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古诗中的通感

古诗中的通感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烟销日出,山水顿绿;一方面是渔翁 的行踪: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 诗人没有遵循生活逻辑来组织诗句,却从自我感受出发, 交错展现两种景象,更清晰地表现了发生于自然界的微妙 变异。前一句中“烟销日出”和“不见人”,仿佛在日出 的一刹那,天色暗而忽明,万物从朦胧中忽而显豁,这才 使人猛然发觉渔船已无踪影。 “欸乃一声”和“山水绿”更使耳中所闻之声与目中所见 之景发生了奇特的依存关系。清晨,山水随着天色的变化, 色彩由黯而明,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在诗中,随着划 破静空的一下声响,万象皆绿,柳宗元借声响的骤起,不 仅赋之以动态,而且赋以顷刻转换的疾速感,生动地显现 了日出的景象,令人更觉神奇。
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①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
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 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 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
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 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 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 感受.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 出。”“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 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 了。“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也表现 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其实人的视听感觉,是可以打通的,即通感。 把无声的姿态说成有声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 获得听觉的感受。不但使人觉得那杏花红得热 烈,甚至还可使人联想到花上蜂蝶飞舞,春鸟 和鸣,从而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活泼生机。

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先用到了“通感”的概念,他是在 总结许多诗文的写作手法时,找出其规律的。
《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它把听觉的形象转换成可 看见的“绕梁”丝带,这样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更形象、真实的感受。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孔子在谈他听 到美妙的韶乐后的感受,他不是直接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而是用味觉来 感受,美味佳肴的感觉和优美的音乐是一样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精选
通感的类型
• 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唐代学者孔颖达有言:“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 如此。”
以听觉表现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音本无形,用视上 的形象化来形容,更是虚实结合。(大珠小珠落玉盘)
精选
通感的类型
• 听觉与嗅感 视觉和嗅觉
•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原》 •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酬殷佐明
精选
什么是通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 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就是“向人这个整体说话”的。它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称红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白色为 冷色,这就赋予颜色以温度特点。我们称赞歌手的歌声圆润、甜脆,仿 佛声音有了形状滋味的特点。
精选
物有所通 心有所感
•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 移的一种表述,正是因为赏者有情,才会 对环境有所独特的感触。
• 因为心中有和谐的旋律,才会动用自己的 身心来感触周围的一切。
•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
精选

古诗文中运用通感的诗句

古诗文中运用通感的诗句

古诗文中运用通感的诗句
答案:
1.绝句
宋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
唐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标题:通感的诗句
正文:
在诗歌的王国里,通感是一种美妙的修辞手法,它能通过感官的互通,将抽象的情感和意象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文字。

试看这句著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王安石巧妙地运用了通感,将春天的气息转化为绿色,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景物,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通感在诗歌中不仅可以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通过通感将风声、天声、猿声转化为水声、鸟声,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登高的悲凉和寂寥。

除了诗歌,通感也可以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使用,比如绘画、音乐、文学等。

比如在毕加索的画作中,他经常运用通感将色彩和形状转化为抽象的情感和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了绘画的艺术之美。

在古典音乐中,通感也可以是指将不同的音乐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

通感是一种强大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和情感。

无论是在诗歌、绘画、音乐还是文学中,通感都可以创造出令人陶醉的艺术之美。

荷塘月色》中的通感

荷塘月色》中的通感

增强表现力
通感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具体化, 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 情感。
丰富语言
创造独特的审美体验
通感能够引导读者跨越不同的感官领 域,体验作品所传达的独特美感。
通感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 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02
《荷塘月色》中的通 感运用
视觉与听觉的通感
总结词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巧妙地运用视觉与听觉的通感, 将荷花的色彩、形状与声音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
04
通感在文学中的发展 与影响
通感在文学中的历史演变
1 2 3
古代文学中的通感
在古代文学中,通感已经开始被运用,但表现形 式较为简单,主要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来传达。
近代文学中的通感
随着文学的发展,近代文学开始更加深入地探索 通感的表现形式,通过更加细腻的描写和刻画来 展现通感。
现代文学中的通感
在现代文学中,通感被广泛运用,成为一种重要 的修辞手法,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感表达的主观性可能导致读者对文 本的理解产生歧义,影响文本意义的 传达。
通感在文学中的争议与批评
一些批评家认为通感过于个人化,削 弱了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VS
有些读者可能对通感这种修辞手法持 有保留意见,认为它破坏了文学作品 的完整性和美感。
THANKS
感谢观看
解释
通感是将视觉、听觉、嗅觉、味 觉和触觉等不同感官的感受相互 交错、融合,使语言更加丰富、 生动和形象。
通感的表现形式
01
02
03
比喻
通过比喻来表现通感,如 “声音如画面”。
形容
使用形容词来描述感官感 受,如“甜美的歌声”。

