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合集下载

浅谈柴胡舒肝散治疗胃脘痛的诊治

浅谈柴胡舒肝散治疗胃脘痛的诊治

浅谈柴胡舒肝散治疗胃脘痛的诊治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柴胡舒肝散加减。

服法:水煎服。

日一剂,每次150毫升每日两次。

结果:该患连服5剂后,胃脘部疼痛明显减轻,又服5剂后,胃脘部疼痛症状消失,精神亦见舒展。

结论:对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可减轻胃痛和减少胃痛发作,进而达到预防胃痛的目的。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胃脘痛临床诊治胃脘痛即胃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该病在脾胃肠病症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显著,本病症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但同时兼有泛恶,脘闷,嗳气,大便不调等症。

1 病因病机为1.1.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过服寒凉,寒凉伤中,致使气机凝滞,胃气不和,收引作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1.2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内生食滞,致使胃中气机阻滞,胃气失和而疼痛。

《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初治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糐,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1.3 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肝郁日久,化火生热,邪热犯胃,肝胃郁热,热浊而痛。

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日久,血行瘀滞,或久痛入络,胃络受阻,均可导致瘀血内停,发生胃痛。

1.4 脾胃虚弱,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久病脾胃受损,或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均可引起脾胃削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作痛,或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胃失濡养,亦致胃痛。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所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皆可伤及胃腑。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一、柴胡疏肝散的作用机制
1、疏肝解郁
柴胡疏肝散的主要成分中的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够改善情绪波动,缓解因情绪不畅引起的胃脘痛症状。

2、理气和胃
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香附等成分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胃脘部的不适感。

3、解表退热
二、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胃壁上的质子泵酶,减少胃酸的分泌,达到治疗的效果。

它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较为常用的药物之一。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配合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

在临床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缓解症状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胃脘痛症状,使患者感到明显的舒适。

2、减少复发
3、改善生活质量
四、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合理进行加减
2、长期用药需谨慎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骨折的风险增加、感染的风险增加等,因此在长期用药时需谨慎,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时,需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五、结语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慢性胃炎:胃脘部满闷不适3月,嗳气频数,方用柴胡疏肝散治疗

慢性胃炎:胃脘部满闷不适3月,嗳气频数,方用柴胡疏肝散治疗

慢性胃炎:胃脘部满闷不适3月,嗳气频数,方用柴胡疏肝散
治疗
黄某,女,56岁。

主诉:胃脘部满闷不适3月余。

患者诉近3月自觉胃脘部痞塞,胀闷不舒,嗳气频数,矢气频数。

现症:胃脘部胀闷,压之稍缓解,无疼痛,纳食可,服用生冷食物后,痞满不舒加剧,情志不舒,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腻,脉弦。

中医诊断:胃痞。

证型: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痞。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方药:柴胡10g,陈皮15g,香附12g,川芎10g,白芍15g,枳壳10g,枳实10g,紫苏梗10g,法半夏10g,茯苓15g,厚朴20g,生姜10g,佛手12g,炒鸡内金10g,香橼12g,莱菔子15g,连翘10g,甘草6g,上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复诊:胀闷不舒好转,上方加焦白术15g,槟榔10g,减去连翘;
三诊:上述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嘱继服前方7剂。

按语:本案症属脾胃病中胃痞范畴,《伤寒论》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患者平素情志不舒,肝气不舒犯胃,胃气不舒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故嗳气、矢气频数;
故方中用柴胡、陈皮、白芍、枳壳、厚朴疏肝理气,且食寒凉后胃部阳气被遏,食物腐熟受阻,故痞满不舒加剧。

方中用香附、紫苏梗、茯苓、焦白术温中健脾,理气散寒;枳实、鸡内金、莱菔子消失导滞,化积,故收疗效。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运用中药药方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郁气滞性胃脘痛患者,采取抽签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患者45例,西药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中药组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胃脘痛症状缓解情况,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在治疗之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

经过柴胡疏肝散治疗之后,中药组患者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胃痛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西药组患者也有所改善,但对比中药组患者其效果不佳,且西药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

结论: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胃脘痛患者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中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胃脘痛;治疗效果胃脘痛患者主要上腹症状明显,上腹部靠近心窝处多发生疼痛,伴随胀满感和恶心,部分患者嗳气、呕吐,严重的出现呕血和黑便的症状。

