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调查报告
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肥皂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清洁剂之一,它具有卓越的去污能力,能够有效地清洗衣物、餐具、地板等各种物品。
那么,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呢?肥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称为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它可以使水和油相互溶解。
表面活性剂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而肥皂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氮或氧原子,这使得他们能够与带负电荷的油脂分子吸引并结合。
肥皂分子由长链烷基和一个带正电荷的极性头部组成。
烷基部分是有机化合物的非极性疏水部分,而极性头部带有正电荷,可以与水中的阴离子相互作用。
这种特殊结构使得肥皂在清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肥皂的去污原理主要包括润湿、分散、乳化、浸透和乳液混合等过程。
首先,在润湿过程中,肥皂分子与水形成复合体,将油污包覆在水中。
然后,肥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油污分子中的疏水部分相互作用,将油污颗粒分散在水中。
此时,肥皂分子在水中形成胶束结构,其中水分子包围着含油分子。
接下来,肥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油污分子的疏水部分形成乳化剂,通过降低油脂的表面张力使其分解成小颗粒。
乳化过程中,肥皂分子能够将油污分子封装在其疏水尾部形成的胶团中,将其分散在水中。
同时,肥皂还能通过浸透作用改善去污效果。
肥皂分子可以渗透到油污的内部,与油污分子相互作用,将其与物体表面分离开来。
这种浸透作用可以使油污更容易被水洗走。
最后,乳液混合过程是肥皂的最后一步,它将油污微粒与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乳状液体。
在这个过程中,肥皂的表面活性剂作用将油污微粒分散在水中,使其变得可溶于水,便于冲洗。
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基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制。
通过肥皂分子与水和油相互作用,将油脂分子分散在水中,然后再通过浸透和乳化作用将油污与物体表面分离。
最终,通过乳液混合作用使油污微粒分散在水中,实现去污的目的。
总结起来,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由表面活性剂进行的一系列作用过程,包括润湿、分散、乳化、浸透和乳液混合等步骤。
研究肥皂成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肥皂的制备过程,分析肥皂的成分,探究肥皂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肥皂是由动植物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盐。
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OOH + NaOH → RCOO-Na + H2O其中,RCOOH代表脂肪酸,NaOH代表氢氧化钠。
在皂化反应中,脂肪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
三、实验用品1. 试剂:动植物油脂、氢氧化钠、水、酚酞指示剂、氯化钠、酒精、石蜡油、橄榄油、食醋、蒸馏水。
2. 仪器:烧杯、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滴管、量筒、滤纸、pH试纸、电子天平。
四、实验步骤1. 肥皂制备(1)称取5g新鲜动物脂肪(如牛油),加入6ml 95%乙醇,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
(2)在溶解后的脂肪溶液中加入6ml 40%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黏稠状。
(3)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使反应完全。
(4)在反应液中加入60ml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使反应液中的物质盐析出来。
(5)用药匙将浮在液面上的固体物质取出,用滤纸或纱布沥干,挤压成块,即为肥皂。
2. 肥皂成分分析(1)称取一定量的肥皂,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2)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肥皂的pH值。
(3)取少量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确定肥皂中的碱含量。
(4)取少量溶液,加入氯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生成,确定肥皂中的硬脂酸钠含量。
(5)取少量溶液,加入石蜡油,观察溶解情况,确定肥皂的溶解度。
(6)取少量溶液,加入橄榄油,观察乳化效果,确定肥皂的乳化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肥皂制备实验中制备的肥皂呈乳白色固体,并有淡淡的腥味。
根据实验步骤,肥皂已成功制备。
2. 肥皂成分分析(1)pH值:肥皂溶液的pH值约为10,表明肥皂呈碱性。
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有很多的人都会用肥皂洗衣服,因为用肥皂洗衣服可以去除污渍。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肥皂去污的科学原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肥皂去污的原理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它的分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极性的羧基,它易溶于水,是亲水而憎油的,叫做亲水基;另一部分是非极性的烃基,它不溶于水而溶于油,是亲油而憎水的,叫做憎水基。
例如:当肥皂溶于水时,在水面上,肥皂分子中亲水的羧基部分倾向于进入水分子中,而憎水的烃基部分则被排斥在水的外面,形成定向排列的肥皂分子。
这种高级脂肪酸盐层的存在,削弱了水表面上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引力,所以肥皂可以强烈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因而是一种表面活性剂。
当肥皂在水中的浓度较低时,肥皂分子是以单分子形式存在的,这些分子聚集在水的表面,即亲水基团进入水中,憎水基团被排斥在水的外面。
当水中肥皂的浓度逐渐增大时,水的表面上聚集的肥皂分子逐渐增多而形成单分子层。
继续增大肥皂的浓度时,由于水的表面已被占满,水溶液内部的肥皂分子中憎水的烃基开始彼此靠范德华力聚集在一起,而亲水的`羧基包裹在外面,形成胶体大小的聚集粒子,称为胶束。
肥皂的胶束呈球形,如图12-2。
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水的表面已被占满,水的表面张力降至最低。
