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公共物品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目标1. 了解公共产品提供的局部均衡模型2. 了解公共产品提供的一般均衡模型3. 了解公共产品提供的困难4. 了解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原因5. 了解实验经济学对公共产品的研究一、公共产品提供的局部均衡模型 1. 庇古模型庇古(A .C .Pigou ,1877-1959)运用功利主义的方法,假定:每个人都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受益(获得效用);公共产品的提供支付成本即交纳税收;纳税会给纳税人(即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带来负效用。

庇古把税收产生的负效用,定义为放弃私人产品消费的机会成本。

他认为,公共产品应该持续提供到最后一元钱所得到的正边际社会效用等于为最后一元公共产品而纳税的负边际效用相等时。

2.鲍温模型私人产品:横向相加 公共产品:纵向相加与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不同的是,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虚拟的。

消费者购买私人产品所支付的货币数量,会反映其对私人产品的实际需求,但市场无法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信息。

G GT T A (+)(-)社会的边际效用公共产品的数量CC 'NN图2-1 庇古的公共产品提供图D ADBSD D=D A +D BO QA Q BQ P S D 私人产品数量价格图2-2 私人产品的需求与供给S S D A D BD=D A +D BDD Q P AP BP 公共产品数量价格 图2-3 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这里所假定的某人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只是模拟市场作出的。

这种假定的意义在于突出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需求上存在的差异。

二、 纯公共产品最优提供的一般均衡模型公共产品提供的萨缪尔森条件 消费上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生产上的边际转换率三、公共产品供应的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W -L 模型) (见图2-7) 四、公共产品提供的困难与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 1. “囚徒困境”模型(见图2-8)。

公共产品提供犹如“囚徒困境”,合作与搭便车问题现实中私人提供公共产品:慈善事业(与“搭便车”比较);非营利性组织;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B 所消费的私人产品数量XA 所消费的私人产品数量XA 公共产品G 的数量OX (a)公共产品G 的数量X (b)(c)私人产品总数X公共产品G 的数量F X 121⎧⎪⎨⎪⎩X 1A X 'B X '⎧⎪⎪⎪⎪⎨⎪⎪⎪⎪⎩图2-4 资源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配置A AB B 12A O Bh 1h=0h=1A 所支付的税收的比重B 所支付的税收的比公共产品G 的数量图2-7 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囚徒A图2-8 囚徒困境六、公共产品论的实验经济学视角研究1.实验经济学介绍2.公共产品提供实验的分类3.对“搭便车”程度的研究4.减少“搭便车”机制的研究5.对公共产品理论研究的其他影响小结带给他的负边际效用。

公共经济学2章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经济学2章公共产品理论

A所 消 费 的 个 人 产 品 数 量 XA A2 A3
A4
L
A1
L
O T4 T3 T2 T1
A2 A1
A4 A3
T1 T2 T3 T4 公 共 产 品 G的 数量
个 人 B的 序 数 效 用 函 数 UB W0 W1 U
W2
图 2-5 社 会 资 源 最 优 配 置 轨 迹
B W2 W0 W1 O U 个 人 A的 序 数 效 用 函 数 UA
成本 200
MC=AC
生产纯粹公共产品的边际成 本
纯粹公共产品数量 图2
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与纯粹的公共 物品或服务的区别:(萨缪尔森)

(1)对于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来说
x xi
即某一“物品或服务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 消费者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的数量(xi)的总 和,这意昧着私人物品或服务在人与人之间 是完全可分割的.
1.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假定社会上只有A、B两人。
DA、DB线分别代表个人A、 DD线SS线的交于E,均衡价格 B对私人产品的需求。差异 为PD,均衡产量为Q0,它是 由收入水平造成。对这—产 P DB 所有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其 品在不同价格下的市场需求 中QA为A的消费量,QB为B的 量,可通过加总在各个价格 水平A、B两人各自的需求 消费量, SS DA G 量得到,这样市场需求曲线 P1 QA+QB=Q0, DD就是A、B两人需求曲线 在私人产品条件下,由于没 E 的水平相加, P0 有外溢性现象,消费者个人从 即DD=DA+DB。 DD=DA+DB 某一产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 DD线之所以会在G点出现拐 用也就是这一产品的社会边际 折。是当价格上升为P1 效用,这样,在E点社会边际成 时.A的需求将为零,这时 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实现了 只有B用需求。在P1价格以 O QA QB Q0 Q 上, 帕累托最优。私人产品帕累托 最优的实现条件: DD=DB 需求水平相加 MSR=MSC

