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名词解释
犯罪心理名词解释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者心理状态的学科。以下是一些犯罪心理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
罪者的心理状态、动机和行为的学科。
2. 犯罪心理学家(Criminal Psychologist):犯罪心理学家是专门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专家,他们通过分析犯罪者的行为和心理因素,来揭示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原因。
3. 犯罪动机(Criminal Motivation):犯罪动机是指犯罪者犯
罪行为的背后驱使他们行动的心理因素。犯罪动机可以是金钱、权力、报复、快感等。
4. 犯罪人格(Criminal Personality):犯罪人格是指具有倾向
犯罪的个体的心理特点和人格特征。犯罪人格可能包括冷血、缺乏共情能力、冲动易怒等。
5. 犯罪心理评估(Crimina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犯罪
心理评估用于评估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风险,以便预测其可能的再犯风险和制定有效的康复计划。
6. 犯罪行为分析(Criminal Profiling):犯罪行为分析是通过
对犯罪现场、证据和受害者的分析,以及心理学和行为学原理,来获取有关犯罪者的信息,如年龄、性别、心理状态等,从而揭示犯罪者的特点和行为模式。
7. 串案杀手(Serial Killer):串案杀手是指连续作案,且作案手法和目标相似的犯罪者。串案杀手通常有特定的犯罪模式和心理特点,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8. 精神病犯罪(Psychopathic Crime):精神病犯罪指由精神
犯罪心理学
1.为研究犯罪科学和做出心理科学贡献 2.为预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罪犯的实 践服务。 3 为让社会认识犯罪发生的机制,并使 之配合有关人员帮助犯人走上正途 。
(一)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 (二)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三)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正是上述犯罪心理结构中的各 要素按一定的层次相互作用、相互 配合与制约,使得犯罪心理与犯罪 行为产生。
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 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中了雪 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 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 但是他朋友最后还是没有挺住,最后 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 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 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 什么?
•
几年前,他和一个朋友出去玩,遇海难 漂流到一个岛上,没有东西吃。朋友出去 找吃的,回来时带回了烤好的企鹅肉,而 且腿上捉企鹅是受了伤。朋友不肯吃企鹅 肉,结果饿死了。 几年后,当他去吃真企 鹅肉的时候发现了事实(企鹅肉和自己曾吃 过的不一样), 所以他自杀了。
•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 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 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 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 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 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 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 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 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 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 理学的有关内容。
犯罪心理学专业
犯罪心理学专业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学科,旨在了
解犯罪者为何要犯罪、如何犯罪以及如何防止犯罪。在这个领域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如心理学、法律、社会学、犯罪学、心理病理学、生物学等等。
第一章概述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犯罪的本质、动机和原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关注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也关注其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犯罪者,包括因犯罪而被
判刑的罪犯以及犯罪行为被发现前还未被发现的潜在犯罪者。犯罪心理学家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来了解犯罪的动机和原因。
2.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者的以下方面的心理特征:
(1)犯罪者的人格特征:包括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
社交能力等
(2)犯罪者的思维方式:包括认知偏差、认知方向、思
维方式等
(3)犯罪者的动机:包括报复心理、破坏心理、权力渴
望等
(4)犯罪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童年经历、受教育程
度、家庭环境等
3.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性格测验、面部表情分析、神经科学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同时,随着心理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实境技术的应用亦成为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理论
犯罪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生物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犯罪学理论四个方面。
1. 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理论认为,犯罪者的犯罪行为与他们的身体中某些因素有关。例如,某些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可能导致一些人具有更高的犯罪倾向。此外,性别、遗传等因素亦对犯罪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犯罪心理学
第七章 不同动机的犯罪 一、物欲型犯罪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动机日益减少,其心理结构主要特征为:享乐动 机 虚荣动机 贪婪动机 几种物欲型犯罪的具体特征为: 1盗窃犯罪 物欲型犯罪居犯罪统计的首位,而盗窃犯罪则为物欲型犯罪之首,大多数行为 人为青少年,其累犯、惯犯容易形成盗窃行为的动机定型,再犯率也最高。 2抢劫犯罪。其行为人大多数为崇尚暴力的青少年男性;其兴奋型、外倾型的特征突出, 作案时的情绪反应两极分化。 3诈骗型犯罪。作为一种智能犯罪,目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行为人一般思维敏捷,反应 灵活、善于想象、联想,熟悉人们的心理状态,犯罪的情绪色彩不明显。 4贪污、受贿犯罪。行为人一般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多有贪婪的欲望和以权谋私的观 念,同时一般有复杂的动机斗争,常采用”合理化”的文饰作用进行辩解,以减少心理压 力。 二、性欲型犯罪 由于诱发性犯罪的信息泛滥以及性道德规范教育的薄弱,目前在知识分子阶层,妇女及农 村方面呈现增加的趋势,其心理结构在情绪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亢奋,缺乏自制,在认识 特征方面主要为歪曲的性意识,如”性解放””性自由”等。 三、信仰型犯罪 指由反社会的信仰引起的犯罪,在我国主要体现为:1政治信仰犯罪,其动机特征或是出 于反动的政治需要,或是出于反社会的自我实现需要,或是出于报复社会的需要,其行为 特征为行为方式的智力性,行为实施的隐蔽性,行为组织的集团性。 2封建迷信犯罪,其认知特征是迷信鬼神及所谓超自然的力量,常有突出的唯心主 义特征,情绪方面表现虔诚,畏惧,狂烈,固执的特征。其行为特征带有奇异性和狂暴 性。 第八章 群体犯罪心理 一、群体是指人们在交往基础上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群体犯罪是指两个人以上的犯罪 主体通过相互交往联合实施犯罪行为,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特定的群体中,个体与群体的 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于犯罪的共同的心理现象。 二、群体犯罪不可能脱离个体犯罪,但也不是个体犯罪的简单组合。犯罪群体同其他社会 群体一样,也会产生群体的互动效应(也称集合效应),这也是群体犯罪心理有别于个体 犯罪心理的形成特征。 主要包括:1 形似效应。属于人际吸引中的形似吸引,指由于群体犯罪者之间在年龄 特征,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居住环境,兴趣爱好,观点态度等方面的相似而产生的认同 感,使犯罪群体成员产生吸引了与凝聚力。 2互补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成员在个体心理特征方面的相异性往往能造成互补吸引,从 而强化其共同犯罪行为。 3代偿效应,指由于群体犯罪成员通过群体的替代行为来补偿自己遭受的挫折,以求得需 要如归属需要,交友需要,情感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的满足。 4 想乘效应,指由于犯罪行为的相互刺激,犯罪群体的整体能量超过单个犯罪成员能量之 和,这也可以归结为”社会助长”作用。 5显示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成员大多数年轻气盛,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在犯罪群 体的不良氛围中,自我显示欲容易畸形膨胀,形成相互炫耀,相互攀比心理,造成犯罪心 理的恶性发展。 6权威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中头目以及凶狠,狡诈,有作案经验的骨干成员确立其权威 地位后,其他成员大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其犯罪动议,形成”众从”现象,使群体犯罪 心理得以巩固发展。 