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名著《朝花夕拾》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名著《朝花夕拾》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名著《朝花夕拾》一、填空。

(每空3分,共30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4.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5.《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6.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的照片他的老师藤野先生。

7.《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和衍太太。

8. 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无常》。

二、选择题。

(将答案填入下面表格中,每题3分,共45分。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C.学医太难D.要拯救国民的精神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A.一件B.两件C.三件D.四件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5.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A.一对蚂蚁B.一对蟋蟀C.一包苦菜D.都不是6. 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哪篇文章中提及。

A.《范爱农》 B.《琐记》 C.《藤野先生》 D.《无常》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之名著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之名著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之名著篇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朝花夕拾》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________(体裁)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辑成书,改为现名。

2.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3.作者有力地控诉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

”是作者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6.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庞物”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别一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________。

9.鲁迅说起他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的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10.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照片。

11.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__》中提及。

13.《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书中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分析姓名出身外貌(原文)性格毛泽东出身农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克勤克俭,后来渐渐富裕起来。

父亲管教严格,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

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可怜穷人。

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

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他是一个生活简朴;刻苦努力,精明博学;勇于反抗,勇敢无畏;质朴纯真,真诚老实,平易近人;自尊心极强的人。

周恩来大官僚家庭。

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

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他是一个温和文雅;忠心耿耿;吃苦耐劳;不折不挠;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的人。

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朱德出生于1886年四川仪陇县马鞍场村子里,是穷苦的佃农。

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

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

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他是一个天性温和、爱护部下、平易近人;爱好广泛;负责,诚实可靠;聪明睿智,经验丰富的人。

贺龙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

(宴会上面对枪声面不改色)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 斯诺(1905-1972)1905 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1928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1930 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

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

他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12篇,分别为:“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白色世界”。

书中有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 全面地重现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人物形象】红星照耀中国中主要人物形象如下:1. 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2. 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含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含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含参考答案)(本试题满分60分)(一)(10分)四月的月底,蟋蟀开始唱歌,最初是一种生疏而又羞涩的独唱,不久,就合成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奏乐。

每块泥土都夸赞它是非常善于演奏动听的音乐的乐者。

我乐意将它置于春天的歌唱者之魁首。

在我们的荒废了的土地上,在百里香和欧薄荷繁盛的开花时节,百灵鸟如火箭般飞起来,打开喉咙纵情歌唱,将优美的歌声,从天空散布到地上。

而呆在下面的蟋蟀,它们也禁不住吸引,放声高歌一曲,以求与相知者相应和。

它们的歌声单调而又无艺术感。

但它的这种艺术感和它生命复苏的单调喜悦相协调,这是一种警醒的歌颂,为萌芽的种子和初生的叶片所了解、所体味。

对于这种二人合奏的乐曲,我们应该判定蟋蟀是优秀中的胜者它的数目和不间断的音节足以使它当之无愧。

百灵鸟的歌声停止以后,在这些田野上,生长着青灰色的欧薄荷,这些在日光下摇摆着芳香的批评家,仍然能够享受到这样朴实的歌唱家的一曲赞美之歌,从而伴它们度过每一刻寂寞的时光。

多么有益的伴侣啊!它给大自然以美好的回报。

1.文段选自《》,作者因为这部著作获得了“昆虫诗人的称号。

(2分)2.文段主要写了蟋蟀的什么特点?(4分)3.结合文段,说说本书的一个艺术特色。

(4分)(二)(10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势力范国内的影响,今天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

在几乎所有组织里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财政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以及其他等等。

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

不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没有一一至少现在还没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

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

我没有听到过有人把毛泽东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个个人都这样叫他—一或不景仰他的人。

人教版八上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上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

20XX年人教版八上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名著阅读能让我们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仅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见识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

下面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八上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八上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篇一一、《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1/ 6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一、《朝花夕拾》(一)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二)、中考试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2 分)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3、《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走进名著】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4分)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5.《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______ 纪实作品 ,书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层面
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 , 的“事实”: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有两个:
和 红 军 将 领 ,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海东 等
(至少写五人)。
3.《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个著名的预言,也是宣告,即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言, 作者 ______ 列御寇, _____ 战国前期 12 . 《愚公移山》是古代的一则 _____ 道家 思想代表人物。 ______ 13 . 《史记》的作者是 __________ 司马迁 , 这本史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 要地位 , 被鲁迅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很高的文学价值。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1.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沁园春· 雪 》等。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七律· 长征 》《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专题复习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专题复习课件

