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简介
北大 组织 架构
![北大 组织 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ec5d6e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e.png)
北大组织架构
【实用版】
目录
1.北大简介
2.北大组织架构概述
3.北大组织架构的具体构成
4.北大组织架构的特点和优势
5.北大组织架构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正文
【北大简介】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所享有世界声誉的顶尖学府。
自建校以来,北大始终站在国家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沿,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大组织架构概述】
北大的组织架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调整,现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它包括了学校、学院、系所三个层次,并设有多个职能部门,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
【北大组织架构的具体构成】
1.学校层面:设有校长、副校长等领导职务,负责全校的宏观管理。
2.学院层面:各学院设有院长、副院长等职务,负责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3.系所层面:各系所设有系主任、所长等职务,负责系所的具体工作。
4.职能部门:包括教务部、研究生院、科研部、人事部、财务部等,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北大组织架构的特点和优势】
1.层次分明:北大的组织架构层次分明,权责明确,便于管理和决策。
2.专业性:各学院、系所的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3.灵活性:北大鼓励学术创新和跨学科合作,为其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北大组织架构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1.挑战:面对国内外高校竞争和教育改革的压力,北大需要在组织架构上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第1页共1页。
北大历史简介
![北大历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b9c4b4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b.png)
北大历史简介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
创建于1898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二十四年。
学校初名京师大学堂,是当时清朝政府为应对外国侵略、推行新兴科学和培养人才而设立的一所重要学府。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打破了传统文人教育的束缚,采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和设施。
期间,洋务派的提倡和推动使得学堂吸纳了诸多外籍教师和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文化及教育的发展。
1912年,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并在此后不断壮大。
北大自此以后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中心,也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的摇篮。
20世纪初,北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学校陆续增设新的学科和专业,不断拓展教育领域。
同时,北大注重研究和创造性学术活动,成为知识传播、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大成为了新中国的重要高等学府之一。
国家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北大积极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北大继续致力于创造杰出的学术成果,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北大历史悠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象征之一。
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变迁与进步,同时也见证了国家发展的脉络和变化。
北大始终以培养优秀人才和传播知识为己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大简介PPT课件
![北大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8a8087763231126edb11d6.png)
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身兼中国最高学府与国家教育部的
双重职能。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 “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
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 统,下立大学祖庭”。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
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
3
2、学校概况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初名
在学术期刊方面,北京大学所发行的部份学术期刊,是中国大 陆当中,少有获得国际知名的大学所认可、具品级的学术期刊。而 一些知名学府如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亦有与北大合作共同发 行期刊。
.
10
5、文化传统
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 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 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 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 耿正不阿北京大学体育馆的人格操守以 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 特殊的精神魅力。
.
13
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
学。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
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
科综合大学。
.
4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占地面积2.72平方公 里(4080亩),建筑面积142.23万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3.21万册。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 二级学科8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个。
毛泽东题写的北大校名
.
