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形成.
水的形成作文模板四年级
水的形成作文模板四年级水的形成。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水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水是由两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H2O。
在地球上,水主要以液态存在,但也可以以固态和气态存在。
水的形成主要分为地球形成时期和地球形成后期两个阶段。
在地球形成时期,地球是由一团炽热的岩浆组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表面逐渐冷却,岩浆开始凝固,形成了地球上的岩石。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水蒸汽被岩浆中的矿物质吸收,形成了地下水。
随着地球表面的冷却,这些地下水逐渐凝结成为地下水库,成为地球上的水资源之一。
在地球形成后期,地球上的水主要是通过降水形成的。
降水是指水蒸汽在大气中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然后从大气中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降水有很多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
这些降水形成了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海洋等。
此外,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了地下水。
除了地球形成时期和地球形成后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了水的形成。
比如,地球上的水资源受到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植被条件会对水的形成和分布产生影响。
比如,气候干燥的地区降水较少,地下水资源丰富;而气候湿润的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丰富。
总的来说,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地球形成时期和地球形成后期两个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让地球上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希望大家都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出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水的发展演变过程
水的发展演变过程
1. 宇宙大爆炸后,水的形成
大约137亿年前,在宇宙大爆炸后,氢气和氧气在极高温极高压的环境下结合,形成了最初的水分子。
这些水分子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而凝聚,成为星际尘埃中的一部分。
2. 地球形成时水的出现
约46亿年前,原始太阳系中的气体和尘埃团聚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球。
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最初的水可能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小行星或彗星上携带的水在撞击地球时释放出来;二是地球内部火山喷发时释放出的水蒸气。
3. 水在地球上的循环
随着地球环境的形成,水在地球上开始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过程。
通过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渗透等环节,水在大气圈、陆地和海洋之间循环流动。
这种循环过程维持着地球上生命所需的水资源。
4. 水与生命的演化
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生存在海洋中。
随后,生物在水的环境中不断进化,出现了多细胞生物、植物和动物等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
水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5. 人类与水的关系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始利用水资源,建造水利工程,发展农业和工业。
但同时,人类活动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如今,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和演变过程,见证了生命的孕育和文明的进步。
保护好这一宝贵资源,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地球水循环与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地球水循环与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水不仅滋润生命,也支撑着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运转。
然而,很多人对于水循环和地表水资源的形成过程并不了解,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地球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它以太阳能为驱动力,通过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动等过程,将水分从地球表面转移到大气中,再回到地表。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首先是蒸发阶段。
太阳能照射到地球表面,使得水体中的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从而进入大气中。
这个过程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水面上的水蒸发。
当阳光照射到湖泊、河流或海洋等水体上时,其中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变成无色无味的水蒸气。
接下来是凝结阶段。
随着水蒸气的上升,逐渐冷却的空气使其逐渐凝结成云。
云是由微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它们在大气中漂浮着,随着风的吹动而改变形状和位置。
然后是降水阶段。
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降水。
降水形式包括雨、雪、雾、露等等。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类型不尽相同,受地理环境、气候和天气系统的影响。
最后是径流阶段。
地球表面的降水并不会完全被吸收或蒸发,一部分会沿着地表流动,形成河流、湖泊等水体。
这些水体会进一步与大气进行交换,成为地表水资源的补给源。
此外,一部分降水也会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首先,在地壳的运动作用下,形成了地球上的山脉和平原。
山脉的存在使得降水在高处集中,并形成了许多湖泊和河流,这些水体成为地表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而平原则因地势相对平坦,降水比较均匀地渗透入地下,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其次,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系统也对地表水资源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气候是指长时间内一定地区的平均气象状况,而天气则是指短时间内的气象现象。
不同的气候带拥有不同的降水量和类型,例如热带气候多雨,而沙漠气候则干燥。
