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儿歌巧用

合集下载

数学课堂与音乐的有机结合

数学课堂与音乐的有机结合

67[2014.7]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玩中学,从生活中寻找数感,这就使严谨的数学内容与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紧密关联。

过分抽象的教学,会使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的热情。

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有一句名言:中小学教材可以混而不错。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

学科课程综合化的理念为数学与音乐的融合提供了机会,一些数学课可以用“音乐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面貌。

下面,本人谈谈从音乐中寻找数学的乐趣。

一、低年级数学与音乐的情景相结合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所以,他们对课堂的严谨性有些不适应。

我们在教这些小朋友时,可以从音乐上对他们进行过渡。

例如,刚教数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数鸭子》这首儿歌入手。

上课时,先播放这首儿歌让学生跟着试唱,当唱到“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这儿时,进行视频播放,这个地方连续播放几次。

在这个情景中,让学生数鸭子,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非常高涨,很多学生一下子就能跟着数数。

在数数时,老师要特别强调数数的过程,同时及时板书出数字:1、2、3、4、5、6、7……这样,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数数的乐趣。

紧接着,可以对数数的知识进行拓展。

例如,老师问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数出你家有几口人?都有谁呀?数数看。

在这里,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就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和感知。

在《数鸭子》这首儿歌中,我们还可以利用鸭子的动画形状来教学“2”的书写,通过听音乐来展示鸭子的简笔画:视频中的鸭子像数字中的什么?这时,学生就能轻而易举感知到数字“2”。

再把数字“2”与鸭子轮廓进行对比,学生就会异口同声地说:“太像了。

”最后把鸭子给简化成“2”的形状,指导学生通过画鸭子来学习写数字“2”。

这样,就轻而易举让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在数学中的乐趣。

“顺口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顺口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顺口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3-05-09T05:48:28.137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4月作者:毛帅敏[导读]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深入人心。

(南乐县西湖小学)【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深入人心。

而要让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翁的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多形式的辅助教学手段不可或缺。

所谓“顺口溜”,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字句诙谐风趣,内容浅显明了,形象鲜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以记忆。

“顺口溜”在中国民间很盛行,针对现实生活有感而发,随便哪个人都能来上几句。

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抓住时机,利用顺口溜,或引导学生编写顺口溜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以另一种有趣、形象、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表达。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易以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牢记和正确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顺口溜;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3)4-081-02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基本都是以严谨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小学生还处于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低年段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对此,顺口溜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提升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巧用顺口溜激发学生兴趣小学时期的学生喜欢新鲜、有趣味的事物,对于数学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会感到枯燥无聊,导致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没有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数学教师针对学生这样的情况,可以运用顺口溜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这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讲解《认识钟表》为例,这节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中文儿歌对数歌

中文儿歌对数歌

对数歌儿歌歌词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朗诵对数歌,学会使用对数运算;(2)理解对数的意义,能简单应用;(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对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儿歌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一起跟着老师唱起来好不好?生:好。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儿歌)2. 教授新课(1)教师解释对数歌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理解对数的意义;(2)教师讲解对数的运算法则,并举例说明;(3)学生分组朗诵对数歌,并尝试运用对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歌词如下:一二三四五,对数来算数;六七八九十,乘方是规律;九八七六五四,倒数要牢记;三二一零开始起,求对来计数。

【解析】: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它把乘方和除法以及求倒数的方法融合在一起,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能够用心去理解它,那么就一定能够轻松掌握对数的运算法则啦!①“一二三四五,对数来算数”:这句儿歌是在教我们如何进行对数运算。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数字的对数都是由它的底数和指数来决定的。