简析《荷塘月色》通感手法的运用

简析《荷塘月色》通感手法的运用

简析《荷塘月色》通感手法的运用作者:潘先武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0年第03期【摘要】《荷塘月色》以艺术的笔法,用通感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绿叶、荷花、清香及月色,给人以“惊异”的美。

通感手法的运用,调动了人的一系列感官,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增强了事物的形象感,生发出审美愉悦的空间,给人以多重而交叉的美的意境。

【关键词】《荷塘月色》通感审美朱自清先生的传世之作《荷塘月色》之所以脍炙人口,为人所乐道,究其原因,是诸方面的,但也不乏通感之功。

先生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展现的是荷塘月色令人“惊异”的美,作者在描绘这一幅具有“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的图画时,调动了人所有的感官,准确生动而又精练形象地把诸种感觉相互沟通起来,全面地、主体地刻画、呈现出梦幻般的诗意。

文中特别值得揣摩的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花与景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此处,把“荷花”的“清香”比着远处的“歌声”,这就把嗅觉形象当成了听觉形象;用“梦”喻月色下的“叶子和花”,就把视觉形象转移为所有的感觉形象;将“月色”比为“奏着的名曲”,这就把视觉形象比成了听觉。

运用不同范畴的事物打比方,主体与喻体必须有较明显的相似点;上面的比喻却超出了这个范围,那么应如何去感知体味呢?其实这就是通感的艺术魅力。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这种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就是所谓的通感。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

《考试说明》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所以高考对修辞的考查一般和其他试题类型结合在一起。

而与诗歌鉴赏的联合,一直是一个常见题型。

其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直接考查。

也就是命题方式比较直接,题干中直接涉及修辞手法。

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1、辨识并具体分析诗句中常用的修辞学方法。

比如年中考全国甲卷《春行即兴》第(1)大题:这首诗“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学方法?恳请具体内容表明。

福建卷《与夏十二尼里岳阳楼》第(2)小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还有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的第(1)小题。

2、对修辞手法抒发效果的分析。

比如年中考湖北卷《汉宫秋》第(2)大题:这段曲词中运用了押韵、顶上真的修辞手法,先行沃苏什卡它们各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上海卷《盼庐山瀑布》15小题: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抒发效果就是什么?二、隐性考查。

有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题干上并没有出现修辞字眼,但是在答案上却体现了修辞手法,考查的比较隐蔽,值得我们重视。

具体表现在:1、通过炼字考查修辞学。

比如年中考福建卷《秋夜》:恳请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两句中找到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详细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就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请问:“肥”字意义双关。

既写下天肥,又写下心境的孤独。

由床上之月写道天上之月,顶针精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来孤独的意境。

答案牵涉至双关和顶针修辞格。

2、通过意象考查修辞。

例如年高考诗歌鉴赏广东卷《江汉》第(1)小题:“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使用的 “通感”手法赏析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使用的 “通感”手法赏析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秋季学期网络教育《专题讲座》------学习报告所选专题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学生姓名_南培富专业教育管理年级 1203学习中心山西晋中介休纺织厂教学点奥鹏报名编号C0735401102001203000033专题教师姓名高长山(以上信息必须详细填写)2013年11 月1 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使用的“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的政治改革,被贬到滁州,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国家日益衰弱,作者的内心是忧虑的;在被贬滁州期间,欧阳修宽简的安民政策使当地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人民的精神状态和滁州美丽的风景伴着气氛活跃的野宴,给欧阳修的心情带来了些许快慰。

内心的苦闷终于在山水和与民同乐得到了消解和释放。

《醉翁亭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首句“环滁皆山也”,一下子就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通过视觉让你产生“联绵不断,巍峨壮观。

