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歌走进数学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儿歌走进数学课堂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充满了数字、计算、算理、公式和图形等抽象的东西。因而,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编排一些简短的,内容浅显的,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还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学中玩,玩中学。

【关键词】数学儿歌课堂教学促规范激兴趣思维

【正文】又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走进了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尽管如此,但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数学又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充满了数字、计算、算理、公式和图形等抽象的东西。因而,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此刻,我想到了我们学校张校长提出的《“儿歌训练法”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该课题运用儿歌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我们老师把这个课题作为校本教材,何不也把儿歌内容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去?如编排一些简短的,内容浅显的,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还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学中玩,玩中学。

一、巧借儿歌促规范

古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规则作为一系列明确的具体要求,一旦被孩子接受就会逐渐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就能唤起孩子们内在自主的要求和自我管理的欲望,激发孩子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使孩子形成自律,养成良好习惯。

大家知道,我们这个班是全校有名的“活跃班”,常常,孩子们在上课铃声响完一二分钟才能坐在自己座位上,满头大汗,嘴里还在叽叽喳喳着说些什么。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我让孩子们在边准备学习用品的同时背诵《课前准备歌》:铃声响,进课堂,学习用品准备好,坐端正,不说话,静候老师把课上。如没做好,再来下一首儿歌《上课铃响了》:丁零零,丁零零,铃声响,进课堂,坐端正,看班长,闭嘴巴,有精神,师来到,微微笑,都夸我们做得好。孩子们嘴里在吟唱儿歌的同时也准备好了课堂上所需的学习用品,为老师上课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再如,课堂中,我们常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学习,小组交流过程中,有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有的小组还没有交流完毕。如何组织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呢?“我学习-我主动,我参与-我进步,我展示-我提高”用这样的儿歌切入,教师和孩子一唱一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教学一环紧扣一环,孩子也没有走神的机会。再有,在孩子们进行练习巩固的时候,往往要动笔动脑练习,老师可这样来规范孩子的要求“小铅笔,手中拿,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尺一寸一拳头,端端正正写好字。”另外,在课堂中,孩子的注意力往往不能很集中听讲,这时我会提醒孩子背“学习”歌:“小学生,要记清,听课一定要专心,作业满分靠细心,考试千万防粗心,纠错还要有耐心,记得就是别灰心。”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鼓舞,对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巧用儿歌激兴趣

孩子的天性是爱玩,更何况是低年级的孩子,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难理解的学科,孩子们常常不能将40分钟时间进行到底。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合理运用儿歌,将形式多样的活动安排在教学中,就能让孩子更愿意去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个内容时,它要求孩子不但要掌握概念,还要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儿歌谜语来引入:“小小一个长方体,肚里装着尺和笔,小朋友们来上学,把它放进书包里。”孩子们被这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谜语吸引,心境一下子兴奋起来,从而进入了快乐地认识了解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中。

再如,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个内容,它是在一年级学习了整时和整时半的基础上再5分5分地学习。由于孩子年龄小,他们看时间时,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格,很难把注意力投到大格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孩子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对他们正确认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时,我利用电脑演示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孩子理解,同时借助朗朗上口的《认识时间儿歌》:“同学们,记住了,钟面数字十二个。两数之间五小格,一圈共计六十格。分针腿细跑得快,走一小格是一分。时针短胖慢慢追,转一大格是一时。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点多。要问过了多少分,还要仔细看分针。一时等于六十分,我们珍惜好光阴!”孩子们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巧编儿歌释疑难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3学段的知识技能其一目标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

单的估算。”这里的知识技能就是教学中的重点。它包含了数的意义、性质、计算等。而学习

难点又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重难点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理解和突破,就会为解决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如何把这些模象用直观及语言展现出来,使之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吸引孩子注意,降低学习难度?实践证明,编成儿歌的基本概念不容易忘记,能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课,教材虽然呈现的只有一幅图,但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内容:数的组成、读写数、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口算等。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使孩子们巩固这些重难点内容呢,我围绕位值思想和十进制的概念,将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比大小、整百及整千数的计算等知识,让孩子们进行回忆,再借助儿歌,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如读数儿歌:“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末尾有零不必读,中间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心里”写数儿歌:“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位一数也没有,用‘0’占位要牢记。”在孩子们正确读数写数的基础上再教他们背诵《多位数大小比较歌》:我和你比大小,位数多你就大,位数少你就小。位数相同比高位,高位相同比下位,以此类推知谁大。

又如,孩子们在学习千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算理理解起来很抽象,很多中差生难以掌握。为了帮这些孩子理解算理,加深记忆,我把算法编成儿歌:加法计算儿歌: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算起要记好。哪位相加如满十,就向前位来进1;刚好满十就写0,如是十几就写几。减法计算儿歌: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算起要记好。哪位相减如不够,前位借1当作10;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

孩子们在进行练习时,边说儿歌边思考,掌握了方法,思维更加清晰了,最后达到熟能

生巧的程度。

四、巧凭儿歌明思路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促成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对学习数学相当重要。总结方法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法的培养为重点,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如果用儿歌形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先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操作让学生知道加的方法,再概括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儿歌:同学们,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两五相凑就满十,九和一、八和二,七三六四也好凑,两数相凑都是十。孩子们在兴趣盎然的儿歌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又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的教学,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