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50装载机典型故障

合集下载

ZL50型装载机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ZL50型装载机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ZL50型装载机故障的分析与排除作者:徐强来源:《硅谷》2011年第04期摘要:装载机的生产率与作业循环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动臂提升速度高低是决定作业循环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ZL50型装载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动臂提升时间长,严重影响装载作业时间。

关键词:ZL5O型;装载机故障;分析;排除中图分类号:TH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220186-011、装载机动臂提升慢的分析与排除1.1故障的分析。

1)液压泵进油滤网太脏,造成节流;2)液压泵进油管有异物或油管老化、松软,造成进油量不足;3)元件内泄。

①双作用安全阀的调压阀密封不严;②液压缸的活塞密封件磨损:③液压泵磨损;④安全阀心套间隙超标;⑤缸套磨损,有拉痕。

1.2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1)外观检查。

检查液压油面是否太低,液压油是否干净,滤网和油管是否阻塞,各油管是否老化、松软等。

这些都可以通过眼观手摸的方法将故障查出,并能及时排除。

2)拆检液压缸。

将液压缸拆卸开,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全部零件并擦干,检查导向环、活塞杆、缸体、活。

塞和导向活塞等是否拉毛和有拉痕,如有严重拉痕和不正常磨损应更换零件;检查油封是否完好,若密封失效则应更换。

3)拆检双作用安全阀。

拆下双作用安全阀,检查滑阀与阀座的配合间隙,其标准间隙应为0.0100.020mm,修理极限间隙应为0.035mm:检查滑阀与阀座。

单向阀与阀体的密封性能,更换损坏的零件;检查弹簧是否良好。

4)拆检分配阀。

将分配阀的安全阀拆下来,检查柱塞阀心与安全阀套的配合间隙,其标准间隙应为0.013-0.018mm,修理间隙应为0.030mm。

5)检测双联泵。

ZL50系统装载机上采用cBG型双联齿轮泵,其系统压力位15MPa。

当额定转速为2200r/min。

经检测,该机达不到上述标准。

我们将其拆卸后用油石除去齿轮齿面和齿刃上的毛刺,再检测时就已达到标准流量了。

2、装载机脚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ZL50轮式装载机的行车制动是采用气顶油、四轮钳盘式制动的双管路制动系统进行的,制动原理如图1所示。

ZL50G装载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ZL50G装载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第22卷第5期2006年10月赤峰学院学报Journal o f Ch ifeng C olleg eV ol.22N o.5Oct.2006 Z L50G装载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李林辉(内蒙古纺织工业学校,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以Z L50G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液压系统基本组成的基础上,按照故障出现的比例对常见故障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建立及提高可靠性奠定基础.关键词: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中图分类号:T H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06)05-0093-021 引言液压系统是实现装载机各种运动和进行工作控制的基础.经过对故障数据库故障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工作和转向液压系统的故障率各占总故障率的50%,液压系统各部件的故障率分布如表1和表2所示.表1 装载机各系统的故障率分布表系统故障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工作装置电气系统其 他故障率(%)15.815.9450.348.3 2.77 2.76 4.09表2 液压系统各部位的故障率分布表故障部位高压管钢 管油 缸油 箱多路阀工作泵转向机故障率(%)34.1622.7116.51 6.95 6.53 4.65 4.04 由此可知,由于装载机作业环境恶劣,系统载荷大,液压系统是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位[1].对装载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目标明确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 Z L50G装载机液压系统2.1 先导工作液压系统组成工作液压系统[2]主要由液压油箱、双联泵、工作泵、多路阀、先导阀、压力选择阀、动臂油缸、转斗油缸、油管等部件组成.先导油路主要由先导泵、先导阀、压力选择阀等组成,先导泵流出的先导油经先导油路单向阀到压力选择控制阀,再到先导阀,以控制多路阀主油路.主油路主要由工作泵、多路阀、安全溢流阀、补油阀等组成,在先导控制油的作用下,通过多路阀滑阀不同的开启方向,从而改变工作油液的流动方向,实现转斗油缸和动臂油缸不同的运动方向,或者使铲斗与动臂保持在某一位置以满足装载机各种作业动作的要求.2.2 转向液压系统组成该系统主要由优先阀、BZZ5型负荷传感转向器、转向油缸和管路等组成.通过优先阀进行合流或分流,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损耗.此种型式目前应用较普遍.该转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组成元件结构紧凑,尺寸小;)全部元件自动润滑,寿命长;3)转向可靠,操纵轻便灵活;)可以实现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合流,减少功率损耗,提高系统效率.3 Z L50G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液压系统故障按性质,可以分为突发性故障和缓发性故障[3].突发性故障的特点是具有偶然性.它与使用时间无关,如管路破裂、油泵压力失调、液压震动、噪声、油温急剧升高等.缓发性故障的特点是与时间有关,主要与磨损、腐蚀、老化等因素有关,故障可以预防.故障按在线显示情况,可分为实际的和潜在的两种.实际故障又称功能性故障,由于这种故障实际存在,使液压系统不能工作或工作能力下降.潜在性故障尚未在功能性方面表现出来,但可以通过观察及仪器测试它的潜在程度.Z L50G装载机液压系统组成主要由油箱、工作泵、双联泵、多路换向阀、先导阀、转向器、优先阀、工作液压缸[3]、转向缸、钢管、胶管、滤油器、接头等元件组成.装载机液压系统的油液在所有元件中循环,组成系统的任一个元件失效就会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对整机性能来说,当系统中所有元件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装载机液压系统的故障最终主要表现在液压系统或回路中的元件损坏,伴随压力和流量波动、漏油、发热、振动、噪声等现象,致使系统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一般在初期因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等原因故障率较高,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及故障的不断排除,故障率将逐渐3249降到最低.到设备使用后期,由于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腐蚀、老化、疲劳等逐渐使故障增多.造成Z L50G液压系统故障的故障元件分析如下(按故障比例排列):3.1 高压管属橡胶软管,用于有相对运动的部件间的连接,能吸收液压系统的冲击和振动.故障原因主要为管路质量、腐蚀、老化等和管路密封件失效.主要故障形式为漏油,发生部位以液压冲击和振动较大处为多.因为在液压管路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与工作装置的干涉问题以及制造质量问题,高压管经常漏油,由于高压管一般泄漏小,分布广,很难从压力或流量上反映出来,能通过视觉有效检测出来,因此没必要安装传感器在线诊断,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维修可有效防止这些故障发生.要及时注意各管路的渗漏油情况,油污一旦长期附着管路,会使管路加快老化,特别是橡胶管,所以应及时擦洗及更换管件.3.2 钢管耐油性、抗腐蚀性比较好,耐高压,变形小.故障原因主要为管路质量、腐蚀、老化等和管路密封件失效.主要故障形式为漏油,发生部位以液压冲击和振动较大处为多.3.3 油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故障形式是液压缸爬行、液压不能运动、推力不足、外泄露等.液压缸的泄漏占油缸故障的33%,泄漏分为内泄漏和外泄漏.内泄漏主要影响液压缸的技术性能,使之出现力不足、运动速度缓慢和工作不平稳等现象.因此若发现动臂提升能力明显降低,或当阀在中位时动臂仍以较快速度下降,而整个液压系统又观察不到有显著的外部泄漏,就基本上肯定产生了较严重的内泄漏.外漏将导致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浪费.液压系统的泄漏量一般采用液压缸或工作装置位移量指标.发现位移量超标,可能是液压缸发生泄漏故障.但是由于要安装的传感器较多,开发成本过高,我们还可以采取经验诊断法.诊断液压缸泄漏的经验方法可用“问、检”二字概括.具体来讲,“问”就是维修人员向操作人员询问故障机械的基本情况.主机有哪些异常现象;故障是突发的,还是渐发的.“检”主要是维修人员亲自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使液压缸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可观测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一旦工作压力达不到规定值,并且通过调节安全阀压力仍不发生变化时,则可能是液压缸内泄.3.4 油箱主要故障形式是油箱焊接问题及油箱泄露等.故障原因多为油箱制造和安装质量问题.3.5 多路阀作用是在先导控制油的作用下,通过其滑阀不同的开启方向,从而改变工作油液的流动方向,实现转斗油缸和动臂油缸的不同的运动方向,完成相应的工作装置的不同动作.故障形式是工作装置操作失灵、工作缓慢、动臂下沉等.原因为卡阀、阀芯阀体磨损、弹簧失效、外漏等.组合阀体精度高,里面一有杂质,便会影响回路的正常运行.对这些阀体要定时清洗、检修,调整压力到额定压力.调定压力过高或过低,阀芯失控,出口压力过高或过低等.3.6 工作泵故障形式为噪声大、压力波动严重、输出油量不足、压力提不高、发热和外泄漏等.故障原因很多,主要有轴断裂、传动系统断开、外泄严重、其他外泄、进油管漏气或堵塞、进油滤网堵塞严重、磨损严重、油箱液位低于工作泵进油管.3.7 转向机故障形式为转向沉重、转向圈数多、转向失灵或不能转向、转向器不能自动回中等.原因是转向器阀体内钢球单向阀失效、转向器磨损、转向器弹簧片损坏、拨销或联动轴开口折断、转子和定子咬死、阀芯阀体和阀套三者相互间有咬死、转向柱与阀芯不同心、转向柱轴向顶死阀芯、转向柱轴向阻力太大等.3.8 低压管属橡胶软管,用于有相对运动部件间的连接,能吸收冲击和振动.原因主要为管路质量、腐蚀、老化及管路密封件失效.故障形式为漏油,发生部位以液压冲击和振动较大处为多.3.9 转向泵主要故障形式为噪声大、压力波动严重、输出油量不足、压力提不高、发热和外泄漏等.原因很多,主要有转向泵轴断裂、传动系统断开、外泄严重、其他外泄、进油管漏气或堵塞、进油滤网堵塞严重、磨损严重、油箱液位低于转向泵进油管等.4 结论本文以Z L50G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液压系统基本结构组成的基础上,按照故障出现的比例,分别对常见故障的现象和成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建立及可靠性提高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许有清.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J],建筑机械化,2004(6):25-26.[2]郭新慧,王志强.工程机械中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J].山西建筑,2003,29(5):250-251. [3]许广鹏,田淑杰等.装载机液压缸泄漏故障的诊断及维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7):49-50.(责任编辑 白海龙)4 9。

