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建南音的传承

合集下载

非遗文化之南音

非遗文化之南音

南音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 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 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文姬归汉》
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PART.04
传 统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 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
3. 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 ,自成体系,完全不同于习见的“工尺谱”,比“敦煌古谱”更严密,为南音乐种所独 有。
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PART.03
传 统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 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
南音以上述的“指、谱、曲” 和“过支联套曲”、独特的 演奏演唱形式和以泉腔方言 演唱为特征之外,加上自成 体系的“工父谱”以及汉唐 遗制的古乐器,便构成其基 本完整的音乐传统体系。
曲式结构
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组成,既有用于歌唱的声乐 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是内容丰富完整的音乐体系。 现存的曲目尚有二千多首(套),按照民间习惯称谓,分述于下:
1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之一。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 [3]
2 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
01.
02.
03.
南音演唱形式主要为“丝 竹相和,执拍者歌 ”,在 室内为琵琶、三弦居右, 洞箫、二弦居左,唱者执 拍板居中。 在室外,同样是唱者执拍 板居中,而琵琶、三弦在 左,洞箫、二弦居右。

福建南音的传承[权威资料]

福建南音的传承[权威资料]

福建南音的传承[权威资料]福建南音的传承阐述了福建南音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该乐种的主要传承形式;探讨了南音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福建南音乐种传承福建南音流传于福建南部及其所属地区,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华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但是南音并非我们博物馆里陈设的古董,它伴随着闽南人的一生。

在各种宗教仪式、生老病死、婚丧喜庆、岁时节气、祭祀礼仪等方面,都留有南音的足迹。

福建南音在发展上,与闽南地方至今尤存的古老民俗、生活风尚,以及闽南人的审美情趣、情感意识密不可分,南音渗透了闽南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改革开放给闽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许多人的富裕使经济生活的丰富发展成为可能。

同时,闽南在近现代已经成为华侨之乡,海外华侨遍及东南亚及欧美各地,它们将南音带到了新的地方,使南音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在异国他乡生根开花。

作为民俗音乐文化的南音,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也势必会成为闽南海外游子回归故乡、重温乡情的纽带。

这些游子对南音的热情及在经济上的大力资助,为南音的保存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福建南音的主要传承形式南音主要的传承形式有:一是“馆社模式”的传承,二是现代型的学堂式传承。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传统音乐一样,南音以民间艺人个体、家庭、馆社中的亲缘、地缘关系为主要的传承渠道,它使这一地方乐种在“地方性”的氛围中成活、繁衍。

所谓“馆社模式”,即以南音馆社中的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方式进行传授。

这种传承方式以师傅为核心,父传子、子传孙、孙又传子、子又传孙。

这类传承的好处在于师徒之间在传承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是一对一的关系,徒弟得到师辈们的“真传”,保持着传统的纯正性。

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性格的差异,必然呈现风格流派的不同,使南音这一古老乐种,保持着它应有的旺盛生命力。

这种馆社中的师徒间的“口传心授”的传承形式,在南音的发展历程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南音精英。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着传播速度慢、人数少、范围窄的局限性。

泉州南音的故事

泉州南音的故事

泉州南音的故事
泉州南音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一种传统音乐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

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吸引了广泛的受众,成为了泉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南音的演奏器乐包括笙、箫、板、鼓、钹等乐器,而演唱则以女高音为主,男低音为辅。

南音的曲目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古典传统的宫廷乐曲,也有流行曲目和当代新曲,涵盖了人生百态、社会风俗、历史传说等各个方面。

泉州南音的表演形式也十分丰富多样,包括独唱、对唱、合唱、说唱等方式。

南音演员们在表演时不仅要掌握音乐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表演经验和精湛的口才,以刻画出曲目所描绘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泉州南音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困难和挑战,但是得益于泉州市政府和广大南音爱好者的支持,南音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泉州南音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

泉州南音的故事,就是一部传统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泉州文化的发展史。

让我们一起珍惜、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让泉州南音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1 -。

