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LUTI循环
《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
《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下面为大家带来教学相长的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原文:虽有嘉肴,弗食,无人知晓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无人知晓其仁义也。
就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导然后知困。
言严重不足,然后能够二元关系也;知困,然后能够力行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注解:佳(嘉(yáo))肴:美味的菜肴。
肴,熟肉食。
旨:味美。
至:到达了极点。
就是故:因此。
困:(受到)阻碍,不通。
自反:反过来建议自己,自己反省。
自强(qiǎng):自己督促自己。
强,勉力,勉强。
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导别人,也能够快速增长自己的学问。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口)尝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
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
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写作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无人知晓其旨也(2)虽有至道(3)知困(4)教学相长也2.翻译(1)学然后知不足,教导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教学相长》分散论证了____和___的关系,说明了___的道理。
【参考答案】1.(1)味美(2)即使(3)疑惑(4)加深,推动2.(1)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
(2)所以嘲弄人和自学就是相互促进的。
3.教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教学相长》成语典故
《教学相长》成语典故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对于这段话,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学与教的关系:“教学相长”强调了学与教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而通过教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发现自己的困惑,进一步促进自己的学习。
自我反思与成长:文中提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意味着我们要善于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只有不断反思,我们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学学半”表明了教学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整体意义:“教学相长”不仅仅局限于学与教的层面,它还可以拓展到个人的成长、团队的合作以及社会的发展等多个领域。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
从前有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师,他的名字叫支离益。
他经常给学生讲学,学生们也都很尊重他。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支离益:“老师,您的学问这么渊博,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呢?”支离益笑了笑,回答道:“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
我只是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学生听了,疑惑地问:“那您是怎么学习的呢?”支离益说:“我喜欢和学生们交流,从他们那里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也喜欢读书,从书中我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此外,我还会不断地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我的所学。
”学生点了点头,又问:“那您是怎么教学生的呢?”支离益说:“我认为,教学生就是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都能够有所收获。
”学生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老师您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支离益笑着说:“不,我不是什么伟大的教育家,我只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普通人。
最新《教学相长》ppt课件(17页)教学讲义ppt
背景资料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 各种礼仪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 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它集中体现了先 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 社会的重要资料。
抄写课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
第3章 流程控制语句
(一) 教学内容 1. if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2. switch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3. for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4. while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5. do---while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6. continue和break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7. return和goto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111...15 23 n
第3章 流程控制语句
3.5 while语句
5. 应用编程举例
例3_9 有一家企业,若年产值平均增长率分 别按2%, 4%, 6%,…, 20%计算,问分别需要 经过多少年才能使年产值翻一番。 分析:假定把当年的年产值定为1个单位,则 翻一番就为2。设年产值平均增长率为x,经 过的年数为n,n年后的产值为y,则y的计算 公式为y=(1+x)n
第3章 流程控制语句
3.2 if语句
5.程序举例
程序3_1
程序3_2
程序3_3
6. 应用编程举例
例3_1 编写一个程序,判断从键盘输入的任一个年份是否 为公历的闰年。公历闰年的计算方法是:若一个年份能够 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的是闰年,若一个年份能够被 400整除的也是闰年。
什么是教学相长
什么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语出《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与学互相增长,通过教授、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教师也可借此提升自己,通过教学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解决自己的困惑。
故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在我们现在一般性的理解中,“教学相长”中的“教学”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也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在“长”,学生的“学”也在“长”,从而两方均获益。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教学相长”原文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即使有美味,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至道,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欠缺,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省察;知道理解不透,然后才懂得应该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深味这段话,显然,所谓的“教学相长”仅指教师这一角色而言。
“教”是你的教,“学”也是你的学。
你的“教”,可以有其他目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却是“知困”,也就是认识到自己学问、品德、方法上的缺陷;你的“学”,可以有其他目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却是“知不足”,发现自己学问、品德、方法上的欠缺。
如果说你的“学”是为了“教”,那么在“教”的过程中,你会察觉到你的“学”还不够,“教”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促使你反省,你警悟,从而更好地去“学”。
因此,经过这样的循环往复,你的“教”会得到增长,你的“学”也会得到增长。
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这样的人首先就是一个对自己“至诚”的人。
他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个体生命,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是不“完善”的。
他的学,是为了“止于至善”,他的教,同样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教学相长 相互促进