ZL50D型装载机疑难故障及原因分析

ZL50D型装载机疑难故障及原因分析

上部 , 在进气 冲程 时 , 活塞上 部有真 空度 , 机油会 被吸到 活塞
顶部而燃烧或碳化 。由于发动机 的高速运转 。 大量的机油会被 吸到活塞顶部 , 产生机 油消耗过甚的情况。
1 发 动机 冒 白烟 转速 下 降后 自动 熄火

台 Z S D型装载 机 ( 动机为 WD6 5型 )在 正常行 LO 发 1 ,
E up n n fc r g T c n l g . 2 1 q i me t Ma ua t n e h o o yNo5, 0 0 i
Z 5 D型装载机疑 难故 障及原 因分析 L0
薛 磊
( 山东金岭铁矿 , 山东 淄博 2 5 8 ) 50 1
摘 要 : 据 实践经验 简要 分析 了 Z 5 型装栽杌在使 用检修过程 中出现 的一些故障 , 根 L 0D 阐述 了发动 机 自动熄 火、 复后 的发动机 冒 修
3 驱 动 力不 足
轮 式装载机在使用 中, 经常 出现行驶 速度 缓慢、 动力不 驱 足的故障。现就笔者在实 际工作 中遇 到的产生故 障的两种原 因, 作一简要分析。 () 1 变速器油液不足 。一 台停驶 了一个夏季 的装载机 , 发 动机经 维修后进行 试车 时 , 常 出现起步很 慢 。 经 挂一档 、 挡 倒 勉强能行走 ,但阻力 稍大时就走 不动 ,挂二挡时根本不 能起
蓝烟、 动力不足 、 驱 变矩器泄漏等故障的原 因, 并针对每种故障提 出 了相应 的修 复措施 。
关 键 词 : L 0 型 装 栽 机 ; 障 ; 复 Z 5D 故 修 中图 分 类 号 :H2 3 T 4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8 2 5 5 2 1 0 - 2 - 2 1 7 - 4 X( 0 0)5 01 0 0

Z50装载机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doc

Z50装载机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doc

Z50装载机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制动气压不足故障现象:由气压不足引起的制动故障表现为气压表达不到规定的气压值(0.45-0.70Mpa),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无反应。

故障原因:1)管路漏气,储气筒内气体无压力或压力太低,不足以推动加力泵组产生制动力。

2)空气压缩机工作不正常,不能产生足够的压缩空气。

3)单向阀锈蚀、卡滞,造成不能往储气筒进气或进气缓慢。

4)油水分离器放油螺塞未拧紧,漏气严重。

5)调压阀漏气严重。

故障排除:首先应检查管路漏气情况,再检查空压机工作状态。

将空压机出气管拆下,用大拇指压紧出气口,若排气压力低,说明空压机有故障。

若空压机工作状态良好,再检查油水分离器放油螺塞或调压阀,避免旁通,最后检查三通接头中的两个单向阀,单向阀卡滞会造成不能往储气筒进气或进气缓慢。

.2 制动失效故障现象:装载机行驶中,实施制动时不能减速和停车。

故障原因:1)制动气压不足,不能推动制动器活塞动作。

2)制动阀失效,活塞卡死或补偿孔和通气孔阻塞,不能产生足够的空气压力。

3)制动油管内有空气,造成油压波动或流量不足,不能推动制动器活塞动作。

4)无制动液或制动液不足,导致进入制动器油缸的制动液油量不足,制动器油缸输出动力低,不能推动制动器活塞动作。

5)制动油管破裂或油管接头漏油,使进入制动器油缸的制动液油量和压力降低。

6)加力缸活塞卡死或密封圈损坏,输出的制动液油量和压力降低。

7)钳盘式制动器油缸漏油严重,大量的压力油泄露,不能推动制动器活塞动作。

8)钳盘式制动器油缸中活塞卡死,活塞不能动作。

9)制动摩擦片粘有油污或磨损严重,摩擦系数减低或制动间隙增大,制动力下降。

故障判断与排除:1)检查制动气压,排除制动气压低的故障,保证制动气压值在0.45-0.70Mpa。

2)踏下制动踏板时气压正常而制动踏板不动,说明制动控制阀活塞卡死。

拆解制动阀,检修或更换。

3)踏下制动踏板,踏板位置很低,再继续踩踏板时踏板逐渐升高,但感觉制动踏板很软弱,制动效果不好,说明制动系内有空气,应予以排除。

ZL50C型装载机行走无力故障的排除

ZL50C型装载机行走无力故障的排除

ZL50C型装载机行走无力故障的排除
一台ZL50C型装载机已使用多年,最近出现行走无力现象。

可能引起行走和工作无力的因素有:变速变矩泵有故障,引起压力过低,造成离合器打滑;变速操纵调压阀故障,可能因弹簧疲劳折断造成进入离合器油压过低;变速器内离合器活塞密封圈磨损,造成大量油泄漏;变速器的挡位离合器片严重磨损;超越离合器严重损坏。

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了逐个判断、排除。

经检测,油压正常。

再查变速器,油放出后发现有大量铜未和碎铜片。

经了解,该机在两个多有,因变矩变速泵“扫堂”造成供油压力过低,换了新泵。

分析认为,变速压力过低,使变速器内的离合器主、从动片不能压紧而磨损严重。

初步判断油中的碎铜片是行星轮架损坏所致。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故障部位,打开油底壳后,发现隔网上有大小不同的碎铜块。

