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快题中的道路交通知识——城市道路(二)(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
城市规划快题中的道路交通知识——城市道路(一)(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
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骨架,是城市空间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城市规划快题中必然出现的要素之一。
处理好地块内容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是城市规划快题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会出现我们所讲的“快题硬伤”。
本期及随后一期分别从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交叉口两个部分出发,罗一罗城市规划快题中设计到的城市道路基本知识及快题规划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城市道路按照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1、平、断面形式对于城市规划快题而言,首先可以根据城市道路的平面形式判断出道路等级,其次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道路选定并绘制出其平面形式。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计时速60-8040-6030-5020-40(km/h)分隔带设置必须设应设可设不设断面采用形双、四幅路三、四幅单、双幅路单幅路式(1)快速路平、断面形式(2)主干路平、断面形式(3)次干路平、断面形式(4)支路平、断面形式2、对于地块内容设计的影响城市道路对于地块内容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与道路禁止开口的确定。
(1)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确定对于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对于其的规定,国标中并无明确规范,一般是由省、市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出台的管理条例(办法、规定等)做出。
在各个地方技术标准中,关于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的规定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以道路宽度和建筑高度的双因子控制,以青岛市为例;第二,以道路等级和区域位置双因子控制,以天津市为例;第三,以道路宽度、建筑高度以及区域位置三因子控制,以江苏省为例。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_图文
交通组织:对外交通设施附近; 大量人流汇集的公共设施附近 人流大量集散的地段:配置路外综合性公共停车场和综合性公
共交通站场。 大型文化生活设施前:(量大、集中、单向、车辆类型多)合理
组织几条客运能力较大的公共交通疏散线、结合周边街道与其环 通。
21
22
23
城市邻里单位规划示意图
工业过于集中城市的一隅, 形成明显的单向交通
24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分级
快速路(大城市设置) 联系功能区、交通枢纽、
主干道 全市性干道 公共活动中心
次干道 区干道
联系主干道
支 路 街坊道路 联系街坊
分类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来自解决分区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联系; 如快速路。
规模
17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 城市干道的走向 • 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 城市面貌的反映 •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
18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1、城市交通(实质是道路系统)体现城市用地空间联系
交通吸引点(工业企业、住宅区、公共服务区、车站、码头、 仓库等)引起交通的发生、流向、流量,形成全局分布。
2、城市道路交通特征
• 吸引点之间的车辆行人交通错综交织,分为必要性与其他交通 • 各类交通的流动线路、发生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具有一定 规律性; • 交通工具(方式)不同对道路系统提出不同要求; • 道路的通过能力取决于交通方式的组织。 • 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
19
20
第二章 城市道路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车辆交通流特征
五、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行驶的特征
公交车辆运行的典型特征 • 公共交通车辆是按固定线路行驶、沿途停靠站点的。
所以,它的速度变化就受到站距的限制,与道路上其它车 辆的行驶特征不同。
第公三交车节行驶车速辆度交通流特征
• 由于一条公交线路所经过的道路和街道情况比较复杂, 站距也不等,各站间的行驶速度会有较大差别。所以,通
• 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3~5年
近
宏观 中观 微观
3、城市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和工作程序
交通规划总体设计
现状交通调查与交通问题诊断 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制订方案
评价方案
修订规划
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
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 城市交通的四大因素 • 交通流理论 • 交通调查分析 • 交通规划方法
任务
A.通过调查分析,评价现状交通系统,科学预测城市交通需 求; B.提出交通系统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城市客货运系统和道路 系统及相关设施; C.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和交通运输管理策略。
2、城市交通规划的层次
•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50年 远
• 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5~20年 中
2 城市交通的四大因素
一、• 城用市地交通的四大因素 •人 •车 •路
•用用地地是产生交通和吸引交通的源和流
• 居住用地— 交通产生源 • 商业用地— 交通吸引源 • 交通生成指标是交通规划的基础数据
用地做为交通源 头,不同性质用地产 生出不同的交通数量, 这是研究的出发点。
人(行人)
• 出行目的 • 出行方式 • 平均出行距离(或出行时间) • 日平均出行次数
合流 交织流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策划和规划。
它涉及到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旨在合理利用城市的资源,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功能,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初步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基本框架。
