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
《内经》之神魂魄刍议
《内经》之神魂魄刍议作者:张倩璐刘红权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2年第05期【摘要】文章结合《说文解字》的注解,总结《内经》相关理论,探讨中医“形神合一”理念下“神、魂、魄”的含义、生理病理特点及该理论在中医脑病中的应用。
“神”无形无质,变化莫测,依托于有形實体而存在,安静、内守、节制,主宰、调控生命活动。
“神”又主导魂与魄,“魂”为阳神,辅助神调控人的思维、情绪、意识;“魄”属阴,与有形实体的关系更为紧密。
三者以先天之精和后天脾胃化生之气血为物质基础,起到沟通人体生理与心理的作用,可作为辨治中医脑病及心身疾病的切入点。
【关键词】黄帝内经;神;魂;魄;心身疾病【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9-0014-03A Discussion on Shen, Hun and Po in NeijingZHANG Qianlu1,2 LIU Hongquan1,2*1.The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8, China;2.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n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anjing 210028,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nnotation of Shuowen Jiezi,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Neijing are summarized to explore the meaning,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Shen,Hun and Po’ under the concept of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cephalopath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 is invisible and unpredictable, existing on tangible entities. ‘Shen’ is quiet, self-contained and self-controlled.It dominates and regulates life activities. Shen commands the Hun and Po. ‘Hun’ belongs to Yang, which helps Shen regulate people's thinking,emotion and consciousness. ‘Po’ belongs to Yin, which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angible entities. These three are based on connate essence and acquired qi and blood witch produced by spleen and stomach, communicating human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It can be used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for treating psychosomatic diseases of TCM encephalopathy.Key words:Huangdi Neijing; Shen; Hun; Po; Psychosomatic Diseases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心身疾病越渐高发,而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形神合一”之说,《内经》谓“五脏已成,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可以作为中医脑病辨证治疗的切入点。
什么是中医神志病学的核心理论
什么是中医神志病学的核心理论中医神志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注于研究和治疗与神志相关的疾病。
要理解中医神志病学,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理论。
中医神志病学的核心理论首先建立在整体观念之上。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神志活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身体的其他生理功能紧密相连。
比如,心主神明,心是神志活动的主导,但肝的疏泄功能、脾的运化功能等也都对神志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如果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就可能出现情绪抑郁、烦躁易怒等神志方面的问题;脾失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心神失养,也会引发神志异常。
阴阳平衡理论在中医神志病学中也占据着关键地位。
阴阳的平衡与协调是维持人体正常神志状态的基础。
当阴阳失衡时,就容易出现神志方面的疾病。
例如,阳气过盛可能导致狂躁、失眠等症状,而阴气过盛则可能使人出现抑郁、嗜睡等问题。
阴阳的消长变化贯穿于神志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过程。
治疗神志病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的平衡,恢复其正常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理论也是中医神志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血津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充足、运行通畅,津液代谢正常,神志才能保持清明。
反之,如果气血不足、气滞血瘀或者津液亏虚、痰湿内生,都可能影响神志。
比如,血虚不能养心,就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等神志症状;痰浊蒙蔽清窍,则可能导致神志昏蒙、痴呆等。
中医还强调情志与神志的密切关系。
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状态。
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但如果情志过激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损伤相应的脏腑,导致神志失常。
例如,大喜伤心,大怒伤肝,过度思虑伤脾,过度惊恐伤肾等。
中医神志病学在治疗神志病时,常常会考虑到患者的情志因素,通过调理情志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脏腑理论在中医神志病学中有着具体而重要的应用。
不同的脏腑具有不同的神志功能。
心主神明,主宰人的思维、意识和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脾主思,与思考、记忆等有关;肺主悲忧;肾主恐等。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陈明优中医心神学说从《内经》开始,就有很多相关的论述,散落在《素问》和《灵枢》各篇,隐藏在藏象学说之中,未能独立而自成体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现代心理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心神的相关理论才重回人们的视野,但其名称却十分混乱:中医心理学、身心病学、心神学说、情志病等不同的,直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范医院设神志病科后,才以神志病学相称。
赵永厚教授认为“中医神志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等手段,研究神、志的本质及神志异常疾病,探寻其生理、病理机制及其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①“以中医‘脑-脏腑-神’之形神统一思想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神志病创新理论‘体用学说’,即‘脑为神之体,脏腑为神之用,脑与脏腑相通,五脏六腑皆主神,非独心也’,认为中医药防治神志病当‘通过调节相关脏腑功能来调治脑神’。
神志病‘体用学说’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合理内涵,同时依据临床实践需要有所创新,将脑与脏腑对神的作用有机结合,更加明确地阐述了神志病的发病机制。
”①就此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从体用思维的角度做一系统探讨。
一、中医心神学说的概念关于心神学说,人们多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来进行论证,但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神的本义“神”为会意兼形声,从示从申,申亦声。
“申”本义为“交媾”、“生殖”;“示”指“先人序列”,“示”与“申”联合起来表示“繁育众庶的先人”,就是说“神”与生俱来,并携带先人的基因,所以《说文》云:“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2、神明的含义《黄帝四经》认为:“道者,神明之原也。
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者也。
处于度之内者,不言而信;见于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
处于度之内者,静而不可移也;见于度之外者,动而不可化也。