从轴承保持架的厚度可以判断是超越离合器损坏。

经上述综合检查分析后,决定对变速器进行拆检。

拆解后发现,倒挡行星轮轴的锁止垫圈断了一半,行星轮轴不能被锁止,所以轴从孔中脱出一半,行星轮端面的铜垫圈脱出,被齿轮挤压成碎铜片,落入小油底壳内。

检修超越离合器,发现隔离架有很多毛刺。

转动大、小齿轮,发现相对任何一个方向都能转动,偶尔会发卡。

分解超越离合器,发现隔离架严重磨损,已有部分脱落,内凸轮严重磨损,圆柱滚子大部分已经磨成奇形怪状。

由于该零件没法修复,因此全部更换
新件,装机后试机,机器恢复正常。

ZL50装载机典型故障

ZL50装载机典型故障

当发生工作装置工作无力时,应尽量准备好压力表及相应的管 子、接头等,以便从分配阀测系统压力。所选压力表一般为系 统压力的1.2-1.5倍,过小压力表容易损坏,过大测量不准。
压力很低甚至没有,这种情况一般不要动工作油泵,先拆分配 阀主安全阀进行检查;如果测得系统压力偏低但仍有一定压力, 通常是工作油泵的问题,应先检查工作油泵。
e系统油温过高 1、工作油泵失效 2、工作油泵吸油不畅 3、分配阀主安全阀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 4、液压油散热器散热不足 5、环境温度超过散热能力
2、动臂提升无力、转斗正常
a动臂油缸内泄漏 1、动臂油缸活塞密封圈损坏 2、动臂油缸拉缸 3、动臂油缸内孔严重磨损
b分配阀动臂滑阀联故障 1、分配阀动臂滑阀与阀体配合孔之间间隙过大 2、分配阀动臂滑阀卡死在泄油位置 3、分配阀定位钢球及压紧纲球弹簧失效定位不准 4、分配阀动臂阀杆操纵软轴未到位
④针对第四及第五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 压力检测的方法来判定
⑤如果第一到第五种情况均排除的情况下 掉斗现象未消失,则应停机,将动臂及铲斗 放到最低,拆卸分配阀的转斗阀杆,仔细查 看阀杆和阀孔以及它们的配合情况等等。
故障三:动臂下沉
故障现象:当先导阀的操作手柄处于中位时, 动臂自行下降,超出油缸的沉降量标准即 所谓的动臂下沉。
关于动臂提升无力转斗正常 可用测量动臂油缸沉降量的办法确定是液压缸内漏还是阀内漏。 还可以直接检测液压缸内泄(两种方法)
关于动臂正常转斗无力 双作用安全阀故障有两个方面:一是主阀芯因各种原因,特 别是有脏物卡阀等,引起阀芯锥面不密封,以及调压弹簧失 效或损坏等都会引起主阀泄漏使转斗缸卸压,引起操作无力; 二是单向阀损坏、不封密封,也会引起转斗油缸卸压,使转 斗操作无力。
故障二:掉斗

ZL50型装载机发动机常见故障排除与诊断

ZL50型装载机发动机常见故障排除与诊断

ZL50型装载机发动机常见故障排除与诊断The ZL50 loader engine troubleshooting and diagnosis摘要装载机是一种主要用于向另一种机械(自卸车、输送皮带、铁路运输车辆等)“装载”物料的建设机械(工程车辆)设备。

装载机主要用于向卡车装载物料,以及铺设管道、清理碎石和挖土等工作。

作为挖土作业装载机不是最有效的机械,与挖掘机不同,装载机不适用于轮胎支承面以下较深处的挖掘作业。

装载机的深底铲斗一般可装载3~6立方米的土壤。

铲斗前置装载机的斗容量远大于挖掘装载机的斗容量。

装载机不属于铲土运输机械,因其主要用途并非土方运输。

关键词:装载机、发动机、活塞、变速箱Keyword: loaders engine piston gearbox目录第一章绪论 (33)1.1装载机行业的发展 (33)1.1.1中国装载机行业的发展 (33)1.1.2轮式装载机的发展趋势 (55)1.2装载机的分类 (55)1.3装载机的结构组成 (66)1.3.1主要部件 (77)1.3.2工作装置 (77)1.3.3装载机特殊工作装置 (88)第二章 ZL50型装载机结构和原理 (99)2.1组成与结构特点 (99)2.2发动机的启动与停止 (1111)2.3装载机主要参数总体几何参数 (1313)第三章ZL50型装载机发动机故障诊断与修复 (1717)3.1起动困难诊断与修复 (1717)3.1.1发动机在冬季起动为什么更困难 (1717)3.1.2发动机起动时可以转动,不能起动(无烟)的诊断与处理 (1818)3.1.3发动机热起动困难的诊断与处理 (1919)3.1.4发动机起动时,曲轴不能转动的机械故障诊断与修复 (1919)3.2从排气管排烟情况诊断发动机故障与排除 (2020)3.2.1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排气管大量排白烟的诊断与处理 (2020)3.2.2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排气管大量冒灰白烟的诊断与处理 (2121)3.2.3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排气管大量冒黑烟的诊断与处理 (2222)3.2.4发动机低速正常且有短时高速,排烟过少的诊断与处理 (2222)3.2.5发动机低速正常但无高速,排烟过少的诊断与修理 (2323)3.2.6发动机动力不足,排灰白烟的诊断与处理 (2323)3.2.7发动机动力不足,排浓黑烟的诊断与处理 (2424)3.2.8发动机动力不足,排蓝烟的诊断与处理 (2525)3.3从速度和声音诊断发动机的故障与排除 (2626)3.3.1发动机无怠速的诊断与处理 (2626)3.3.2怠速过高的诊断与处理 (2727)3.3.3怠速不稳 (2727)3.3.4发动机运转中突然熄火 (2828)3.3.5发动机运转中缓慢熄火 (2828)3.3.6发动机工作粗暴 (2929)3.3.7发动机“游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0装载机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好有网此 圈带传动平衡机

50装载机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好有网此 圈带传动平衡机

50装载机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好有网此圈带传动平衡机2010-03-03 23:21常见问题我觉得的就是变速箱的毛病最多了我现在开的是厦工50-II型装载机变速箱几乎每年都修变矩器涡轮损坏漏油等等再就是制动不回位油缸漏油铲销堵塞等等小毛病了一、装载机驱动桥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装载机的驱动桥输出扭矩大,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现介绍常见故障的原因、现象及处理方法。

1.异响。

驱动桥出现响声的原因比较复杂,若零部件质量不合格、主传动装配调整不当及磨损过甚等都会使装载机在工作中出现响声。

(1)齿轮啮合间隙不当而发出的响声。

如啮合间隙过大的齿间相互撞击,响声为无节奏的“咯瞪、咯瞪”声;啮合间隙过小,使齿之间相互挤压,响声为连续的“嗽嗽”声,并伴发热;啮合间隙不均匀时,响声是有节奏的“硬硬”声,严重时驱动桥会发生摆动。

处理方法是拆下主传动机构重新调整齿轮的啮合间隙 (2)轴承间隙不当发出的响声。

如轴承间隙过小,响声为“缨……”的连续声;轴承间隙过大时,则发出杂乱的“哈啦、哈啦”声。

处理方法是拆下主传动机构重新调整轴承间隙。

(3)差速器异响:如行星齿轮与十字轴卡滞时会发出“嘎叭、嘎叭”声,且多在转弯时出现;行星齿轮啮合不良的响声较复杂,当机器直线行驶时,是“嗯……”的响声,且机器速度越高响声越大,在转弯时还会出现“咯噔、咯噔”声。