南音生南国,薪火永相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南音的校园传承探究与实践

南音生南国,薪火永相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南音的校园传承探究与实践

南 音 教 育 所 做 的 一 些 工 作 和 经 验 ,与 大 家作 些 分 享 。 设 了 “关 于 泉 州 中 学 生 传 承 南 音 文 化 的 现 状 及 对
一 、 加大投入 ,加强硬件与师资队伍建设
策 ” 的研 究 性 学 习 ,201 1年 承 接 了教 育 部 重 点 课 题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校 园传 承 研 究 ”。 我 们 通 过 开 展 实
音 教 育 基 金 ” 等 ,用 来 表 彰 在 艺 术 比 赛 和 指 导 方 面 彪 参 加 泉 州 曲 艺 家 协 会 南 音 专 业 委 员 会 成 立 ,并 被
有 突 出贡 献 的 学 生 和 教 师 。
推 选 为 荣 誉 主 席 ;2011年 4月 ,培 元 中 学 音 乐 教 研
力 , 我 校 的 南 音 教 育 收 获 了 累 累 硕 果 , 在 国 家 、 乐 团吴 少传 团 长 担 任 学 校 艺 术 教 育 顾 问 ,指 导 学 校 的 省 、 市 各 级 文 艺 活 动 和 比 赛 中 取 得 了 令 人 瞩 目 的 成 艺术 教 育 ,这 为 南 音 师 资 的 发 展 提 供 了有 力保 障 。
校 ” “全 国 特 色 学 校 ” 等 ,学 校 的 南 音 艺 术 团 已 成 的校 级 课 题 研 究 ,2009年 参 与 了 市 级 课 题 “泉 州 南
为 泉 州 市 对 外 交 流 的 一 个 重 要 窗 口 。 本 文 就 我 校 在 音 在 中 小 学 校 园 的 传 承 与 创 新 ” 的 研 究 ,2010年 开
南音生 南国 ,
世 界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之
泉 州市培 元 中学 ,蔡 向 阳
南 音 ,又 称 “南 曲 ” “南 乐 ” 等 ,是 闽 南 保 留 能 力 强 的 师 资 队 伍 作 为 南 音 教 育 的 中 心 环 节 来 抓 ,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摘要】福建南音作为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代面临着种种困境。

乡村人口外流导致传承困难,城市化进程影响南音表演场所,年轻一代对南音传统失去兴趣,现代传媒边缘化南音,南音传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综合作用下,南音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保护和传承南音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来推广南音,加强南音教育和培训,让更多人认识并热爱这一传统文化。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南音传承才能在当代社会中得以延续,为后人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福建南音、困境、传承、乡村人口外流、城市化、年轻一代、传统失去兴趣、现代传媒、边缘化、老龄化、保护、传承、现代科技、传播手段、教育、培训。

1. 引言1.1 社会演变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演变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环境遭遇严峻挑战。

许多原本传统文化传承的乡村地区因为人口外流而导致传承困难,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受到了威胁。

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影响到了南音这样传统表演形式的传播和接受。

年轻一代对南音传统的失去兴趣,导致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被边缘化。

现代传媒的发展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南音等传统文化形式在媒体上的曝光度不断减少,传承困难。

南音传承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也是一个严重挑战,年轻一代缺乏传承人才,导致南音艺术的世代传承受到威胁。

以上种种困难和挑战,呼唤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1.2 现代化进程对文化传承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南音表演场所逐渐减少。

许多传统南音表演场所被改造成商业建筑或者停止使用,导致南音表演空间的减少。

这使得南音表演的机会变少,传统的南音艺人难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也难以传承给下一代。

年轻一代对南音传统的失去兴趣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随着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改变,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流行文化,而对于传统的南音演出缺乏兴趣。

这使得南音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传统技艺很可能会失传。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福建南音,是中国南方独特的古老音乐传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