天气系统的变化将有助于地表水资源的再分配和再循环,从而使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得到补给。
断层活动与地下水资源形成
断层活动与地下水资源形成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地下水的形成与断层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就断层活动与地下水资源形成进行探讨。
1. 断层活动对地下水形成的影响断层是地壳中岩石层相对位移造成的裂缝带。
断层活动会对地下水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断层活动使得地壳岩石发生移位和变形。
这样的变形使得地下岩层发生了破裂和裂隙,孔隙度得到了提高。
地下岩石的破裂和裂隙为地下水提供了通道,使得降雨和河流水能够通过这些透水带进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其次,断层活动还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动状态。
当地下岩层发生倾斜或错位的时候,地下水会因为重力的作用,沿着断层面的倾向方向形成地下水流动的通道。
这种地下水通道在地表有时会显露为渗泉或者泉眼。
断层活动和地下水流动的通道共同作用,使得地下水得以形成并保持流动。
另外,断层活动对地下水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断层活动引起了地壳变形,使得地下岩层发生了破碎和错断,其他地层中含有溶解有害物质的喀斯特地区的岩层就可以与地下水发生接触,使得地下水因此受到了污染。
2. 断层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断层活动不仅对地下水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影响。
首先,断层活动使得地下水层的分布不均匀。
断层活动一般会形成断裂盆地或者抬升地,这些地形特点直接决定了地下水的分布。
在断裂盆地中,由于断层活动造成了盆地的拗拉变形,使得地下水大量聚集于盆地之中,形成深层富水区,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反,在抬升地中,由于断层活动造成了地壳的整体抬升,地下岩石层被压实且岩层断裂、裂隙较少,地下水相对来说比较稀缺,开发难度较大。
其次,断层活动可以作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当降雨或者河流水渗入地下岩层时,经过断层活动的作用,这些水体在断层面上沿着断层面倾斜方向聚集形成了地下水资源。
因此,分析断层活动的分布和特征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张振权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摘要据已有过去资料及新的信息报道,经综合分析,从地学观点阐述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以吉林为例论述了天然矿泉水资源主要控水因素,概述了全国天然矿泉水资源类型及分布规律。
关键词天然矿泉水资源、构造裂隙水.火山活动.地下载体.深部循环.长白山.全国分布类型。
应本年八月份“国际天然矿泉水资源会议”于吉林省白山市召开征文需要,撰写本文,以飨读者。
中国地大物博,天然矿泉水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泛,已知产地3500多处,水质优良。
具有广阔的勘查、开发远景。
其形成分布规律深受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主要是构造裂隙水、孔隙裂隙水)等因素控制。
众所周知,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对于天然矿泉水资源其主要补给源仍然是大气降水,也不可否定有的地区具备地下迳流或地表水体的补给。
总之,这些补给水源进入地下载体经过由浅人深运移、不断的和围岩介质进行离子交替等物化作用,在普通的地下水中富集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在导水和储水空间里,经过较长时间的,并遵循由浅至深,由深(压力传递)至浅运移规律,遇有出露条件便以泉、井方式溢出地表,人们便可以评价开发。
各种控水因素在空间分布不均匀,使天然矿泉水的类型、水量、水质各有所异。
自然控水因素不仅制约天然矿泉水资源条件,而且也形成不同的生态环境。
在未有人为破坏条件下,一般的原始生态环境是最佳矿泉水资源保护条件。
全国天然饮用矿泉水基本特征,可归纳为:1.埋在地层深部,沿断裂带出露地表;或钻井人工揭露、建矿泉井。
2.地下水通过深部循环与围岩发生地球化学作用,产生一定含量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或其它化学组分。
3.因埋藏地层深部,长期溶滤作用,水质洁净,不会受到地面污染影响,不必进行净化处理。
4.水质、水量和水温动态,基本保持相对稳定性。
任何人造矿泉水不属于天然矿泉水,天然矿泉水贵在自然条件下形成。
水资源形成与转化
(二)降水的基本要素
1、降水量:时段内降落在单位面积上的总水量,用mm深度
表示。
根据时段可分为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等。 2、降水持续的时间称为降水历时,单位为min、h或d。 3、降水强度为单位时间的降水量,以mm/min或mm/h计。 4、降水笼罩的平面面积为降水面积,以km2计。 5、暴雨集中的较小的局部地区,称为暴雨中心。
大气并随大气活动而运动。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
分还来自大陆表面的蒸散发。
径流是一个地区(流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多年平均的大洋水量平衡方程为: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 多年平均的陆地水量平衡方程是: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水循环的机理和特点
整个水循环过程既无开始也无结尾,是连续的、永无止境的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水资源主要是指某一地区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可以
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 产水量。 地表水是陆地表面的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的 总称。
地表水资源量通常用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河川径流量)
来表示。 降水、径流、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个要素。
美国气候学家A· H· Thiessen 提出了一种根据离散分布的
气象站的降雨量来计算平均降雨量的方法,适用于流域内地
形起伏不大、雨量站稠密且分布不均匀。(若区域内有高大 山脉,此法误差较大)。
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 水循环赋予水体可再生性
水循环的主要作用
联系的球各圈和各种水体的“纽带” 调节器
调节了的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
水文水资源专业知识点总结
水文水资源专业知识点总结一、水资源基本概念水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类型,是满足人类社会各项活动需要的重要物质。
二、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1. 水资源的形成地表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径流形成,地下水主要是由降水经过土壤渗漏和地下水补给形成的。
2. 水资源的分布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受气候、地质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非常匮乏。