处理方法是拆下主传动机构,更换十字轴或行星齿轮。

2.过热。

如机器行驶或作业一段时间后,摸桥壳,若感觉很烫手,即为驱动桥过热。

主因是轴承间隙和齿轮啮合间隙过小以及缺少润滑油。

处理方法是先检查是否缺少润滑油,若不缺油,则应拆下主传动,检查和调整轴承间隙或齿轮的啮合间隙。

3.漏油。

漏油现象为机器作业或停放时,在主传动与桥壳的结合处以及轮边减速器的内侧有齿轮油渗出。

主传动与桥壳的结合处漏油,原因是螺栓松动或石棉纸垫片破损;轮边减速器内侧漏油,主要是由于双口骨架油封或“O”形密封圈破损造成。

ZL系列装载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ZL系列装载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毕业论文ZL系列装载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初步研究目录摘要前言第一章毕业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1.2设计内容1.3设计目的1.4设计要求第二章轮式装载机概述1.1装载机简介1.2装载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三章装载机动力系统3.1柴油机的故障诊断及排除3.1.1柴油机常见异常现象3.1.2柴油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第四章装载机传动系统4.1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4.1.1动力换挡变速箱的故障诊断及排除4.1.2驱动桥的故障诊断及排除第五章装载机制动系统5.1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5.1.1制动不良或失灵5.1.2制动跑偏5.1.3制动拖滞5.1.4制动异响第六章装载机行走系统6.1行走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6.1.1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6.1.2轮胎的故障诊断及排除第七章装载机液压系统7.1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7.1.1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7.1.2转向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第八章装载机电气系统8.1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8.1.1蓄电池的故障诊断及排除8.1.2充电系统运行的故障诊断及排除8.1.3启动机的故障诊断及排除致谢参考文献ZL系列装载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初步研究摘要轮式装载机是一种用途较广的施工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铁路、水电、港口、矿山及国防工程中,对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近几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装载机品种和产量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以成为工程机械的主导产品之一。

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哪个元件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因此,系统故障与各元件的技术状况和使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液压系统而言,常见故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突发性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是由于油液污染严重、滤芯堵塞、滑阀卡死、阀口关闭不严或不到位、弹簧折断或变形引起一般只需调整、更换或清洗即可解决;另一类是渐变形成的,主要由于元件的磨损和老化形成,需经修理才能恢复工作。

-成工ZL50F轮式装载机故障分析

-成工ZL50F轮式装载机故障分析

成工ZL50F轮式装载机故障分析前言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成工)ZL50F轮式装载机,配备斯太尔WD615涡轮增压柴油机以及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先导操作的双泵合流工作液压系统,配合动臂提升限位功能。

故障现象为:在作业过程中,在柴油机额定转速下,操纵先导阀手柄时,动臂从最低位置提升到最高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大于满载时提升的时间,即出现动臂提升缓慢的现象,而转斗翻转正常。

1故障分析根据装载机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原理图(见图1),ZL50F工作液压系统主要由工作泵、分配阀(分配阀由安全阀、转斗滑阀、转斗大腔双作用安全阀、转斗小腔安全阀、动臂滑阀等集成)、转斗油缸、动臂油缸、油箱等组成。

由于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传递动力的介质,故容易产生泄漏,运行较长时间后,还容易出现过热、工作无力、内部元件损坏等故障。

液压传动故障的出现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而且涉及的元件比较多,给故障诊断和排除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维修液压系统时,必须弄懂其工作原理,并正确分析故障原因才能保证维修的质量。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采用顺序回路,各机构的进油通路按先后次序排列,泵只能按先后次序向一个机构供油。

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油自油箱底部通过滤油器被工作泵吸入,从油泵输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进入分配阀。

压力油先进转斗滑阀,转斗滑阀有三个位,操作该滑阀,使滑阀处右位或左位,可以分别实现斗的后倾、前倾动作,当转斗滑阀处中位时,压力油进入动臂滑阀。

动臂滑阀有四个位,操作滑阀,如图所示中从右到左的四个位,分别可以实现动臂的提升、封闭、下降和浮动动作。

系统通过分配阀上的总安全阀限定整个系统的总压力,转斗大、小腔的双作用安全阀分别对转斗大腔、小腔起过载保护和补油作用。

动臂滑阀与转斗滑阀的油路采用互锁连通油路,可以实现小流量得到较快的作业速度。

成工ZL50F轮式装载机转斗满载时,发动机额定转速下,动臂提升时间应小于7s,转斗前倾时间应小于2.5s,大于相应时间则为动作缓慢;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调定压力为17MPa,小于该压则为系统压力偏低。

ZL50装载机的疑难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ZL50装载机的疑难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ZL50装载机的疑难故障及其原因分析ZL50装载机在使用、检修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故障,原因很难查找,下面笔者针对几个疑难故障及其原因做一具体分析,以便帮助尽快找出故障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1.发动机的油底壳里不断涨透平油。

这一故障让我们觉得奇怪,变速箱里的透平油根本就不可能漏到发动机的油底壳里去,但是,两者之间有一个通道,这就是曲轴后部的返油线。

条件满足时,变速箱里的透平油就会到发动机的油底壳里去。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导轮座与齿轮的配合间隙过大,致使旋转油封泄油量过大,本来导轮与齿轮的配合间隙应为0.2mm,该处的旋转油封也允许有一定的泄漏量,泄漏的油通过液力变矩器壳上的回油管回到变速箱油底。

当导轮座和齿轮的配合间隙过大时,导致泄油量过大,回油管不能及时将泄漏到液力变矩器壳里的油回到变速箱油底壳,油面上涨,而发动机飞轮壳和液力变矩器壳相连并相通,飞轮齿圈离飞轮壳间距只有10mm,当飞轮齿圈接触油面时,大量的油会到处飞溅,飞溅到缸体后壁上。

6135K9a型发动机没有曲轴后油封,其密封靠挡油盘、后端推力板与曲轴的正常配合间隙和曲轴后部的返油线,当泄漏的油流到曲轴后部时,会顺着曲轴后部的返油线被吸到发动机的油底壳里,使透平油不断进入油底壳。

(2)工作泵或转向泵的油封泄漏,泄漏的透平油流到变速箱油底壳里,长期的泄漏我们无法发现,当变速箱的油面涨到一定高度时,变速箱里的透平油就会流到液力变矩器壳和发动机飞轮壳里,当飞轮齿圈接触到油面时,透平油就会飞溅到发动机缸体后壁,流到曲轴后部的返油线上,被吸到发动机的油底壳里。

2.刚大修的发动机机油消耗过甚,并且冒蓝烟。

有时刚大修过的发动机机油消耗过甚,并且冒蓝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缸壁间隙过大,活塞环弹性不足。

(2)刮油环损坏。

(3)气门导管与气门杆配合间隙过大或气门油封损坏。

(4)活塞环侧隙和背隙过大。

前面3个原因检修时一般都很注意,活塞环的侧隙和背隙这两个技术数据很容易被忽视,但是活塞环的侧隙和背隙过大产生消耗机油的程度要比其他原因严重得多,因为当活塞环侧隙和背隙过大时,由于活塞的高速往复运动,活塞环在活塞环槽中上下跳动,活塞环周围的机油会被挤到活塞环上部,在进气冲程时,活塞上部有真空度,机油会被吸到活塞顶部而燃烧或碳化。

ZL50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ZL50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ZL50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目录摘要 (1)1概述 (2)2ZL50装载机变速器操纵液压系统故障析 (4)3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故障原因分析 (5)(1)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分析(2)排除高温故障措施4机液压系统发热的原因分析 (8)(1)原因分析(2)故障实例5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9)6动臂举升缓慢,无力或无动作 (11)7铲斗翻转无力或无动作 (12)8装载机液压制动系统故障分析 (13)9全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4)10制动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5)11全液压制动系统的特点 (17)12ZL50型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故障诊断分析 (18)13装载机液压系统保养和维修的探讨 (19)(1)液压系统的基本要求 (21)(2)液压元件的测试(3)液压系统的测试 (21)14装载机液压系统的泄露及防治 (21)(1)泄漏的种类(2)泄漏的原因(3)泄漏的防治15维修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 (22)16参考文献 (26)摘要液压技术在装载机中应用日益完善,但用户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装载机对液压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和工作性能的要求,特别是对液压系统的保养和维修,必须对液压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并掌握测试液压元件和系统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可维性和效率。

关键词:装载机液压系统保养和维修前言液压技术在装载机中应用日益完善,但用户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装载机对液压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和工作性能的要求,特别是对液压系统的保养和维修,必须对液压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并掌握测试液压元件和系统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可维性和效率。

本文从装载机变速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判断,对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指出了处理方法。

