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二 副词之程度、范围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 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左传 隐公十一年》
若止印刷二三本,未为简易。沈 括《梦溪笔谈 活板》
寡人蛮夷僻处,虽大男子,裁如 婴儿。《史记 张仪列传》
“仅”副词用法: 1、意思是“几乎、差不多、接近”, 言其多,读为去声,特点是往往在数 量词之前。 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白居易《与 元九书》 后居南海,仅四十年。 李朝威《柳 毅传》
二、古代汉语副词 (一)概念与内涵 副词是对动作行为或者某种性 质状态进行修饰限制的一类词。 它可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可能 性、情态等意义。
副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句子 的状语,修饰谓词性成分(动 词或形容词)或整个句子(句 首状语)所以传统上又称为 “状字”。
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划为实词范 畴,但在古代汉语中,由于其 往往是由动词、形容词、名词、 代词等虚化而来,并且副词表 示的意义比动词、形容词、名 词等要虚一些,所以传统上把 其归入虚词范畴。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先 进》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 石《孤桐》 以亏人逾多,其不仁兹甚,罪益 厚。《墨子 非攻》
2、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用来表示动作行为 施加者的范围、动作行为所涉 及的范围或者事物的数量范围。 按照其意义可分为三小类:
(1)表示总括,包括无遗(全 部)或很少例外 这一类副词主要由“皆、尽、
稍:情态副词——程度副词 1、逐渐地、渐渐地,情态副词(唐 宋前)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史记 项羽本纪》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 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江淹《恨赋》 2、稍微,程度副词(唐宋后)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归有光《项脊 轩志》
颇:程度副词 1、很、非常,言其程度高 李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韩 愈《张中丞传后叙》 2、稍微、略微,言其程度低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 尤深者观蛟龙。王充《论衡》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柳 宗元《愚溪诗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意思是“只、才、刚刚”等,言 其少,读为上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 国策 齐策》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 乐毅列传》
(3)表示共同做某行为 修饰动词性成分,常见的 有“俱、偕、兼、并、共、相 与”等,有“一起、共同”的 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 告子上》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 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 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曹操《求贤令》(表程度)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 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 张衡 传》(表情态) 此特匹夫之勇也。《史记 淮阴侯列 传》(表范围)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 司马谏议书》(表范围)
两行微相近。《齐民要术》 (程度)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斩之。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情态)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 楼记》(否定)
(二)古汉语副词的分类
有关古代汉语副词的分类 各家说法不一,采取常见的分 法,将副词按照其用法和意义 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
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 和谦敬副词六类。
3、或者、有时(情态、时间)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 杂记 下》 4、刚、才(时间)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 吕。《史记 平原君列传》 5、一旦(时间) 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吕氏春 秋 贵公》
“率”副词用法: 1、一概、全、都,表示所指范围的全部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韩 愈《进学解》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2、大抵、大概、大致,大概估量,表示 所指范围的绝大部分(常与“不过” 连用) 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背约,不 如勿许。《汉书 韩安国传》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 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韩 非子《五蠹》 群狗相与居,皆静无争。投以 炙鸡,则相与争矣。《吕氏春 秋 离俗览第七》
3、大凡、大概 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 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 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 之未洽,凡以此也。《资治通鉴》
(2)表示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 外 这类副词有“第、但、特、
只、直、止、独、徒、仅、唯 (维、惟)、裁”等,都有“只 有、仅仅”等意思。尤其是“但、 特、只、直、止、第、独、徒”
(2)表示程度低或轻微 这一类的副词主要有“少(阴 平)、颇、微、略、小、差”等, 都有“稍微、略微”的意思。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 赵策》 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小不如意,即求休罢。韩愈《论淮西 事宜传》 今耳目闻见,与人无别;遭事睹物, 与人无异,差贤一等尔,何以谓神而 卓绝?王充《论衡》 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 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 隐若一敌国矣!”《后汉书 吴汉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 东方朔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匆。杜甫 《新婚别》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 殊甚。《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良:
1、很,常与“久”连用,程度副词 秦王目眩良久。《战国策 燕策三》 2、的确、确实,情态副词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史记 赵世家》 良无盘石故,虚名复何益?《古诗十 九首》
毕、具、悉、举、咸、均、遍、 总、一、备、胜(旧为阴平)、 都、通、共、凡、率”等 ,有
“全、都”的意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 兰亭集序》 于是天月明净,都无纤翳。《世 说新语 言语》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尽 心下》 均如贵臣之计,则秦必为天下兵 质矣。《韩非子 存韩》 昔尧葬谷林,通树之。《三国志 曹丕传》
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 可胜理。《战国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绝句》 (注意:现代汉语中总的副词义“一 直、一向/毕竟、总归”在古代汉语 基本不见)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史记 周本纪》
“一”副词用法: 1、都(范围)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史记 曹相国世家》 2、乃、竟(情态) 寡人之过,一至于此乎?《史记 滑稽列传》
(3)表示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 加深、加重 这类副词一般用在形容词 或者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前而 起修饰作用。有“更、加、愈、 益、弥、滋”等词,意思相当 于“更加、越”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 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 闻者彰。荀子《劝学》
邻国之民不加少,而寡人之民不 加多,何也?《孟子 梁惠王上》
古今副词相同的地方是都能充当状 语,修饰动词和形容词性成分;不 同在于(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
有些古汉语副词同时又有与其副词 义类似的形容词义,能充当谓语或 修饰名词性成分 有些古汉语副词具有多义性 有些古汉语副词古代有些副词古今 用法和意义上有差异
或以吾城叛,吾所甚恶也。《左 传 昭公十五年》 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 君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涉于鱼齿之下,甚雨及之,楚师 多冻。《左传 襄公十八年》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左传 僖 公二十四年》
“凡”副词用法 1、凡是(用于句首,对一种规律 的总结)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 次之。《孙子兵法 谋攻》 凡载于诗书六艺,皆名之善者 也。韩愈《送孟东野序》
2、总共(用于数词前,表示总 的计数)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 ,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陈胜王,凡六月。《史记 陈涉 世家》
1、程度副词——程度副词主 要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 数量多少的程度,按照其所 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三类:
(1)表示程度之高、之深 这一类的副词主要有:最、 至、极、绝(表示最高程度)∕ 大(范围数量很大)∕太(表示 超过一定限度)∕殊、特、尤 (特别、非常)∕孔、甚、良、 颇(很、十分) 等等。
等词古音相近,意义也相近。这 类副词多与语气词“耳、而已” 搭配。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 竹树而已。 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君第重射,吾能令君胜。《史记 孙子 吴起列传》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 离娄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 梁惠 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