7安全效应,指由于社会防范力量加强,单独作案较为困难,参加犯罪群体后,由于人多 势众相互壮胆,加上共同犯罪时出现的责任扩散,法不责众等心态容易使群体成员加强安 全感,进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8从众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的态度及行为对其成员行为压力,包括认知依知依附的压力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学科学。它主要关注犯罪的成因、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以及预防和治疗犯罪的方法。犯罪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涉及到个体的心理因素,还受到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和预防和治疗犯罪。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犯罪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犯罪的成因。犯罪的成因可以分为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个体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等,而社会因素则包括家庭、教育、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犯罪。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主要方向是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性格、思维方式、情绪、动机等方面。犯罪者的心理特征是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犯罪。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还包括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治疗。预防犯罪的方法包括加强社会治安、提高警察和司法系统的效率、加强家庭教育等。治疗犯罪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犯罪。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还包括犯罪行为的评估和预测。评估和预测犯罪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犯罪者的心理
特征和风险程度,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犯罪。
总之,犯罪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和成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犯罪。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犯罪的各个方面。在未来,犯罪心理学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预防和治疗犯罪做出贡献。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及其心理原因的学科。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以及动机进行研究,犯罪心理学试图揭示犯罪的内在机制,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行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心理特征、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会选择犯罪。例如,心理上的冲动和欲望、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以及对违法行为的认同等都可能成为犯罪行为的动机。
在犯罪心理学中,有一种常见的心理特征叫做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特征包括缺乏同理心、冷漠无情、追求刺激、冲动行为以及对社会规则和道德价值观的漠视。这些特征使得这部分人更容易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中。
社会环境也对犯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贫困、失业、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会导致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增加,从而增加了犯罪的发生率。此外,家庭环境对个体的犯罪倾向也有重要影响。家庭暴力、虐待、忽视等不良家庭环境会导致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增加犯罪行为的风险。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犯罪心理学预测。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犯罪心理学家试图预测犯罪者的行为,为执法机构提供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策略和方法。这种预测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警方提前介入,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犯罪心理学通过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揭示了犯罪背后的心理原因。这一学科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社会各界了解犯罪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犯罪心理学的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社会安全,减少犯罪的发生。
犯罪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4、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
5、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
犯罪心理学:是遵循“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的原则,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产生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和规律的学科。
犯罪高危人群:是指容易成为犯罪主体的人群,或者说犯罪可能性相对比较大的人群。
犯罪的钟点特征:指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犯罪行为的分布特征。
需要: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和社会所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动机: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诱因: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在刺激的。
犯罪动机:指推动或促使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
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态度体验、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自我控制力减弱的情绪。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犯罪心理学
研究内容
我国犯罪心理学采取广义犯罪心理学的体系。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体系。 ②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 ③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④犯罪人在不同情景中的心理。 ⑤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例如杀人犯心理、强奸犯心理、抢劫犯心理等等。 ⑥变态心理与犯罪。 ⑦侦查、审判、作证等活动中的心理等等。 ⑧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 ⑨犯罪预测和预防心理学问题。
(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重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犯罪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多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综合反映。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学 说和研究方法,既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一方面,犯罪人具有生物属性的特征,无论是犯罪 心理的形成还是犯罪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因而犯罪心理学不能不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 的性质。另一方面,某一个个体或群体的犯罪,往往是社会因素起着主要作用,是消极的、不良的客观社会现实 在犯罪人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犯罪心理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的性质。
④刑满释放人员与解除劳教人员。这些人员中有一些未真正矫治好的,容易再度犯罪,而且许多重大案件都 是他们所为,对社会危害极大。
⑤揭露与惩治犯罪的公安司法人员。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这些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提高办案质量。
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犯罪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犯罪心理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大量其他学科的影响,但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学科是犯罪学和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既是犯罪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不过,犯罪心理学并不是犯罪学部分领域与心理学 部分领域的简单拼凑,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犯罪人的心理与行为以及犯罪对策的一门学科。
犯罪心理学专业
犯罪心理学专业
犯罪心理学专业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和罪犯心理的学科,它结合
心理学和犯罪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揭示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心理过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犯罪心理学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学、法学等。
