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PPT课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PPT课件

病理分型
2008年的WHO分类将DLBCL分为非特指型 DLBCL(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DLBCL-NOS),特殊型 DLBCL两大类,包括: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CB/ABC,形态学变形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中枢神经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皮肤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
CT 一般将最大径>1.5cm的淋巴结考虑为病 变淋巴结。要求行颈、胸、腹、盆腔增强CT。
检查
PET及PET-CT在DLBCL中的作用重要且明确: 在治疗前分期中,联合CT扫描使9%的DLBCL患者分期
提高; 可能观察全身骨病变,阳性部位再通过骨髓活检或者
MRI来证实; 鉴别治疗后残存肿块是纤维化还是有存活肿瘤组织,
必须检测的免疫表型包括:CD20、CD3、 CD5、CD45、bcl-2、 CD10 、 bcl-6和 IRF4/MUM1。
分型
DLBCL的两个主要亚型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erminal centre B-cell-like,GCB)和活化B细胞型(activated B-cell-like,ABC),15%为第三型(Typer 3)。
检查
脑脊液检查 为可选检查。当有以下情况之一时,中枢 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受侵的可 能性增大:①鼻窦、睾丸或硬膜外受侵;②侵犯骨髓; ③HIV相关淋巴瘤;④结外病变≥2个;⑤LDH升高; ⑥IE期乳腺DLBCL。这些患者建议行腰椎穿刺检查, 脑脊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老年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病理分型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断与治疗课件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断与治疗课件
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
好的心态等。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提供 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包括选择富含 营养的食物、避免不健康的食物等。
避免感染
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特别是在接受化疗等治疗后,患者 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融合基因检测
检测肿瘤细胞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 如BCR-ABL、TCF3-PBX1等融合基因, 有助于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分型。
细胞遗传学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寻找与B细胞淋巴瘤相关的染色体异常,如14q32重 排等。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利用荧光标记的探针,检测肿瘤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拷贝数变异,辅助诊断B细胞淋巴 瘤。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断 与治疗课件
• B细胞淋巴瘤概述 •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断流程 • B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 • 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与展望 • B细胞淋巴瘤患者管理与随访
01
BHale Waihona Puke 胞淋巴瘤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
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 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血液系统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分类
01
方案一:局部放疗
02
方案二:全脑放疗
03
方案三:全骨髓放疗
04
方案四:立体定向放疗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针对B细胞淋巴瘤的特定分子靶点,使用 小分子抑制剂或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
VS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通过激活 或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达到治疗目的。
04
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与展望

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教学课件ppt

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教学课件ppt

针对其他特殊情况,如妊娠、哺乳等,制定 相应的处理方案,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支持 。
06
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更新及发展动 向
相关诊疗指南及法规的更新情况
2018年NCCN非霍 奇金淋巴瘤指南更 新
2020年WHO关于B 细胞淋巴瘤分类和 诊断标准更新
2019年CSCO淋巴 瘤诊疗指南更新
最新研究成果及治疗技术发展动向
康复管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进 行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05
诊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诊疗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1
诊断不明确
结合患者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02
治疗方案不规范
严格按照国内外诊疗指南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结合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存期,评估治疗效果 ,生存期延长表示病情得到控制。
治疗方案调整及优化建议
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方案
根据治疗后的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如增加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或 改变治疗方案等。
考虑患者的耐受性
治疗方案调整时,需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性,避免因过度治疗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 症。
诊疗重要性
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的诊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减轻患者负担
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02
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流程
诊断流程及标准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
病理学检查
进行淋巴结活检、细胞学穿刺或骨 髓穿刺,明确病理类型和亚型。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pt课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pt课件
52
PEL
形态学: 渗出液离心沉淀物制片见瘤细胞大,免疫母
细胞性或浆母细胞性,明显异型 免疫表型:
LCA+,CD20-,CD79a+/-,sIg-,cIgIRF4+,CD138+/-,CD30+,EMA+ 遗传学 +12,+X EBER-1(+)
53
54
55
脓胸相关性原发性淋巴瘤 (Pyothorax-Associated Primary
3
形态学
瘤细胞:中心母细胞 免疫母细胞 多叶核细胞 浆母细胞 偶尔上皮样、印戒细胞样、梭形等
生长方式:弥漫浸润 间质:纤维化、坏死
反应性T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
4
形态学变型
中心母细胞性 免疫母细胞性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 间变性 罕见变型 浆母细胞性 表达ALK全长DLBCL
5
CB
6
IB
7
T/H R
GC后相关抗原:MUM1/IRF4 VS38C CD138
MUM1/IRF+(50-75%) VS38C+和CD138+(少)
24
MU25M1
MUM1
26
VS38c 27
C2D8 138
V29S38c
免疫表型(二)
依据bcl-6、CD10、MUM1/IRF4和CD138,可 将DLBCL区分为三类 GC B细胞型:
GC相关抗原:bcl-6和CD10 bcl-6+(60-80%) CD10+(30-40%) bcl-6+/CD10+—GC免疫表型 bcl-6+/CD10-:bcl-2+ 起自FCC bcl-2- 组织发生有争议