第二章公共物品理论相关案例

第二章公共物品理论相关案例

第二章公共物品理论相关案例案例退耕还林的财政补贴政策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决定》提出林业的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体系。

从工程建设任务量看,2001-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战略规划任务占同期全国造林规划总任务的42%。

回顾1999年至2003年,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任务1516.53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721.93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94.60万hm2;截止到2003年6月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279.34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640.87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38.47万hm2。

1999-2002年,中央财政已投入23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64亿元,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的生活费和粮食补助167.8亿元,财政转移支付4亿元。

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中央将下拨种苗造林补助费53.5亿元,生活补助费21.7亿元,补助粮食133.6亿kg,折合资金达260多亿元[2]。

照此计算,到2010年,按0.147亿hm2的规划设计,可以匡算出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今后每年补贴的粮食大约在100~150亿kg,每年投入的资金大约为250~300亿元。

目前,国家对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粮食补贴年限是:经济林5年,生态林8年。

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参与退耕的农民不愿意投资生态林而热衷于种植经济林。

据调查,部分地区现已出现了“经济林灾”,比重超过了六成[3];部分地区不尊重自然规律,重林轻草,重乔轻灌,该退不退。

这些不能说与国家现行的财政补贴政策无关。

1、用所学公共经济学原理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财政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第二章公共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公共支出的基本理论

DA=MBA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4 Q
15
0
面包购买量
当面包的市场供求达到均衡时,满足: 当面包的市场供求达到均衡时,满足: MBA=MBB=MBC=MSB=MSC 私人产品有效提供的条件
• 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 致,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16
8
甚至在最近, 甚至在最近,那些在西部山区租用国家土地 的牧人对此的理解仍只是处在矛盾中, 的牧人对此的理解仍只是处在矛盾中,他们 仍然不停地向政府施压, 仍然不停地向政府施压,要求增加放牧的牲 畜数量直到因过度放牧引起土壤侵蚀和杂草 从生。同样的, 从生。同样的,全球海洋也因为公共地哲学 而不断受到威胁。 而不断受到威胁。沿海国家仍然主动地响应 公共海洋”这一号召, 着“公共海洋”这一号召,他们一边嘴上声 称自己坚信“海洋资源取之不尽” 称自己坚信“海洋资源取之不尽”,一边让 鱼类和鲸类一个接一个地濒临灭亡。 鱼类和鲸类一个接一个地濒临灭亡。
但随后人类学会了计算, 但随后人类学会了计算,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一个可以长期 追求社会稳定这一目标的 时代来临了。此时, 时代来临了。此时,对公 共地的出于本能的逻辑思 维就会产生无情的悲剧。 维就会产生无情的悲剧。 作为理性人, 作为理性人,每一个牧人 都期望他的收益最大化。 都期望他的收益最大化。 不管直白还是隐晦, 不管直白还是隐晦,或多 或少地他都会问, 或少地他都会问,“给我 的兽群多增加一头牲畜, 的兽群多增加一头牲畜, 对我来说有什么效用? 对我来说有什么效用?” 这个效用既有正面的也有 负面的影响。 负面的影响。
13
2.纯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2.1 私人产品的有效提供 2.2 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2.3 公共产品市场提供的非效率

