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 • • • •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及规律 (三)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 (四)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与行为特点 (五)针对不同犯罪心理犯罪人的心理对策 (六)犯罪心理的预防及矫治
38
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
犯罪心理实质、基 本特征及其形成
还是只承担民事责任?是否应赔偿?
16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该个体缝纫店店主
的行为,已构成失火罪。作为裁缝,该店主应当
预见到使用电熨斗有可能引起火灾,但他疏忽大
意,睡觉前忘记扯下电源插头,结果致使大部分
顾客衣料和 5 家房屋被烧毁,造成了严重后果,
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因此,该缝纫店店主应当
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7
• 目的要求:掌握犯罪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及研究方法;了解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研 究犯罪心理学的意义
• 重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难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犯罪与犯罪人

犯罪 《刑法学》和《犯罪心理学》中关于“犯 罪”的界定,两者概念一致,即危害社会 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 为。 但两者研究对象的范围和重点不同
32
(二)犯罪心理学是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 的交叉学科
33
34
犯罪心理学与犯罪学、心理学的关系
犯罪学
犯罪心理学
心理学
35
犯罪心理学既是犯罪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 心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介于这两门科学 之间的交叉学科。
• 犯罪心理学
他为什么会犯 罪?
侧重于研究犯罪的心理
相对于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具有以下特点
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看不见摸不着 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 犯罪行为发生前,犯罪心理已存在; 犯罪行为结束后,犯罪心理可能并没有立 即结束,仍继续存在于头脑中。 犯罪行为对犯罪心理具有依存性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互为因果,但也存在不 一致的情况:如间接故意犯罪(杀错人) 犯罪心理包括既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 也包括看似与之无关的内在心理历程(如童年 经历、潜意识等)
24
因此,犯罪心理现象的 界定既要以刑法学研究的 “犯罪”为起点,又必须 在其基础上延伸并扩展。
25
• 犯罪心理现象 :
与实施被法律禁止并要予 以惩罚的行为有关的心理活 动。
26
狭义
犯罪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
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 体的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一 门学科。
27
广义
犯罪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
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 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 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 门学科。
2
•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犯罪行为,也有一 个稳固的动力定型系统,即作案的独特方式或特 殊的行为习惯。如果注意到这种特殊性,可以帮 助我们找出犯罪人,准确地破案。 • 由于犯罪行为是犯罪人在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 下发生的,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因此,为了 掌握犯罪行为和犯罪现象的客观规律及其对策, 就不能不研究犯罪心理学。
9
狭义
刑法学所 关注的
犯罪
广义
犯罪学、犯 罪心理学所 关注的
注重犯罪的本质: 危害社会
由各国刑法确定 罪与非罪 地域差别很大
10

犯罪人 《刑法学》的界定:犯罪人是指实施了 犯罪行为的人以及受过刑事处罚的人 《犯罪心理学》的界定:犯罪人包括罪 犯(已判刑的人)、犯罪嫌疑人、虞犯(最 有可能犯罪的人),刑满释放人员。
1学科基本问题
犯罪心理形成原 因、影响因素、 发展变化 犯罪动机形成
初犯/累犯 /未成年人 /共同犯罪 /变态心理
2犯罪心理形成 发展变化的理论
不同犯罪 主体
不同犯罪 类型
3不同类型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预 测与预防
侦查心理
物欲/利 欲/情绪 /信仰/ 过失犯罪
4犯罪对策
犯罪心理 诊断与矫治
39
3
学习这门课的意义
• 一方面能够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 及其规律有所了解,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效 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 • 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 状态和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为司法人员提供 惩治和矫治罪犯等犯罪心理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 方法。
4
目标:
1. 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 2. 学习基本分析方法,了解人为什么会犯罪
能够引起犯罪的心理历程 犯罪心理内涵 较刑法宽泛 法律上没有或不能认定为 犯罪的心理历程 精神病患者
未成年人
20
未成年人
免于刑事 处罚的两种人
精神病患者 危害行为的心理原因同样 列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1
刑事责任年龄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我国刑法 刑事责任年龄分三个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法定的必须从宽处罚(从轻或减轻)的情节
22
பைடு நூலகம்
董某的父母亲均为农村教师,对其管教 甚为严格,很少给其零花钱。董某后因小事离
家出走,流落在外、衣食无着,开始以盗窃为
生。后在一次盗窃中被商店抓住。审查中,董 某供出其在一年内共盗窃他人财物 100余次,价 值人民币约5000元。经查,董某只有15周岁。
他犯了什么 罪,应判何 种刑罚?
• 刑 法 学
侧重于研究定罪量刑
36
(三)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心 理学科
• 犯罪心理学虽然涉及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 但它决不是犯罪科学的部分领域与心理科 学的部分领域的简单拼凑,而是应用心理 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犯罪科学的基本 对象——犯罪人及犯罪对策,从而形成一 门独立的学科——犯罪心理学。
11

