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鲁迅作品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鲁迅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并且能给予价值观尚未健全、自控力较弱的初中生以精神上的指引。
但是在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对鲁迅作品泛政治化的误读、偏读等原因,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文学魅力,加上初中语文教学对鲁迅研究新成果吸收不足而导致课堂教学过于保守滞后,在教学中忽略了鲁迅作品作为文学作品的整体审美,并一味地将“符号化”鲁迅形象复现给学生。
这不仅致使鲁迅作品教学效果甚微,同时还使学生对鲁迅作品产生一定的倦怠甚至是抵触的心理,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
因此,在初中鲁迅作品教学中应科学教学,以作品背景为依托,为学生还原真实的鲁迅形象,拉近学生与鲁迅先生的距离,力求实现学生在“亲其文、爱其人”的基础上走进鲁迅作品的艺术世界,感受鲁迅先生的真实人生。
本文着眼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以H市第N中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校200名初三学生及30位语文教师进行调查,并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是就问卷调查的结果来对初中鲁迅教学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鲁迅作品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鲁迅作品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鲁迅作品主题的解读僵化机械以及鲁迅作品课堂教学视野偏狭且偏重应试性这三方面。
而问题的成因主要是时代背景与生活体验大相径庭、特殊语言表达习惯加大学生理解难度以及传统课堂“教条式”授课模式的负面影响以及初中语文教学对鲁迅研究新成果吸收不足等方面。
第三部分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的具体措施,这一部分主要注重创设关注学生心理过程这一教学视点,以此来拉近学生与鲁迅先生的距离并提高鲁迅作品的实效性。
首先主要是依托作品背景重塑鲁迅形象,为学生还原真实的鲁迅形象,并积极寻找学生与鲁迅先生的精神契合点。
中学语文课中鲁迅作品教学方法探索
中学语文课中鲁迅作品教学方法探索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鲁迅的思想博大渊深,其文出神入化。
重视鲁迅作品教学,对于提高语文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鲁迅所处的时代与现代人的生活相去甚远,加上鲁迅作品的文言成分较浓,思想意蕴比较隐晦等,因此,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为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审视这位文豪,为学生开辟一条认识鲁迅的道路。
鲁迅作品的高超艺术价值是进行语言艺术熏陶的极好材料,教学鲁迅作品,我们要做到亲近、理解、阅读学习和创新。
一、通过文本亲近鲁迅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搞好鲁迅作品教学,首先必须打破陈旧的思想桎梏,从鲁迅各个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鲁迅的本真,还学生一个真实的鲁迅。
例如:《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小说,文中的平桥村就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尤其是一群淳朴、可爱的孩子,如双喜、阿发、桂生等,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具有未被宗法礼教束缚的个性和未经封建思想毒化的人性。
“夜航看戏”,“偷豆”等事件,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纯朴,这些作品充分继承了传统的写人记事的长处,再现民俗,重温人情,呼唤童真,把握好这一点,让学生接近鲁迅是完全可能的,这也能让学生感到鲁迅并不神秘,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生活经历应该说是可以引起共鸣的,进而对鲁迅作品产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打破神秘感特别对初一刚入学接触鲁迅作品的学生尤为重要。
其次,在教学鲁迅作品时,还要把鲁迅融入现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方式,再现鲁迅生活的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便于学生理解鲁迅及其作品,特别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对鲁迅与当代文化和思想的思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带领学生畅游鲁迅故居,通过江南水乡的民俗旅游,认识江南水乡的旅游文化;其中很多就是取材于鲁迅的作品,如“咸亨酒店”、“三味书屋”、“绍兴黄酒节”、“乌蓬船旅游风情节”、“鲁迅文化艺术节”等等,让学生在畅游优美的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的同时,感受到鲁迅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对鲁迅及作品的亲近与兴趣。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摘要鲁迅先生无论从人格到作品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熠熠生辉的重要组成,鲁迅先生的作品内涵深刻丰富,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立体,语言的风格鲜明。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鲁迅精神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本文主要分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找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的2019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其中鲁迅相关作品的编选情况,并对其选文情况和助读系统进行了分析,为继后探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对学生发放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相关的访谈;通过课堂实践观察鲁迅作品真实的教学情况,并依据数据分析出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些教与学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于今后初中的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ABSTRACTLu Xun's works,from personality to works,are the most brilliant and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Lu Xun's works are rich in connotation,full of three-dimensional figures and distinctive in language style.As an important wri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Lu Xun's spirit edifies Chinese youth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u Xun's works teaching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In the first part,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2019 edi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mpilation of Lu Xun's relevant works,and analyzes the selection of articles and the reading aid system,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discuss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blems.