首先,城市规划快题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它们的布局需要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人口的分布情况。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它们的布局需要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方便性。
其次,城市规划快题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交通布局和交通规划。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布局和规划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流畅度和人民的出行便利性。
在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道路的布局和设计,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确保交通的畅通。
再次,城市规划快题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地域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城市规划不仅要满足人民的居住和工作需求,还需要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色。
在快题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绿化率和建筑密度,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最后,城市规划快题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体现。
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位。
在快题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建筑的风格和布局,体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个性。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初步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基本框架。
它涉及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交通布局和交通规划,地域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体现。
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可以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城市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交通规划知识点城市交通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人们出行需求,制定合理的城市交通布局和建设计划,以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道路网络、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停车管理等,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城市交通规划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它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规划方法,确定城市道路的数量、布局、等级以及各道路之间的联系和转换关系。
在城市道路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道路的通行能力、道路宽度、交通组织形式等因素,以满足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
二、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等。
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
在公共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线网规划、站点设置、服务水平等因素。
三、非机动交通规划非机动交通规划是指对步行、骑行等非机动交通方式进行规划和设计,以促进城市低碳出行。
非机动交通规划需要确定步行和骑行的道路网络和设施,提高非机动交通系统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增加步行和骑行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四、停车管理规划停车管理规划是指对城市停车场和停车设施进行规划和管理,以提供方便的停车环境,引导合理停车。
停车管理规划需要确定停车位的数量和分布、停车场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措施,综合考虑城市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安排停车资源。
五、出行行为调查出行行为调查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调查和研究居民的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出行时间等信息,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出行行为调查可以采用问卷调查、GPS定位等方法,获取全面、准确的出行数据,并结合交通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六、可持续交通规划可持续交通规划是指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健康发展。
可持续交通规划需要兼顾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广低碳出行方式,提高交通系统的能效和环保性。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
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
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
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
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
2021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2)
2021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2)(三)城市道路平面规划设计1、平曲线的设计平曲线最小半径,是指保证机动车辆以设计车速安全行驶时圆曲线最小半径。
它取决于道路的设计车速。
不同等级的道路规定有不同的设计车速。
不同等级的道路规定有不同的设计车速,所以,它的最小半径也不同。
城市道路一般均不设超高,平曲线半径的选择,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使汽车行驶安全与迅速。
2、超高、加宽缓和带当地形、地物不允许设置平曲线最小半径时,可将道路外侧抬高,使道路横坡呈单向内侧倾斜,称为超高。
超高横坡地大小取决于曲线半径的大小。
道路平曲线半径≤250米时,应在平曲内侧加宽。
超高缓和段长度不小于15-20米。
当曲线加宽与超高同时设置时,加宽缓和段长度与超高缓和段长度相等,内侧增加宽度,外侧增加超高。
如曲线不设超高而只有加宽,则可采用不小于10米的加宽缓和段长度。
(四)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1、设计概述(1)交叉****通组织方式有四种:即无交通管制、渠化交通、交通指挥、立体方式。
(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交叉口设计的要求是确保人行和车辆安全,使交叉口的通行水平适合道路交通流量要求,具体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准确选择交叉口型式和设计交叉口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包括交叉口转弯半径、交叉口车道数和宽度的确定等。