胃痛多是由于饮食不当和消化功能弱化导致,外感寒邪、脾胃虚弱,肝气郁滞,导致肠胃失和,患者发生胃痛和胃胀的症状,这类疾病在肠胃系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胃痛与患者肝脏和脾脏病变息息相关。

本次研究选取了9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使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实施临床治疗,现将具体治疗过程和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到2020 年4月的患者,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胃不合胃脘痛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90例患者均经过专业临床诊断确诊为胃脘痛患者。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胀满,感觉胸闷和喘息,恶心呕吐和嗳气,部分患者会出现泛酸症状。

排除其他脏器严重患者,排除心肌梗死患者,排除患有胆囊炎、肺炎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妇女。

将这90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47.2±3.4)岁,病程3周-25个月。

柴胡舒肝丸的使用案例

柴胡舒肝丸的使用案例

柴胡舒肝丸使用案例
柴胡舒肝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具有疏肝理气、消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气不舒、情绪抑郁、胸胁胀痛、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胃脘不适、舌苔白厚、脉象弦滑等病症。

下面是一个使用柴胡舒肝丸的案例:
患者李先生,45岁,因工作繁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怒易抑郁。

同时,他还
伴有胸胁胀痛、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胃脘不适等症状。

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肝气不舒所致。

医生建议李先生使用柴胡舒肝丸进行治疗。

柴胡舒肝丸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帮助调节情绪,缓解身体不适。

李先生按照医嘱服用柴胡舒肝丸一周后,情绪逐渐稳定,胸胁胀痛、口干口苦、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继续服用两周后,舌苔白厚的现象也逐渐消失,脉象逐渐恢复正常。

在本案中,柴胡舒肝丸成功地帮助李先生缓解了肝气不舒所致的各种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柴胡舒肝丸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脾胃湿热病症。

因此,在使用柴胡舒肝丸之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用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证验案三则

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证验案三则

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证验案三则朱文元主任医师从医近五十年来,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情志郁结而致气机紊乱之各种证,疗效显著,谨举验案三则供同道临证参考,并请指正。

胃脘痛案仇某,女,44岁,1999年6月17日诊。

胃脘胀痛2年余,时轻时重。

10余天来因情志刺激,胃脘胀痛加剧,两胁及背部亦胀痛,伴恶心,嗳气频作,矢气腹胀。

形体消瘦,痛苦面容,腹部稍隆起,剑下及右上腹均有压痛,舌苔薄白,脉弦细。

此乃肝气横逆犯胃所致。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2g,香附 12g,郁金12g,陈皮10g,延胡索12g,甘松12g,炙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 5剂后,胃脘胀痛大减,仍恶心、嗳气、胁痛,腹胀,舌苔薄白,脉弦。

效不更方,又进 5剂后,胃脘胀痛及恶心嗳气基本消失,胁痛减轻,仍有乏力、纳呆,原方加减继服6剂,诸症消失。

追访1年余,未复发。

按:本案系由患者思虑日久,思则气结,致脾胃之气机升降失调,肝木乘机侮其所胜,脾胃受克,气机郁滞,故予疏肝理气和胃之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而收效。

胀因气郁,痛因血滞,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加活血利气止痛之良药延胡索,气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加甘松开胃醒脾,温通止痛。

梅核气案屠某,女,34岁,2001年9月24日诊。

咽部有异物感1月余,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无碍,伴胸闷,时有嗳气。

经多种中西药治疗均未见效。

患者恐患食道癌,终日精神抑郁,时而哭泣,不思饮食,无法正常工作。

曾在某医院作心电图、胸透及食道、胃钡餐透视,均未发现异常。

舌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为肝气不舒,横犯脾胃,脾不化湿,湿聚生痰,痰气郁结变生本病。

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12g,白芍15g,香附10g,陈皮12g,枳壳10g,川芎6g,半夏10g,竹茹10g,郁金12g,厚朴12g,威灵仙10g。

水煎服,日1剂。

服5剂后胸闷、咽喉阻塞感明显减轻,心情转佳,信心大增,上方连服10剂,诸症消失。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肝气犯胃证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肝气犯胃证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六:柴胡疏肝散处方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