超过了临界胶束浓度,再增大水中肥皂的浓度,只能增加溶液中胶束的数量。
在洗涤衣物时,肥皂分子中憎水的烃基部分就溶解进入油污内,而亲水的羧基部分则伸在油污外面的水中,油污被肥皂分子包围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通过机械搓揉和水的冲刷,油污等污物就脱离附着物分散成更小的乳浊液滴进入水中,随水漂洗而离去。
这就是肥皂的洗涤原理,如图12-3所示。
在临界胶束浓度前后,去污能力与肥皂的浓度有很大的关系:低于临界胶束浓度,去污能力随肥皂的浓度的下降而急剧下降;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去污能力几乎不能随肥皂的浓度而改变。
的洗涤剂也是如此。
生活中的化学 论文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班级:姓名:学号:洗涤剂洗涤原理与洗涤过程摘要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美与洁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论从个人形象,还是服装打扮,还是使用的饮食餐具。
人们要求有更加洁白的衣着,更加干净的餐具等等。
因此也对洗涤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对化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人类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洗涤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洗涤效果也越来越好。
本文主要从污垢的分类,洗涤剂的分类,洗涤剂种类的大致发展情况,以及洗涤剂的洗涤原理与过程进行论述。
与此同时,也对洗涤剂的化学特性以及物理特性进行分析与总结。
然而随着人类的科技发展,所生产的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或者辅助成分却对人体或者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洗涤剂去污是各种特性的综合效应,因此在洗涤剂配方中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并加入各种助洗剂,以期得到去污力强的洗涤剂,但是有时这是很难做到的,洗涤的原理与洗涤过程大部分利用的是洗涤剂的物理特性。
关键字:洗涤剂洗涤原理与洗涤过程洗涤剂分类洗涤剂的种类洗涤剂简介人类最早使用的洗涤剂是肥皂。
随着有机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成功,合成洗涤剂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50年代四聚丙烯的大量生产,促进了合成洗涤剂在全世界的高速发展。
1953年美国合成洗涤剂的产量首次超过了肥皂。
作为合成洗涤剂主要产品之一,液体洗涤剂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
当时推出的商用液体洗涤剂是手洗餐具洗涤剂,表面活性剂以烷基聚氧乙烯醚为主,产品为中泡。
1985年,重垢液体洗涤剂含磷较少甚至不含磷,70年代起各国对洗涤剂的限磷或禁磷使液体洗涤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普及。
80年代液体洗涤剂的形式、功能、结构上都有了新的变化,成为洗涤剂产量中仅次于粉状的重要品种。
从洗涤剂的品种来看,液体产品品种远多于固体产品。
与固体洗涤剂相比,液体洗涤剂相比,液体洗涤剂使用前无需溶解,具有使用方便、溶解(分散)速度快,低温洗涤性能耗的优点。
同时,还具有配方灵活、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节省能源、加工成本低、包装漂亮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肥皂的制备及去污能力测定
实验一肥皂的制备及去污能力测定一、实验目的①学习洗涤剂的基本知识,熟悉肥皂、透明皂的制造原理和方法。
②掌握肥皂、透明皂的制备工艺和制备技术;③了解洗涤剂去污能力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肥皂是高级脂肪酸金属盐(钠、钾盐为主)类的总称,包括软皂、硬皂、香皂和透明皂等。
肥皂是最早使用的洗涤用品,对皮肤刺激性小,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去污力强、泡沫适中和洗后容易去除等优点。
所以尽管近年来各种新型的洗涤剂不断涌现,但它仍是一种深受用户欢迎的去污和沐浴用品。
以各种天然的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碱皂化而制得肥皂,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生产肥皂的传统方法。
CH2OCOR1CH2OCOR2CH2OCOR3NaOHH OCH2OHCH2OHCH2OHR1COONaR2COONaR3COONa 3不同种类的油脂,由于其组成有别,皂化时需要的碱量不同。
碱的用量与各种油脂的皂化值(完全皂化l g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和酸值有关。
以下是一些油脂的皂化值。
现将用于制肥皂的主要原料的性质和作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油脂油脂指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在制肥皂过程中它提供长链脂肪酸。
由于以C12~C18的脂肪酸所构成的肥皂洗涤效果最好,所以制肥皂的常用油脂是椰子油(C12为主)、棕榈油(C16~C18为主)、猪油或牛油(C16~C18为主)等。
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会对肥皂品质产生影响。
不饱和度高的脂肪酸制成的皂,质软而难成块状,抗硬水性能也较差。
所以通常要把部分油脂催化加氢使之成为氢化油(或称硬化油),然后与其它油脂搭配使用。
碱主要使用碱金属氢氧化物。
由碱金属氢氧化物制成的肥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由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制得肥皂一般称作金属皂,难溶于水,主要用作涂料的催干剂和乳化剂,不作洗涤剂使用。
皂化油脂的精练:(1)脱胶处理(水化法,酸炼法):用于除去溶解于油脂中的磷脂质、蛋白质以及结构复杂的胶质和粘液质。
(2)脱酸处理(碱炼法):除去游离酸。
(3)脱色处理(使用活性白土或活性炭的物理吸附脱色,化学氧化脱色):除去油脂中的各种色素。
阅读材料: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简介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简介
一、肥皂的制取和去污原理
(1)肥皂的制取
(2)肥皂的去污原理
在洗涤过程中,污垢中的油脂跟洗涤剂接触后,洗涤剂中的亲油基团烃基(R—)就插入油滴内,而亲水基团(—COO-)伸向水里。
这样油滴就被洗涤剂分子包围起来,将油脂分子往外拉,再经摩擦、振动,油脂分子就被洗涤剂分子从污物上拉下来了。
二、合成洗涤剂
1.合成洗涤剂是根据肥皂去污原理合成的,分子中具有憎水基和亲水基。
分固态的洗衣粉和液态洗涤剂两大类,其主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磺酸钠,其结构可表示为:
2.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
是否适宜在硬水中使
用
去污能力原料
