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4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40例临床分析目的在本文中主要是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上的形态以及临床研究的意义。
方法针对我院的40例急性心肌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的形态以及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这40例急性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表现不典型,表现的形式也比较多样。
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如何有效识别不典型心肌梗塞心电图的形态与表现对于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为提高诊断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心电图是医技科室中一种常规的检查项目,在临床治疗上很多的疾病的诊断都需要借鉴心电图的检查数据以及图表进行病症的分析。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上医生会让患者进行心电图的常规检查,然后再进行病症的判断后再跟进诊断与治疗活动。
一般情况下,在临床治疗上很多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比较典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比较明显,医生对于这些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是比较快速的,患者因此也获得更多的治疗时间。
但是,临床治疗中还发现有一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检查时心电图表现不典型,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发生一些误诊事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也因此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典型心电图的分析就显得愈加重要[l]。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心肌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进行回顾与分析。
这40例研究资料中,有男20例、女20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岁。
这40例急性心肌梗塞不典型心电图是经过检查并且在实验室进行比对后确定为心肌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像资料。
在这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出汗、腹部疼痛等现象,还有2例患者的症状是不明显的。
在这40例急性心肌梗塞死中有20例是梗死的部位是在前壁,有15例是前间壁部位发生梗死,另外还有5例是广泛性前壁发生梗塞。
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48例分析
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48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48例分析。
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189例中筛选出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患者为分析资料。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有不典型症状或以其他主诉来诊患者进行分析。
结论心电图有急性心肌梗死演变,心肌酶有动态变化及心肌标记物检测可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死;诊断;分析1 资料与方法2001~2011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9例、男124例、占65.61%,女65例、占34.39%,年龄37岁~84岁,平均年龄63.2岁,60岁以上131例占69.3%。
其中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患者48例占25.4%,男32例占66.7%,女16例占33.3%,既往有高血压史20例,冠心病史16例,高血脂症14例,糖尿病史9例,脑梗死史20例。
采用心电图仪观察并完全记录18导联(常规12导联加V3R 、V4R、V5R、V7、V8、V9),并用龙胆紫作胸部导联标记,表现为ST-T动态演变以及病理性Q波。
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均无胸痛,心电图有动态演变,心肌酶谱及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1]。
2 结果临床表现以胸闷不适、乏力5例占10.4%,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14例占29.2%,气憋、气短、呼吸困难、咳嗽,肺部罗音6例占12.5%,头晕、耳后痛2例占4.2%,以出汗、血压低7例占14.4%,心烦、上肢酸痛6例占12.5%,牙周痛、双下颌酸痛3例占6.3%,颈部发热2例占4.2%,无其他任何症状3例占6.3%.3 讨论AMI临床表现各有所不同,医生对无痛性心肌梗死通过点滴的症状和体征并用心电图和心肌酶来发现它,进行早期治疗,不能只盯上相应的器官才能发现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
分析症状原因:①无痛型 a.慢性长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纤维化与变性感觉神经末梢功能障碍,对痛的敏感性降低,对痛阈升高。
b.老年人合并慢性疾病多而不引起注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重视不够,延误就诊时间。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46例
两组并 发症 及合 并症 的 比较 : A组与
B组 发 生 严 重 心 律 失 常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6 .7 和 4 .2 , 生心 力 衰 竭 的 比例 95% 18 % 发
分别为 3 .3 和 1. 8 , 9 1% 8 1% 合并 有糖 尿 病的 比例 分 别 为 4 . 8 和 1 .3 , 34% 2 7 % 合 并 有 高 血 压 的 比例 分 别 为 5 .7 和 2 1% 4 .9 , 9 0 % 合并有肺 内感 染 的 比例 分别 为 1.4 3 o %和 1 .5 , 45 % 并发休克的 比例分别 为 3 .3 0 4 %和 1 . 1 , 组并 发 症及 合 09% 两 并症如 心律失 常、 心力 衰竭 、 尿病 的 比 糖
I u+09 N O m ,0分钟 内静 滴 , . % S1O l3 溶 栓前 口服阿司匹林 3 0 g溶 栓开始 6小 0m , 时后皮 下注射肝 素钠 5 0 I 每 1 00U, 2小 时 1 , 次 连用 3~5天 。定 期查心 电图 、 肌 心 酶谱 、 血凝 四项等 。
观察 指 标 : 析 两 组 A I的 首 发 症 分 M 状 、 点 、 死 部 位 、 诊 误 诊 率 、 诊 时 特 梗 门 确
非 典型 性 心肌 梗 死 的 临床分 析 4 6例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程昊
位 的 比较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2 .1 , X =04 3 P>
00 ) .5 。
治疗方法 : 所有 病 例均 给予 心 电图 、
心 肌 酶 和 肌 钙 蛋 白 的 检 查 , 合 临 床 表 结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
方法所有确诊和高度怀疑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
结果本组临床治愈45例,死亡13例。