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1. 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其中,农业用水量最大,约占全球总水资源利用量的70%以上。
2. 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包括防止水资源污染、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开发可再生水资源等方面。
四、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的管理目标水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水资源管理应遵循综合、科学、合理、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公共利益。
3. 水资源管理的内容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环境保护、水资源监测和水资源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
五、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与解决途径1. 水资源供需矛盾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同时,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供水质量不同、水资源供应方式单一等因素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矛盾。
2.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主要包括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1.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分类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水文监测技术、水资源勘探技术、水资源开发技术和水资源利用技术等方面。
2. 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一般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科技含量高、成本较高和不可逆性等特点。
地形对地下水资源形成的影响
地形对地下水资源形成的影响地下水资源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地下水的形成和储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
本文将探讨地形对地下水资源形成的影响。
地形通过影响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储存容量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形成。
首先,地形的高低起伏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在山地地形中,水流通常会从山顶向山脚方向流动,沿途蓄积地下水。
而在平原地形中,水流通常呈现出辐射状的扩散趋势。
因此,山地地区通常具有更多的地下水资源。
其次,地形的坡度和坡向也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地下水的补给和更新也相对较快,在高坡度地区,地下水短期内往往会被迅速补给和流失。
而坡向会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区和排泄区的分布。
在朝向阳坡的地区,由于蒸发和蒸腾作用的增强,地下水的补给相对较低。
相反,在朝向阴坡的地区,由于地表水的入渗增加,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的影响。
地质构造包括构造断裂、岩脉和岩层等,这些构造特征会影响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
例如,断裂带通常是地下水的主要储存空间之一,而岩脉则能够形成地下水的流通通道。
地层特征包括土壤类型、渗透率和孔隙度等,这些特征直接决定了地下水资源的储存容量和补给速度。
另外,地形还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在山地地形中,因为水流速度较快,地下水流经地质层时通常会与岩层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地下水中含有较高的溶解性固体物质。
而在平原地形中,地下水的质量相对较好,因为沉积地层比较厚,能够有效过滤和净化水中的杂质。
综上所述,地形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不同地形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以确保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与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水资源与水循环知识点总结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水循环是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对水资源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水资源的分类1.表层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库和坝库等明显可见的水体。
2.地下水资源:储存在地下岩石中,通过井泉等方式供给人类使用。
3.冰川与雪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高山和极地地区,以冰川和雪水形式存在。
4.大气水资源:主要以形式水和气态水存在,包括云雾、雨水和雪水等。
5.再生水资源: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和产业废水的再利用等。
二、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水在地球大气圈、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转移和再生的过程。
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发:太阳能使水体变成水蒸汽,从地表水、土壤、植物和湿地等蒸发出来。
2.降水:水蒸汽冷却形成云雾,当云雾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降下来,形成雨水、雪水等。
3.入渗:降水渗入土壤并转化为地下水,充实地下水层的水量。
4.径流:地表的降水超过土壤的持水量时,会沿着地势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形成径流。
5.蒸散发:地表水、土壤水和植物受太阳热能的作用,不断蒸发释放水蒸汽到大气中。
三、水资源与人类活动1.水资源开发利用:人类通过建设水库、引水渠道等工程,将水资源有效地利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等方面。
2.饮用水安全:保证人类的饮用水安全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提高饮用水的水质和供应量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3.水污染治理: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威胁,因此,水污染治理是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4.水资源节约: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四、水循环与生态系统1.湿地保护:湿地是指土地被水覆盖或者周期性被水覆盖的场所,是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对水污染的净化具有重要作用。