静而不移,动而不化,故曰神。
神明者,见知之稽也。
”②个人认为:这是对“神明”解释得比较全面,首先道是神明的原动力、源头。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内具有重要生命活动的精神力量,是人体内在精神活动的总称,涵盖了认知、情感、意识、思维等方面的活动。
在中医理论中,“神”具有诸多特征,并且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文将从“神”的特征和其应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神”的特征1. 统摄调达在中医学中,“神”在机体内是起着统摄调达的作用的。
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神”的指导下进行的。
“神”还能够统摄和调达人体内各种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使其协调运行,保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 潜藏于心“神”主要潜藏于心。
在中医学中,认为心是主宰全身的脏腑之一,也是各种感情和意识活动的主要场所。
心在中医学中与“神”密切相关,能够通过心的活动反映出“神”的状态。
3. 主宰身体和精神“神”在中医学中既主宰身体,也主宰精神。
在身体方面,“神”能够调控身体的生理活动,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而在精神方面,“神”能够调控认知、行为、情感等精神活动,保持机体的情绪平衡和心理健康。
4. 定位于脑在中医学中,“神”主要定位于脑。
脑是人体的主要神经中枢,是人体各种精神活动的中枢组织。
“神”也是定位于脑,通过脑的活动实现对身体和精神活动的调控。
5. 显现于外“神”在人体内显现于外部。
在中医理论中,“神”能够通过人体外在的表情、姿态、神色等形式显现出来。
通过观察人的表情、姿态等外在表现,可以反映出“神”的状态。
1. 临床诊断在中医临床诊断中,“神”常常被用来指代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活动。
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表情、姿态等外在表现,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初步判断和诊断。
2. 治疗调理在中医治疗中,“神”常常被用来指代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活动。
通过调理“神”,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的发展。
中医治疗中的一些方法,如针灸、按摩、草药等,都可以通过调理“神”,起到治疗作用。
以上所述,中医“神”的特征和其应用是非常丰富的。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1. 引言1.1 中医学中的“神”概念中医学中的“神”概念涵盖了广泛而复杂的概念,是中医理论中一个极具重要性的方面。
在中医学中,“神”一词并非简单指代宗教信仰中的神灵,而是涵盖了人体内在的精神意识、活动和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神”是指控制心灵、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核心,是人体的精神活动的总称。
在中医理论中,“神”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被视为人体最重要的生命之本。
中医将“神”看作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和调控者,是人体各功能、器官协调运作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养“神”可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
“神”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与病理作用,其状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神”调和整个人体的阴阳平衡,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情绪、抵御外邪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神”受损时,会导致诸多疾病的发生,如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甚至影响身体器官功能。
在中医学中,“神”是一个涵盖广泛、内容丰富且至关重要的概念,对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有着深远的影响。
深入理解“神”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从而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1.2 “神”的特征在中医学中,对于“神”的特征有着重要的探讨和解释。
“神”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到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活动,还涉及到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和协调。
“神”在中医学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外在的多样性,即“神”既具有统一的整体性,又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神”还具有动态性和变化性,即“神”随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而发生变化。
“神”在中医学中是一个极为综合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体的心理、情绪、意识、记忆、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到人体的生理、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神”的特征在中医学中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2. 正文2.1 神在中医学中的不同含义神在中医学中的不同含义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深奥的概念。
以中医“五神”学说结合情志理论探讨失眠证治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
关于失眠的病机,认为:卫气不得入于阴,营卫不和,阴阳不交为失眠的主要机理。
《内经》认为睡眠由神来主宰,如《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神安则魂藏能寐;神不安则魂不安藏,则会出现不寐,故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
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人之寤寐是由心神来控制,中医学认为睡眠是神志活动的一部分。
神对生命活动的调控,包括“魂魄”与“意志”两个方面[1]。
“魂神意魄志”是五脏对应的五神藏,《素问·宣明五气》记载:“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灵枢·本神》记载:“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其中,五神藏为脏腑的功能活动表现,“血、脉、营、气、精”为物质基础,五神藏功能失常,就会出现神志的改变,进而影响到睡眠发生失眠症。
五神不安于五脏是导致失眠的重要病因,正如《难经》所说:“人之安卧,神归心,魄归肺,魂归肝,意归脾,志归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
”人的一切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与五脏的气血盛衰有关,包括精神、意识与情绪变化。
情志异常也参与了失眠的发病。
国外报道失眠症患者存在中重度焦虑和抑郁分别为54%和31%,很多学者认为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2]。
《内经》将怒、喜、思、悲、恐称为“五志”,即为“五脏神”,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状态,是人正常的精神活动,是机体对外界的精神刺激或既往刺激痕迹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南宋陈无择在《内经》基础上有所发展,将怒、喜、思、悲、恐、忧、惊称之为“七情”,“七情”与“五志”统称为“情志”。
情志异常可致病,易伤心神,心神被扰,从而导致失眠的发生,这也是失眠往往伴有焦虑和抑郁的原因所在。
正如《医学正传》云:“七情通于五脏,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七情内伤则有所亏损,疗之不易,须识其何所伤,观其色,察其脉,验其形神,详具太过及不及,而后调济之。
形神学说与中医养生
辅相成、 相得益彰, 从而形体和精神得到均衡的发展。 主张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在形神的关系中, 神起着主 导作用。 神明则形安”故中医养生观以调神为第一要 “ ,
义, 养生必须重视神的调养 ,守神而全形” “ 就是从调神
它定义为信息传导活动。 在人体统一整休中, 起统帅和
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 , 生命活 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 整体功能、 整体规
到协调情志的目的。 朱丹溪宗《 内经芳 之旨指出:怒伤, “ 以 优胜之 , 以恐解之; 喜伤 , 以恐胜之, 以怒解之……。 ” 情志既可致病也可治病 , 在心理保健上有特殊的意义。
阴阳情志制约法, 是运用情志之问的阴阳属性对立制 约关系, 调节情志, 协调阴阳。如惊恐与愤怒、 爱与恨