6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8个,二 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49个;自2002年以来,全国 先后三次完成了全部80个一级学科(军事学门类除外)的评 估工作。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69a131014791711cc79178b.png)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
北京大学校门
[2]
北大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机构,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3]
五四运动中,国立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
民国八年(1919)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蒋梦麟掌校期间,正是民族危亡内忧外患之时,而经过亡校风波的北大却在教学与科研水平稳步上升,被誉为“北大中兴时期”。“那个时候,大家自然感觉出一种新的兴奋,那就是打定主意,不顾一切,要努力把这个学校办好,努力给北大打好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从1930年到1937年的七年时间里内,蒋梦麟先生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舟的航向,竭尽智能,总希望把这个学问之舟平稳度过中日冲突的惊涛骇浪。北大得以平稳前进,仅偶尔调整一下帆篷而已。蒋梦麟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没。
北大历史及简介
![北大历史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3e2e8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5.png)
北大历史及简介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央与地方共管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是“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这是清政府成立的一所国立大学。
1912年,它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并于1919年成为一所现代化学制的大学。
此外,北大还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心之一。
自成立以来,北大始终坚持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宗旨,培养出了无数杰出人才,如钱学森、李政道、张充和、郭沫若、毛泽东等。
北大的办学宗旨是“爱国进步,为人类做出贡献”,坚持“知行合一”、开放、包容、创新、卓越的校园文化,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的创新精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北大是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之一,现有19个学院、12个直属部门,涵盖哲学、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医学、农学、管理等学科门类。
北大的教学、科研、服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
同时,北大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全国各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北大的校园占地453公顷,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设施和令人惊叹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其象征性建筑——“百年讲堂”,它位于紫竹院校区中心地带,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标志性建筑,自1960年代起就成为许多文化、艺术、学术活动的场所。
此外,北大还拥有美丽的园林、历史建筑、现代图书馆等多个景点,是游客们前往参观的热门景点之一。
总的来说,北大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它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观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和世界的各个领域中。
作为一所重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北大在推动中国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进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5923a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f.png)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创建的现代国立大学之一,其前身是创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
学校历史北京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曾在1862年创办的顺天府学堂,然而当时的学堂规模很小,没有正式成立学校机构。
直到1898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大学堂,标志着北京大学的正式创办。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以西方学习方法为主的现代高等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伟大的学术和政治人物,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校园景观北京大学占地约273公顷,并且拥有多个校区,在校园中有着多个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和景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关新园。
中关新园是北京大学的主校区,也是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里有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园林景观,如钟楼、教堂和致远楼等。
另外,北京大学校园还有国学馆、红楼、维夫堂等其他知名景点,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学术声誉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北京大学自创立以来就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而闻名于世。
学校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
尤其是在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北京大学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团队和教育资源。
此外,北京大学不仅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声誉,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口碑。
许多世界各地的学子都梦寐以求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以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
招生情况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的招生竞争非常激烈。
每年,数以万计的学生参加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入学。
北京大学的本科招生考试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类别,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科目。
符合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并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
国际交流北京大学也非常重视与国际著名高等学府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教授和学生的互访,并举办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简介PPT课件
![北京大学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ab07200912a216147929e8.png)
校风学风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学风
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
校风
校园文化
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百年来,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在不同的 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但始终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传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北大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
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大学的 重要在其学术上的生命精神。”学术是北大发 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 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 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 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 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 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
02
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北大堪称中国科学 的圣地。
北大作为对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其学术水平一直在国内傲视
03
同侪,各界出色业者及知名学者出自北大或曾在北大任职。在国际学术 排名榜中,北大在众多领域均高踞中国大学之首。在中国的各大排行榜 中,北大也多居首。
未名博雅 图 书 馆