如果指数是正整数的话,我们就可以直接用对数表或者计算器来求出结果。

如果指数是负整数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求幂的方法来求出结果。

所以这句儿歌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数字和情况,我们都可以用对数来进行运算。

②“六七八九十,乘方是规律”:这句儿歌是在教我们如何利用乘方来进行数字运算。

乘方的运算非常简单,只要把数字相乘然后再取相同的指数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比如说数字2的3次方就是2×2×2=8,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乘方运算。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更多的乘方运算,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哦!③“九八七六五四,倒数要牢记”:这句儿歌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倒数就是指一个数的反数,比如说数字3的倒数是3分之一,而-4的倒数是-4分之一。

在数学上求一个数的倒数是非常简单的,只要用1除以这个数字就可以了。

儿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巧用”

儿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巧用”

儿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巧用”作者:董胜良来源:《教师·下》2013年第10期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运用儿歌的教学手段常常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编或选择恰当的数学儿歌,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育教学、进行总结归纳,融教学于儿歌之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儿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儿歌的语言自由活泼,内容浅显易懂,深受儿童的喜爱,小学教学经常将儿歌作为媒介进行教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其具有的符号性和抽象性往往不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使得教学出现了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

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中,利用儿歌进行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儿歌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对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兴趣不大,容易分神,同时也难以掌握,极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编一些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简单易记的儿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儿歌氛围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学习的成功,从而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利用儿歌《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让学生数蛤蟆的只数与眼睛、腿的数目,认识到乘法的意义,产生学习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儿歌改进课堂教学1.理解数学概念概念是对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理性反应,产生于现实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抽象化和概括性的特征,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有一段距离,也不容易让学生在他们习惯的形象思维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这样的矛盾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尤为突出。

教学中,教师如果将基本概念创编成儿歌,利用儿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常常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认识和区分“大于”和“小于”符号,教师可以教儿歌:“开口朝左大于号,尖角朝左小于号;口对大数尖对小,请你记住别忘掉。

提高数学思维歌谣教案初中

提高数学思维歌谣教案初中

提高数学思维歌谣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歌谣的方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3.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歌谣的编写和理解。

2. 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的学习。

3. 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谣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歌曲的形式来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放松心情,准备进入数学歌谣的学习。

二、教授歌谣(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首编写好的数学歌谣,如《分数歌》、《乘法口诀歌》等。

2. 解释歌谣中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如分数的定义、乘法的计算方法等。

3. 引导学生跟唱歌谣,加强记忆和理解。

三、逻辑思维训练(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些逻辑思维题目,如数独、迷宫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歌谣中的技巧,解决逻辑思维题目。

3.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旅行时如何计算距离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歌谣中的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3.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总结数学歌谣对数学思维的提高有什么帮助。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歌谣学习和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评估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训练中的表现和成果。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数学歌谣的看法和效果。

教学资源:1. 数学歌谣的编写和选择。

2. 逻辑思维题目和实际问题的准备。

教学建议:1. 数学歌谣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2. 逻辑思维题目和实际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儿歌来教授数学概念。

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可以使用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在教授加法时可以唱:“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三加一等于四,四加一等于五。

”这样可以通过儿歌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加法的结果,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数学公式。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时,我们可以编写简单的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公式。

在学习矩形面积公式时,可以唱:“矩形面积长乘宽,长和宽都要记牢。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公式,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除了记忆公式外,儿歌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可以使用儿歌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可以唱:“分数是不完整的数字,分子在上,分母在下。

”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儿歌的方式直观地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分数的转化和计算。

儿歌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运算的顺序和步骤。

在学习乘法口诀表时,可以通过儿歌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表的内容。

可以唱:“乘法口诀很容易,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儿歌的方式快速记住乘法口诀表,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编写数学题目的儿歌,可以让学生在儿歌中完成数学计算。

在教学乘法时,可以编写一首儿歌,歌词里穿插着乘法题目,学生在听歌的通过唱歌来解答乘法题目。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儿歌中班幼儿学数学的有趣方式

数学儿歌中班幼儿学数学的有趣方式

数学儿歌中班幼儿学数学的有趣方式数学儿歌:中班幼儿学数学的有趣方式数学是一门重要而有趣的学科,对幼儿的认知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在中班幼儿学习数学时,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那就是通过数学儿歌。