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隐匿性强,体征不典型、死亡率高等特征,临床医生要对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变异有足够认识,避免诊断思维的局限性和鉴别诊断的片面性。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临床症状多样,易误诊或漏诊,及时有效的诊治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现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5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为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60~76岁;其中以心力衰竭、休克为首发症状的15例,腹泻、乏力、出汗为首发症状的10例,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7例,以头晕、乏力为首发症状的5例,以脑血管症状为首发症状的7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的3例;以异位痛为首发症状的11例,其中以上腹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5例,以牙痛、咽喉痛、下颌痛为首发症状的5例,以左肩痛为首发症状的1例;既往史:高脂血症35例,糖尿病21例,高血压病41例,动脉粥样硬化症9例,冠心病10例,心律失常6例。
1.2 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24例,非Q波性心肌梗死34例,非Q波性心肌梗死者分别见有ST段抬高伴R波电进行性降低、ST段普遍明显下降、T波倒置而不伴有ST段下降、R波振幅增高、QRS时限增宽、T 波电交替等异常心电现象;频发性室性早搏29例,房性早搏9例,室性心动过速10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A VB)4例,Ⅱ度A VB 2例,Ⅲ度A VB 1例;梗死部位:前间壁12例,前间壁并前壁17例,广泛前壁13例,下壁4例,下壁并后壁5例,下壁并前间壁5例。
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分析发表时间:2013-09-24T14:59:40.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王德玉崇雨田[导读] 忽略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是不典型AMI的常见症状。
王德玉崇雨田(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中心卫生院 224500)【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
方法对4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误诊为胃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胃穿孔、、肺炎、颈部痛、咽喉痛、休克及心律失常等。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变异和首发症状变异有足够认识,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立即进行常规心电监测和心肌酶学动态性观察,避免诊断思维的局限性和鉴别诊断的片面性。
【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8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在我国现阶段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1]。
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可发生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极高。
现就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4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3~81岁,平均62.5岁。
无明显发病诱因者22例,有诱因者18例(其中情绪激动8例、劳累5例,用力排便3例,暴食2例)。
既往史: 高血压病27例,高脂血症25例,冠心病17例,慢性胃炎12例 ,心律失常5例,肺心病3例。
1.2 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胸闷、不能平卧等为主要表现者16例;以上消化道症状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为首发者11例;以咳嗽、咳痰、喘息、双肺干湿啰音为主诉者8例;以低血压休克为明显异常体征者3例;以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者2例;1.3 心电图改变下壁AMI 10例,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3例;常规导联不显示梗死图形11例,为正后壁;仅ST-T变化,无Q波10例,心内膜下梗死3例;原有梗死图形消失1例,首次前间壁,第2次V1、V2Q波消失,出现r波。
非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非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杨先芝;申二亮;李玉会
【期刊名称】《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1999(13)3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内科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已被临床广泛认识。
而非典型表现的AMI,若不能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则延误治疗,更增加病死率[1]。
现将我们1994~1999年收治的40例非典型表现的AMI作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总页数】2页(P183-184)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治疗
【作者】杨先芝;申二亮;李玉会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民航河南省管理局机场急救中心;项城市公疗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
【相关文献】
1.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6例临床表现分析 [J], 周良才
2.急性心肌梗死不同类型非典型临床表现原因分析 [J], 栗浩;孙理彬
3.5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典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分析 [J], 郭湖坤;王良玉;陈纪平;陈锦武
4.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临床表现(附32例分析) [J], 杨飚
5.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期的非典型临床表现 [J], 范慧;徐艳;张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分析
袁红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8(8)28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对早期误诊为其他疾病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40例患者中误诊:急性胃肠炎8例,胆囊炎5例,消化性溃疡3例,胃穿孔1例,颈部痛4例,咽喉痛2例,支气管哮喘3例,急性脑血管病5例,休克原因待查2例,左心衰竭5例,心律失常2例,40例患者中确诊后2例死亡,38例经相应治疗好转。
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及早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行动态观察,是减少误诊及漏诊的重要措施。
【总页数】2页(P6908-6909)
【关键词】心肌梗塞/诊断;误诊
【作者】袁红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
【相关文献】
1.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与误诊分析 [J], 于建洋;赵书丽;张瑾钰
2.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36例分析 [J], 路秀庚;左明晏
3.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分析 [J], 周致远;李德才;王庆旭