第二章公共支出规范理论

第二章公共支出规范理论










消费者A的消费均衡点





A
为 例
税收价格降低时的公共物品需求
消费者A和B的公共物品需求曲线
自愿交换理论揭示了公共物品的性质。
自愿交换理论还为考察公共部门决策合理化的 有关理论问题提供了分析工具。
什么是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是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Lindahl)提出的。林达 尔均衡是公共产品最早的成果之一,林达尔认为公共产品价格并 非取决于某些政治选择机制和强制性税收,恰恰相反,每个人都 面临着根据自己意愿确定的价格,并均可按照这种价格购买公共 产品总量。处于均衡状态时,这些价格使每个人需要的公用产品 量相同,并与应该提供的公用产品量保持一致。因为每个人购买 并消费了公用产品的总产量,按照这些价格的供给恰好就是各个 个人支付价格的总和。
公共物品的数量
一种关系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也即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最优供给发生 在MUPG=MDt的点上,或者说,在该点, MSU=MPU。
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纳税的边际负效用——私人物品消费的边际效用
公共物 品的边 际效用 (+)
O
纳税的 边际负 效用 (-)
A B C
DE F
ab c
MUpg 政府预算
➢在征税之前,国民收入Y在A和B之间进行分配,A和
B获得的收入分别为YA和YB,故有:
Y=YA+YB
➢政府开始征税,以支付提供公共物品G的费用,并
在A和B之间分配税收负担。设A承担的税负是t,则 B承担的税负就为(1-t)。这样,A和B的国民收入 份额(预算约束)分别为: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产品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供给方式,了解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条件和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理解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本章的内容,是政府经济学的核心之一,要求重点掌握。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案例)教学重点与难点:所需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与内容:本章是我们政府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章节之一。

有关公共产品的概念,前面第一章我们在给大家分析市场失灵的时候提到过。

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提供,或者说企业不能单独提供的这样一些物品属于公共产品。

既然这些公共产品是社会进步不能缺少的,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那么需要政府来提供,因此有关公共产品供给这部分内容是我们政府经济学基础理论。

⏹公共品理论是政府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之一。

⏹迈克尔.泰勒:“政府干预经济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便是,如果没有国家,人们就不能卓有成效地相互协作,实现他们的公共利益,尤其不能为自己提供某些特定的公共物品。

”第一节公共产品概述所需课时:2.5课时主要内容:2.1.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2.1.2公共产品的分类2.1.3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首先我们来看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区别,公共产品一般是和私人产品相对而言的,然后再来给公共产品下定义。

2.2.1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1、私人产品的含义与特征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特征:P28消费的排斥性(Excludability)—可将不付费者排斥在消费范围之外。

消费的竞争性(rivalness)—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该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边际成本不为零。

⏹例:食品,衣物,图书,住房,交通工具。

n⏹函数:X=∑Xii=1表示某一商品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的该商品数量的总和。

意味着该商品是可以在消费者之间分割的。

2、公共产品的含义与特征公共产品(Public Goods):P28按照撒缪尔森的观点: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v 通常政府是安排者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服务安排 安排者 政府服务 政府 政府出售 消费者 政府间协议 政府(1) 合同承包 政府
生产者 政府 政府 政府(2) 私营部门
谁支付成本 政府 消费者 政府(1) 政府
特许经营 政府
私营部门 消费者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补助 凭单制 自由市场 志愿服务 自我服务
v 安排者是消费者,生产者是政府,支付成 本者消费者。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v 3、政府间协议:不同区域间,一个政府 (地方政府之间)可以雇用或者付费给其 他政府以提供服务,进行资源共享。
v 安排者是政府1,生产者是政府2,支付成 本者是政府1。
v 如图书馆、体育设施等。 v 4、合同承包:政府把一些公共事务外包给
(市场)提供。 v 公共资源的保护――政府通过产权界定和
制定政策来实现对公共资源的保护。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v (一)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概括为: v 1、公共提供 v 指公共事业产品由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无偿
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 的需要。 v 消费者可以无条件地获得这些产品的消费 权,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或者报酬。其 成本补偿通过政府财政、税收等。 v 如: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大型基础设施 等纯公共产品。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2020/12/10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v 下列产品或服务分别由谁生产由谁付费 v 义务教育 v 职业教育 v 医疗服务 v 城市道路 v 高速公路 v 大型水电站建设 v 气象服务 v 基础科学研究 v 环境保护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提供
v 一、公共物品理论: v (一)公共物品定义
为使他人受益或受损都不会因之得到补 偿或付出代价,称这种行为具有外部性。