数学儿歌融合了音乐和数学的元素,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本文将介绍数学儿歌在中班幼儿学习数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数学儿歌来教授数学知识。

一、数学儿歌的作用1. 激发兴趣:数学儿歌通过活泼的旋律和动感的节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儿歌的歌词通常具有趣味性和幽默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数学。

2. 记忆加强:音乐具有很强的记忆性,通过数学儿歌,幼儿可以通过歌曲中的重复和记忆点来加强对数学概念和技能的记忆。

这种有韵律的方式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数学内容。

3. 语言学习:数学儿歌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数学知识,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歌曲中的歌词,幼儿能够学习一些数学术语和表达方式,提升他们的语言水平。

4. 扩展思维:数学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数学儿歌则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通过歌曲中的情节和歌词,幼儿可以培养思考和分析的习惯。

二、数学儿歌的运用1. 数字儿歌:通过数字儿歌,幼儿可以学习数字的顺序、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概念。

例如,可以唱一首关于数字1-10的儿歌,歌词中介绍每个数字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帮助幼儿记住每个数字。

2. 形状儿歌:通过形状儿歌,幼儿可以学习各种几何形状的名称和特征。

例如,可以唱一首关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儿歌,歌词中描述每种形状的特点和例子,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形状的知识。

3. 计数儿歌:通过计数儿歌,幼儿可以学习数数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可以唱一首关于数数的儿歌,歌词中引导幼儿按顺序数数,并加以动作和游戏的形式,提高数数的准确性和活跃性。

小学数学低年级歌诀与律动整合的实施方法

小学数学低年级歌诀与律动整合的实施方法

小学数学低年级歌诀与律动整合的实施方法作者:曹桂慧来源:《黑河教育》2022年第06期[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以歌诀与律动整合的教学方式,张扬学生个性,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创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辅以动作,让学生在欢快的乐曲中律动,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歌诀;律动;整合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以点状的教学逻辑展开,课堂缺少生命律动的生长感。

我尝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将歌诀与律动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有助于知识的内化,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实施方法(一)准备工作1.基于课标,创新理念新课标指出,没有教师思想上的一次重大的转变,就没有教学模式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新课标强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我通过数学课堂中歌诀与律动的整合,让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在情感上的幼小衔接,让数学课堂成为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乐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解读教材,分析学生我对第一学段(1-3年级)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的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解读和分析,并对此进行了深入学习,对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下册教科书进行了系统学习,结合课标和学情整理出歌诀文本。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知识点的整体结构和知识点的重难点都比较容易创编成一些知识口诀,有利于教师在备课时进行整理。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写在教材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与方法,这是教材的暗线,没有明确的写在教材中。

例如,在学习《6和7分与合》一课时,教材首先给出了让学生有序地将6进行分解的主题图,接着让学生摆一摆七块积木分为两堆,可以怎样分,不考虑位置顺序。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儿歌、口令、游戏等(绝对实用)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儿歌、口令、游戏等(绝对实用)

儿歌[概述]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解决数学学科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巧妙编制一些数学儿歌,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题。

因为儿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让他们倍感亲切、生动,所以易学、易记。

因此,一些脍炙人口的数学儿歌,更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份“智慧快餐”。

学习习惯课前准备1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前准备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

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棒!棒!棒!我真棒!争做班级的NO.1。

YEAR!课前准备2上课铃声响,快点进课堂,学习用品齐摆上,等待老师把课上,坐姿要端正,废话不再讲。

起立要站直,精神要饱满,问好要大声,把课好好上。

课前准备3上课铃声响,端坐座位上。

小手——放放平!小脚——并并拢!胸脯——挺挺起!眼睛——望向前!不回头,不张望。

凝神看老师,边听边要想。

发言先举手,声音响又亮。

上课歌1成绩好,有诀窍,认真听课很重要;书展开,笔在手,课前准备要做好;眼看清,耳挺好,上课专心不说笑;勤动手,多动脑,精力集中质量高;师教导,要记好,同学之间多探讨;勇挑战,善思考,学生守则要记牢;敢提问,会创造,方法科学效率高。