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teaching of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compiled by the students'Distribution Department,and the relevant interviews with the teachers.The real teaching situation of Lu Xun's works is observed through the classroom practice,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ata.The third part mainly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future.Key words:Ministry Edition,Junior Chinese,Lu Xun’s Works,teaching目录绪论 (1)(一)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二)文献综述 (2)(三)研究方法 (5)(四)研究的条件和思路 (5)一、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概述 (6)(一)鲁迅作品的选编情况 (6)(二)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10)二、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和结果分析 (12)(一)问卷调查说明 (12)(二)调查结果分析 (13)三、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策略探究 (19)(一)学生学习鲁迅及其作品的建议 (19)(二)教师教授鲁迅及其作品的建议 (20)结语 (25)参考文献 (26)附录1 (28)附录2 (30)致谢 (31)绪论鲁迅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摘要:本论文以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为主题,通过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的作品,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该论文分析了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措施,以期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鲁迅作品,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正文:一、引言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问题,并引发了人们对于自身处境和历史前途的深入反思。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的作品,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鲁迅作品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压力和人民的苦难,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人类的命运。
因此,学生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人生感悟。
三、鲁迅作品教学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学习法鲁迅作品的教学要以启发式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自己去思考、去理解。
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摆脱既定的思想,拥抱真善美,使其逐渐对鲁迅的作品充满兴趣和好奇心。
2、比较法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比较鲁迅和其他作家的作品。
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感受到鲁迅的思想、写作风格和文学成就。
四、鲁迅作品教学的教学策略1、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2、个案研究法鲁迅的作品是富有思想性和深度的,学生对鲁迅的作品的重要理解和评价可以用个案研究法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用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思想、文化、人物等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并提高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教育的质量。
语文课作为最基础的文化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鲁迅的小说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鲁迅小说的价值在教学中的体现鲁迅小说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价值,都可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真实、鲜活、接近生活,能够通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描绘,深刻地展现出人类的各种情感和价值观,带给人们与日常生活相关、深层次的启示。
这些启示,能够用于开展初中语文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语文能力训练。
二、教学中鲁迅小说的运用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小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鲁迅小说,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此时,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讨论、问答和阅读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捕捉小说中的关键信息,并从中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学生在介绍鲁迅生平和作品特点的基础上,应重点说明作品的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并通过作品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启发学生文化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和阅读时,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与比较,以便学生掌握文字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表达能力。
4.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理解学生在读鲁迅小说时,应重视作品对学生思想、心灵和人生的影响,在读后的讨论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生哲学,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实施鲁迅小说教学的困难鲁迅小说教学在课程实施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鲁迅小说语言难度较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中文语言水平和文化素质;其次,鲁迅小说大多揭示社会丑恶,有些内容不太适合初中学生,因此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统编初中语文《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初中语文《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
如何进行《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前进行充分的准备。
他们需要对《朝花夕拾》进行深入的研读,熟悉其中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水平,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提供依据。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朝花夕拾》是一部富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观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朝花夕拾》是一部由多个故事组成的作品,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节。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整体把握和局部理解,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归纳、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跨学科的教学。
《朝花夕拾》所描写的时代背景正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动荡时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朝花夕拾》是一部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语言艺术和文学特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总之,《朝花夕拾》是一部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通过充分准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阅读策略、跨学科教学和培养审美能力,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朝花夕拾》中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摘要回顾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鲁迅作品的数量占有一定的比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作品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鲁迅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魅力、创作风格,以及其深刻的思想,都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学习鲁迅作品与鲁迅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然而在实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现象,这不利于语文教育和学生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中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鲁迅作品深入学生心中,这对教师来说也是新的挑战。
