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青龙汤
罗大伦:小青龙汤祛疼除哮,才能生龙活虎,主治外寒里饮证

罗大伦:小青龙汤祛疼除哮,才能生龙活虎,主治外寒里饮证话说早年间,有一位姓李的人,三十岁左右,身体略有发福,平素便有痰饮症状。
有一天,因受凉感冒了,咳嗽喘促根本停不下来,不能平卧,睡觉必须靠着墙,而且精神不佳,有胸腹满闷、食欲不佳的症状。
由于长时间喘咳,他痛苦万分,于是经别人介绍找到了张锡纯,希望能够治好自己的病。
当时还年轻的张锡纯仔细观察了患者,发现内外并无热证,于是开了几服散风祛痰的方剂。
但是一连几日都没有效果,张锡纯很是苦恼。
这时他想起来一位高人,遂前往请教了一番。
高人果然是高人,诊察后说:“这个病很容易治,是小青龙汤原证。
”张锡纯心下释然,当即回去开了此药。
患者一服过后就不喘了,共三服基本就痊愈了。
这件事给了张锡纯很大的影响,从此他认真学习伤寒方面的知识,最后成了一代名医(此医案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很好奇这个小青龙汤到底是何方神圣,不着急,咱们先来看看这个人到底得了什么病。
此人得的是哮喘,说哮喘可能不太准确,准确地说应该叫哮病。
哮病是一种表现为发作性痰鸣、气喘的疾病,发作时主要以喉咙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至不能平卧为主。
虽说以上呼吸道的症状为主,但这是一种涉及肺、脾、肾的疾病,主要跟痰饮有关。
此病与西医中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类似,属于痰饮病的“伏饮证”。
那么什么是“伏饮”呢?简单来说,就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肺、脾、肾三者统领运化津液的能力减弱,导致津液聚集堵塞,日久天长,形成痰饮。
但是,此痰饮与平时我们遇到的痰饮并不一样,这种病理产物有时会如炸弹一样,潜伏在身体各个部位,中医上叫“夙根”。
当夙根遇到刺激,例如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情志刺激或者大病过后身体虚弱,这颗定时炸弹就被引爆了,夙根此时就会发作,外在表现就是哮病。
中医将哮病分为“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脏腑虚哮”,本篇讲的小青龙汤对应的是“冷哮”,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哮病。
冷哮和其他几种证型一样,先决条件是体内有夙根。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具有清热解毒、升阳化气、通脉止痛
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小青龙汤适用于风热感冒、暑热伤津等病症。
这类疾病的症状
主要是寒热错杂、脉象浮数、舌质红绛或绛边,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
在这种情况下,小青龙汤的清热解毒作用能有效缓解体内
的热毒,同时升阳化气的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恢复阳气,并通脉止痛,缓解
病痛。
其次,小青龙汤还适用于湿热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热泄泻等。
湿热
病症的特点是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大便黏腻。
小青龙汤可以清热利湿,
帮助体内湿热排出,同时升阳化气的作用能够增强脾胃消化功能,改善湿
重症状。
另外,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使用小青龙
汤的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减方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
所以方剂的使用需要个体化。
同时,小青龙汤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
一般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伤及正气。
总结起来,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它是一种有效的
中药制剂,适用于风热感冒、暑热伤津和湿热病症等疾病。
但在使用时需
要注意个体化,避免长期使用。
通过合理的应用,小青龙汤可以为临床患
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浅析小青龙汤

贵州中公教育 1浅析小青龙汤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
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
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
”(《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是考试中常考的方剂,考点较多且比较典型,那么今天我们就跟着中公贵州卫生人才网的老师来详细了解一下小青龙汤是如何治水驱邪的呢?出处:《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五味子、半夏。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汉代计量的话,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解: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除外寒而宣肺气为君。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为臣。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中;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益营,共为佐。
炙甘草益气和中,缓峻和药为佐使。
八味相配,升降并用,发中有收,刚柔相济,外解风寒,内蠲水饮,一举表里两治,使风寒解,水饮去,肺气复舒,宣降有权,自然寒热除而喘咳止,诸症悉平。
考题如下:【例题】下列不属于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A.芍药、麻黄B.生姜、甘草C.细辛、五味子D.半夏、桂枝【答案】B 。
解析: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用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五味子、半夏。
用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不用生姜。
以上就是关于小青龙汤的常考的,大家好好消化哟!。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青龙汤是一种中药汤剂,具有以下几个功效和作用:
1. 清热解毒:小青龙汤中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病症。
2. 清肺化痰:小青龙汤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帮助平喘、止咳,并且有利于痰液的顺利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状。
3. 利水消肿:小青龙汤中的药材具有利水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4. 抗菌消炎:小青龙汤中的药材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症状。
5. 促进血液循环:小青龙汤中的部分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病症。
6. 调节消化功能:小青龙汤中的一些药材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促进消化涨潮,缓解胃肠不适。
总体来说,小青龙汤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利水消肿、抗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消化功能的功效和作用。
但是,具体使用时应结合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名方名解之小青龙汤

名方名解之小青龙汤名方名解之小青龙汤一、[希恕方解]希恕认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有关。
彼处小便不利而表邪不解,此条承接上文,病因心下有水气,虽见无汗而用麻黄汤之类解表剂却无效,非但表邪难解,发汗剂激动里水,变证百出:里有水饮,逆于上则干呕;表证未解则发热;水饮冲逆于肺则咳;里有水饮气化失司,水津不布则渴;水流肠间,水谷不别则下利;气逆上冲,与水气相合上逆则噎;水道不通则小便不利,小便蓄积膀胱而少腹满;水气破肺而喘。
小青龙汤可治因心下有水气而引起的各种或然症状。
关于方后加减法,恐非仲景原意。
举例来说“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此证中的渴,是由于水饮阻滞,气化失司,水津难于布散而致,而栝楼根可治津液亡失的燥渴,而不可治水不化气的渴。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更难说通,本方是“伤来表不解”,去掉麻黄,何以解表?故本方加减法不应相信。
本方以麻黄、芍药、甘草解表,其他药物均为温中祛饮药,五味子可镇咳,机理就在于其性收敛,可祛水止咳。
半夏祛饮,细辛、干姜温中祛饮,,里饮一去,麻桂解表作用才可得以施展。
本方所治饮为寒饮,多见口舌不甚干渴,渴者多由于服麻黄汤类发汗剂之后,激动“里饮”而见变证。
若口舌干燥为温热伤津所致,则细辛、干姜.半夏等药过于温燥,一定慎用。
临床上老年人痰喘,咳吐白色泡沫痰,用小青龙汤机会较多,若兼烦躁,可加石膏。
二、[李培生方解]李氏认为:小青龙汤属表证未解,而心下挟有水饮,所谓皮毛为肺之合,咳嗽皆'聚于胃,关于肺”(《素问●咳论》) ,外寒内饮,相互纠缠不解,以表不解而喘咳为主证,故用小青龙汤外开肌腠,内化寒饮。
方中麻桂并用,但麻黄药量较轻,配以芍药、炙甘草,发汗之力亦轻,用意在于不欲专于外发,而欲取其内散,故取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得以开展宣通气道,温化寒饮。
小青龙汤的方义分析!

小青龙汤的方义分析!小青龙汤可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要治疗外寒里饮证,麻桂治疗外寒,姜辛味治疗里饮,是一个温化寒饮的基本结构,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甘草为佐使之药。
小青龙汤治疗的是外寒内饮,外感风寒表实,里饮是里有寒饮,治法要表里同治。
发汗解表散寒,是麻黄汤体现的治法和功效。
内证呢,温肺化饮,温肺当然是结合温脾肺,外寒的治法里的君药,制外寒这组可以看麻黄桂枝和芍药,麻黄配桂枝辛温发汗,芍药和营养血在这里起到一个麻桂并用的情况下,防止它发汗过度,用它的酸收,和营养血,可以益阴养血,益阴养血嘛,阴柔制约麻桂,防止发汗太过。
在里饮方面,这姜辛味(干姜、细辛、五味子)的组合,体现出来的,很重要的一个基本结构,配伍的一个临床上的基本结构,干姜、细辛应该说为主的,如果不以一个药组来分的话,姜辛味是温化寒饮的一个基本结构,干姜是归脾、肺经,虽然它温中为主,温脾胃,阳气,土能生金,往往温脾肺它都可以甘草干姜汤,干姜和下面佐使药甘草相结合,《伤寒论》的甘草干姜汤,就是用来温肺化饮的,而且体现了温补结合,针对脾肺之寒,内声之寒,温必兼补。
干姜甘草温和补相结合。
所以它体现温化的特点。
细辛,它有两个作用,既可以帮助君药(麻桂)散寒,在这里更主要的是温散,温散可以温散水饮。
五味子能收敛肺气,这是考虑到这类病人内有寒饮,平素的咳喘经常容易发生,而且能产生这个寒饮,往往脾肺阳气不足才产生,所以一方面用麻、桂,为了解表,是表实证用麻桂发散,一方面他咳喘,避免肺气耗散太过,用五味子敛肺。
应该说,如果分别药物来界定君、臣、佐、使,它是佐药范围。
姜辛味这种一温、一散、一敛,来温化水饮,敛肺。
防止肺气耗散太过,这种结构看作是一个治疗寒饮的基本结构,尤其是将来后面,温化寒痰里边那个苓甘五味姜辛汤,它里面也是姜、辛、味,包括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姜辛夏仁汤,《金匮要略》一个系列了,都是建立在姜、辛、味的基础上,所以到后世,这个基本结构影响是挺大,所以可以把它看作一组,如果看作一组的话,外面麻桂这组看作是主体的,有表证当先解表,它做为一个君药部分,姜、辛、味是臣药部分。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小青龙汤是古代中医传统方剂之一,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
以下是关于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和用法用量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功效与作用】小青龙汤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小青龙汤主要成分中的黄芩、黄连、麻黄等能够清热解毒,有助于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2.祛风散寒:小青龙汤中的麻黄、细辛、石膏等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有助于缓解体内的风寒湿邪,改善头痛、鼻塞等症状。
3.发汗解表:小青龙汤中的麻黄、细辛等能够刺激汗腺分泌,促进出汗,有利于发汗解表,缓解发热、恶寒等症状。
【药用价值】小青龙汤是古代中医药学经典方剂,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感冒:小青龙汤是一种对风寒型感冒效果较好的中药方剂,能够缓解感冒各种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寒、流清鼻涕、咳嗽等。