上课歌2声音响亮不要叫,口齿清楚都听到,说话内容先想好,简单明白很重要,认真倾听不可少。

上课歌3上课发言要举手,课堂纪律不能忘,别人发言认真听,自己发言不乱讲,书写不忘三个一,字迹端正我最棒。

团结互助不能乱,正当学习好伙伴!小小手儿本领大我们都有一双手,小小手儿本领大。

左手按,右手指,帮助眼睛看仔细。

左手尺,右手笔,横线划得平又直。

左手右手在一起,助我认真来学习。

写字歌1书本端正放面前,垫板铅笔准备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儿歌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儿歌通常具有易记、朗朗上口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下面就介绍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儿歌,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

一、数学基础知识类:1. 数字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金鸡》这首儿歌旋律简单、易记,可以用来教学数数,学习数字的顺序。

应用方法: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唱这首歌,通过跟着节奏和动作,学生可以轻松记住数字的排列顺序。

2. 数字组合歌《数字组合歌,你会怎么唱?一口气念下来,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八九十》这首歌将数字的排列组合进行了简单的歌词编排,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的关系。

3. 形状歌《我画了一个圆圈,圈上画了两个小眼睛,圈上画了一条小鼻子》,这首歌通过描述形状的特征和画法,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形状。

应用方法:老师可以用实物或图片教学各种形状,并配合这首歌,让学生通过歌词描述,快速理解并掌握形状的特点,建立形状的形象记忆。

二、加减乘除类:1. 加法歌《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三加一等于四,四加一等于五》这首儿歌通过简单的加法口诀,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

应用方法:老师可以让学生跟随节奏和歌词一起唱这首歌,并在唱完之后,通过口算的方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

三、几何类:1. 三角形歌《三角形,三条边,一条小边,两条斜边,一点一点成锐角,三个顶角也非常尖》这首儿歌通过描述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帮助学生快速认识三角形。

应用方法:老师可以结合图形教学,在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后,通过唱这首歌来巩固知识,帮助学生牢固记忆。

2. 长方形歌《长方形,四个角,对角互相平行,两个长边两个短,正中有个对角线》这首儿歌通过描述长方形的特点,帮助学生快速认识长方形。

幼小衔接让儿歌与数学课堂如影相随——《认识钟表》儿歌教学创编设计

幼小衔接让儿歌与数学课堂如影相随——《认识钟表》儿歌教学创编设计

幼小衔接让儿歌与数学课堂如影相随——《认识钟表》儿歌教学创编设计“育全面发展的人,塑幸福成长的学生”是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坚定不移的教育立场。

面对一批聪明活泼、天真可爱的一年级小学生,怎么让这群孩子从幼儿到小学自然延伸、过渡;怎么让他们在新的旅途中感到幸福和快乐;怎么让每一个孩子因我们用心的陪伴而盛开绽放!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做“扎根而上”的幼小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在“主要变化”中特别指出:要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城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这就引发一个思考,有没有一个载体可以充当变化中相对稳定、有安全感的角色,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过渡呢?我们找到了儿歌这个切口。

孩子天生对音乐敏感,从一出生就喜欢节奏舒缓的摇篮曲,婴幼儿期的孩子会自发地和着音乐节奏做出动感十足的动作。

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是儿歌,一直到上小学,儿歌依然是孩子最喜欢、最需要的。

儿歌,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趣味十足。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儿歌就能成为一把打开孩子探索求知之门的钥匙。

同时,数学教学中采用儿歌,可以使学生排除对数学的陌生和畏惧的情绪,增加他们与数学的亲近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么来设计科学、趣味、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儿歌呢?我们数学组的老师们基于课标,根据学生的情况,近年来大胆进行自主创编。