全文共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是阐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首先对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篇目进行统计,并简要阐述选入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的特点。
其次,基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分析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即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能力两方面出发,结合具体篇目论述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也为下文的探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则是对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现状的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章是根据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希望进一步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加深中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鲁迅作品;教学价值;问题;策略ABSTRACT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number of Lu Xun's works accounts for a certain proportion,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importance of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Lu Xun's unique linguistic charm,creative style and profound thoughts in his works have becom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Chinese teaching.School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Learning Lu Xun's works and Lu Xun's spirit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task.However,in the actua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there are still some phenomena that teachers are difficult to teach and students are difficult to learn,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student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core accomplishment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new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eachers'teaching.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let Lu Xun's works penetrate into the hearts of students,which is also a new challenge for teachers.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First of all,statistics are carried out on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u Xun's works are briefly expounded.Secondly,the teaching value of Lu Xun's works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nature of Chinese curriculum.Starting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and Chinese abili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of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articles,which also provides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tus of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students'learning and teachers'teaching,and analyzes the reasons.The third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It is hop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u Xun and his works,so as to improve their Chinese literacy.Key words:Lu Xun's works;teaching value;problem;strategy目录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 (2)三、研究综述 (3)四、研究方法 (5)五、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目标 (5)第一章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7)第一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安排 (7)第二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9)第二章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18)第一节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8)第二节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3)第三节问卷调查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28)第三章初中鲁迅作品教学应对策略 (31)第一节提升教师素养策略 (31)第二节引导学生学习策略 (33)第三节改进教学方法策略 (34)第四节教学应对策略的举例 (38)结语 (48)致谢 (50)参考文献 (51)附录 (54)绪论一、研究背景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作品不仅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新文学方向的代表。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作为经典教材被广泛使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一、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鲁迅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因为他的作品既具有文学价值,又有思想价值;而且因为他的作品涉及广泛,适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鲁迅的著作中几乎囊括了现代中国的各个方面,既有关于民生的抨击,也有关于思想启迪的示范。
例如,《药》、《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都是中学生接触到的鲁迅的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还能引导学生思考个体面对民族的角色和尊严问题。
二、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一)注重语言和文学形式的解读鲁迅的作品语言简练、有力,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其语言的魅力。
另外,鲁迅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文学形式,如白话小说、小品文等,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解析。