本文将就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一、传承困难福建南音传承困难是当前福建南音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淡薄,导致福建南音的传承面临较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娱乐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更大的困难。

传统的学习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现代的年轻人更加注重效率和便利性,这使得福建南音的传承工作变得更加艰巨。

很多福建南音传承人都是老年人,年轻一代的参与度不高,这对福建南音传承产生了较大的阻碍。

二、市场需求不足随着现代音乐的崛起,福建南音在市场上的需求也越来越低。

传统的福建南音表演形式和曲艺形态在当下的市场上已经不再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而年长观众的数量也逐渐减少。

由于市场需求的减少,福建南音的表演机会也相应减少,导致福建南音艺人的生计问题逐渐凸显。

许多优秀的福建南音艺人因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发挥的空间而选择转行,这也加大了福建南音传统的衰退。

市场需求不足是福建南音在当代面临的重要困境之一,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缺乏传承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南音的传承人才面临着严重的不足问题。

由于传承的困难和市场需求的减少,导致年轻一代不愿意投身到福建南音传承的工作中。

福建南音的传承人才日渐减少,这对福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缺乏传承人才意味着福建南音的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亟需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四、缺乏政策支持在当代社会中,福建南音并未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传统文化在政策上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福建南音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并未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使得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困境。

泉州南音的故事

泉州南音的故事

泉州南音的故事
泉州南音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一种传统音乐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据传,泉州南音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泉州南音的艺术风格独特,音乐曲调婉转动听,演唱方式细腻准确,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它主要分为“大番”、“小番”、“子母番”三种不同的唱腔,其中大番是它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之宝”。

泉州南音的演唱内容广泛,涉及诗词歌赋、古代小说、历史传说等多种文化元素,其歌词充满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

同时,泉州南音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独唱、重唱、合唱等不同形式,还包括曲艺、杂技等节目,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泉州南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曾经经历过昌盛、衰落、复兴等不同阶段,但在当代,它仍然是泉州市民及海内外华人华侨热爱的传统文化艺术。

为了保护和发扬泉州南音这一传统文化,泉州市政府及相关文化机构多年来不断加强保护和宣传工作,同时还积极推广泉州南音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珍贵的艺术遗产。

- 1 -。

关于南音的介绍

关于南音的介绍

关于南音的介绍
泉州南音又称闽南语“南音”,是福建地方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由古汉语向闽南方言转变的乐种。

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保留完整的古代乐种,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传承最系统的音乐文化活化石。

南音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故又称“闽南语音乐”。

2006年5月20日,南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南音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南音北曲”之说。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泉州知州何师道主持编辑出版《乐府雅词》,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歌乐《柳毅传书》《孔雀东南飞》《黄粱梦》《牡丹亭》等四十多种民间音乐收集起来,编定成一部有五十八首歌曲的集子。

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泉州人陈元光率部北伐到闽北,将中原的乐曲和乐谱带到当地。

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泉州人林洪搜集整理了中原乐曲,并按古乐谱配上新词,编成《太平乐府》。

—— 1 —1 —。

非遗南音_模板参考

非遗南音_模板参考
和推崇
在传承和发展南音的 过程中,需要注重保 护传统曲目和表演形 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文
化的发展需求
通过政府支持、社会 各界的参与以及专业 人才的不懈努力,相 信南音这一珍贵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得 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3
南音的文化价值
南音的文化价值
首先,南音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为中国 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南音的音乐体 系和表演形式历经千余年的传承和发展,保留了 大量古代音乐的特征和风貌,为研究古代音乐、
曲艺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难得的实证
此外,南音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南音的表演形 式和音乐特点深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成
4 进行再创作和演绎。例如,可以尝试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到传统曲目中来,或者将传统曲目改编成现
代舞台剧等。这些创新方式既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爱南音,也能够丰富南音的艺术表现力 和感染力
5
结语
结语
作为中国四大古老剧 种之一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宝贵遗产之一, 南音以其独特的韵律 和表演形式以及深厚 的历史文化底蕴,深 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
非遗南音
1 南音的历史 3 南音的文化价值 5 结语
-
目录
CONTENTS
2 南音的音乐特点
4 南音的传承与发展
2
非遗南音
01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声、 南管,是中国四大古老剧种之 一,起源于福建泉州,流传于
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地区
02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遗 产之一,南音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表 演形式,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福建南音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代社会中,福建南音面临着诸多困境,使得这一传统艺术遭遇了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福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戏曲艺术在这种背景下显得有些过时,很多年轻人对它并不感兴趣,这导致了福建南音的传承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很多年轻人选择追求现代的流行文化和娱乐方式,而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并不感兴趣,这使得福建南音的未来面临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