百年讲堂 考古博物馆
未名博雅
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 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 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ae943dd7cd184254a3535d4.png)
国大陆乃至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 ? 2014-20年1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
全球第48位,蝉联中国内地高校第1。 ? 2014年英国QS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57位。
大家好
2
学校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
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
“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
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
大家好
4
校博石贝友舫公门楼 雅 塔
图光未书华名馆楼湖
花
神
乾隆诗碑
李静大园钊草庙像坪
大家好
5
专业排名
? 自然科学总分列全国高校第 2 名 。在自然科学的 4 个学科门中,理学 第 1 名,A++/445;工学第 30名,B+/469;医学第 2 名,A++/162。无农学 本科 专 业。
? 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居全国高校第 1 名, A++/557。在社会科学的 7 个学科门中,哲学第 1 名,A++/43;经济学第 4 名,A++/380;法学第 1 名,A++/361;文学第 1 名,A++/487;历 史 学第 3 名,A++/146;管理学第 4 名,A++/491 。无教育学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9f12af3c8d376eeaeaa31d7.png)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五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九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点、201个博士点;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
以上数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
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现有藏书已逾600万册。
北京大学校园简介PPT
![北京大学校园简介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cd5b0a4b73f242336c5fd7.png)
不过,在国外所作的有关大学 排名中,则往往是北京大学名 列国内第一,更曾获评为澳、 亚地区最佳大学,名列世界第 十四,比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及 东京大学等更高。
然而,单就中国大陆而言,大 学排名的首二位均不出北大和 清华,暂未见有其他大学能跃 居首二名内。
学 术 成 果
考 古 博 物 馆
图
胡 适
李大钊
茅 盾
马寅初
钱玄同
刘半农
学校概述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 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 多出32个)。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
我 们 明 天 巨 木 成 林 , 让 中 华 震 惊 世 界 。
我 们 今 天 东 风 桃 李 , 用 青 春 完 成 作 业 ;
我 们 走 向 海 角 天 涯 , 指 点 着 三 山 五 岳 。
我 们 来 自 江 南 塞 北 , 情 系 着 城 镇 乡 野 ;
收 拾 山 河 待 百 年 约 。
忆 昔 长 别 , 阳 关 千 叠 , 狂 歌 曾 竞 夜 ,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目 录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壹
历 史 沿 革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贰
燕 园 文 化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造型、环境协调三
方面高度统一的建 筑杰作。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a000009227916888486d7ef.png)
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软件与微电 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 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部 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 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 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 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 院,口腔医院,第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首钢医院12所 教学医院 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社会科 学调查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 深圳研究生院 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1 、著名校友
胡适(1891.12.17—1962.2.24) 对北大的贡献是:五四后的北大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自成一体,独领风骚。 其自由传统的形成首功在蔡元培,但与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人的努力也密 不可分。胡适是北大知名教授、“革新健将”,长期担任北大校长,“中兴” 北大功不可没。校长任期: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 个人成就: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哲学家。以倡导“五四” 文学革命著闻于世,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简介: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1910年 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 家杜威。191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被聘北大教授。作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他与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 引发了当时中国的文学革命。他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 《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 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902年出版的《尝试集》成 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 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 之作。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 《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 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 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 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 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 (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583a1242f60ddccda38a0df.png)
理由之一: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 理由之二:北大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大学
理由之三:北大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理由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理由之六: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理由之七:北大拥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理由之八:北大是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理由之九:北大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占地面积2.72平方公 里(4080亩),建筑面积142.23万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3.21万册。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 二级学科8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个。
北京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8个,二 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49个;自2002年以来,全国先 后三次完成了全部80个一级学科(军事学门类除外)的评估工 作。北京大学共有33个一级学科参与评估,其中有11个一 级学科排名第一,排名为全国前5名的一级学科共29个,名 列所有参评单位之首。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共有5个学部、 43 个 院 系 、 360 个 研 究 所 (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 验 室 、 18 个 附 属 和 教 学 医 院;105个本科专业、4个第 二学士学位专业、258个硕 士专业、249个博士专业3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任 教 师 2926 人 , 博 士 生 导 师 1169人。博士生5088人,硕 士生10031人,本科生14465 人。
理由之十:未名湖畔是读书求学最理想的环境
5、文化传统