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准绳·类方》卷四引《统旨》:柴胡疏肝散别名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汤处方柴胡2钱,陈皮(醋炒)2钱,川芎1钱半,芍药1钱半,枳壳(麸炒)1钱半,甘草(炙)5分,香附1钱半。

药理作用对泌胆功能的影响《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1:11):王昕等用雄性大白鼠制成肝郁模型,然后用本方灌胃给药,在腹腔麻醉条件下,做胆汁引流,记录1小时胆汁流量。

结果表明本方对肝郁动物的泌胆功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P<0.01),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

主因怒气郁而胁痛,寒热往来,痛而胀闷,不得俯仰,喜太息,脉弦。

现用于神经官能症、中耳炎等。

胁肋疼痛。

肝实胁痛,不得转侧,喜太息。

用法用量柴胡舒肝散(《验方新编》卷五)、柴胡疏肝汤(《不知医必要》卷二)。

各家论述①《景岳全书》:柴胡、芍药以和肝解郁为主;香附、枳壳、陈皮以理气滞;川芎以活其血;甘草以和中缓痛。

②《谦斋医学讲稿》: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

用柴胡、枳壳、香附理气为主,白芍、川芎和血为佐,再用甘草以缓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谓善于运用古方。

临床应用①神经官能症《四川中医》(1989;4:23):一患者,自觉咽中有异物,多方检查结果均无异常,并见精神抑郁,时叹息,其症状每随情志波动而变化。

治用本方加半夏、瓜蒌各15g。

服药2剂,咽部异物感明显减轻,继服5剂而痊愈。

②中耳炎《四川中医》(1989;4:23):一患者,自觉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

西医诊断为“非化脓性中耳炎”。

检查:耳鼓膜轻度充血并呈内陷。

证属:肝气郁结,气血凝滞。

治用本方加陈皮、僵蚕各12g,菖蒲6g。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脘胀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脘胀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脘胀痛
患者,潘某,男。

初诊2019-8-17,患者至我处就诊。

主诉:胃脘胀痛1周。

患者1周前因近期工作压力大出现胃脘胀满不适,胃纳不佳,近日加重,出现胀痛。

今日故来我处开中药治疗。

刻下症:精神一般,痛苦面状,胃脘胀痛,触按疼痛加重,胃纳不佳,睡眠一般,二便尚可。

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

脉弦紧。

病机分析:肝气犯胃。

患者因工作压力大,致肝气郁结。

加上脾胃不足(舌边齿痕反应),故易出现肝气犯胃。

患者胃痛以胀痛为特点。

且脉弦。

均为肝气犯胃之征象。

治则:疏肝和胃止痛
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方药如下:柴胡15g,白芍10g,枳壳10g,陈皮10g,姜半夏10g,佛手10g,党参10g,焦三仙各10g,炙甘草6g 7剂,每日1剂,每日2次。

二诊2019-8-24,患者诉胃脘胀痛减轻,缓解3/10。

另有口气。

脉:左关弱,脉无力。

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

改扶土疏肝法。

方药如下:生黄芪20g,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5g,白扁豆10g,木香8g,陈皮10g,藿香5g,苏叶5g,炒二芽各10g 7剂,每日1剂,每日2次。

三诊2019-9-02,患者诉胃脘胀痛明显缓解,略有不适,胃纳佳。

继二诊方7剂巩固。

按:“胃痛”一病,首分虚实。

实痛据按,虚痛喜按。

实痛常有食滞、气滞、瘀血、痰湿、寒邪等因素;虚痛亦有阴虚阳虚气虚之别。

THE
END。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临床观察背景胃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的病因包括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传统中医认为,在胃痛的病因中,常伴有肝气郁结、脾胃气虚等情况。

同时,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因此治疗胃痛需要同时调理肝气和脾胃。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和胃缓急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胃痛。

然而,目前尚无大规模、严格的临床研究证明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胃痛中的作用。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89名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4名,女性95名。

平均年龄为46岁。

研究设计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氧氟沙星片(每次0.2g)口服治疗。

每日两次,连续治疗4周。

疗效评估疗效评估指标包括总有效率、疼痛缓解率、体征改善率和不良反应率。

其中,总有效率 = (疼痛缓解率 + 体征改善率)/ 2。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为显著性水平。