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 , 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②如
“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 ,悄然逃走了”,采用了拟人手法,
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
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 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
小甲虫 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_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 毒蜘蛛 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__________ 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 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3.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 ①《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 么高评价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告子下》。
6.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报道了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10米
高台跳水冠军的精彩瞬间。
B.《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他在文中 向我们概括了人生的三大追求。 C.《藤野先生》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以“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为感情线索来贯穿全文。 D.《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著 , 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本文是一篇寓言。
D.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解析】人称“智多星”的是吴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攻略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攻略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期末复习攻略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文学常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也叫“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 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 是辅助部分。
B.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 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情势。作品要求 “真、信、活”,以到达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 达和反应。
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全面胜利
的事实,形象地再现了战斗的情景。新闻的基本特点 有 即时 性、 准确 性、 简明 性。
(3)《孟子》是战国时期 儒 家代表人物 孟子 及
其弟子所作,主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是我国古代经典
“四书”之一。“四书”还包括论《语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C.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 记叙类文学体裁,讲究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 美。 D.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分为景物说明文和动物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 例子、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引用等等。
【解析】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B.《回忆我的母亲》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开国元 勋彭德怀的作品,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语言浑厚如话, 字里行间却饱含深情,把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表达 得淋漓尽致。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C.《昆明的雨》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 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他被誉为“抒情 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洁的文人,中国最后 一个士大夫”。
(4)假如你要向朋友推举《昆虫记》,请说说推举的理 由。
答:示例一:《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 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 学及科学特殊的成绩受到举世推重。虽然全文用大量 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 充满了盎然的乐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过领域、超 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示例二:《昆虫记》是法国 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 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 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 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言之成理即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常识|名著阅读专项练习题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诺贝尔(1833—1896),______(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2.消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息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第二单元1.《藤野先生》选自______(人名)的《________》。

2.托尔斯泰(1828—1910),____国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________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_____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4.米开朗基罗(1475—1564),______(国籍)________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5.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______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6.居里夫人(1867—1934),____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______________奖和1911年____________奖。

第三单元1.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________家。

2.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__________,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__________,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__”之一。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______”;词开______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_________”;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________并称“欧苏”。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六名著阅读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六名著阅读新人教版

期末专题复习六[名著阅读](一)《红星照耀中国》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的不朽经典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

2.《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的情况。

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斯诺对中国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称赞长征是一部,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4.人们为什么把《红星照耀中国》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称其为“红色经典”中的经典?5.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意义所在。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

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发动者是谁?(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其结果怎样?(3)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后,中共派了谁去谈判?其最终解决在当时有何意义?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了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

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

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

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读名著《昆虫记》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读名著《昆虫记》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读名著《昆虫记》复习资料一、导读概要《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1、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

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

 2、内容简介: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 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苍蝇等。

法布尔的《昆虫记》里的昆虫们都有人一样的习性,比方说,蝎子毒强,、萤火虫是残忍的、金龟子会吃蚕、甲虫会剪树叶。

3.【作品简评】《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作者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提纲一、《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老舍)(一)主要内容: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

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二)阅读感受: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三)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刘四残忍霸道(四)相关练习: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2、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

虎妞是样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刘四爷)的女儿。

3、《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4、《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5、《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二、《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一)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重点习题(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重点习题(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重点习题(人教新课标版)名著导读重点习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

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2、《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7、《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 ”,“ ”。

答案: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8、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答案:天演论9、《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让我感到痛苦。

答案:鉴略11、“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答案:活无常12、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答案:江南水师学堂14、《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答案:生活片段15、《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答案:迎神赛会16、鲁迅在《》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答案:藤野先生17、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之类。

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答案:“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19、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中提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名著阅读复习资料八上名著阅读复习资料之《朝花夕拾》
一、《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八上名著阅读复习之《骆驼祥子》
一、《骆驼祥子》主要情节
1.“怒辞杨宅”
为了赚钱再买辆车,祥子在杨宅拉起了包月,整天的活紧得发昏,雇主又抠门。

第四天,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一毛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讨回四天工钱,便辞工回到了人和车厂。

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良坚忍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要求,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2.“曹家遇险”
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凑足买车的钱,不想,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

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二次买车的希望破灭了,祥子困惑地喊:“我招惹谁了。

”随后,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3、“绰号来历”
一天夜里,远处响起了炮声,军营一遍混乱,祥子趁势混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
丢下的3匹骆驼。

天亮时,他来到一个村子,仅以35元大洋就把3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儿。

一次,祥子突然病倒了,在一家小店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

他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

4、“无奈娶虎妞”
一天晚上,虎妞突然出现在祥子面前,指着自己的肚子说:“我有啦!”祥子听后惊呆了,脑子里乱哄哄的。

虎妞临走时,把祥子存在刘四爷那里的30元钱还给他,要他给刘四爷拜寿,讨老头子喜欢,再设法让刘四爷招他为女婿。

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

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

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

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5、三起三落
祥子开始时辛辛苦苦攒钱买了辆车,结果没过半年碰上军阀混战,车被抢了;然后他又准备攒钱买车。

这次在曹先生家里好不容易快攒得差不多了,结果碰上孙侦探一锅给端掉了。

这是第二起第二落。

祥子跟虎妞结了婚,用她的钱买了辆外号小寡妇的车;等到虎妞难产死了,他又把车卖掉给虎妞办丧事。

以后就没有买车的信念了,一直就是赁车。

再往后就连车也不拉了。

二、主要人物形象
祥子——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

祥子是个人力车夫。

他原是个破产农民,18岁时只身来到北京谋生。

他要强、勤俭,对生活充满希望,一心想买辆车,做一个独立自主,不受拴车人气的洋车夫。

但遭遇了第一次厄运以后,他开始变得消极,自私,学会说谎耍赖。

在经历三起三落后就成了吃喝嫖赌,专为人出殡打幡的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以堕落完成了他由人到兽的悲剧一生。

八上名著阅读复习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推荐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光芒的作品。

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中战胜自己。

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二、小说的情节线索: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三、小说标题的含义:
“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这“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四、小说的主题思想:
这部小说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