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企业管理学作业与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企业管理学作业与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企业管理学作业与答案

1:[单选题]

衡量企业销货能力,说明企业销售效率的指标是( ) 。

A:总资产周转率

B:存货周转率

C:应收帐款周转率

D:固定资产周转率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

把企业文化划分为强人文化、拼搏与娱乐文化、赌博文化和过程文化,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A:市场角度

B:内容特质

C:企业的性质

D:发育状态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JIT生产的基本思想是( )。

A:准时

B:及时

C:适时、适度、适量

D:立即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城市维护建设税属于( ) 。

A:产品销售税金

B:财务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产品销售成本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

()是企业物料管理的核心。

A:运输管理

B:物资管理

C:仓库管理

D:库存管理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

面试中的"晕轮效应”表现为()

A:面试官根据开始几分钟得到印象对应聘者作出评价

B:面试官相对于前一个接受面试的应聘者来评价正在接受面试的应聘者C:面试官个人的偏爱和过去的经历对面试的影响

D:面试官从某一优点或缺陷出发去评价应聘者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

向顾客提供基本效用和利益是产品整体概念中的( )

A:有形产品

B:附加产品

C:核心产品

D:期望产品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最后阶段是()

A:评价选择

B:认识需要

C:购后感受

D:购买决策

参考答案:C

9:[单选题]

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言,()能力最为重要。

A:技术能力

B:人际关系能力

C:学习能力

D: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D

10:[单选题]"5W1H”所描述的是哪个管理职能的内容()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参考答案:A

11:[单选题]

计划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

A:逻辑延续

B:发展结果

C:发展目的

D:条件

参考答案:A

12:[单选题]

价值工程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 。

A:生产制造成本

B:使用成本

C:产品销售成本

D: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参考答案:D

13:[单选题]

运输改变了物品的时间状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物品的()状态。A:品种

B:批量

C:风险

D:空间

参考答案:D

14:[单选题]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

A:事务性机构

B:简单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参考答案:D

15:[单选题]

某牙膏厂原来只生产药物牙膏,现在又增加牙刷生产,这属于( )。

A:同心多元化

B:水平多元化

C:集团多元化

D:一体化

参考答案:B

16:[单选题]

市场的现实需求是指顾客的()。

A:实际的需求

B:愿意购买的需求

C: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D:未来的需求

参考答案:C

17:[单选题]

工人在加工一批产品前后于熟悉图纸工艺、调整设备、交付检验等的时间消耗,应列入()。

A:作业时间

B:作业宽放时间

C:准备与结束时间

D: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参考答案:C

18:[单选题]

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

A:物资供应计划

B:设备修理计划

C:生产作业计划

D:生产准备计划

参考答案:C

19:[单选题]某公司选择规模扩大化的经营战略,对1996~2005年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谋划,它反映了经营战略的特征是()。

A:全局性

B:长远性

C:纲领性

D:相对稳定性

参考答案:B

20:[单选题]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

A: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

B: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

C:盈利

D: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

参考答案:C

21:[单选题]衡量企业销货能力,说明企业销售效率的指标是( ) 。

A:总资产周转率

B:存货周转率

C:应收帐款周转率

D:固定资产周转率

参考答案:B

22:[单选题]

通过厂容厂貌、厂旗厂标、产品造型设计、职工的言谈话语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是( ) 。

A:一般企业文化

B:表层企业文化

C:中层企业文化

D:深层企业文化

参考答案:B

23:[单选题]

将市场划为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其划分标志是( ) 。

A:人口因素

B:地理区划因素

C:购买心理因素

D:购买行为因素

参考答案:B

24:[单选题]

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叫作( ) 。

A: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D:合伙经营企业

参考答案:C

25:[单选题]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的运输和保管属于( ) 。

A:辅助生产过程

B:生产服务过程

C:技术准备过程

D:基本生产过程

参考答案:B

26:[单选题]抓住重点,照顾一般的存货控制方法是( ) 。

A:ABC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经济订购批量法

D:订货点法

参考答案:A

1:[单选题]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

对于整个系统的总装线来说,JIT的目标是彻底消除()。A:生产

B:劳动

C:库存

D:无效劳动和浪费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城市维护建设税属于( )。

A:产品销售税金

B:财务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产品销售成本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

B: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

C:盈利

D: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

定量库存控制模型控制库存物品的()。A:数量

B:质量

C:体积

D:面积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

定期船货运程序为订舱、()卸船交货。A:接货装船

B:仓库收货

C:集中装船

D:交接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

()不属于基本物流服务的内容。

A:运输功能

B:库存功能

C:满足特殊用户的订货功能

D:包装功能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ISO的意思是()

A: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B:国际标准化组织

C:国际质量管理委员会

D: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

企业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推荐法

B:借助中介法

C:布告法

D:档案法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的原则上是( ) A:用人所长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

C:因事择人原则

D:德才兼备原则

参考答案:A

11:[单选题]

( )型购买行为发生在购买差异性不大的产品的场合。

A:复杂

B:多变

C:习惯

D:和谐

参考答案:C

12:[单选题]

战略管理系统的规范性通常与两个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即企业的规模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明茨博格认为,大型企业通常采取()。

A:计划性模式

B:企业家战略管理系统模式

C:适用性模式

D:市场模式

参考答案:A

13:[单选题]