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犯罪心理学家致力于探索犯罪
行为的原因和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他们关注罪犯的心理发展、心理状况、个性特征以及犯罪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研究罪犯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家可以为预防和处理犯罪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几个重要的方向和理论,如
冲动控制理论、心理动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这些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某些人更容易犯罪,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何种心理过程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实地
观察、实验研究等。通过对犯罪案例的深入研究和社会实验的进行,犯罪心理学家可以对犯罪行为和罪犯心理进行深入分析。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在警务工作中,犯罪心理
学可以帮助警方分析犯罪行为的背后动机,提供线索分析和嫌疑人心理描绘。在法庭上,犯罪心理学可以为刑事案件的审判提供心理鉴定和评估,帮助法官判断被告人的心理状态和犯罪倾向。此外,在刑罚执行和矫正工作中,犯罪心理学可以为罪犯的心理治疗和社会融入提供指导和支持。
犯罪心理学专业的培养也逐渐受到重视。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和本科专业,培养具备犯罪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这些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和犯罪学基础,熟悉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犯罪心理学需要学哪些科目内容
犯罪心理学需要学习的科目内容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心理动机的学科。要深入研究犯罪心
理学,需要学习多个相关科目内容,以辅助了解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和潜在原因。下面将列举一些犯罪心理学专业需要学习的科目内容: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是犯罪心理学学习的基础,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
以为深入研究犯罪心理学奠定基础。在心理学导论中,学生将了解认知、情绪、意识等心理过程,以及人格、社会行为等心理领域的基本内容。
心理病理学
心理病理学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学习心理病理学可以帮助学
生了解心理障碍和疾病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学生将学习各种精神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
社会学
社会学是犯罪心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社会学,可以帮助学
生了解犯罪行为在社会背景下的影响和原因。学生将学习社会结构、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等社会学概念,以及这些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通过学习法律心理学可以帮助
学生了解法律对犯罪行为的定义、处罚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将学习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以及心理专家在司法系统中的作用。
犯罪学
犯罪学是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类型的学科,通过学习犯罪学,可以帮助学生了
解各种犯罪行为的特点、模式和原因。学生将学习犯罪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犯罪学对犯罪心理学的影响。
统计学
统计学是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统计学,可以帮助
学生分析和解释犯罪心理学研究数据。学生将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如何应用统计学知识进行犯罪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与犯罪学
心理学与犯罪学
心理学与犯罪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它们探索了人类行为
和思维在犯罪行为中的作用和影响。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类心理和心理
过程,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犯罪,而犯罪学则深入研究了犯罪
行为的根源和动机。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犯罪学的交叉点,以及它们
在犯罪预防和犯罪心理治疗方面的应用。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
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犯
罪心理学家通过研究犯罪分子的思维、动机和心理状态,揭示他们犯
罪的原因。例如,一些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虐待和忽视
可能导致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此外,犯罪心理
学家研究了心理疾病、人格特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二、心理学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犯罪预防领域。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观
察和分析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预测和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例如,心理学家在社区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问
题的认识,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的犯罪行为。此外,心理学家
还可以通过研究恐怖分子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动机,帮助开发出更有效
的反恐策略。
三、犯罪心理治疗
犯罪心理治疗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来改变和辅助犯罪者的行为。犯罪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的不良后果,并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手段,提高他们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犯罪心理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犯罪者的合作和改变意愿,以及心理学家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四、心理学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犯罪侦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从犯罪现场的物证、犯罪者的证词和证据等方面,分析和推断犯罪者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为犯罪侦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心理学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也包括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和审讯技巧,帮助警方有效获取证据和揭示真相。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1.犯罪心理学的定义: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旨
在理解犯罪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以及犯罪行为的根源和动机。
2.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犯罪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由于人们对犯
罪行为的关注不断增加,犯罪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犯罪
心理学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学派等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
3.犯罪行为的分类:犯罪行为可以分为暴力犯罪、非暴力犯罪、白领犯罪
等不同类型。每种犯罪行为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4.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者常常具有自我中心、冷漠、不顾后果、易
怒、缺乏同情心、低自控力等心理特征。这些特征是犯罪行为的根源和
动机。
5.犯罪的动机:犯罪的动机包括经济因素、情感因素、社会因素等。其
中,经济因素是犯罪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
6.犯罪的预防和治疗: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为预防
和治疗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干
预,可以有效地降低犯罪率。
总之,犯罪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有趣和重要的领域,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犯罪行为的机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犯罪。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
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90年德国人明希编写的 《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而最早以犯罪心理 学为书名的著作是1792年德国人绍曼编写的《犯罪心理学 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活 跃期。
在龙勃罗梭实证研究的带动下,19世纪末出现了犯罪心 理学的第二个活跃期。
记者:他的贫困背景,和他杀人有多少 必然联系?如果马加爵不是那么贫困, 他会那么敏感吗?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吗?