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福建南音的传承者和演员们通常是以此为生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观众数量有所减少,从而导致了收入的下降,使得福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经济上的压力。

现代社会中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也对福建南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演出单位和商业机构为了谋取利益,对福建南音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变革,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韵味。

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还面临着人才断层的问题。

由于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福建南音的传承者和演员们逐渐老去,而年轻人却并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传统艺术的传承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现代社会中的快节奏生活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使得年轻人缺乏耐心和毅力去学习和传承福建南音这样的传统艺术。

这导致了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的人才断层问题,使得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综合以上所述,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使得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正因为面临困境,我们更应该重视和支持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南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艺术的扶持力度,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福建南音传承者和演员的待遇,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论泉州南音的继承和保护

论泉州南音的继承和保护

2011年12月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S·文学·艺术·收稿日期:2011-07-06作者简介:陈婉娥(1965—),女,泉州市艺术馆群文馆员,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秘书长。

论泉州南音的继承和保护陈婉娥(泉州市艺术馆,福建泉州362000)[摘要]泉州南音被誉为“民族音乐的根”,是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作为一个传承了千百年的艺术形式,南音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它凝聚着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南音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泉州南音;民族音乐;艺术形式;继承和保护[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122-03泉州南音被誉为“民族音乐的根”,是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在泉州地区家传户吟,成为台、港、澳同胞,海外闽籍华侨、华人寄托乡愁的娓娓乡音。

据泉州民间文化保护中心近年来对泉州各区、县民间社团组织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泉州共有南音社团223个,成员7422人。

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各村、乡南音小组等小规模或临时性组织。

作为一个传承了千百年的艺术形式,南音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它凝聚着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南音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继承保护泉州南音是其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需要作为“民族音乐的根”,华夏传统音乐“活化石”的泉州南音,不仅有丰富的指、谱大曲,而且有三千多首散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体系。

从其唱奏方式、乐器种类、记谱方法、语言音韵、礼仪习俗来考查,无不处处显示其古老的历史文化的特性。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福建南音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福建南音在当代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福建南音在当代面临的困境之一是传承不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所下降,对于福建南音这样传统戏曲形式的了解和接触面也越来越窄。

许多年轻人更热衷于流行文化和现代娱乐活动,对于传统戏曲形式的兴趣日益淡薄,这导致了福建南音传承的不易。

年轻一代的参与和关注是福建南音传承的关键,然而如何吸引年轻人对福建南音产生兴趣,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福建南音在当代面临的困境之二是市场需求不足。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娱乐产业也面临着市场需求的转变。

传统戏曲形式在现代娱乐市场中的竞争力减弱,观众对于福建南音这样的传统戏曲表演的需求逐渐下降。

现代社会的兴起和娱乐方式的多样性,使得福建南音这样的传统文化形式难以融入当代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了市场需求不足的困境。

福建南音在当代面临的困境之三是保护困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戏曲形式需要在当代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以免在现代社会中渐行渐远,最终失去传承的机会。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传统戏曲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但是在现实中保护的难度不容小觑。

福建南音在当代面临的困境之四是创新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福建南音这样的传统戏曲形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由于传统戏曲形式的固有特点和传承文化要求,创新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是福建南音在当代面临的一大挑战。

