进人体健康。

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针灸、艾灸、拔罐等方法来改善脏腑功能,不仅增强新陈代谢功能,还可以促进人体健康。

五、综合调理身心。

中医康复认为,身心是一体的,若身心不和谐,容易导致精神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就是综合调理身心,让身心和谐,从而促进康复。

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养生饮食、练习冥想、散步、活动等方法来改善身心的状态,达到调理身心的目的。

总之,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就是增强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保护和改善肌肉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功能以及综合调理身心,以实现康复的目的。

第二节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本原则

第二节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本原则
11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养形治形及其方法 ⒉适度锻炼,强健身体
人体适度的劳动、运动,既可锻炼筋骨、强健身体, 又能畅通经络、和调气血,通则不病,通则康复
12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养形治形及其方法 ⒊谨慎起居,保养身体
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及时躲避风、寒、暑、 湿、燥、火六淫病邪侵袭。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趋避外 邪,才能保养形体
27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疏通经络,首重奇经 ⒈调理奇经
奇经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与阴跷脉、阳跷脉、 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临床上,因人到老年,多有下元虚衰、肝肾两亏、精 血不足,同时久病亦常有肝肾精血虚衰的表现,故调补八 脉对养生保健、老年病康复尤为重要
28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19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一)协调五脏,补固为主 (二)协调六腑,泻通为主 (三)协调脏腑,脏腑互治 (四)久病不复,调补脾肾
20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协调五脏,补固为主 五脏失调有虚实之分,治宜补其虚、泻其实
❖ 若属一脏的或虚或实,则可 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的原则
10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养形治形及其方法 ⒈调摄饮食,充养形体
民以食为天,无论 是人的生存、生命的健 康,还是病后的康复, 饮食及其由其化生的精 气都至关重要
饮食调摄,指谷菜肉果要 荤素结合、四气五味要配伍, 才能通过脾胃的作用化生精气 血津液,充养形体,满足脏腑 等组织器官和生命活动的需要, 确保生命健康、病后康复

中医养生康复基本理论

中医养生康复基本理论

调补阴阳
•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 人体健康的基础,调补阴阳就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 阳平衡,以促进身体健康。- 调补阴阳的方法:中 医调补阴阳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 按摩等。
注重脾胃
• 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 生化之源,注重脾胃的养生和康复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脾胃养生的方法:中医脾胃养生的方法包括 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
药物调理
辨证施治
根据个体症状、体征等综合因素,进行辨证分析 ,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用药有度
严格遵守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
预防为主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性用药 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
04
中医康复适宜技术
针灸疗法
疏通经络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导引
调心养神
气功导引注重调心养神,通过意念和呼吸的配合,调节身心状态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促进气血运行
气功导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其他不 适症状。
增强内脏功能
气功导引可以通过特定的呼吸和动作练习,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 体的抵抗力。
饮食调理
1 2
食疗养身
饮食调理注重食疗养身,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 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滋养身体、补充营 养、增强抵抗力。
调和气血
针灸疗法可以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症 状。
调理脏腑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消化、呼 吸、泌尿等系统的功能。
推拿按摩
舒缓肌肉
01
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肌肉疲劳和僵硬感。