2.水生态系统:水循环对水生态系统的维持至关重要,水生态系统包括江河湖泊、湿地和海洋等,这些生态系统提供了物种丰富和生态平衡的条件。
水的来源是什么_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
水的来源是什么_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那么,水的来源是什么?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呢?现在,店铺来告诉你地球上水的来源。
地球上水的来源惊天动地的水循环你知道吗?全世界的水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今天地球上我们拥有的水量和几千年前是一样的。
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蒸发和蒸腾到大气中,并在空中形成云,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传播到不同的地域,再以降雨或降雪等形式回到海洋或陆地的表面。
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土壤水或地下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江、海,再经蒸发进入大气圈;还有一部分直接蒸发或经植物吸收而蒸腾进入大气。
这种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水循环是自然界自己的净化系统。
通过循环,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在较长时间内,全球范围的蒸发与降水基本保持平衡,但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其数量极为有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不同形态水的循环速率差异很大,除生物水外,大气水和河流水的循环更替期最短,更新利用率高,是最活跃、最重要,也是于人类和生物生长发育最密切的水资源。
来之不易的自来水拧开水龙头,清洁甘冽的水便滚滚而来。
其实,自来水来之不易。
它们可能取自几百米深的地下,或是引自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远的某条江河、某座水库。
这些“原水”,首先要在净水厂净化,曝气除去铁质,然后用混凝的办法除去细小的漂浮物、水生物,再沉淀下杂质,用液体氯、漂白粉等消毒剂杀死细菌。
经过检查化验,符合国家标准后,才能像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出厂。
清洁的水,经过密如蜘蛛网的管道,并且用水泵加压,才保证送到高层建筑或居民院里的千家万户。
社区中的水源如果你仔细观察所在的城市和小镇,就会发现很多从未想到过的水的用处。
根据人们居住地点的不同,水源有的来自地下水,有的来自地表水。
社区中的水源1、地下水土壤和岩石下隐藏的地层是地球上淡水供及的最大来源,这些水就叫做地下水。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一般情况下,深水线和主流线的位置大致重合。
在弯曲处,深水线总是靠近弯段的凹岸。
如图3-4,可以反映出河床坡降和水面坡降在纵向变化特征。
纵断面:指沿河流深水线的断面。
在通过同样的流量时,因为弯段的断面较大,所以水面坡降较缓;直线段断面较小,因此坡降较陡。
洪水流量大,沿着弯断的深水线流速极大,此时直线段的流速反而不如弯段深水线内的流速大,所以弯段深水线处(断面1,3,5)的泥沙被冲刷,淤积在直线段上。
分水线是相邻两流域的分界线
流域:指汇集地面、地下径流的区域,是相对河流的某一断面而言的。
闭合流域:当流域的地面、地下分水线重合,河流下切比较深,流域面积上降水产生的地面、地下径流能够全部经过出口断面排出,这种流域称闭合流域,大中型都是
非闭合流域:因地面、地下分水岭不一致,或者因河流下切过浅,出口断面流出的径流量与流域的地面集水区上降水产生的径流量具有较大差异时,这种流域称非闭合流域,如小流域,岩溶地区的流域都属此类型。
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程度的参数: 年降水量的极值比Ka 年降水量的变差系数C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河流概况 一、水系及流域 1、水系 水系:由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彼此连接组成的一个庞大系统,以干流或注入的湖泊、海洋命名,如长江水系、洞庭湖水系。 干流:一个水系里,长度或水量最大的河流。 支 流: 一 级 支 流、 二 级 支 流 等 等。 水 系 的 形 态: 根 据 干 支 流 的 分 布 和 组 合 情 况 分 为: 扇 形、 羽 毛 形、 平 行 状、 混 合 形 等 形 态。 水 系 的 形 态 对 河 流 的 水 情 有 重 要 影 响
2.雨、雪混合补给型
主要集中 在 西北 地 区一些河流。 径流季节分配与热量同步,集中在高温期 年内径流呈单峰型。
水资源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水资源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水资源是指供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可利用水量的总称。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覆盖了水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冰雪水等。
水资源的名词解释涉及到水的来源、分类、利用、保护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探讨。
首先,水资源的来源主要有自然地理形成和人类活动引入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形成的水资源主要包含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等。
地表水指的是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界中的水体;地下水则指的是埋藏在地下的水体,一般通过井泉等方式来利用;大气水是指由水分子的蒸发和凝结所形成的降水,包括雨水、雪水等。
人类活动引入的水资源主要是指人工水库、人工湖泊、人工引水等方式,通过调节自然水循环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其次,水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按照水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水和人工引水两类;按照水的性质可以分为淡水和咸水两类,其中淡水资源是人类最主要的用水来源,包括地表淡水和地下淡水;按照水的状态可以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三类,其中液态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主要状态。
第三,水资源的利用涉及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等方方面面。
在生产方面,水资源是农业、工业和能源等重要要素。
在农业中,灌溉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手段;在工业中,水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清洗和制造等环节;在能源领域,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在生活方面,水资源是人类基本的日常需求,用于饮用、洗浴、做饭等各种活动。
此外,水资源还与环境密切相关,水体的污染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最后,水资源的保护是利用水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对于维护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保护水源地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可以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损失。