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理论。

A:市场营销

B:职能管理

C:最高层次

D:经营管理

参考答案:C

14:[单选题]

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 )

A:越小

B:越大

C:无法判断

D:无影响

参考答案:B

15:[单选题]

价值工程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

A:生产制造成本

B:使用成本

C:产品销售成本

D: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参考答案:D

16:[单选题]

奖金是职工超额劳动报酬,它的特点是()。

A:普遍性

B:全面性,通用性

C:相关性

D:灵活性、针对性、及时性

参考答案:D

17:[单选题]

企业技术开发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

B:生产工艺的开发

C:设备与工具的开发

D:产品的开发

参考答案:D

18:[单选题]

体现在企业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企业文化属于( ) 。

A:表层的企业文化

B:中层的企业文化

C:深层的企业文化

D:一般性企业文化

参考答案:B

19:[单选题]在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中,首要职能是( )

A:组织职能

B:指挥职能

C:计划职能

D:控制职能

参考答案:C

20:[单选题]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年折旧额,是用折旧率乘以()A:年初固定资产原值

B: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从价值(净值)

C:年均固定资产原值

D: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参考答案:B

21:[单选题]

反映债权的保障程度的指标是( ) 。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负责比率

D: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

参考答案:C

22:[单选题]同竞争对手相同的市场定位策略是( ) 。

A:避强策略

B:雷同策略

C:超强策略

D:先近后远策略

参考答案:B

23:[单选题]

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广大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质上也是在为本企业培养潜在顾客、开发潜在市场的公关策略,是企业( ) 。

A:以政府为对象的公关策略

B:以相关企业为对象的公关策略

C:以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为对象的公关策略

D:以广大公众为对象的公关策略

参考答案:D

24:[单选题]在企业中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对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进行改进和革新,这属于()

A:产品开发

B:能源开发

C:材料开发

D:生产工艺开发

参考答案:D

25:[单选题]MRPⅡ是指( ) 。

A:物料需求计划

B:第二种物料需求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第二种制造资源计划

参考答案:C

26:[单选题]

企业的营销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产需之间的()

A:导向作用

B:协调作用

C:纽带作用

D:基础作用

参考答案:C

1:[论述题]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企业

2、合伙企业

3、组织

4、质量管理

5、资金运动

6、促销策略

7、人力资源管理

8、第三方物流

(二)简答

1、简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

2、试述目标管理计划下,绩效评估的基本步骤。

3、简述企业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4、配送有哪几种模式?

5、构成企业制度的要素主要有有哪些?

6、全面质量管理有哪些特点?我国企业为什么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三)案例分析

1、远翔精密机械公司在最近几年招募中层管理职位上不断遇了困难。该公司是制造销售较复杂机器的公司,目前重组成六个半自动制造部门。公司的高层管理层相信这些部门的经理有必要了解生产线和生产过程,因为许多管理决策需在此基础上做出。传统上,公司本来一贯是严格地从内部选拔人员。但不久就发现提拔到中层管理职位的基层员工缺乏相应的适应他们新职责的技能。

这样,公司决定改为从外部招募,尤其是招聘那些企业管理专业的好学生。通过一个职业招募机构,公司得到了许多有良好训练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作候选人。他们录用了一些,并先放在基层管理职位上,以便为今后提为中层管理人员

做好准备。不料在两天之内,所有这些人都离开了该公司。

公司只好又回到以前的政策,从内部提拔;但又碰到了过去同样素质欠佳的问题。不久就有几个重要职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将要退休了,他们的空缺急待称职的后继者。面对这一问题,公司想请咨询专家来出些主意。

请结合本章内容回答:

(1) 这家公司确实存在有提拔和招募问题吗?有哪些问题?

(2) 如你是咨询专家,你会有哪些建议?

2、

麦肯锡公司从年开始就把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作为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公司内营造一种平等竞争、激发智慧的环境。在成功地战胜最初来自公司内部的抵制后;一个新的核心理念终于在公司扎下根来,这就是: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必须成为公司的中心任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是持续不断的,而不是与特定咨询项目相联系的暂时性工作;不断学习过程必须由完善、严格的制度来保证和规范。公司将持续的全员学习任务作为制度被固定下来以后,逐渐深入人心,它逐渐成为麦肯锡公司的一项优良传统,为加强公司的知识储备,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效的学习机制为麦肯锡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助于发展一批具有良好知识储备和经验的咨询专家;另一是不断充实和更新公司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并与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相适应。麦肯锡公司不但建立了科学的制度促进学习,而且还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加以保证:从公司内选拔若干名在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作为在每个部门推进学习机制的负责人,并由他们再负责从部门里挑选六七个在实践领域和知识管理等方面都有丰富经验和热情的人员组成核心团队。

麦肯锡的领导人还意识到,公司里最成功的员工往往都拥有庞大的个人关系网络。因此,对原先公司内部这种建立在非正式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知识传递方式并不能简单加以取缔,而是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以作为对正式学习机制的有益补充。由核心的学习领导小组在每个地区的分支机构里发掘并利用这种内部的关系网络作为信息和知识传播的渠道,实现全公司范围内的知识共享。

为进一步促进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的充分流通,麦肯锡公司还打破了以往建立在客户规模和重要性基础上的内部科层组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识贡献率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这样组织内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成员都受到知识贡献的压力,而不是仅仅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客户方面。

请结合本章内容回答:

(1)麦肯锡公司是如何通过组织设计实现分工协作的?

