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商业模式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付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作者:————————————————————————————————日期:

2

支付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随着国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上升,网络购物兴起,我国的支付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贷记卡消费、借记卡POS机刷卡消费以及网络支付、手机支付均成为支付行业各相关利益者的必争之地。传统银行卡支付市场正在被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和外部竞争者所吞噬,以浙江支付宝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第三方支付企业迅速崛起,在中国人民银行批复了首期第三方支付公司牌照后,也正是形成了第三方支付产业的概念。中国移动的高调入股浦发银行则标志着移动支付概念时代的到来。

下面主要以三种典型模式来描述支付市场目前主要的商业模式构成。

BM1:第三方支付平台倒逼银行机构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起源于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截止2010年底,支付宝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成为全国最大的网上支付交易平台。众多商家,甚至银行主动要求与支付宝合作进行市场开发。

支付宝的业务系统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是与三类外部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交易结构。

第一类是直接交易用户,这是支付宝存在的强大保障,每个用户通过支付宝拥有个人账号,每日有巨额的零成本资金沉淀在支付宝位于银行的专款账户中。由于直接交易用户是支付宝谈判筹码的重要因素,支付宝对于这类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是永远免费,为他们无偿提供支付担保服务(这才是支付宝成立的初衷)。

第二类是商家,包括淘宝网商家、外部商家机构和公共事业单位。淘宝网内

部的商家数量逐年递增,培养了一大批网络卖家,大型店铺交易额每年可达亿元。在淘宝网积累了近3亿用户后,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快捷的支付手段也吸引着外部商家进驻支付宝平台。支付宝已经成为各大B2C电商的主要支付手段之一,同时公用事业如水、煤气、电等单位也争先与支付宝合作开展便民支付。对于这类淘宝网内部商家,和由于规模效应实现后产生的外部经济性吸引的商家,支付宝对他们的收费又有不同。内部商家通过收取技术服务费等形式,根据营业额的大小来计算收费方式,大多数为收取固定费用;而外部商家则多位通过分成的方式收费,多数是按照通过走过支付宝的流量或交易金额按1.5%的比例收取。所以这一类利益相关者是支付宝获得收益的主要方式。

第三类是银行机构:支付宝与银行机构的合作是相对不公开的,这两者之间的交易结构演化也是最戏剧性的之一。支付宝在刚成立的时候,与其合作的银行机构数量有限,资金沉淀量较少,议价能力较弱,每年通过同行或跨行转账交易的手续费均需要从支付宝在银行的账户中扣除,那么支付宝除了日常的运营费用,支付宝银行账户间的交易手续费支出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同样,随着支付宝的不断壮大,谈判能力逐渐加强,支付宝账户也成为各家银行抢夺的香饽饽,高达数十亿的沉淀资金也是银行们不愿放弃的,而支付宝与银行合作的手续费费率也从原来的1.5%降到了零。银行与支付宝合作姿态放低的初衷有二,其一是为了拉得一定量的长期稳定的低成本存款,然而更重要的是看中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未来的发展空间,银行们需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来稳住客户,防止客户流失。

目前第三方支付纷纷与银行合作推出联名卡(包括借记卡、贷记卡),主打的功能就是电子钱包,用户可以在线上线下同时使用账户关联的支付服务,客户在网上购物的同时还享受积分返利,只要用户刷卡银行就赚钱。而在这一交易结

构中,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共同利益方从客户的支付行为支付的手续费中分成。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边际运营成本为零,联名卡生产由银行负责,销售由银行前台客户经理负责,第三方支付公司只需要继续开发线上线下客户即可。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日渐长大也体现在了其倒逼银行与其合作的过程中。网络购物的兴起,国家资本没有及时进入这个大势所趋的行业,民间资本在这块领域有所建树,民间资本的地位也跟它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权力成正比。一方面利率市场化逼得银行不得不加大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另一方面与资金交易有关的衍生行业(网络支付)的兴起逼得银行又不得不依附于它们所建成的资源网络开展业务。第三方支付在这一场资金转移大战中,站到了制高点上,或将成为金融控股集团眼中的香饽饽。

BM2:电信运营商进入移动支付市场

在我国,电信行业属于国家垄断的支柱行业。全国只有寥寥数家拥有通信行业运营牌照的公司,同时也早就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中国移动就是他们之中实力最强大的之一。随着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强调了“物联网”在未来世界发展中的重要性,2010年中国移动集团广东移动分公司非公开入股了浦发银行,成为其主要股东之一。此举意义鲜明,中国移动要进入金融领域了。

手机是新世纪以来人们随身携带的最不可缺的物品之一,作为拥有中国7亿用户的中国移动公司,若不好好利用这样一份得天独厚的优势布局新业务领域实为战略失误。入股浦发银行后,移动公司作为大股东可以更好地开展金融领域业务,摆在第一位的就是移动支付概念。

目前工信部主导的金融IC卡升级是国家的金融战略之一,手机SIM卡的升级也紧随其后,具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与STK卡融合的的手机卡也

逐步在试点城市推出。

整个移动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等)、应用提供商(公交、校园、公共事业等)、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

目前手机支付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比较激烈,大致有三种手机支付方式。

第一种:手机话费支付

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用户在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支付了这一费用,在这种方式中,移动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了信用,但这种代收费的方式使得电信运营商有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之嫌,因此其业务范围有限,交易额度受限。大多属于小额支付的概念,国家有关部门也联合加紧制定行业政策标准。

该种方式设计的利益相关者全部集中在电信运营商内部,手机卡上的储值余额决定了支付额的上限,电信运营商也完全可以不通过与外界合作即达到移动支付的目的。金融行业牌照的限制,使得这种方式只能是小打小闹,赚钱更是遥不可及。一旦行业准入条件放开,移动运营商将会独步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之间。

第二种:手机绑定银行支付

这种方式需要手机卡与银行卡关联绑定,用户需在电信运营商处开通手机支付业务,银行系统将为用户开设一个手机支付账户,用户可通过该账户进行远程购物(如互联网购物、缴话费、水费、电费、燃气费及有线电视费等)。开通手机支付业务后,若用户在电信运营商网点更换一张手机钱包(此功能需先更换RFSIM卡),则还可以使用手机在部分有中国移动专用POS机的商家(如便利店、商场、超市、公交)进行现场刷卡消费。

受到第一种方式的限制,电信运营商只能通过与银行合作展开手机支付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