10下第2章 公共产品理论

10下第2章 公共产品理论
财政学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
本章要点: 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 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纯粹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供给模型与模式
第一节 公共需求
一、私人需求
(一)私人需求的分类及各自的内涵。
私人需求是指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他人而 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私人需要可以 按照不同的标志或从不同角度予以分类。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3/24/2
021 9:03:04 PM21:03:042021/3/24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3/24/2
谢 谢 大 家 021 9:03 PM3/24/2021 9:03 PM21.3.2421.3.24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24-Mar-2124 March 202121.3.24
无论何种情况,追逐利润均是私人资本的最终动机。
(二)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条件
私人供给公共产品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
✓ 一是产品的准公共性。准公共产品具有规模小、成 本低、交易费用少等特点,可以通过一致性原则订 立契约,以市场方式提供。
✓ 二是具备完善的排斥性技术。即将不付费者排斥在 消费者以外,提供“选择性消费”的产品。
公共产品的特征包括:
消费的非排他性、 受益的非竞争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制度的约束性(有争议)。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比较
特点
私人物品
(受益的)排他性 (消费的)竞争性 ( 效用的)可分割性
( Xj = ∑ Xij )
公共物品
(受益的)非排他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即边 际成本为零)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n
X j
X

政府经济学第二章.08

政府经济学第二章.08

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大多为纯公共产品.如国防,法律制 度,文卫科技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如国家 图书馆等),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科学研 究(如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美 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 等),江河开发利用,气象,环境保护等.
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根据受益原则,即根据受益的范围, 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主要侧重于: 治安,消防,公共卫生,垃圾处理,交通 管理和道路及给排水服务等.
无排他性 (2)公共资源 (4)纯公共产品
———————————————————————————————————————————---
———————————————————————————————————————————----
(3)也叫自然垄断
课程讨论
问题:道路属于哪类物品?为什么?
● 私人物品: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 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准公共物品:或者具有非竞争性或者具有非排
这是什么物品?为什么?
这 是 什 么 物 品 ? 为 什 么 ?
这是什么物品?为什么?
私人物品的显著特点: 私人物品的显著特点:
排他性 排他性:容易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不付 代价的消费. 竞争性: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会减少原消 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或质量). 可分割性:具有一定的计量单位,可以 购买其中的一部分.(有争议)
他性. ——俱乐部产品 俱乐部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 俱乐部产品 但具有排他性.例如,收费公路,电影院,游 泳馆等.也叫自然垄断. 特点之一:当消费者超过一定数目时,就 会发生拥挤 拥挤,从而出现竞争性特点. 拥挤 特点之二:由于该产品会出现竞争性,因 此要采取措施,限制消费者人数,从而具有排 他性. (说明:正因为具有排他性,所以有非竞争 性.)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

、(社会 社会) 二、(社会)公共需求(p24-) (一)公共需求的三层含义
1.定义 1.定义: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要。 定义 2.含义: (1)公共需求是一种个人需要; (2)公共需求时在一定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 (3)它即是多数人的需求,也是一种整体需求。
(二)公共需求的特征
1.整体性; 2.集中性; 3.强制性。
二、公共产品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p26-)
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消费决定论: 供求决定论: 供给决定论: 一般解释: 一般解释:由公共部门供给,用于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
(二)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1.消费的非排他性; 2.受益的非竞争性;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4.制度的约束性。
(三)分类 :
1.根据公共程度分类(p27) 1.根据公共程度分类 27) (1)纯公共品
同时具有两大特征的物品,且是公共部门提 同时具有两大特征的物品,且是公共部门提 供的产品。 如国防、行政管理、空气、治安、环境等。
(2)准公共品(p28)
含义: 含义: 在性质上介于私人品和纯公共品之间的物品。 分类: 分类: 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品 -- 不充分的非排斥性 如: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 拥挤性公共品 -- 不充分的非竞争性但有排斥性 如:公园、桥、路等。 公共资源类公共品 -- 非排斥性 和竞争性 如:公共草地、公共湖泊等。
三、第三部门供给公共产品(p35)
(一)第三部门 是政府以外的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所有组织,包 括各种慈善机构、援助组织、青少年团体、学会、合 作协会、经营者协会等。 (二)第三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优势 创新优势、信息优势、灵活优势和效率优势。
(三)第三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方式(p35) 1.独立提供; 2.与公共部门合作提供,包括公共服务社区化、承 包供给,以及与公共部门建立伙伴关系; 3.与市场合作提供,如许可证战略、公益推广活动 和共同主题营销战略。