(2)麦肯锡公司是如何处理制度化管理与人性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企业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产品或劳务交换去满足社会需要从而取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2、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3、组织

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间,组织的三要素有目标、有机结构以及人。

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质量管理是组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围绕质量而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

5、资金运动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伴随着物资不断运动着的是物资的价值运动过程。由于这种价值运动过程中可以用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又将经营过程中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为资金,所以物资的价值运动过程称为资金运动。

6、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4、第三方物流

7、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对人力资源进行获取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考核与激励、安全与保障、凝聚与整合等,最终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价值的过程。

8、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商品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为商品交易双方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运输、仓储、报关等单一环节的物流服务和一体化综合性物流服务或多功能系列化物流服务,都包括在第三方物流的范畴内。

(二)简答

1、简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

答案:

优点:总公司领导可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内部协作;各事业部之间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

缺点:职能机构重叠,造成管理人员浪费;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

适用范围:适用于提供多种产品的大型组织。

2、试述目标管理计划下,绩效评估的基本步骤。

答案:

1.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绩效考核标准必须以职务分析中制定的职务说明与职务规范为依据,因为那是对员工所应尽职责的正式要求。

2.实施绩效考核。即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测定和记录。根据考核的目标,绩效考核可是全面的或局部的。

(3)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与评定。绩效考核的记录须与既定标准进行对照来作分析与评定,从而获得绩效考核的结论。

(4)结果反馈与实施纠正。绩效考核的结论通常应通报被考评员工,使其了解组织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与评价,从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简述企业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案:

(1)企业资源能力分析。企业资源能力包括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从内部积蓄资源的能力。

(2)生产能力分析。生产是企业进行资源转换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的主要日常活动。

(3)营销能力分析。从战略角度考虑,营销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市场定位的能力、营销组合的有效性和管理能力。

(4)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科研与开发能力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4、配送有哪几种模式?

答案:

(1)企业自营型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

(2)单项服务外包型配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由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设备(库房、站台、车辆等)和专业经验及技能的批发、储运或其他物流业务经营企业,利用自身业务优势,承担其他生产性企业在该区域内市场开拓、产品营销而开展的纯服务性的配送。

(3)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从事配送业务的企业,通过与上家(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与下家(零售店铺)形成较稳定的契约关系,再将生产、加工企业的商品或信息进行统一组合、处理后,按客户订单的要求,配送到店铺。

5、构成企业制度的要素主要有有哪些?

答案: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表现为财产结构的制度规范,是企业制度的基础;

(2)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是产权制度在企业控制权配置上的延伸,同时它又受到《公司法》等法律制度的规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3)公司管理制度通过公司内部的管理层级制定,同时又以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度加以充实,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保障和工具。

6、全面质量管理有哪些特点?我国企业为什么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

全面质量管理有五个特点:满足用户需要是其出发点;所管对象是全面的;管理范围是全面的;是全员参加的管理;所采用的方法是多样的、综合的。

在我国企业中加强质量管理,对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三)案例分析

1、评分标准:

(1)这个公司在招募选拔有问题。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内部选拔时不能够满足选择的需要,对外招聘的学生是有的,但还没达到真正需要的岗位上去时人就走了,没有留住人才。

(2)第一,要确定甑选的条件。选拔人的条件是比较高的,我们要求德才兼备,这是理想的状况,往往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在这种状况下,我们通过工作分析明确到底哪个中层干部岗位(职位)需要什么资质、能力、技能。通过分析把所需的标准定下来,作为甄选的条件。第二,要反省选拔失败的原因。从内部选拔看,有些员工素质不够高,不适应岗位的要求;从新招来的本科专业的工商管理的大学生来看呢,使用周期是两年,比较长。他们刚毕业,懂一些专业知识,而缺乏实用的知识和管理实践技能。第三,改进及建议。应采取内外结合选拔人才的方法。在内部选拔时,可以找聪明机智、办事可靠的人、有潜力培养的人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培训。在外部选拔时,对大学生的招聘,应对他们说明理由,在基层干不是永远,干一年半载提上去等,要给他一些希望,让他们觉得事业有奔头有干头,这样他们就不会走了,就有可能留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对他们的实用的知识和管理实践技能培训,以适应领导岗位的需要。也可以到社会上挖掘人才,这既可满足有实践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要求。选这种人的费用可能比较高,但很适用,公司也合算,这样比招聘的大学生好一些。

2、评分标准:

(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学习机制为麦肯锡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助于发展一批具有良好知识储备和经验的咨询专家;另一是不断充实和更新公司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并与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相适应。学习机制建立可以看到麦肯锡的学习机制是分工协作的结果。麦肯锡处理好了如下五个关系:权限关系;分工关系;沟通与部门化;协商;程序化。

(2)麦肯锡的领导人意识到了公司里最成功的员工往往都拥有庞大的个人关系网络。因此,对原先麦肯锡内部这种建立在非正式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知识传递方

式并不能简单加以取缔,而是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以作为对正式学习机制制度化管理的有益补充。其中的理论要点是:把组织设计为一架精确、完美无缺的机器,只讲规律,只讲科学,只讲理性,而不考虑人性。企业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团,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准确、稳定、节律有制,人有感情,有情绪,有追求,有本能。推行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要处理好下述两组矛盾平衡关系,即"经”与"权”的关系、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西南大学动物学考试答案