4.中青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七例误诊分析 [J], 张少利;李燕;王学惠;陈志刚
5.急性心肌梗死易误诊的临床症状和不典型心电图分析 [J], 刘雪征;韩澎湃;孙欣;刘鸿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40例分析
1 级和 2 级患者静滴 7 d 、 3 级患者静滴 1 0 d ,手足综 合征均得
到不 同程度 的缓 解。 l 1 例 患பைடு நூலகம்在再次 口服 希罗达后未再 出现
手足综合征 ,其余患者均再次 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征 , 副 反应较前有所减轻 ,当再 次给予静 滴核黄素磷酸钠后仍有效 ,
手足综合征缓解情况同前 。 应用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后总有效率
5 - lu f o r o u r a e i 1 f o r g a s t m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 : a c o s t - c o n s e q u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为2 3 %, 临床获益率为 7 0 %。
人 体重要 的营养素 , 是黄素单核苷酸 ( F M N ) 和黄素腺 嘌呤二核
甘酸( F A D)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F M N和 F A D在能量 代谢 中起关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 J ] . A m J C l i n D e r m a t o l , 2 0 0 0 , 1 ( 4 ) : 2 2 5 — 2 3 4 . 【 4 ] 付小兵 , 程飚. 进一步拓宽创伤修复与组 织再生研究思 路叨. 中华烧
握 其变化特 点, 对其诊治及其改善预后 至关重要 。
服硝酸 甘油或休 息后 未缓解 。合 并症 1 3 例 合并 原发性 高血
压, 9例 高脂 血症 , 7例糖尿病 , 1 4例冠心病 。全部患者均经 临
床表现 、 血 清酶学动态变化 及心 电图动态变化 验证 , 最终确诊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3 — 1 5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作者单位:530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人民医院通讯作者:韩献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
方法分析本院收治4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
结果46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39例,死亡7例。
死于心力衰竭4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脏骤停1例,心室颤动1例。
结论加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原因,以提高警惕性。
标签: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急性闭塞导致向前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缺氧而致坏死。
典型的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不典型心肌梗死由于隐匿性强,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贻误疾病的治疗。
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就2006年1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0~86岁,其中60岁以上43例。
1.2 临床表现无胸痛及其他部位疼痛19例,以突发性左心衰竭为主10例,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慢性左心衰竭突然加重6例,心悸或心律失常2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上腹部饱胀、疼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者3例,以头晕、晕厥为首发症状者3例,异位痛(牙痛2例、咽痛3例、左上臂肌肉痛1例)6例,出冷汗、休克为主3例,烦躁不安为主2例。
1.3 诱发因素和既往病史无诱因者20例,有诱因者26例,其中情绪波动11例,疲劳5例,饱餐、饮酒4例,用力排便各3例,糖尿病30例,高血压22例,脑梗死9例,老年痴呆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3例,长期卧床2例。
1.4 心电图改变梗死型Q波形成,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及T波倒置,并且有规律性动态演变34例,无明显ST段抬高7例,延缓出现梗死图形1例,常规导联不显示梗死图形1例,仅ST-T变化,无Q波1例,1例下壁再梗,频发性室性早搏6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Ⅲ度A VB 1例。
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02-24T15:00:03.407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霍中雷1田静文2[导读]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霍中雷1田静文21.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2.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目的探讨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形成机制、临床特点、早期误诊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合并糖尿病病史、家族史、确诊时间、症状、梗死部位、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4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心电图表现共有59个梗死部位,下壁心肌梗死19例,占32.3%,为梗死发生较为多见部位;行冠脉造影检查,16例为2支血管病变,占40%,24例为三支血管病变,占60%.结论: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梗死部位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的重要因素,其次就诊时间及医生专业差异是误诊的重要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不典型; 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发生机制【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06-02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心肌血液供求关系失衡,出现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近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仍然较高. 虽然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部分心肌梗死不典型,不典型的病例易于误诊或漏诊,错过心肌梗死的最佳治疗时间.