3 老年弥漫大B淋巴瘤的治疗PPT课件

3 老年弥漫大B淋巴瘤的治疗PPT课件

8 x R/8 x CHOP-14:
72.5% (p < 0.260)
0.6
8 x CHOP-14:
66.0% (p = 0.836)
0.4
6 x CHOP-14:
67.7%
0.2
P值 vs 6 x CHOP-14
0 0 10 20 30 40 50
时间 (月)
60 70 80
最新课件
21
Pfreundschuh M, et al. Lancet Oncol 2008; 9:105–116.
一项来自德国的临床研究 患者入组时间:2000年7月至2005年6月 三年随访发表时间:2008年 Lancet Oncol 亚组分析发表时间:2013年ASCO
分层因素:
中心,LDH,晚期(III-IV期),PS评分0-1vs 2-3, 结外病变, 超过70岁, 大包块
初治侵袭性B细胞NHL 61–80岁 PS=0-2
1:1:1:1 N=1222
8xR/6xCHOP-14 + 36 Gy (bulk, E) N=306
6xCHOP-14 + 36 Gy (bulk, E) N=307
8xR/8xCHOP-14 + 36 Gy (bulk, E) N=304
CHOP: 环磷酰胺750 mg/m²D1
多柔比星 50 mg/m²D1
80
最新课件
20
Pfreundschuh M, et al. Lancet Oncol 2008; 9:105–116.
RICOVER-60研究结果: 3年总生存率 相对6xCHOP-14,仅8xR/6xCHOP-14组有获益
总生存率
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类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MInT研究)
平均年龄 组织分型 (%)
DLBCL 其他 大包块 (%) B症状 (%) 结外病灶 (%)
Chemo n=410
47
87 13 48 26 35
R-Chemo n=413
47
86 14 50 24 33
Pfreundschuh M, et al. Blood 2004;104:40a (Abstract 157)
利妥昔单抗对于GCB或non-GCB亚型
生存期的影响
其他
13
14
Copyright ©2004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Neurologic toxicity
2002;346:235
6 x CHOP-21
6 x 类CHOP (CHEMO)
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形态学特点
• 具有形态学异质性的肿瘤 • WHO分类中DLBCL可包括
– 中心母细胞型 – 免疫母细胞型 –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 – 间变细胞型 – 浆母细胞型 – 表达ALK全长型
• 亚型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没有明确的意义,WHO分类中将 其归为一类
免疫组织化学
• 典型的免疫组化表达:
– CD20+、CD45+、 CD79a+、Ki67+、CD3-
患者
CHOP
226
m-BACOD
223
ProMACE-CytaBOM 233
MACOP-B
218
死亡 88 93 97 93
3年生存预 54% 52% 50% 50%
CHOP m-BACOD
ProMACE-CytaBOM MACOP-B

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幻灯片ppt课件

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幻灯片ppt课件


R-CHOP
PD
80(39.6%)
Died 46(2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years 90%
83%
4or5 years 10%
10y PFS 20.1%
36.5%
CHOP 124(62.9) 31(15.7%)
5%
在CHOP治疗患者中,中位整体存活时间为3.5年 在CHOP治疗患者中,中位整体存活时间为3.5年
R-CHOP 64.3%
疾病进展后用CHOP或R-CHOP治疗患者的生存分析