福建南音在当代面临着传承不易、市场需求不足、保护困难和创新不足等困境。

这些困境的存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解决,通过政府、社会团体和传统戏曲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寻找合适的发展和传承模式,保护和传承福建南音这样的传统戏曲形式。

当代地水南音传承现状

当代地水南音传承现状

当代地水南音传承现状地水南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起源于福建省的漳州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之一。

地水南音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地水南音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它的现状既有着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

地水南音的传承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在传承人群方面,地水南音的传承受到了世代传承人数减少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离开农村地区,去追求城市生活,这导致地水南音的传承人群日益减少。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音乐形式的兴趣逐渐降低,导致地水南音的传承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地水南音传承面临的困难还包括了传承条件和环境的恶化。

在当代社会,广告、影视剧等现代娱乐方式的兴起,使得传统音乐表演的空间逐渐受到挤压,许多传承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场所和条件来进行地水南音传统曲目的演绎。

乡村文化的衰落和消失,也使得地水南音的传承环境受到了影响,使得传承条件愈加恶劣。

在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时,当代地南水音的传承者们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寻求传承和发展的出路。

一些地水南音的传承者和爱好者们开始以新的形式和方式来传播地水南音,例如在互联网上开设音乐分享平台,利用新媒体手段来推广地水南音。

一些传承者们还积极参与各种音乐表演和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地水南音的影响和传播范围。

当代地水南音的传承者们也大力开展地南水音的教育推广工作,积极组织各类音乐比赛和讲座,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地水南音的世界。

这些努力和措施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它们都表明了当代地水南音传承者们对于地水南音的重视和热爱,充分展现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的决心。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地水南音的传承和发展也在不断得到推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措施,用于保护和传承地南水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

论福建南音在当代中面临的困境福建南音,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形式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特色,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当代社会中,受到电子媒体和其他文化形式的冲击,福建南音在保持和传承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福建南音在当代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遭遇到的困境之一就是传承困难。

随着现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年轻人对于古老文化的兴趣大大减少,他们更倾向于接触和欣赏现代流行文化,比如电影、电视剧和网络视频等。

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许多年长的福建南音艺人并没有合适的传承人,导致该艺术形式的传承受到了威胁。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可,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能够从小就接触和了解福建南音,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其次是要建立健全的传承机制,为福建南音的传承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在传统艺术形式中发挥所长,同时也要倡导更多的人投身到福建南音的传承工作中来,为这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市场发展不足。

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的演艺市场逐渐式微,传统曲艺表演的受众范围越来越窄。

一些传统剧团和演出团体由于缺乏资金和市场需求,经常面临着生存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对传统曲艺的传播和宣传,也要积极投入到市场开发和经营中来。

可以考虑与现代文化形式相结合,比如在音乐节、艺术展览等现代文化活动中加入福建南音表演,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触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也可以加大对福建南音表演团体的补贴和支持力度,让他们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同时也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改革,开发出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曲艺表演形式。

福建南音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还包括宣传推广不足。

传统曲艺是一个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受众的减少和市场的萎缩,很多人对福建南音并不了解,甚至有些人对它产生了误解和偏见。

南音社会实践报告

南音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南音,又称泉州南音、南曲,是我国福建省泉州市独特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南音的魅力,我们团队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南音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学习等形式,我们对南音的历史、艺术特点、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

二、南音的历史与艺术特点1. 南音的历史南音起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南音最初是泉州一带的民间音乐,后来逐渐传入闽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南音在历史上曾受到皇室的青睐,成为宫廷音乐之一。

2. 南音的艺术特点(1)音乐风格:南音音乐优美、抒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旋律婉转、悠扬,节奏舒缓,充满诗意。

(2)演奏乐器:南音主要使用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民族乐器,其中琵琶最为重要,被誉为“南音之魂”。