本文主要就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实验室结果以及常见的不典型症状进行研究, 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据文献报道,约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后24小时内死亡,主要原因为心律失常,尤其最初几小时内心电不稳定时最严重,易猝死,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可显著提高存活率,故要重视和辩别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40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33例,占82.5%,女性7例,占17.5%,年龄40~89岁,平均70.28±12.0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007年ESC/ACC/AHA/WHF 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即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均可诊断为心肌梗死:心脏生化标志物(cTn 最佳)水平升高和(或)升高后降低仍超过参考值上限99百分位值,同时至少伴有下述心肌缺血证据之一:①缺血症状;②心电图(ECG)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新发ST-T改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③ECG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④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丢失.住院期间死亡2例, 占5%. 1.2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首发症状、明确诊断时间、相关病史、相关危险因素、心肌坏死标志物、血脂测定、心电图检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阳性家族史(指一级亲属中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猝死及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包括甘油三酯(TG)>1.70mmol/L、血清总胆固醇(TC)>5.18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为减低、≥1.55mmol/L为升高.高血压诊断采用美国JNC8指南标准[2],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诊断采WHO 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并重复一次确认,或有明确2型糖尿病史.吸烟史以每天吸烟≥1支,持续时间≥1年为判断标准;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100为大量吸烟.心肌梗死的部位依据18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定位诊断.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应用Judkin氏法进行冠脉造影.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标准:(l)轻度狭窄:狭窄<50%;(2)中度狭窄:狭窄50%-74%;(3)重度狭窄:狭窄75%-99%;(4)完全闭塞:狭窄100%.如同一支血管有多处狭窄则以狭窄程度最严重者为准.根据冠状动脉病变受累部位分为左主干、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根据冠脉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2结果2.1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33例,占82.5%,女性7例,占17.5%,年龄60岁以下6人,60岁以上34人,占85%,70岁以上20人,占50% .其中30例患者均有大量吸烟,占75%,10例有糖尿病病史,占25%,17例有高血压,占42.5%,其它依次是血脂异常8例,占20%,阳性家族史0例,详情见表1.2.4冠脉造影分析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0例,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具有以下特点:(l)以重度狭窄和闭塞性病变为主,患者均有闭塞性病变或90%以上严重狭窄病变.(2)多为多支病变,16例为双支血管病变,占40%,24例为三支血管病变,占60%.其中1例三支病变患者LCX完全闭塞,近端伴有动脉瘤样扩张(该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另有2例患者伴左主干病变,占5%.3讨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的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有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心电图动态改变和心肌标志物改变,诊断不难,但在临床上症状或心电图不典型者,易致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所谓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指:①临床症状不典型,无胸痛或不以胸痛为主要症状;②心电图不典型:出现在极早期,还未出现缺血、损伤与坏死的全部指标;不是常规导联易于发现的部位;不是透壁性而是内膜下;有其他心电图异常可能掩盖心肌梗塞的表现;③坏死物吸收的全身反应和生化反应不典型. 无胸痛的病人诊断较困难,在不同的报告中无痛性心肌梗死占14%~34%[3]. 据报道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漏误诊率约占32%[4].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出现与许多因素有关:(1)年龄,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 本研究组收集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年龄60岁以下6人,60岁以上34人,70岁以上20人,6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达85%.与老年人的临床特点有关:①老年人神经系统衰退,心脏自主神经变性,多合并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组织长期慢性缺血缺氧,对疼痛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痛阈升高[5],再加上心肌梗死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使脑组织供血不足更加严重,致感觉迟钝.②老年人语言表达能力差,反应迟钝,主诉有时表达不够确切.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肺心病等,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可被这些疾病症状掩盖误导.误诊主要因为临床症状不典型而思维定势未查心电图或因心电图不典型而未动态观察,③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肺心病等,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可被这些疾病症状掩盖误导.(2)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病变,尤其是交感神经纤维的病变使痛觉冲动传导受阻而致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容易发生无症状心肌梗死或症状延迟发生,本文统计结果显示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有10合并糖尿病,均以头昏、乏力、胸闷、气急、意识障碍等入院而非胸痛.不论新近诊断的糖尿病还是长期的糖尿病史,其总体的AMI的发病风险以及死亡风险都较血糖正常的人群高[6].(3)梗死部位:下壁心肌梗死时常表现为上腹痛伴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个别患者可有反射性膈肌痉挛而出现厄逆或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肌紧张,极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是心脏下壁心肌梗死时产生腹痛的重要原因[7].有时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可产生头昏、晕厥、出汗、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胸部不适症状不典型.下壁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发生误诊的危险性比其他各梗死部位都高,其早期误诊率高,本研究显示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对症状、体征不符合者要及时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以防误诊.