2.缓解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小青龙汤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疼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3.促进排毒:小青龙汤中的黄芩、黄连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排毒作用,能够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增强人体免疫力。
【用法用量】1.成人每次剂量为一包(约为6g),每日2-3次。
2.将小青龙汤煎煮,一般可用开水冲泡,也可用瓦煎或炖煮。
3.注意饮用时的温度,不宜过烫或过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青龙汤中含有较多的麻黄等具有刺激性的药材,且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体弱者和过敏体质者应避免使用。
2.用药期间如出现过度疲乏、心悸、头昏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严禁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一般使用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剂量不宜超过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总结起来,小青龙汤是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症状的中药方剂,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一般体质健康且以风寒症状为主的人群。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陈舒强福建中医药大学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害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
其中方药组成言简意赅的概述为:“解表宣肺药有麻黄、桂枝、细辛,降肺药有半夏,收敛肺气药有五味子,益营补血药有芍药,益气药有甘草,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兼益气血”。
方中宣肺药、降肺药同用,敛肺药、益肺药兼有,从而达到既祛邪又益正的目的,这为临床活用小青龙汤开拓研究思路与应用方法。
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既是主治表里兼证即太阳伤寒证与肺寒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主治寒饮郁肺证的重要基础方,更是主治溢饮寒证的常用变化方。
此汤方病位主要在肺、心、肾、胃四大方面,常运用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疾病之水肿等肺病证在病变过程中而出现溢饮寒证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之水肿等肾病证及内分泌失调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溢饮寒证者;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肺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室肥大、心肌梗塞等心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符合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根据小青龙汤方药组成如干姜、桂枝、半夏均能温胃化饮,无论是水气在肺,还是肺气不降,影响胃气不能气化水津,以此而演变的胃脘水气证,只要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张仲景设小青龙汤,既论方药基本组成,又论随证加减用药。
此外,小青龙汤加减变化用药仅仅是举例而言,临证治病用药并非仅限于此。
假如夹气虚者,可加人参、黄芪,以补益中气;若血虚者,可加当归、阿胶,以补血养血;若咳嗽甚者,可加紫菀、款冬花,以降逆止咳;若气喘甚者,可加葶苈子、蛤蚧,以降气纳气定喘;若夹有郁热者,可酌情加入石膏,以解肌除热;若寒饮上逆者,可与射干麻黄汤合方应用;若痰阻气逆者,可与皂荚丸合方应用;若夹虚寒者,可与理中丸合方应用;若肾阳虚甚者,可与真武汤合方应用等等。
张仲景设小青龙汤中细辛用量为三两,结合多年临床中用细辛治疗肺寒证体会,我们正常认为治病单用细辛则不能超过一两即3g,而在小青龙汤复方中用细辛量为三两即9g ,既能增强干姜温肺化饮作用,又能制约芍药、五味子益阴补血而不恋邪气,所以用小青龙汤治疗肺寒证选择细辛最佳用量为三两即9g。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最新版】目录1.小青龙汤的来源和组成2.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3.小青龙汤的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4.小青龙汤的现代研究和发展正文一、小青龙汤的来源和组成小青龙汤,源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为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
它是一款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几味药材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干姜、细辛、半夏和五味子。
这些药材的巧妙组合,使得小青龙汤具有很好的解表祛邪、宣肺化痰的功效。
二、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小青龙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的病症,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表祛邪:小青龙汤具有很好的发汗作用,能够促使人体排出多余的寒邪,缓解因感冒等原因引起的发热、恶寒等症状。
2.宣肺化痰:小青龙汤中的药材组合能够有效宣肺化痰,促使痰液排出,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
3.止咳平喘:小青龙汤还可以止咳平喘,对于因风寒束肺引起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三、小青龙汤的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1.适用人群:小青龙汤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的患者,如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