动物学五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哺乳动物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鸟类的视力调节既能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也能调节角膜的凸度,所以称为双重调节。 3、鲫鱼的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双凹型。 4、两栖纲动物的脊椎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5、白鳍豚是终生生活于淡水中的哺乳纲动物。 6、原生动物分为 5 个纲,分别为鞭毛纲、肉足纲、孢子虫纲、丝孢子虫纲、纤毛纲。 7、爬行纲动物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 8、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细胞膜外是否还有细胞壁。 9、淡水中生活的水螅和桃花水母属于水螅纲。 10、蝴蝶的变态方式为完全变态。 11、具有完全消化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其消化道从前向后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前肠、中肠、后肠。 12、家蝇和按蚊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 13、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 14、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水流动系统,根据水沟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 15、领细胞为海绵动物所特有。 16、河蚌是瓣鳃纲的代表动物。 17、七星瓢虫和金龟子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 18、动物的受精卵是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 19、原生动物中以自养方式获得营养的代表动物是绿眼虫。 20、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21、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22、人的胎盘为盘状胎盘。 23、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是促甲状腺素。 24、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 25、最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动物是扁形动物。 26 哺乳动物的心脏是由_右心房, 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所组成。 27、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有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四种。 28、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9、哺乳类脊椎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五部分。 30、与鸟类不同,哺乳动物具左体动脉弓。 31、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 32、爬行类的血液循环方式为不完全双循环动物。 33、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 34、线虫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是蛔虫。 35、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渗透性营养)。 36、中胚层的产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37、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答案讲解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答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2、非指导性教学 答指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 3、个案研究法 答个案研究法通常是以单一的、典型的个体为具体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并施行一些积极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 4、活动课程 答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 来安排有关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一种课程类型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

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 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首先,导向功能。教育的导向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它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其次,选择功能。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目的决定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上的选择。再次,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检验、衡量、评价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第四,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它立足现实并指向未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这决定了教育目的所具有的激励功能。最后,协调功能。在教育活动内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更呈现为一种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系统。为了在教育者身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 应该把如上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起来,使之形成一种合力。 2.简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答教育作为文化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上的意义一、保存文化、维持文化生存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维持主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文化来实现的。一般来说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整理要依据两个重要尺度一是社会需要二是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教育主要依据这两个尺度对文化作出肯定和否定的选择即对符合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心理状况的文化要素成为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对违背社会需 要又不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状况的文化要素及以排斥、弱化或消除其影响。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乃至核心的成分教育

西南大学2016《教育学》网上作业(共4次)

第一次作业: 简答题 1.评价分析哲学的局限性。 (一)分析哲学由于它重在方法,不考虑哲学思想体系问题,这样必然使方法分析有时陷于困境,不仅无法回答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甚至对一些教育概念和术语也很难分析清楚。 (二)分析哲学不仅反对建立本体论、认识论的体系,而且反对回答人生观、伦理观和价值观等问题,因而价值问题和道德问题在分析哲学中是没有地位的。 (三)由于分析哲学只重视对问题进行逻辑的和语言的分析,其结果常常是走向支离破碎或咬文嚼字,成为烦琐哲学的一种形式。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市民阶级的一种社会思潮。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12世纪以前,培养僧侣的修道院是学校教育的唯一形式,神学是唯一的学科。12世纪后,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出现了非教会的世俗学校和教授语言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文学科”,同“神学”相区别、相对立。所以,人们把14~16世纪欧洲的世俗文化以及其中所贯彻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社会思潮称为人文主义。就其主流来说,人文主义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的利益。它宣扬以人为本,赞美人的力量,讴歌世俗生活,鼓吹个性解放,实质上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 3.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 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依靠教育科学指导教育实践,遵循规律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 4.简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首先,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一是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影响教育内容的状态,影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二是文化影响教育的模式、方法与手段等,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教育的内容选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采取的方法手段等都有显著差异。 其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巨大,既可以通过对文化的传递、发展、交流、整合,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也会因为教育不当而导致文化的扭曲、缺失,甚至中断。 二、论述题 1.论述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答:1.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以儒学为主并博采众长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特点问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天人合一,政教统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塑造了中国民族的文化性格。我们说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不是说儒家思想涵盖了全部,或者说其他各派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没有任何影响,相反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内,在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他各派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各派的相互之争,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缜密的又是全面的研究,需要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博采众长,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教育哲学体系所用. 2.(1)坚持历史观点传统都是历史的产物,必然有其历史的特点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历史的评价事件和人物;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注意,我们尊重历史但不是颂古非今,而是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