中医康复保健技术与康复医学测试 选择题 64题

中医康复保健技术与康复医学测试 选择题 64题

1. 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是:A. 以病为中心B. 以人为中心C. 以治疗为中心D. 以预防为中心2. 中医康复的主要方法包括:A. 针灸B. 药物治疗C. 手术D. 物理治疗3.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手法包括:A. 推拿B. 拔罐C. 刮痧D. 以上都是4. 中医康复的目标是:A. 治愈疾病B. 改善功能C. 预防复发D. 以上都是5.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药物包括:A. 中药B. 西药C. 中西药结合D. 以上都是6.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食疗包括:A. 药膳B. 普通饮食C. 特殊饮食D. 以上都是7.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运动疗法包括:A. 气功B. 太极拳C. 八段锦D. 以上都是8.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音乐疗法包括:A. 古琴B. 笛子C. 二胡D. 以上都是9.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色彩疗法包括:A. 红色B. 绿色C. 蓝色D. 以上都是10.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芳香疗法包括:A. 精油B. 香薰C. 草药D. 以上都是11.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温泉B. 冷水浴C. 热水浴D. 以上都是12.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泥疗包括:A. 泥浆浴B. 泥敷C. 泥疗D. 以上都是13.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光疗包括:A. 日光浴B. 红外线C. 紫外线D. 以上都是14.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电疗包括:A. 电针B. 电疗C. 电刺激D. 以上都是15.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磁疗包括:A. 磁石B. 磁疗C. 磁针D. 以上都是16.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声疗包括:A. 音乐B. 声音C. 声波D. 以上都是17.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气疗包括:A. 气功B. 气疗C. 气针D. 以上都是18.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灸法B. 火疗C. 火针D. 以上都是19.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20.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21.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22.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23.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24.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25.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26.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27.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28.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29.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30.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31.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32.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33.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34.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35.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36.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37.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38.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39.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40.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41.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42.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43.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44.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45.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46.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47.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48.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49.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50.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51.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52.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53.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54.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55.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56.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57.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58.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59.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60.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金疗包括:A. 金针B. 金疗C. 金棒D. 以上都是61.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土疗包括:A. 土针B. 土疗C. 土棒D. 以上都是62.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水疗包括:A. 水针B. 水疗C. 水棒D. 以上都是63.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火疗包括:A. 火针B. 火疗C. 火棒D. 以上都是64. 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木疗包括:A. 木针B. 木疗C. 木棒D. 以上都是答案:1. B2. A3. D4. D5. A6. A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D60. D61. D62. D63. D64. D。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本原则

第二节 形神共调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形在人体即肌肉、血脉、筋骨、 脏腑等组织器官,也包括精、气、津、液等生命物质;神在人体 即情志、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象,有时也指生命活动的全部 外在表现。形与神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是协调 统一的整体。
就人而言,形体健壮,则往往精神饱满,生理功能正常;精神旺 盛,又能促进形体健康。为了保持思想活动的健康和防止内在情 志刺激因素的产生,必须培养乐观的精神、开阔的胸怀,保持恬 静的情绪。神由精气化生,反过来又支配着精气的活动。
中医养生康复基于这种对生命动静相依的深刻认识,强调提出了 动静互涵的养生法则。动静相依,形宜静养,反对形体过劳;神 宜静养,强调“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总之,动与静,必须结 合,二者必须适度,不能出现单方面的太过或不及,只有动静结 合,才能达到维护健康、祛病延年的养生康复目的。
人神与形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整体辩证关 系。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神不能脱离形体,但形体 若无神,生命即终结。所以中医养生康复强调形神共调的法则, 认为只有做到“形与神俱”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
养形和养神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在形神关系中, “神”起着主导作用,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敷布 必须受神的主宰。因此,中医养生康复要求形神共调,而以养神 为先,以“养神”为第一要义,在养神的前提下,进而养好形。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实施,也要以养神为重。
一日之内随昼夜阴阳进退消长,人的新陈代谢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人体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由于人体阳气具有昼夜 周期变化规律,故对人体病理变化也有相应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 为四时》将其规律总结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因此,应根 据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利用阳气的日节律进行养生保健,妥 善安排工作、习和休息,发挥人类的智慧和潜能,提高人体适应自 然环境的能力。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1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根本,利用各种养生康复方法整体促进身体机能和生理功能调节,达到科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综合法学。

它具有宣扬养生、疑病早治、防病抗病的预防性和西方的病治辅助性的特点,从而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中国传统养生康复学有多种形式,从古至今,古代常用按摩、艾灸、心理和体育活动等,以促进机体健康。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养生康复形式,如冥想、瑜伽、自我按摩等,用以改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无论哪种养生康复方式,都体现了中医传统养生理念的相关原则。

基于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有六点,即“天时、地利、人和、法则、思想、实践”:(1)天时,指人们通过观察和感悟,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科学运用节令饮食、时空文化、保护环境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地利,指依靠自然资源,利用食物、饮食治疗、动物及植物的疗效,以及中医针灸、按摩和其他健康保健形式,来调节身体机能,从而达到养生康复。

(3)民和,即主张以服务于人民、发挥尊重而非欺凌力量,以保护人民权利、健康和利益为社会价值观的道德准则。

(4)法则,即利用中医养生学理论,即“阴阳肝脾理论”,指导促进身心健康,抵御疾病。

(5)思想,指在养生康复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良好的价值观,控制情绪,以促进身心的健康。