5y 14.6%
10y 10.5%
R-CHOP 25.0%
8.6%
CHOP
结论
LNH-98.5 结果显示:R-CHOP相对于 CHOP对于60-80岁入住患者在10年整体 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无病生存率上 均体现出明显优势。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进展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 张利冬
一、流行病学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多样化的淋巴增值性疾病,起源于B淋巴细 胞,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在美国,80%-85%的NHL病例为B细 胞淋巴瘤,15%-20%为T细胞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非常罕见。而 NHL发病率的增高多见于60-70岁患者;很大一部分发病率增高与其 他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下降相平行。在过去的20年中,NHL患者的中位 年龄有所升高。
在我国恶性淋巴瘤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远多于霍奇金淋巴瘤。在 过去的半个世纪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几乎翻了一倍。而弥漫 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成人非霍奇 金淋巴瘤的30%-40%。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1.

2019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线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ppt

2019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线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ppt

– 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分子 及细胞遗传学检查 FISH/PCR/Lymphochip
Ann Arbor-Cotswolds 分期
分期
I II III IV
累及部位
单一淋巴结或组受侵 横隔同侧二个以上淋巴结或组受侵 横隔两侧均有淋巴结或组受侵 >2个结外病灶;单个结外病灶+远处淋巴结受侵
E
IE单个局限性结外病灶(除肝和骨髓)
NCCN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v.2. 2006.
可疑淋巴结的诊断途径
临床可疑的淋巴结
疑似癌症 FNA 联合流式细胞学
癌症 淋巴瘤可疑 或诊断不明
疑似淋巴瘤 活检 形态学联合免疫组化
必要时流式和FISH
CLL
诊断
寻找原发灶
FISH 分期与治疗 治疗
DLBCL的异质性和复杂性
50

Pfreundschuh M, et al. Lancet Oncol 2006;7:379-91
证实-1
1. CHOP样化疗(CHOP 或 CHOEP)加了美罗华后是否
疗效更好?

3年EFS: R-CMEMO:CHEMO=79%:59%
3年OS: R-CMEMO:CHEMO=93%:84%
风险调整的策略
OS 100% EFS >95%
IPI=0 无包块 包块病变 and /or IPI=1
年轻低危
老年
老年
年轻高危
年轻高危
MInT后
预后非常好的亚组aaIPI=0, 无大包块
FLYER (6-6/6-4) 研究设计
方案:
6R-CHOP21 VS 6R- 4CHOP14

十二指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PT课件

十二指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PT课件
既往3月前因晕厥一次、黑便3天入院本院消化内科治疗,诊断上消化道出血。
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目前自服“安博维:1片/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其余无殊。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病例讨论
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7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00/68mmHg
实验室检查:RBC:2.7×1012 WBC:11×109 HBG:63.9g/L N:78.1%
依次好发于胃、小肠及结肠。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肠壁淋巴组织的恶性肿
瘤。 好发于40岁左右,男女发病比为1:1-3:1. 多发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多见。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病例讨论 十二指肠原发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1、腹痛:最常见的症状。大多由于肠梗阻、肿瘤的膨胀和牵拉、肠管蠕 动失调、肿瘤坏死继发的感染、肠壁溃疡和穿孔等因素所致。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病例讨论
本次入院上腹部CT检查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病例讨论
本次入院上腹部CT检查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病例讨论
根据以上病史信息及影像资料
定位?
定性?
依据?
请求各位老师发表高见。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病例讨论 十二指肠原发性淋巴瘤
2、肠梗阻:肿瘤阻塞肠腔或肠壁浸润狭窄均可引起肠梗阻。
3、腹部包块:部分患者腹部可扪及包块。
大部分的包块直径超过5cm,大的超过10cm以上。
4、黄疸:因恶性肿瘤侵犯或阻塞胆总管开口部或因转移淋巴结压迫胆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其他类型的淋巴瘤
如小细胞淋巴瘤、滤泡性 淋巴瘤等,需要通过病理 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等方法 进行鉴别。
其他恶性肿瘤
如转移性肿瘤或其他恶性 肿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
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 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和炎症 反应,需要与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进行鉴别。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免疫学研究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学特征、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为开 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细胞遗传学研究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染色体易位、基因突变等细胞遗传学研究 ,揭示了其恶性转化的根本原因。
临床研究进展
1 2
诊断与分期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和分期系统的 不断改进,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病情评估的精 细化。
遗传学改变
染色体易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是染色体易位,主要涉及B细胞受体 信号通路的基因重排。这些重排影响了B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促进了肿瘤 的发生。
基因扩增或缺失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还可能涉及基因的扩增或缺失,如bcl-2、bcl-6等基因的扩 增或缺失。这些基因的扩增或缺失影响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
04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
治疗方案
01
02
03
04
化疗
以CHOP方案为基础,采用联 合化疗药物治疗。
放疗
局部放疗可缓解肿瘤相关疼痛 及压迫症状。
靶向治疗
利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对弥漫 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较好疗效