迄今为止,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了校本儿歌手册《实小儿歌》。

现就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这节课为例,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创编意图和过程。

1、课前儿歌——数学韵律操。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课前的音乐律动能带给学生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参与带有身势律动的儿歌演唱能快速的调适心情,激发学习兴趣,使其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创编初期,我们准备采用“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小手摆摆好,眼睛看前方,挺起小胸膛,专心来听讲。

数学儿歌幼儿园中班教案

数学儿歌幼儿园中班教案

数学儿歌幼儿园中班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数学儿歌,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运算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了解数字0-10及其大小关系。

•掌握0-10的数学符号。

•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通过唱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教学准备•进行数学儿歌的CD或磁带。

•数字卡片0-10。

•笔和纸。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数字认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10,介绍每个数字的名称和大小关系,让幼儿逐个看一下。

2.教师通过数学儿歌《数字歌》让幼儿进行歌唱,并在歌唱过程中指出数字卡片,让幼儿尝试快速辨认数字,并根据数字的大小关系排列卡片。

3.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让幼儿单独选择其中一个数字,说出数字名称,并说明它的大小关系。

第二部分:数学符号认知1.教师出示加、减号,介绍其含义。

2.教师提问:“两个数字之间连什么符号,可以让它们相加?”,让幼儿回答“加号”;提问:“两个数字之间连什么符号,可以让它们相减?”让幼儿回答“减号”。

3.教师通过数学儿歌《数学符号歌》让幼儿进行歌唱,并在歌唱过程中指出符号卡片,让幼儿尝试快速辨认符号。

4.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和符号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第三部分:加减法运算1.教师通过数学儿歌《加减法歌》让幼儿进行歌唱。

2.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请幼儿用数字卡片自己设计一道自己会的加减法问题,并用符号卡片标出计算符号,并计算出结果,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

3.老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分别进行加减法,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幼儿对数字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了幼儿的参与性,并通过数学儿歌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

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保持这种激励孩子学习的方式,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小班数学教案】数数歌谣编排与教学

【小班数学教案】数数歌谣编排与教学

【小班数学教案】数数歌谣编排与教学数数歌谣编排与教学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歌谣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工具。

歌谣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同时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

在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中,数数歌谣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小班数学教案》中数数歌谣的编排与教学。

一、数数歌谣编排的原则数数歌谣的编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数数歌谣编排不当就可能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效果。

因此,数数歌谣的编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具体如下:1、设计合理的数量以及数字范围。

在歌谣中,要避免使用太多的数字和过于复杂的计算,以免幼儿难以掌握。

同时,也要避免数字范围过于平凡,过于简单的数字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较低。

2、注意节奏和韵律。

在编排数数歌谣时,一定要注意歌谣的节奏和韵律,这样能够更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注重语言的简洁性和易懂性。

数数歌谣中的语言必须简练易懂,避免使用含糊不清、复杂难懂的语言,否则会让幼儿听不懂,不利于学习。

二、数数歌谣教学的步骤在数数歌谣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教师向幼儿介绍歌谣歌词,让幼儿先了解歌词中的数字和数量。

2、播放或演唱歌谣,让幼儿听到语言的韵律和流畅度。

3、教师引导幼儿合并歌谣歌词,一边说数字一边合动双手,使幼儿感受到数字的数量,并利用数字卡片或其他有关工具来示范数字数量,巩固幼儿对数字数量的深入认知。

4、幼儿练习歌谣,以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程度进行帮助,向幼儿提供一些提示和建议。

5、组织游戏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数数歌谣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更深度的理解并吸收所学知识。

三、数数歌谣的教学意义数数歌谣是小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数数歌谣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更可以增强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音乐感受力和协作能力。

而且数数歌谣贯穿幼儿园学习生涯的始终,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工具。

1、数数歌谣有助于提高幼儿注意力和观察力:数数歌谣是通过对数字的观察和记忆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从而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