西南大学网络考试(物理化学)答案

《物理化学》 第一次 1.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物质 的HLB 值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 2.设N2和O2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压力相同,均为298K、pθ,则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势应该 A: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与物质的量有关 D:不可比较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区域熔炼技术主要是应用于 A:制备低共熔混合物 B:提纯 C:制备不稳定化合物 D:获得固熔体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 在25℃时,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中a1>a2,则其电动势E(B)A:<0 B:>0 C:=0 D:无法比较 5.[单选题]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 A:A杯高B杯B:A杯等于B杯C:A杯低于B 杯D:视温度而定 6.[单选题]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 A: 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 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 D: 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B: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C: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单选题]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 B:15 s ; C: 30 s ; D:21.65 s 。 参考答案:A 10.[单选题]某同位素蜕变的半衰期为12h,则36h后,它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C)A:1/2 B:1/4 C:1/8 D:1/16 11.[单选题]关于电极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还原电极电势越高,该电极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B: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电位差,它可由实验测出C:电极电势只与电极材料有关,与温度无关D:电极电势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405专升本《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潜在课程:指学校潜在课程指学校内部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式课程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总和。 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4、课程:“课程”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首先涉及到对学校教育内容的组织。其次,课程也涉及到对预定的教育标准或目标、预期的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定。再次,课程还涉及到对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总体构思和初步设计。据此,可以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计划性”或“方案性”即给教学、教育活动提供方案。作为方案,课程是学校各类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或“蓝图”,各类教学、教育活动则是课程的实施或具体执行。 5、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答:(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 (2)教学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 (3)教和学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和学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教与学两种活动既是双边活动又是双向活动,还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两种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教学过程中包含有多种要素,各要素是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2、简述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 答:现代教师的素质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三大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我国人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表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勇于坚持真理等内容。教师的职业素养应主

西南大学考试题部分答案.doc

生活中的 DNA 科学 51、 DNA 测序 DNA 测序: DNA测序是指分析特定DNA 片段的碱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 、胸腺嘧啶 (T) 、胞嘧啶 (C) 与鸟嘌呤的 (G) 排列方式。 52、染色质重塑 染色质重塑:基因表达的复制和重组等过程中,染色质的包装状态、核小体中组蛋白以及对应 DNA 分子会发生改变的分子机理。 53、隔裂基因 隔裂基因:真核类基因的编码顺序由若干非编码区域隔开,使阅读框不连续,这种基因称为隔裂 基因,或者说真核类基因的外显子被不能表达的内含子一一隔开,这样的基因称为隔裂基因。 54、野生型 野生型:在生物之自然族群中以最高频率存在的表现型,或指具有这种表现型的系统、个体或遗传基因。 55、启动子 启动子: DNA 分子可以与 RNA 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转录开始的部位。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 转录的起始是关键。常常某个基因是否表达决定于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56、什么是转录组和转录组学 转录组是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 的集合,是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转录组学是从RNA 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 57、简述 RT-PCR 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 RT-PCR 是将 RNA 的反转录( RT)和 cDNA 的聚合酶链式扩增( PCR )相结合的技术。首先经反转 录酶的作用从 RNA 合成 cDNA ,再以 cDNA 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 58、简述探针的种类。 (1)cDNA 探针:通过逆转录获取 cDNA 后,将其克隆与适当的载体,通过扩增重组质粒使 cDNA 得到大量扩增。提取质粒后分离纯化作为探针使用。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探针。 (2)基因组探针:从基因组文库里筛选到一个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克隆后,大量扩增纯化,切取插入片段,分离纯化为探针。 (3 )寡核苷酸探针:根据已知的核酸顺序,采用DNA 合成仪合成一定长度的寡核苷酸片段作 为探针。 (4 ) RNA 探针:采用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的方法可以得到RNA 或反义 RNA 作为探针。 59、简述突变类型及其遗传效应? 1、突变类型: A. 点突变: DNA 大分子上一个碱基的变异。分为转换和颠换。 B. 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 大分子上消失。 C. 插入:一个原来没有的碱基或一段原来没有的核苷酸链插入到DNA 大分子中间。 D. 倒位: DNA 链内重组,使其中一段方向倒置。

西南大学学前教育学0926作业

1、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公约是( ) C.《儿童权利公约》 2、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提出者是() C.马拉古兹 3、学前教育是通过()形式实施的 A. 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公共教育 4、幼儿园的项目活动,又称为() A. 方案教学 5、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D.江西实验幼师 6、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A. 创造性游戏 7、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 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8、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D.育人的功能 9、学前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过程,下列因素中属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的是( ) A.活动目标 10、“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 B. 杜威 11、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D. 0 一3岁末 12、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

B. 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3、学前教育效益包括() B. 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 14、设立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B.福禄培尔 15、幼儿园教学活动,其直接指导的方法有() A.讲述法 16、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属于() A.核心家庭 仃、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 B.个别差异 18、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首要特性是 D.安全性 19、托幼机构教育的原则是() C.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为() A.互动性、民主性 B.互主体性、分享性 C.激励性 2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22、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包括的领域课程有() D.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23、课程评价有不同种类,从评价的作用和时间上进行划分,可分为() C.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24、认为儿童是民族和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 B.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26、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C. 环境

西南大学-《大学语文》答案

西南10秋专科《大学语文》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下列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有() A:屈原《离骚》 B:王实甫《西厢记》 C:汤显祖《牡丹亭》 D:蒲松龄《画皮》 E:郭沫若《屈原》 选择答案:ACD 正确答案:ACD 题目:下列各句括号中词语解释正确的有() A: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控:投,落)于地而已矣 B: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跣足:洗脚) 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恶:什么)乎待哉 D:绝(绝:穿越)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E: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辎重:军用后勤物资) 选择答案:ACDE 正确答案:ACDE 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A:《朝花夕拾》 B:《野草》 C:《故事新编》 D:《二心集》 选择答案:B 正确答案:B 构成小说的要素是() A:结构语言表达 B:人物情节环境 C:材料主题结构 D:人物环境结构 选择答案:B 正确答案:B 北宋的第一个专业的词作家是() A:柳永 B:欧阳修 C:苏轼 D:李清照 选择答案:A