结果治疗组189名患者中,共有166名治愈,12名有显著好转,11名无效,有效率为93.12%。

对照组189名患者中,共有112名治愈,54名有显著好转,23名无效,有效率为71.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体征改善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总有效率为93.12%,疗效比盐酸氧氟沙星片显著。

这可能是由于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解郁、和胃缓急的功能,可以转化胃痛的病因。

同时,本研究中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也参考病情而定,更有针对性,方便临床应用。

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其安全性良好。

甘淳运用柴胡舒肝散经验举隅

甘淳运用柴胡舒肝散经验举隅

江西中医药2019年4月第4期总第50卷第436期●明医心鉴●甘淳运用柴胡舒肝散经验举隅…★潘炜1*…于玲1…甘淳2**(1.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摘要:甘淳从事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完善的思维体系,尤其善于运用柴胡舒肝散随证加减治疗肝气郁结诸证,每获良效。

本文介绍甘淳运用柴胡舒肝散医案2则及柴胡舒肝散临床心得体会,与同道分享。

关键词:甘淳;柴胡舒肝散;肝气郁结;验案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为临床常用的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引起的胸胁隐痛,善太息,情志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或脘腹胀满,嗳气,脉弦。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现举甘淳教授灵活运用柴胡舒肝散治疗嗳气、便秘医案2则。

1…医案举例1.1…嗳气案…患者李某,男,24岁,在读本科生,2018年4月9日初诊。

患者诉2018年1月份考试前准备阶段,情绪焦躁,嗳气频,嗳声响亮,饭后尤甚,自觉有气从胃脘上冲咽喉,咽部有梗阻感,嗳气则梗阻感缓解,每次发作持续10min 左右,因影响正常生活,遂于南大一附院检查。

胃镜下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电子鼻咽镜未见明显异常。

予雷贝拉唑、雷尼替丁口服治疗。

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近1月出现胃脘部胀痛,每遇情绪波动及饱食时可加重。

发病以来偶有烧心,口干口苦,渴不多饮,多饮即吐,大便偏干难排,小便平,纳差,寐安,舌质暗红、苔薄黄,中有裂纹,脉弦细。

辨为肝气犯胃,胃气上逆。

治以疏肝理气,降逆和胃为法。

拟柴胡舒肝散加减:柴胡10g,茯苓10g,法半夏10g,枳实 10g,淡竹茹 15g,炙甘草5g,白芍15g,川芎10g,陈皮 6g,厚朴10g,芦根10g,知母10g,乌梅2粒。

甘师嘱咐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并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做到考前心态放松。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柴胡疏肝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它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脘痛。

本文旨在通过对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数据,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胃脘痛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其他胃肠疾病的患者。

2. 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接受单一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胃脘痛持续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包括有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三、研究结果经过一定的观察期后,观察组的患者在症状改善情况、胃脘痛持续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

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安全性较好。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胃脘痛的一种有效方案。

五、临床意义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痛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该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六、研究局限性和展望本研究是在一定的临床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性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章就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胃脘痛的临床表现,以及柴胡疏肝散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和应用。

然后分析了柴胡疏肝散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胃脘痛的理论基础,疗效分析,机制探讨,临床研究结果和不同病因患者的治疗策略。

最后总结了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展望了临床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这些内容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该联合治疗方法在胃脘痛患者中的潜在好处,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质子泵抑制剂、胃脘痛、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药理作用、疗效分析、机制探讨、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策略、临床应用前景、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胃脘痛的临床表现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出现在胃脘部位,表现为一种隐隐作痛或钝痛感。

患者常感到不适、疼痛或憋闷,严重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胃脘痛的发作与进食、情绪波动、饮食不适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也可能与消化道疾病、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胃脘痛的病因复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消化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神经功能紊乱、情绪压力过大等。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胃脘痛的病因,并进一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及时明确胃脘痛的病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恢复消化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2 柴胡疏肝散的药理作用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中药复方,由柴胡、枳壳、甘草、黄芩、白芍、泽泻、茯苓等草本植物组成。

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 清利肝胆,疏肝解郁:柴胡为主药,有疏肝理气、和解郁气的功效,能够舒经解郁,调节肝胆功能,改善胸腹胀满、情绪紧张等症状。