让儿歌之美在低段数学中大放异彩

让儿歌之美在低段数学中大放异彩

让儿歌之美在低段数学中大放异彩摘要,儿歌因其语言浅显易懂、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成为儿童喜欢且易于接受的语言艺术之一,而低段数学教学中不少概念、算理、公式、甚至是数学习惯都能编成有趣的儿歌,便于学生记忆和内化。

巧用儿歌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关键词,儿歌低段数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引言记得我的小学数学老师黄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90年代那时经常进行全市排名,黄老师所教班级的成绩总在市里数一数二。

她有什么法宝呢,我不敢妄言。

但多年后,令我这个学生仍然记忆犹新的便是那朗朗上口的数学儿歌。

她将那些难记易混的面积、体积公式编成的儿歌,我至今还能随口哼出来。

如今,我也成为数学老师,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儿歌在我的教学中大放异彩,让我及我教的孩子们受益匪浅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抽象而又环环紧扣的学科。

而低年级的孩子则偏重于形象思维,他们感知不精确、注意力不持久,特别是中下层学生,对于数学中一些较抽象的知识难以掌握。

若教师只是致力于用普通的语言讲解,可能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这时,内容浅显、篇幅简短、语言活泼的儿歌便能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得到适当缓解,让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新课程标准一再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

将儿歌引入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正是注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将儿歌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寓教于乐多年的低段数学教学中,我将儿歌贯穿于我的课堂内外。

实验证明,儿歌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儿歌还能有效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巧用儿歌激发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总有一些孩子怕学数学,怕学不好数学,其实都是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和数学的枯燥乏味所致。

而儿歌教学是最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学途径之一。

由于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儿歌,就能成为一把打开孩子探索求知之门的钥匙。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摘要:当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教师依赖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不高。

而小学数学新课改提出了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尝试和体验,要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避免数学教学的低效率。

新课改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主要分析了提高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有效性;策略一、教师要巧用儿歌、口诀展开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伊始就吸引学生眼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不能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初就吸引学生眼球,那么想要再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教师要抓住课堂前5分钟,要用别开生面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而儿歌和口诀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比如,在认识钟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自编的口诀和歌谣开展教学:“认钟表,很简单,只需分清时和分。

看时针,数大格,看分钟,数小格。

有一点要记牢,一大格5小格。

几时几分合一起,说出时间你最棒”。

在这样的口诀式歌谣氛围中,学生会自觉地朗诵口诀,他们会较快地学会认钟表的方法,教师可以适时提问,让学生读出教室挂钟的时间。

这样既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眼球,又能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数学教学迈向趣味性教学的第一步。

二、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玩中学、学中玩”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小学生大都讨厌教师填鸭式的灌输教学,他们对枯燥乏味的口算、笔算等知识大都不感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改变教学方法,要把口算、笔算等游戏化,让学生在一个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当然,在设置游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要设计能让小学生充分参与的游戏。

比如,在认识“元、角、分”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我是小小售货员”的游戏。

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其他的学生到文具店买东西,比比哪个售货员“算得快,算得准确”。

教师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20根小木棒,在课堂上引导他们用小木棒摆出一样自己喜欢摆、能摆的图形,有的学生摆出了小伞,有的摆出了椅子,教师可以让学生数数自己每摆一个图形要用几根小木棒,共用了多少根小木棒,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巧用儿歌让数学课堂“亮”起来