免疫治疗
采用抗体药物、细胞因子等免 疫调节剂治疗。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ppt课件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ppt课件

不计划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临床试验 来那度胺 美罗华 CEPP +美罗华 EPOCH +美罗华
中枢神经系统预防
中高危、高危患者,尤其两个及以上部位结外累及 或LDH升高的患者,有CNS侵犯风险。 —— 此类患者需要预防治疗 鼻旁窦、睾丸、骨髓和乳腺淋巴瘤患者 应接受CNS预防治疗
预防: 4 – 8 次鞘内注射 MTX±Ara-C 或 3-3.5g/M2 全身MTX给与
拟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DHAP(地米/顺铂/阿糖胞苷) ±美罗华 ESHAP(vp16/甲强龙/阿糖/顺铂) ±美罗华 GDP (吉西他滨/顺铂/地米) ±美罗华 Gem 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美罗华 ICE (异环/卡铂/vp16) ±美罗华 MINE (美司钠/异环/米托/vp16)±美罗华
体能状态评分: 结外受累部位: 疾病分期:
2-4 >1个 III或IV期
风险分组 低危 低-中危 高-中危 高危
风险数 5年DFS 0 1 2 3 56% 44% 37% 21%
5年OS 83% 69% 46% 32%
The International Non-Hodgkin's Lymphoma Prognostic Factors Project. N Engl J Med. 1993; 29:987 –94
晚期复发患者即使初治时临床特征较好,复 发后仍然预后较差
复发/难治性DLBCL的治疗推荐
具备移 植条件 干细胞移植支持下 的大剂量化疗± 局 部放疗 (30-40Gy)
完全或部分缓解
二线化疗方案 ±美罗华 与CHOP无交叉耐药 不具备移植条件 或 病情稳定或进展 临床试验
最佳支持治疗
二线方案众多,但仍然缺乏标准方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治疗幻灯片PPT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治疗幻灯片PPT
类型:6%
DLBCL的临床特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50-70岁,男性 稍多见于女性 淋巴结肿大 40%的患者病变位于结外,包括胃肠道、皮肤、中 枢神经系统、软组织和各种脏器 多为临床III-IV期 预后与年龄、分期、风险分组、LDH等有关
2008 WHO将DLBCL分为三大类型
两种交界性(灰区)淋巴瘤: –有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中间特点的B细胞淋巴瘤 –有DLB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中间特点的B细胞淋巴瘤
17、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不能分类 的B细胞淋巴瘤
四、成熟T/NK细胞淋巴瘤 1、T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2、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3、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患 4、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5、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6、EBV相关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患(儿童) 7、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8、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 9、肝脾T细胞淋巴瘤 10、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11、蕈样霉菌病 12、赛塞里综合征 13、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14、原发皮肤侵袭性嗜表皮CD8阳性细胞毒性T淋巴瘤 15、原发皮肤gamma/deltaT细胞淋巴瘤 16、原发皮肤小/中CD4阳性T细胞淋巴瘤 17、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 18、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19、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20、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五、霍奇金淋巴瘤
R-CHOP 21 优于R-CHOP 14 (LNH 03-6B 研究)
R-CHOP-21仍然是老年的标准 治疗方案
• GELA LNH98-5研究设计,399例初治 DLBCL
• RICOVER-60研究设计,1222例初治侵袭 性B-NHL(DLBCL:80%)
• LNH03-6B GELA 试验 202L例DLBCL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ppt课件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ppt课件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DLBCL 原发性CNS DLBCL 原发性皮肤DLBCL,腿型 EBV阳性老年DLBCL
两种交界性(灰区)淋巴瘤: –有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中间特点的B细胞淋巴瘤 –有DLB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中间特点的B细胞淋巴瘤
;.