合成洗涤剂适宜(在硬水中生成的
钙镁盐类能溶于水,不
会丧失去污能力)
合成洗涤剂>肥
皂
石油
肥皂不宜(在硬水生成沉淀
(C17H35COO)2Ca、
(C17H35COO)2Mg,从
而丧失去污能力)
油脂
3.含合成洗涤剂的废水排入江河造成水体污染,特别是含磷元素的合成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促使水生藻类增殖,使水质变坏,因此人们正逐渐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并积极研制无磷新型洗涤剂,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1/ 1。
肥皂与合成洗涤剂
肥皂与合成洗涤剂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它是一类重要的洗涤剂。
生产肥皂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油脂。
此外,用肥皂进行洗涤还有两个不足之处。
其一是,大多数肥皂水溶液呈碱性,pH值在10左右,而人的皮肤呈弱酸性,pH值平均为5.75。
有的人使用碱性的肥皂后会引起皮炎。
其二是,肥皂不能抗硬水。
所谓硬水是指溶有多量钙(Ca2+)、镁(Mg2+)离子的水。
肥皂中的高级脂肪酸会跟硬水中的钙离子等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钙皂,失去洗涤的功效。
我国除上海、广州等地水质较软以外,内地省分的水质大多较硬。
针对这些因素,科学家研制出很多不同类型的合成洗涤剂。
它们有的呈中性,有的能抗硬水,而且不需要耗用大量的天然油脂。
在合成洗涤剂中,用得最广的是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它是大多数洗衣粉的主要成分。
它的分子中十二烷基的部分亲油,苯磺酸钠的部分亲水。
它是以石油为原料制得的。
沾有粉笔灰的手,如果用肥皂洗涤,手上会出现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
如果用洗衣粉洗涤,就不会产生这种现象。
粉笔灰中含有钙离子,这种现象说明肥皂不能抗硬水,而合成洗涤剂则能抗硬水。
肥皂与化学实验报告
肥皂与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肥皂的过程,了解肥皂的化学组成、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清洁和去污方面的应用。
实验原理肥皂是一种由脂肪酸钠或脂肪酸钾和碱反应生成的盐类。
在制备肥皂的过程中,通过将油脂与碱反应,使油脂中的三酸甘油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而脂肪酸与碱反应后形成的盐即为肥皂。
具体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油脂+ NaOH →甘油+ 脂肪酸钠实验材料1. 植物油:200ml2. NaOH:20g3. 酒精:30ml4. 水:400ml5. 烧杯、玻璃棒、玻璃器皿等实验用具实验步骤1. 将200ml植物油倒入玻璃器皿中。
2. 称取20g的NaOH。
3. 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酒精,然后将NaOH加入酒精中,并搅拌使其溶解。
4. 将溶解好的酒精与NaOH的混合液缓慢倒入装有植物油的玻璃器皿中,并不断搅拌。
5. 继续搅拌,直到混合物开始变得稠固状。
6. 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玻璃器皿上,使混合物充分反应。
7. 将玻璃器皿放置在室温下,静置一晚,待肥皂凝固。
8. 用水冲洗凝固后的肥皂,使其完全清洁。
9. 将肥皂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并晾干。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制备,我们成功得到了一块坚固的肥皂。
肥皂的形状和质地均与市售的肥皂相似。
在制备过程中,植物油与NaOH反应生成了肥皂,同时产生了甘油作为副产物。
肥皂的生成使得原本不溶于水的油脂变成了可溶性的,从而提高了清洁能力。
甘油具有保湿和抗菌的特性,常用于化妆品和药品中。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肥皂的化学组成和制备过程。
肥皂作为一种常用的清洁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肥皂的制备实验,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油脂与碱的反应原理,以及肥皂的应用领域。
然而,在实验中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NaOH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实验结束后需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注意妥善处理废液。
总的来说,这次肥皂制备实验让我们对肥皂的制备原理、化学反应过程和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家庭制备肥皂课题研究报告
家庭制备肥皂课题研究报告家庭制备肥皂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肥皂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清洁用品,传统的肥皂通常由动植物油和碱水制成。
然而,由于市场上肥皂的品质和价格参差不齐,因此许多家庭开始尝试制备自己的肥皂。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制备肥皂的可行性和优势。
二、理论依据肥皂的主要原料是动植物油和碱水,主要反应是皂化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动植物油与碱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肥皂的清洁作用是由于其与水形成的结构能够溶解水中的脏污。
三、制备方法1. 准备原料:动植物油和碱水。
2. 按比例混合原料:在一个容器中,根据特定比例混合动植物油和碱水。
3. 搅拌混合物:使用搅拌器均匀搅拌混合物,直到形成稠密的混合物。
4. 加热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至适当温度,以促进皂化反应的进行。
5. 倒入模具:将混合物倒入预先准备好的肥皂模具中。
6. 冷却和固化:让混合物冷却并固化,通常需要数小时至数天的时间。
7. 切割和打磨:将固化的肥皂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并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四、优势分析1. 价格优势:制备家庭肥皂的成本远低于购买市售肥皂,可以节省家庭开支。
2. 健康优势:自制肥皂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对皮肤较为温和,适合敏感肌肤的人群使用。
3. 创造乐趣:制备肥皂是一项有趣的家庭活动,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可定制性:制备家庭肥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香料、颜色等,使肥皂更具个性化。
五、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实验,制备出的家庭肥皂在清洁功效上与市售肥皂相当,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家庭肥皂的质量取决于原料的选择和比例,制备过程的细致与控制也是关键。