”的联想,正当你被宏伟的群山陶醉时,作者又把“西南诸峰”的美景呈现在你的眼前,当你正被“西南诸峰”的树林和山谷吸引时,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琅琊山又尽受眼底。

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

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器官,让你被大自然的美丽的色彩所陶醉,这时你也许会想:有了山再有水就好了。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这就把你的听觉器官也充分调动了起来,使你的联想更加的丰富。

让你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相关联,使其表达准确,效果更佳。

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让你的感觉更加的丰富。

使你产生饮一口甘冽的清泉水的欲望,可是“峰回路转”来到了“醉翁亭”。

于是,一幅群山巍巍,山泉潺潺,飞亭展翅,山、泉、亭相互辉映的秀丽山水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冯琴【摘要】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文学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唐诗人李贺在其诗歌中大量运用这种艺术手法,构思精妙,体现出一种奇异、冷艳及瘦硬的风格。

本文阐述通感的含义及在诗歌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和分析李贺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Shazitang New City New World Primary School Changsha China Feng Qin Synaesthesia as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literary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famous poet Li He, who lived in the mid-tang dynasty, displayed many artistic technique of synaesthesia in his poetry with vagaries of fly fast, sophisticated ideas, to reflect a strangeness, elegant and thin-hard style. The article elaborate the implication of synaesthesia and its effect in the poetry and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synesthesia rhetoric in the poetry of Li He.【期刊名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李贺;诗歌;通感【作者】冯琴【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新世界小学,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2一、通感的含义及在诗歌中的作用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

杨万里的诗中如何运用通感手法

杨万里的诗中如何运用通感手法

杨万里的诗中如何运用通感手法杨万里是南宋时期一位极具特色和才华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活泼生动著称。

在其众多的诗歌作品中,通感手法的运用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感,是一种将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沟通、相互挪移的修辞手法。

杨万里巧妙地运用通感,使读者在阅读其诗作时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细腻和新奇的感受。

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通过视觉上的“碧”和“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莲叶的清凉和荷花的热烈。

这里的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仿佛能传递出触觉上的感受,让人仿佛能触摸到莲叶的光滑与凉爽,感受到荷花的炽热与娇艳。

这种视觉与触觉的通感交融,让夏日西湖的美景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再看《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中描绘了儿童追逐黄蝶的场景。

黄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中,瞬间消失不见。

这里视觉上的“黄蝶”与“菜花”的相似色彩,给人一种难以分辨的视觉错觉,仿佛让读者的眼睛也迷失在这片金黄之中。

同时,这种视觉上的混淆又仿佛让人在内心产生一种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感受,仿佛是一种心理上的迷失感。

杨万里通过这种视觉与心理感受的通感,将儿童追蝶的有趣场景和那份瞬间的失落与困惑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的酸味似乎在牙齿间留存,这是从味觉到触觉的通感。

让人不仅能想象到梅子的酸,还能感受到那种酸在齿间引起的微微刺激。

芭蕉的绿色仿佛主动“分”给了窗纱,这是视觉上的主动与被动的转化,仿佛绿色具有了生命和动作,给人一种活泼而新奇的感受。

在《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中“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这里的“野香来”,将嗅觉的感受通过“来”这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仿佛香味具有了形态和方向,主动地向诗人袭来。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标题:通感的诗句
正文:
在诗歌的世界中,通感是一种美妙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感官词汇与另一个感官词汇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

以下是一些使用通感的诗句:
1.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中的"绿"字不仅仅是描述江南岸边的颜色,更是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月色如水照山林",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的"水"和"月"不仅仅是描述景色的元素,更是创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3. "繁花似锦觅安宁",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诗中的"花"和"锦"不仅仅是形容春天的美景,更是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4. "飞鸟相与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的"飞鸟"和"还"不仅仅是描述景象的元素,更是创造出了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意境。

拓展:
通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使用通感,诗人可以将一个简单的词汇转化为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形象,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
艺术价值。

不仅如此,通感还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生命和情感,让他们的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古诗中的通感

古诗中的通感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 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凤吹声如隔彩霞”

首句“凤吹声如隔彩霞”就似乎 由此作想,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 超凡入神。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印 象,给读者的感觉更生动具体。 它不是说声如彩霞,而是说声自彩 霞之上来;不是摹状乐声,而是设想 奏乐的环境,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 新鲜。