巧用儿歌让数学课堂“亮”起来
如初 入 学的一 年级小 学生 的学 习重 点 是掌握 1 0以内数的组成, 如果编成儿歌进行
二 、巧用 儿歌 —— 突 出重点促 理解
( 上接第 2 2 6页 ) 备课 时应密切关 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教 学过 程是 学生 的活动 过程 ,教师 是 引导 者 、组织者和参 与者 儿歌— —分 散难 点助记 忆 在数学学习中, 对于一些难 以记忆 、 容易 出错 的教学难点 , 如果用编 歌诀的形式 加以 归 纳总结并灵 活运用, 能够从 最佳 的角度 切 人难 点,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 晰, 识 记更加牢 固, 不仅 可以减轻学生 的学 习负担, 而且可 以 提高学 习效率 。
活动中学会认 知 、 学会合作 ,为此我们 必须 关 注整 个教学过程的设计 , 将教师组 织活动 和学生 自主活动进行对照、比较 , 看 看教学 活 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 自主性 , 情景 、 问题 、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 近发展 区, 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 ,以确保学 生 的主体地位。探究性教学 的设计 ,以学生 认 知结 构 内的 富有启发 性 的常规 问题或 已 知 生物事实材料 ,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 。 学 生一 般能从 问题出发 , 通过 由浅人深 ,由 此 及彼 ,由正及反 的不 同方式 ,不同层次的 联想, 变化发展 出不 同类型 的新 问题 ,从而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 空间,这 对 培养 学生 思维 的开放 性 和合乎情 意 的推 理 能力 有重要作用。
教 育探 索 2 0 1 3年 4期 ( 中)
巧用儿歌让数学课堂 “ 亮’ ’ 起来
段 军 萍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 区临钢一 中 山西 临汾 市 0 4 1 0 0 0)
小 学低年 级学 生感知不 够精确 , 注意力 难 以持久 , 对数 学中的抽象概念 、 严密逻辑有 个逐 步适应 的过程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 响 学生对数 学学 习的兴趣 。 在教学实践 中, 我们

童谣——数学课堂的“调味剂”

童谣——数学课堂的“调味剂”
周刊源自童㊀谣王亚丽①
数学课堂的 调味剂
摘㊀要: 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童谣有机结合起来 , 使童谣 成 为 数 学 课 堂 的 调 味 剂 , 让 抽 象㊁ 枯 燥 的 数 学 知 识 变 得 生 动 起 来, 让沉闷的数学课堂活泼起来 . 童谣作为数学课堂的 调味剂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 述: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㊁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㊁ 快速掌握数学的知识要点 , 从而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 关键词 : 童谣 ; 数学课堂 ; 调味剂 我们每个人 的 童 年 都 是 在 童 谣 ㊀㊀ 童谣我们大家都不陌生 , 的伴随下快乐成长 . 从 妈 妈 怀 中 的 摇 篮 曲 到 节 奏 欢 快 的 儿 歌, 童谣总能让我 们 在 愉 悦 的 体 验 中 获 取 知 识 . 近 年 来 , 我 们学校把童谣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 有 效 手 段 , 提出了以 童谣相结合进行教 学 . 如 何 把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与 童 谣 有 机 结 合起来 , 使童谣成为数学课堂的 调味 剂 , 让抽象㊁ 枯燥的数 学知识变得生动起 来 , 让 沉 闷 的 数 学 课 堂 活 泼 起 来, 让懵懂 的学生聪慧起来 , 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 一 ㊁调味剂之一 : 童谣 小学 教 育 的 重 点 是 习 惯 养 成, 小 学 生 天 性 活 泼 好 动, 课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童谣沐童心 ㊁ 阳光伴 我 行 为 主 题 的 特 色 教 育 , 各个学科和
������������������������������������������������������������������������������������������������������������������������������������������������������������������������������������������������������������������������������������������������������������������������������������������������������������ ������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善用创编的儿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善用创编的儿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善用创编的儿歌发表时间:2013-10-21T15:50:23.46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10月供稿作者:张季平[导读] 建立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张季平〔摘要〕儿歌往往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让学生备感亲切,生动、易学、易记。

儿歌的特点是词句简短,结构简单,想像丰富,而且富有韵律和节奏。

因此,一些脍炙人口的数学儿歌更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份智慧快餐。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适当地选择、改编、创编一些儿歌,既可以用活教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

又可以简化教学过程,强化记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巧用善用儿歌儿歌的特点是词句简短,结构简单,想像丰富,而且富有韵律和节奏。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儿歌一直以来为广大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所喜爱。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适当地选择、改编、创编一些儿歌,既可以用活教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