(6)实践,则是指该学科的核心,在实践方法上要合理变化“补益气血”、“和胃止痛”、“养生保健”、“运动抗病”等中医养生理论的内容,合理安排时间,科学施行养生活动以及注重调适,以全面调整身体机体功能和生理功能。

由此可见,中医养生康复学以调节身心为核心,强调全面调节身心,通过合理安排节令、饮食,加强心理和体育活动,预防病变,调节自然生理,运用中医养生学理论调节病治辅助,以达到健康目的。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教案,基本原则教案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教案,基本原则教案
任务三:动静结合[10min]
动与静,不可分割,动是绝对的,静则是相对的,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动态平衡。中医吸收了古代哲学对动静的认识,赋予其在生命科学中具体的内涵。
任务四:协调平衡[10min]
首先,要保持精神情志的协调平衡。
其次,要维持作息劳逸的协调平衡状态。
2.试述中医养生康复技术之协调平衡原则。
3.试述养生康复之动与静、形与神之间的关系。
4.简述运用综合调摄原则的要点有哪些。
提问法、讨论法
提问、集体讨论
讲授法、案例法
讲授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PT
讲授法、PPT
讲授法、PPT
教学反思
本课开篇先跟同学讨论上次课布置的作业,一方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跟同学们复习了上次课的重点知识;接着用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入本次课要授课的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深入浅出跟同学们学习了本次课需要重点掌握及熟悉的内容,并适时增加提问,与同学们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课堂最后跟同学们一起总结了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布置了课后作业。整次课下来,思路清晰、重点难点明确并讲解到位,同学们回应积极,反响良好。
教案首页
学习情境或学习模块或节
第三章 基本原则
第3次课
课名
第三章 基本原则
学时
2
课型
理论
授课周次
3
教学目标
1.掌握天人相应、协调平衡原则。
2.熟悉形神共调、动静结合原则。
3.了解综合调摄原则。
教学重点
天人相应、协调平衡原则
教学难点
形神共调、动静结合原则
教学环境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中医养生康复学重点整理(1) (1)养生:依照人类生命进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可以保养躯体、防备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办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康复:是指关于伤病、残疾者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也许以减轻病残的妨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及日子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

中医康复:是指采纳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举行恢复,以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的生命质量。

1、康复的要素(挑选+简答)(1)康复的对象(2)康复的领域(3)康复的措施(4)康复的目的(5)康复的提供(1)康复的对象:要紧是残疾病人、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

(2)康复的领域: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经过特别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遇),“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日子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算是“全面康复”。

(3)康复的措施:一切实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落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措施,别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办法(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日子素养,恢复独立日子、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会上过故意义的日子,重返社会。

(5)康复的提供: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别仅有专业的康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打算和实施。

康复别仅是训练残疾、残障患者,提高其功能,以习惯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具整体来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要求残疾、患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会均参与康复服务打算的制定和实施。

2、康复的对象(挑选)(1)部分急性伤病患者(2)各类残疾者(3)部分慢性病患者(4)年老体弱者康复是要紧对象:残疾病人3、康复的基本观点(填空)整体康复观——“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功能康复观——加强或恢复脏腑功能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日子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学是研究和实践中医养生学理论,以健脾养胃,补益气血,调整气血,健肾壮阳,清淤祛湿,宣肺化痰,活血止痛,温润肌肤,清心安神,疏导气血,调节脏腑,活血化瘀,清热润肠,清火健脾,益气健肾,滋阴补肾,强健体质,抵御疾病,改善生活等理念,综合运用药物、饮食、运动、保健、心理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和治疗,以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为宗旨。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调节脏腑,治标治本,把握养生的重点。

中医认为,健康的身体需要脏腑的和谐,因此,要把握调节脏腑的重要性,以治标治本,使身体回归健康。

二、治病不可过度,养生要慎重。

中医认为,治病不可过度,避免过度的治疗对身体的损害,而且要注意养生的节制,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三、日常保养要注意。

日常保养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重要内容,日常保养要注意休息、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四、以自然为本,积极防治。

科学养生要以自然为本,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积极预防各种疾病,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一门涵盖理论、实践、自然、心理和身体等多方面的学科,按照上述原则,可以健康有效地改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身体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它既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养生康复。

其中,中医养生康复注重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视整体、个性化、自然疗法、辨证施治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对大家了解和运用中医进行养生和康复有所帮助。