(3)唱腔:南音的唱腔独特,分为“软唱”和“硬唱”两种。

软唱以细腻、柔美著称,硬唱则刚劲有力。

(4)歌词内容:南音歌词多为古诗词,内容丰富,涉及历史、爱情、生活等方面。

三、南音的传承现状1. 传统传承方式南音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相授、家族传承和民间传唱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南音的传承方式逐渐多样化,如成立南音培训班、开展南音进校园活动等。

2. 传承现状尽管南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近年来,南音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冲击,许多年轻人对南音的兴趣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传统传承方式受到限制,南音人才流失严重。

四、南音社会实践调查活动1. 实地考察我们团队前往泉州市南音传承基地,参观了南音博物馆,了解了南音的历史、乐器和演奏技艺。

同时,我们还观看了南音演出,亲身感受南音的魅力。

2. 访谈我们团队对南音传承人、学者和爱好者进行了访谈,了解南音的传承现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问题。

3. 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学习了南音的基本演奏技巧,如琵琶、洞箫等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南音的唱腔特点。

南音传承情况汇报

南音传承情况汇报

南音传承情况汇报南音,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一种,起源于福建省南部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音以其独特的音调、婉转的旋律和细腻的表演而闻名于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南音的传承情况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就南音传承的现状进行汇报,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首先,南音传承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南音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逐渐失去了观众和表演者。

许多年轻人对南音缺乏兴趣,导致传承的断层和衰落。

许多老一辈的南音艺人年事已高,他们的离世使得南音的传承面临更大的挑战。

此外,南音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练习,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化倾向使得年轻人很难有耐心和毅力去学习这门艺术。

因此,南音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南音传承仍然有着一些积极的因素。

首先,一些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开始重视南音的传承工作,他们举办南音表演、比赛和讲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其次,一些南音艺人也积极参与传承工作,他们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和推广南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

此外,一些学校也开始将南音纳入课程,让学生在校园中接触和学习南音,为南音传承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这些积极的因素为南音传承带来了一线希望。

为了更好地推动南音传承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南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南音,从而增加南音的观众和表演者。

其次,应该加大对南音传承工作的支持力度,包括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南音传承基金、举办南音文化节等,为南音的传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最后,应该加强南音传承的教育工作,培养更多的南音人才,为南音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的来说,南音传承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有着一些积极的因素和希望。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南音传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让这门传统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南音的文化传承意义

南音的文化传承意义

南音的文化传承意义
你们知道南音吗?
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参加一个活动,就听到了南音。

那声音一出来,我就被吸引住啦!
南音的演奏者们穿着漂亮的传统服装,拿着各种乐器,有琵琶、洞箫、三弦,还有拍板。

他们演奏起来,那声音可好听啦,就像山间的小溪水,叮叮咚咚地流淌着。

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音乐呀,这么好听?”爸爸笑着说:“这是南音,是咱们的传统文化呢!”
后来,我又在学校里看到了关于南音的介绍。

我才知道,南音已经有好长好长的历史啦。

它就像一个古老的宝藏,一直被传承下来。

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一起讨论南音。

小伙伴说:“南音听起来有点难懂。

”我连忙说:“虽然一开始可能不太懂,但是多听听就会发现它的魅力呀!”
我们学校还请来了南音的老师给我们讲课。

老师给我们讲南音的故事,教我们唱南音。

我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学,虽然唱得不太好,但是我可认真啦。

有一次,我去奶奶家,给奶奶唱了一段南音。

奶奶高兴地说:“孩子,你能学南音,太好了!”
我还看到电视上,有人在国外表演南音,好多外国人都在鼓掌。

我心想:“南音都走到国外去啦,真厉害!”
南音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

它让我们记住了祖先的智慧和情感。

我想说,南音这么棒的传统文化,咱们可一定要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听到它的美妙!。

南音的发展前景

南音的发展前景

三、发展与传承,继承与创新(一)南音的发展前景1、发展的背景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天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这两项法令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无疑为步履维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之路开辟了一条新的坦途,有了较为晚上的法律法规作为后盾和支持,南音在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就会扫除一些顽固的障碍。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保护措施,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种种在逐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体系的同时,让南音在一个和谐完满的环境中继续繁衍创新,一代接一代。