·确定必须保证的行车视距,从而确定视距三角形范围。
·准确合理地实行交通管制和组织,设置必要的交通设施,合理布置交通岛、人行横道等。
·做好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并妥善地布置排水设施等。
(3)交叉口的基本类型有两大类:即平面和立体交叉。
平面交叉形式有十字形、X形、T形、Y形、多路形和环形;立体交叉又分为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
互通式交叉又分为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和环形三种。
(4)交叉口自行车交通组织方式:设置自行车右转弯专用车道、设置左转弯候车区、停车线提前法、两次绿灯法、设置自行车横道。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道路的性质、组成及其作用1.城市道路:■城市中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所必需的车辆、行人交通往来的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市中心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对外交通枢纽以及文化教育、风景游览、体育活动场所等,并与郊区公路相贯通的交通纽带。
2.作用:■不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而且是布置城市公用管线、街道绿化、组织沿街建筑和划分街坊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沿街建筑的日照、通风和建筑艺术;■因此,城市道路是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3.道路分为:公路在城市、县镇、大城市远郊工业点以及其他独立工矿区以外,联系相邻市县或工矿区的道路厂矿道路在工厂、矿区内部的交通道路以及厂矿到公路、城市道路、车站、港口衔接处的对外公路,由于其交通城市道路在城市(或城镇)以及大城市所辖郊县、工业点以内,联系其内部各组成部分的道路。
其通向城镇近郊区的道路,由于其断面组合上有时布置有专供农用的拖拉机道,以及公用设施管线较市区街道少而简单,往往称为郊区道路;而在建成区内沿道路两侧有连绵不断建筑物的路段,则可称为街道。
农村道路在农村中联系公社或公社范围内集镇、大队、居民点,以及生产队、作业点的主要道路等,由于其交通性质、特点,技术标准要求上与公路多有所差别,亦可称为农村道路。
4.城市道路的组成:包括供城市中各类车辆行驶用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绿化地带,以及沿街的街沟、进水口、地下管线、构筑物和路上照明、动力杆线、交通管理附属设施等。
★城市道路系统和分类一、城市道路系统1.概念城市道路系统:由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道路,包括附属设施有机组成的道路体系。
城市道路网:通常是指城市中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面图上的布局,两者往往通用。
2.功用■把城市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城市各部分之间有便捷、安全、经济的交通联系;■城市总平面布局的骨架,对城市建设发展是否经济合理起着重要作用3.一般包括■城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联系、贯通的汽车交通干道系统■各分区内部的生活服务性道路系统4.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特征应包括道路网结构型式、组成及其路幅宽度以及停车场等的分布。
城市规划快题中不可忽视的公共交通知识
城市规划快题中不可忽视的公共交通知识——公交车交通与出租车交通首先关于上周亲们给非常规的建议和疑问,小编大体整理了一下跟此篇文章相关的问题,在正文之前给个简要的回答。
Q1:关于前两篇城市规划快题道路交通知识,有亲问考试能考这么详细么?A1:首先小编是希望能更深入一点,但这些知识在考试中也都已经有先例。
以本篇公共交通为例,在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初试题目中要求布局港湾式公交车站;南理工大学2012年初试题目要求布局市内公交总站和出租车站;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初试题目地块周边有多个公交站点。
Q2:关于规范的问题,有亲们问都有哪些关于道路交通的国家规范?A2:小编主要参考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BG50220-9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Q3:关于资料的问题,有亲们问可否将规范和小编的参考资料共享?A3:由于微信平台的限制,没办法传送文件,如果有亲们需要,亲把邮箱留言给非常规公众号,小编整理好后发给亲们。
开始本篇的正式内容,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对于城市规划快题而言,首先要求可以充分考虑公共交通对于地块内容规划的影响,其次要求可以做出公共交通站点或站场等的布局设计,近几年多所高校考研快题中有许多涉及,因此需要对公共交通各项知识有较为深刻的把握。
关于公共交通还是分两篇推送,本篇主要为公交车与出租车交通,下篇为地铁与轻轨交通。
一、公交车交通公交车交通是城市中最普遍的公共交通方式,关于公交车交通规划,内容非常复杂,包括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公交站场、运能测算等多项内容。
但针对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在此主要探讨公交站点和公交站场相关内容。
1、公交站点(1)公交站点布局在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中,一般不会涉及城市或区域尺度上公交车站点的布局,多为在某一路段或道路交叉口附近对单个或一对公交站点进行布局。
城市道路及交通规划期末重点2023年修改整理
一、都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1、都市综合交通的含义“大交通”是指都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都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都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都市交通系统的要素(1)人和物的流淌(交通需求)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淌,是都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治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治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四周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都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1)都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确定不同性质的都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都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抉择:时刻、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
也可用平均出行时刻和最大出行时刻来表示。
与都市规模、都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都市道路交通的要紧容。
不管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能够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依照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研复习
