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化学》讲义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

肾功能简述

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基本结构: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球囊腔、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组成,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肾小球为血液滤过器,原尿通过近曲、髓袢和远曲小管被重吸收。

(2)肾脏功能:

①重要的排泄器官。

②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③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产生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参与血压调节和造血功能。

2.肾小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1)近曲小管: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近曲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浓度超过10mmol/L时,尿中出现葡萄糖。这个浓度界值称为肾糖阈。

(2)髓袢:具有“逆流倍增”的功能,在尿液的浓缩稀释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3)远曲小管:可继续重吸收部分水和钠,但它的主要功能为参与机体的体液酸碱调节。

4.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泌功能:

肾小管通过分泌H+、重吸收HCO3-在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动分泌H+,发生H+-Na+交换,达到排H+和重吸收NaHCO3的目的。

(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K+,发生K+-Na+交换。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还能够分泌NH3,NH3与H+结合成NH4+时排出,不仅促进了排H+,也能够促进NaHCO3的重吸收。分泌NH3功能障碍时,可导致酸中毒。

5.肾脏功能的调节:

(1)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功能主要取决于

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①自身调节;②肾神经调节;

③球管反馈;④血管活性物质调节(如血管紧张素)。

(2)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主要是神经和体液因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调节作用。

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生物化学变化

(一)蛋白质及其代谢物异常

1.氮质血症:指血液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含氮物质含量显著升高。氮质血症是肾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主要原因:①肾脏排泄功能障碍:肾前性、肾性、肾后性;②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

2.蛋白尿:

尿蛋白量>150mg/24h,称为蛋白尿;

尿蛋白量>3.5g/24h,称为大量蛋白尿。

主要类型: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

3.低蛋白血症:

血浆总蛋白低于60g/L,或白蛋白浓度低于30g/L,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

原因: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

(二)凝血因子异常:

临床表现为高凝状态和出血倾向。

(三)血脂异常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脂代谢异常的主要特点为:

1.各种脂质成分均发生变化;

2.脂质异常通常与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的程度有关: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增高程度常与血清白蛋白含量成反比。

(四)水平衡失调

1.尿量异常:

(1)少尿(<400ml/24h)与无尿(<100ml/24h)

(2)多尿(>2500ml/24h)

(3)夜尿增多(夜尿量超过全天总尿量的1/2或多于750ml)。夜尿增多常为肾小管功能不全的早期症状。

2.水肿:

肾源性水肿机制: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

(五)电解质平衡失调

1.低钠血症:多为稀释性低钠血症

2.高钾血症:肾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

3.低钾血症: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可发生

4.高磷血症:肾衰竭时磷酸盐排泄障碍

5.低钙血症

(六)酸碱平衡失调:肾性代谢性酸中毒。其原因为:肾衰竭及肾小管性酸中毒。

常见肾脏疾病的生化代谢变化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

(二)肾病综合征:主要生物化学表现为: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血浆中IgG下降,而IgM 相对增高;④高脂血症;⑤高凝状态;⑥水肿。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

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不能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指进行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的患者,统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衰为可逆性。

临床过程常分为:

(1)少尿期;

(2)多尿期;

(3)恢复期。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由于肾单位逐渐受损,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以致不可逆转的肾衰。

肾功能减退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肾贮备能力丧失期:GFR减少至30~60ml/min

(2)氮质血症期:GFR减少至25ml/min左右

(3)肾功能衰竭期:GFR<10ml/min左右

(4)尿毒症期:GFR<10ml/min,慢性肾衰晚期

肾小球功能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一)蛋白尿概念:

蛋白尿是尿液中出现超过正常量的蛋白质,即尿蛋白定量大于0.15g/24h。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血浆性(或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

(二)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

通过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测定、尿素检测、尿酸检测等一系列的试验和指标评价。

1.肾小球滤过率(GFR):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标志。

滤过率即单位时间内肾排出某物质的总量(尿中浓度×尿量)与同一时间该物质血浆浓度之比。

清除率计算公式:

P×GFR=U×V,即GFR=V/P×U

在清除率中所用物质应基本具备如下条件:

(1)能自由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

(2)不通过肾小管分泌或不被重吸收。

(3)该物质在血及尿中的浓度测定方法较简便易行,适于常规操作,有较好重复性。

(4)试验过程中该物质血中浓度能保持相对恒定。

目前能满足上述(1)、(2)两项要求的试验主要有:①菊粉清除率(Cin);②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菊粉清除率测定是理想的测定GFR的物质,可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但菊粉是一种外源性物质,操作麻烦,因此临床应用受限,仅用于研究领域。

2.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简称肌酐清除率):

肌酐的测定方法较菊粉简便,易于推广应用。肌酐能自由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但肌酐有小部分从肾小管分泌,个体差异较大,在GFR下降时由小管分泌所占比例将代偿性加大。

在健康人,Ccr比Cin约高出15%,且这一差异随GFR下降程度的增加而扩大,这是肌酐清除率固有的一个缺点。

(1)标本采集与计算:受试者无肌酐饮食3天,并限蛋白摄入量,避免剧烈运动,使血中内生肌酐浓度达到稳定。试验前24小时禁服利尿剂,留取24小时尿量(ml)。测尿肌酐浓度(U)和血肌酐浓度(P)。

V:每分钟尿量(ml/min)=全部尿量(ml)÷(24×60)min

U:尿肌酐,μmol/L

P:血肌酐,μmol/L

(2)参考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