一、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形体功能、精神情感等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从整体上考虑健康问题,即观察人的身体、情绪、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病因、病机、病证,进行整体调节修复。

二、个性化治疗中医个性化治疗是指根据不同的人体体质、年龄、性别、季节、地域、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考虑,对每个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切实管控人体的状况和健康水平。

比如,同样是感冒发热,中医在诊断的时候会依据患者发病的时间、症状的程度、体质的不同等情况对症下药,因人而异,不同方案针对不同情况。

三、自然疗法在中医养生康复中,还强调自然疗法,即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力量来调理身体。

这些自然方法可以包括中草药使用、膳食调理、穴位按摩、气功锻炼、茶水等等,可以避免人造的副作用,能够达到回归自然、保健康的目的。

四、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性征和病因病机等信息,运用辩证思维,尽可能地准确理解疾病状况,进行对症施治。

这种治疗方式是产生在对患者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排序标签化地对症下药。

因此,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

五、养生与预防中医强调养生与预防疾病。

养生指的是在具有一定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健措施来优化身体状态和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强调预防忽视疾病的早期预警和治疗,早期发现并科学处理患病可能性的状态,避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保持身体的健康现状。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观念、个性化治疗、自然疗法、辨证施治、养生与预防。

中医院中医养生及康复技术手册

中医院中医养生及康复技术手册

中医院中医养生及康复技术手册第1章中医养生基础理论 (2)1.1 中医养生的概念与内涵 (2)1.2 中医养生原则与方法 (2)1.3 中医养生与天人合一 (3)第2章饮食养生 (3)2.1 饮食调养的原则 (3)2.2 食物性味归经与养生 (4)2.3 药膳养生 (4)第3章运动养生 (5)3.1 中医运动养生的特点与原则 (5)3.1.1特点 (5)3.1.2原则 (5)3.2 太极拳养生 (5)3.3 五禽戏养生 (6)3.4 易筋经养生 (6)第4章情志养生 (6)4.1 情志与养生 (6)4.2 调摄情志的方法 (6)4.3 精神修养与养生 (7)第5章睡眠养生 (7)5.1 睡眠养生的重要性 (7)5.2 中医睡眠养生方法 (7)5.3 失眠的中医调理 (8)第6章四季养生 (8)6.1 春季养生 (8)6.1.1 饮食养生 (9)6.1.2 运动养生 (9)6.1.3 精神养生 (9)6.2 夏季养生 (9)6.2.1 饮食养生 (9)6.2.2 运动养生 (9)6.2.3 精神养生 (9)6.3 秋季养生 (9)6.3.1 饮食养生 (9)6.3.2 运动养生 (9)6.3.3 精神养生 (9)6.4 冬季养生 (10)6.4.1 饮食养生 (10)6.4.2 运动养生 (10)6.4.3 精神养生 (10)第7章节气养生 (10)7.1 节气养生的原理 (10)7.2 二十四节气养生要点 (10)7.3 常见疾病的节气调理 (11)第8章康复技术概述 (11)8.1 康复技术与中医养生 (11)8.2 中医康复原则与疗法 (11)8.3 中医康复评定 (12)第9章针灸与推拿 (12)9.1 针灸疗法 (12)9.1.1 针刺疗法 (12)9.1.2 灸疗法 (12)9.2 推拿按摩疗法 (13)9.2.1 推拿疗法 (13)9.2.2 按摩疗法 (13)9.3 针灸推拿在康复中的应用 (13)9.3.1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13)9.3.2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 (13)9.3.3 内科疾病的康复 (13)9.3.4 妇科疾病的康复 (13)9.3.5 其他疾病的康复 (13)第10章中医特色康复技术 (14)10.1 中药浴康复技术 (14)10.2 拔罐疗法 (14)10.3 刮痧疗法 (14)10.4 穴位敷贴疗法 (14)第1章中医养生基础理论1.1 中医养生的概念与内涵中医养生,顾名思义,指的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人的生命活动进行调养、保护和提升的一种保健方式。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1. 认识中医养生说到中医养生,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神秘,觉得这个“中医”就是个老头儿拿着扇子在那儿摇摇晃晃。