2.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黄芩、白芍等具有清热解毒、泄火利湿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胃脘痛的症状。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

首先介绍了柴胡疏肝散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以及二者联合治疗的理论基础。

随后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该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胃脘痛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指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在胃脘痛治疗中有潜在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进一步临床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为胃脘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临床实践参考。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 质子泵抑制剂, 胃脘痛, 临床效果, 联合治疗, 理论基础, 不良反应, 应用前景, 临床研究1. 引言1.1 背景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是一种结合中药和西药治疗的方法,旨在通过调理肝气、平复胃脘,同时抑制胃酸分泌,以达到缓解胃脘痛症状的目的。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病因多样,可能与消化道疾病、精神因素、饮食不当等有关。

当前治疗胃脘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减少精神压力、服用抗酸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效果有限且易复发。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疏肝解郁、调理脾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导致的胃脘痛症状。

质子泵抑制剂则是一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引起的不适感。

针对胃脘痛患者的病情特点,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方法被提出。

通过结合中西医治疗优势,有望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柴胡疏肝散和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胃脘痛中各自的疗效;2.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3.评估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5.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该疗法在胃脘痛治疗中的推广和应用。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标签:柴胡疏肝散;胃脘痛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组成,功效疏肝理气解郁,为治疗肝气郁滞证的经典方剂。

《谦斋医学讲稿》认为:“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川芎理气活血,为臣药;陈皮、枳壳行气导滞,芍药养血柔肝止痛,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主治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等肝气郁滞之证。

近年来,笔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多种胃脘痛,取得良好效果,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1.1 慢性萎缩性胃炎案例1:患者,女,65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

上腹胀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月。

患者2年前曾在某三甲医院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予西药治疗后病情反复。

现症:胃脘胀满时痛、痛连两胁,喜叹息,嗳气,神疲,食少,口干,大便干结,无反酸、口苦、呕吐等,舌黯红,苔少而干,脉弦细。

中医诊断:胃脘痛(辨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证)。

治宜疏肝理气、养阴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枳壳10 g,川芎10 g,香附10 g,陈皮12 g,砂仁(后下)10 g,郁金15 g,沙参10 g,麦冬10 g,石斛15 g,甘草10 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嘱忌食腌制、烧烤、油炸食品,不饮浓茶。

服7剂后,胃痛连胁、嗳气等明显好转,守方去香附、砂仁,加莪术10 g、白花蛇舌草30 g、太子参10 g、山楂10 g,继进30余剂,余症消失。

其后以上方增减并改汤为丸,间服2年,复查胃镜正常。

按: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喜食辛辣肥甘之品等有关,若失治误治,可发展为胃癌。

本案患者证以肝胃不和为主,兼胃阴不足,故治以疏肝理气、养阴和胃止痛为法。

方以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砂仁、郁金行气止痛,沙参、麦冬、石斛养阴和胃;久病入络,故加莪术、山楂行气散瘀、健脾和胃,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太子参益气养阴、防止癌变。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作者:潘丰满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4年第11期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胃脘痛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11.042中图分类号:R25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11-0120-02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组成,功效疏肝理气解郁,为治疗肝气郁滞证的经典方剂。

《谦斋医学讲稿》认为:“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川芎理气活血,为臣药;陈皮、枳壳行气导滞,芍药养血柔肝止痛,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主治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等肝气郁滞之证。

近年来,笔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多种胃脘痛,取得良好效果,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1.1 慢性萎缩性胃炎案例1:患者,女,65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

上腹胀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月。

患者2年前曾在某三甲医院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予西药治疗后病情反复。

现症:胃脘胀满时痛、痛连两胁,喜叹息,嗳气,神疲,食少,口干,大便干结,无反酸、口苦、呕吐等,舌黯红,苔少而干,脉弦细。

中医诊断:胃脘痛(辨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证)。

治宜疏肝理气、养阴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枳壳10 g,川芎10 g,香附10 g,陈皮12 g,砂仁(后下)10 g,郁金15 g,沙参10 g,麦冬10 g,石斛15 g,甘草10 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嘱忌食腌制、烧烤、油炸食品,不饮浓茶。