李:他杀害的四个同学当中有三个是 和他一样的贫困生,用贫困为理由解释 不通。我认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贫困 会导致他们面临更多挫折,并不能导致 他们必然犯罪。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 的,都有犯罪的,犯罪的类型各种各样, 杀人的类型多种多样,和贫困没有必然 联系。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目的
1.为发展犯罪科学 和心理科学做出贡献 2.为预防和惩治犯罪 以及矫治罪犯的实践服务
犯罪心理学的结构要素
一、犯罪心理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 1、反社会意识 (是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支柱) 2、强烈、畸变的需要 3、犯罪动机(最活跃的、直接动力) 4、不良兴趣 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 1、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 2、扭曲的道德意识 3、错误的法律意识 三、特征结构 1、特定的气质——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 2、消极的性格特征——是个性社会化缺陷的突出表现 ①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特征(物欲型) ②性格的情绪特征(暴力型等) ③性格的意志特征(共有)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3、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4、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某种能力的特殊形态的熟练,又是一种生活定势
犯罪心理学概述
犯罪心理学概述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学科,它旨在了解犯罪行为的原因、动机和心理过程,以及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犯罪行为的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以及犯罪者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认知和情感等方面。通过对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研究,犯罪心理学可以为犯罪预防和犯罪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数据,以验证和发展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理论研究则主要采用逻辑推理、概念分析等方法,探讨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本质和规律。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犯罪预防、犯罪侦查、犯罪审判、犯罪矫正等方面。在犯罪预防方面,犯罪心理学可以为制定犯罪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犯罪侦查方面,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警方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提高侦查效率;在犯罪审判方面,犯罪心理学可以为法官判断犯罪者的罪责和量刑提供参考;在犯罪矫正方面,犯罪心理学可以为矫正机构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提供依据。
总之,犯罪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了解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预防和治理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探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学科,研究的是罪犯犯罪的心理原因和影响。也就是说,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犯罪者为什么要犯罪,怎么犯罪,以及如何防止犯罪的发生等问题。
犯罪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心理学家Lacassagne 的研究,他提出了"罪犯的普遍特征"等概念,并以个案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了罪行产生的原因,从而被认为是犯罪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随着社会的变迁,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也日益成熟,它开始拓展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研究犯罪心理和心理学对犯罪影响的相关问题。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犯罪行为的起因、发展过程、犯罪人的特点和心理机制、犯罪的预防和治疗等,因此犯罪心理学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犯罪原因学:主要探究犯罪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分析各种成因对犯罪的影响度。
2、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者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点,探讨犯罪者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
3、犯罪预防学:主要探究如何预防犯罪发生,以及尽可能防止犯罪的方法和途径。
4、犯罪心理治疗:主要讲述犯罪者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犯罪者改造和社会适应的相关问题。
因此,犯罪心理学在解释和预防犯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渗透到很多领域,例如刑侦、心理咨询和教育等领
域。在刑侦方面,警方和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对已发生案件的分析,推断出犯罪者可能的人格特点和行动特征,为犯罪侦查提供重要线索;在心理咨询方面,犯罪心理学家可以帮助犯罪者认识自己的问题和可能的后果,解决内心矛盾和压抑等问题,避免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在教育方面,犯罪心理学家可以从大量的犯罪学研究成果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方法并灌输给青少年,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犯罪心理学名词解释
犯罪心理学名词解释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关注犯罪行为背后心理过程的学科,旨在理解和解释为什么人会选择和参与犯罪行为,并提供预防和治疗方法。下面是一些犯罪心理学中常见的名词及其解释:
1.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研究犯罪行为及其心
理原因和动机的学科领域。
2. 犯罪(Crime):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涉及到对他人人
身安全、财产权益等的侵犯或威胁。
3. 犯罪者(Offender):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个体,包括成年人
和未成年人。
4. 罪犯(Criminal):指经法庭判决犯有罪行为的犯罪者。
5. 犯罪心理学家(Criminal psychologist):专门从事犯罪心理
学研究的学者或专家,通过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为执法机构提供建议。
6. 犯罪学说(Criminal theories):一组解释犯罪行为的理论或观点,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7. 社会学犯罪理论(Sociological crime theories):强调社会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如贫困、社会不平等等。