六、总结与展望家庭制备肥皂是一种可行且有优势的方法,能够在保证品质的同时降低家庭开支,还能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乐趣。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家庭制备肥皂的工艺优化和科学性能改进,使之更加适应不同家庭的需求和口味。
清洁剂与肥皂的化学原理
清洁剂与肥皂的化学原理清洁剂和肥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它们能够有效地去除污垢和油脂,使物体恢复清洁。
那么,清洁剂和肥皂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和乳化作用等方面来介绍清洁剂和肥皂的化学原理。
一、分子结构清洁剂和肥皂的化学原理与它们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清洁剂和肥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疏水基。
亲水基是指具有亲水性的基团,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疏水基是指具有疏水性的基团,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清洁剂和肥皂的分子结构使得它们能够同时与水和油脂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去除污垢和油脂的目的。
二、表面活性剂清洁剂和肥皂属于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
清洁剂和肥皂的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疏水基则能够与油脂分子相互作用。
当清洁剂和肥皂溶解在水中时,它们的分子会在水表面形成一个薄膜,这个薄膜能够将水分子与油脂分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这样,清洁剂和肥皂就能够将油脂分子从物体表面分散到水中,实现去除污垢和油脂的作用。
三、乳化作用清洁剂和肥皂的化学原理还涉及到乳化作用。
乳化是指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通过加入乳化剂使其形成均匀的乳状混合物。
清洁剂和肥皂的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和疏水基使得它们能够在水和油脂之间形成乳化剂。
当清洁剂和肥皂与油脂混合时,它们的分子会将油脂包裹在内部,形成微小的胶束结构。
这些胶束结构能够将油脂分子分散在水中,使其更容易被水分子包围并悬浮在水中。
这样,清洁剂和肥皂就能够将油脂从物体表面分散到水中,实现去除污垢和油脂的作用。
四、其他作用除了上述的化学原理,清洁剂和肥皂还具有其他作用。
清洁剂和肥皂能够改变水的性质,使其更容易湿润物体表面。
这样,清洁剂和肥皂就能够使水更好地与污垢和油脂接触,提高清洁效果。
此外,清洁剂和肥皂还具有杀菌和消毒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细菌和病毒,保持物体的卫生。
综上所述,清洁剂和肥皂的化学原理主要涉及到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和乳化作用等方面。
手工皂实验研究报告
手工皂实验研究报告实验组成员:丁新宇张子璇丁庚李秋柏彭国豪王宸周旭徐同强一.实验目的:制作出手工皂二.实验原理皂化法是将油脂与碱直接进行皂化反应而制取皂基,可用以下化学反应式表示:肥皂在硬水体系中,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会与肥皂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钙皂和镁皂,降低肥皂的去污能力。
肥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同样具备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能。
但是肥皂的组成不同,表现出的性能有所差异。
三.实验仪器与原料仪器:恒温水浴锅、铁架台、烧杯500ml 2个、150ml 2个、温度计2根、铁架台、搅拌棒2只、天平(至少精确到1克)、ph试纸、模具若干、有盖子的空瓶子(玻璃制品用来装液碱水);量匙(用来测量添加物或药草等原料)、100ml量筒、胶头滴管一只、小刀(用来分割香皂)、塑料手套、抹布一块、研钵。
原料:椰子油100g、棕榈油140g、橄榄油150g、杏仁油100g、氢氧化钠74g、水180ml、甘草粉5g、丝柏精油5ml、佛手柑精油5ml四.实验步骤:1.溶氢氧化钠。
将氢氧化钠溶于180ml的水中,备用2.量油备料。
3.打粉。
称取10g甘草置于打粉机中打粉,过9号筛4.混合加温。
把配方油先混合倒入锅里,用打蛋器轻轻搅拌均匀再加温,加温到40-45℃。
5.加碱加水。
在45℃水浴锅中,分批缓慢加入,并快速顺时针搅拌,一般分3到5次。
6.皂化反应:按顺时针快速搅拌1h左右,至粘稠状。
7.入模,保温24小时8.脱模切皂,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自然风干,包装成品五.实验结果制得手工皂一批,切皂包装。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溶解氢氧化钠是氢氧化钠入水2.加温时,宜多次温度计测温。
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第7 组-郭逸伦-5111209001-doc一.背景介绍人们为了干净、美观就要常常将衣服、被褥及日用餐具、茶具进展洗涤。
这一化学过程在生活中甚为广泛。
从简洁的肥皂到现在各种简单的洗涤产品,洗涤剂的进步代表了化学工业的进展与人类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
通过这个调研,可以了解肥皂以及其他的衍生产品的洗涤原理,并对使用方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一个条理的分析。
对于生活中选购洗涤用品以及使用洗涤剂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二.调研目的●了解肥皂的产生,去污原理。
●分析对肥皂的改进过程。
●分析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及原理。
●分析添加剂对于环境的影响和改进措施。
三.调研过程1.调查对象:肥皂及其他洗涤用品2.调查方式:查找资料,书籍,并将信息汇总。
去超市了解市场上的洗涤用品,种类,配料以及特点。
在人群中做调查询问,了解各种洗涤剂的使用状况以及效果。
3.数据及资料整理肥皂的制造:肥皂要比洗涤剂早得多,据说早在三千多年前,罗马城外的圣波山上,就被人们无意中制造出来了。
在这座圣山上,人们燃烧贡品时,油脂顺势滴落到草木灰上成为最原始的肥皂,这些肥皂渗入到四周的粘土中。
人们觉察,当他们坐在这些粘土上,衣服沾上了粘土后反而比以前更简洁洗干净。
人们开头奉为圣土,后来才知道这是人们无意中的劳动收获。
公元 70 年,罗马的学者蒲林尼描述了用山羊油脂和柴灰制造肥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参加另一种东西--海盐。
它能使肥皂浮在混合液上面,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盐析作用。
这个记载生怕是对肥皂工业最早的描述了。
由于当时产量很低,因而只能供有钱人使用,是污秽者的白费品。
1791 年法国化学家尼考尔斯·菜布兰兹用氯化钠水溶液电解制得氢氧化钠,从今以后,肥皂才成为平民百姓都用得上的东西。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知道肥皂是什么东西。