正确答案:A 题目:下列诗句不属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一联是() A: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B: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D: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选择答案:B 正确答案:B 题目:属于建安文学的主要内容的有() A: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的动乱以及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 B:抒写作者建功立业的抱负、理想和统一国家愿望 C: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华的生活 D:抒发了作者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之情 E:真实地表达了对入侵者的愤怒之情 选择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三、简答题 1、简述《诗经?蒹葭》诗中"伊人”的形象意义。 2、老舍《想北平》一文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文中所写的欧洲"四大名城”的作用是什么?用的什么表现手法?(参看《新编大学语文》教材《想北平》的"提示”) 1. "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嘟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惆的情致。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2. 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北平的情调,表达由衷的爱,欧洲的"历史都城”比不上北平,伦敦、罗马不用说,巴黎太热闹拥挤,也太寂静空旷,使人疲乏。北平安适自然,胡同里的家园,大街上的牌楼,令人神往! 题目:下列各项属于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的有()

西南大学17-18年机考参考答案

1、关于PowerPoint2010保存格式说法错误的是( 4 ) 1. pptx格式是演示文稿的默认格式,一般在制作课件时都保存为此格 式 2. .ppsx格式是演示文稿的放映格式,双击该类型演示文稿文件,将直 接进入放映状态 格式是启用宏的演示文稿文件,如果演示文稿中有宏编秤程,则需要用此格式 格式是演示文稿的放映格式,双击该类型演示文稿文件,将直接进入放映状态 2、欲为幻灯片中的文本添加链接,可以用( 2 )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1,文件 2,插入 3. 编辑 1. 视图 3、下列关于幻灯片放映的说法正确的是( 1 ) 1,幻灯片放映过程中可以通过鼠标对幻灯片进行标注说明。 2. 如果设置了/排练计时,则幻灯片放映的吋候只能通过排练计时自动 放映 3.幻灯放映中途,不能提前结束放映 4.幻灯片只能全屏幕放映 4、关十PowerPoint中声音开始播放方式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 1.自动表示单击幻灯片上的声音图标时开始播放,当前幻灯片之后停止播放 2.单击时表示在放映当前幻灯片时开始播放,当前幻灯片之后停止播放 3.跨幻灯片播放表示在切换到下—张幻灯片时播放声音直到演示文稿结束

4.跨幻灯片播放表示在切换到卜一张幻灯片吋播放声音直到下一张幻灯片放完 5、根据科学性要求,在开发多媒体课件时不可以使用字符是( 1 ) 1. 繁体字 2. 简化字 3. 国标文字 4. 以上均不正确 6、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构成专门小组,进行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多媒体课件评价属于( 2 ) 1.非正式评价 2.正式评价 3.形成性评价 4.总结性评 7、关于PowerPoint中“添加音频”文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 1.可以通过计算机上的文件添加音频 2.可以通过网络或“剪贴画”任务窗格添加音频 3.可以通过自己录制音频的方式添加音频 4.不可以通过自己录制音频的方式添加音频 8、以下方法不能用于创建演示文稿的是( 3 ) 1.根裾主题 2.根据模板 3.根据母版

西南大学《教育学》网络作业题及答案1

2011年秋季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2、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是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一些学校进行实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首先是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最优秀的教师任教;然后是小班讨论研究,每个小班20个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负责,研究和讨论大班上课的材料;最后是个别作业,其中部分作业由教师指定,部分作业由学生自选,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三种形式的时间分配大致分别: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讨论占20%,个别作业占40%。不难看出,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综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试图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使既能集体上课,又有一定的研究讨论,还能够进行独立钻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目前仍在使用。 3、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 4、非指导性教学:指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 二、简答 1.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20分 1、庄子《逍遥游》的核心思想是() A:追求建功立业的积极人生 B: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理想 C:反对暴政的愤慨之情 D:反对战争 参考答案:B 2、以下作品用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A: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B:柳永《望海潮》 C:《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D:柳宗元《蝜蝂传》 参考答案:A 3、白居易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A:文章应该明道、致信、事用 B:惟陈言之务去 C:辞必达意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参考答案:D 4、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是() A:杜十娘 B:崔莺莺 C:王宝钏 D:杜丽娘 参考答案:D 5、下列作品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方法说理的是() A:苏轼《贾谊论》 B:墨子《非攻》 C:王国维《治学三境说》 D:鲁迅《狂人日记》 参考答案:B 6、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使用得最多的手法是() A:象征类比 B:夸张拟人 C:铺垫反衬 D:反复暗示 参考答案:A 7、历史上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并委之以重任的君王是()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 参考答案:C 8、沈从文《箱子岩》的最后写到贺龙闹革命的意图是()