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我们大家都知道当前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简单十二个字言简意赅,师生关系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人际关系,而教学相长对于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一轮的教师继续教育引导我们教师走进新课程,在课改中成长.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我们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学习,实现共生.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在《陶行知文集》中这样说过:“只须你甘心情愿地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要想留住“思想的青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放下所谓的“师道之尊”,敢于做学生的“学生”,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教学相长一词出自《礼记学记》:“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之,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的两方面只有互相影响和促进,才能得到提高.好学是可以传染的,不单好学的老师可以带动学生,同样好学的学生同样可以带动老师.就地位而论,好学的老师对于学生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做老师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其实我们老师并不是单纯地贩卖知识,就自以为自己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后生可畏并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对自己以及其他教师提出的一个警告,只有不断地追求自身的进步,才能免除来自学生的压力.教学相长首先应该是针对于我们的老师.记得自己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自己虽然也花了大量的时间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但是上课的效果很不理想,有些学生明显对我的教学方式不认可,这说明我根本就没做到因材施教,其实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对他要求严格些,而有的学生则希望环境宽松些,当然对于我们这一类初中的学生来讲大多数也仅仅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并不当真,诚然学生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他们说要学习,想学习,想学很多东西,其实未必.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很多人而言,它是件苦差事.任教几年以来,我总觉得,学生不听课,学生对自己所任教科目的课堂上有抵抗的情绪,一定是我们老师的问题.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古代战术中的思想在我们教学中同样受用,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授课,而不考虑学情,肯定达不到我们自己想要的结果,只有做到很好地引导学生、诱导学生、请君入瓮,于此同时学生再按照自己的学习效果拾级而上从而达到征服学习.长期以往,学生就会接受老师,逐渐喜欢老师,最终将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不少,从而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满意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当然教学相长对于我们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也是一样.美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不同在于,我们大家都知道鱼是知识,渔则是索取知识的能力即上面所说的学习能力,我们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我相信那才是我们每位教师的终极目标,当然,是被动的接受“鱼”还是主动的学习“渔”,关键因素还是在于学生本身.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要比直接告诉学生学习什么强.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对于长期以往早就形成传统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他们早已习惯“以教师为主”,要他们习惯考虑问题以“自我反思”比较难,这需要我们做老师肯投入时间、信心与耐心.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创设可提供学生自我反思的学习机会,例如有意识的在课后作业中安放一些反思任务,或者在一些研究性学习里设计一些反思问题;利用班会课时间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及时地加以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从而方便我们教师能够更好地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贯彻新课标理念,关键是在于教师必须理解培养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是希望学生不仅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学到知识,更要懂得如何学,以至可以完全做到“学以致用”.能够让一个学生“想自己所想,学自己所学”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相信这也是“授之以渔”的意义之所在.所谓教学相长,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实质性的师生互动关系,是一种自学互学,质疑反思,讨论交流的过程.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各种信息之后改善了自己的教学,提升了自己,而学生从我们教师这里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自身主动学习索取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教学相长教案设计班会主题范文总汇
教学相长教案设计班会主题范文总汇第一章:教学相长的概念与意义1.1 教学相长的定义1.2 教学相长的历史背景与演变1.3 教学相长的核心思想与价值1.4 教学相长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第二章:教学相长的实施策略2.1 教师的角色与职责2.2 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度2.3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2.4 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第三章:教学相长的实践案例分析3.1 国内外成功实施教学相长的学校案例3.2 教学相长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案例3.3 教学相长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案例3.4 教学相长在教育创新中的探索案例第四章:教学相长的挑战与对策4.1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4.2 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4.3 家校合作与社区支持的构建4.4 教育政策与制度环境的改善第五章:教学相长的未来发展趋势5.1 教育信息化与技术的应用5.2 学习者中心的教育理念5.3 跨界融合与综合素质培养5.4 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教学相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6.1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策略6.2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6.3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6.4 教学相长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分析第七章:教学相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7.1 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策略7.2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7.3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7.4 教学相长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分析第八章:教学相长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1 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策略8.2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8.3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8.4 教学相长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分析第九章:教学相长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9.1 科学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策略9.2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9.3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探究学习中的应用9.4 教学相长在科学教学中的实效性分析第十章:教学相长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10.1 德育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策略10.2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10.3 案例分析:教学相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10.4 教学相长在德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分析这是“教学相长教案设计班会主题范文总汇”剩下的五个章节教案概要。
教学相长的含义
教学相长的含义
“教学相长”,这是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成语。
意思就是说,老
师和学生都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很多有益于自己的东西,而且只要用心去做,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你会收获颇丰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为学生来讲,应该虚心向老师请
教问题、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作为老师来讲,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们的每一次进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完善自身素质。
如果能够做到像孔子所说的这样,师生双方都各取所需,又怎么会出现上面所提及的“严师慈父”的情况呢?