2.注意事项:在使用小青龙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慎用;(2)方中药材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适当调整;(3)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4)服用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四、小青龙汤的现代研究和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小青龙汤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代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祛痰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不仅对传统感冒、咳嗽等疾病有效,还对其他一些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小青龙汤是一款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药理作用的中药方剂,对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小青龙汤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小编整理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小编整理小青龙汤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汤剂之一,其主要成分有黄芩、白芍、人参、泽泻、甘草、姜、茯苓、炭等,是一种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中药方剂。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肺热咳嗽、胸膜炎、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小青龙汤最初是由伤寒学派的张仲景所创立,其基本理论是根据中医的经验和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多种草药配制而成的。
后来,经过世代的医家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小青龙汤逐渐完善,成为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方剂之一。
小青龙汤的主要疗效在于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这主要是由于小青龙汤中的黄芩、白芍、人参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同时,汤中的泽泻、茯苓等成分能够利水消肿,排出过多的水分,有效减轻肿胀和水肿症状。
此外,小青龙汤还具有平喘、止血和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气道阻塞和肺部疾病的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常用于治疗肺部疾病。
具体来说,对于咳嗽、胸闷、气促、痰多、喉咙肿痛等症状,小青龙汤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此外,小青龙汤还常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尤其是对于痰黏、气促、气急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同时,小青龙汤也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清热降火的作用,可以预防和缓解肺部疾病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其限制,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导致脾胃伤害和消耗。
此外,如果患者并无清热解毒和利水消肿的症状,或者是有其他症状例如口渴、发热等,则不适合使用小青龙汤。
总之,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广泛的适应症,尤其是对于肺部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熟知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针对性和安全性,达到实际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2018-2019】小青龙汤体会-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青龙汤体会篇一: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陈舒强福建中医药大学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害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
其中方药组成言简意赅的概述为:“解表宣肺药有麻黄、桂枝、细辛,降肺药有半夏,收敛肺气药有五味子,益营补血药有芍药,益气药有甘草,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兼益气血”。
方中宣肺药、降肺药同用,敛肺药、益肺药兼有,从而达到既祛邪又益正的目的,这为临床活用小青龙汤开拓研究思路与应用方法。
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既是主治表里兼证即太阳伤寒证与肺寒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主治寒饮郁肺证的重要基础方,更是主治溢饮寒证的常用变化方。
此汤方病位主要在肺、心、肾、胃四大方面,常运用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疾病之水肿等肺病证在病变过程中而出现溢饮寒证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之水肿等肾病证及内分泌失调在病(来自:WWw. : 小青龙汤体会 )变过程中出现的溢饮寒证者;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肺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室肥大、心肌梗塞等心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符合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根据小青龙汤方药组成如干姜、桂枝、半夏均能温胃化饮,无论是水气在肺,还是肺气不降,影响胃气不能气化水津,以此而演变的胃脘水气证,只要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张仲景设小青龙汤,既论方药基本组成,又论随证加减用药。
此外,小青龙汤加减变化用药仅仅是举例而言,临证治病用药并非仅限于此。