等, 性质彼此相反, 对人体阴阳气血的影响也相反, 可 以相互协调控制, 从而起到平衡心理情绪的作用。
派、 多种方法, 自己的民族特色。 形成 重视心理因素, 贯 穿始终, 尤其是形神学说, 无论是在养生理论还是在养 生方法上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形 学 在养生 方面 神 说 理论 的应用
中医养生学理论有许多, 其中形神合一、 动静互涵 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形神学说在养生理论中主 要体现。 形神合一在于说明心理和生理的对立统一、 精 神和物质的对立统一、 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 动静互 涵提倡养生要动静结合。 11 形神合一 . 形神合一包括两个方面: 形神合一生命观和形神 共养观。形神合一生命观认为, 神为生命之主, 人的生 命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即以物质、 能量代谢为 土的生理性活动; 另一类是精神心理性活动, 也可以把
中的具体应用。
念专一, 除去杂念, 宁静养神;调息” ’ ‘ 则呼吸均匀和缓、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众多的学术派别和学说构成了中医的多元性,其中包括六经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派、经络派等等。
本文将介绍中医各家学说的特点和主要观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复杂性。
一、六经学说六经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是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之一。
它以《内经》和《难经》为代表,将人体生理活动分为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并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个方面作为分析和诊断依据。
太阳经代表着人体表面的阳气活动,阳明经代表着人体内脏的阳气活动。
阳明与太阳相对应,是六经学说中的表里对应原则。
而太阴、少阴、厥阴则是对应于人体阴气活动的三个经络。
在六经学说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架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为基础,将人体生理活动以及自然界的现象归纳为五行之中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构成了五行学说中的生克关系。
在中医临床中,五行学说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中医师可以识别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
三、气血派气血派是中医理论中关于气和血的重要学说。
它强调气和血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认为气血的充盈和运行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来源,它主要通过呼吸和脾胃的消化吸收来得到补充。
血则是人体营养和氧气的主要载体,它通过心脏的泵动和经络的输送来维持全身组织的正常功能。
气血派关注气血的调和平衡,注重调理气血不畅的疾病。
例如,在治疗贫血和气虚的疾病时,中医师常常会采取调理脾胃和补充营养的方法,从而改善气血的运行和充盈情况。
四、经络派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起着连接脏腑和四肢百体的作用。
经络学说以《灵枢·经脉》为代表,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分布、功能和调理方法。
第14讲五脏:心的生理功能
第14讲五脏:心的生理功能第一、我们讲一讲心主神志的含义,首先讲什么是神,在中医的文献里面,神有三个义项:1.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2.指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3.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这个三个义项合起来,称之为广义之神,把神的第三个义项称为狭义之神,心主神志的神是指狭义之神,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持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的功能。
第二、神的物质基础,就形神而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形神之间的关系又称体用的关系,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它有多种含义,这里,体,就形神而言,指形体而言,而神是这个形体所产生出来的生理功能,中医强调形神合一,神离开形,无所谓神,离开神也无所谓形,第一,我们从形神的体用关系,讲形是神的物质基础,而中医学又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从哲学层次来说,从宏观整体来说,那么又进一步强调,这个形体是由于父母媾精,阴阳交媾而形成的,而这个生命源于人体内的精气,在这里,把精气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那么这个精微的物质,它通过形体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就这个意义讲,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在这里面强调两个思想,在咱们中医学里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一种思想称之为神灵,主观意识的产物,一种学术思想强调形神合一,形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把精气作为神的物质基础,这里面强调的思想,神是有物质基础的,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这是两种不同,对神的解释,两种不同的观点,哲学观点,我们中医学依据的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坚持世界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的,因此强调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这样来理解神的物质基础,在讲述气向的关系的时候,常常又讲血是神的物质基础,血属于精气的范畴,精气在这里泛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血是其中之一,在讲心血在神志当中的作用的时候,在那是讲心的主血脉和神的关系,这是总体上讲,从形神的关系来讲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强调神是有物质基础的,是物质运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中医学里面,把神的物质基础规定为精气,规定为一种具体的物质,一、它承认人的精神活动的物质性,神的物质性,二、把神的活动规定为某种物质,这个结论又是不甚确切的,我们知道,神的活动是大脑板层高级神经的活动,它是在物质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出来的神志活动,如果仅仅归结为精气,这个结论,我们今天看来是不甚完善和确切的,但是它是历史的产物,我们在这里理解,不要简单地理解为:神的物质基础就是精气,要找那个具体的精气,它有什么形态,应该理解为中医所说的神不是神灵,是有物质基础的,是唯物的,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从形神统一观强调形为神的物质基础,那么气是构成形体的本源物质,就这个意义讲,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要正确地理解,我们的中医文献里所描述神的物质基础,它的合理地方在什么地方,有不甚确切的地方是什么?随着同学们后期,特别是学习脑科学的时候,那么对这个问题,就有更清楚的认识。
阴阳体用论(页2)
阴阳体用论(页2)略谈个人浅见,请不见怪。
人身之穴,脉气所发。
脉藏营,血所在,血者神气也,是谷气之精专者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后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寸口者,太阴肺脉之源也,号曰太渊。
此气口实为神气发源处也。
而心藏神,为君主之官,主神明,行血脉,德施普也。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病因于主不明也。
主不明则脉象变也,察脉以知神气之所在。
神气之异所在者,即病所在也。
而神气之所出入皆先变见于气口,是以气口亦为五藏主也。
而五输穴者,神气出入之门户,随四时之行各有气穴其应,此五输穴之用也。
谢谢。
问题是:1)气穴的功能?素问/气穴论中:“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营卫。
……”灵枢/九针十二原“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由此可见,气穴是营卫互通的门户,由此可得出营气卫气之间关系的什么结论呢?再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
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怎么理解“阳受气于四末”?这是很多个层面,然后再穿插形成一个立体的,多系统的整体。
脏腑功能是其一。
“各脉”而选择寸口脉又是其一,“十二经”与内在的联系又是其一,五脏六腑功能又是其一,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环而无端的一气交流。
刺其气穴,调其太过,不及。