详细阐述了ZL50装载机变速器操纵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故障原因分析、机液压系统发热的原因分析、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装载机液压制动系统故障分析、ZL50型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故障诊断分析、装载机液压系统保养和维修的探讨、装载机液压系统的泄露及防治、维修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

ZL50装载机的常见故障检测及维护保养

ZL50装载机的常见故障检测及维护保养
力 。 动 机 声 音 发 闷 。 动 机 容 易熄 火 等 。 以 Z S 发 发 L 0装 载 机 为
随三

பைடு நூலகம்
科 技 的 进 步 . 现 代 工 程 机 械 一 般 都 采 用 机 电液 一 体 化 控 制 模 式 .我 们 在 排 除 一
故 障时 , 决 的多是 发 动机 、 压泵 、 解 液 分
三 、 动机 水温 过高 , 发 报警 器发 出报警 信息
分 析 装 载 机 发 动 机 产 生 过热 的原 因: 1 热 过 度 。 原 因 是 发动 机 正 时 不 良 , 火 过 迟 : 烧 室 . 发 着 燃 中窜 入 机 油 或 喷 入 过 量 柴 油 : 时 间超 负荷 作 业 造 成 液压 油 长

例 . 障 排 除如 下 : 故
1 先 打 开手 油 泵 , 统 中无 空 气 . 作 正 常 . 后 更 换 . 首 系 工 然 燃 油 粗 细 滤 油 器 后 ,小 负荷 作 业 时发 动 机 工 作 基 本 正 常 . 但 在 大 负 荷 作 业 情 况 下 , 然 不 正 常 。对此 , 人认 为是 高 压 油 仍 有 泵 供 油 不 足 . 分 析 后 认 为 是 油 路 的 故 障 . 是 将 滤 芯 至 输 经 于
致 供 油 不 足 . 而 造 成 装 载 机 作 业 无 力 . 换 油 管 同 时 清 洗 因 更
干 净 空 心 螺 丝 后 . 作 恢 复 正 常 工
2装 载 机 在 空 载 时 运 转 正 常 . 在 铲 土 时就 冒黑 烟 . 作 . 但 工 无力 。 检查 方法 : 先 检 查 供 油 系 统 , 果 正 常 , 明发 动 机 本 首 结 说 身 没 有 问题 ; 观 察 发 现 其 排 气 管 处 积 炭 较 多 , 而 认 为 是 经 因 排 气 阻 力 过 大 . 成 动 力 下 降 和 冒黑 烟 。 开 消 声 器 , 除 积 造 打 清 炭 后 工 作 基 本 恢 复 正 常 . 还 是 有 冒 黑 烟 现 象 . 换 了几 个 但 更 新 滤 芯 后 , 动 机 还 是 冒黑 烟 . 时 发 觉 进 气 不 畅 . 发 此 于是 顺 着 进气 道 往 外 找 .发 现 空 气 粗 滤 芯 网 已被 柳 絮 等 杂 物 堵 死 . 清 理 干 净后 . 动 机 工作 恢 复正 常 发

毕业设计(ZL50型装载机的结构原理与常见故障排除) 2

毕业设计(ZL50型装载机的结构原理与常见故障排除) 2

…………
⊙……装…………………………⊙… 图1-4 轮式装载机的传动系统
图1-5 柳工ZL50C型变速器结构图
大,速度降低到超越离合器结合时,两个涡轮同时参加工作,为相应挡的低速大扭矩状态,这一都是由超越离合器通过速度的高低自动实现的。

实际上该变速器有4个前进挡,2个后
………………………………………
图1-6 柳工ZL50C 驱动桥
图1-6为柳工ZL50C 驱动桥,其结构具有普遍代表性。

前面中所列的国内8个产品的驱动桥全都是这种结构型式。

目前第三代ZL50型轮式装载机驱动桥出现了带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去路器械及防滑差速器的驱动桥,改善了制动性能和恶劣作业条件下的通过性能及作业性能,柳工第三代产品ZL50G 型所用的“ZF”AP400驱动桥就是这种驱动桥。

“ZF”AP400型驱动桥壳为整体式,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在桥内部轮边减速器的内侧。

还有一种桥壳为三节式,轮边减速器及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都集中在桥的中部,紧靠主传动的两边。

这种结构性能好,但制造难度较大,CA T 的950B 型,小松的W A380-3型驱动桥都是这样的结构。

还有一种与“ZF”的AP400型驱动桥差不多,惟一不同的是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在轮边减速器的外侧,这种结构不大
图1-7 柳工ZL50C 装载机全液压转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8 全液压流量放大转向系统原理图
量放大转向系统(可带可不带优先系统)有可能取代其它的全液压转向系统。

工作液压系统目前已开始普遍采用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国产的第二代产品,比如柳工。