假如夹气虚者,可加人参、黄芪,以补益中气;若血虚者,可加当归、阿胶,以补血养血;若咳嗽甚者,可加紫菀、款冬花,以降逆止咳;若气喘甚者,可加葶苈子、蛤蚧,以降气纳气定喘;若夹有郁热者,可酌情加入石膏,以解肌除热;若寒饮上逆者,可与射干麻黄汤合方应用;若痰阻气逆者,可与皂荚丸合方应用;若夹虚寒者,可与理中丸合方应用;若肾阳虚甚者,可与真武汤合方应用等等。
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

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
小青龙汤是一种中医配方,原名为小青龙丸,在清代太医院方剂中首
次出现,主要由黄芩、半夏、生姜、甘草组成。
该方药较为常用,临
床上应用广泛。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临床验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
对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进行总结:
一、小青龙汤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能调整人体消化系统,对脾胃虚弱、腹胀、腹泻、泄泻等症
具有明显疗效。
临床应用中,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胃病不消食,
痰壅口苦病”的患者,特别是那些脾胃虚弱的人群,常常能够取得比
较好的效果。
二、小青龙汤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具有温中行气、散寒解表等功效,能够改善人体的呼吸系统,特别是在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方面,具有不错的
疗效。
临床应用中,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难以咳出痰液,咳嗽、
喘息不止”等病症,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三、小青龙汤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还具有神经系统镇静作用,临床上特别是在治疗焦虑症、失
眠症等方面,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应用中,
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夜不安寝,心烦意乱,容易发脾气”等病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具有温中行气、散寒解表、通窍止痛等功效,临
床应用范围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
当然,在使用小青龙汤治疗时,
还需要患者个体化治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的汤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而闻名。
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小青龙汤是一种温补汤品,可以滋养脾胃、增强体质。
它由多种草药和食材煮制而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暖胃的功效。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小青龙汤的制作方法和其对身体的益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小青龙汤的制作方法。
制作小青龙汤的材料包括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炙甘草、白术、党参、山药、鸡脚、猪骨、枸杞子和生姜。
将这些材料洗净备用。
然后,在一个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将鸡脚和猪骨放入锅中,加入姜片煮沸,煮去血水后捞出备用。
接下来,将所有的草药和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再次煮沸。
然后,将火调小炖煮2-3小时,直到味道浓郁。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小青龙汤的制作过程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但效果是非常值得的。
这是因为小青龙汤中的黄芪可以补气养血,当归可以活血养血,熟地黄可以滋阴补肾,川芎可以活血通经,炙甘草可以调和药效,白术和党参可以健脾益胃,山药可以养阴益气,枸杞子可以滋养肝肾,而鸡脚和猪骨则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
这些草药和食材相互搭配,可以达到温补脾胃、增强体质的效果。
喝小青龙汤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黄芪和党参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抵抗各种疾病。
其次,小青龙汤可以调理肠胃。
白术和山药可以舒缓胃肠不适,增加消化能力。
再次,小青龙汤还可以补血养颜。
熟地黄和当归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草药,可以改善肤色,增加容颜。
最后,小青龙汤对女性来说尤为适宜。
川芎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缓解经痛和月经不调的问题。
而枸杞子则被认为是女性美容的佳品,可以滋养肝肾,改善皮肤质量。
当然,小青龙汤并不适合每个人。
孕妇、婴儿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人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后再饮用。
此外,制作小青龙汤时,我们也要注意草药的用量和配伍。
黄芪、当归等草药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使用过量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草药时一定要依照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确保安全使用。
散寒蠲饮之神剂——小青龙汤漫谈

散寒蠲饮之神剂——小青龙汤漫谈456 阅读小青龙汤,乃经典名方。
但古今医者,善用者日日用之,不善用者终生不用一二。
清代医家尤在泾在《金匮翼》中盛赞小青龙汤:“此散寒蠲饮之神剂。
”(一)小青龙汤证的病机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又见于《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医家通常认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小青龙汤证的病机。
如《长沙方歌括》中陈蔚按:“此伤寒太阳之表不解而动其里水也。