8. 个人犯罪理论(Individual crime theories):强调个体特点、
心理因素和认知过程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如心理缺陷、心理创伤等。
9. 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研究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学科,与犯罪心理学相结合,分析犯罪者的心理问题。
10. 犯罪犯效应(Criminal offender effect):指个体受到已知
犯罪者行为的影响,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模仿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心理学
第一章 导论
1。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介于犯罪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归属于心理学。
2。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犯罪心理结构以及形成原因,行为机制,发展变化,表现特征以及犯罪对象的心理学问题。
3。犯罪心理学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
4。犯罪心理和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总是由一定的犯罪心理所支配
(2)分析犯罪心理离不开对犯罪行为的分析。
5。两者区别
(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犯罪行为则具有外显性。
(2)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行为具有依存性。
6。犯罪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
(1)观察法:指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对可能犯罪人和既然犯罪人的语言、表情、动作和行为等外部表现去了解他们心理的方法。
(2)调查法:指采用问卷、谈话、收集资料等方式对犯罪心理学的可能性及实施性进行分析确定。
(3)比较法,通过犯罪人与非犯罪人,、犯罪人犯罪前后,不同经历的犯罪人,不同性格、年龄、类型的犯罪人的不同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行比较,以获取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 控制条件和刺激,根据对象的反应进行鉴别心理现象的方法。
(5)测验法 使用测验量表,根据对象通过的成绩确定其性格、情绪及态度等方面特征,分析犯罪倾向的犯罪特征的方法。
(6)投射法 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对象在不知具体的条件做出随意性反应,包括痕迹、情景对话;画树测验等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1。犯罪心理结构按不同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有无犯罪活动机为标准——故意犯罪结构和过失犯罪结构
以稳定程度为标准——累犯心理结构和初犯、偶犯心理结构
以组成要素的多少可划分为完全的犯罪结构 不完全
2。犯罪心理结构可概括为两类模式:
一般模式:犯罪行为具有常见的,典型的心理驱动力的构成状态
特殊模式:犯罪行为具有不常见的、非典型的心理驱动力的构成状态
3。故意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要素:
1.动力结构,主要指心理因素的不良的心理倾向、动机及态度,这些心理倾向即能对犯罪行为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也能起到定向作用。
2 调节结构,主要指心理因素中的心理过程,如思维情感,意识,这些心理过程能对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起到加强和削弱的作用。
3 特征结构,主要指心理因素中的心理特征,如气质
、性格、能力等,这些心理特征能够显示出个体区别与他人的某种犯罪行为特征
4。气质俗称脾气、性情、表现为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和言语动作的快慢、强弱、持久与否以及隐显与否。
根据气质的不同特征,气质划分为4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5。气质类型的评价:
1.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都有积极与消极的一面
2 由于气质表现具有情境性,因而气质类型具有混合性
3.单就气质不能决定人的成就,但气质类型却影响行为效率。
4.划分气质的目的在于分析和预测对象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气质倾向如气质类型和犯罪类型的相关概率以及气质类型的犯罪特征。
诈骗犯罪可能性: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暴力犯罪: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残忍程度: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
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 能力
个性=
6。犯罪心理结构测量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心理测验,对对象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从而预测对象的犯罪倾向和罪犯特征,常用的量表主要有:
(1)个性测验量表
(2)专门的犯罪指数量表
诈骗罪:多—粘—抑—胆汁
暴力犯罪:胆汁—多—粘—抑郁
残忍程度:胆汁—抑郁—粘—多
7.犯罪心理个性趋向:
1以自我为中心,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核心)缺失;2具有难以克制的欲求、恶习;3过多的挫折、压抑;4情绪不稳定,习惯性冲动;5 习惯于冒险,不考虑后果,心存侥幸;6 厌世轻生,对生活对未来缺乏信心、丧失兴趣。 7对人缺乏信任、宽容,疑心重,性格偏激狭隘;8 一定程度的精神异常和变态(精神正常不予考虑)。≥犯罪
第三章 犯罪心理战结构成因
一、生理学理论:1、面相说---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在生理方面表现出”返祖现象”如面部不对称、颧骨突出、嘴唇肥厚、柄形耳朵等。2、体型说---克雷奇默尔和谢尔顿,将人体分为三种形态,认为瘦长形(外胚叶体型)和斗士型(中胚叶体型)犯罪的倾向最大,前者主要为盗窃、诈骗;后者主要是暴力性财产犯罪和性犯罪。矮胖型(内胚叶体型)犯罪倾向小,而且犯罪缺乏规律容易改过自新!3、基因说--兰格,主要涉及孪生子及染色体研究,研究表明,同卵孪生子的犯罪一致率比异卵孪生子的高;染色体研究尽管有一定进展但并无足够证据。4、神经说--罗宾,发现脑功能失调特别是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失调及脑电波型无规则异常的人更具有犯罪倾向。
二、 社会学理论:1、紧张理论--默顿,认为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既没有社会地位又不能通过合法手段达到目的,容易感到紧张、焦虑
、从而诉诸犯罪。2、标签理论--贝克尔,认为社会对一定越轨的人贴标签,反而刺激、加强或者促进被贴标签者的恶性转化,属于社会的互动理论。
三、心理学理论:1、模仿理论--塔尔德,认为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与现象都是因为模仿引起的,犯罪行为也不例外。(效前律)
2、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社会中习得的,一是家庭影响如父母的互相攻击及父母惩罚子女的行为;二是副文化(市俗文化)的影响,三是符号示范影响即媒体提供的范例。3、强化理论--埃森克,认为犯罪行为受直接的环境性及操作性刺激的控制,而直接的厌恶性后果的缺乏(正强化)是犯罪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4、人格理论--弗洛伊德,其理论包括意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心理动力(本能特别是性本能)以及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潜意识、性本能及本我是犯罪行为产生的主要动力结构。
弗洛伊德: 意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动物结构:动物性本能 (激素水平)
人格结构:超我+本我=>自我!