从 1811~1823 年柴夫卢尔对肥皂产品进展争论后,令人满足地解释了什么是肥皂以及制造肥皂的化学反应。
实验报告肥皂与洗涤剂
实验报告:肥皂与洗涤剂一、实验目的:为环保组织找出最适合他们用来去除鸟类身上油脂的肥皂与洗涤剂二、实验原理:肥皂制作原理:CH HC O C H O HHOCH HC HOC H HO HHHOC O RCOCORR NaOH H 2O+3R C OONa甘油三酸酯丙三醇(甘油)肥皂洗涤剂制作原理:CH 3(CH 2)11OH NaOH H 2SO 4CH 3(CH 2)11OS OOONa月桂醇/十二烷醇月桂醇硫酸酯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三、实验药品:药品:猪油、橄榄油、黄豆油、甘油(丙三醇)、饱和NaCl(aq)、酚酞、6M NaOH(aq)、饱和NaCl(aq)、浓硫酸、NaOH (s )、50%乙醇、冰水、浓硫酸仪器:滤纸、橡胶真空软管、布氏漏斗、吸滤瓶四、实验步骤、现象及解释(一)、肥皂的合成: 法一:1、取大约10g 的油脂或者10g 的脂肪于烧杯中,边强烈搅拌,边一滴一滴的加入15ml 6M NaOH 和5ml 甘油。
用玻璃棒搅拌混合物。
2、加热溶液至沸,约15分钟,直到溶液变得均匀。
用煤气灯加热是最好的方法,但是要小心物料溅出容器。
继续加热至混合物变成粘稠的糊状。
3、使糊状物冷却,边用玻璃棒大力搅拌,边加入50ml 饱和NaCl 溶液与一些冰。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让浆状物易于过滤。
4、用真空过滤来过滤肥皂,并2次用5ml 冷水洗涤。
收集滤液,以后你将需要它。
5、将肥皂至于空气中干燥,直至到下周使用[1]油脂现象实验步骤猪油豆油橄榄油现象解释取大约10g的油脂或者10g的脂肪于烧杯中淡黄色固体状无色油状液体黄色油状液体60℃水浴下,边强烈搅拌,边一滴一滴的加入15ml 6M NaOH和5ml甘油。
用玻璃棒搅拌混合物。
(猪油先融化后再加入NaOH溶液)混合液分层(上层淡黄色油状,下层无色水层),15分钟后,溶液混合均匀混合液分层(上层无色油状,下层无色水层),18分钟后溶液混合均匀混合液分层(上层黄色色油状,下层无色水层),油层不断减少,半小时后油层量基本不变油脂不溶于水,皂化反应缓慢,搅拌一段时间后充分接触,开始反应在水微沸状态下加热至黏稠状,边加热边搅拌加热30分钟后成乳白色稠状物加热25分钟后呈乳白色稠状物加热1小时候呈黄色稠状物反应完全得到肥皂,蒸发多余的水分加入饱和NaCl溶液得到乳白色白色块状固体得到乳白色浆状物得到黄色浆状物饱和NaCl溶液能降低肥皂在水中的溶解度真空抽滤,用冰水洗涤两次废液中飘有几滴油脂废液中飘有的油脂废液中存在大量的油脂可能的两种情况:①反应完全,油脂剩余;②皂化反应很缓慢,反应没有进行完全肥皂固体干燥后称量18.6g 10.4g 1.2gpH试纸检测废液的碱性14 13 14 滤液呈强碱性,证明NaOH剩余,反应没有进行彻底取少量肥皂固体于蒸馏水中,搅拌至饱和液出现少量泡沫出现丰富持久的泡沫出现少量持久的泡沫pH试纸检测饱和肥皂液的碱性9 8 8 根据pH试纸的深浅进一步比较发现,pH由大到小排列为:猪油>橄榄油>豆油法二:1、250mL烧杯中放入10.0g猪油,另将5.0gNaOH溶于40mL 50%乙醇后,倒入10g猪油中。
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
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
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是基于肥皂的清洁性和去污能力。
肥皂是由脂肪酸盐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具有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当肥皂与水接触时,它会使水分子表面张力降低,从而改善水的湿润性能,使其更容易渗透和分散到不同的表面。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碱。
脂肪酸是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加热和水解反应得到的,而碱则是指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
当脂肪酸与碱混合时,它们经过一系列的裂解和合成反应,生成肥皂分子。
肥皂分子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亲水性的“头部”(羧酸阴离子)和一个疏水性的“尾部”(烷基链)。
这种结构使得肥皂分子能够同时与水和油脂相互作用。
当肥皂与水接触时,疏水性的烷基链会朝向水面,而亲水性的羧酸阴离子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
当肥皂溶液与污渍接触时,疏水性的烷基链会吸附在油脂或污垢表面,与其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肥皂分子的结构特性,烷基链能够将油脂分子包裹起来,形成一种称为“乳化体”的结构。
乳化体通过将油脂分子分散在水中,使其更容易被冲刷或清洗掉。
此外,肥皂还具有去污和杀菌的作用。
肥皂分子的碱性部分能够中和酸性物质,如脂肪酸和细菌的细胞膜。
碱性环境能够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
同时,肥皂的去污能力也可以将细菌和其他有机污染物从表面去除。
总的来说,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是通过肥皂分子的表面活性剂性质,将水和油脂相混合并分散,形成乳化体,从而达到清洁和去污的目的。
此外,肥皂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清除马桶上的细菌和有机污染物。
肥皂水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肥皂水的性质和作用。
2. 探究肥皂水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3.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肥皂水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溶液,具有清洁、乳化、分散等多种功能。
肥皂分子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能够将油污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 肥皂(块状或液体)2. 清水3. 油污布(如食用油涂抹的布条)4. 玻璃杯5. 滴管6. 纱布或纸巾7. 记号笔四、实验步骤1. 肥皂水配制:将适量肥皂溶解于清水中,搅拌均匀,得到肥皂水溶液。
2. 油污处理:将油污布条平铺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吸取肥皂水,均匀涂抹在油污布条上。
3. 观察现象:- 观察肥皂水涂抹在油污布条上的变化,记录油污是否被分散。
- 观察肥皂水在油污布条上的干燥速度,记录干燥时间。
- 将处理过的油污布条用纱布或纸巾轻轻擦拭,观察擦拭效果。
4. 重复实验: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肥皂水(如稀肥皂水、浓肥皂水)进行油污处理,比较不同浓度肥皂水的清洁效果。
5. 记录数据: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整理成表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肥皂水清洁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肥皂水能够有效清洁油污布条,油污被分散在肥皂水中,擦拭后布条变得干净。