其他DLBCL 原发性纵隔(胸腺) DLBCL
伴慢性炎症的DLBCL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
30
并发症的治疗
1、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防治: 存在鼻旁窦、睾丸和骨髓受累、或是LDH升高且由2个或以上结外位点受累的患者可能
存在较高的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风险,可考虑4-8次鞘内注射MTX+_Ara-C或3—— 3.5g/m全身性MTX作为预防;若患者同时存在CNS实质受累则考虑行全身MTX加入治疗 方案;若患者同时存在软脑膜受累则考虑4-8次鞘内注射MTX+_Ara-C+—3—3.5g/m全身 性MTX. 2、心脏毒性的防治 主要是控制蒽环类药物累积总量,对于老年的患者尤为重要。ADM在450-550mg/㎡ , EPI低于900mg/㎡,THP低于900mg/㎡,米托蒽醌小于140 mg/㎡
若无心功能不全,则推荐6R-miniCHOP21
若存在心功能不全,则慎用阿霉素。
。如为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接受化疗后建议行对侧睾丸放疗
;.
25
CNS预防治疗
高中危患者,特别是对于一个以上部位结外累及或LDH升高的患者,有CNS复发的危险。 睾丸和乳腺淋巴瘤患者应接受CNS预防治疗。
;.
;.
3
目录
1、DLBCL的定义 2、 DLBC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3、 DLBCL的治疗推荐
;.
4
DLBCL的定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pt精选课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pt精选课件
THANKS
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02
细胞遗传学异常
某些特定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如MYC基因重排、TP53基因突变等)与
DLBCL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03
治疗反应
患者对一线治疗方案(如R-CHOP方案)的反应情况也是评估预后的重
要因素之一。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而疾病进展(PD)或稳定(SD)的患者预后较差。
手术操作规范流程介绍
完整切除肿瘤,并清扫周围淋巴结。
彻底止血,逐层关闭切口。
并发症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01
并发症预防措施
02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术中损伤。
03
并发症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
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并发症处理方法
2
3
出血: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
评估结果解读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解读,可以了解患者在生理、心理、社 会功能和情感等方面的状况,为后续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 依据。
评估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
介绍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优势,如客观性、可重复性等, 同时也指出其局限性,如文化差异、个体差异等。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家属在心理支持中的角色
强调家属在患者心理支持中的重要作用,包 括提供情感支持、协助患者应对压力、参与 治疗决策等。
免疫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淋巴结或外周 血中异常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有助于 DLBCL的诊断和分型。
采用PCR、FISH等技术检测DLBCL相关基 因(如MYC、BCL2等)的异常表达或突变 情况,可为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所有患者做颈、胸部、腹部、盆腔CT。 ➢ 推荐做PET-CT替代CT。 ➢ 原发于鼻腔和韦氏环时做头颈部CT ➢ 胃肠道受侵时做胃肠镜 ➢ 中枢神经受侵时做腰穿以及颅脑MRI
DLBCL 一线治疗推荐
年轻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年轻低危患者 aaIPI = 0
6X R-CHOP21
年轻低危患者
III期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 (III),可伴有结外器官
侵犯(IIIE)或脾侵犯 (IIIS)或两者均侵犯 (IIIES)
IV期
在淋巴结、脾脏和咽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个器官或
组织广受侵犯,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等
Lister TA et al. J of Clin Onc 1989;7(11): 1630-6
指性:48%
套细胞淋巴瘤 5%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小未细分类的:6% 胞淋巴瘤:毛6%细胞白血病: 0%
脾边缘区淋巴瘤: 1%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1%
伯基特淋巴瘤: 2%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3%
滤泡性淋巴瘤 8%