教师和学生在互相影响中共同提高,实际上也是对彼此工作态度的肯定,使双方都受益匪浅。
老师也许能借此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尽职尽责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而学生则更容易因为被尊重而产生自信,通过自身努力让成绩变得更优秀,还能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1 -。
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摘要】”教学相长”是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要教然后知困,知困而反思,精心组织好互动式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要为教师实践”教学相长”搭建平台,健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措施,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的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记》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从《学记》的成书背景特别是通过全文的整体思路来看,”教学相长”中的”教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学。
这里,”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也是教师。
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这是它的本意。
今天我们讲”教学相长”,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意思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教师和学生都同时得到提高。
这是它的引申意义。
“教学相长”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必须摆脱传统的”学历教育”的桎梏,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生要走出压抑个性的困境。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就是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相长”具体地描述了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成长的过程:教学实践-找出不足——自我反思——改变教法、学法-教学实践(共同提高)。
如此循环,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怎样去实践”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1.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我们要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职业,认识自己岗位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心得:教学相长
教学心得:教学相长引言概述:教学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不仅学生在学习知识,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法。
正文内容:1. 教师的自我反思1.1 教学目标的设定-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 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的需求和能力相匹配。
1.2 教学方法的选择- 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3 教学过程的评估-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 通过评估教学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 学生的反馈与需求2.1 学生的学习风格-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喜好,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
-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进度。
2.2 学生的学习困难- 倾听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3 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目标,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3.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与他们交流和互动。
3.2 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策略,促进他们的互相学习。
3.3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材料。
4. 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4.1 创造丰富的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教学相长的通俗解释
教学相长的通俗解释在咱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教学相长”这个词。
那它到底是啥意思呢?其实啊,“教学相长”简单来说,就是老师教学生,学生也能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成长和进步。
这就好比一场奇妙的双人舞,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跳出精彩的舞步。
想想看,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就像辛勤的园丁在花园里播种、浇水、施肥,盼着花朵茁壮成长。
而学生呢,就像那一棵棵幼苗,努力吸收着阳光雨露,拼命地往上长。
但你说,这过程中只是学生在受益吗?当然不是啦!当学生带着好奇的眼神,提出一个个新奇的问题时,老师是不是得绞尽脑汁去思考,去寻找更好的答案?这就好比一场挑战,逼着老师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变得更博学。
这不就是学生在推动老师进步吗?再比如说,老师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找到了更巧妙的解法。
老师一看,哟呵,原来还能这样!这不就从学生那里学到了新东西嘛。
咱们还可以把“教学相长”比作一场旅行。
老师是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学生们穿越知识的山川河流。
可在这一路上,学生们充满活力的探索精神,新奇的想法,说不定也能让老师发现以前没留意到的风景,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举个例子吧,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诗词的时候,按照常规的方式解读完了一首诗。
可班里有个学生站起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理解,让老师眼前一亮。
从此,这位老师在解读诗词时,就多了一个新的视角,这难道不是教学相长的体现吗?又好比学画画,老师教给学生基本的技巧和构图方法,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让人惊喜的作品。
老师受到启发,也开始尝试新的创作风格,这不是相互促进是什么?所以啊,教学相长可不是一句空洞的话。
它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美好现象。
老师和学生就像一对相互成就的伙伴,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这难道不令人感到神奇和兴奋吗?总之,教学相长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互动关系,让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老师和学生都能收获满满的成长和喜悦。
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教学相长”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智慧和艺术。
“教学相长”是指教与学两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互相影响和促进,取得共同的进步和提高。
为人师者更应该如此。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一、什么是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教学相长”这一词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思就是教和学这个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双方都得到提高。
它是我国古代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活动总结的精髓,既是教学经验,也是教学原则,古老而常新。
不同年代、不同社会的教育者对此总有不同的心得。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条件,教育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需要,让教师不断的完善自己,实现教育的价值,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思考的问题。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自主学习中与人合作,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