(4)并发症掩盖原发病,部分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常伴心肌收缩力下降,表现为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等,而掩盖原发疾病导致漏诊.(5)就诊时间,首诊时间越长,症状表现越充分,越容易正确诊断而不致于误诊.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由于梗死时间短,向血中释放的致痛物质少,可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忽略心电图检查,或心电图尚未出现明显异常仅表现为T 波改变而未引起重视.(6)首诊医生的专业差异,目前临床专业分科较细,临床医生往往拘泥于本专业,受工作年限、经验、临床思维的限制以及少数医师工作不认真细致,对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变异未能足够认识,不能够详细的询问病史,不熟悉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常致误诊、漏诊.临床医生应加强三基训练、对出现上述不典型心肌梗死症状应详细询问病史,不能用相应系统疾病解释的可疑患者要及时做心电图,并进行肌钙蛋白及心肌酶学检查, 请心内科医生会诊. 综上所述,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可受众多因素影响,不能仅仅根据无典型胸骨后疼痛或无典型心电图变化而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贻误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老年、高血压、长期大量吸烟及糖尿病等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不典型临床表现应详细、确切地询问病史,常规行心电图检查,而心电图尚无明显心肌梗死表现者应动态观察并及时行心肌标志物等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不典型AMI不能确诊的原因是患者症状不典型、表现不严重,患者本身不重视或缺乏相关的知识,不及时来诊.或者因症状表现为其他系统症状,就诊与相应科室,因接诊医生经验等而导致不能及时诊断,因此,要提高不典型AMI早期确诊率,还要加强冠心病、心绞痛、AMI系列知识的宣教,使患者对AMI有全面的认识,懂得AMI的危险性.只有临床医生不断提高AMI的诊疗水平,对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给予足够重视,能及早有效地医治患者降低病死率.参考文献[1] 王吉耀.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 [2] 胡申江.2014年美国JNC8指南简介[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1-2. [3] 陶寿淇.心肌梗塞.实用心脏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年,8月第1次印刷738. [4] 陈在嘉.临床冠心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94. [5] 唐宝全.特殊类型心肌梗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47-48. [6] ShouyanZhang MDPhD,DayiHu,MD,PhD,Xian Wang,MD,PhD,etal—Use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China[J].ClinicalCardiology,2009,32(3):137[ -141.7] 张东海、宋长吉.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体会,中国急救医学,2010年第2期,182-183.。
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发现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的65例非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临床病史、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的对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表现为胸闷、头晕、恶心41例,到心内科就诊,头痛、头晕6例,到神经内科就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10例,到消化内科就诊;胸闷、憋气、疼痛6例,到中医科就诊;从胸痛至就诊时间分别2d~12d。
门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27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14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6例。
前壁心肌梗死18例,无Q波心肌梗死13例。
结论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除胸痛、胸闷外,可表现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警惕,特别对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及时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及时发现和诊断出非典型心肌梗死。
【关键词】非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常表现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诊,但在临床表现中,因梗塞范围的大小,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完全闭塞发生的快慢、部位和有无侧支循环等因素,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但其症状不典型,就诊不及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本文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心电图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视,并及时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65例患者,在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急性心肌梗死。
其中男53例,女12例,年龄35岁~79岁,平均年龄61.3岁。
1.2 方法除对每例典型症状就诊的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外,伴随其它临床表现的患者也常规做心电图检查。
对就诊科室、起病时间和未及时就诊原因、既往史等进行总结、归类;采集每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现其中的特征性合规律性。
41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分析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D i g e s t i v e a n d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s y m p t o ms w e r e f o u n d i n t h e m a j o i r t y o f p a t i e n t s
4 1 Pa t i e n t s wi t h At y p i c a l Ac u t e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J I AO F a n g - g a n g
a c u , N i n g h e Ho s p i t a l , N i n g h e 3 0 1 5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a n d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 e l e c t r o c a r d i o g r a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t y p i c a l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A MI ) ,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失, V1 与V 2导 联 Q 波 消 失 , 可见小 r 波 。 最终 治 愈 率达 9 5 . 1 2 %( 3 9 / 4 1 ) , 2例 死 于 心 力 衰 竭 结 论 应 根 据 临 床 表