不过,别小看这门学问,其实它可有不少门道呢。

中医养生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就是要和自然和谐相处。

这就像我们和小伙伴打游戏,要有默契,才能玩得开心。

不然,老是被打倒,那多丢人啊!1.1 阴阳平衡阴阳可不是那些搞音乐的DJ,而是中医的核心思想。

简单来说,阴阳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像白天和黑夜、热和冷。

咱们的身体也是如此,阴阳失衡了,就容易生病。

想象一下,冬天的时候吃冰淇淋,那可真是跟自找麻烦没两样!所以,养生就是要让阴阳找回平衡,这样身体才能健康。

1.2 五行理论说到五行,大家可能会想到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中医把这些元素和我们的身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就像我们吃的每一种食物,都是这个五行的反映。

比如,春天多吃点绿色的蔬菜,能帮你肝脏“清清肝火”;夏天多喝水,心脏才能舒服点。

你要是把五行搞懂了,养生就跟玩拼图一样简单。

2. 养生的生活方式想要在养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日常生活中可不能掉以轻心哦。

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能让你一夜之间成为养生达人。

下面咱们就聊聊一些简单又实用的养生小妙招。

2.1 饮食调养饮食上,咱们可不能随便来,要讲究“适时、适量、适性”。

这就好比你去朋友家聚会,别贪吃,先看看人家桌上有什么,再决定吃啥。

多吃点五谷杂粮,水果蔬菜,少吃油炸和甜食,绝对能让你的身体感谢你。

记住,吃得健康,生活才不会“翻车”!2.2 适度运动运动也是养生的重要环节。

你可以选择太极、瑜伽,或者晨跑、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运动的时候别太拼,适度就好,别让自己累得像个“拖拉机”。

再说了,运动也得讲究方法,先热身再开始,才能让身体更灵活。

你想想,秋冬季节,不少人都爱窝在沙发上,这可真不是养生的“良方”。

3. 心态调整养生可不仅仅是吃好喝好,还得有个好心态。

心态好,万事都好,俗话说“心宽体胖”,真不是没有道理。

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疏通经络,首重奇经
行气活血,重在化瘀
五、惜精养气,起居有常
固护肾精
“是故五脏主藏精气者也,不可伤,伤者失守而 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培养元气 起居有常
六、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益气与养血法
滋阴与温阳法 气血阴阳兼补
扶正祛邪并用
七、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养形治形
调摄饮食,充养形体 适度锻炼,强健形体 谨慎起居,保养身体 适宜技术,恢复功能 养神治神 修身养性、少私寡欲、情绪乐观、情志制约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协调五脏,补固为主
协调六腑,泻通为主 协调脏腑,脏腑互治
久病不复,调补脾肾
四、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第二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基础理论 1.基本理论 2.基本原则 3.康复评价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一、阴阳互根,协调平衡 《素问》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说明阴阳平衡,是保持健康和恢复 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平衡是互 生互长的动态平衡。
二、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六、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七、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八、保精养气,起居有常
九、杂合以治,辩证施术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人体内阴阳的平衡
人与自然的阴阳平衡(四时)
着装/饮食/起居情志等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 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故智者养生也,顺四时而避寒暑”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八、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运动形体,清静精神