(二)注重情感教育鲁迅的作品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十分有益。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分析鲁迅作品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三)注重思想启迪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不容小觑,因此,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重点讲解其思想内涵。
学生的思想和世界观也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和熏陶。
(四)注重情境解读鲁迅作品的背景是社会现象、文化变迁等,学生应该把作品放入情境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其内涵。
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是当时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阿Q的生活环境、民族问题等背景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读作品。
总之,在教学鲁迅作品时,老师们应该注重启示性、思考性、启发性和魅力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教育目的。
浅谈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
浅谈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浅谈学校阶段鲁迅作品教学对于鲁迅作品,茅盾评论说:"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经常是制造新形式的先锋。
'这些"新形式',除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外,当然还包括他特有的语言风格。
其语言结构的繁复、修饰语的叠加、标点符号的活用,都是同时代作家所不行比拟的。
这一点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诸多篇目中,都能感受得到。
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由于鲁迅作品作为文学作品,要让同学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说出这些体验,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一、鲁迅作品在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地位1、鲁迅的现实主义风格。
宏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用他的笔显示了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特色。
鲁迅的作品,不仅以其革命民主主义观点、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显示着他的创作与我国传统的进步文学的深刻联系,而且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明着五四新文学和我国古典现实主义作品的继承和进展,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进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鲁迅小说中的典型化人物。
环境、情节、人物作为小说的三要素,在语文教学中始终被广阔老师重视着。
尤其是其中的人物,很能打动同学。
周遐寿《鲁迅小说的人物》一文中谈到:"其艺术感染力,假如并不是在一个详细的个人身上,而在具有广泛的类型人物上;那可以说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委掉,变成旁观者,而是疑心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
'这样的艺术效果,真正体现了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
3、鲁迅对于孩子的关注。
"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想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因此,鲁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可见鲁迅对于孩子的关注。
同样,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形象鲜亮的儿童形象。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探索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探索一、引言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其中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鲁迅的作品以鲜明的思想和激烈的社会批判性而闻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
因此,探索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鲁迅作品的特点与价值鲁迅的作品以深刻地揭示社会现实、批判封建思想和追求人性解放为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以小说、散文和杂文形式广泛流传,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无论在文学价值还是思想内涵上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教授鲁迅作品,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审视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深入思考人性的善恶、社会的公正和个体的尊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鲁迅作品教学的目标与任务鲁迅作品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形成多元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解与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通过讨论与辩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写作与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和主动探究,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四、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启发性教学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提问、分析、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深层次问题,例如作品中表达的社会现象、人物性格的塑造等。
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思考,使学生能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形成更加独立的思考方式。
2.问题导向教学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作品内容或主题提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和阅读材料,以寻找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研究
-教I材玛设-2021/04部循版初中语文毅材中鲁迅作品的选.循列究◎陕西/申朝晖张卓牛皎摘要:鲁迅的作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拟对比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鲁迅作話选编问题,阐述鲁迅作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状况。
从鲁迅作晶的思想精神以及艺术风格、符合中学生认知等三个方面,剖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鲁迅作品的原因。
提出教学建议:增加鲁迅作話选编的文体、注意作品的递进性、适当对鲁迅作品中的语言进行规范化处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了解鲁迅及其作岛。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研究当前课程改革正处于火热进行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使用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集中关注。
对教材中鲁迅作品进行研究,就教材编写人员来说,有助于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
同时,对日后教材版本的更新提供了借鉴。
就教师而言,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帮助教师理解教材,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学生而言,可以提升对鲁迅作品学习的兴趣,更全面地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因而,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的选编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概况(一)鲁迅作品的选编数量鲁迅共有7篇作品被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在初中语文教材143篇课文中,所占比例高达4.9%。