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 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 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 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 耿正不阿北京大学体育馆的人格操守以 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 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0858612650e52ea551898d4.png)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重要成员。
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中国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
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北大有35个一级学科列全国前3名,数量高居全国高校第一(比第二名多11个)。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每年只有中国各省市高考成绩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被北大录取。
截至2011年,北京大学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
院士:据北京大学官网资料显示: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7人。
办学条件:截至2011年5月,北京大学普通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
学科建设: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中,北大参评学科48个,排名第一的学科16个、排名前三的学科35个、排名前五的学科38个,数量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北京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同样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32个)。
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
师资力量:截至2011年5月,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
截至2011年12月,文科资深教授42人,长江学者119人(全国第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3人(全国第一);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307c4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0.png)
北京大学以文、史、哲、经济、法学、医学、理学、工学等多学 科见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 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组织架构
北京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有多个学院、研究所和中心。学校拥 有完善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体系,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保障。
5
发展规划与未来展望
战略规划目标设定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01
北京大学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力争在国际上获得
更高声誉和影响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0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
优秀人才。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03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决策咨询,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
支持。
改革创新举措推进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地处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带,交 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校园环境
北京大学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校园内拥有众多 著名的景点和建筑,如未名湖、博雅塔、图书馆等,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
办学理念和特色
办学理念
北京大学坚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传统,致力于培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注重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相结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
北京大学介绍
学府之魂:北大的传统与变革之路
1
学校概述
目
录
2
学术研究与成果展示
Contents
3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4
校园文化与传承发展
2023年北京985大学名单及简介【精选】
![2023年北京985大学名单及简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5673ee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b.png)
2023年北京985大学名单及简介1、北京985大学排名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把北大办成全国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迁回清华园。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d7ae3f658fb770bf68a5503.png)
每日一大学NO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982,211工程,双一流A类院校。
学校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后几经转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北大下设8个学部(研究(生)院),有11个学科门类,涵盖了48个本科专业门类,开办了125个本科专业。
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7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
2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北大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年学者231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博士生导师2474人。
北大凭借每年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项目、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研究项目,产生出一批适合产业化合作的科技成果,形成了具有北大特色的科技成果项目库。
北大尊重学生选择,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荣誉课程等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多层次跨学科课程体系。
各院系梳理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块化培养方案,增大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的比例;在条件成熟的院系设立“荣誉学士学位”,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并参与实践创新。
北大以发现和探究为中心,实施导师制、本科生科研项目、实验与实践课程和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鼓励教师参与本科生“小班课教学”改革、利用慕课等形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探索,激发学生获取新知、探索未知的潜能。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3ce6db5fd0a79563c1e7219.png)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力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在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是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28624106bd97f192279e99e.png)
燕南园
燕南园,永远笼罩着一片静谧, 让人感到充满神秘。这里的确 有一种特殊的气氛,会让人不 由自主地降低说话的嗓音,放 轻走路的脚步。因为这里是学 界泰斗荟萃一地的处所,是北 大的象征,也是北大的圣地。 燕南园并不大,总共只有17幢 住宅。然而,正所谓“山 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80年来,曾经在这 里居住过的,差不多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如历史学家向达、翦伯 赞,数学家江泽涵,物理学家周培源褚圣麟,经济学家马寅初、 陈岱孙,哲学家冯友兰、冯定,化学家张龙翔、黄子卿,语言学 家王力、林焘,美学家朱光潜,生物学家沈同,法学家芮沐,文 学史家林庚,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只能用国宝云集来形容了。
百周年纪念讲堂
百周年纪念讲堂,是为纪 念北大百年校庆所兴建,它 坐落于燕园中心位置,建筑 面积1.26万平方米,最高处 34.8米,地上主体三层、地 下一层,风格独特,设施一 流,内设拥有2167个座位 的观众厅,以及多功能厅、 化妆间、排练厅、纪念大厅、四季庭院、会议室、展廊、贵 宾接待室、观众休息厅等场地资源,另有先进舞台机械及自 动控制系统、电影数字立体声还音系统等专业设备。讲堂在 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基础上,每年还承接推出文艺演出、电影 放映、讲座、典礼、会议、展览、新闻发布等活动数百场。
红楼七斋