心理与犯罪心理
心理 犯罪心理 在诸多心理现象中只研究与“犯罪” 有关的心理活动 犯罪心理即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 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12
“犯罪心理”必须具有“犯罪”的界定
认知 运动 社会 心理 …… 警察 教育 犯罪
刑法认定的犯罪
13

思考:
犯罪心理是否就 是犯罪人的心理 没有犯罪的人是 否有犯罪心理 过失犯罪人有没 有犯罪心理
太原警官职业学院
犯罪心理学
系部:基础部 姓名:焦进萍 时间:2015年3月18日
1
犯罪:一个严重的国际性社会问题
•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苏军的某前线指挥所,混 进了一个冒充上级机关派来检查工作的德国间谍。 他的言谈举止和携带的各种证件无懈可击,仅仅 发现他的手指头有时在茶几上敲几下鼓点—— 一 首德军进行曲的鼓点。根据这一点,对他进行了 审查,抓获了这个间谍。这是根据心理学关于: “动力定型”的原理来判断的。就是说,这个间 谍在其生活经历中,养成了思考问题时敲鼓点的 习惯,无意中表现出来,才露了马脚。

30
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重社会科学的 综合性学科 • (二)犯罪心理学是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 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 (三)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 用心理学科
31
(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重社会科学的综合性 学科
• 1.人是社会的人,作为社会属性的犯罪人的 犯罪心理无不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 • 2.犯罪人具有生物属性的一面,无论是犯罪 心理的形成还是犯罪行为的发生,都离不 开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 • 3.犯罪心理学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 间而偏于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 性学科的特点。
问: 15 周岁的少年经常偷盗他人财物的, 能否构成犯罪?
23
解析: 本案中,董某实施盗窃行为时的年龄为15周 岁,根据以上标准,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 段,但是,由于其所实施的行为不属于刑法规定 的此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具体罪 种之列,也即不属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 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 炸、投毒”这八类罪,因而不构成犯罪。

14
罪 过 — 主 观 上 的 过 错
直接故意 故 意 间接故意
必然,希望、积极追求 可能,放任、任其自然、 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
过 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15
有一个体缝纫店,店主晚上睡觉时
没有拔出电熨斗插头,结果引起火灾, 烧毁了该店的大部分衣料,并烧毁了相 邻的5家房屋。 请问:该缝纫店主人是刑事犯罪?
3. 了解不同犯罪类型的心理特点
4. 了解心理学在刑侦过程中的作用 5. 了解犯罪预防和犯罪矫治的心理学方法
5
课程体系结构图
绪论—总论(第1章)
犯罪人心理 基本理论(第2-4章) 犯罪心理学 类型理论(第5-7章) 犯罪对策心理(第8-10章)
6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发展简史
18

犯罪心理是否就是犯罪人的心理

犯罪人的心理既有犯罪心理,又有 与犯罪无关的心理。 犯罪心理既在已犯罪的人中出现, 也可能在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中 出现。

没有犯罪的人是否有犯罪心理


过失犯罪人有没有犯罪心理

过失犯罪人的心理状态与犯罪行为 有关。
19
犯罪心理还包括法律无法界定的 内在心理历程
28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既区别又联系,关系错 综复杂 犯罪心理即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犯罪行为即犯罪人在一定犯罪心理影响和支
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 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刑法中规定 的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大类。
29

17
根据《刑法》第31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 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予以 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赔偿经济损失是刑事审判中附带的民事强制处分, 是根据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判 决犯罪分子向被害人赔偿一定数额的金钱。目的在 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经济利益。因此,该缝纫店店 主有责任赔偿因烧毁顾客衣料和他人房屋所造成的 损失。并且被害人也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 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 解决自己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