超我--完美原则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
一、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主要是指犯罪心理转化犯罪行为的动力,模式及过程,主要理论为内外化机制理论。
二、 分析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必须把握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需要是行为的间接动力,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需要具备了现实的诱因,才可能转化为动机,推动行为的产生。
需要(原动力,间接动力)+诱因—>动机—>行为—>强化—>正强化+负强化—>诱因
根据需要的起源,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心理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不同的需要往往交织在一起,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是优势需要。
动机的分类与需要的种类相对应,而动机体系中的优势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有无动机及动机强烈与否直接关系到行为的动力。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表现为同一动机可有不同的甚至交叉的行为,同一行为可有不同的甚至交叉的动机。
动机:晋升 奖金 信任 称赞 尊敬 成就 忘忧 内疚 掩饰
三、犯罪动机可按不同标准划分,1、按照犯罪动机与需要关系,可分为信仰型、物欲型、性欲型、情绪型、过失型、义气型、服从型、嫉妒型、虚荣型、报复型、刺激型、集合型。
(那些是不必要的,可取消的!??)
2,成年犯罪,思维一般具有独立性,全面性,法律及道德观念相对而言较为明确。由此,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及动机的比较权衡!
3,老年犯罪,由
于生理及心理的衰退加快,容易出现多疑的认知倾向,容易因为”日暮情结”而产生”及时行乐”,”不捞白不捞”死了也值等认知,此外,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出现”后儿童特征”。
三、性别犯罪差异主要有:1,犯罪数量差异。男性犯罪数量远远超过女性,这是犯罪差异的最基本表现,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形成犯罪心理。
2.犯罪类型差异,在所有类型犯罪中,男性都多于女性,但更集中于盗劫、抢劫、伤害、强奸、杀人、流氓斗殴及贪污、贿赂、渎职等类型,女性犯罪则集中于阻力不大,风险较小,不需要多大体力的犯罪,如小数额的偷窃、诬告、虐待、拐卖人口、诈骗、杀人(溺婴、情杀)。
3,犯罪年龄差异,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男性犯罪都多于女性,男性犯罪有明显高峰年龄(18-25),25岁后犯罪率急剧下降。女性犯罪年龄无明显高峰期,反之,25岁后犯罪率则略有增加。
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强化(恶性发展)的条件
(一)主体因素 1 不良需要的轻易满足使个人欲望急剧膨胀 2作案的成功体验产生了自我实现的幻觉 3角色扮演的重要,形成了犯罪的心理定势(附:定势是指先前发生的心理过程影响同类的后继的心理过程的程序及趋势,包括感觉定势、观念定势、思维定势等) 4受到刑罚惩罚而产生的自弃心理,补偿心理,仇视心理 5难以改正或”难免一死”的自我标定 6形成”合理化”的文饰作用,如把犯罪行为视为因社会被迫而为是正义,正当的。
(二)主体外因素:1被害人的消极反应如不反抗,不报案,往往使犯罪人变本加厉 2不良群体的拉拢、胁迫、教唆 3不良的社会氛围包括社会舆论及媒体的消极助长、误导 4刑罚惩罚的不适当:惩罚不及会使犯罪人产生”合算”心理;惩罚过度,则会使犯罪人产生对抗心理。 5社会对刑满释放人员及解除劳教人员的歧视,使之产生”无出路”的观念。
二、犯罪心理结构弱化(良性发展)的条件
(一)主体因素:1道德观念尚未完全丧失,对犯罪行为还有悔恨,内疚心理。2对刑罚惩罚的畏惧,减少或中止了犯罪行为。3因为生理限制和心理限制而弱化犯罪动机。4不良需求的转换,代偿。
(二)主体外因素:1社会治安防范强化,使犯罪动机难以实现。2良好的社会风气及强大的社会舆论使犯罪人缺少心理支撑。3有效的社会引导包括宣传、教育、思想、工作以及家人,亲属的规劝改变了犯罪人的认知。4改恶从善人员的榜样参照作用。
第七章 不同动机的犯罪
一、物欲型犯罪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动机日益减
少,其心理结构主要特征为:享乐动机 虚荣动机 贪婪动机
几种物欲型犯罪的具体特征为:
1盗窃犯罪 物欲型犯罪居犯罪统计的首位,而盗窃犯罪则为物欲型犯罪之首,大多数行为人为青少年,其累犯、惯犯容易形成盗窃行为的动机定型,再犯率也最高。
2抢劫犯罪。其行为人大多数为崇尚暴力的青少年男性;其兴奋型、外倾型的特征突出,作案时的情绪反应两极分化。
3诈骗型犯罪。作为一种智能犯罪,目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行为人一般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善于想象、联想,熟悉人们的心理状态,犯罪的情绪色彩不明显。
4贪污、受贿犯罪。行为人一般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多有贪婪的欲望和以权谋私的观念,同时一般有复杂的动机斗争,常采用”合理化”的文饰作用进行辩解,以减少心理压力。
二、性欲型犯罪
由于诱发性犯罪的信息泛滥以及性道德规范教育的薄弱,目前在知识分子阶层,妇女及农村方面呈现增加的趋势,其心理结构在情绪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亢奋,缺乏自制,在认识特征方面主要为歪曲的性意识,如”性解放””性自由”等。
三、信仰型犯罪
指由反社会的信仰引起的犯罪,在我国主要体现为:1政治信仰犯罪,其动机特征或是出于反动的政治需要,或是出于反社会的自我实现需要,或是出于报复社会的需要,其行为特征为行为方式的智力性,行为实施的隐蔽性,行为组织的集团性。
2封建迷信犯罪,其认知特征是迷信鬼神及所谓超自然的力量,常有突出的唯心主义特征,情绪方面表现虔诚,畏惧,狂烈,固执的特征。其行为特征带有奇异性和狂暴性。
第八章 群体犯罪心理
一、群体是指人们在交往基础上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群体犯罪是指两个人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联合实施犯罪行为,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特定的群体中,个体与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于犯罪的共同的心理现象。