《五十营》说明了脉的运行与时间性。
并且最后以寅为始而《营气》中“故气从太阴出。
从肝上注肺”以手太阴为一环之交接之经而选其寸口脉为用。
五输穴并不是讲的是“五脏气的运行”五输穴散落内经不少章节,很多隐晦词出自此。
非常容易与“十二经脉”运行混了。
并且不能与“五谷入胃。
”的脏腑功能层面所混而一谈。
脏腑功能,可通过五输穴或者十二经穴位调节脏腑,《经水》经脉十二外和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走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这与五输穴的井荥输经合意同)。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说和派别。
这些各家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的主要学说和其特点。
一、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最早并最为广泛应用的学说之一。
该学说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强调阴阳五行理论、藏象论及脏腑经络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黄帝内经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认为疾病是因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导致的。
因此,该学说注重调节身体内部的功能,使人保持健康。
二、四气调神学说四气调神学说是张仲景创立的学说,主要阐述了病因和病理的理论。
该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受到外部天气的影响有关,即风、寒、暑、湿等四种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
四气调神学说通过调节人体气血的运行来治疗疾病,例如通过温热药物治疗寒气引起的疾病。
这一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急性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三、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华佗创建的学说,该学说主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疾病的治疗。
五运六气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候,通过观察环境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脉象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在治疗上,五运六气学说强调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来调整药物的使用。
该学说注重平衡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四、辨证论治学说辨证论治学说是中医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它包含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即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综合判断病情,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该学说注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学说强调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病情,使治疗更为准确和有效。
以上介绍的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学说,每个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中医的多样学说使其具有更加灵活和全面的治疗方法,也更加适应不同的疾病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医学的实践过程中,不同学说并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有着交叉和互补的关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学说。
《内经》心神再识
《内经》心神再识
晋文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20)003
【摘要】讨论了《内经》心神的涵义,并对不同涵义之神及心神活动的整体观进行了详述。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晋文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基础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1
【相关文献】
1.《黄帝内经》关于心神的认识 [J], 傅景华;傅妤娟
2.运用《内经》“亢害承制”理论从心神论治失眠 [J], 李芳菲;钱会南
3.命门、元神脑神、识神心神关系再探讨(三)识神心神 [J], 贾耿
4.《内经》心神学—通行使道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J], 李慧丽;王辉武
5.《内经》脑心神明离合论 [J], 朱寒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中医学作为中国古老医学体系之一,除了注重疾病的辨证施治外,还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关于“神”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神”是人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的产物,其特征和应用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中医学中的“神”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统领精神活动中医学认为,“神”主要是统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情绪等。
在中医理论中,“神”与心脏息息相关,心主神,是精神活动的中枢。
中医学将许多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归纳为“神”失常,如失眠、抑郁症等。
2. 彰显活力“神”在中医学中还代表着活力和生命力。
中医理论认为,身体的精气神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其中“神”是最为活跃和灵动的。
中医治疗的重要目标就是调养“神”,使之充满活力,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3. 影响器官功能在中医学中,人体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往往受“神”活动的影响。
中医认为情绪过于激动会伤肝,从而引发各种肝病;忧虑郁结容易伤脾,导致消化不良等。
中医治疗中也会注重调理“神”,以影响器官功能的健康。
基于以上特征,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神”概念,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神”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几个方面:1. 精神病诊治精神疾病是“神”失调的典型表现,中医学认为精神疾病的发病与心神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精神病时会注重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调整患者的“神”,使其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情绪调节中医学认为,情绪与“神”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会导致“神”失调,影响身体健康。
中医临床中常常采用针灸、推拿、草药等手段调理患者的“神”,以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
3. 谐神养生中医养生理论中,提倡“谐神养生”,即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调理“神”,以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饮食对“神”有重要影响,因此饮食养生中也会注重调理“神”。
4. 预防保健中医注重预防保健,在保健理论中,也会以促进“神”健康为核心。
中医心理理论 打印版
中医心理之形神合一论形神合一论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在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
神的概念内涵是一元的,即为“生命之主”,但其外延是广泛的,既包括有心理方面的,也包括有生理方面的。
因此这一概念本身,就体现了中医心理学的心理生理统一观。
神与形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从本源上说,神生于形、神依附于形;但从作用上说,神又是形的主宰。
神与形的对立,是生命运动的基本矛盾;神与形的统一,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神与形的对立统一,便形成了人体生命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
“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神合一论”的具体内容,为中医心理学的心理生理统一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并为现代科学进一步阐明生命的本质,以及疾病发生的规律,提供了若干宝贵的线索。
