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及其规避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及其规避策略
张燕华
之前有听说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但从来没有正真了解过。这么多年来的墨守成规,也使得自己的职业倦怠感愈发强烈。本学期以来,以学校领导层为主导,全校自上而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工作。虽然作为九年级教师,我们没有参与实质性的教改工作,但耳濡目染下,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有一些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虽然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但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这是网络上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词条定义。这个定义很好地抓住了这一教学、学习模式的关键词:小组、团体、合作、互动、促进、评价。之所以说它是成功的教学模式,是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等。有利因素很多很多,在此我不在一一赘述。凡事有利有弊,提前预判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规避风险,使一个好的模式发挥它最大的效益,这是我反思的重点。
一、小组合作形式可能带来的班级课堂纪律涣散问题。
七年级的新生来自周边各个小学。他们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日后学生能够创造性学习的基础。由于我校周边小学生源素质、家长素质整体的不足,使得七年级新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认为我校七年级学生最需要的应该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来没有接触过小组合作形式、刚升入中学和小学六年级学生几乎没有区别、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同学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等等,这都是七年级学生显著的特点。想让这样的学生规规矩矩地端坐在教室里,本身就是一件很具挑战性的事情。
规避策略:由学校牵头,严肃学校各项纪律,尤其是学习纪律,要动真格。
对待孩子的教育要讲方法,但对于敢于违反纪律的孩子更要讲原则。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人就一味地迁就犯错的孩子;更不能因为家长护短,不支持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而一再退让。
须知,我们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是为家长、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没有从学生、家长那里为自己谋得任何私利,我们理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尊重。
允许孩子犯错,更允许孩子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纪律所起到的作用,其实也仅仅是警示作用而已。如果我们的学生连一点点小小的警示都接受不了,那还指望着他们以后能担得起家庭和社会的重任吗?
二、小组合作的激励机制能否长久有效的问题
把竞争引入课堂,这种教学方法早在我本人从教之初,就已经屡试不爽。不管是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都可以起到预期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本性中不敢落后、争强好胜的原始基因在支撑着孩子们都愿意当那个最优秀的“好宝宝”。“好宝宝”只是一个称号而已,但对于低龄儿童已经可以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大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认为这些“光荣称号”很幼稚,他们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占有欲很强。
如果老师们投其所好,自己掏腰包满足了他们一时的快感,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很快老师的物质刺激就不显得那么管用了,除非你的物质刺激一次比一次强烈。试想,我们到底要培养
的是无利不起早的市侩小人,还是胸怀天下愍怀众生的国家栋梁呢?
规避策略:崇尚荣誉,放大荣誉。
我们不应提倡物质奖励,而更应该把精神上的嘉奖无限放大。只要学生有一方面的长处,我们就应该及时表扬、表彰。“高帽子”戴多了,品行有瑕疵的学生也会注意自己的形象!让我们的学生崇尚荣誉却不是爱慕虚荣,让我们的学生追求崇高而不是市井市侩,这应该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功。
三、小组内部的矛盾问题。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在小组合作分组初期,老师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能够引导各小组之间产生一种公平竞争的意识。
小组成员间需要磨合,这是一定的。当短暂的“蜜月期”度过之后,各成员之间可能存在的缺点、毛病就会逐渐暴露出来。成员之间的矛盾也就随之而来。处理得好了,小组成员之间友情历久弥坚,团队战斗力陡升,反之则有可能小组团队土崩瓦解。
规避策略:融合、调整。
待到学生们对小组合作的模式已经驾轻就熟,小组之间应该可以有成员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既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和发展的机会。
四、评价方式单一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但是我们的老师普遍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简单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师们的评价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一句句无关痛痒的闲话,孩子们自然也是不买账的。
规避策略:客观、真诚地给予学生应有的评价。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要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
五、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拖累整个小组,又不愿改正,致使小组合作面临困境。
这样的学生几乎哪个班级都会有。他们是令老师和同学们都头疼的“顽固分子”。即便老师们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同学们团结友爱,这些同学却依旧改不了自己的小毛病。甚至于很多老师和同学干脆就不再搭理这部分学生。
事实上,品行不端的学生只是极少数,且往往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不是老师和学校可以左右的了的。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相对稍多一点,这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我们帮助,而且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规避策略:让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管是我市四十一中,还是山东省来我校做指导的寿光中学,但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得好的学校,对于学生的有效管控都有着一致的地方,那就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他们的学生对于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也许无法理解,评价手册上一个A或B,对于他们的学生来说简直无比重要!
我曾跟这两个学校的老师有沟通(包括四十一中来我校做汇报的九四班的三位同学)请教过他们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回答一开始让我摸不着头脑,他们说评价手册上的综合素质评定级别,A级如何如何,B级如何如何……当时我真的不能理解,后来才恍然大悟:他们的学生之所以规规矩矩的,不见得是他们的生源素质有多高,而是他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