二、群体犯罪不可能脱离个体犯罪,但也不是个体犯罪的简单组合。犯罪群体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也会产生群体的互动效应(也称集合效应),这也是群体犯罪心理有别于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特征。
主要包括:1 形似效应。属于人际吸引中的形似吸引,指由于群体犯罪者之间在年龄特征,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居住环境,兴趣爱好,观点态度等方面的相似而产生的认同感,使犯罪群体成员产生吸引了与凝聚力。
2互补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成员在个体心理特征方面的相异性往往能造成互补吸引,从而强化其共同犯罪行为。
3代偿效应,指由于群体犯罪成员通过群体的替代行为来补偿自己遭
受的挫折,以求得需要如归属需要,交友需要,情感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的满足。
4 想乘效应,指由于犯罪行为的相互刺激,犯罪群体的整体能量超过单个犯罪成员能量之和,这也可以归结为”社会助长”作用。
5显示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成员大多数年轻气盛,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在犯罪群体的不良氛围中,自我显示欲容易畸形膨胀,形成相互炫耀,相互攀比心理,造成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6权威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中头目以及凶狠,狡诈,有作案经验的骨干成员确立其权威地位后,其他成员大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其犯罪动议,形成”众从”现象,使群体犯罪心理得以巩固发展。
7安全效应,指由于社会防范力量加强,单独作案较为困难,参加犯罪群体后,由于人多势众相互壮胆,加上共同犯罪时出现的责任扩散,法不责众等心态容易使群体成员加强安全感,进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8从众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的态度及行为对其成员行为压力,包括认知依知依附的压力和人际适应的压力,成员会失去自己的谈判而从众表现出相符的犯罪态度及行为。
第九章 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
一从犯罪动机的形成看,不同年龄的犯罪心理具有其特殊性。
1少年犯罪:因精神空虚与精力过剩而产生排遣体能的需要;因家庭希望过大而产生的排解压力的需要,因满足通过社会比较而形成自我炫耀的需求,及满足集群与社会归属的需求。
2。成年犯罪:因为成家持家而产生的对物质金钱的需要:因婚姻关系不和睦乃至破裂而产生的对对性的需要,包括离婚的需要;因妒忌而产生的心理平衡的需求;因事业受挫而产生的宣泄需要等。
3老年犯罪:满足扭曲的成就需要,及补偿需要,排遣失落感及性心理矛盾。
二从犯罪的认知特征来看,不同年龄的犯罪也具有特殊性。
1,少年犯罪:由于阅历不够,容易产生探究、反射甚至禁果逆反心理,由于心理不成熟,思维也带有片面性,表面性的倾向,此外,思维的批判性不强,易于模仿,法律及道德观念模糊。
2成年犯罪:思维一般具有独立性,全面性,法律及道德观念相对而言较为明确。由此,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及动机的比较权衡。
3老年犯罪:由于生理及心理的衰退加快,容易出现”多疑”的认知倾向,容易因为”日暮情结”而产生”及时行乐”,”不劳白不捞””死了也值”等认知,此外,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出现 ”后儿童特征”。
三、性别犯罪差异主要有
1犯罪数量差异。男性 犯罪数量远远超过女性,这是犯罪性别差异的最基本表现,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形成
犯罪心理。
2犯罪类型差异。在所有类型犯罪中,男性都多于女性,但更集中于盗窃、抢劫、伤害、强奸、杀人、流氓斗殴及贪污贿赂渎职类型,女性犯罪则集中于阻力不大,风险较小,不需要多大体力的犯罪,如小数额的盗窃,诬告,虐待,拐卖人口,诈骗,杀人(溺婴,情杀)。
3犯罪年龄差异,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男性犯罪都多于女性,男性犯罪有明显高峰期,年龄(18-25),25岁以后犯罪率急剧下降。女性犯罪年龄无明显高峰期,反之,25岁后犯罪率则略有增加。
4。犯罪手段差异:男性犯罪容易表现出直接性暴力,团伙性;女性犯罪手段容易表现出间接性,如充分利用性别优势进行色情引诱达到抢劫或诈骗等目的,包括利用男性从事犯罪活动,此外女性犯罪手段也容易表现出非暴力性,如投毒杀人,麻醉抢劫,以及共谋性。
四,影响犯罪性别差异的心理特征
1。攻击性特征,由于先天的生理激素和后天的角色期待缘故,男性犯罪较女性更具攻击性。
2。依附性特征,女性较男性而言更多依附性特征,而男性支配性更强,因此,犯罪团伙中女性地位往往是从属性的,辅助性。
3冲动性特征,男性与女性比较忍耐性较差,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发生失控行为,包括激情性犯罪,这也与男女两性挫折反应的差异有关,女性倾向于随机的适度的宣泄,而男性更多地表现为爆发的过度的宣泄。
4主动性特征,男性与女性比较主动性较强,由于犯罪行为大多是主动性行为,因此这也是男性犯罪率高于女性的原因之一。
5冒险性特征:女性与男性相比,明显胆小、怯懦,因而比男性更不容易克服在犯罪心理形成过程及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恐慌,紧张情绪。
6从众性特征: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认知依附和人际适应的压力,因而更容易从众,更容易表现出相符行为,包括比男性更好的以社会规范约束自己。
第十章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策略
> 一、目的后继,由于讯问的特殊性质,嫌疑人往往会产生对抗心理或防范心理等心理障碍,使讯问难以顺利进行,由此讯问可根据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有时候不先出示讯问目的,而采取自由陈述,自由交谈的方法,待时机成熟,再提示讯问目的!