中医心理之人格体质论人格体质论是在“形神合一论”的基础上,将人格与体质结合起来,阐述个性心理特征的理论。
人的个性特点的形成,虽然与后天环境、社会实践、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等密切相关,但与先天体质禀赋也分不开,尤其是气质的形成。
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着五行属性的特点和阴阳之气的多少,将人格体质分类为“阴阳二十五人”和“阴阳五态之人”等,从而使人格体质统一于阴阳五行之中。
正因为各种不同的人格特征,一般都可反映某种体质的特点,因此通过人格测试,可作为判断某种体质倾向的参考。
由于不同的体质具有不同的疾病的倾向,所以它不仅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因人制宜”的根据,而且也指导了养生防病方针的具体制定。
中医心理之心主神明论心主神明论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脏象学说一元化的阐述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假说。
它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最高主宰是“心神”,心理活动也不例外。
人体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就是统一在“心神”之中。
心神不仅了主导了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由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也都是在心神主导之下,以五脏为生理基础而产生的。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各家学说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下面将介绍中医学的各家学说。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阴阳二气是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它们彼此互补、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现象。
在中医中,通过分析疾病的阴阳失衡现象,来确定治疗方案。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相生,与身体的五脏和六腑相应,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贯穿全身并与脏腑组织相连。
通过影响经络系统的流通和调整经气的流量,来治疗各种疾病。
4.元气学说元气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元意为根本、本质,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元气来源于父母遗传和天地精华的滋养,它是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逆气犯元是指任何影响到元气的因素,它可能是内部、外部或精神因素,病因可通过恢复元气来治疗。
5.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本基础。
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互相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机能。
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虚实学说虚实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学说,虚实是中医中常用来描述疾病和诊断的术语。
虚指体内功能失调或欠缺,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物质过多。
通过判断病人是否为虚或实,来确定治疗方案。
7.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中关键的学说之一,主要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相诱发的,并以外感、情志、饮食、劳逸等因素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它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两个最基本的物质。
气的运动和血的循环,保证了整个身体的营养和代谢。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1. 引言1.1 什么是中医学中的“神”中医学中的“神”是指人体内的精神活动和情绪状态,是中医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在中医学中,“神”与生命息息相关,既包括了意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又涵盖了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能力。
神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的主宰,掌控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情绪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中医学中的“神”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五脏六腑的精神活动、精神状态和情绪反应等多方面内容。
在中医理论中,“神”主要分为心神、肝魂、脾意、肺魄、肾魂五个方面,分别对应五脏六腑。
心神主宰着意识和情感,肝魂主管着决策和规划,脾意主导着思维和推理,肺魄控制着气息和体力,肾魂管理着生命力和潜能。
在中医学中,“神”不仅是人体生理活动的表现和调控中心,也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神的不平衡或异常状态往往会导致身体的不适和疾病发生。
中医注重通过调养神、调整情绪等方法来维护身体健康。
神在中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调养与治疗方法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内容结束】1.2 “神”在中医中的地位在中医学中,“神”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具有独特的地位。
在中医理论中,“神”是人体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意识、情感、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在中医医学中,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人之所以生,合气呼吸,精神为主宰。
”可见,“神”在中医中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还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在中医诊断中,“神”被视为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
中医医师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情、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及病情的轻重缓急。
中医善于观察病人面色、目光、言语等,从中可以窥见病人的“神”是否正常,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神”在中医中既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又是治疗的关键之一。
在中医治疗中,调整病人的“神”状态、平衡“神”的活动,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论“心神”为狭义之神——兼与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商榷
基 础理论 》 材都 认为 心神 为 狭 义 教 《 枢 ・ 神 》 出 : 生 之 来 种人 的主 观能 动性 的 自觉 意识 , 灵 本 指 “ 所 之 神 ¨ 。 《 医 藏 象 学 》 认 为 : 谓之精 , J 中 也 两精相搏谓 之神 , 随神往 来 以为其 它 四神之 首 而统 率 诸神 , 是 “ 主神 志 , 心 即指 狭 义 之 神 。 _ 精 者谓 之魂 , ”2 并精而 出入 者谓 之 魄 , 所 人 区别 和高 于 其 它 动 物 的显 著 标 编规 划教 材 《 医 基础 理论 》 是 以任 物者谓之心 , 有所忆 谓之 意 , 志 。 中 也 心
多 中医院校 不得 不使 用 这本 教 材 , 情 绪 活 动 等 。其 中五 神 即神 、 、 1 3 关 于肝 魂 肝 魂 是在 人体 生 魂 . 使 得这 一学术 观 点影 响 甚 广 , 不仅 魄 、 、 , 意 志 乃神 的主体 , 概括 了精 神 长发育 过程 中 , 着血 液 的生成 而 随
七版 教材 《中医 基础 理 论 》 其 后 藏 脉 , 舍 神 …… 肺 藏 气 , 舍 魄 而为 魄 的物 质基 础 , 是 隐藏 于精 步 脉 气 魄 尘 : 心所 藏之 神 , “ 既是 主宰 人 体生 肾藏精 , 精舍 志 。 根 据 《 ” 内经》 之 中的 。故 魄是 与 身俱 来 的 、 能 本
中医药通报
2 1 年 2月 01
第 1 O卷
第1 期
论 心 神 "为 狭 义 之 神
兼 与 七版 教 材 《中 医基 础 理 论 》 商榷
● 章 增加
摘 要 以《 内经》 关 理论 为依 据 , 相 结合 临床 实 际 分析 五 藏 所 藏 之 神—— 神 、 、 、 、 的 实 魂 魄 意 志 质、 区别与联 系 , 述 “ 论 心藏神 ” “ ” 属 于狭 义之神 。 之 神 仅
中医学里的“神”理论是什么?