中医基础理论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PPT

中医基础理论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PPT

(三)正治与反治
1、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即采纳与 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适用于疾病的本质与现 象相一致的病证
(1)寒者热之:指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 (2)热者寒之:指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 (3)虚则补之:指虚损病证表现虚候,用补益扶正的方药治疗 (4)实则泻之:指邪实病证表现实象,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治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是故圣人不治已 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 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 亦晚乎!”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一)提高正气,增强抗邪能力 1、重视调摄精神 2、注意饮食起居 3、加强身体锻炼 4、人工预防免疫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二)避其邪气,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 2、药物预防
扶正与祛邪相兼:主要适用于正气已虚、邪气仍实的虚实夹杂 证。如以正虚为主者,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以邪实偏重者, 则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或先扶正后祛邪,或先祛邪后扶正, 或攻补兼施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二)治标与治本
• 从正气与邪气来讲,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 从病因与症状来讲,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 从先病与后病来讲,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 从新病与旧病来讲,旧病为本,新病为标 • 从病变部位来讲,脏腑为本,肌表为标 • 一般来讲,“本”代表疾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与起主要作用的方
(一)扶正与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 原则,主要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如气虚者益气, 血虚者补血,阴虚者滋阴,阳虚者温阳等
祛邪:即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与损害的一种治疗原 则,主要适用于邪气盛、正气未衰、以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证 。临床可依照具体病证,选用发汗、攻下、清热、散寒、消导 、祛湿、涌吐、化瘀等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行气活血,重在化瘀
⒊温经化瘀法
是将温通经脉和活血化瘀二法结合起来的的治法 适用于寒滞经脉证,如疼痛性病症、症瘕积聚、妇女月 经不调等 如温经汤、复方丹参制剂、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温针、 艾灸、火罐等为代表性的药剂、药膳和针灸调理技术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五、惜精养气,起居有常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养形治形及其方动、运动,既可锻炼筋骨、强健身体, 又能畅通经络、和调气血,通则不病,通则康复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养形治形及其方法 ⒊谨慎起居,保养身体
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及时躲避风、寒、暑、 湿、燥、火六淫病邪侵袭。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趋避外
患病包括病后康复期间,尤其是五脏虚
证与热病后期,要特别注意劳逸、房事 适度或避劳、禁欲,此即所谓“劳复”、
有具体的说明
“色复”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六、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扶正祛 邪,即扶助 扶正,指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邪 与康复能力,适用于虚证,即 “虚则补
正气、祛除
邪气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五、惜精养气,起居有常 (二)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就是 起居有常,还有劳逸、房事适度。房事
要养成良好的生
活起居习惯 起居,主要是指
适度在于节欲保精,是“惜精”的养生
方法。劳逸适度在于不伤元气,是“养 气”的养生方法
起居中的作息,
这在《素问·四 气调神大论》中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二)养神治神及其方法 ⒋情志制约
情志制约即 “以情胜情”, 又可分为“五脏 情志制约法”和 “五脏情志制约法”,是运用五行 的生克制化关系,以一种情志去纠
正相应所胜的情志,达到调节由这
种不良情志所引起疾病的治神方法 “阴阳情志制约法”,是根据情志 活动两极性的原理而进行“以情胜 情”的治神方法
专门对肾做了深入研究,并以此项研究成果著有《肾的研 究》一书,提出用补肾法可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支气 管哮喘、冠心病、硬皮病、红斑性狼疮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等慢性疑难杂症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四、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一)疏通经络,首重奇经 (二)行气活血,重在化瘀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广义的调和阴阳,
如保持人体与自然界 内外环境的平衡、形 体与精神的调摄、动 与静的适度、劳与逸 的结合等
狭义的调和阴阳,指调和
失衡脏腑的阴阳,常用的有扶 阳抑阴、育阴潜阳、抑阴复阳、 抑阳存阴、阴阳并补五法,通 用于药物康复,也适用于针灸、 推拿、传统功法、食疗药膳等 养生康复技术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之海,故督任二脉关系到一身的阴阳二气。欲调理经脉的 阴阳,首先应考虑调理督任二脉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疏通经络,首重奇经
⒉通调督任
通调督任,不仅是康复的需要,对养生亦有重要的作用。养生 方面,在气功导引中有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的要求。 康复方面,通调督任之所以受到重视,是由于在生理上督脉通 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中风后遗症、乙脑后遗症、神经官能症、 脊髓空洞症等许多神经、精神系统疾患的康复多以督脉理论为 基础,以指导各种疗法;对于全身功能低下者,又多以任脉理 论为指导,如有全身虚寒性疾患者,常用艾灸任脉的神阙、气 海、关元等穴而获效