一、道路交通定义1)道路(4)道路是能够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具有城市交通运输、公共空间、防灾减灾、空间结构形态及空间引导等方面的功能。
道路是交通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道路是交通的基础,负担着城市内部和城际之间交通中转,集散的功能。
2)交通(1)交通是人与物的运输与流通,包括各种现代的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精细的体系。
就其运输方式有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与电梯送带等;就其空间分布有城市对外的市际与城乡间的交通,城市范围内的市区与市郊间的交通;就其运行组织形式有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就其运输对象有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二.道路分级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级别的确定是由交通流量确定的,具有相应的城市职能。
快速路:机动车道路(双幅或四幅路),解决中长距离、大运量过境的交通问题;主干路:以机动车交通为主,适当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城市分区之间的联系(城市组团之间的形式);次干路:通达性,从交通逐渐过渡到生活;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道路分类道路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分类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
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干线公路;起连接作用的公路为支线公路。
干线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三、车辆停发方式:(13)(a)前进停车,后退发车;(b)后退停车,前进发车;(c)前进停车,前进发车。
车辆的停放方式:(13)按场地可划分为平行式(平行道路停放)、垂直式(垂直道路停放)、斜列式(与道路成角度停放,60°、45°、30°)。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考点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考点第一篇: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考点第一章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
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
(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
(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第2章 城市道路工程
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大纲要求2.1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2.1.1 掌握道路断面设计的要求2.1.2 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的要求2.1.3 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2.2 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2.2.1 了解停车场的分类及停车特点2.2.2 熟悉路边停车带的规划设计要求2.2.3 掌握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要求一、考点讲评(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1.〔考点〕净空与限界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一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
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称为限界,净空加上安全距离即构成限界。
〔拓展〕各类净空与限界尺寸行人:净高要求2.2m;净宽要求0.75~1.0m。
自行车:净高要求2.2m;净宽要求l.0m。
机动车:小汽车净空要求1.6m,公共汽车3.0m,大货车(载货)4.0m;小汽车净宽要求2.0m,公共汽车2.6m,大货车3.0m。
道路桥洞通行限界:行人和自行车高度限界为2.5m,有时考虑其他非机动车通行及在非机动车桥洞内雨天通行公共汽车,其高度限界控制为 3.5m;汽车高度限界为4.5m,超高汽车禁止在桥(洞)下通行。
铁路通行限界:电力机高度限界车6.5m,蒸汽和内燃机车5.5m;宽度限界4.88m。
桥下通航净空限界:主要取决于航道等级,并依此决定桥面的高程。
〔例题〕行人净空要求:净高要求为(D)m;净宽要求为(D)m。
A.2.0;0.70-1.0 B.2.2;0.85-1.0C.2.0;0.80-1.0 D.2.2;0.75-1.02.〔考点〕视距与视距限界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人员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等。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求道路及道路两旁提供一定的视距空间以保证行车安全,称为视距限界。
〔拓展〕停车视距:由驾驶人员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车辆制动距离和车辆在障碍物前面停止的安全距离组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知识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知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流动、居民出行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
为了实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设计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知识。
一、交通规划基础知识交通规划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它主要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流量调查、道路网络布局等内容。
设计者需要熟悉交通规划原理和方法,了解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道路规划设计。
1.交通需求分析:包括对人口、就业、居住等因素的预测分析,以及对不同交通需求的划分和测算。
通过对城市发展趋势和人口、车辆增长的预测,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为道路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2.交通流量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统计,获取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行为信息。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到大量的交通行为数据,如车速、交通信号灯使用情况等,为道路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道路网络布局:通过分析城市道路现状和交通流量数据,确定合理的道路网络布局。
道路网络布局应考虑交通流动、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以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和可持续。