中医学里的“神”理论是什么?在中华文明的五千年里,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具有独特的神理论体系它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更注重人的身体、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调节和预防疾病。
早在几千年前,就有文献记载了疾病防治的相关理论,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可以说,中医从一开始就比疾病更关注健康,因此中医在健康相关的研究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虽然中医概念中没有“健康”一词,但“平人”却概括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如在《素文·调经论》中,“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这一健康的定义与中医的健康观密切相关。
中医“平人”比西医“健康”包含更丰富的内容:阴阳平衡、形神统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人的健康与环境的统一;“形神合一”是指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统一。
因为形的基础是精,形的功能是气,形的出现是神,形与神的统一是中医学中精、气、神的和谐统一。
中医神理论是研究人体神的概念、产生、功能及其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关系的学说。
它发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宇宙观、人生观、健康观,也是中医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
在古代哲学范畴中,神是调控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宇宙的主人和规律。
例如,《荀子·李伦》说:“列星随旋,明暗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为神。
”中国传统医学中提到的神,是古代哲学中对神的演化的类比。
它是对人类生命的理解,是人类生命的主人,是人类生命外在表现的总称。
虽然它们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它们在概念、来源和功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根据不同的脏器,神主要分为脑神,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肾志等。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在调节人类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支配人类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功能。
调节脏器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神是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而产生的,但神可以指挥、调节和控制这些物质的运作和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
什么是中医神志病学的核心理论
什么是中医神志病学的核心理论中医神志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注于研究人的神志活动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以及如何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要深入理解中医神志病学,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理论。
中医神志病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形神合一论”。
形,指的是我们的身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神,则代表着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
形神合一意味着身体和神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身体的健康状况会影响神志,比如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时,人可能会感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过来,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波动也会损伤身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神志病症状。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这里的心并非仅仅指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涵盖了一系列与神志相关的生理功能。
心是神志活动的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都由心来调控。
当心神安宁时,人的思维清晰、情绪稳定;若心神不宁,就可能出现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同时,心与其他脏腑也密切相关,如心肾相交、心肝相济等,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对于维持神志的正常至关重要。
“气血津液与神志的关系”也是中医神志病学的重要理论。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充盈和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神志。
气血充足、运行通畅,神志就清明;反之,气血不足、运行不畅,或者津液亏损,都可能导致神志异常。
比如,血虚会使人出现头晕、失眠、健忘;气滞血瘀可能引发情志抑郁、烦躁易怒。
在中医神志病学中,“情志致病论”具有重要地位。
中医将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认为过度或持久的情志刺激会损伤相应的脏腑,导致神志疾病。
例如,大喜伤心,大怒伤肝,过度忧思伤脾,过度惊恐伤肾等。
而且,不同的情志之间还会相互影响和转化,一种情志的过度可能引发其他情志的失调。
“阴阳平衡与神志”的理论同样关键。
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神志的正常也依赖于阴阳的平衡。
当阴阳失调时,就会出现神志方面的问题。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浅谈(二)——心主神明论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浅谈(二)——心主神明论心主神明论黑龙江?王完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对"心"的范畴有着独特的认识.从文字的起源来考察,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之中就已经出现了以指人的内心思维活动,精神意识以及道德观念等多种涵义的"心"字.从中华传统文化源头之学《易经》的卦爻辞中来看,"心"字的运用共8处.也皆是表达情感,道德及差异心理与社会心理方面的涵义.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在汉语中大凡与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有关的字词,都会有"心"(或"一}")的偏旁部首,如思想,爱(爱)恶,忧愁,愤怒,惊恐,惧怕,2009年11月第11期毫膏霸嘱纛悔恨,想念,意志,性情,忿恨,惆怅,惋惜,恩怨,感情,慈悲,忠恕等等.由此可看出.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有"心"才有"情".有"心"才有"意",有"心"才有"思想".才有各种精神活动.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远不止是血肉之心,更重要的是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难怪人们都将精神范畴的活动称为"心理活动",而研究其规律的学科称为"心理学"而不是"脑理学"中医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早就将"心" 的范畴扩展到脏象学说中. 《内经》所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将"神"与"心"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心为藏神之所.所以才成为主导生命活动的"君主之官". 