服7剂后,胃痛连胁、嗳气等明显好转,守方去香附、砂仁,加莪术10 g、白花蛇舌草30 g、太子参10 g、山楂10 g,继进30余剂,余症消失。

其后以上方增减并改汤为丸,间服2年,复查胃镜正常。

柴胡疏肝散加减-胃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胃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胃痛汪某,女,71岁,门诊患者。

初诊胃脘部胀痛1月余。

患者自述1月前因情志不遂出现胃脘部胀痛,伴有嘈杂,偶有嗳气,无恶心、呕吐,自服“开胸顺气丸”,效果一般,纳眠差,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胃痛”范畴,证属肝气郁滞型,当以疏肝理气为主要治疗原则,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整方如下:柴胡9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栀子15克丹皮15克玫瑰花6克桔梗6克枳壳9克川芎15克元胡12克珍珠母30克甘草6克7剂,免煎颗粒,日1剂,开水冲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二诊:患者自述服上药后,胃脘部胀痛症状明显改善,嘈杂减轻,纳可,眠差,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

上方珍珠母改45克,7剂继服。

按语胃脘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患者因情志不遂,导致肝气不舒,逆而犯胃,引起一系列胃部不适症状: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出现嗳气;胃肠传导功能失常,故出现嘈杂;肝气郁而化火,上扰心神,故出现眠差。

故应以疏肝理气为主要治疗原则。

方中柴胡疏肝行气解郁;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香附理气解郁止痛;栀子、丹皮清热泻火除烦;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枳壳理气行滞;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元胡活血行气,止痛;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重镇降逆;甘草调和诸药。

二诊加大珍珠母剂量,以增强重镇安神之功效,全方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坐诊地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组成]柴胡10g,枳壳10g,白芍30g,川芎10g,甘草10g,香附12g。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胃痛、腹痛、痛经等证。

亦治天将明而腰痛者。

[证析]此方以治痛证见长,无论何处疼痛,皆有兼胀特征。

究其胀痛之机,则因肝气郁结使然。

胁肋为肝经分野,妇女月经亦与肝司疏泄有关,以胁痛、痛经为其辨证依据,可以确定病位在肝;痛而且胀,属肝气郁结现象;时痛时止,当是经脉挛急。

所以,此证的基本病理是肝气郁结与经脉挛急的综合反映。

[病机]肝气郁结,经脉挛急。

[治法]疏肝理气,柔肝缓急法。

[方义]本方是首疏肝解郁方剂。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解肝经气郁,川芎开肝经血郁,白芍、甘草柔肝缓急,共呈调气疏肝,柔和经脉之效。

使气机畅则胀满消,经脉柔而痛可解。

此是四逆散的变方,配入香附调气,川芎调血,行气活血力量为之增强,从而成为疏达肝气通调肝血,柔和经脉三者兼顾之方剂结构。

【应用]1.脘腹痛此方除治胁肋胀痛,经行胀痛以外,亦治肝木克土,脘腹胀痛。

此证以时痛时止为特征,说明既非外邪入里化热,又非器质受损引起,仅因气机不畅、胃肠挛急所致(所谓肝木克土,系专指胃肠挛急而呈吐、泻、腹痛者言,乃是肝系经脉挛急所致)。

投以此方,可收疏达气机,柔肝缓急功效。

2.腰痛腰痛一证,有风湿、湿热、肾虚、瘀血、脊椎受损、腰椎间盘突出之分,本方所治以平时不痛,天将明时才痛为其辨证要点。

说明既非外感实邪,又非内伤虚损,是由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由于白天经常活动,气血流通,通则不痛,夜间睡眠影响气血运行,天将明时始觉腰痛明显。

这种腰痛也与腰肌紧张有关,此方结构恰能兼顾上述三个方面,投之若合符节。

使用时可以略加行气、活血之品,夹湿尤宜加入除湿行津药物,才能获效。

余用此方合调肝散去牛膝、酸枣仁,加台乌药、木香治疗此证,效果显著。

【歌括】柴胡疏肝香附草,枳壳白芍与川芎,气郁胁腹诸胀痛,疏肝理气可为功。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摘要】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在临床上常常采用柴胡疏肝散和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