2、发展的历程这将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中的生命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以及人本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南音在传承多年之后的今天想要有顺应自己的发展规划道路,在维持原有样貌和演奏方式及技艺等等个方面的特色同时,必须有合理的创新,而且是在居于人文人本的原则之上。

源于汉代,形成于唐代,并与闽南地方音乐和古代汉语方言相融合形成的南音,是以泉州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而形成的区域性地方戏曲艺术。

由于南音唱腔大多表现为较文静的历史文物故事,加之使用的是泉州地方方言,因此出腔晦涩,咬字不清,无法使听众听懂唱词内容,因而失去了很多听众,尤其是年轻听众。

如何让听不懂的“绿色音乐”听懂,已成为南音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因此,构建泉州南音声乐学科不仅对于南音演唱艺术的发展有益,而且对于研究中国传统声乐文化以及古代汉语,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从声乐学科建设的角度上讲,泉州南音是民族声乐尚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对南音声乐发展的探索是开发利用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促进民族声乐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

所以,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措施,建立南音声乐学科是对的选择,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表演艺术的角度上看,增添了新的艺术流派,丰富了演唱曲目,具有广阔的表演空间,为民族艺术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 传 承 中的 问题 作为民间音乐 , 南音 的传 承 需 要 广 大 民众 投 入 进 来 只 有 有 足 够 多 的
人来真心喜爱南音 , 这门艺术才有可能得 到真正的发展 、如果没有 青少年