2. 肥皂水浓度对清洁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浓肥皂水的清洁效果优于稀肥皂水。
这是因为浓肥皂水中含有更多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更好地分散油污。
3. 肥皂水干燥速度:实验结果显示,肥皂水的干燥速度较快,这是因为肥皂分子在水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和扩散性。
六、实验结论1. 肥皂水具有清洁、乳化、分散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剂。
2. 肥皂水的浓度对清洁效果有显著影响,浓肥皂水的清洁效果优于稀肥皂水。
3. 肥皂水的干燥速度较快,适用于快速清洁。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眼睛和皮肤。
2.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妥善保管。
3.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肥皂的制作实验报告
肥皂的制作实验报告肥皂的制作实验报告引言:肥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清洁用品,它能有效地去除污垢和油脂,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健康。
在这篇实验报告中,我将详细介绍肥皂的制作过程,并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通过制作肥皂,了解肥皂的制作原理,探究肥皂的化学成分,以及肥皂在清洁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油(如橄榄油或椰子油);2. 碱液(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3. 酒精;4. 香精或精油(可选);5. 烧杯、容器、搅拌棒等实验器材。
三、实验步骤:1. 将植物油和碱液分别倒入两个容器中;2. 慢慢将碱液倒入植物油中,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3. 加入少量酒精,继续搅拌;4. 如果需要,可以加入香精或精油,调整肥皂的香味;5. 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并静置24小时;6. 取出固化的肥皂,晾干数天。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制作的肥皂呈固体状,质地坚实,有一定的香味。
在制作过程中,植物油与碱液发生了皂化反应,生成了肥皂和甘油。
碱液中的氢氧化物离子与植物油中的甘油酯发生酯水解反应,形成肥皂分子和甘油分子。
肥皂分子的疏水端与油脂相互作用,使油脂分子从皮肤上脱落,被水冲走,从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五、实验应用:1. 个人清洁:肥皂是最常见的洗手和洗澡用品,能够去除污垢和油脂,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健康;2. 衣物清洁:肥皂可以用于衣物的洗涤,去除油渍和污垢;3. 清洁用具:肥皂可以用于清洁家居用具,如碗碟、瓷器等;4. 宠物洗浴:肥皂也可以用于宠物的洗浴,去除宠物身上的污垢和异味。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肥皂的制作原理和应用。
肥皂的制作是通过植物油与碱液的皂化反应生成的,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
肥皂不仅可以用于个人清洁,还可以用于衣物和家居用具的清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七、进一步探究:1.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油制作肥皂,观察其质地和清洁效果的差异;2. 可以研究不同浓度的碱液对肥皂制作的影响;3. 可以了解肥皂的其他应用领域,如工业清洁、医疗卫生等。
肥皂去污原因探究(化学论文)
肥皂去污原因探究学校:青岛智荣中学北校班级:九年级三班学生姓名:孙茗指导老师:赵业肥皂去污原因探究【摘要】肥皂的分子结构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亲水基,另一端是非极性的憎水基。
憎水基具有亲油的特性,在水与油污的界面上,深入油污,与油脂分子结合在一起,使油脂乳化,让油脂溶于肥皂水中。
亲水基具有亲水的特性,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
油污形成非常微小的油污颗粒后被许多亲水基包围着分散并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经过重复多次摩擦振动,油污就会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关键词】肥皂起源发展形成去污原理影响因素去污比较肥皂是大家每天都用的一种洗涤用品,它能很快把我们衣服上的脏东西带走、把我们的手洗的干干净净,真是太神奇了!为什么肥皂有如此大的功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期用化学知识解开自己心中的迷惑。
一、肥皂的起源传说肥皂是在罗马一个叫SAPO的山下河流里洗衣服的女人们发现的。
这些女人发现,若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洗衣服,会洗的比平时更加干净。
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在山丘上神殿燃烧祭品处,当地人把羊作为祭品放在灶台上烧烤来举行仪式,烧烤时流出来的油脂又滴落到下面燃烧过的草木灰上,油脂和草木灰的混合物跟雨水一起流入了河中,形成了液体肥皂。
所以肥皂的名字SOAP 的由来就是源自这个山丘SAPO的名字。
流入河流的羊脂和草木灰(碱性),其实就是制成肥皂的两种基本物质。
还有一个传说肥皂的发明者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
在公元前7世纪古埃及的一个皇宫里,一个腓尼基厨师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他非常害怕,赶快趁别人还没发现时用灶炉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些混合浸透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了。
望着自己满手的油腻,他想:这么脏的手,不知道要洗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干净啊?他一边犹豫着一边把手放到了水中。
奇迹出现了:他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那满手的油腻就很容易地洗掉了,甚至连原来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随之被洗掉了。
【知识解析】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1.制肥皂的流程注意当用NaOH溶液反应时,最终得到的是钠肥皂,又称硬肥皂;当用KOH溶液反应时,最终得到的是钾肥皂,又称软肥皂。
2.肥皂的去污原理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