(二)行气活血,重在化瘀
⒉行气活血法
是将行气和活血化瘀二法结合起来的治法 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如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以及高血 压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
梅核气、症瘕积聚等许多身心疾病、躯体疾病
除方药外,情志调摄、传统功法也有很好地行气活血 作用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系统疾病,„„凡具有脾气虚或脾阳虚的证候,都可用调
补脾胃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四)久病不复,调补脾肾
补肾法,在康复医疗中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 一般慢性病,若久病不复,通过调补肾脏,可取得满 意的疗效。如以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藏象及治则现代研究
奠基人姜春华为首的藏象研究小组,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
第二章 中医 养生康复技术 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 技术的基本原则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邓沂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惜精养气、起居有常
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避邪护正、顺应自然
(二)行气活血,重在化瘀
⒈益气活血法
是将补气和活血化瘀二法结合起来的治法
适用于气虚血瘀证,如肝硬化、中风后遗症、慢性肾功
能衰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等病症的治疗,冠心病心肌
梗死等病症的防治,以及抗衰延年方面均可使用 如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以及地龙桃花饼等即为 代表性的药剂、药膳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药及其相关疗法有
脉管炎、动脉硬化性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
止痛、调经、疗伤、 上消化道出血、硬皮病、角膜瘢痕、烧伤瘢 消癥及止血、安神、 痕、手术后组织粘连、慢性支气管炎、肺气
生新作用
肿、肺心病、冻疮、有肿块的肝硬化、各种
肿瘤等疾病的康复医疗,若能及时恰当地应 用活血化瘀法,往往会取得满意疗效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 六腑失调,应视其何部不调而通利之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三)协调脏腑,脏腑互治
互为表里的脏腑 脏腑生理上有相合的关系,故在
在功能失调时常常会
脏腑同病,在调治时 则应脏腑互治,即脏 病治腑、腑病治脏
病理上脏腑病变亦可相互影响
临床上脏病治腑和腑病治脏者不
乏其例。如心火上炎而见舌赤糜
烂,可用泻小肠之火来调治;肺 气不降而见咳嗽痰喘,可用泻大 肠之气来调治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四)久病不复,调补脾肾
补脾法,在康复医疗中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临床上除了消化系统疾病之外,还有慢性气管炎、肺
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癃闭等泌尿系统疾病, 重症肌无力、神经衰弱等神经系统疾病,低血压、冠心病 等循环系统疾病,糖尿病、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与造血
奇经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与阴跷脉、阳跷脉、 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临床上,因人到老年,多有下元虚衰、肝肾两亏、精血
不足,同时久病亦常有肝肾精血虚衰的表现,故调补八
脉对养生保健、老年病康复尤为重要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疏通经络,首重奇经 ⒉通调督任
督脉总督诸阳、为阳经之海,任脉总任诸阴、为阴经
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杂合调治、辨证施术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人的生理功能虽复杂,但正常的生理,都可用“阴阳和 调”来概括。疾病机理虽繁复,但都可用“阴阳失调” 来涵盖 调和阴阳,即可作为养生康复的总则。然而对阴阳的调
和,应视具体情况而调之,不能有所偏颇,必须阴阳并重
利、色、物等的欲念
少私寡欲之所以有利于养生康复,有助于健康长寿,是 因为减少私心、降低欲念可使心地坦然、心情舒畅,进 而心神宁静、气血调和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二)养神治神及其方法 ⒊情绪乐观
情绪对人的健康有直接联系,不良的情绪是导致多种疾
病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情绪乐观可使营卫流通,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使 身心健康
⒊谨慎起居,保养身体
⒋适宜技术,恢复功能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养形治形及其方法
⒈调摄饮食,充养形体
民以食为天,无论 是人的生存、生命的健 康,还是病后的康复, 饮食及其由其化生的精 气都至关重要 饮食调摄,指谷菜肉果要 荤素结合、四气五味要配伍, 才能通过脾胃的作用化生精气 血津液,充养形体,满足脏腑 等组织器官和生命活动的需要, 确保生命健康、病后康复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维护身体的健康,
必须同时注意形、神的 保养
神对形体有主导作
用,心主神志、为君主 之官。故说,形神共养, 养神为先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一)养形治形及其方法
养形治形,即人的形体的充养、锻炼、保养和病残部 位的功能恢复 ⒈调摄饮食,充养形体 ⒉适度锻炼,强健身体
⒉少私寡欲
⒊情绪乐观
⒋情志制约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二)养神治神及其方法 ⒈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是养神治神的第一要务
主要内容是注重养生、康复者的思想、道德与情操等
精神情志的调养和优雅的兴趣爱好的培养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二)养神治神及其方法 ⒉少私寡欲
少私,即减少私心杂念;寡欲,就是节制、降低对名、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一)养生与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的原则在
养生方面,侧重于维护 阴阳的平衡
调和机体阴阳平衡
以健康长寿,包括人体 内阴阳平衡的调和以及 人与自然尤其是四时阴 阳平衡的调和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二)康复与调和阴阳
“阴阳情志制约
法”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原则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一)协调五脏,补固为主 (二)协调六腑,泻通为主 (三)协调脏腑,脏腑互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