麻、桂从太阳以祛表邪,细辛入少阴而行里水,干姜散胸前之满,半夏降上逆之气,合五味之酸、芍药之苦,取酸苦涌泄而下行,即欲下行而仍用甘草以缓之者,令药性不暴,则药力周到,能入邪气水饮互结之处而攻之。
凡无形之邪气从肌表出,有形之水饮从水道出,而邪气水饮一并廓清矣。
”如何理解小青龙汤治疗“伤寒太阳之表不解而动其里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可解读为既有“伤寒表不解”,又有“心下有水气”,也可解读为“伤寒表不解”的原因是“心下有水气”。
后一种解读强调了本证的重点在于“心下有水气”。
从临床角度来看,这两种解读都是可行的。
什么是“水气”?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指出:“水气,谓饮也。
”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直接称其为“心下有水饮”。
张志聪在《伤寒论集注》中指出:“《经》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水气即寒水之气而无形者也。
”当代医家冉雪峰在《冉氏方剂学》中用“从化”理论做解:“大青龙乃治太阳从标气,郁而化热。
本方是从太阳本气,郁而化水。
仲景条文,'水气’二字须着眼。
盖气郁化水,而犹未甚,故曰水气。
”从临床角度来看,水气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寒饮”。
“心下”在何处?通常我们将“心下”理解为胸膈下之胃脘部。
“心下有水气”,显然“心下”是水气所停部位。
关于小青龙汤证的诠释

小青龙汤证,是指中医中的一种病证,常见于急性发热型疾病,主要症状有高热、恶寒、卧床不起、汗出不畅、胸闷气促、恶心呕吐等。
下面我将对小青龙汤证进行简要的诠释。
小青龙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黄芩、赤石脂、陈皮、生姜、炙甘草等。
该方剂主要适用于急性发热型疾病,如伤寒、流感等,可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咽降火等。
小青龙汤证作为中医中的一种常见病证,根据其病情特征和症状表现,可按中医理论归为热毒病证范畴,多见于年轻人。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口渴、口干、流涕、咳嗽等,同时伴有高热、胸满、呼吸急促、汗出不畅、恶心呕吐等。
针对小青龙汤证的治疗,在中医治疗上主要思路是通过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咽降火等方法使患者的体温下降,祛除邪热,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在药物治疗上,可采用小青龙汤、银翘散、三黄清等中药处方,同时辅以卧床休息、调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等综合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小青龙汤证是一种常见的病证,在治疗时应注意采用中医治疗的思路和方法,辅以综合治疗措施,以便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健康。
小青龙汤的功能主治

小青龙汤的功能主治1. 背景介绍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由多种草药组成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它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被认为具有多种药效,因此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使用。
小青龙汤的功能主治有助于治疗和缓解许多常见疾病和症状。
2. 小青龙汤的功能主治•解表发汗: 小青龙汤有疏散风寒之功效,对感冒等表现为寒冷症状的疾病十分有效。
它可通过引发微汗,使体温回升,促进疾病康复。
•清热解毒: 小青龙汤中的一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们可以减轻热毒引起的发热、口干、咽喉痛等症状,并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
•利水消肿: 小青龙汤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它常用于治疗肾炎、水肿等病症。
•和胃止呕: 小青龙汤可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部不适。
它对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疗效。
•理气止痛: 小青龙汤中的某些草药具有舒缓气滞、缓解疼痛的作用。
它对于胸痹、胁痛等疼痛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活血化瘀: 小青龙汤中的某些成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瘀血、淤血等现象。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皮肤淤血等问题。
3.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小青龙汤通常以汤剂的形式使用,可以口服或外用。
•在使用小青龙汤前,应咨询中医医师或药剂师的建议,并按照其指导进行使用。
•使用小青龙汤时,应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频率来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孕妇、儿童或有特殊病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青龙汤。
•使用小青龙汤后,如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4. 总结小青龙汤是一种具有多种药效的中药汤剂,其功能主治包括解表发汗、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和胃止呕、理气止痛和活血化瘀。
然而,在使用小青龙汤时,应遵循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使用。
如有需要,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并及时就医咨询。
以上是关于小青龙汤的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汤剂,在中医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配方独特,药材组合合理,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深度解析小青龙汤,从药材组成、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述。
一、药材组成小青龙汤主要由黄芪、白术、干姜、半夏、陈皮、人参等药材组成。
这些药材各有不同的功效,相互配伍能够发挥协同效应。