从结构上看,它的分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极性的—COONa(或—COO-),易溶于水,是亲水基;另一部分是非极性的烃基—R,易溶于油,不溶于水,是憎水基。
其去污原理如图4-1-1所示,在水分子和外力作用下完成去污。
图4-1-13.肥皂和合成洗涤剂去污能力比较合成洗涤剂是根据肥皂的去污原理合成的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的物质,其结构如图4-1-2所示。
图4-1-2合成洗涤剂分为固态的洗衣粉和液态的洗涤剂等。
其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或烷基磺酸钠等。
(1)肥皂和合成洗涤剂去污的相同点二者都存在亲水基、憎水基两部分,分别位于分子的两端。
在洗涤时,亲水基溶于水中,憎水基则插入油污中,在水和外力作用下完成去污过程。
(2)肥皂和合成洗涤剂去污的不同点①合成洗涤剂具有去污能力强、原料廉价易得(主要原料是石油)、不受水质的影响等优点,并且适合洗衣机使用。
②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油脂,原料相对合成洗涤剂的原料——石油来说比较昂贵。
且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肥皂中的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容易结合水中的Ca2+、Mg2+而生成沉淀,使去污能力降低,如2C17H35COO-+Ca2+→(C17H35COO)Ca↓。
2名师提醒盐析在肥皂制备过程中加入食盐细粒的目的是发生盐析,这样可降低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析出。
而盐析是一个可逆的物理过程,即盐析后得到的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能重新溶解。
典例详析例1下列关于皂化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经皂化反应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混合液B.加入食盐可以使高级脂肪酸钠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C.向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食盐并搅拌,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高级脂肪酸钠D.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食盐,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解析◆油脂在碱性溶液的作用下发生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甘油都溶于水,故能形成混合液,A项正确;加食盐细粒可降低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使其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盐析,B项正确;盐析后,上层是密度较小的高级脂肪酸钠,下层是甘油和食盐的混合液,C项错误;加入食盐后,高级脂肪酸钠析出,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第7组-郭逸伦-5111209001-doc一.背景介绍人们为了整洁、美观就要经常将衣服、被褥及日用餐具、茶具进行洗涤。
这一化学过程在生活中甚为广泛。
从简单的肥皂到现在各种复杂的洗涤产品,洗涤剂的进步代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与人类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
通过这个调研,可以了解肥皂以及其他的衍生产品的洗涤原理,并对使用方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一个条理的分析。
对于生活中选购洗涤用品以及使用洗涤剂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二.调研目的●了解肥皂的产生,去污原理。
●分析对肥皂的改进过程。
●分析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及原理。
●分析添加剂对于环境的影响和改进措施。
三.调研过程1.调查对象:肥皂及其他洗涤用品2.调查方式:查找资料,书籍,并将信息汇总。
去超市了解市场上的洗涤用品,种类,配料以及特点。
在人群中做调查询问,了解各种洗涤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效果。
3.数据及资料整理肥皂的发明:肥皂要比洗涤剂早得多,据说早在三千多年前,罗马城外的圣波山上,就被人们无意中制造出来了。
在这座圣山上,人们燃烧贡品时,油脂顺势滴落到草木灰上成为最原始的肥皂,这些肥皂渗入到周围的粘土中。
人们发现,当他们坐在这些粘土上,衣服沾上了粘土后反而比以前更容易洗干净。
人们开始奉为圣土,后来才知道这是人们无意中的劳动收获。
公元70年,罗马的学者蒲林尼描述了用山羊油脂和柴灰制造肥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入另一种东西--海盐。
它能使肥皂浮在混合液上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盐析作用。
这个记载恐怕是对肥皂工业最早的描述了。
由于当时产量很低,因而只能供有钱人使用,是污秽者的奢侈品。
1791年法国化学家尼考尔斯·菜布兰兹用氯化钠水溶液电解制得氢氧化钠,从此以后,肥皂才成为平民百姓都用得上的东西。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知道肥皂是什么东西。
从1811~1823年柴夫卢尔对肥皂产品进行研究后,令人满意地解释了什么是肥皂以及制造肥皂的化学反应。
随着科学家弄清肥皂去污原理之后,各式各样的合成洗涤剂也就应运而生了。
肥皂的制造:肥皂实际上是长链有机羧酸的钠、钾或三乙醇胺[N (CH2CH2OH)3]的盐。
其它羧酸的这些盐也是工业肥皂,但它们没有去污、清洁作用。
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跟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率放在皂化锅内加热、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跟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率放在皂化锅内加热、搅拌,使之发生皂化反应.反应完成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甘油和水形成了混合物.再向锅内加入食盐细粒,搅拌,静置,则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浮在液面,从而跟甘油、食盐水分离.这个过程就叫做盐析.这样得到的肥皂含50%~60%水,是糊状的。
把它继续加热脱水,当剩下约30%水时就可以制成固体、糕状的棒,再把它风干到只剩下10%~15%水分时,就可切成块。
再进一步干燥到含水仅5%~10%时就可作成粉末。
方程(C17H35COO)3C3H5 + 3NaOH(溶液)=== 3C17H35COONa+C3H5(OH)上面的反应就可以解释古罗马人制造肥皂的过程。
作祭品的动物脂肪中含有甘油三酸酯,柴灰的水解物中含有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当它们一起被加热时脂肪就被分解生成少量的甘油和肥皂。
天然原料制的肥皂使用4种脂肪:牛油、棕榈油、椰子油和橄榄油。
