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并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
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北京大学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
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北大有35个一级学科列全国三甲,数量高居全国高校第一(比第二名多11个)。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大学,每年只有各省市高考成绩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被北大录取。
北京大学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
清末/京师大学堂时期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学大臣。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同时兼任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打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02年12月,京师大学堂恢复。
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
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
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
根据学制,不同程度的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
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
1904年,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改为总理学务大臣,负责统辖全国学务,并另设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专管京师大学堂事宜。
京师大学堂统辖全国教育的职能因此分离,成为单纯的高等学校。
同年,进士馆开学,招收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届科举进士,即癸卯科(1903年)进士80余名和甲辰科(1904
年)进士30余名入学。
并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
1905年国子监停办时,一批未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
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开办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农科共七科,设十三学门,分别是经科的诗经、周礼、春秋左传,文科的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法政科的政治、法律,商科的银行保险,格致科的地质、化学,工科的土木、矿冶,农科的农学,中国近代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中华民国/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年(民国六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
同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这标志着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1919年(民国八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
军警当场逮捕学生。
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
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7~1929年间,北大处于动荡之中,并遭到严重摧残。
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
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复校,国民政府于8月6日恢复国立北京大学。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开始执掌北大,翌年一月正式就职。
1931年北大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设立合作研究特款。
动工兴建新图书馆、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等三大建筑,修建了大操场;理科各系设施得到相当的改善。
1935年,北大已建成实验室40多个,实验仪器6716件,标本15788种,药品及实习用具3100多件,设备条件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1937年9月,北京大学奉国民政府令南迁至长沙,与清华大学、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临时大学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全校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
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上课,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生,研究生学籍分属三校。
1946年7月胡适先生由美返国,9月正式就任北大校长,致力于北大之全面复兴,“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
双十节在国会街北大第四院礼堂隆重举行复校开学典礼。
胡适先生以其绝高的威望,延揽名师,可谓济济多士,萃集一堂。
1946年,该校聘任汤用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樊际昌为教务长,陈雪屏为训导长,郑天挺为秘书长,设33个学系(其中医学系下设18科)、两个专修科及独立的文科研究所,学生总数3400多人,恢复了比过去更大的光荣。
1947年年夏,胡适校长拟提议在北大组建原子能研究中心,并亲自联系钱三强、何泽慧、胡宁、吴健雄、袁家骝、张文裕、张宗燧、吴大猷、马仕俊等九人,“皆已允来北大”,后因时局变化未果。
1947年8月下旬,提出“十年高等教育发展计划”,集中国家最大力量培植五所成绩最好的大学。
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首次院士选举,北大10位教授入选,位居全国各高校之首。
1948年12月15日胡适校长离平南迁,由郑天挺、汤用彤、周炳琳三人主持校务,但表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2年政府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地质系、政法专业等脱离北京大学,或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并入其他相关院校。
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中国各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1955年,为了尽快建立中国的核工业体系,北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原子能人才培养基地——物理研究室(技术物理系前身)。
1956年,根据国家规划,集中北京大学等五校师生,在黄昆、谢希德教授的主持下,在北大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养了中国新兴半导体事业的第一批骨干。
1979年成立力学系,1982年成立社会学系,1983年考古学专业从历史学系分出独立建系,同年成立王选教授任所长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1985年成立北京大学第一个学院——经济学院,这是北大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
2000年4月3日,同根同源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2000年许智宏院士出任北京大学校长,2001-2002年,北京大学先后组建、成立了政府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04年首批五个试点国家实验室公布,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名列其中,2005年北京国际数学中心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筹建;“985”二期工程启动,北京大学提出“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前沿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调动各方面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北京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方针。
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北大以优良的治学校风,齐全的学科门类,雄厚的师资力量,显著的科研成果而著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成长了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
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京大学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
“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
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里走出的代代骄子无不都具备“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
校徽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
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原北大校长许智宏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
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