第二章公共产品和外部性

第二章公共产品和外部性
第二章 公共产品和外部性
第二章公共产品和外部性
主要内容
• 公共产品定义及识别 • 公共产品供给萨缪尔森条件 • 公共产品分类 • 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外部性定义 • 外部性分类 • 外部性解决方法
第二章公共产品和外部性
居民楼里单元防盗门由谁安装更好? ——析论安全服务的政府提供
• 朋友一直抱怨所住楼房的安全问题。原来他住的楼房是 原所在单位管理的住宅小区,由于多种原因,物业管理 和社区服务很不健全,小区的生活环境不太好。某些家 庭屡次发生失窃事件,原因之一是该居民楼里各单元没 有加装公共防盗门。每次失窃案发生以后,大家都希望 楼里能装上一扇单元防盗门,各家进出有钥匙,朋友来 了就在楼下通过电话喊一声,使整幢楼的安全性增加。 但防盗门一直没有装上。向单位房管部门反映,说是住 在楼里的已经不完全是本单位的人,费用难以协调;再 说这些住房已经出售给私人,装防盗门应该由居民自己 出钱。于是该居民楼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一 个机构愿意出面解决“第二装章公共防产品盗和外门部性”这样的公共事务。
第二章公共产品和外部性
2、特点
• ——非竞争性
• consumption of the good by one individual does not reduce availability of the good for consumption by others
• ——非排斥性
• no one can be effectively excluded from using the good in the real world
费的边际成本为0。 • (2)排斥性和非排斥性 • 排斥性:阻止其他人消费该产品很容易 • 非排斥性:阻止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

第2章公共物品理论

第2章公共物品理论
• 消费的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
• 消费的非竞争性 Non-rivalness
1非排他性
•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 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任何代价的消费,三层 含义:
• (1)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它,即使有些 人有心独占,但或在技术上没有办法,或技术上 可行,但成本太高,因而是不值得的.
• 公共部门经济学历来十分重视公共物品问 题的研究。是公共部门经济理论的一个核 心内容。主要有3个原因:
• 1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2 公共部门的支出主要以公共产品 的提供范围为依据。
重点问题
了解什么叫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学会运 用公共物品的规范理论和方法,来分析 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政府与市场 关系。 • 公共物品的含义和特点 • 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论证: 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车者问题的解决) • 实践中混合物品的供给及其案例
• 总之,提供一项服务和生产服务之间的区别是深刻的。它是整个当代 民营化概念的核心,给出了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的前景。
• 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创新和发展趋势:多元化和市场化
• 1. 公共产品供给多元主体的确认原则:受益空间(范围) • 由于公共产品受益空间的不同,理论界提出了公共产品的层次性特征,
从而提出了公共产品存在的不同类型: • 全球性公共产品。 • 全国性公共产品。 • 地方性公共产品。 • 城市公共产品。 • 社区公共产品。 • 农村公共产品。
例如诚实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经济 学的论证)
正因为公共物品具有上述两个特性,所以,市场机制在纯公共产 品领域无法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功效,个人或企业都不愿 意提供这中无法回收成本和无法获利的产品。

第二章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与均衡分析

第二章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与均衡分析

第二章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与均衡分析第一节关于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一、什么是公共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定义是萨缪尔森给出的,他于1954年11月发表了《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其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认为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该定义表明,公共产品是不同于公共所有的资源的,如草原、石油等。

Public Goods 有多种译法,“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公共品、共用品”。

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那种提供给全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而且不具有消费竞争性和受益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

相比较之下,纯粹的私人产品,是指那种只提供给为其付款的个人或厂商享用的,并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在受益上把未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产品或服务。

二、公共产品的基本特性(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萨缪尔森的描述对私人产品:X=∑Xi ;对公共产品:X=Xi说明了相较于私人产品而言,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共同收益和联合消费的,其效用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同,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使用。

(二)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虽然萨缪尔森在这里没有明确提出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但通过逻辑推理,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这一概念包含了这两个特征首先,公共产品定义的数学等式说明了定义中的这种产品只要被提供,则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等于该产品的供给总量,既然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等于其总量,说明各人的消费互不影响,增加消费者对这一产品的消费的边际社会成本为零,从而对该种产品的消费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

其次,从公共产品定义的数学等式也能逻辑地推导出公共产品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

从其数学等式可以看出,既然每个人都能消费整个的这种产品,说明只要愿意(有时甚至就算消费者不愿意也必须消费总量的这种产品,例如国防),每个人都有权不被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某一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则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同时享受同样质量和数量的公共产品,一部分人对该公共产品的享受不能将其他人排除在外,也就是说排除其他人对该产品的享受或者技术上不可行,或者虽然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非常高。