鲁迅也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作品数量入选最多的作家,这从侧面说明了鲁迅作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
(二)鲁迅作品的选编篇目概况及其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9篇与鲁迅相关的文章,其中有7篇为鲁迅作品,1篇名著导读,1篇纪念文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8篇与鲁迅相关的文章。
其中有6篇鲁迅作品,1篇名著导读,1篇纪念文章。
笔者通过部编版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篇目对比,具体阐述鲁迅作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概况。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5篇鲁迅作品与苏教版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相同,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故乡》《孔乙己》。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研究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研究如下: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共选鲁迅的作品八篇,包括散文、小说和杂文。
散文中的童趣、童心、童真,如《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小说中独特的“儿童视角”,譬如《社戏》、《故乡》、《孔乙己》以及杂文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
由于2013年秋季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再次修订,删去了七年级上册的《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成为了初中阶段学到的第一篇鲁迅先生的课文,本篇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位置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成长足迹为主题,这篇课文讲的是童年生活的两个空间:既是生活空间,更是精神空间。
课文的教学要特别凸显出时时刻刻都蕴含于其中的“童趣”《社戏》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呐喊》。
本篇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位置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课文主要选的是反映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
小说中“我回忆中的世界是一个儿童的世界,那个世界是完美的,充满了童心和童趣。
原文中作者以饱含的深情,写了“我”小时候同小伙伴从平桥村夜里划船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在前后对比中彰显出的作者对逝去的童年的追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而小说《故乡》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位置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所编选的四篇课文都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
“我”在回忆中储存了儿时与闰上的关系,是美好的,充满童心童趣的。
小说《孔乙己》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位置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以人物画廊作为主题,编入了四篇中外知名小说,它们都是写人物方面的名篇。
这篇课文是以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但我们发现它构成的却不是一篇童话作品,不是一篇儿童小说,而是地地道道的有着严肃主题的社会小说。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为标题,阐述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教学的策略,从而探究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及作用。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文学就被称为是“古今最伟大的文明”,而鲁迅作品就是文学的精华,是穿越历史的百年经典,具有独到的文学价值、哲理思想以及强烈的实践意义。
因此,鲁迅的作品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鲁迅的作品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鼓舞他们的文学创作灵感,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营造一种良好的师生情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心智与社会能力。
二、教学策略1、注重故事情节的铺垫在鲁迅语文课教学中,要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重视故事情节的铺垫,让学生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
2、注重内容的文学性鲁迅的作品不仅是故事,同时也是文学的行文,它的每一个句子都具有文学性。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作品的内容和文学性,在教学中注重作品的表现形式,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文学艺术之美。
3、注重讨论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程度不一,有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停留在表面,无法感受到蕴含在其中的哲理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重班级活动、小组讨论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鲁迅作品,从而更好地掌握作品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4、注重作品的实践意义鲁迅的作品教育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并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学生的实践中。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鲁迅作品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总结鲁迅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哲理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故事情节的铺垫,注重内容以及作品的文学性,鼓励班级活动、小组讨论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并能够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教育意义与作用。
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的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鲁迅的许多作品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鲁迅的作品也是必选的经典之一。
然而,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既要关注作品本身的风格、表现和意义,也要考虑教学方法、教材组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这就是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1.探究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思想内涵和时代背景,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
2.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教材组织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首先梳理鲁迅作品的文学特色和风格,分析其写作手法和表现艺术;然后探究鲁迅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涵,深入剖析其积极意义和反思性质。