人的生命活动基本可归纳为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大方面.可知此"心"已具有了主导心理活动的内涵.中医心理学将其归纳为"心主神明论",用来一元化地阐释人体复杂生命活动的规律,体现了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心身一元论观点."心主神明论"认为.形神合一构成了人的生命.主导生命活动的"神"依附于"心"而存,人的生理性活动是各脏腑器官的职能.而心理性活动也具有广泛的脏腑生理基础.在心神主导之下,脏腑机能活动协调进行.便产生了各种复杂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指出了心主神明的内涵包括了两大方面:一是主导着脏腑生理活动,二是主导着人的精神活动.脏腑生理活动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二者统一在心神的主导之下.脏腑的生理功能是中医脏象学说所研究的内容,而中医心理学的"心主神明论".则侧重研究在心神主导下如何认识客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有意识,有目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关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内经》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里明确指出了心是认知客观事物的处所,认知过程是1l|嚏皆露纛2OO9年11月第11期客观事物反映于心神的过程.是由最初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进一步记忆,经验积累,以至于形成概念的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过程.以及利用已形成的概念对未来进行判断,推理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和理论指导实践的去理事处物的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从"所以任物"之"物"开始.又回归到"因虑处物"之"物".充分体现了物质为第一属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这段经文不仅阐明了"心"是人类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感知,记忆,存记,理性思维等都是"心主神明"的功能.而且也阐明了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性.心神主导了认知过程的各阶段,各层次,这种认识在我们常用的词汇中屡见不鲜,如将感知过程称为"细心观察",记忆过程称为"牢记在心",思维过程称为"用心去想","细心分析" 乃至"心中有数",意志过程称为"下定决心".注意称"不可分心".谋虑称"计上心头"等.《荀子》日:"知而有所合谓之智."关于人的智能,《内经》认为也属于"心主神明"的范畴.故曰"积神在心,以知往今".心神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积累. 可使人产生"料事如神"的较高认识能力,因为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心主神明"的功能,故又称为"神".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总是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客观世界本身并不直接决定情绪和情感,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的满足与否而使之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客观世界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这还要依靠对刺激个体的客观世界的认知.因此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既然认知过程是在心神主导下完成的, 那么情感过程当然也属于"心主神明"的范畴.《内经》所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是说人的情志变化是五脏气化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这种表现并不是某脏直接产生某种情志,而首先是通过"心"对刺激情境的认知.然后在心神的主导下,分别由五脏对其产生反应而表现出来.正如《医门法律》所说:"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人类的精神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内经》即有神, 魂,魄,意,志"五神"之说,五神分别藏于五脏.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但这仅是根据其职能分工及层次高低的一种分类方法.《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由此可以看出.心神是属于最高层次者.神魂魄意志分而为五.但合而为一,都属于"心主神明"的范畴.正如《医门法律》所言:"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由此可见,中医心理学的"心主神明论".是在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 在中医学脏象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着浓厚坚实的文化底蕴,高度概括了人类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阐述了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合调控,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心身统一,一元化地阐述了人类复杂生命活动的规律性. "心主神明论"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在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上都发挥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比后世中西汇通学派在解剖学基础上将神依附于脑而产生的"脑主神明论",更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群众性,实践性,所以仍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编辑李国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心神学说体用论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陈明优
中医心神学说从《内经》开始,就有很多相关的论述,散落在《素问》和《灵枢》各篇,隐藏在藏象学说之中,未能独立而自成体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现代心理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心神的相关理论才重回人们的视野,但其名称却十分混乱:中医心理学、身心病学、心神学说、情志病等不同的,直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范医院设神志病科后,才以神志病学相称。
赵永厚教授认为“中医神志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等手段,研究神、志的本质及神志异常疾病,探寻其生理、病理机制及其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①“以中医‘脑-脏腑-神’之形神统一思想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神志病创新理论‘体用学说’,即‘脑为神之体,脏腑为神之用,脑与脏腑相通,五脏六腑皆主神,非独心也’,认为中医药防治神志病当‘通过调节相关脏腑功能来调治脑神’。
神志病‘体用学说’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合理内涵,同时依据临床实践需要有所创新,将脑与脏腑对神的作用有机结合,更加明确地阐述了神志病的发病机制。
”①就此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从体用思维的角度做一系统探讨。
一、中医心神学说的概念
关于心神学说,人们多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来进行论证,但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神的本义
“神”为会意兼形声,从示从申,申亦声。
“申”本义为“交媾”、“生殖”;“示”指“先人序列”,“示”与“申”联合起来表示“繁育众庶的先人”,就是说“神”与生俱来,并携带先人的基因,所以《说文》云:“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2、神明的含义