第二章 公共物品

第二章 公共物品

(4)假定政府实际采取的税收政策使得A承担的单位 税额为20,B为70,其余由C承担,与以上计算结果相 比,A、B、C三人谁得益?谁受损?分别计算三人的 得益或损失。
三、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 和实践
1974年,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是公共物品私 人提供理论研究之开端。 美国布坎南研究中心的Tyler Cowen 从多个方面 做了进一步阐述。
一、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价 格
S E P D d1 d2 d3 O Q
D=d1+d2+d3
数量
图2-1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假设有十个人住在一条街上,每个人 愿意为增加一盏路灯支付2元,而不 管已提供的路灯数量。若提供x盏路 灯的成本函数为c(x)=x2,问最好 安装几只路灯?
本章小结
【关键词】
– 免费搭车
公共生产
公共提供 公共定价
私人提供
【复习与思考】
1.试用图线表示并配合文字说明公共物品的市 场均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请解释其理由? 3.说明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简述公共定价。
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一、什么是公共定价
概念 定价政策 – 纯公共定价 – 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公共定价包括两个方面 – 定价水平 – 定价体系 公共定价的方法 – 1.平均成本定价法(P=AC) – 2.二部定价方法(基本费+使用费) – 3.负荷定价法(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价格)
四、公共生产和公共提供的区别
公共提供不同于公共生产,公共提供强调这种
产品要通过预算程序来供给,消费者可以免费 获得。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m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m

A
•Q •Q1
0
2023/5/5
•Q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m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P
•DD=DA+D
B
•P0 •PB •PA
•E
•G •D
A
•Q •Q1
0
2023/5/5
•SS •DB
•Q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m
配置效率比较
w 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条件:配置在物品上的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MSB=MSC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m
2023/5/5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m
本章知识点
•私•产人品产品 •公共物品
•区分标准
•竞争性 •排他性
•公共物品的分类
•纯公共产品 •的有效提供
•准公共产品 •的有效提供
2023/5/5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m
政府是人类智慧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创 造的一种发明。人们拥有的权力,应该是 这种智慧所提供的动力。
•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决定于分利集团的情况,分利 集团的自然倾向是宁可牺牲国家前途而为自己牟取 利益,因此,分利集团实力越强,国家就越容易衰 落。
2023/5/5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m
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囚犯困境
w 假设个人A和B面临着对某公共物品(如修理A 和B两家门当前道路)作出贡献的选择:
n 公共产品的成本是150元, n 两人的初始禀赋均为300元, n 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都是100元。
Ø从理论上讲,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水平由市 场供求之间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特征使 这一分析充其量只是概念上的。
Ø 一方面,非排他性特征使人们会对公共产品的 需求产生隐瞒自己真实意愿的动机,即“免费 搭车”现象;