(2)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阅读教学、讲解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读鲁迅的作品,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3)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材组织:重点在于调整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增强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在教材中的呈现效果。
(4)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作品本身的文学特色、社会背景和时代环境等方面,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教育教学资料和教学案例,从多角度、多维度探究问题。
(2)调查研究法:开展问卷调查等实地研究,了解教师和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和教学情况,掌握真实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教学内容,进而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和教材组织安排。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最具
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至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上世纪20年代,鲁迅作品就已被选入语文教材中,但近年来鲁迅作品
在语文教材中是否删减存在着争议。
鲁迅作品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的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教育界都应对鲁迅
作品给予高度的重视。
本论文笔者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主要研究方向,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的立意进行了介绍,对国内鲁迅作品教学研
究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
文章第一部分对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文鲁迅作品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汇总分析,总结出历年来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
的篇目,意在梳理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情况。
第
二部分是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对中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了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针对学生兴趣、教师知识储备、教材编排、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结合当下学术界的鲁迅研究成果以及现代教学技术,对教师素养、教学方法以及
教材选编等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旨在解决教师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拉近学生与鲁迅间的关系,用鲁迅的精神激励和影响学生,提
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学素养。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中的教学 方法和策略
04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评 价
鲁迅作品教学评价的方法
阅读理解: 分析鲁迅 作品的主 题、人物、 情节等
写作技巧: 评价鲁迅 作品的语 言、修辞、 结构等
思想内涵: 挖掘鲁迅 作品的深 层次思想 内涵和价 值观
历史背景: 结合鲁迅 作品的创 作背景, 分析其历 史意义和 现实意义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鲁迅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提 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 法,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 a. 教学目标:理解狂人的内心世界,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 b.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 c.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对鲁迅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案例二:《呐喊》教学案例 a. 教学目标:理解鲁迅的创作背景,感受其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b.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创作背景 c.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对其 创作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02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 方法
鲁迅作品教学方法的分类
阅读理解法: 通过阅读鲁迅 的作品,理解 其思想内涵和
艺术特色
讨论交流法: 组织学生进行 讨论和交流, 分享对鲁迅作 品的理解和感
悟
写作训练法: 通过模仿鲁迅 的写作风格和 技巧,提高学 生的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文本解读的教学策略文科研修部林锡潜一、鲁迅作品的文本解读的起点(一)把握历史语境,还原时代真实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老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钱理群读懂鲁迅作品是教学的起点。
而读懂文本的前提,就是文本解读,不能离开其历史语境。
鲁迅作品的创作时代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毁坏这铁屋”,“改造国民精神”,是他写作的目的。
所以我们在注意到他的强烈反封建的同时,更要看到他“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启蒙方面的内容。
人不能脱离历史,在分析鲁迅作品的同时必须涉及社会环境,以及作家自身的情况,而不可孤立的静止地去看作品。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应当立足作品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忌讳以今人眼光的现代化来看待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生存处境的人们。
要把握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作家生存处境,这会影响到他的思想;一是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况的真实,这也是特别要准确把握的。
譬如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收录1918年至1922年之所作,这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失败之后的历史沉思,继之是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及五四文艺复兴。
分析《故乡》、《孔乙己》和《社戏》,对此都要留意。
而这不仅跟选自1936年所著的《朝花夕拾》散文集的《从百花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篇的思想情感之所向有别,与退潮期所著的《野草》集中的《雪》和《风筝》也有所不同。
因为它们必然濡染了一定时代社会现实的气息。
关于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我们可以看《孔乙己》这篇小说,作品写了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剧。
主人公总是那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他最后在别人的笑声中走向死亡……这就是孔乙己。
但孔乙己不是他的本名,而只是他的绰号,而且他的绰号还是来自儒家文化的内容,寓示着他的最终命运,必将成为儒家文化的牺牲品。
我们只要再联系《阿Q正传》和《祝福》就可以深知,他和阿Q、祥林嫂一样地没有规范的姓名,名字的失落寓示着灵魂被扭曲,生命价值被否定。
那么,孔乙己的价值是什么呢?他温和、善良、公平、诚信,也好学,执著,有爱心。
如文中写到关于茴香豆的情节,他主动想教“我”写茴香豆的茴,并说‘回’字有四种写法,“我”却冷落他,“努着嘴走远”,这时候,他有什么表现呢?他是“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这表现了他温和善良好学和有爱心;他给每个孩子一粒豆,见出其公平公正;他后来因为所剩不多,不再给孩子茴香豆,是诚实的表现。
文中还这样写道:“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这可以看出他的诚信。
等等诸如此类的描叙,都可以印证。
他专心于儒学,爱读书(发展到偷书是过激了些,但也不是不能原谅),这些也还是那时读书人的真实,说好学也是可以的。
我们不能脱离了那个时代真实处境。