黄芪是补益气血的重要药材,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白术可以健脾化湿,是一种常用的消化药材。
干姜有暖胃散寒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半夏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疗咳嗽、胸闷等症状。
陈皮是一种理气、健脾的药材,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人参是一种滋补药材,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药理作用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益气养阴等方面。
首先,小青龙汤可以清热解毒。
其中的黄芪、陈皮、干姜等药材具有清热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改善炎症症状。
其次,小青龙汤能够健脾化湿。
白术是一种健脾药材,可以帮助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同时,小青龙汤中的其他药材也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湿热症状。
最后,小青龙汤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
其中的黄芪和人参是常见的补气药材,能够提高机体的气血水平。
同时,小青龙汤中的药材还具有养阴作用,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三、临床应用小青龙汤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弱、胃肠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治疗。
首先,小青龙汤可以改善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弱等症状,小青龙汤中的药材能够帮助健脾化湿,改善脾胃功能,从而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
其次,小青龙汤可以缓解胃肠不适。
胃肠不适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小青龙汤中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减轻胃肠不适。
最后,小青龙汤可治疗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饱胀、嗳气等症状,小青龙汤中的药材能够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汤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益气养阴等作用。
小青龙汤浅谈

小青龙汤浅谈1月14日 09:48小青龙汤在我文章里讲过不少,群里管理员其中一个人的父亲生病,咨询乡巴佬,网上四诊不全,无能为力,只能借花献佛,谈一下小青龙汤的临床经验,看看能不能帮助到他,所以才有下面的讲课。
文章由@中医大爱2013 老师整理,谢谢她们,没有这个缘,乡巴佬也不想忽悠?因为生病都是自己的事(很多疾病都是自己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性格)和医生无关(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自己也是最好的药,医生最多只是去帮助),昨天忽悠半天理论,今天就忽悠一下实践,希望能帮助都大家,对小青龙汤用的临床治疗 。
小青龙汤啊!如果是经方医生,临床现在会用得多一点,南方冬季天气太寒(特别是肺虚的人怕冷,故乡巴佬忽悠她们多穿点衣服,难看是别人的事,温暖是自己的肺)。
今年冬天特别是天气忽冷忽热,阳虚容易风寒束表,不太容易出汗,受寒身体不会发散出去,原来五脏六腑里面呢?他就会容易水饮内停,临床发现它那个痰呢?一定比较稀色白的,不管是咳还是喘,医生才能用小青龙汤,脉一定是弦紧,(脉很弱很细的不能用,如果脉细的还不如用桂枝汤加减,脉太细太小,也就是身体太虚我一般喜欢用桂枝汤加二陈汤。
)舌苔比较白而且滑,这样才去用小青龙汤。
我临床用得比较好的有十二个方法,就是说可以用几十多个病吧?其实用的好可以用很多病的。
我今天讲五六个吧?第一个呢,痰多的,他那个痰泡沫样,落在地上过一会就变成水。
(如果痰黄的用小柴胡加减,白痰不稀呢?乡巴佬喜欢用干姜甘草汤或者理中汤加减。
)看病人痰吐在地上变成水的,最多像鸡蛋白一样的,比较稀而且透明的(原来讲过吐痰在水里化了如水,吐痰化不了,或者半沉半浮是别的方,以后再忽悠),这样的咳嗽哮喘的痰多的才可以用小青龙汤。
还有一个水气比较多的,面部、眼睑、下肢浮肿,心跳比较快,气比较促的……。
这个跟越婢汤要分开,越婢汤它那个舌头比较红,跟那个麻黄加术汤要分开,麻黄加术汤是表湿气比较重的。
不讲啊,越讲越多。
反正你看他面部有些浮肿啊、眼睑啊下肢啊有些浮肿,你就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小青龙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十味药材组成,包括黄连、黄芩、栀子、赤芍、土茯苓、桔梗、甘草、半夏、生姜和大枣。
它在中医理论中被用于治疗湿热阻滞、气机不畅等病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行气和胃等功效。
1.清热解毒:小青龙汤中的黄连和黄芩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壅滞、脾胃积滞等引起的症状,如发热、口渴、口苦、咽干等。
2.利湿化痰:小青龙汤中的栀子、土茯苓和赤芍具有利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痰阻、痰湿壅滞等病症,如咳嗽、痰多、胸闷等。
3.行气和胃:小青龙汤中的桔梗和生姜具有行气和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机不畅、胃气逆乱等病症,如胸胁胀痛、呕吐、反酸等。
4.调理脾胃:小青龙汤中的甘草和大枣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
1.清热解毒:小青龙汤中的黄连和黄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减轻炎症反应。
2.利湿化痰:小青龙汤中的栀子、土茯苓和赤芍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和多糖,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加速痰液的排出,从而减轻湿热痰阻带来的症状。
3.行气和胃:小青龙汤中的桔梗和生姜能够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气机的顺畅,达到行气和胃的作用。
4.调理脾胃:小青龙汤中的甘草和大枣能够温和地调理脾胃功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从而减轻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症状。