福 建 南 音 的 主 要传 承形 式

代的喜爱 , 福 建 南 音就 只 好 随 着 老 一 辈 的 去 世 而 消 失 , 即 使 我 们 给 予 它

古老 乐种 , 保持着它应有 的旺盛生命 力。这 种馆社 中的师徒 间的“口传 现代 的快节奏 , 年轻一辈的观众日渐减 少; 南音专业团体 太少、 演 出活动经
心授 ” 的传承形式 , 在 南 音 的 发 展 历 程 中培 育 了 一 代 又 ~ 代 的 南 音 精 英 。 费不 足 都 一 度 使 南 音 的 传 承 面 临 着 困难 。
中是一对一 的关系 , 徒弟得到师辈们 的“ 真传 ” , 保 持着传统 的纯正性。 由 传 ; 很 多有 造 诣 的 南 音 艺 人 已 经 辞 世 而 未 能 留 下 传 人 , 他 们 所 掌 握 的 南 音
于每 个 人 的接 受能 力 和 性 格 的 差 异 , 必 然呈现风格 流派 的不 同。 使 南 音 这 艺术精 华也就随之失传 ; 南音传统的演 奏、 演唱方式和风格特 点 , 很难适应
南 音 主 要 的传 承 形 式 有 : 一是 “ 馆社 模式” 的传承 , 二 是 现代 型 的 学 堂 上 等 的 礼 遇 , 这 门 艺 术也 只 能像 古 董 一 样 , 实 现 装 饰 品 的价 值 式传承 . .与 我 国 其 他 地 区 的 传 统音 乐 一 样 , 南 音 以 民 间艺 人 个体 、 家庭 、 馆
文 棚: 艺 ” 靡
论福建南音的传承
◆ 刘婷婷
( 山 东 省 淄博 : 十六・
【 摘 要l阐述 了福建 南音的价 值和 意义; 分析 了该 乐种的主要 传承形式 ; 探讨 了南音在传承 中存在 的问题 , 并提 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 关键词】福建南音 乐种 传承
福 建 南 音 流 传 于 福 建南 部 及其 所 属 地 区 , 是 一 个 文 化 遗 产 丰 富 的 古 老 器 、 表演等 ) 比较 丰 富完 整 , 也 是 具 有 深 厚群 众 基 础 至 今 存 活 于 闽南 人 民 生 乐种 , 被誉为“ 中 华传 统 音 乐 的活 化 石 ” 。但 是 南 音 并 非 我 们 博 物 馆 里 陈 设 活 中的 传 统 音 乐 品种 。人 们 可 以通 过 博 物 馆 的形 式 进 行 保 护 , 但 对 于 与 物
的古董 , 它伴随着闽南人的一 生。在各种 宗教仪 式、 生老病 死、 婚丧 喜庆 、 质文化传统相伴成长、 以不 同形 态 存 在 的 民族 民 间 音 乐 、 民 俗 习惯 、 民 间 舞
岁时 节 气 、 祭祀礼仪等方面 , 都 留有 南 音 的 足 迹 。 福 建 南 音 在 发 展 上 。 与 闽 蹈 、 民间 口传 文 学 等 非物 质 的文 化 遗 产 , 我们 将如何对其进行保护 与保存 、 南 地 方 至 今 尤 存 的 古 老 民俗 、 生 活风 尚 , 以及闽南人的审美情趣 、 情 感 意 识 继 承 与 发 展 , 如何 让 其真 实 的 继 续 存 活 在 其 生 长 的 文化 空 问 中 , 是 我 们 所 密不 可 分 , 南 音 渗 透 了 闽 南 人 生 活 中 的每 一 个 细 节 。 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因此 , 专 家们认 为, 南 音 具 备 联 合 国 科 教 文 组
改革开放给闽南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 的条件 , 许多人 的富裕 使经济 织 “ 人 类 口头及 非物 质 遗 产 代 表 作 ” 具有突 出的价值 , 同 时 有 需 要 抢 救 保
生 活 的 丰 富 发 展 成 为 可 能 、同 时 , 闽 南 在 近 现 代 已经 成 为 华侨 之 乡 , 海 外 护 , 符合评审标准 。申请 “ 世遗” 计划~经提 出, 立刻在泉州引起轰动 , 各 大 华 侨 遍 及 东 南 亚 及 欧 美 各地 , 它们将 南音带 到了新 的地方 , 使 南音这 一 中 媒体竞相报导 , 为 申 请宣 传 造 势 , 使 南 音 继 承 发 展 的 道 路 向 着 更 广 泛 的 方 国传 统 艺 术 在 异 国 他 乡 生根 开 花 。作 为 民俗 音 乐 文 化 的 南 音 。 在 改 革 开 放 向前 进 。 的浪 潮 中也 势 必 会 成 为 闽南 海 外 游 子 回 归 故 乡 、 重 温 乡情 的纽 带 。 这 些 游 子 对 南 音 的 热 情 及 在 经 济 上 的 大 力资 助 , 为 南 音 的 保 存 与 发 展 起 到 了 积 极 的作 用 。
福建南音大多应用在民间的红 白喜事等风俗 之中 , 民俗特征 对南音 的
社 中 的亲 缘 、 地缘关系为主要的传承渠道 , 它使这~地 方乐种在 “ 地方性 ” 情 感 决 定 了 这 门艺 术保 存下 来 的社 会 意 义 。世 界 化 及 现 代 化 的迅 速 发 展 , 的氛 围 中成 活 、 繁衍。所谓“ 馆 社 模 式 ”, 即 以 南音 馆 社 中 的师 徒 问 的 “ 口传 使 南 音 在 传 承 上 一 度 面 临绝 种 的危 机 。 由于 南音 所 处 的 环 境 非 常保 守 、 封 心授 ” 方 式 进 行 传 授 。 这 种 传 承 方 式 以师 傅 为 核 心 , 父 传子 、 子 传孙、 孙 又 闭, 而且 它的曲谱基本是以手抄本流传在 世间 , 还有很 多已经遗 失, 这些 为 传子 、 子 又传 孙 . .这 类 传 承 的 好 处 在于 师 徒 之 问 在 传 承 知 识 和技 能 的 过 程 以后 发展 南 音 造 成 了 一 定 的 困难 。 不 少 优 秀 的 南 音 曲 目在 流 传 过 程 中 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