那个时代的他的人生处境,使他不可能不对封建科举存在幻想,应该说与孔乙己生存的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也都以十载寒窗,考取功名为共识,在那个时代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
所以他受到其毒害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再说了,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是不会将“毒害”这词与科举功名联系着来思考的。
只有把握了孔乙己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才能理解鲁迅说的这篇小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为什么鲁迅不说他深受封建科举思想的毒害呢?正是他觉得主人公生存的那个时代,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才不特别说明。
但传统的看法却认为孔乙己的命运是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而造成的,是社会问题的悲剧,时下也有人认为,孔乙己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他不仅迂腐、不求上进、好逸恶劳,甚至也不懂得生存,不能适应环境,这导致他的悲剧命运。
这些说法就都是没有注意到人物的生存状况的真实而犯下的认识错误。
当然作者在同情其悲剧命运的同时,对封建科举制度持以否定态度也是必然的,作品对旧知识分子是有警示作用的。
(二)文本拓展与多元解读的尺度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鲁迅的这段话给我们两个方面的启迪,一方面是作品主题阐释的多样性,确实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普遍现象,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多元的解读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如果没有立足文本的历史语境,慎重解读,有可能会对作品的主题意义理解上南辕北辙。
文本的主题是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不同的读者可以透过作品的语言体系,在理解其中的社会、历史、传统的涵蕴的基础上,对其主题作出种种有说服力的阐释与理解。
多元的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有专家认为,“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为此可以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多元的解读。
但要注意的是,应当在把握了一定尺度下对多元解读的认同和提倡,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时下中学课堂上的文本拓展与多元解读的教学,往往重视引入文本创作背景及专家的评论文章,以拓展为手段,目的在于构建新的解读观点。
如有的老师通过搜集材料,获得了故乡的创作背景:1918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他的幼年伙伴章运水特意从农村进城探望,向他讲述艰难处境。
1921年鲁迅根据这段经历,以章运水为原型塑造闰土形象,创作《故乡》。
于是这位老师就在教学中直接将《故乡》的教学重点,导向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探讨,这一取向与《故乡》的出处《呐喊》集的总纲有较大的出入,值得商榷。
这种多元解读如果不加引导,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中的附会解读,过度诠释,造成一种无限衍义的不良态势。
二、鲁迅作品的文本解读的策略(一)注意整体联系考察文本解读需要有一个整体联系的意识,这样才不至于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不能仅凭主观孤立地抽象地理解,而需要一种开放的意识,综合考察的探索。
封闭的态度,单一的方法,是不容易挖掘出鲁迅作品的深层文化意蕴,并感受作品当中的诗意的。
如对《孔乙己》的主题分析,如果仅仅停留在政治思想意义的层面上,那么我们会说“《孔乙己》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显然,这样的主题的理解,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1、注意文本中的上下文的联系譬如小说《故乡》中的人物杨二嫂,这个形象好像是很招人非议,鲁迅在作品中两次写到她“终日坐着”。
先是写她“确乎终日坐着”,然后是写她“而且终日坐着”。
我们只要是理解了“终日坐着”,而且注意到作品中前后两处写到这同样的四个字,就可以明白鲁迅的用意,这分明暗示豆腐店女老板实质上是个稳重而专注于做生意的美女。
只有这样联系的态度,才能把握好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才能够体会鲁迅多重性的深沉情感。
如果我们仅以孤立静止的观念看待一个作家的作品和他笔下的人物及其思想内蕴,获得的必然是片面的解读结果。
再如《风筝》,作者这样写到,“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又说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既然“还是严冬的肃杀”,为什么春天又来临?这也同样要通过上下文的联系解读,才能明确文句的蕴义指向。
而且这里的两次“久经”的反复是很有意味的,很能够表现鲁迅内心情感的深处。
如果理解了鲁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失乐园的心理情感,就会悟出那其实既是作者特殊心境的外化,又是某种情境下的写实。
文本的上下文联系考察,有助于对主题阐释的正确把握。
如《故乡》的主题阐释,只要真正把握文章的最后一段,读懂最后一段,那么主题的阐释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这里的联系不能切断,一定要完整性地解读。
这最后一段的理解,联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固然也曾有过美丽,但不能延续到现在,不能延续到现在,是因为人产生了变化,人的精神贫乏麻木落后导致了美丽只能成为神话,而不能延续于今。
那么未来呢,没有了现在,又谈何未来。
只有立足于今天的努力变革和坚持,才能获得希望,归结到底这是主人公,人的问题,是国民性改造的问题,由于《故乡》收入小说集《呐喊》,所以这还必须联系《呐喊》思想总纲才行。
鲁迅考虑更多的是人的问题,《故乡》是,《孔乙己》是,故乡人变了,故乡才变,故国才变。
这是带有人文主义启蒙色彩的鲁迅对故乡人及其出路的思考。
2、注意文本互涉的联系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应持有多元的开放意识,但要注意文本之间的联系,这是文本的互涉性特点所决定的。
“文本互涉”也称“互文性”,主要是指不同文本之间结构、故事等相互模仿(包括具有反讽意味的滑稽模仿或正面的艺术模仿)、主题的相互关联或暗合等情况。
当然也包括一个文本对另一文本的直接引用。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这种现象,在同一作家的不同文本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作家实际上不可能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完整地表现自己全部的思想观念,因而必然会在潜意识里多次修补作品,从而导致“文本互涉”的现象产生。
经过分析解读,鲁迅不少作品都可以看出是“互涉性”文本。
如初中课本的小说《故乡》和《社戏》就有互补的意味,与此相联系的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等。
鲁迅作品的写意性特征突出,乐土的桃源味十足。
如《社戏》中这样写道,“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但在我是乐土”。
这样的措辞和表达,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也显示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头介绍百草园时这样写道,“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此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故乡》中的那段对看守瓜田少年闰土的描写。
应该说这就是鲁迅曾经追寻的精神家园的模式。
而从中我们也进一步体会了文本互涉的特点存在。
所以对于鲁迅作品,我们应当将其视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系统,一个共同的文本世界。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鲁迅作品主题作出多元解读,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引导他们学会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如讲到《阿长与<山海经>》,可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使学生对长妈妈有更深刻的认识。
再如,可以以《社戏》中的景色优美,富有生气的江南农村,与《故乡》里一片凄凉萧条景象的江南农村作对比,就更容易发现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日益深化,也将有助于学生理解鲁迅作品中寓情于景、以文传意的创作风格。
其实,只要注意联系比较,不难发现或感悟,《故乡》中表现出来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及平等自由的意识情感,可以在《社戏》中的阿发、双喜这些儿童美好心灵中去找到;而《故乡》中的失乐园的怅惘心情,也可以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雪》等作品中找到共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