又可以简化教学过程,强化记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巧用、善用儿歌助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儿歌创编,入境激趣导学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尚未稳定,他们是凭直观感觉来认识事物的。

在导入环节使用儿歌创设情境,既能激趣又符合“乐学”原则,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要求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通过数学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青蛙儿歌》及青蛙图。

学生齐读完前八句话后,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数出图中青蛙的只数和嘴的张数。

生:1 只青蛙1 张嘴,2 只青蛙2 张嘴,3 只青蛙3 张嘴,4 只青蛙4 张嘴,5 只青蛙5 张嘴……师:能说完吗?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儿歌巧用
摘要:“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对低年学生来说,数学的抽象性与他们思维具体形象之间存在矛盾,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解决学习难点几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儿歌,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美。

关键词:儿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儿歌内容浅显易懂,篇幅短小,语言生动活泼,节奏明快,便于唱诵和记忆,深受儿童的喜欢。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充满了数字、计算、公式和图形等抽象的东西。

多数小学生不喜欢数学,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儿歌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儿歌来激发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一、运用儿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一般就不会被轻易改变,并能在学习中发挥持久的作用,小学阶段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因此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课前很难安静下来,注意力不集中,做题不仔细审题、检查等棘手问题。

教师适时选用或自编一些数学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

如我们班的学生,踏着上课铃声进班时,就会在班干的带领下边准备学习用品时,边朗诵“铃声响,
进课堂,学习用具放放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一比哪个坐得好!”学生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教师很快就可以开展教学。

再如,做练习题前,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审题习惯,我根据不同的题目编出不同的儿歌。

在做计算题时“仔细抄,细心算,还要来验算”。

在做解决问题时“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合理列算式,细心来计算,结果要检验,答题莫忘记。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自自然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运用儿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运用儿歌增添了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愿去学习数学知识。

在认识“时、分”教学中,我用一首儿歌谜语引入:
“小小骏马不停蹄,
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
提醒人们争朝夕”
短短一首儿歌,唤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如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时,我带领学生一起编儿歌:“教室是长方体,我们在它肚子里;书本长方体,学习不能近距离;魔方正方体,转转长智力,……”在听儿歌编儿歌的热闹中,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与理解在加深,同时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
的兴趣。

三、运用儿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如何突破重点,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并运用,是衡量教师每一节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在教学“认识﹥、﹤”时,讲清意义后,我和学生一起编儿歌,第一步:我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一个大口朝前,一个尖尖朝前。

于是得出“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同时配上手上动作,每个人伸出两只手,伸直食指和中指,自然形成“﹥”、“﹤”号,第二步:我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得出“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学会运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认识方向”,这是在学生原有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学习用八个方向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学生在描述时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在学生基本认识这八个方向后,师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儿歌: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左上西北、左下西南,
右上东北、右下东南”
枯燥无味的知识,在师生快乐的活动中,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
快乐。

四、运用儿歌解决学习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是学生新旧认知矛盾的焦点。

其实质是学生与教材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

它犹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难而退”,丧失信心,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

运用儿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退位减”时,学生往往会犯以下错误:该退位不带点,不退位带点,打点忘记减一,0带点不带点混淆。

教学时先借助计数器直观操作,感知算理后,出示儿歌:“笔算减法不算难,先要看清够不够,够减你就直接减,不够你在前位点上点。

头上有点别忘记,减时要少一,带点的0真奇怪,减时当9来对待”,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掌握德非常好,计算的正确率得到提高。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针对时间单位比较抽象,钟面比较复杂的特点,出示这样一首儿歌:“小朋友,请记住,钟面大格十二个;大格之间五小格,一圈小格60个;时针走一大格一时,分针走一小格一分;时针过几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这首儿歌既使学生掌握了钟表知识,又培养了应用能力,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儿歌引入低年级数学课堂,不但适合于学生的心里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