《黄帝四经》认为:“道者,神明之原也。
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者也。
处于度之内者,不言而信;见于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
处于度之内者,静而不可移也;见于度之外者,动而不可化也。
静而不移,动而不化,故曰神。
神明者,见知之稽也。
”②
个人认为:这是对“神明”解释得比较全面,首先道是神明的原动力、源头。
说明神是由天地运行、父母而带来的,不是虚无飘渺的;第二神处于人体之内,静而不移,说明神为先天所传不能离开人体;第三神的征象在外可见,动而不化,说明在人的外部征象可以查核到神的活动,但不能从外面进行改变;所以神是可以查核到的,有活动的征象不是无迹可寻。
3、《灵枢•天年篇》的论述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③
这是说随着胚胎发育逐渐成熟,包含父精母血先天所携带的心神基因“神”,开始进住身体,藏于心脏,并决定着我们的心神系统是否成熟,是能否成为人的标志,所以又称之为“本神”。
4、今人的探讨
林家坤教授认为:“中医心神学说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萌芽,但现代心理学并不能解释中医心神学说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充其量只能围绕在中医心神学说的边缘徘徊。
中医心神学说的无穷魅力,令现代科学也为之动容。
中医神,神在哪里?其奥妙究竟若何?我看中医就神在心与神的结合。
心与神的结合,将无形变有质,将空旷变具体,令人的思维拓变到无限空间,给人充分的遐想空间,使人与宇宙空间联为一体,天人相应是也。
中医难懂,难在哪里?难在对神的理解。
每个人心目中的神是不一样的,那么每个人的水平技艺就是有差别的。
大道无私,天心至公,道德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对心神的旁解,正心正位正神。
从来没有一种学科,有中医这样,对神的深刻修释与实践。
”④
李舒健认为“心主神明是心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来调节人一切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虽然目前研究
并不能完全揭示心主神明的本质,但以心主神明理论为指导,创造出的洗心汤、癫狂梦醒汤等方治疗精神性疾患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充分说明心主神明理论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⑤
魂的先天数为三、魄的先天数为七,故称“三魂七魄”。
笔者结合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提出了“中医心理结构——神魂魄”的观点,认为:神魂魄三者以“魄”为初级心理活动实现者,“魂”是人精神的管理者和具体实施执行者,“神”决定着人道德、精神、意识、追求等神志活动的方向,是完成人的神志活动统率者。
但“魄”是“魂”活动的基础,“魂”是“魄”的管理者,“魂”是“神”实现统率作用的通道,又将“魄”的活动反馈于“神”。
三者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流动变化之中,共同组成一个协调而又相互平衡的动态的心理结构整体。
⑥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中医心神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古代学术思想为基础,运用藏象学说理论,注重心与神的结合,通过传统与现代技术等手段,研究人心神活动的本质、活动规律及异常表现,探寻其生理、病理机制及其养生、防老、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周易》的“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周易》告诉我们的最大秘密——就是“天人合一”,“得
道多助”。
其“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体用思维,在中国哲学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有体有用、体用一如的思维模式,并且用于指导其他的理论与运用。
“先天八卦”的主旨讲的是宇宙之本及其功能。
代表的是“本体”,就是不变的“根本”,体是源,体是前,体是道,体是大原则。
“后天八卦”是根据“先天”的另行组合,其主旨在说明宇宙万有的运行及其作用,描述了地球及其物质世界的生成、变化、发展的法则,揭示了宇宙天体运转对人类的作用规律,代表的是“事用”,就是因之以为“用”的“原则”,即人伦因以遵循的“法则”。
体,其本来涵义一般指本原、本体或实体;用,指作用、功用、显现或用处;
后来,体用范畴也被赋予了复杂多样的涵义:一指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关系;二指本质与现象或根据与表现的关系;三指表示一和多、全和偏、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主要和次要等多种关系含义。
对于人来说,在母亲孕育的怀胎阶段,也就是尚未脱离母体以前,即是生命体的“先天”时期;母体出生以后的发展阶段,就是生命体的“后天”阶段。
所以,每一个人,一半是先天,一半是后天。
“先天”阶段,自己是无法选择的,比如是男或是女,
我父母亲、兄弟、姐妹;“后天”阶段,可以选择的,比如人的精神理想、妻子、儿女、工作、居处环境、生活方式等等。
三、心神学说的体用论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中医也一脉相承,心神学说也遵循了这个原则,这在《灵枢•本神篇》中有很全面的体现,具体分析如下:
1、“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③
乃天德为阳,成人之性;地气属阴,赋人之形(命),德流气薄,性命结合而成人,所以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论人之由来;
2、“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③“精”承载天地之气,携带父母之遗传而生人,“故生之来谓之精”;
男女交媾,和合生神,故“两精相搏谓之神”;
“魂”受神所辖制,并代神行事,故“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说明神与的关系十分密切,魂在神的指挥下反应快,亦步亦趋。
心神为魂之统领,神清则魂守,神昏则魂荡”;⑦
“而‘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经脉》)由此可以
认为魄是指与生俱来的某些本能活动”,⑦故“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关于“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有很多种说法和解释,我们认为关键是“任物者”之“物”是什么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各种解释,要知道这个“物”,必须结合“神气舍心,魂魄毕俱,乃为成人”,才能清楚地知道就是指“神”,明确告诉我们“神”藏于心,所以称之为“心神”,张志聪注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天地之万物,皆吾心之所任。
”③此段是论人之神为先天所遗传并藏之于心,是心神的先天之体;
3、“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③这一段论述人出生之后所开始的心神活动。
首先意、志、思、虑、智五者层层递进,上一层为形成下一层的基础,下一层是上一层为了一个目标的变化结果;其次从意到智是人的思维模式,第三此五者是“忆”的产物,结合“神气舍心”来看,“忆”的对象是“神”,也就是说此五者都是出自“神”的运用。
“意”是对天地万物万事的反应,“意”的反应模式首先从心所藏的“神”之中提取记忆,进行思维活动,故“心有所忆谓之意”。
志、思、虑、智是逐步形成的思维活动。
张志聪注曰“此皆心神之运用”③,此段是论心神之用。
笔者认为:中医心神学是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先天之体——神、魂、魄。
后天之用——意、志、思、虑、智;五脏神等脏腑器官
之神。
所以脑非神之体,只是神之府(住宅、办公场所);“五脏六腑皆主神,非独心也”不能成立。
一孔之见,为引玉之举。
①衣晓峰中国中医药报 2012.12.13
②熊春锦北京 2013年3月中国言实出版社44
③郑林.张志聪医学全书.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
④林家坤北京 2014.3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72
⑤李舒健浅析“心主神明”的科学内涵《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⑥陈明优.中医心理结构——神魂魄.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9:953
⑦郝志.中医心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