在教学相长的理念指导下,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成长。
二、教师的任务人是有求知欲的,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而不是无限制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加给学生生硬的套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外人赋予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地位,学生知识的取得是靠自己的有效构建得来的。
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会事半功倍,相反则会事倍功半。
语文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最好索引,充分调动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山河的热爱、高尚精神的崇尚和伟大人物的敬仰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
我们是借助文本来深刻理解这些内容,再以这些内容巩固文本,并不是只要记住哪篇文章描写了什么,刻画了什么就好。
教学相长名词解释
教学相长名词解释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对教学相长的名词解释。
1.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效果。
2. 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通过问题引导、讨论、合作等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共享教学:共享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教学的责任和任务,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教学计划,并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共享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学生参与:学生参与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问题、探索知识,并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创造,获得新的学习成果。
学生参与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教师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6. 反馈评价:反馈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反馈,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调整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
反馈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潜力,激发学习动力和努力意愿。
7. 教学创新: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工具,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效果,创造新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
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教学相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相长的故事及意思,希望对你有帮助!【释义】“教学相长”比喻师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出处】此典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礼记》,又称《小戴礼》,主要讲的是论述儒家对“礼”的见解。
据说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根据各自的见闻撰写而成的。
其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关于教育方面的.一篇论文。
它论述了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总结了前人在教与学方面的丰富经验。
《学记》中写到:即使有美味的熟肉,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才知道自己理解得还不透彻。
知道了自己理解得不透彻,才能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成语典故子夏是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者,才思敏捷,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做过鲁国莒父宰。
子夏才气过人,孔子去世后,子夏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讲学,授徒三百,当时的名流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
子夏在跟随孔子学习时,曾问孔子“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这是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才画图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回答说:“卜商啊,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
现在我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聪明的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为先,礼在后”的道理,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启发了孔子,所以孔子很高兴,认为可以和子夏一块探讨《诗经》了。
成语寓意博学如孔子,也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受到学生的启发,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识。
教学相长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相长的含义和意义教学相长的含义和意义具体如下:教学相长,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这一概念体现了教育的互动性和可持续性,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教学相长,字面上的意思是教和学相互促进。
1、引导学生学习即教师通过教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同时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取知识,也激发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
这是一种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2、教学相长是一种教育理念进一步来说,教学相长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性和可持续性。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启发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者。
3、这种教育理念重视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这种教育理念重视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使教育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创新性。
首先,教学相长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中时,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激发。
4、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样的教育过程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教学相长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而教学相长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师生联动,教学相长
师生联动,教学相长师生联动,教学相长,这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教学模式。
师生联动教学模式旨在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不再是单纯的授课者,而是学习和交流的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
师生联动,教学相长,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师生联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师生联动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与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和经验。
