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6 页 。
②转引自李杏保 、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 文教育史》,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87 页。
(作者系山东烟台师范学院心理系 教授 ,本刊 1997 年第 5 期“封面人物”)
色了 ; 而到 1919 年 ,白话文开始占 年 11 月 , 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 。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
曹洪顺
他在《苏报》上发表了《论白话文为 现实生活中“言文一致”的大趋势 , 会 ”, 作 为 教 育 部 的 一 个 附 属 机
维新之本》的文章 , 第一个明确地 “五四”时期白话文小说和其他文 关 。在召开第一次大会的时候 , 刘
提出了“崇白话废文言”的口号 ,深 学作品的崭露峥嵘 , 促使新文化在 复 、周作人 、胡适 、朱希祖 、钱玄同 、
6 2000 ·2 ·语文教学通讯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SHIJ IWOSHOU 世 纪 握 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
最早的白话文运动 , 一直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革命时期 。太平天国的 领袖们 , 为了打破地主贵族长期对文化教育 的垄断 , 就积极主张“文以纪实”, 努力提倡明 白易晓的 “俗语”, 以便使文化程度比较低的 劳动人民也能阅读和书写 。他们在宣传革命 的实践过程中 ,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方针 , 并且在建都天京后还颁布过反对封建古文 、 提倡语体文的命令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太平 天国的语文改革 , 在我国近代文化启蒙运动 史上居于先导的地位 。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最大特点 , 就是说 的是白话 ,写的 、读的却都是文言 。文言难学 , 所以文化教育长期被统治阶级所垄断 , 成为 少数人的 “专利”, 广大劳动人民也就只能处 于不会读 、不会写 、没有文化的愚昧状态 。直 到语文单独设科之初 , 称作 “词章”“中国文 学”和“国文”时 ,要求学生读的 、写的 ,仍然都 是文言文 。这种情况 ,很不利于培养服务于现 代社会的新一代国民 。因此 ,中国近现代进步 的思想家 、革命家 、教育家 , 从很早就提出了 “言文一致”的要求 , 主张要革新文言 , 倡导用 白话写诗作文 , 到 19 世纪 20 世纪之交时 , 逐 渐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 , 反映在 文化教育方面 ,就是国语运动了 。
教育领域 。渴望民主与自由的新潮 白话文运动主要是文学界发起 、推 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 , 兼以启发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知识分子 , 决不甘心让封建思想文 动而影响至国文教育的 , 国语统一 智德 。”②
化进行疯狂反扑 ,在“五四”运动前 运动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语言学
言文一致的“国语”科诞生于
后 , 重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白 界和文化教育界共同倡议和推行 1920 年 , 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继
话文 ,反对文言文 。例如 ,蔡元培在 母”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 体地反映了这个由言文分离到言
“五四”运动半年后去女子高等师 绩 , 并有人提出过明确的国语统一 文一致的过程 。
范学校作了《国文之将来》的演说 , 的主张 。“五四”前夕 ,由于受革新
注:
坚定地说 : “国文的问题 , 最重要 思潮的影响 , 文化教育界许多人士
刻地批判了“文言之为害”,对用白 语言形式上与广大人民接近了一 马裕藻等提出了《国语统一进行方
话进行语文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 大步 , 从而 , 也在相当程度上抨击 法》的议案 , 明确提出把“国文读
用 。白话文运动的另一个先驱者陈 了文化教育领域内封建复古的种 本”改作“国语读本”“ , 国民学校全
年。
革命 ,是“五四”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致改用国语编辑”的意见 。这个议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国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 案在大会通过并呈交教育部 , 教育
大盗袁世凯攫取后 , 政治上的封建 分 。这一运动 , 对国语教育有很大 部根据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国语统
复辟势力与文化教育界的封建复 的促进和推动 。
一筹备会的两个议决案 , 于 1920
古主义者 , 纷纷重登历史舞台 , 他
白话文与国语既有联系又有 年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将 “国文”
们再弹“尊孔读经”的老调 , 一时 区别 。两者都注重言文一致 , 而前 改为“国语”, 并明确规定了国语要
间 , 古文 、文言文也随之充斥文化 者重在书面语 , 后者则重在口语 。 旨 :“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 ,
了绝对优势 。此后 ,各大报的副刊 , 1919 年 3 月 , 在国语研究会的基
也差不多都以白话文为主了 。社会 础上又成立了一个“国语统一筹备
7 语文教学通讯 ·2000 ·2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个人档案
(作者通讯 : 江苏东海县牛山镇和平东路 165 号 ; 邮编 : 222300)