二、道路设计基本原则在进行具体的道路设计时,设计者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满足不同用户和各种需求。
1.功能分区原则:根据不同道路的功能,对道路进行分区设计。
分区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通需求、车辆类型、交通流量等,将道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从而使得不同类型的道路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地形适应原则:考虑城市的地形和自然环境,对道路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在道路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人车分流原则:为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需要在设计中采用人车分流的措施。
通过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专用道等,将不同交通参与者的行动区域分开,减少交叉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道路交通第2章 道路交通基本知识2
第2章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2.1 城市道路基本知识2.1.1 城市道路类型道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所必需的车辆、行人交通往来的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城市中心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对外交通枢纽以及文化教育、风景游览、体育活动场所等,并与郊区公路相贯通的交通枢纽。
城市道路不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而且是布置城市公用管线、街道绿化、组织沿街建筑和划分街坊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沿街建筑的日照、通风和建筑艺术。
因此城市道路是城市市政设施的组成部分。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一、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二、主干路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三、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四、支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1.2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五个部分。
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城市道路设计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一、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二、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三、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四、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好的街道景观;五、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第2章城市道路工程38页word文档
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大纲要求2.1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2.1.1 掌握道路断面设计的要求2.1.2 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的要求2.1.3 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2.2 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2.2.1 了解停车场的分类及停车特点2.2.2 熟悉路边停车带的规划设计要求2.2.3 掌握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要求一、考点讲评(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1.〔考点〕净空与限界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一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
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称为限界,净空加上安全距离即构成限界。
〔拓展〕各类净空与限界尺寸行人:净高要求2.2m;净宽要求0.75~1.0m。
自行车:净高要求2.2m;净宽要求l.0m。
机动车:小汽车净空要求1.6m,公共汽车3.0m,大货车(载货)4.0m;小汽车净宽要求2.0m,公共汽车2.6m,大货车3.0m。
道路桥洞通行限界:行人和自行车高度限界为2.5m,有时考虑其他非机动车通行及在非机动车桥洞内雨天通行公共汽车,其高度限界控制为3.5m;汽车高度限界为4.5m,超高汽车禁止在桥(洞)下通行。
铁路通行限界:电力机高度限界车6.5m,蒸汽和内燃机车5.5m;宽度限界4.88m。
桥下通航净空限界:主要取决于航道等级,并依此决定桥面的高程。
〔例题〕行人净空要求:净高要求为(D)m;净宽要求为(D)m。
A.2.0;0.70-1.0 B.2.2;0.85-1.0C.2.0;0.80-1.0 D.2.2;0.75-1.02.〔考点〕视距与视距限界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人员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等。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求道路及道路两旁提供一定的视距空间以保证行车安全,称为视距限界。
〔拓展〕停车视距:由驾驶人员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车辆制动距离和车辆在障碍物前面停止的安全距离组成。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知识分享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一、道路交通基础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分类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通一一-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通为主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通兼达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分区干道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达一一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I、U、川级。
特大、大城市一一I级,中城市一一U级,小城市2、交通三参数Q、K、V及三者关系关系式基本关系:QK V抛物线关系:Q= V f (KV f ——自由车速 K j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与Q 区别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通行能力:是“能力”,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