经济学第二章 公共物品

经济学第二章 公共物品


第一类,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例如,教育产品就属于这一类。 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于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 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听课。就是说,甲在消费教育产品时 并不排斥乙的消费,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 但是,教育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因为,在一个班级内,随着 学生人数的增加,校方需要的课桌椅也相应增加;随学生人数增加,老 师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的负担加重,成本增加,故增加边际人数的教育 成本并不为零,若学校的在校生超过某一限度,学校还必须进一步增加 班级数和教师编制,成本会进一步增加。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 性。由于这类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因而称为准公共产品。
以营利为目的。第37条规定,教育机构的积累,只能用于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
不得用于分配,不得用于校外投资。显然,这样的规定难以调动社会资金向教育投放的 积极性。 从1980年代起,我国的民办教育日渐兴旺。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00年,我国民办教育 机构有6万多所,在校学生1000多万人。
19 © copyrights by 苏莱曼 2004. imfec
1、公共物品的定义
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的产品或劳务。 或: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 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物品。 社会公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源泉。
3 © copyrights by 苏莱曼 2004. imfec
公共物品的特征:
消费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问题:案例C中,教育是否是公共物品, 或者是准公共物品?
分析:基础教育相对于高等教育,公平效应和提高 国民素质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基础教育应当被称 为纯公共产品,而高中以上的教育可以被称作准公 共产品。 基础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原因 :林达尔均衡的条件与 免费搭车者的出现
• 若每一社会成员都按其所获MB(边际效益) 的大小而捐献自己应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 金费用,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 效率的最佳水平。
——林达尔(Lindahl)均衡
林达尔均衡的条件:
• 每一社会成员都愿准确披露边际效益 MB, 不存在隐瞒或低估从而逃避应负担成本费 用的动机。
• (2)任何人自己都不得不消费它,即使有些人可 能不情愿,但却无法对之加以拒绝
• (3)任何人都可以恰好消费相同的数量. • 典型例子:国防、科斯的灯塔
理解公共产品
• 2.非竞争性
• 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一旦公共产品被提供, 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 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 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 是这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 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 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 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
2公共物品的特点
• 为现代经济学所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被后 来经济学家发展的萨缪尔森的定义。经济 学家们常常从分析公共产品的两大基本特 征来界定公共产品的概念。
例如诚实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经济 学的论证)
正因为公共物品具有上述两个特性,所以,市场机制在纯公共产 品领域无法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功效,个人或企业都不愿 意提供这中无法回收成本和无法获利的产品。
• 因而只能是通过非市场机制来提供,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是由政府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2.2.1 “公共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1含义: • 亚里斯多德 • 加雷特·哈丁 • 休谟(David Hume)
• 总之,提供一项服务和生产服务之间的区别是深刻的。它是整个当代 民营化概念的核心,给出了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的前景。
• 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创新和发展趋势:多元化和市场化
• 1. 公共产品供给多元主体的确认原则:受益空间(范围) • 由于公共产品受益空间的不同,理论界提出了公共产品的层次性特征,
从而提出了公共产品存在的不同类型: • 全球性公共产品。 • 全国性公共产品。 • 地方性公共产品。 • 城市公共产品。 • 社区公共产品。 • 农村公共产品。
• 奥尔森的定义:在其 著作《集体行动的逻 辑》一书中,他认为 “任何物品,如果一 个集团中的任何人都 能够消费它,它又不 能适当地排斥其他人 对该产品的消费,该 产品即为公共产品。”
• 布坎南的定义:在 《民主财政论》一 书中,他认为“任 何集团或社团因为 任何原因通过集体 组织提供的商品或 服务,都将被定义 为公共产品”
• 公共部门经济学历来十分重视公共物品问 题的研究。是公共部门经济理论的一个核 心内容。主要有3个原因:
• 1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2 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就是体现在 公共物品的提供上。
• 3市场经济下政府公共支出主要以公共产品 的提供范围为依据。
重点问题
了解什么叫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学会运 用公共物品的规范理论和方法,来分析 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政府与市场 关系。 • 公共物品的含义和特点 • 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论证: 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车者问题的解决) • 实践中混合物品的供给及其案例
• 拥挤性公共物品,由市场供给还是由政府的供 给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型的由政府的供给,而 电影院、剧场、体育设施等,通常是由政府提 供,私人部门出面经营。