临床不典型心肌梗死分析
三、以急性左心力衰竭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易并发心排血量下降,心脏舒张末期
压增高,造成肺静脉淤血,引起咳嗽、咳痰、气短、
呼吸困难,就诊时因胸痛不明显,只考虑充血性心力
衰竭而误诊。另外老年人年老体弱,心脏退行性变,
在此基础上发生新的创伤时易发生左心功能不全。若
在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出现咳嗽、咳痰、气 促加重又能以慢性支气管炎解释时便不再作鉴别诊断 而造成误诊。
糖尿病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可高达42%。 表现为乏力,头晕,恶心,出汗,烦躁不安,精 神错乱,低血压。
六、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可以从心电图中得到准确诊断, 但临床中却有很多不典型的心电图表现,给诊断带 来困难。临床上见过正常心电图的急性下后壁心肌
梗死,18导联心电图完全正常,每天做心电图,连
10秒以后即可发生抽搐。极易被迷惑而误诊为脑血管
病。
二、以消化道症状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 这种类型以下壁心肌梗死居多,占75%,其原 因有两方面。
1. 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定位于心脏后 下壁表面,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的 引起恶心、呕吐、腹痛。
2. 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脏排血量降低,致组织灌 注不足,造成胃肠道血液循环紊乱,容易误诊为胃 炎。 患者多数就诊于消化内科,我们每年去消化科 会诊都见到不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但这种 腹痛一般无压痛,当临床上有剧烈腹痛的患者,一 定要记住描记18导联心电图。
续15天,没任何改变。而患者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
死的症状,心肌标志物也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右冠状动脉近段于第一转折前闭
塞。
七、只有一个导联有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目的:观察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疗经验。
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嗜好史、性别、年龄、血压、血糖、心肌酶谱改变、症状等方面,统计首诊误诊率,观察常规抗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10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89:1,有吸烟史者67例(占64.4%),合并血压、血糖、血脂异常者93例(占89.4%),首诊误诊34例(32.7%),出现典型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者41例(39.4%),经常规抗心肌梗死治疗总有效率为88.5%(显效42例,有效50例),死亡6例,死亡率5.8%。
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吸烟史,多合并长期基础疾病,部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心前区特征性的疼痛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抗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效果确切。
标签: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特征;诊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以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的临床类型之一[2],为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疗经验,收集近年来在我院诊疗的10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其诊疗经过,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心肌酶学动态改变、冠脉造影、特征性心电图作为确诊证据,均满足WHO规定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上腹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牙痛、心前区压榨样疼痛、颈肩痛、咽喉部阻塞感、呼吸困难、肢体活动障碍、发热、呃逆等。
患者自感不适至入院时间1~48h不等,平均入院时间为(12.5±7.8)h;104例患者中男68例,女36例;体重44~114kg,平均体重为(73.2±11.4)kg;体质指数21.5~38.2kg/m2,平均体质指数为(28.2±6.3)kg/m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90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回顾我院1994年5月至2005年10月住院的42例AMI患者,根据其有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典型AMI的首发症状复杂多样,除受高龄影响外,还与某些危险因素及早期并发症有关,住院期间死亡率高,现将我们的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资料研究中42例AMI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
根据首发症状,凡有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症状者为典型症状组,共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65.2岁(42~84岁)。
无疼痛症状或疼痛不在上述部位者为非典型症状者,共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70岁(60~88岁)。
1.2 方法观察两组在年龄、危险因素、平均并发症、梗死部位、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差别及不典型AMI的误诊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2.1 在42例AMI中,不典型AMI症状组16例(38.1%),其中以老年人(≥60岁)发病率高(12例),占不典型组的75%,比文献报告的71.1%偏高,其原因可能为:(1)老年人交感神经痛觉纤维病变,使痛觉传导受阻,导致痛觉阈值升高;(2)老年人长期慢性心肌供血不足,使侧支循环建立广泛;(3)脑动脉硬化或脑动脉供血不足对疼痛敏感性降低。
2.2 不典型AMI组其首发症状复杂多样,常呈无痛性或疼痛异位,是造成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
本组中无痛者10例,占62.5%,疼痛异位6例,占37.5%。
无痛者以胸闷、喘憋、恶心、呕吐、腹胀为主,少数以头晕、脑卒中等症状为主。
有疼痛者常表现在上腹部、咽、牙、肩背及颈部等,这不仅与心肌的神经支配及牵涉痛有关,还可能与交感神经纤维受损、痛阈提高敏感性差,心肌缺血缺氧,心肌酸性代谢产物致使疼痛部位发生变异有关。
2.3 本组观察首诊误诊5例,误诊率31.2%。
分别为:因胸闷、喘憋、肺部少许湿性啰音,既往有慢支病史误诊为慢支并肺部感染1例,上腹痛伴恶心、呕吐误诊为急性胃炎1例,咽痛误诊为上感1例,头晕、肢体活动不灵误诊为脑梗塞1例,误诊为牙痛1例。
42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体会
42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体会急性心肌梗死(AMI)属急危重症,虽然AMI有了比较系统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无论哪种治疗办法的预后效果都与及时正确的早期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AMI诊断技术不断提高,所以对于具有典型的胸痛、心电特征性的ST段抬高以及心肌酶的升高的典型心梗诊断并不困难,而不典型AMI则有可能导致误诊,现将42例不典型AMI的诊断体会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对非典型症状AMI的急诊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7~76岁,其中37~46岁6例,47~60岁15例,60岁以上21例。