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1、 城市交通模式2、 交通规划步骤1. 交通调查。
2. 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 交通规划1) 提出交通战略方案2) 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3、 OD 调查 出行,区内(间)出行线性关系:V= V f (1-K-)OD调查的概念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
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出行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四步法1. 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 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 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通量。
最新整理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1)
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1)相关推荐: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时间 |准考证打印时间|考试真题 |模拟试题 |考试大纲城市道路工程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1、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设计包括五个部分,即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其中涉及的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造型等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2、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1)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2)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建设的远近期结合;(3)交通量要留有余地;(4)综合考虑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人行及各种车辆的形式要求。
3、净高与限界(1)行人:净高 2.2米;净宽0.75-1.0米;(2)自行车:净高 2.2米;净宽 1.0米;(3)机动车:小汽车——净高 1.6米、净宽 2.0米;公共汽车——净高3米、净宽 2.6米;大货车——净高4米、净宽3米;(4)东路桥洞限界:行人和自行车位 2.5米,汽车为4.5米;(5)铁路通行限界:高度限界——电力机车为 6.5米、蒸汽和内燃机车为 5.5米;宽度限界——4.88米;(6)桥下通航净空限界决于通航等级。
4、车辆视距与视距限界(1)行车视距:驾驶人员保证效能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
行车视距一般分为停车、会车、错车和超车视距等。
前两者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较为重要。
停车视距大小与行车速度有关,见下表:计算行车速度1080706050403020停车视距(米)210160115957560453020计算行车速度单位是:千米/小时。
会车视距一般为两倍停车视距。
(2)视距限界有三种:平面弯道视距,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 1.2米的障碍物(含乔、灌木);纵向视距限界,以最小竖曲线半径来表达;交叉口视距又称视距三角形,在三角形限界范围内清除高于 1.2米的障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接上篇《城市规划快题中的道路交通知识——城市道路(一)》,本期为城市规划快题中的道路交通知识第二部分,主要谈及城市道路交叉口及其对城市规划快题的影响。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
道路与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种,其中平面交叉包括丁字交叉、十字交叉、环岛交叉等,立体交叉包括分离式立交、喇叭形立交、苜蓿叶互通式立交、菱形立交、环形立交等。
1、常见道路交叉口的形式
(1)常见平面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的型式有十字形、T形、Y型及环形交叉等。
在城市规划快题中,对于道路交叉口设计知识要求并不高,一般均准确给出。
若没给出,如西建2014年复试题目,注意平面交口红线切角长度即可。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规定:平面交叉口转角部位红线应作切角处理,常规丁字、十字交叉口的红线切角
长度宜按主、次干路20m~25m,支路15m~20m的方案进行控制。
如下图。
2、对于地块内容设计的影响
城市道路交叉口对于地块内容设计的影响包括基地出入口确定、视距三角形禁建等,对于城市规划快题而言,主要体现在基地出入口的确定。
(1)关于平面交叉口对于地块内容设计的影响
①关于十字、T字交叉口。
在国标中仅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有所规定,关于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在地方技术标准中有更为详尽的管理规定,如《江苏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各类建筑基地出入口位置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宜小于80米,距离次干道交叉口不宜小于50米。
《青岛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距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米,距次干道不应小于50米。
因此一般认为,自道路红线交叉定量起,距离主干道交叉口最小距离70m,距次干路交叉口最小距离50m。
出入口距离十字、T字交叉口最小距离
主干路交叉口次干路交叉口
70m50m
备注: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
②关于环形交叉口。
关于环形交叉口对于出入口的影响,小编查阅了很多资料,始终未找到相对靠谱点的标准或规范,建议参考十字交叉口规定。
(2)关于立体交叉口对于地块内容设计的影响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关于立体交叉口对于基地出入口的影响规定: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参照江苏省、青岛市规范。
《江苏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各类建筑基地出入口距桥隧坡道的起止线的距离,不宜小于30米。
《青岛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距桥隧坡道的起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0米。
对于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中,可以参照地方管理规定。
一般认为,基地出入口距离分离式立体交叉口应从坡道起止线起最小30m,距离互通式立体交叉口应从立体交口规划范围起最小30m。
其中关于立体交叉口规划范围的确定,《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规定:立体交叉规划范围应包括相交道路中线投影平面交点至相交道路各进出口变速车道渐变段及其向外延伸10m~20m的主线路段间所共同围成的空间。
出入口距离立体交叉口最小距离
分离式立交互通式立交
距坡道起止线30m距立体交叉规划范围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