结外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淋巴瘤:10%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特殊
无心功能不全:6x R-miniCHOP21 有心功能不全:慎用阿霉素
复发/难治性DLBCL
>30%的DBLCL患者最终复发 大部分在治疗后早期复发 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复发 晚期复发患者即使初治时临床特征较好,复 发后仍然预后较差
复发/难治性DLBCL的治疗推荐
二线化疗方案 ±美罗华
体能状态评分:
LDH: 结外受累部位:
疾病分期:
>60岁
2-4 >正常值
>1个 III或IV期
体能状态评分: 2-4
结外受累部位: >1个
疾病分期:
III或IV期
风险分组 低危
低-中危 高-中危
高危
风险数 0-1 2 3 4-5
5年DFS 70% 50% 49% 40%
5年OS 73% 51% 43% 26%
预后好于 非GCB。
DLBCL 诊断
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
典型的免疫表型:
•泛B细胞表型:CD45+、CD20+、PAX5+、CD3•生发中心型:CD10+或BCL-6+,IRF4/MUM1•非生发中心型:CD10-、IRF4/MUM1+;或BCL-6-、IRF4/MUM1-
初次诊断推荐切除或部分切除活检 针刺活检仅限于无法进行切除活检时
与CHOP无交叉耐药
完全或部分缓解
具备移 植条件 干细胞移植支持下
的大剂量化疗±局 部放疗 (30-40Gy)
不具备移植条件 或 病情稳定或进展
临床试验 最佳支持治疗
二线方案众多,但仍然缺乏标准方案
拟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DHAP(地米/顺铂/阿糖胞苷) ±美罗华 ➢ESHAP(vp16/甲强龙/阿糖/顺铂) ±美罗华 ➢GDP (吉西他滨/顺铂/地米) ±美罗华 ➢Gem 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美罗华 ➢ICE (异环/卡铂/vp16) ±美罗华 ➢MINE (美司钠/异环/米托/vp16)±美罗华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 巴瘤诊治指南
DLBCL的定义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为侵袭性大B 淋巴细胞肿瘤,呈弥漫 性生长。肿瘤细胞核与 正常组织细胞核相近或 大,细胞体积大于正常 淋巴细胞的两倍。
常见的 B-非霍奇金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 淋巴瘤:3%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非特
不计划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临床试验 ➢来那度胺 ➢美罗华 ➢CEPP +美罗华 ➢EPOCH +美罗华
中枢神经系统预防
中高危、高危患者,尤其两个及以上部位结外累及 或LDH升高的患者,有CNS侵犯风险。 —— 此类患者需要预防治疗
风险分组 低危
低-中危 高-中危
高危
风险数 0 1 2 3
5年DFS 56% 44% 37% 21%
5年OS 83% 69% 46% 32%
The International Non-Hodgkin's Lymphoma Prognostic Factors Project. N Engl J Med. 1993; 29:987–94
类型:6%
LPIS,李小秋教授
DLBCL的临床特征
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稍多于女 淋巴结肿大。40% 病变于结外,包括胃肠、
皮肤、CN系统、软组织和各脏器 多为临床III-IV期 预后与年龄、分期、风险分组、LDH等有关 分子学或免疫组化亚型与预后相关:GCB型
DLBCL的体能状态评分
ECOG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
0
正常生活
1
有症状,但不需要卧床,生活能自理
2
50%以上时间不需要卧床,偶尔需要照顾
3
50%以上时间需要卧床,需要特殊照顾
4
卧床不起
DLBCL的预后判断
国际预后指数(IPI)
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
适用于年龄<60岁的患者
年龄:
aaIPI =1 同时伴大包块(>7.5CM)
8X R-CHOP21
结束后再加受累野放疗 或直接高强度R-ACVBP
年轻高危患者 (aaIPI≥2)
尚未标准, 建议R-CHOP 基础上 增加药物或密度。CR后ABCT.
DLBCL 一线治疗推荐
老年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考虑给 8R- 6/8 X CHOP21 超高龄(>80y)
DLBCL的分层标准
年轻 (<60)
老年 (≥60岁)
aaIPI =0
无大包块
9%
低危
预后良好
60%
aaIPI = 1 或有大包块
13%
低危
预后欠佳
aaIPI≥2
18%
高危
预后不良
DLBCL的治疗前评估
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行为状态评分、全身浅表淋巴结、韦氏环、
心肺、肝脾、腹部肿块、全身皮肤 体能状态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CG、LDH、β2-微球蛋白 都应骨髓活检及穿刺,以明确是否存在骨髓受侵。 > 1.6cm 乙肝相关检查、DNA拷贝,HIV。丙肝检查只需高危患者中检测 影像学检查
需联合免疫组化、流式、PCR技术等 免疫组化病理分型对临床预后的指导意义仍有争议
DLBCL的分期
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I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 (I)
侵犯单个结外部位 (IE)
II期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的同侧
(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犯 (II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