> 系列位置效应 :同一个事物处于一个序列的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试卷题目前十对,与后十对产生的不同的心理)
> 谈话室:温和灯光 皮质沙发
> 二、恐惧唤醒。由于恐惧比实际强化可能产生更为直接的心理震慑。由此,对嫌疑人的讯问,往往需要指出其不配合态度及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予以警戒。恐惧唤醒要有效,需要一定的强度,但
关键是信度,否则会使嫌疑人产生消极”接种效应”。
> (寝室同学有矛盾,容易发生矛盾,一旦发生冲突了就没什么了,没有恐惧。恐惧比实际的惩罚往往更严重。)
> 强度 信度 是关键!信度低,产生免疫而无效。
>三、立体逼入。对嫌疑人提供全面的充分的论据包括理性论据及情感论据,使其感到除了改变不配态度外,别无选择。运用这类策略的要旨在于全面把握嫌疑人的内心状态包括其优势需要,优势动机以及内心深层的隐秘,逐一分析、驳斥。
四、权威特征。由于来自具有权威的信息,一般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而讯问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讯问人员是否具有容易为嫌疑人感觉到的权威特征,因此,讯问人除应注意职位、身份等可能产生的相关效应外,还应注重一些容易产生投射作用的隐性特征如年龄、仪表、语调、表情、姿势等。
安慰剂
第十一章 犯罪心理矫正
一、犯罪心理矫正是指对在监狱、看守所或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的犯罪,采用常规的引导手段,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的过程。根据矫正的途径可以分为,心理矫正、生理矫正和物理矫正。
心理问题包括:心理障碍 心理缺陷 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障碍 心理缺陷=矫正
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矫治
二、直接的犯罪心理矫正方法主要有:
1 行为训练,根据行为对心理的逆向影响作用,矫正犯罪行为以矫正其心理。如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及改变低级情趣,参加体育活动以形成集体观念和规则意识,包括强制劳动也矫正罪犯的不良性格及习惯,也包括志愿或不志愿的表情训练。
任何行为都是由心理支配的,反过来,行为也可以对心理产生影响(不断重复形成性格)。相互作用
行积成习 习积成性 性积成命
表情 对心情的影响 (强制表情训练)
2 社会助长。为防止不良刺激包括教唆在封闭的罪犯群体中造成交叉感染。将罪犯与消极群体隔离或置于模范群体如”文明监区”、文明监号中感受良性的社会压力,促使其改变态度,这也可包括对”社会监狱”的构想。
3 角色置换 通过引导罪犯把自己设想成为犯罪行为的受害者,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起对自己罪恶的悔恨(心理位置互换),也可以要求罪犯实际扮演某一角色来达到此类目的(心理剧)。
4 。自我暗示,引导犯罪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采取自我激烈、在我反省、自我提示等方式,强化内心积极的信念,以使其改变认知结构,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纪观。
三,间接的罪犯心理矫正方法包括生理矫正和物理矫正方法
生理矫正是通过改变生理条件,包括相貌
以改变罪犯的犯罪心理倾向(化学阉割)。
物理矫正是通过改变物理环境包括设施、色彩及音乐等的使用,促使罪犯心理结构优化。
1良好的环境设施能促使罪犯进行”自我心理整饰”而犯罪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都证明具有良好设施的环境能促使罪犯自尊产生更多的利他行为和态度。
2不同的色彩根据联想的作业可以产生。因此罪犯的心理矫正也应该运用背景色彩,如,黑白分明,虽然能够引起严肃气氛,但容易使人压抑,疲劳,应该慎用,此外,可运用成色黄色提高人的兴奋性,减轻忧郁,运用绿色,粉红色减轻躁动,使人镇静,运用紫色促使人自省等。
3音乐可以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好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思想境界,罪犯心理矫正,除了直接参与音乐活动外,还该采用不同的特征的”背景音乐”,以活化罪犯的情绪,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