本文通过对柴胡疏肝散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介绍,探讨了柴胡疏肝散加减、质子泵抑制剂及两者联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也探讨了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现状、展望以及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质子泵抑制剂、胃脘痛、临床效果、联合治疗、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对比分析、应用现状、结论、展望、局限性、未来方向1. 引言1.1 胃脘痛的临床表现胃脘痛是指在腹部中上部呈横贯性或点状或弧形分布的痛感,常常伴随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临床上,胃脘痛可以分为急性胃脘痛和慢性胃脘痛两种类型。

急性胃脘痛常常在进食后不久发作,伴有明显的腹胀、难以忍受的疼痛感;慢性胃脘痛则是长期反复发作,疼痛呈间歇性,嘈杂的环境或精神刺激可使痛感明显增加。

胃脘痛的病因多样,可能与胃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

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胃溃疡、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等。

生活方式不规律、饮食不当、情绪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胃脘痛的发生。

对于胃脘痛的诊断,除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内镜检查等。

及时明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胃脘痛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实际治疗中,患者需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有助于减轻胃脘痛的症状。

1.2 柴胡疏肝散的药理作用柴胡疏肝散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柴胡、黄芩、枳壳、厚朴等多味中药组成。

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主要以柴胡为主药,柴胡能疏肝解郁,平抑肝气,有助于舒缓情绪,调理情绪不稳定所导致的胃脘痛症状。

柴胡疏肝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柴胡疏肝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柴胡疏肝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杨辉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06(024)002
【摘要】@@ 1胃脘痛rn吴×,女,50岁,2004年8月3日就诊.患者胃脘痛反复发作8年,1月前查胃镜诊断:食道炎、糜烂性胃炎.就诊时诉:胃脘部持续性隐痛,胀满、胸骨后不适,情绪波动或进食后加重,伴烧心、泛酸、嗳气纳差,大便干结,善叹息,查
脉弦细,舌质红、苔黄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肝气乘脾犯胃.治以调和肝脾、
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9g,党参、白术、佛手、炒枳壳、白芍各12g,陈皮、法夏、香附、鸡内金各10g,生大黄、甘草各6g,公英30g.7剂,日1剂,水煎服,姜枣为引.二诊:胃脘痛已明显减轻,纳食有增,大便正常,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上方去公英改大黄3g,连服30剂,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胃镜已恢复正常.
【总页数】2页(P79-封底)
【作者】杨辉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王国三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胆病症验案举隅
2.柴胡疏肝散临床应用举隅
3.许公平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临床应用举隅
4.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举隅
5.柴胡疏肝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标签:柴胡疏肝散;胃脘痛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组成,功效疏肝理气解郁,为治疗肝气郁滞证的经典方剂。

《谦斋医学讲稿》认为:“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川芎理气活血,为臣药;陈皮、枳壳行气导滞,芍药养血柔肝止痛,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主治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等肝气郁滞之证。

近年来,笔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多种胃脘痛,取得良好效果,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案例1:患者,女,65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

上腹胀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月。

患者2年前曾在某三甲医院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予西药治疗后病情反复。

现症:胃脘胀满时痛、痛连两胁,喜叹息,嗳气,神疲,食少,口干,大便干结,无反酸、口苦、呕吐等,舌黯红,苔少而干,脉弦细。

中医诊断:胃脘痛(辨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证)。

治宜疏肝理气、养阴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枳壳10 g,川芎10 g,香附10 g,陈皮12 g,砂仁(后下)10 g,郁金15 g,沙参10 g,麦冬10 g,石斛15 g,甘草10 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嘱忌食腌制、烧烤、油炸食品,不饮浓茶。

服7剂后,胃痛连胁、嗳气等明显好转,守方去香附、砂仁,加莪术10 g、白花蛇舌草30 g、太子参10 g、山楂10 g,继进30余剂,余症消失。

其后以上方增减并改汤为丸,间服2年,复查胃镜正常。

按: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喜食辛辣肥甘之品等有关,若失治误治,可发展为胃癌。

本案患者证以肝胃不和为主,兼胃阴不足,故治以疏肝理气、养阴和胃止痛为法。

方以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砂仁、郁金行气止痛,沙参、麦冬、石斛养阴和胃;久病入络,故加莪术、山楂行气散瘀、健脾和胃,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太子参益气养阴、防止癌变。

