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上网,拒绝网毒_精编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上网,拒绝网毒[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文明上网,拒绝网毒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授课时间:2008年10月20日下午第七节16:20---17:05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知道“网络成瘾”的含义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对网络资源正确地加以取舍应用,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3、增强上网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 增强自控能力, 加强自我保护。

4、正确认识网络环境对自身生活的意义及影响, 呼吁学生文明上网, 健康上网, 促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教育重点:

让学生认识网毒的危害及如何拒绝网毒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人类跨进21世纪, 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时代,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然而事实上网络这张无形的网发展到现在已经布满了毒素, 其危害已经直接危及到我们天真烂漫的学生的生命安全!

据《人民日报》2003年2月27日报道, 一个12岁的小孩因上网欠上机费20元, 被网吧老板扣押自行车而不敢回家, 最后饥寒交迫, 投水而亡。

2002年6月16日, 北京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 造成24人死亡, 十_大部分受害者是在读学生。

2002年11月26日, 安康一少年连续27小时上网, 结果疲劳猝死;

2002年9月15日凌晨6时, 湖南一少年在通宵上网后猝死网吧;

2003年4月17日, 南昌17岁的高中学生因连续两天上网猝死网吧;

2002年4月17日, 江西南昌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余斌, 连续逃课上网2个月, 在玩网络游戏时, 因紧张激动在网吧倒地猝死。

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啊。生命无价!文明上网、健康上网意识应警钟长鸣, 网络安全意思应铭刻在心。

二、“网络成瘾”是何意?

网络成瘾是一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 命名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人们一般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 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 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 因过度沉溺网络而造成的网络成瘾

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 以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尤为引人注目。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了部分中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变异, 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网络本身所固有的诱惑、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特点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只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必要条件, 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人格特点及部分青少年所固有的心理障碍才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充分条件。

三、文明上网、拒绝网络成瘾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缩短了人们沟通的距离;另一方面, 网络中还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如游戏、色情、暴力等等。青少年一旦接触到, 就会引发诱惑, 重者导致违法犯罪。今天就让我们以主题班会的形式, 一起来探讨网络这把双刃剑。

(一)讨论话题一:互联网的使用对我们有什么积极作用

同学们自由发言

班主任小结: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 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 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 从而提高思

想互动的频率, 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