“疑有碧桃千树花 ”

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与前“隔彩霞”呼应, 这里的“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 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十分繁复绚丽的景 象。它意味着那奇妙的、非人间的音乐,宜乎 如此奇妙的、非人间的灵境。它同时又象征着 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 而一个“疑”字,写出如幻如真的感觉,使 意象给人以飘渺的感受而不过于质实。 它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把五官感觉错综 运用,而又避免对音乐本身正面形容,单就奏 乐的环境作“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幻想,从而 间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在“通感”运 用上算得是独具一格的。

通感的类型:
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

——严遂成《满城道中》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黎简《春游寄正夫》 ——柳宗元《渔翁》
鸟抛软语丸丸落,雨翼新风泛泛凉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应用

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应用

折花绣香,闹字当头——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价值什么是通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先用到了“通感”的概念,他是在总结许多诗文的写作手法时找出其规律的。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移的一种表述,而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感受的范围。

比如唐代的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冷的色调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让人有了立体的感受。

还有宋代的林浦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种由抽象变具体,由可感成可见的现象自然呈现了出来,人们的感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

诗中通感是“闹”字当头。

宋祁的《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

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个"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大好春光都点染出来了。

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在古诗中有很多种通感的类型,比如以听觉表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

(大珠小珠落玉盘);听觉与嗅感、视觉和嗅觉(哀响馥若兰)(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触觉与听觉、触觉与视觉(“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

)(“杨花扑帜春云热” 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苏轼《夜行观星》
“闹”字当头
• 鉴赏 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 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 个"闹"字。“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 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 点染出来了。“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 也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闹”字不仅有色, 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 通感用形象化的比喻展示出了没有具体形 象的事物。重在表达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 受,是不同感官之间相同部分的联系。
大量经验表明通感对于沟通造型艺术与语 言艺术的意境表达、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的意境感受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文艺中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乐中有 画”“画中有乐”的意境,离开了通感, 便都成了无稽之谈。
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 《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 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 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 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 “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
物有所通 心有所感
•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 移的一种表述,正是因为赏者有情,才会 对环境有所独特的感触。
• 因为心中有和谐的旋律,才会动用自己的 身心来感触周围的一切。
•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
通感之与诗词
•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 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 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 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浅议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议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王维 的 《 过香积 寺》 “ 知香 积寺 , : 不
在 李贺 的诗 《 南府试 十二 月乐 河 词・ 四月》 中 : 晓凉暮凉树如盖 ,千山浓绿生云外。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f. li ,霜重鼓寒声不起 。 f ll  ̄ l易水 i

着重 运用 突 出的颜 色 来表 现
不 同 的 感 觉体 验
二、通 过 写气 味而渲 染不 同 的感
觉体 验
在李 贺的代表诗作 《 雁门太守行》 中 ,诗句 用浓烈 的色 彩表 现 出紧 张悲
壮 的战斗场 面 :
在 我 国古 代 诗 文 的 描 写 手 法 中 ,
通感 是常 用 的一种 。唐代 是诗 歌 创作 的繁荣 期 ,许 多诗人 在诗 中运 用 了通 感 形式 来 表现不 同的感觉 体验 。诗 人
学术研究
XU E sHU YAN 删
浅议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要 :在李贺的诗歌 创作中 ,通感手法的运用较 为多见 ,艺术感染力突出。视 觉、味 觉、触觉和听觉等人体感官的不 同功能 ,在李贺
的诗 中相互贯 通 , 调动 着、激发着诗人 所有的感觉体验 。 关键 词:李贺诗歌 ;通感手法;运用
嗅觉并 不能表 现 出春 雨 的特征 。但 用
“ 雨 ”两 字足 以写 出 四月 春景浓 绿 、 香
仿 佛 置身其 间 ,增添 了深 山丛 林 的僻 静 之 感 。 自居 易 的 诗 歌 《 琶行 》 琵 :
“ 弦 嘈嘈 如 急雨 ,小 弦切 切 如 私 语 大
… …
春花清香 的雨 中景象 。

唐诗中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

唐诗中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

唐诗中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篇一】一、借助通感比喻,以形写声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如下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要写出琵琶声幽咽、滞涩,诗人将听觉与视觉相沟通,借助“冰下流泉”这样的视觉形象加以描摹。