1.2 入院时主要临床表现以胸闷、呼吸困难、哮喘、背痛为主要表现者11例。
以上腹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10例。
以头晕、晕厥、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4例。
以低血压、休克为主就诊的5例。
以心律失常为主的5例。
以咽痛为主要症状的2例。
以牙痛、头痛为主要症状的2例。
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2例。
以下肢疼痛为主要症状的1例。
1.3方法及结果根据AMI的诊断标准,本组42例接诊后经采集病史和查体,可疑为AMI,立即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检测,30 min内确诊;14例接诊后误诊,误诊为支气管哮喘2例,支气管感染1例,心绞痛3例,心肌炎、胆囊炎、胃炎、脑梗死、脑供血不足、咽炎、牙周炎、肾结石各1例,后经心电图动态观察配合化验检查而确诊。
本组从发病到确诊时间6 h以内39例,在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内,6 h以上3例,失去了溶栓的治疗机会。
误诊率33.3%。
2 误诊原因分析2.1 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2.1.1 突发的急性左心衰以严重的呼吸困难就诊而掩盖胸痛的症状,特别是既往无冠心病病史,无明显诱发因素,经全面检查有无其他理由解释者,此时应警惕不典型AMI的可能。
误诊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掌握心力衰竭是不典型AMI常见表现,而未进一步检查。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作者:刘智慧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8期【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
结果合并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25例,脑梗死18例,高脂血症1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
临床首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0例(40%);消化系统疾病15例(15%);神经系统疾病17例(17%);咽炎3例(3%);牙痛5例(5%);呼吸系统疾病10例(10%);颈椎病6例(6%);其他部位疾病4例(4%)。
存在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89例(89%)。
发病24 h以上心肌酶明显升高大于正常值2倍以上100例(100%)。
给予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91例(91%),死亡9例(9%)。
结论对于老年男性、糖尿病、脑血管病出现一些临床异常现象,需注意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并及时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以取得正确诊断。
明确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可提高对该病的临床判断能力。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临床特点;心电图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079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相对于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来说的一种心脏疾病,不典型表现为症状不典型、心电图不典型、心肌酶未见升高。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为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常可危及生命[1]。
其预后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密切相关。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易诊断,但有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体征及心电图不典型者,极容易照成误诊的情况,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2]。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临床分析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临床分析
张显梅;陈亚绒;王创国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5(000)026
【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误诊原因,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的救治率。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非典型急性心肌
梗死误诊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误诊疾病的类型、临床表现、救治方法等加以分析。
结果本组男24例,女16例,心功能不全10例(25%),因心电图误诊者10例(25%),异位疼痛6例(15%),消化系统症状5例(12.5%),手术后疼痛3例(7.5%),神经系统症状2例(5%),精神症状2例(5%),神经官能症2例(5%),死亡10例(25%)。
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心律失常、异位疼痛、心电图的正确判断与否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因素,以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症状就诊者应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
普及急性心肌梗死专业知识,以及肌钙蛋白T或I的检查和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应用,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总页数】2页(P3735-3736)
【作者】张显梅;陈亚绒;王创国
【作者单位】武功县人民医院,陕西武功 712200;武功县人民医院,陕西武功712200;武功县人民医院,陕西武功 712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33例分析
2.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3.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31例误诊原因分析
4.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5.非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首发临 床表现 . 2
上腹部 疼痛 、 心 、 恶 呕吐 9例 ; 休克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发生 A . MI 22 临床 症 状 不 典 型 .
症状 和体征 7例 ; 咽喉部 紧缩感 4例 ; 下颌 、 颈部疼 痛 2例 ; 左 上肢疼痛 伴麻木 3例 ; 急性 左心 衰竭 9例 ; 有心 衰竭 4例 ; 脑
急性 心肌梗死 ( MI是心 内科急 、 重症之一 , A ) 危 诊断 多无 困难 , 但不典型 A ( MI包括临床 、 电图和酶学 等 ) 心 则可能 导致
误 诊 , 误 治 疗 。现 将 我 院 20 年 7月一 2 0 延 01 0 9年 7月 期 间 收 治 的 急性 心肌 梗 死 中不 典 型 病 例 4 0例总 结 分 析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的作 用 下 , 引 起 冠 状 动 脉 持 续 性 痉 挛 或 斑 块 破 裂 出血 , 成 可 造
1 一般资料 4 例患者中男 2 例 , l . 1 0 7 女 3例, 年龄 3 0岁 ~
8 2岁 ,0 以下者 3例 , 4岁 患者均有剧烈活动 、 疲劳等诱 因。 既往 有原发J 陛高血压史 1 , 8例 冠心病史 2例 , 高血脂 1 , 5例 糖尿病
卒中 2 。 例
221 症状 轻微或无 胸痛 . .