红楼七斋即“德、才、均、备、 体、健、全”,单看这名字就知 道里面蕴涵了对学子多浓重的希 望了。尤其是整齐排列在未名湖 北岸的“德、才、均、备”四斋, 古香古色的雕梁、木柱、瓦当、 石阶和中国传统的门窗结构,即 继承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衣钵, 又明显带有西方文化的痕迹。这 四斋在民国时期是男学生的宿舍, 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北为阳” 现在这里是北大教务部和研究生 院的办公场所。斋院周围,有成 林的柏树,是当年的学生所种, 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之后,如今 已经枝繁叶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并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
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北京大学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
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北大有35个一级学科列全国三甲,数量高居全国高校第一(比第二名多11个)。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大学,每年只有各省市高考成绩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被北大录取。
北京大学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
清末/京师大学堂时期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学大臣。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同时兼任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打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02年12月,京师大学堂恢复。
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
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
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
根据学制,不同程度的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
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
1904年,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改为总理学务大臣,负责统辖全国学务,并另设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专管京师大学堂事宜。
京师大学堂统辖全国教育的职能因此分离,成为单纯的高等学校。
同年,进士馆开学,招收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届科举进士,即癸卯科(1903年)进士80余名和甲辰科(1904年)进士30余名入学。
并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
1905年国子监停办时,一批未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
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开办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农科共七科,设十三学门,分别是经科的诗经、周礼、春秋左传,文科的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法政科的政治、法律,商科的银行保险,格致科的地质、化学,工科的土木、矿冶,农科的农学,中国近代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中华民国/国立北京大学时期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年(民国六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
同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这标志着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1919年(民国八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
军警当场逮捕学生。
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
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7~1929年间,北大处于动荡之中,并遭到严重摧残。
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
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复校,国民政府于8月6日恢复国立北京大学。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开始执掌北大,翌年一月正式就职。
1931年北大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设立合作研究特款。
动工兴建新图书馆、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等三大建筑,修建了大操场;理科各系设施得到相当的改善。
1935年,北大已建成实验室40多个,实验仪器6716件,标本15788种,药品及实习用具3100多件,设备条件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1937年9月,北京大学奉国民政府令南迁至长沙,与清华大学、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临时大学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全校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
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上课,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生,研究生学籍分属三校。
1946年7月胡适先生由美返国,9月正式就任北大校长,致力于北大之全面复兴,“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
双十节在国会街北大第四院礼堂隆重举行复校开学典礼。
胡适先生以其绝高的威望,延揽名师,可谓济济多士,萃集一堂。
1946年,该校聘任汤用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樊际昌为教务长,陈雪屏为训导长,郑天挺为秘书长,设33个学系(其中医学系下设18科)、两个专修科及独立的文科研究所,学生总数3400多人,恢复了比过去更大的光荣。
1947年年夏,胡适校长拟提议在北大组建原子能研究中心,并亲自联系钱三强、何泽慧、胡宁、吴健雄、袁家骝、张文裕、张宗燧、吴大猷、马仕俊等九人,“皆已允来北大”,后因时局变化未果。
1947年8月下旬,提出“十年高等教育发展计划”,集中国家最大力量培植五所成绩最好的大学。
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首次院士选举,北大10位教授入选,位居全国各高校之首。
1948年12月15日胡适校长离平南迁,由郑天挺、汤用彤、周炳琳三人主持校务,但表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2年政府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地质系、政法专业等脱离北京大学,或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并入其他相关院校。
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中国各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1955年,为了尽快建立中国的核工业体系,北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原子能人才培养基地——物理研究室(技术物理系前身)。
1956年,根据国家规划,集中北京大学等五校师生,在黄昆、谢希德教授的主持下,在北大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养了中国新兴半导体事业的第一批骨干。
1979年成立力学系,1982年成立社会学系,1983年考古学专业从历史学系分出独立建系,同年成立王选教授任所长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1985年成立北京大学第一个学院——经济学院,这是北大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
2000年4月3日,同根同源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2000年许智宏院士出任北京大学校长,2001-2002年,北京大学先后组建、成立了政府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04年首批五个试点国家实验室公布,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名列其中,2005年北京国际数学中心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筹建;“985”二期工程启动,北京大学提出“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前沿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调动各方面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北京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方针。
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北大以优良的治学校风,齐全的学科门类,雄厚的师资力量,显著的科研成果而著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成长了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
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京大学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
“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
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里走出的代代骄子无不都具备“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
校徽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
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原北大校长许智宏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
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