A:赞扬贺龙的革命精神 B:照应文章的开头,使结构更完整 C:对湘西人民寄予创造新的历史的希望 D: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之更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C 9、陶渊明《归园田居》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五言古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乐府 参考答案:B 10、创造性地运用了"美人香草”的比兴手法,并突破了四言句式的诗歌是A:《诗经》 B:楚辞 C:唐诗 D:汉乐府 参考答案:B 二、[多选题]10分 1、老舍《想北平》一文的艺术特点有() A:音律和谐气势奔放 B:构思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C:文风朴实自然 D:语言清新活泼善用对比手法 E:情思幽怨 参考答案:BCD 2、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主要特点有() A:人物鲜明突出 B:语言自然豪放 C:境界壮阔 D:情感波澜变化 E:结构明快曲折 参考答案:BCD 3、《诗经》的主要内容有() A:反映征役的诗 B:揭露统治阶级丑行的讽刺诗 C:反映被剥削者被压迫者的诗 D:反映周民族的历史的诗 E:反映婚恋爱的诗 参考答案:ABCDE 4、构成小说的要素有() A:结构语言表达 B:人物情节环境 C:材料主题结构

2018秋西南大学《学前教育学》作业标准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302 学年学季:20182 《学前教育学》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 . D. 蒙台梭利 . 德可乐利 . 福禄贝尔 . 夸美纽斯 2、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认为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是( )。 .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评价过程 . 注意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和反思过程 .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替代过程和动机过程 3、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分别是( )。 . 社会性发展、体格发展和认知发展 . 思维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

. 心理发展、体格发展和认知 发展 . 情绪发展、心理发展和体格发展 4、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幼 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 . 每天4小时 . 每天3小时 . 每天2小时 . 每天1小时 5、在幼儿园课程理论发展中,教育家( )提出了行为课程。 . 张宗麟 . 张雪门 . 陈鹤琴 . 陶行知 6、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的是( )。 . 梁启超 . 蔡元培 . 康有为 . 陶行知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容幼儿教师劳动的( )。 . 引导性

. 长期性 . 方向性 .艰巨性 8、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在小班进行 .在大班进行 .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在中班进行 9、3岁以后,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直觉行动性 .形式运算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10、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是()。 .F. 注重知识教育 .注重道德教育 .德智体并重 .注重身体锻炼 11、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西南大学网络测验考试物理化学答案

第一次 1:[单选题]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纯铁与碳钢相比,其熵值是 A:S(纯铁)>S(碳钢)B:S(纯铁)=S(碳钢)C:不能确定D:S(纯铁) < S(碳钢)参考答案:D 2:[论述题] 5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 300 K,50 kPa先绝热可逆压缩至100 kPa,再恒压冷却至体积为85dm3的末态。求整个过程的Q,W,△U,△H及△S。 参考答案:1346658460156.doc 3:[单选题]关于亨利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B:其值与温度、溶剂性质和浓度有关 C:其值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标度有关D:其值与温度、溶质和溶剂性质及浓度的标度有关参考答案:D 4:[单选题]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p1=202650Pa,T1=273K 经 p/T=常数的途径加热使压力增加到 p2=405300Pa,则体系做的功为 A:大于零B:小于零C:零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化学反应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 A:Q>0,W>0 ΔU>0B:Q=0,W<0 ΔU<0C:Q<0,W>0 ΔU=0D:Q=W=0 ΔU=0参考答案:D 6:[单选题]对于封闭体系来说,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哪一个无确定值:A:Q ;B:Q + W ;C:W (当Q = 0 时) ;D:Q (当W = 0 时) 。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吉布斯自由能的含义应该是: A:是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B:是在可逆条件下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C: 是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体系能对外做非体积功的能量;D:按定义理解G = H - TS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x为状态函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A) dx 为全微分; B:(B) 当状态确定,x的值确定; C:(C) ?x = ∫dx 的积分与路经无关,只与始终态有关; D:(D) 当体系状态变化,x值一定变化。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A:(A) T,p,V,Q ;B: (B) m,Vm,Cp,?V ; C:(C) T,p,V,n ; D: (D) T,p,U,W 。 参考答案:C 第二次 1:[单选题]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B: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C: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AgCl 在以下溶液中(a) 0.1mol?dm-3 NaNO3 (b) 0.1mol?dm-3 NaCl (c) H2O(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A:(a) < (b) < (c) < (d) < (e) B:(b) < (c) < (a) < (d) < (e) C:(c) < (a) < (b) < (e) < (d) D:(c) < (b) < (a) < (e) < (d)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区域熔炼技术主要是应用于 A:制备低共熔混合物B:提纯C:制备不稳定化合物D:获得固熔体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某化学反应,△Hθ<0,△Sθ>0对于该反应来说 A:Kθ>1,且温度升高Kθ增大B:Kθ>1,且温度升高Kθ减小 C:Kθ<1,且温度升高Kθ增大D:Kθ<1,且温度升高Kθ减小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设N2和O2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压力相同,均为 298K、pθ,则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势应该 A:相等B:不一定相等C:与物质的量有关D:不可比较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A:A杯高B杯B:A杯等于B杯C:A杯低于B杯D:视温度而定 参考答案:A