• 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 ,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 场提供,由此而带来的正的外部效应,必须由 政府给予补贴。如果由政府部门直接出资经营, 往往也需通过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利用市场价 格机制。 案例:教育
• 2、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的确认原则:非排他 性和非竞争性的相关性 。
• 俱乐部型公共产品。(收费的体育场馆等)
• 公共资源型公共产品。(公共牧场)
• 案例:浙江民资投资公路退潮 。
混合公共物品的供给
• 俱乐部型公共产品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 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由政 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
• 而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私家花园捐赠给社区的时候,这 种公共产品就是由私人来供给的。
理解混合物品的供给
• (2)公共部门要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由公共 部门来生产该产品或服务。把提供还是生产区分开
• 对政府服务来说,区分其提供还是生产某项服务是很有必要的。例如 对废物回收来说,有些社区是自己生产这项服务,即由公共部门主管 购买垃圾车,雇用工人,安排日程;而在另外一些社区,由政府提供 这项服务,它往往雇用私人企业来做这项工作。再比如,政府可能通 过征税来为人行道的清洁付费,或者可能要求各单位“各人自扫门前 雪”,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 事例:政府兴建的公园、公办学校和医院 。
2公有池塘物品
• 公共资源型公共产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竞 争性,但是却无法实现有效地排他。 ( 非 排他性、消费却是具有竞争性)
• 事例:能源、资源。公共池塘中的水、公用 的草地资源、地下的石油、地下水资源、河 水、海洋资源等。
四、政府、市场联合有效供给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2章 公共物品理论
案例讨论
• 公共厕所该不该收费? • 从2002年5月1日起,杭州市由市容环卫部门直管的公厕取消收费,
沿街和风景区的宾馆、饭店、商场等单位的公厕全部免费向社会开 放。此前杭州市有480座公厕,其中80座一、二类公厕实行收费, 主要分布在风景区、繁华地段和窗口地区。 • 市政市容管理局局长表示,这些收费公厕每年可带来300万元的收 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财政的压力。取消收费后,市政府 将补贴公厕维护所需的资金。公厕的开放时间不变.保洁质量不会 下降,原有的公厕收费工作人员也将得到妥善的安排。
• 事例:广播电视节目
• 免费搭车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 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 就不可避免。
• 若所有社会成员都免费搭车,则公共的悲 剧出现
• 社会成员越多,公共悲剧就会越严重
3如何避免“公共的悲剧”
• 一个典型的例子:建造一个灯塔 三种方式: • 某一渔民出资建造 • 组织渔民共同去建 • 由政府出面兴建 • 公共物品不可或缺,免费搭车者又不可避免,
• 案例:海上的灯塔非得由政府来提供吗? ——析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
• 问题1:依据科斯对灯塔私人提供的研究, 结合现实,分析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的可 能性。
• 问题2:依据科斯对灯塔私人提供的研究, 结合现实,分析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的具 体方式。
• 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1974年发表的《经济学上的灯塔》 一文中,研究了英国早期的灯塔制度。17世纪以前,灯塔 在英国是名不见经传的,17世纪初,由领港公会造了两个 灯塔并由政府授权专门管理航海事务。科斯注意到,虽然 领港公会有特权建造灯塔,向船只收取费用,但是该公会 却不愿投资于灯塔。1610到1675年间,领港公会没有建 造一个新灯塔,但同期,私人却投资建造了至少10个灯塔。 但在当时的灯塔制度下,私人的投资要避开领港公会的特 权而营造灯塔,他们必须向政府申请许可证,希望政府同 意授权向船只收费。该申请还必须由许多船主签名,说明 灯塔的建造对他们有益,同时要表示愿意支付过路费,过 路费的多少是由船的大小及航程经过的灯塔多少而确定的。 久而久之,不同航程的不同灯塔费,就干脆印成册,统一 收费。私营的灯塔是向政府租地而建造的,租期满后,再 由政府收回让领港公会经营。到1820年,英国当时的公营 灯塔有24个,而私营灯塔有22个。在总共46个灯塔中, 有34个是私人投资建造的。后来,政府开始收回私营灯塔。 到1834年,在总共56个灯塔中,公营(即由领港公会经 营)的占42个。到1836年,政府通过法规将剩余的私营 灯塔全部收回,在1842年以后,英国的灯塔全部由公会经 营了。
• 案例:国外私立大学为何这么多,
不可排他(高成 本)
公共资源型公共产品: 纯粹公共物品:
黄河水资源、地 国防、区域性灭蚊、
下水、地下石油、 治理空气污染、消防、
公共草场资源、
街道、航标灯、电视 台等
福利房等
1、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
• 俱乐部型公共产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 性,但比较容易排他。(非竞争性、排他性).
理解混合公共物品的供给
• (1)在以上分析的前提下,私人产品也并不一定完全 由私人部门来提供;公共产品也并不一定要求必须由 公共部门来提供。在现实中,很多私人产品往往是由 公共部门来提供的——即由政府提供的竞争性产品。 例如在某些场合下,人们认为,保健服务和住房就是 两个由公共部门提供私人产品的例子。
• 某一个人的享用,排除了其他人同时享用。
排他性
• 如果某个人拒绝付费,很简单地可以区别 出他,排除在收益之外。
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二、公共产品的定义public goods • 考察公共产品的发展史,我们认
为有三种代表性的界定:
• 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 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 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 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 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 对该产品的消费。
第一节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特性比较
• 一、私人物品 (private goods) 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
服务称为私人物品。 消费的 • 竞争性(Rivalness) • 排他性 (Excludability)
消费的竞争性
•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私人物品的消费,需要 增加生产一个单位的成本。
• 消费的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
• 消费的非竞争性 Non-rivalness
1非排他性
•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 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任何代价的消费,三层 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