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老师的教学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因为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最好途径,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使老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成长与进步。
通过师生联动,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情感。
二、师生联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师生联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联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老师可以借助师生联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师生联动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性格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更加自信、积极、乐观,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师生联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五、师生联动,教学相长的实践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师生联动、教学相长的理念,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从传统的“讲、练、做”教学方式转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6第六章 教学相长
——陶行知
美国教育家杜威明确指出,学生也是教 师的老师:
“在这种共同参加的活动中,教师也是 一个学习的人,学生虽自己不知道,其 实也是一个教师,师生愈不分彼此愈 好。”
归结起来,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性、不确定性,总是不断地 给教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刺激教师问题意识的产生。
而问题意识正是学习和发展的契机。
因此,我们可以说,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通过刺激教师问题意 识的产生从而为其发展提供契机,成为教师发展中不可或缺 的催化剂。
(二)学生的成就为教师发展提供重要精神 动力
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职业责任感、发展动机、问题意识、 研究能力等,那么,他们就会不愿意或无能力主动查 漏补缺,即使是错误的教学,他们也会浑然不知,而 且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种错误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如果在教学中缺乏自主性,得不 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就会处于一种消极、沉默 的状态,即使教师拥有单方面的热情,也难以从学生 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与医生相比,教师和医生的劳动对象都指向人。但同样是面 对人,医生所要面对的主要是物理、生化或生理的层面,这 些变量比较容易观察、处理,
而教师所要面对的是人的心理、心智、感情等变数,这些变 数使教师的教学充满了不确定的成分。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 的教学情境之下,教师在课堂里常常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期的 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追求专业发展,培养课堂教 学中各种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或者“实践智慧”。
三教学相长的新内涵双主体关系中的教师与学生共生发展?近几十年来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交往理论对话理论等登陆教育领域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主体客体式的师生关系逐渐被强调民主平等对话的双主体式师生关系所取代
“三课”循环,教学相长之道
龙源期刊网 “三课”循环,教学相长之道作者:敖洁敖钰来源:《新教师》2012年第01期备课、授课和评课(更确切地说是课后反思),这“三课”已成为教学工作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集合概念,它们明确界定了教学的工作范围。
在这个相对闭合的教学工作流程中,如果哪个地方断开了或不顺畅,这个循环就不能正常运转,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
养成优秀的备课习惯。
随着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备课不再只是教学步骤的体现,而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备课不是为了背课而是为了上好课。
因此,在备课时既要想好大环节也要想好每一个细微的小环节,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设计。
要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充分估计,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要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形成多种对策预案,使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帮助学生由“学会”为“会学”。
练就娴熟的教学技巧。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的活动构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超然“案”外,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教学,在生活中学习、建构知识,体验生活,体验人生。
把课堂变成师生活动主体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让知识在倾听与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与交流中重组,在合作与共享中增值,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完善课后的反思手段。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课后抓住教学中印象深、有启发、有现设的环节,进行反思、推敲、总结,对这节课的成败做一个评价。
在同伴的协助下,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用批判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
谈小学英语中的教学相长29
谈小学英语中的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语出《礼记·学记》。
这个具有思辩性的古代格言,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应试教育模式是“教师中心论”。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独霸课堂,学生是学习的奴隶,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消化吸收,死记硬背,如此而已,什么质疑创新思维,无从谈起,教学相长便无法实施。
教育改革打开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倡导素质教育,小学英语教学天地出现了生机。
要使教学相长,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只有从学习奴隶变成了学习的主人,才能产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产生学习的生动局面。
也只有这种新生的局面才反过来触动教者的神经,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这样循环往复实现教学相长。
“以学生为主体”不是平白无故可以实现的。
其着力点是怎样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又是教育首先要采取的措施。
好的措施是建立在对问题的科学分析之上的。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就应该成为激发措施的依据。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好奇,向往与追求。
基于这点,就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激发。
举例来说:我们先把学生引入英语天地。
这天地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比如有位老师设计一个“旅游英国”的表演剧。
让一个学生带一名翻译(老师充当)开始出发。
当屏幕上出现了旅游景点时,学生随意发话提问“这是哪里”,“哪叫什么?”“有什么用?值多少钱?”等等。
老师先充当当地人用英语回答,旅游者听不懂,老师又充当翻译用汉语表达。
学生感受到了出国旅游趣味无穷,但自己不会英语又多麻烦。
假如自己精通英语那多好啊!这样,教师在克服“教师中心论”“以学生为主体”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工作。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学习的主人翁姿态就出来了。
只要老师一布置,一指点,就会像四两拔千斤般的激起学习热潮。
如布置预习,并列出预习指导要点,学生便自觉认真地预习,生词的读音、词义、读音标、读单词等方面的难点,一一被发现(起码是自己的难点),一一被沟勾划了出来,一一被记上了问题小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