此外,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规划和节约用水的方式,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地理知识点)
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地理知识点)地球是一个蓝色的行星,大部分的表面都被水覆盖着,因此被称为“蓝色星球”。
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维持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展开论述。
一、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形式。
其中,海洋是地球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占地球水总量的约97%。
而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的2.5%左右,其中大部分储存在冰川和地下水中,仅有一小部分以河流、湖泊等形式存在于地表。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涉及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农业用水是最大的水消耗领域,占总用水量的约70%。
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占约20%和10%左右。
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
二、地球的水循环过程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再生的重要过程。
它是指水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循环、蒸发、凝结、降雨等过程的循环过程。
1. 蒸发和蒸腾水循环的第一步是蒸发和蒸腾。
蒸发指的是水从地球表面的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植物的叶片等蒸发进入大气层中。
蒸腾是指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进入大气层。
这两个过程共同造成了水分向大气层的转移。
2. 凝结和降水在大气层中,水蒸气遇冷会发生凝结,形成云。
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如雨、雪、雾露等。
3.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降落到地面的降水有两种去向:一部分成为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形成地表水资源;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充实地下水层,形成地下水资源。
4. 植物吸收和蒸腾地表水还会被植物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释放到大气层中,进而参与水循环过程。
以上过程构成了水循环的基本流程,通过这一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资源实现了再生和再利用,并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和水循环产生了许多重要影响。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利用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形成于地下岩石中的水。
地下水的形成与利用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的形成主要受到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降水是地下水形成的主要供应源。
在透水性好的地表石层上,降下的雨水可以渗入到地下。
其次,地下水还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影响。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地下水会通过渗漏、渗透、溶解等方式向地表水补给。
然后,地表水也能通过渗入地下而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的形成还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形成和储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地下岩石破碎、节理发育的地带,其透水性较好,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和储存。
相反,岩石紧密的地带透水性差,地下水形成较少。
除了形成原因,地下水的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地下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地下水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领域。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过度抽取,地下水面临着枯竭和水质污染等问题。
为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
通过定期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及时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以便合理调配和利用。
其次,应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
禁止随意排放废水、严禁乱倒垃圾等行为,有效地保护地下水的水质。
另外,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采规划也十分重要。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合理确定开采量以及补给方式,以避免地下水的过度抽取。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其他可再生的水资源来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
例如,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重视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以解决供水问题。
综上所述,地下水是地球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它的形成与利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引言:地下水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填充地下孔隙或岩石裂隙的水体。
它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水源之一。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水文地质学、气候变化、地球化学等学科。
本文将就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进行探讨。
一、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地下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入渗和地表水的补给,以及固体物质的溶解和沉积。