老年人长期慢 性冠状 动脉供
血不足 , 心肌纤维化 与变性 , 使感觉神经末梢受损 , 疼痛敏感性
当减 小 。③ 整 复 粉 碎 骨 折 时 牵 引 力 量 要 柔 和 , 用 软 组 织 铰 链 利
力量 , 长期掌屈位 固定 , 再恢 复腕关节背伸运动很闲难。 我院采 取的 1 0d左右换 功能位石膏可 以克服上述不足 ,而且防止因 石膏松动使骨折再 移位( 因肿 胀消退及前臂肌 肉因疼痛和废用 而萎缩 , 引起前臂变细 ) 。前臂 中立位 时尺桡骨接近平行 , 骨间
隙最大 , 间膜上下松 紧一致 , 骨 固定 后 期 有 利 于前 臂 旋 转 功 能
的原理使骨折碎片在间接拉力下逐渐恢复原位 , 再使 用扣挤手 法使骨折片间进一 步复位 , 接触紧密。 复位后轻轻摇摆关节 , 可 以使粉碎的关 节面光滑平整。顺 骨舒筋手法是必不可少的 , 利
的恢 复 , 防止长期旋前 或旋后位 固定使骨 性骨折和斜形骨折 ,背 伸位不利 于骨折稳 定 , 因 为适 当掌屈尺偏位 固定时 , 背侧肌腱 、 桡 关节囊 紧张 , 有利于保
持 骨 折 端 稳定 ,并 有 利 于 尺 骨 茎 突 和下 尺桡 关 节 损 伤 的恢 复 。 而 腕 关 节 的功 能 位 是 背 伸 2 。 ~ 5 , 常 伸 肌 力量 小 于 屈 肌 O 2。 正
■ 嘧露目窝凰
读正侧 位 x线 片 , 全面 了解 骨折移位 、 成角 、 粉碎骨块 的位 置 、
断 端嵌 插 短 缩 及 下 尺 桡 关 节 有 无 分 离 等 情 况 ,做 到 手 摸 心 会 , 法从手 出, 制定 整 复 计 划 , 到手 法 整 复 时 动 作 协 调 一 致 。 醉 做 麻
夹 板 固定 要 求 经 常 门诊 复 查 的麻 烦 。 43 关 节 同 定 体 位 . 同定 体 位 要 灵 活 掌 握 , 以解 剖 复 位 、
发生再移位 。 另外 , 固定期间不能忽视患肢肩关 节 、 肘关节及掌 指关 节的功能锻炼 , 防止 肩手综合 征的发生 , 去外 固定后不能 忽视 中药熏洗和前臂旋转功能的锻炼 。
效 果要好 , 有利于骨折整复 和减 轻患者痛 苦 , 特别是前臂 肌 肉 发达者更要如此 。 ②牵引力量要柔和持久 , 用力 由小到大 , 嵌插 重 叠纠正后再施 以其他手 法 , 则易造成 掌侧嵌插 、 否 复位 不成 功 、 片进一 步碎裂致骨折端不 稳定 , 骨 在折顶 时牵引力量 要适
参 考 文 献
…
王亦 璁. 与关节损 伤[ . 3版 . 骨 M1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 2 人 20 :
6 - 6 . 61 6 2
[] 罗家 良, 2 李永炬 , 何胜文 , 牵抖手法治疗桡骨下端 骨折I】 等. J 巾国骨 _ 伤 ,0 3 1( O :8 . 2 0 ,6 1 )5 3
( 收稿 日期 :0 9 0 —1 2 0 — 9 0)
骨折端稳定 、 于功能恢 复为原则 。稳定性骨折复位后骨折端 利 不易再移位 , 应采用腕关节伸直位 同定 , 有利于功能恢复。 但对
非典 型 性 急性 心 肌梗 死 4 0例 临床 分析
郭 水 英
( 山西铝厂职工医院 , 山西 河津 0 3 0 4 3 4)
臂旋 转 功 能 的恢 复 。 固定 过 程 中必 须 维 持 适 当 的 牵 引 , 否则 易
于骨折断端稳定 和功能康复 , 体现筋骨并重 的原则。 4 石 膏前后托 的优点 . 2 ① 易塑性 和保 持掌 屈尺偏 位 ,
维持腕关 节的掌倾 角 、 尺偏角 ; 在外 固定 时速度快 , ② 克服 了管 形石膏在反 复缠绕 时骨折易 移位 的缺点 ; ③克服 了管形石 膏易 形成和加重骨筋 膜室综合征 的危 险 ; 拆除方便 ; 克服 了小 ④ ⑤
动 态 演变 。
2 讨 论
21 发病年 龄不典 型 .
一 般而 言 , 心肌梗 死( ) MI多发生
在 中老 年人 , 年来 , 近 随着 生活水 平 的提高 , 年轻 人合 并高 血
压、 高血脂 、 尿病 并不少见 , 糖 加上 精神 紧张 、 过度 劳累等而发 生。本组病例 4 0岁 以下 3例 , 最小年龄 为 3 0岁。据报道 , 年轻 人梗 死前常无心绞 痛病 史 , 电图检查多数 正常 ; 心 心肌 梗死前 多有 劳累 、 紧张 、 绪激动 、 情 剧烈运 动等诱 因, 在这些诱 发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