1.感冒:小青龙汤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特别适用于湿热痰阻型感冒。
2.胃肠炎:小青龙汤可用于治疗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呕吐等症状,特别适用于湿热壅滞型胃肠炎。
3.胃痛:小青龙汤可用于治疗胃痛、胃胀等症状,特别适用于胃气逆乱型胃痛。
4.肠胃功能不良:小青龙汤可用于调理脾胃功能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肠胃功能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 古 中医药
酮哌酯胶囊 , 2 m g / 次, 口服 , 每 日三次 , 治疗 4周 ; 治疗组 : 特拉 4 1 %, 尿流率增加 3 5 %, 膀胱尿充盈率增加 4 6 %左右 。可见 , 氟 唑嗪片 , 2 m g / 次, 口服 , 每 日一次 , 睡前服 用 , 治疗 4周 。结 果 : 他胺治疗前列腺增 生有效 。 治疗组 : 总有效率为 9 3 . 3 %, 治疗前 前列腺症 状评分为 2 7 . 5± 4 雌激素 : 雌 三醇 5 . 1 分, 治疗 后为 l 5 . 8± 3 . 1 分; 对照组 : 总有效率 为 8 2 . 1 %, 治 前列腺增 生的原 因之一是体 内雄激 素增 多 , 而雌 激素具有 疗前前列腺症状评分为 2 6 . 9±5 . 7分 , 治疗后 为 1 7 . 5± 2 . 9分 。 拮抗雄激素的作用 , 口服雌三醇 , 一次 2 a r g , 一 日三次 , 连续 3周 说 明特拉唑嗪片对前列腺增生症 治疗有 良好疗效 。 或肌 内注射 , 一次 l mg , 隔 日一次 , 连续 5天 。可 以使 前列腺 增 2 5 a还 原 酶 抑 制 剂 : 非 那 雄 胺 生症状得到很好的改善。 5 还 原酶 抑制剂 可抑制前 列腺生 长 , 抑制前列 腺 内双 氢 5 植 物 提 取 成 分 制 剂 : 普 乐 安 睾酮水平 , 达到去除睾丸 的水平 , 使 前列腺体积显著 缩小 , 提高 中医认为肾气虚亏 、 血行不 畅 、 阻滞 尿路 是前 列腺增 生 的 最高尿流率 , 改善 阻梗性症 状 。李 凤 阁 随机选择 B P H患 者 主要原 因, 通利水 道 , 行 於散结 为前列腺 增生 的治疗 原则 。普 8 6例 , 交叉双盲法分为 : 治疗组 ( 4 7例 ) 非那雄 胺片 5 m g / 次, 口 乐安片是用油菜花 粉制成 的片剂 , 有补 固本之 功效 , 是治 疗 服, 每 日一次 , 连服 6周 ; 对照组 ( 3 9例 ) 特拉唑嗪片 2 m g / 次, 口 前列腺增生的 良药。晏学新 将 5 0例 B P H患者给予普乐安治 5粒/ 次, 餐前 嚼 服 , 每 日三次 , 4周 为一 疗程 。结 果 : 治 愈 服, 每 日二次 , 6周为一疗程 。结果 : 治疗组排尿梗 阻改善 率为 疗 , 9 7 . 0 %, 有效率为 9 5 . 7 %; 对照组排 尿改 善率 为 9 1 . 0 %, 有效率 3 0例, 有效 1 5例 , 无效 5例 , 总有 效率达 9 0 %。 为6 6 . 6 %, 夜 尿次数均减少 , 排尿 困难等症状 、 最 大尿 流率及平 综上所述 , 药物治疗是前列腺增生症 的有效方法 之一。但 均 尿流率 均明显改善 。说 明非那雄 胺片治 疗 良性前 列腺 增生 前列腺增生症是一个慢性过程 , 药物治疗必须坚持 。 参 考 文 献 疗 效可靠 , 使用方便 安全 。 『 1 ] 陈 剑 文. 特 拉 唑 嗪 片 治 疗 良 性 前 列腺 增 生 症 的 临 床 观 察 3 雄激素受体阻断剂 : 氟他胺 氟他胺 是由美国先令公 司在 7 0年代 初开 发 的, 通过 抑制 [ J ] . 数理 医药学杂志 , 2 0 1 1 , 2 4 ( 0 4 ) : 4 1 4— 4 1 5 . 2 ] 李凤阁. 非那雄 胺 治疗前 列腺增 生症 4 7例 [ J ] . 医药导报 , 二轻睾 酮与雄激素受 体结合而发挥抗雄 激素作用 , 使增生 的前 [ 列腺缩小 , 排尿症状和尿流率得到改善 。许长江把 B P H患者 随 1 9 9 9 , 1 8 ( 5 ) : 3 2 4 . 3 ] 晏学新 . 前列康牌普 乐安治疗 良性前列腺 增生症 5 0例 [ J ] . 机分为两组 : a .氟他 胺 , 2 5 m g / 次, 口服 , 每 日三次 ; b .安慰 剂。 [ 2 0 0 8 , 2 5 ( 8 ) : 7 6 7— 7 6 8 . 同时治疗 6个月。发现 : b组前列腺 体积 ( p v ) 及尿流 率无 明显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变化 , 膀 胱 尿充 盈 体 积减 少 1 8 %左右; a组 前 列腺 体 积 缩小
浅谈 小 青 龙 汤
王 天 麟
关键词 : 小青龙汤; 临床应用 ຫໍສະໝຸດ 图分 类 号 : R 2 8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1 6— 0 0 7 2一 O 1
小青龙汤 系原 《 伤寒 论》 的经典 方剂 , 其 功用外 可解 表散 寒、 内能温肺化饮 。其两 见于《 伤寒 论》 太 阳篇 , 其所 主之证 为 表不解 , 心下有水气 , 干呕 , 发热 而咳 。其兼 证有 六 , 亦 皆小青 龙汤加减 主之 。喻嘉言称其 : “ ……小青龙 一法 , 散邪之功兼 乎 涤饮 , 取义山泽小龙养成头角 , 乘雷 雨而翻江搅海 , 直奔龙 门之 意, 有以代大青龙 而擅江河 行水之 力 , 立法诚大 备也 。 ” 张锡 纯 赞之为 “ 治外感痰 喘之神方 ” 。 1 《 伤寒论》 之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首 见《 伤寒论 》 , 用 于辛 温解表兼 温化水 饮 , 小 青 龙汤证之原文 见于《 伤寒论》 第4 0及 4 1 条: “ 伤寒 表不解 , 心 下 有水气 , 干呕发热而咳 , 或渴 , 或利 , 或噎 , 或小便不利 , 少腹满 , 或 喘者 , 小青龙汤主之。 ” “ 伤寒心 下有水 气 , 咳而微喘 , 发热 不 渴 。服汤 已渴者 , 此寒去欲解 也。小青龙 汤主之 。 ” “ 伤寒表 不 解” “心下有水气” 阐明了此证的病 机为 外寒引动 内饮 , 水寒相 搏, 与《 素问 ・ 咳论》中“ 外 内合 邪 , 因而 客之 , 是 为肺 咳” 的阐 述不谋而合 。表实证仍在 , 故有条文 中提 到的发热症状 和太 阳 伤寒证 中所提及 的恶寒无汗 、 体痛、 脉浮 紧等 症状 。素有里饮 , 水饮停 于上 焦犯 肺则 咳喘 ; 停 于 中焦犯 胃则 干呕 ; 停 蓄下焦 则 小便不利 、 甚至少腹胀满 , 如程 昭寰在《 医学心 悟》 中提到 “ 水 蓄 下焦 , 留而不行 , 则小便不利” 0 ; 趋于肠则下利 ; 阻碍气 机则见 噎 。至于是否有 口渴的表现 , 4 0条 中的“ 或渴” 是 因水饮 内停 , 气不化津 , 故 以渴而不欲饮 , 不 多饮 为多 见 ; 而4 1条 中 的不 渴 则是由于病性为寒性 。 2 《 金匮要略》 之小青龙汤 《 金 匮要 略》 中也多次提及小青龙汤 , 如痰饮 咳嗽病 脉证并 治 中治疗溢饮 的原文为 : “ 病溢饮者 , 当发其汗 , 大青龙 汤主之 , 小青龙汤亦 主之 。 ” 而支饮 随证施治之第 3 5条原文 中日: “ 咳逆 倚 息不得 卧 , 小青龙汤 主之。 ” 溢饮 多饮风寒 郁闭肺气 , 饮 溢 四 肢肌表 , 当汗出而不汗出所致 , 治当发汗 , 使水湿从 汗而解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