2020年西南大学春季[0304]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学前卫生学【0304】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 分 答题要求: 1.第一、二、三、四题选做三题,第五题必做。 2.认真审题,按要求回答。 3.表明要点、阐明理由;每个要点要用番号标明。 一、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目标是什么?(20分) 答:1.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养成或改变需要相应态度和理念的建立,态度和理念的建立需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个传播知识—-建立态度—形成行为的过程模式,即KAP模式。 2.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卫生学的核心概念,因此,对于健康的了解和认识是研究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基础和核心,关于健康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动态、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的概念。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判断个体是否健康。不能根据偶尔出现的健康或者不健康表现来认定个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健康也是动态的变化的。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千叶和尼克森曾与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健康乃是有机体从良好健康至不良健康或从完好至疾病连续谱上所呈现的状态”。人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维度往往是健康与疾病的成分共存的,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3.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 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012年10月由教育部引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了3-6岁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4)具有一定的平衡力,动作协调、灵敏(5)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6)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7)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8)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9)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什么是体育锻炼?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0分) 1.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2.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宜性原则 学前期是儿童基本运动技能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体育锻炼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适宜性原则是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一项基本原则。一方面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的体育锻炼,应与其年龄所对应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不超出预期承受量。另一方面,要照顾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个体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各有差异,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在开展体育锻炼时,教师应针对学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情况,合理安排不同难度的动作和运动项目,并引导儿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对特殊儿童、肥胖儿童,以及有疾病、体质差等体弱儿童,应在体育锻炼中给予重点保护和指导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锻炼原则是指运用多种多样锻炼材料、组织形式和项目选择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可采取多种锻炼途径和活动类型,对于各类体育活动安排要考虑多样化和对称性。 (3)一贯性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动作的习得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体育锻炼对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也是通过逐步适应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来实现的。因此,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必须坚持一贯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动过程的循序渐进。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时,首先应组织一些身体准备活动,帮助他们放松身体,消除肌肉和关节的僵硬状态,防止体育锻炼过程的运动伤害。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负荷也应适度,避免产生过度疲劳或造成运动创伤。在锻炼结束之前,放松身体,逐步减少运动量,促使身体能量和心率的逐渐恢复。第二,运动内容的循序渐进。学前儿童如突然从事高难度动作,易因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的过度紧张而发生运动创伤。所以,在选择运动内容时,应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逐步提高练习难度,使其机体能够逐步适应,从而提高运动技能。第三,运动量的循序渐进。在确定儿童运动量时,不能一开始定的很高,应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提高运动负荷量后,也应给予一段时间适应再提高,再适应,从而确保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谈谈如何应对幼儿的偏食挑食行为。(20分) 答:(1)首先孩子吃饭的地方要固定,吃饭前,父母尽量不要安排孩子进行看电视、听广播、看书、玩玩具等活动,应将电视等关掉,玩具、书籍收起来放好。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吃饭,研究表明,经常没有父母等亲人陪伴吃饭的孩子会滋生出孤独和被遗弃的感觉,以

大一下学期解析几何考试试卷及答案(西南大学)教程文件

大一下学期解析几何考试试卷及答案(西南 大学)

一、填空题(共7题,2分/空,共20分) 1.四点(0,0,0)O ,(1,0,0)A ,(0,1,1)B ,(0,0,1)C 组成的四面体的体积是______. 2.已知向量(1,1,1)a → =,)3,2,1(=→b ,(0,0,1)c →=,则→ →→??c b a )(=__(-2,-1,0)____. 3.点)1,0,1(到直线???=-=03z x y x 的距离是___66 11___________. 4.点)2,0,1(到平面321x y z ++=的距离是__ 3 147 ___________. 5.曲线C:220 1 x y z z x ?+-=?=+?对xoy 坐标面的射影柱面是___2210x x y -+-=____, 对yoz 坐标面的射影柱面是__22(1)0z y z -+-=_________,对xoz 坐标面的射影柱面是____10z x --=__________. 6.曲线C:220 x y z ?=?=?绕x 轴旋转后产生的曲面方程是__4224()x y z =+_____,曲 线C 绕y 轴旋转后产生的曲面方程是___222x z y +=_______________. 7.椭球面125 492 22=++z y x 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共4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第3题20分, 第4题10分,共55分) 1. 过点(,,)P a b c 作3个坐标平面的射影点,求过这3个射影点的平面方程.这里 ,,a b c 是3个非零实数. 解: 设点(,,)P a b c 在平面0z =上的射影点为1(,,0)M a b ,在平面0x =上的射影 点为2(0,,)M a b ,在平面0y =上的射影点为3(,0,)M a c ,则12(,0,)M M a c =-u u u u u u r ,13(0,,)M M b c =-u u u u u u r

西南大学[0729]结构力学》-大作业答案

1、结构的刚度是指 1. C.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2、 图7中图A~图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7(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基 C 3、图5所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 4、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 1. A. 既经济又安全 5、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不变。 1. A.√ 6、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1. B.×

7、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1. B.× 8、如果梁的截面刚度是截面位置的函数,则它的位移不能用图乘法计算。 1. A.√ 9、一根连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1. A.√ 10、单铰是联接两个刚片的铰。 1. A.√ 11、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 1. B.× 12、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1. A.√ 13、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1. A.√ 14、虚位移原理中的虚功方程等价于静力平衡方程,虚力原理中虚功方程等价于变形协调方程。 1. A.√ 15、体系的多余约束对体系的计算自由度、自由度及受力状态都没有影响,故称多余约束。 1. B.× 16、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1. A.√ 17、当上部体系只用不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与大地相连时,只需分析上部体系的几何组成,就能确定1. A.√ 18、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是未知结点位移。

B.× 19、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 1. A.√ 20、力法和位移法既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又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1. B.× 21、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1. A.√ 22、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只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不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 1. B.× 23、 图2所示体系是一个静定结构。() 1. B.× 24、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1. B.× 25、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1. B.× 26、三铰拱的主要受力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反力。 1. A.√ 27、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B.× 28、不能用图乘法求三铰拱的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