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舒,胃气得和,阴液得养,瘀血得散。

先汤后丸,辨证加减,坚持服用,注意禁忌,终使胃痛得愈。

1.2 胆汁反流性胃炎
案例2:患者,男,46岁,2012年7月16日初诊。

1年来,患者时感胃脘胀痛,伴呕吐少量黄绿色苦水,嗳气频作,劳累及情绪变化后加重,1周前在某院检查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予吗丁啉、硫糖铝片口服治疗无效。

现症:
上腹胃脘部胀痛时作,偶有呕吐,吐出少许黄绿色苦水,情绪激动后疼痛加重,纳呆,口干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中医诊断:胃脘痛(辨为肝胃郁热证)。

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10 g,白芍10 g,枳壳15 g,川芎10 g,香附10 g,青皮10 g,砂仁(后下)10 g,郁金15 g,竹茹15 g,黄连6 g,吴茱萸3 g,甘草10 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服7剂后,患者觉胃痛、口干口苦、嗳气减轻,无呕吐苦水,仍便秘、尿黄,前方去竹茹、砂仁、吴茱萸,加熟大黄5 g泄热通便;继服7剂,胃脘胀痛偶作,纳呆,无呕吐、口苦,大便微溏。

守方去熟大黄、黄连、青皮、香附,加陈皮10 g、白术10 g、麦芽10 g以健脾和胃,续服1个月后,诸症消失,复查胃镜正常。

按:胆汁反流性胃炎多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胆汁反流入胃,进而导致胃窦部炎症。

本案患者辨证属肝气犯胃,郁而化热,胃气上逆,故治以疏肝理气、清热和胃止痛,以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陈皮易青皮,加郁金、竹茹、黄连、吴茱萸清热和胃、降逆止呕,并加熟大黄泄热通便。

待热退而正虚之时,去苦寒伤胃之品,加陈皮、白术、麦芽以理气健脾和胃而收功。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
案例3:患者,女,50岁,2011年4月9日初诊。

9个月前,患者因丧偶,情绪抑郁,悲伤易哭,并常觉胃脘胀满,时时隐痛,食后尤甚,嗳气,喜叹息,纳呆,心烦失眠,二便尚可,舌黯红,苔薄黄,脉弦细。

胃镜及B超检查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胃脘痛(肝胃不和证)、郁证(肝气郁滞证)。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陈皮10 g,枳壳10 g,香附12 g,郁金10 g,川芎10 g,栀子10 g,淮小麦30 g,麦芽15 g,神曲15 g,炙甘草10 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并嘱多参加集体和户外活动,多与人交流,舒畅情志。

服7剂后,胃脘胀满减轻、已不痛,纳可,心烦、抑郁稍减,仍嗳气,口苦口干,夜寐不安。

前方去麦芽、神曲,加旋覆花(包煎)10 g、丹参30 g、黄连5 g以和胃降逆、清心安神。

继服14剂后,偶有餐后胃脘饱胀、不痛,口干口苦除,夜寐稍安,时感悲伤,前方去黄连、旋覆花,加酸枣仁15 g、合欢皮10 g养血安神,加减继进半月余,患者诸证悉愈。

按: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由情志不遂、饮食、劳倦伤脾等所致,其病位在胃,但与肝关系密切。

本案患者因家事不顺,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形成肝胃不和证,同时悲伤抑郁证候明显。

遵“木郁达之”,所谓治肝可以安胃,疏肝可以解郁。

故用柴胡疏肝散为主疏肝解郁,兼和胃止痛;合越鞠丸和甘麦大枣汤以行气解郁、宁心安神,兼以生活调理,则情志得畅,肝郁得解,胃气得和,诸证自除而病愈。

2 小结
胃脘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的病证。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

”其中所称的“当心而痛”即指胃
痛而言,其病因多为饮食伤胃、寒邪犯胃、脾胃虚弱及肝气犯胃等。

《杂病源流犀烛·胃痛》曰:“胃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

”说明本病以肝气犯胃者多见。

上述案例,西医病名虽不同,但中医均属胃脘痛,皆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木失于疏泄,横逆乘脾犯胃,导致气机不畅而引起。

故治疗均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首务,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治疗。

通过疏肝理气,使肝气条达,肝郁得舒,胃气得和,气血畅达,则诸证自愈,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脾胃病之异病同治的特色。

另外,临证还需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之品,并配合情志疗法,保持心情舒畅,方可收全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