有机酸要有洗涤本领必须含有9个碳以上的长链,而且洗涤本领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增强。
然而,分子含18个碳以上的肥皂是不溶于水的,即使在热水中也不溶解。
油酸(恰好含18个碳)是十分好的洗涤剂,因为它的顺式双链在第九和第十个碳原子之间,即在分子的正中间。
因此,含18个碳的肥皂具有较好的洗涤本领,而分子含12个碳的肥皂在水中的溶解性就增强了。
由含18个以上碳的长链分子组成的肥皂只用作擦洗的填充剂。
这种擦洗剂需要有去污本领而无须溶解性。
肥皂的缺陷:自从肥皂去污原理被人们认识之后,人们就试图改进它们的性能。
因为肥皂存在不少弊病。
●它在冷水中溶解得不好,在热水中才能较好地溶解,●在酸性溶液中它不能很好地发挥洗涤作用,因为它在酸性溶液中会分解成不溶性的酸性肥皂和脂肪酸的团块。
●另外,肥皂会与水中的钙、镁、铝及铁等元素反应(生成所谓金属皂)。
这就是盆、桶盛了肥皂水后出现环状污垢,织物用肥皂洗后出现一层不明显的薄膜的原因。
肥皂在软水中是很好的清洗剂。
但遗憾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尤其是广大农村所用的水常常是硬水。
肥皂能去污的原理:要改进肥皂的洗涤性能,化学家们就必须先弄清肥皂能去污的原理。
去污的过程是用很薄的膜除去脏物和油污--这层薄膜把脏物带到溶液中,乳化或呈悬浮状除去。
此外,作为洗涤剂要能降低水界面的表面张力,从而使洗涤液能渗入到织物细小的缝隙中,从而加快织物湿润的过程。
事实上,大多数有机洗涤剂都制成偶级分子,分子是由12~18个碳原子组成的长链。
一端含疏水基团(排斥水的),另一端是亲水基团(吸引水的)。
那么,肥皂和洗涤剂是怎样去污的呢?一个物质要具有去污能力,首先必须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纯水的表面张力为每厘米272个达因。
但作为有效的洗涤剂必须把表面张力降低到每厘米230达因,把表面张力降到这个值只需要很少洗涤剂就足够了。
作用在一个水分子上的典型的作用力,可使水面上的分子进入溶液中--这就产生了表面张力。
肥皂的分子被加到水中时,它会浮到水面上,因为在有机物的那端(疏水的)受极性的水分子所排斥。
由于肥皂分子在水表面受水分子排斥,从而产生了一个对抗水分子相互吸引的力,结果就减少了表面张力。
当肥皂水加到织物纤维中时,附在织物表面的油就聚成小油滴并离开织物表面。
肥皂中有机物的那一端溶解在油中并使它离开织物纤维。
与此同时,水在下面不断蠕动,加快了油滴离开的速度。
在棉纤维中的极性基团(如纤维素中的羟基-OH)能吸引水,使水扩散(渗透)整个织物。
总的来说,除污去垢的反应大体是相似的。
然而,因为污物可能是电中性的,或带正电荷的或带负电荷的。
所以,对这个简单的理论进行一些修正也是必要的。
合成洗涤剂:●1860年:科学家把蓖麻油磺化成磺化蓖麻油●弗利斯·肯德(Fritz Gunter)发明了1,4-二异丙基萘-6磺酸和二丁基萘磺酸钠。
●在1933年,波罗特(Procter)和卡马波(Gample)制出第一个家庭用的合成洗涤剂。
这种合成洗涤剂渗到被弄脏的织物中的面积要比肥皂大,也不会留下干扰染色的薄膜。
而且它在冷水中也能溶解,硬性溶液和硬水对它都无影响。
从那以后,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呼声越来越强,合成洗涤剂工业就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起来。
现在,家用洗涤剂通常包括下列成分中的一部分或全部:1)合成洗涤剂;合成洗涤剂合成洗涤剂的分子结构与肥皂相似,都含有亲水基因和憎水基因。
亲水的一端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型的。
因为大多数织物在洗涤过程中都带上负电荷,所以市售的洗涤剂中绝大多数都是阴离子型的洗涤剂。
阳离子型洗涤剂则是工业用的,例如,清洗装饮料的瓶子和酿酒用的各种器皿。
非离子型的洗涤剂多用于洗衣机中,因为用洗衣机洗衣物时总希望产生的泡沫少些,过多的泡沫会影响波轮的转动和降低清洗能力。
把2-辛醇硅酮或2-乙基己烷硅酮加入阴离子洗涤剂中,也可以达到减少泡沫的目的。
2)添加剂除去钙、镁离子的助洗剂:助洗剂(增效剂)它是用来络合那些导致水质变硬的离子(主要是钙、镁离子还有铁、铝等离子),使它们进入到溶液中,从而使污物在溶液中悬浮,阻止它们沉淀下来。
同时助洗剂可以使洗涤水有适当的碱性,从而有助于溶解酸性污物。
最常用的助洗剂是磷酸盐,但有时也用碳酸盐、硅酸盐或硼酸盐。
最好的助洗剂是三聚磷酸钠(Na5P3O10)和焦磷酸钠(Na4P2O7)。
碳酸钠(Na2CO3)不能将钙、镁络合进溶液中,反之生成颗粒状碳酸盐沉淀,沉积在洗衣机底部。
这点高中的化学课已谈到了。
●乳化剂:乳化剂它的作用是阻止污垢的颗粒重新沉积在织物上,使污垢悬浮于水中漂走。
最普通的乳化剂是羧甲基纤维素,其结构是:纤维--OCH2COO-Na+,它能使污垢的颗粒带上一个负电荷,从而使污垢互相排斥,也使它们与通常负电荷的织物纤维互相排斥。
因而它们既不聚集形成沉淀,也不易沾在织物上。
●漂白剂;漂白剂当衣服中的颜料暴露于太阳、氧气及空气的污染物中时,它们的化学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衣物褪色或变暗。
但次氯酸的钙盐[Ca(ClO)2],或钠盐[NaOClO]在水中能产生氯气,氯气可以使颜料保持原来的色泽。
所以,这些次氯酸盐常用作漂白剂。
●抗腐蚀剂;抗腐蚀剂硅酸钠(Na2Si3O7)是一种防水剂,它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从而保护了这部分金属不被腐蚀。
如果把它加到洗涤剂中,它可以防止洗衣机、金属钮扣和拉链等金属部件被腐蚀。
硅酸钠不仅有抗腐蚀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助洗剂。
当然,它也保护了我们的资源。
因为有了它,洗衣机的寿命延长了,我们就无须生产更多新的洗衣机。
●抗板结剂:抗板结剂洗涤剂如果在贮存过程中受潮而板结,使用时就会增加洗涤剂的用量。
这不仅是因为结块的洗涤剂不易完全溶解,同时也因它易于沉淀在织物上。
这样既造成洗涤剂的浪费,又缩短了织物的寿命。
通常,加入少量硫酸钠(Na2SO4)就可以有效地阻止板结。
●软化剂:软化剂大多数软化剂是阳离子型的物质。
织物在洗涤时纤维常带上负电荷。
这样,阳离子试剂加入后就有与织物纤维相结合的趋势。
软化剂又有一条长的有机物链状"尾巴",其作用像润滑剂一样使人产生柔软的手感。
软化剂也有乳化作用,并能保持水分,从而减少静电荷在织物表面的聚集。
因此,改善了手感性能。
●染料,香料:着色剂和香精如果将肥皂和洗涤剂全部都制成白色的,消费者必然会感到很枯燥。
如果我们把少量颜料加进去,使这些洗涤剂呈现浅蓝色、粉红色的话,消费者就会觉得比较舒服。
另外,肥皂和洗涤剂存放时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为了抵消这些气味就要加进些香精。
●酶:几年前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含酶的洗涤剂。
使用这种洗涤剂时,我们常常要把衣服在温水中浸泡一下。
因为酶在热水中是不活泼的。
酶是蛋白质类的化学反应催化剂,它能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样的大分子打破,从而加快了洗涤剂洗涤的速度。
汁渍多的衣物特别适宜用含酶的洗涤剂。
通常用的酶是用于降解蛋白质的朊酶和用于分解淀粉的淀粉酶。
有一段时期,曾经由于这些酶引起一些人严重的皮肤过敏,而使含酶的洗涤剂一度从市场上消失。
现在,由于克服了这些缺点,同时因它具有良好的洗涤能力,所以,它又重新回到市场上,并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发泡剂泡沫可以使悬浮的油或污垢浮于水面上而被漂洗掉。
一般来说,表面张力降低就会增加泡沫,非离子型洗涤剂发泡是不太理想的。
有一类不起发泡作用的非离子型化合物它们产生泡沫的时间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