ZL50G装载机故障原因分析

ZL50G装载机故障原因分析
市『 I l f 政 与 路 桥

Z 5 G 装载机故障原因分析 L0
李 洪亮 涂洪强
( 黑龙 江农垦建工路桥有 限公 司,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3 ) 5 0 6
摘 要 : 了装载机 变速 箱、 分析 变矩器泄露 、 磨损和油温过 高的原因, 介绍 了其危 害, 并针对每一种故障均提 出了相 应的修 复措施。
关键词: 装载机 ; 变速箱 ; 变矩器 ; 磨损
1 . 变速箱油泵安装时 , 不严或变速 作油得不到冷却就会使油温过高 ,导致变矩器 _1 3 密封 装载机变速 箱 、 变矩器 各部 件磨损 、 泄露 箱油位过低 , 油泵 吸人空气 , 会造成油泵供油量 发热 。这就要求及时查明原因, 疏通堵塞部位 。 会致使缺油、 温高 , 其危害非常严重 。出现这种 不足。 发现油泵进油管有振动现象时 , 若 应考虑 1 使用人员操作不当 . 6 故障时装 载机工作无力 , 甚至不能行走。 由于工 到进油管有空气进入 , 这时应检查油位 、 油泵或 1 . 装载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1 6 装载机大 作油温过高, 加速 了油质的氧化 , 使其丧失润滑 油管 的密封状况 。 负荷工作时 ,工作机构产生热量的速度快于其 功能 , 从而导致 密封件 、 承、 轴 齿轮等零件 的损 1 . 变速箱油泵摩擦。 .2 3 当齿轮和端盖间隙 散热速度。 若长时 间大负荷作业 , 工作油温必然 坏。 造成很大 的经济损失 , 严重影响到施工生产 超过极 限时 , 内部 泄漏 严重 , 使供油量减少 , 进 超限 , 变速箱 、 使 变矩器严 重发热 , 使其 内部零 的顺利进行 。 入变矩器的油量就会不足。此 时应测量泵的输 件损坏。因此 , 严禁长 时间大负荷作业 。 l 因分析及修复措施 原 出压力 , 压力值若低于规定范围 , 应拆下油泵进 1 . 制动工况作业时 间过 长,制动过多 , .2 6 通过长期对装 载机的诊断检修 , 发现造成 行检查 ,对油泵齿轮和端盖磨损严重的应 修复 制动系统会产生大量 的热 ,还会影 响传动 系统 变速箱 、 变矩器泄露 、 磨损和油温过高的原 因主 或更换。 工作 , 使变矩器工作效率下降 , 将传动功能变成 要有以下几方面 : 1 _变 速箱内部泄露 。 .3 3 由于变速箱内各活 热量 , 使变矩器温度升高 。因此 , 严禁工作时过 1 变速箱 、 . 1 变矩器的磨损 塞密封磨损过度产生泄漏 , 会使整个液压 系统 多 制 动 。 变速箱 、 变矩 器 的内部零 件损坏 , 产生 的 压力下降 , 引起变矩 器进油量减少 。 此时应拆检 2结论 严重摩擦会造成变速箱 、 变矩器发热 。 采用 目测 变速箱 , 更换新 的密封件 。 如果装载机在工作 时 装载机在工作时引起变速箱 、 变矩器泄露 、 方法可 以判断变速箱、变矩器 等零件是否有损 出现机械无力 、 油门大、 行走慢 , 以致不能行走 , 温度 过高的原 因很 多 , 操作人员应随 时观 、 、 看 坏。拆下变速箱轮油泵 出口的滤清器和变速箱 可判断是变速箱 、 变矩器 内缺油 。 如果在补油后 听、 闻。若一旦出现温度过高应立 即停止作业 , 油底粗滤器网 , 检查有无杂质 。 如有发亮的钢制 情况出现好转 ,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上述情 仔细检测 , 先易后难地逐步分析 , 作到对“ 下 症” 微粒 , 说明油泵或变速箱 内有零件损坏 ; 铝 况 , 如有 检查各部件又无外漏现象 , 可判断是变速泵 手 、 到“ “ , 其正常工作, 高工作效率 , 手 病 除使 提 质微粒 , 说明变矩器损坏 ; 如有黑色胶物 , 明 密封件损坏 , 说 内漏至使变速箱、 变矩器内的油窜 发挥其最大使用效能。 参 考 文 献 变速箱离合器片损坏 。 如果 出现上述现象 , 必须 进了液压箱 , 缺油使行走 、 工作无力 。因此应更 彻底清洗液压 系统 , 更换损坏零件 。 换变速泵密封件或总成 , 使机械恢 复正常工作。 [ 张承航 , 宗益 , 1 】 黄 李兴华. 式装载机安全设 轮 1 变矩器 内部泄露 . 2 1 . 控制 阀芯磨损 。若 磨损严重 , .4 3 会使进 计册. 筑路机械 与施 工机械化 ,0 3 2 ( ) 一 . 2 0 ,0 1: 3 l 变矩器外壳内变矩器周 围的油太多 , 变矩 入变速箱 、 变矩器工作油压降低 , 变矩器输入油 【】 2王晓钟. 轮式装 载机 变矩 器温升过 高的原 因 器泵轮、 涡轮高速旋转时摩擦阻力会增大 , 转换 量不足 。 为此应更换新阀芯或换新 控制 阀, 彻底 分析L. 玎筑路机械 与施 工机 械化, 0,1 )4 2 4 (: — 0 2 74 成过多的热能 , 使油温升高 。 当变矩器导 轮与泵 解决进油量不足的问题。 4. 5 轮, 导轮与涡轮间隙磨损超过极限时 , 变矩器 内 1 . 4油量 、 油质变化 作者简介 : 李洪亮(9 7 4 ) 男, 工程 17 ,一 , 助理 部泄露就会增加 ,对磨损超限的变速器 元件要 1 . 变速 箱油位 过低 。变矩器 正常工 作 师,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 司设备公 司技 .1 4 及时更换 , 使其恢复到规定的技术 范围内。 时 , 速箱内工作油位低 , 变 工作的油循环加快 , 术 员 。 l - 3变速箱 、 变矩器油量 不足 油在箱底停留时间就会减少 ,使 自然散热时间 涂 洪 强 (9 2 4 , , 17 ,一)男 工程 师 , 龙 江农 垦 黑 变 矩 器 高效 范 围 内 的平 均 效率 大约 为 变短 , 散热效果变差 , 而使变矩器发热。 从 因此, 建 工路 桥 有 限公 司设 备 公 司总 工 。 7 % 8%, 就是说 1 % 2 %的传动功转变成 操作人 员应经 常检 查油 位和传 动轴前 后油封 5 ~5 也 5 ~5 热量, 使油温上升。工作油温过高 , 会对机械造 处 , 如油发生 外漏 , 应立 即更换油 封 , 并按油尺 成严重危害 , 因此必须降低工作油 的温度。 装载 标度加足工作 油。 机为适应大工况采用强制 冷却方式 ,变矩器一 1 .工作油质差 。 .2 4 工作油质量差对变矩器 变速箱的工作油泵 从变速箱底部 吸油 ,供给液 温度的升 高也有重要影 。变矩器对工作油要求 压控制阀 , 把工作油分成两路一 路进入变矩器; 较高 , 因为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 , 油的粘度就会 路进入变速箱。 通过变速器人 口溢 流阀 , 可控 相对降低 。 为了适应装载机大功率传递的需要 , 制工作油进入 泵轮时的压力 最大不超过 57× 其 工作油不但具有较高的粘度 ,而且其粘度随 . l t O , 保护变矩器内部各 密封件不会 因压力过 着 油温 的变化而变化。 油温高年度差 , 就易发生 高而损坏。 同时 , 口阀还会根据变矩器的不 同 泄露, 入 降低润滑能力 , 同时会加剧温度升高。 工况和内部压力 的变化而 自动调节变矩 器的流 1 . 5工作油冷却系统故障 量, 控制变矩器 的发热量。 由变矩器出 口背压 阀 1 . 发动机散热器内水位低 。 .1 5 发动机散热 控制的变矩器出 口压力 为 (_×28 ×15P 。 器 内水量低于正常水量 , 18 . 1 0 a 使散热器内冷却水水 当出口压力超过调定值时 ,工作油通过背压 阀 温度升高 。当工作油流经其冷却器时得不到较 流 向冷却器 。经过冷却 , 再流入变速箱 , 润滑超 好冷却 ,便流回油箱底部 ,很快又参加传动工 越离合器及其轴承 , 最后流人油池 。 当变矩器进 作 , 造成工作油温过高。 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应 经 油量不足时 , 变矩器的出 口压力低 于调定值 , 背 常检查水位 , 及时补充冷却水 。 压阀打不开 , 工作油不能进入冷却器 , 得不到冷 1 . 冷却器 或油管堵塞 。 .2 5 工作油温 的冷却 却, 油温很快升高 , 导致变 矩器油 温升高 。变速 主要是通过冷却 器来实现 ,当温度较高的工作 箱油泵安装不善或变速箱 油位过低 、变速箱油 油流经冷却 器时把 热量传递给冷却器 ,而温度 泵磨损、 变速箱 内部泄漏、 控制阀泄漏等因素都 相对较低的水流则达不 到冷却 的目的。若冷却 能造成变矩器进油量不足。 器或油管堵 塞 , 油和水不能 同时通过冷却器 , 工