20 世纪初语文单独设科的前前后后 , 对 语文教育影响最大的 ,莫过于 19 世纪 20 世纪 之交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了 。
我们的汉民族语言文字 , 在长期的发展 过程中 , 出现了书面语和口语脱节的现象 , 久 而久之 , 书面语也有了“文言”和“白话”的区 别 。“文言”在上古时期还比较接近口语 ,后来 逐渐脱离口语而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 系 。“白话”也称“白话文”、 “语体文”, 是汉语 书面语的一种 , 比较接近各个时代的口语 , 容 易为当时和后来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运 用 。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话本 、小说以及其他一 些通俗的文学作品 ,大都是用白话写的 。我们 现在所说的白话 , 就是指现代汉语的书面语 , 也就是普通话的书面语 。
①转引自顾黄初 、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
的 , 就是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竞争 。 又再度注意到统一国语的问题 。 我想将来白话派一定占优胜的 。”① 1916 年秋 , 在京各界人士发起成
事实正是如此 , 这次白话文运 立了国语研究会 , 大力鼓吹改“国 动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以《新青年》 文”为“国语”的主张 。1917 年 10 杂志为例 , 它发表的文章 , 在创办 月 , 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 之初几乎全是文言文 ; 到 1918 年 , 了《推行国语以期言文一致案》, 并 白话文和文言文就差不多平分秋 要求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 。1918
他的“创”还表现在他注重课程建设方面 。 他主持的省级课题“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本身 就具有创新性质 。他的论文《试谈语文活动课设计的原 则》在《文教资料》上发表后 ,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 心全文复印 。他主编的《活动课程方案选粹》,是语文活动 课教材的拓荒之作 , 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副会长顾黄 初先生予以极高评价 。他的《语文活动课程与创新思维》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文章相继发表 , 在语文界引起了反响 。 孙汉洲正值盛年 , 用他自己的话说 , “还有许多路要 走 , 还有许多事要干 。”我们相信 , 在未来的岁月中 , 他会 在教育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更加辛勤劳作 ,收获丰硕 !
封 面 人 物 F EN GM IAN RENWU
栏目主持 山木
基本上都曾是他的学生 。这些高考榜上无名的青年 ,如今 不少已成为记者 、诗人 。
“创”,是孙汉洲教学追求的目标 。他在长期的教学实 践中摸索了一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 教学中 , 他鼓励学生鼓起想像的翅膀 , 破除迷信 , 敢于向 权威挑战 , 向书本挑战 。他还注重学生发散思维 、求异思 维 、综合归纳能力的培养 。在他的倡导下 , 学生能够不惟 书本 , 并能发现教材中的微瑕 。如 : 人教社版教材第一册 《雨中登泰山》注释中的“磨崖”应为“摩崖”; 鲁迅《拿来主 义》一文的“几位‘大师’们”一语 ,“几位”与“们”表意重 复 。一次 ,他组织了题为“失街亭主要责任在谁”的讨论 。 学生们说“在马谡”,这是常规评价 。他却援引毛泽东的评 论 :“初战宜慎 , 诸葛亮轻率用人而失街亭 , 主要责任不可 推脱 。”由此 ,他又鼓励学生对传统的定论提出异议 ,学生 受到启发 , 提出了“有志者事未必成”、 “要标新立异”、 “不 想当元帅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等有见地的观点 。
到了清末 , 资产阶级改良派也掀起了一 场白话文运动 , 由于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 所 以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被誉为 “诗界革 命”首领人物的黄遵宪 ,早在 1887 年就正式提 出了语言和文字合一的问题 , 认为言文分离 则通文者少 ,言文合一则通文者多 。他所提倡 的“我手写我口”的创作理论 ,影响很大 。梁启 超也是 “诗界革命”的重要鼓吹者和实践者 , 他的诗歌 、散文乃至政论 , 都能坚持用近于口 语的生动语言写作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晚清 白话文运动的真正主将和急先锋是裘廷梁 ,
话文运动 , 胡适 、赵元任 、陈独秀 、 的 ,从而更为直接地促发了“国语”“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又一件具有
蔡元培 、钱玄同 、刘半农等 ,就是这 学科的产生 。
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到现在为止 ,
场运动的急先锋 。他们纷纷发表文
晚清时期的国语运动 , 在制定 这个学科使用时间最长的三个名
章和演说 , 鼓吹文学革命 , 提倡白 “注音字母”“切音文字”和“官音字 称即“国文”“国语”和“语文”,就具
子褒 , 认为要变法就要“开民智”, 种陈词滥调 。白话文的应用与推 用国语 ,不杂文言”的主张 ,同时提
而“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这次白 广 , 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形式问题 , 出“高等小学酌加文言 , 仍以国语
话 文 运 动 一 直 持 续 到 了 民 国 初 也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 为主”和“别种科目的课本 ,也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