地下水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降水入渗:降水经过土壤的入渗作用,进入地下层,形成地下水。
入渗是地下水形成的基础,同时也是地下水补给的重要途径。
2. 河流和湖泊补给:河流和湖泊水源充足时,会通过河床或湖底的渗漏,补给地下水。
这种补给方式通常在沿河或湖泊附近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3. 引水补给:人类通过水利工程将地表水引入地下,形成人工补给地下水。
这种方式常见于干旱地区或城市供水需要。
4. 海水入侵:海水中的溶解物与海岸地下的地下水交换,使得部分地下水成为含有盐分的海水。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沿海地区,需要采取防治措施。
二、地下水资源的变化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气候变化、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
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会对地下水形成和补给过程产生影响。
如高温和干旱的气候条件会导致土壤中的含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频繁的降雨则会增加地下水的形成和补给量。
2.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储存量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地下水系统中的裂隙和孔隙空间决定了地下水的储存量和流动性。
当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时,如地壳运动、地震等,会影响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过量的地下抽水、过度的灌溉和工业用水等行为都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覆盖变化也会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和水质。
结语: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形成和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变化,对于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水的循环过程及地球水资源的分布
水的循环过程及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水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从一滴雨水到大海里的成千上万吨水,水的循环过程关系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水的循环过程以及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过程是指水在大气圈、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蒸发、凝结、降水、渗透和流动。
首先,一切由水开始。
雨水、河水、湖水和海水等蓄水体,通过阳光的照射和风力的推动而发生蒸发现象,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圈中。
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会遇到冷空气,发生凝结,形成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天空中漂浮的云彩。
随后,云中的水滴会不断的结合变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后会发生降水,包括雨、雪、雹等。
降水的地点、强度和时间是由气象因素决定的。
一部分降水会渗透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一部分则流入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蓄水体中。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汇聚形成河流,河流则向更低的地方流去,最后汇入大海。
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蓄水体对于长江、淮河等水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地球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和非洲的太平洋沿岸。
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沙漠地区和南极洲则是全球最大的水资源贫乏地带,平均每年降水不足10毫米。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加拿大、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巴西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而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中国西北部等地则缺乏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面对水资源不均衡的情况,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
比如,通过重视旱地农业、水资源配套改造和建立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水资源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
总之,水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通过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及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利用效率,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张振权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摘要据已有过去资料及新的信息报道,经综合分析,从地学观点阐述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以吉林为例论述了天然矿泉水资源主要控水因素,概述了全国天然矿泉水资源类型及分布规律。
关键词天然矿泉水资源、构造裂隙水.火山活动.地下载体.深部循环.长白山.全国分布类型。
应本年八月份“国际天然矿泉水资源会议”于吉林省白山市召开征文需要,撰写本文,以飨读者。
中国地大物博,天然矿泉水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泛,已知产地3500多处,水质优良。
具有广阔的勘查、开发远景。
其形成分布规律深受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主要是构造裂隙水、孔隙裂隙水)等因素控制。
众所周知,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对于天然矿泉水资源其主要补给源仍然是大气降水,也不可否定有的地区具备地下迳流或地表水体的补给。
总之,这些补给水源进入地下载体经过由浅人深运移、不断的和围岩介质进行离子交替等物化作用,在普通的地下水中富集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在导水和储水空间里,经过较长时间的,并遵循由浅至深,由深(压力传递)至浅运移规律,遇有出露条件便以泉、井方式溢出地表,人们便可以评价开发。
各种控水因素在空间分布不均匀,使天然矿泉水的类型、水量、水质各有所异。
自然控水因素不仅制约天然矿泉水资源条件,而且也形成不同的生态环境。
在未有人为破坏条件下,一般的原始生态环境是最佳矿泉水资源保护条件。