zl50型轮胎式装载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zl50型轮胎式装载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ZL50型轮胎式装载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故障特征原因分析排除方法变速器离合器部分启动后不能行驶1.未挂上档 1.挂档手柄应推到底2.系统工作油太少 2.被充新油3.变速油泵损坏 3.检查修复或更换油泵4.操纵阀杆不能回位 4.拆检分配阀挂不上档1.变速器盖低,垫或O形圈未装正,影响进油 1.重新安装2.箱体管路堵塞 2.拆洗疏通3.离合器油环损坏漏油 3.更换油环4.离合器外档圈脱落使离合器片被推出 4.重新安装变速压力低1.变速压力阀调整不当 1.重新调整2.滤网堵塞 2.清洗或更换3.油泵失效 3.更换油泵4.离合器油封漏油 4.更换油封变速器过热1.变速器工作油不足 1.按规定加油2.离合器片打滑 2.检查离合器油压及活塞油封3.连续重载作业时间过长 3.减小负荷4.离合器片脱不开 4.检查离合器控制部分,要求操纵灵活自如变矩器变矩器油温过高(超过80°C)1.变速器油位过高或过低 1.按要求注油2.离合器打滑 2.检查离合器油压3.工作条件太恶劣 3.适当改善工作环境4.冷却系统失效 4.检查热交换系统5.内部接合件损坏 5.分解检查无力不动作1.没有油 1.补加油2.油压低 2.检查泵与配管3.阀动作不良 3.检查阀有不正常响声1.吸进空气分解检查2.连接位置受到破坏操纵与制动系统方向盘空行程过大1.齿条螺母与扇形齿轮间隙过大按要求进行调整2.随动杆,万向节间隙过大或调整不当脚制动力不足1.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 1.按规定进行调整2.制动分泵漏油 2.更换皮碗3.制动液压管路中有空气 3.排除空气4.压缩空气压力低 4.检查空压机控制阀及管路密封件5.加力器皮碗磨损 5.更换皮碗脚制动后,挂不上档1.气制动阀踏板限位螺钉调整不当阀杆不能回位1.重新调整踏板限位螺钉2.气制动阀活塞被卡住,解除制动后不能回气2.清洗检查活塞3.制动阀杆卡住 3.拆检控制阀杆空气压力表上升缓慢 1.气制动阀活塞被脏物卡住,运动不灵活 1.检查清洗2.加力器动作不灵 2.检查情况停车后储气罐气压迅速下降1.气制动阀活塞被脏物卡住或损坏1.如15-20min内气压下降不超过49kPa可不修理,可连续踏动制动踏板,用压缩空气吹掉阀门上的脏物,如阀门损坏应更换2.管路接头松动或管路破裂 2.拧紧接头,或更换导管3.压力控制器止回阀不密封 3.检查不密封原因,必要时更换空气压力表上升缓慢1.管路接头松动 1.拧紧接头2.空压机工作不正常 2.检查空压机工作情况3.油水分离器放油螺塞未夹紧 3.重新关紧4.气制动阀不能工作 4.检查清洗内部5.压力控制器失灵 5.检修或更换液压系统动臂提不起来,或铲斗力不足1.安全阀调整不当,系统压力低 1.调整系统工作压力2.吸油管及滤油器堵塞 2.清洗换油3.油泵,油缸,管路内泄 3.更换油泵,并按自然沉降检查系统密封性4.工作装置液压油全部漏入变速器内 4.更换油泵油封,清洗变速器油路系统转向力矩不足1.转向泵磨损,流量不足 1.检修转向泵2.安全阀压力过低 2.调整安全阀压力3.转向阀内泄 3.拆检转向阀管路排气不良1.配管和控制管路积存空气,尤其分支管拐角处的空气难以排尽1.松动接头,启动油泵,回路内油液全部循环,各执行元件动作5-10min,进行排气,由于空气常积压在上部,上部工作油不能循环的位置要特别注意2.泵比油箱油面高,易进气 2.注满油,防止运转3.管路泄油处侵入空气3.分解拆装时多加注意,已进空气时,可将控制管末端管接头松动,调整排气4.工作油中混入空气 4.调整排气系统工作性能降低或不稳定1.工作油中混入污水,使阀芯卡住,阀不能开启,引起气穴,使润滑性能降低1.改进密封,更换工作油2.异物堵塞管路,吸油软管被压坏2.检修,清洗油箱,检查滤网,吸油管。

ZL50装载机的疑难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ZL50装载机的疑难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ZL50装载机的疑难故障及其原因分析前言ZL50装载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重型工程机械,其在各行各业的建设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ZL50装载机也会出现各种疑难故障,给生产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ZL50装载机的疑难故障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故障一:发动机无法启动问题描述在进行机器操作时,发动机无法启动,无法正常工作。

可能原因1.燃油供应不足:燃油泵、过滤器等部件故障,导致燃油供应不足。

2.电池电量不足:长期未使用或电器老化等原因导致电池电量不足,无法启动发动机。

3.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汽油机点火线圈、点火塞等部件出现故障,或柴油机喷油泵、喷嘴等部件出现故障,导致点火故障。

解决方案1.发现燃油供应不足,需要检查燃油泵、过滤器等部件,并及时更换或维修故障部件。

2.如果电池电量不足,可以通过更换高质量的电池、检查电器的线路连接和安装情况或者从外部电源充电等方法解决。

3.对于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需要检查点火线圈、点火塞、喷油泵、喷嘴等相关部件,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故障二:液压油温度过高问题描述在工作中,发现液压油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无法正常使用。

可能原因1.液压系统过载:机器超负荷或超时使用导致液压系统压力过高,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

2.液压油不足:液压油不足时,由于油液无法充分冷却,从而导致油温升高。

3.液压油老化:长时间未更换液压油,导致液压油老化,并且无法及时降温。

解决方案1.发现液压系统过载,应减少装载和卸载的重量和速度,合理规划工作,保证液压系统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2.根据机器使用手册,及时注入液压油,并确保液压油处于正常工作水平。

3.定期更换液压油或进行油质分析,及时替换老化的液压油。

故障三:轮胎磨损严重问题描述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轮胎出现严重磨损,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可能原因1.长时间在某一固定路段行驶:持续使用在同一路面行驶容易造成轮胎不均匀磨损。

ZL50F型装载机工作装置三例故障的排除

ZL50F型装载机工作装置三例故障的排除

ZL50F型装载机工作装置三例故障的排除1、动臂举升慢此故障是该机液压系统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其表现为:无论空载还是满载,怠速状态下操纵手柄在举升位置不起铲,加大油门举升慢。

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1)工作泵磨损,压力和流量降低;(2)多路阀上的安全阀调压低或密封不严;(3)先导泵磨损,压力和流量降低;(4)先导泵安全阀调压低或密封不严;(5)先导阀计量阀芯有赃物堵塞或发卡;(6)转向泵磨损,压力和流量降低;(7)转向优先阀工作失灵,不能向工作液压系统供油;(8)举升缸或管路密封不严(泄油);(9)多路阀阀杆弯曲或发卡;(10)油箱液压油不足,或吸油管、吸油滤网堵塞。

实例1为多路阀上的安全阀调压低或密封不严。

将40MPa压力表接到多路阀上部测压口(螺纹M18×1.5),将动臂举升到极限位置查看压力表的读数。

其值应为15~16MPa,经测量压力仅6MPa。

拆检安全阀发现其溢流阀被赃物卡住导致密封不严,清洗后装复并调压至16MPa,故障排除。

实例2为转向泵磨损,压力和流量降低。

这不仅使动臂举升慢,而且伴随转向沉重。

这是转向泵在非转向状态时泵到工作系统的油液其流量和压力降低造成的,同样在转向时供给转向系统的流量和压力也偏低。

拆检转向泵发现泵体与齿轮外圆磨损严重,已无修复价值。

更换转向泵后故障排除。

实例3为先导泵安全阀调压低或密封不严。

将4MPa压力表接到多路阀前端举升先导油管(螺纹M16×1.5)上,发动机低速运转,将先导阀动臂操纵手柄搬到举升位置,查看先导管路压力。

其值应为1.6-2.5MPa,经测试最高压力为1.1MPa。

分析认为先导系统上述3个原因(3)(4)(5)皆有可能。

根据判断故障由简到繁的原则,拆检先导泵安全阀发现,球形阀芯与阀座接触面处因拉伤而密封不严,更换阀芯后压力正常,故障排除。

实例4为转向优先阀工作失灵。

发生故障后,经测试工作系统压力和先导系统压力均正常,转向轻便,动臂缸不自落。

ZL50型装载机传动系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ZL50型装载机传动系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ZL50型装载机传动系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ZL50型装载机传动系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山东省济宁市公路工程总公司温福国霍庆功摘要装载机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机械设备,用途广泛。

其传动系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故障,根据国产装载机传动系的结构原理,结合使用与维修情况,总结出几点装载机传动系故障的分析与维修经验。

关键词装载机传动系故障使用与维修装载机工作过程中传动系统经常会出现故障,现以山东工程机械厂生产的ZL50D装载机为例进行故障分析与维修。

1 某挡位行走无力或不行走,其余挡位行走正常行走无力或不行走是指挂某挡位行驶速度明显低于该挡位的正常行走速度或铲斗轻微插入料堆后即不行走。

某挡位行走无力或不行走,可排除变矩器、行走泵、减压阀等各挡公用油路和部件的问题,故障发生的部位只能是在变速控制阀之后到该挡离合器活塞之间的油路上。

此时应首先观察变矩器与变速箱之间的主传动轴旋转情况:挂相应挡位,在铲斗插入料堆装载机停止前进后,主传动轴继续转动而变速箱输出轴不转时,即可确认存在以下问题:(1) 相应挡位离合器轴承盖或尼龙套严重磨损;(2) 如轴承盖或尼龙套良好或磨损轻微,则说明该挡离合器内外封环密封不良。