再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如下诗句:芙蓉泣露香兰笑此句写箜篌乐声“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以形写声,“芙蓉泣露”摹写乐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乐声的欢快,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借助通感比喻,以形写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二、借助类比联想,以声写声如《琵琶行》中的如下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用银瓶乍破声和刀枪轰鸣声来比附琵琶声的陡然兴起和激昂飞越。

又如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的如下诗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在这里用“万壑松”这一自然物的声响,突出了琴声的雄浑激越。

三、借助叠音拟声,以声摹声如《琵琶行》中的如下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四句诗用叠字拟声词“嘈嘈”和“切切”来摹拟急促的大弦声和轻细的小弦声。

四、借助动态过程,写其乐声变化四首诗,都借助动态过程,来表现音乐的丰富与变化。

《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尤为细腻。

这里仅举《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里由演奏前的调弦试音写起,再到《霓裳》《六幺》的弹奏,写得极为具体。

尤其是正始的演奏的动态过程,实在是妙绝:由落玉盘的大珠小珠,到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到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到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最后到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描摹出琵琶乐曲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的过程,写出了琵琶音乐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的多样的魅力。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之欧阳史创编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之欧阳史创编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
物有所通 心有所感
•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 移的一种表述,正是因为赏者有情,才会 对环境有所独特的感触。
• 因为心中有和谐的旋律,才会动用自己的 身心来感触周围的一切。
•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
a
3
通感之与诗词
•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 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 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 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a
1
什么是通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 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就是“向人这个整体说话”的。它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称红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白色为 冷色,这就赋予颜色以温度特点。我们称赞歌手的歌声圆润、甜脆,仿 佛声音有了形状滋味的特点。
a
13
❖再见
a
14
这样的感觉,让人有了立体的感受。 宋代的林浦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里“疏影”与清浅水,
“暗香”和黄昏月,被联系了在一起,一种由抽象
变具体,由可感成可见的现象自然呈现了出来,人
们的感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
a
5

典 再
诗中通感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a
11
大量经验表明通感对于沟通造型艺术与语
言艺术的意境表达、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的意境感受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文艺中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乐中有 画”“画中有乐”的意境,离开了通感, 便都成了无稽之谈。
a
12
在修辞过程中,通感还往往
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 融合在一起。运用通感所塑造的 艺术形象,能够使读者在欣赏中 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 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身 受其冷暖的真实感。它能够调动 多种感官从各个角度去捕捉形象 的内涵,领略美感。这比某个感 官单一感受所得到的艺术享受更 丰富,因而领会的更深刻、真切。
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先用到了“通感”的概念,他是在 总结许多诗文的写作手法时,找出其规律的。
《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它把听觉的形象转换成可 看见的“绕梁”丝带,这样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更形象、真实的感受。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孔子在谈他听 到美妙的韶乐后的感受,他不是直接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而是用味觉来 感受,美味佳肴的感觉和优美的音乐是一样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酬殷佐明 见赠五云裘歌》)
a
9
通感的类型
• 触觉与听觉 触觉与视觉
• “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台上寺远眺》) • 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
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
• “杨花扑帜春云热”(李贺《蝴蝶飞》) • 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
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a
10
我说通感
• 通感不是某个时代某位诗人的创造,从本 质上讲,它是来源于人的本能
• 从艺术上说则是人的想象所造成的。通感 的手法用于文学的创造,便赋予了文学作 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 通感用形象化的比喻展示出了没有具体形 象的事物。重在表达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 受,是不同感官之间相同部分的联系。
•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 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 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感受的范围
a
4
通感之与诗词
唐代的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 牛织女星”。“夜色”怎么会和凉水一样呢?其实,
这完全是靠人的五官通感去感受的,因为冷的色调
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诗人抓住了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a
6
“闹”字当头
• 鉴赏 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 了。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 在一个"闹"字。“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
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 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写出杏花 争且似乎有声,王国 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 而境界全出。”
a
7
通感的类型
• 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唐代学者孔颖达有言:“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 如此。”
以听觉表现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音本无形,用视上 的形象化来形容,更是虚实结合。(大珠小珠落玉盘)
a
8
通感的类型
• 听觉与嗅感 视觉和嗅觉
•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