全国天然饮用矿泉水基本特征,可归纳为:1.埋在地层深部,沿断裂带出露地表;或钻井人工揭露、建矿泉井。
2.地下水通过深部循环与围岩发生地球化学作用,产生一定含量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或其它化学组分。
3.因埋藏地层深部,长期溶滤作用,水质洁净,不会受到地面污染影响,不必进行净化处理。
4.水质、水量和水温动态,基本保持相对稳定性。
任何人造矿泉水不属于天然矿泉水,天然矿泉水贵在自然条件下形成。
水循环与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
水循环与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元素。
通过水循环,大量的水资源在地球上得以分布。
本文将探讨水循环的过程以及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指水从地球上的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进行转移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多个环节。
首先,太阳能使水体受热蒸发,从海洋、湖泊、江河、植物以及土壤中升腾而起,形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冷却凝结成云。
其次,云团在大气中不停地移动和漂浮。
当云团中的水滴增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降水。
降水形式包括雨、雪、雹等。
降水后的水分两种可能,其中一部分直接回到大气中,通过再次蒸发而产生新的云团;另一部分则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进入地下水。
地表径流指的是降水直接流入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过程,而渗透则是指水分通过土壤的孔隙向地下渗透。
地下水会长时间滞留在地下,经过一系列的地质作用最终形成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通常存储在岩石裂隙或者地下水蓄水层中。
以上就是水循环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地球上的水得以重新分配和再利用,为维持生命提供了基础。
二、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
全球约70%的地表被海洋覆盖,其中含有97.5%的水。
与此同时,冰川和雪被覆盖的地区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48%。
仅有的2.5%的水是淡水,其中绝大部分存在于地下水和冰川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被储存在湖泊、江河和大气中。
此外,淡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也非常不均衡。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等是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淡水河流,它们的流域覆盖了大片陆地。
而有些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大漠等则十分干旱,几乎没有可用水资源。
这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甚至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不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因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更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系统,而一些贫困国家则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供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 一、降水 (一)降水及其特征
(1)降水是指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表
的现象 降水量 降水历时 (2)降水特征 降水强度 降水面积 暴雨中心
降水量等级表
24h雨量 0.1~ 10~ ﹤0.1 (mm) 10 25
25~ 50
50~ 100~ ﹥200 100 200
植被
湖泊和沼泽 3.人类活动因素
• 四、地表水资源
一个流域或特定区域的地表水资源既包括被称之为 雨洪的地表径流和部分浅层地下径流,也包括被称之为基 流的浅层和深层地下径流。 我国地表水资源的时程分配和空间分布特点与降水量 的时程分配和空间分布特点基本一致。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
一、基本概念
广义上的地下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状态的水。 包气带水(土壤水) 上层滞水
(一)径流形成过程 1.产流过程 2.汇流过程
蒸发 降水
植物截留
不透水面积 地面径流
填洼及地 面滞蓄
地面径流
坡面流
表层径流 土壤蓄存 地下径流 壤中流
河 网 汇 流
地下水
地下径流
深层地下水
出流过程
降雨径流形成过程中水分运动机制示意图
(二)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
降雨 1.流域的气候因素
蒸发
流域地形 流域的大小和形状 2.流域的地理因素 河道特性 土壤、岩石和地质构造
等级
微量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 雨
特大 暴雨
(二)降水的成因与类型
1.锋面抬升与锋面雨
• 2.地形抬升与地形雨
• 3.局地热力对流与对流雨
• 4.动力辐合上升与气旋雨
水面蒸发
• 二、蒸发
土壤蒸发 植物散发
• 三、径流
径流是指由降洼地等流动的水流。
第三章
水资源的形成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水循环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 思考题
第一节
• 一、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
大循环
二、水循环的种类
小循环 内陆水循环
• 三、水循环的实质
(1)水循环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 (2)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3)水循环使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换 (4)水循环使得水成为可再生资源
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
潜水 承压水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二、 地 下 水 的 循 环 过 程
地表水入渗补给 地下水的补给 凝结水入渗补给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人工补给 地下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排泄
地下水运动比较迟缓,一般流速较小 地下水流大多数都呈层流运动 地下水运动的特点 地下水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呈非稳定流运动 假想水流充满含水层
• 三、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能够被人类生产 或生活直接利用的、逐年可以得以恢复和更新的地下水体。 深层地下水,因开采后恢复和更新缓慢,目前不列入 地下水资源。
• 思考题
1. 论述水循环的实质及其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 2. 阐述水资源的形成过程及水分运行机制。 3. 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