轴承盖、尼龙套、内外封环等薄弱部件磨损后,供往离合器油液从磨损部位大量泄露,从而造成控制油压降低,离合器出现打滑现象,这类故障往往伴随油温过高的现象。

排除方法:更换相应损坏零件即轴承盖或尼龙套、内外封环,重新调整轴承与轴承盖,使轴承间隙为0.05-0.09mm。

如打滑时间过长可能烧损摩擦片,应换新件。

若污染油液,应清洗滤芯滤网或更换新油。

2 发动机正常,挂任一挡位,均不行走或行走无力每个挡位均不行走或行走无力,可将故障范围限定在变矩器、行走泵、减压阀等各挡公用油路和部件上。

在出现这种故障时,可以观察到整机不行走时主传动轴也不转动。

对于这类故障,首先检查变速箱内液压油油量是否足够,方法是使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观察油位应在变速箱侧面的油标中部,如看不到油面应补足油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发生工作装置工作无力时,应尽量准备好压力表及相应的管 子、接头等,以便从分配阀测系统压力。所选压力表一般为系 统压力的1.2-1.5倍,过小压力表容易损坏,过大测量不准。
压力很低甚至没有,这种情况一般不要动工作油泵,先拆分配 阀主安全阀进行检查;如果测得系统压力偏低但仍有一定压力, 通常是工作油泵的问题,应先检查工作油泵。
ZL50装载机的典型故障
故障一
工作装置 作业无力
动臂、转斗 均无力
动臂提升 无力、
转斗正常
转斗无力 动臂提升
动臂提升无力----包括动臂提不起、提升缓慢或提升动臂 无反应
大多数情况都非常复杂,不容易判断故障 具体位置以及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这时一 定要根据出故障机子的具体实际情况,结 合工作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做具体分析, 同时要尽可能利用各种试验及各种检测手 段,迅速准确地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准 确排除故障。切忌盲目乱装乱拆,以免耽 误施工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e系统油温过高 1、工作油泵失效 2、工作油泵吸油不畅 3、分配阀主安全阀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 4、液压油散热器散热不足 5、环境温度超过散热能力
2、动臂提升无力、转斗正常
a动臂油缸内泄漏 1、动臂油缸活塞密封圈损坏 2、动臂油缸拉缸 3、动臂油缸内孔严重磨损
b分配阀动臂滑阀联故障 1、分配阀动臂滑阀与阀体配合孔之间间隙过大 2、分配阀动臂滑阀卡死在泄油位置 3、分配阀定位钢球及压紧纲球弹簧失效定位不准 4、分配阀动臂阀杆操纵软轴未到位
这两条油路基本上是独立的,各自出了故障对对方基本 上没有影响。一般情况下这两条分油路同时出故障的几 率很小。因此,从转斗或动臂是否同时或单独出故障, 就可把故障的范围圈定在主安全阀及主安全阀以前的油 路或以后的油路。
Hale Waihona Puke 1、动臂及转斗无力根据上面分析及工作液压系的工作原理,动臂及转斗均 无力的故障范围基本上锁定在分配阀主安全阀及主安全阀以 前的油路部分。见图,这部分主要包括液压油箱及装在油箱 上的吸、回油滤清器、工作油泵、主安全阀及其管路。
3、转斗无力动臂提升正常
a转斗油缸内泄漏 1、转斗油缸活塞密封圈损坏 2、转斗油缸拉缸 3、转斗油缸内孔严重磨损 4、双作安全阀失灵
b分配阀转斗滑阀故障 1、分配阀转斗滑阀与阀体配台孔之间间隙过大 2、分配阀转斗滑阀卡死在泄油位置 3、分配阀转斗阀回位弹簧失效或损坏 4、分配阀转斗阀杆操纵软轴未到位
第一,转斗油缸大腔至分配阀之间的管件、 接头及安装的结合面有明显的外漏发生。
第二,分配阀的转斗换向阀阀杆未能回中 位(由于操纵未到位),使得转斗油缸 小腔与泵口、大腔与回油口相通。
第三,转斗油缸内漏的同时,转斗小腔相 对回油口也有泄漏。
第四,转斗油缸大腔双作用安全阀压力过低(由 于调压弹簧折断、阀芯有脏物卡在开启位置、 阀体上有沙孔或沟槽与回油腔相通等原因造 成)。
故障二:掉斗
故障现象:当操作手柄处于中位时,铲斗会 自动前倾即掉斗。
故障分析:根据工作装置的连杆机构可知, 当铲斗处于收斗状态且操作手柄处于中位 的情况下,由于铲斗的自重,转斗油缸大 腔受压;此时,只要大腔的压力油相对回 油口有泄漏,则会导致铲斗自动前倾。
造成转斗油缸大腔油液向回油口 泄漏的途径有六种情况:
无力。这种情况大多与分配阀主安全阀失效引起的压力偏低 类似,同时它们都在系统内部,比较难区分。工作油泵失效 除轴承损坏将齿轮卡住供不上油一点压力都没有外,其他几 条失效情况都会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不会一下子完全没 有压力。因此,操作者会感觉到机子开始力量稍欠一点,但 还能使用,继续用下去,系统压力越来越低。这种情况基本 上可以判断是齿轮泵失效引起的。分配阀主安全阀引起的系 统压力偏低,甚至无压力,绝大多数情况都具有突然性,且 压力一般都很低,甚至没有压力。
关于动臂提升无力转斗正常 可用测量动臂油缸沉降量的办法确定是液压缸内漏还是阀内漏。 还可以直接检测液压缸内泄(两种方法)
关于动臂正常转斗无力 双作用安全阀故障有两个方面:一是主阀芯因各种原因,特 别是有脏物卡阀等,引起阀芯锥面不密封,以及调压弹簧失 效或损坏等都会引起主阀泄漏使转斗缸卸压,引起操作无力; 二是单向阀损坏、不封密封,也会引起转斗油缸卸压,使转 斗操作无力。
3.分配阀主安全阀失效引起系统压力偏低 工作油泵失效及系统压力偏低或无压力是引起起工作
装置动作无力(即动臂、转斗均无力)的主要故障。特别是 分配阀主安全阀卡,经常引发油压低或无压力的故障, 究其原因,主要是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太脏。
4.工作油泵失效引起压力偏低 工作油泵失效会引起吸油不足,而造成压力偏低,工作
故障分析与排除:
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一查起,先将最容易判断的一 一排除。
1、工作油泵动力被切断 动臂提升、转斗均无反应。这时只要将工作泵输出管接头 拧开,没有油流出来基本上就可以做出判断了。
2.工作泵吸油不畅 工作油泵传递动力没问题,接着检查工作泵吸油是否 畅通,首先查看油标,检查油位是否符合要求,不够 按要求加满。然后拆下吸油滤网看是否堵塞,如果堵 塞进行清洗或更换。再检查吸油管是否吸扁、是否龟 裂老化,如果有问题更换吸油管。
a工作泵动力被切断
b工作油泵失效 1、泵体与前后泵盖之间的及轴承处的O形密封圈损坏 2、骨架油封损坏漏油 3、齿轮、侧板、泵体、密封环严重磨损 4、轴承损坏
c工作油泵吸油不畅 1、吸油滤网堵塞 2、吸油管漏气、老化、死弯、吸扁 3、油太黏
d分配阀主安全阀失效 1、分配阀主安全阀调压不当,偏低 2、主阀芯与阀座之间O形圈损坏 3、分配阀主安全阀卡死在泄油位置 4、分配阀主安全阀阀芯与阀之间配合不密封,泄漏量过大 5、分配阀主安全阀弹簧失效或损坏 6、分配阀主安全阀中心阻尼孔被堵塞 7、导阀芯锥面与阀座孔不密封 8、导阀调压弹簧失效或损坏
根据工作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将整个工作液压系统 油的流向分为两个部分: 1、 分配阀主安全阀及主安全阀以前的部分,为动臂油 路及转斗油路所共有.出了故障两者都有反应,即第一 种情况。 2、 主安全阀以后的油路,又分成两路一路是通过转斗 滑阀进入转斗油缸,使铲斗完成收斗或卸斗作业:另一 路通过动臂滑阀进入动臂油缸,使动臂提升或者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