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心理学
第一章 导论
1。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介于犯罪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归属于心理学。
2。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犯罪心理结构以及形成原因,行为机制,发展变化,表现特征以及犯罪对象的心理学问题。
3。犯罪心理学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
4。犯罪心理和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总是由一定的犯罪心理所支配
(2)分析犯罪心理离不开对犯罪行为的分析。
5。两者区别
(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犯罪行为则具有外显性。
(2)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行为具有依存性。
6。犯罪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
(1)观察法:指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对可能犯罪人和既然犯罪人的语言、表情、动作和行为等外部表现去了解他们心理的方法。
(2)调查法:指采用问卷、谈话、收集资料等方式对犯罪心理学的可能性及实施性进行分析确定。
(3)比较法,通过犯罪人与非犯罪人,、犯罪人犯罪前后,不同经历的犯罪人,不同性格、年龄、类型的犯罪人的不同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行比较,以获取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 控制条件和刺激,根据对象的反应进行鉴别心理现象的方法。
(5)测验法 使用测验量表,根据对象通过的成绩确定其性格、情绪及态度等方面特征,分析犯罪倾向的犯罪特征的方法。
(6)投射法 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对象在不知具体的条件做出随意性反应,包括痕迹、情景对话;画树测验等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1。犯罪心理结构按不同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有无犯罪活动机为标准——故意犯罪结构和过失犯罪结构
以稳定程度为标准——累犯心理结构和初犯、偶犯心理结构
以组成要素的多少可划分为完全的犯罪结构 不完全
2。犯罪心理结构可概括为两类模式:
一般模式:犯罪行为具有常见的,典型的心理驱动力的构成状态
特殊模式:犯罪行为具有不常见的、非典型的心理驱动力的构成状态
3。故意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要素:
1.动力结构,主要指心理因素的不良的心理倾向、动机及态度,这些心理倾向即能对犯罪行为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也能起到定向作用。
2 调节结构,主要指心理因素中的心理过程,如思维情感,意识,这些心理过程能对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起到加强和削弱的作用。
3 特征结构,主要指心理因素中的心理特征,如气质

、性格、能力等,这些心理特征能够显示出个体区别与他人的某种犯罪行为特征
4。气质俗称脾气、性情、表现为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和言语动作的快慢、强弱、持久与否以及隐显与否。
根据气质的不同特征,气质划分为4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5。气质类型的评价:
1.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都有积极与消极的一面
2 由于气质表现具有情境性,因而气质类型具有混合性
3.单就气质不能决定人的成就,但气质类型却影响行为效率。
4.划分气质的目的在于分析和预测对象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气质倾向如气质类型和犯罪类型的相关概率以及气质类型的犯罪特征。
诈骗犯罪可能性: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暴力犯罪: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残忍程度: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
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 能力
个性=
6。犯罪心理结构测量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心理测验,对对象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从而预测对象的犯罪倾向和罪犯特征,常用的量表主要有:
(1)个性测验量表
(2)专门的犯罪指数量表
诈骗罪:多—粘—抑—胆汁
暴力犯罪:胆汁—多—粘—抑郁
残忍程度:胆汁—抑郁—粘—多
7.犯罪心理个性趋向:
1以自我为中心,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核心)缺失;2具有难以克制的欲求、恶习;3过多的挫折、压抑;4情绪不稳定,习惯性冲动;5 习惯于冒险,不考虑后果,心存侥幸;6 厌世轻生,对生活对未来缺乏信心、丧失兴趣。 7对人缺乏信任、宽容,疑心重,性格偏激狭隘;8 一定程度的精神异常和变态(精神正常不予考虑)。≥犯罪
第三章 犯罪心理战结构成因
一、生理学理论:1、面相说---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在生理方面表现出”返祖现象”如面部不对称、颧骨突出、嘴唇肥厚、柄形耳朵等。2、体型说---克雷奇默尔和谢尔顿,将人体分为三种形态,认为瘦长形(外胚叶体型)和斗士型(中胚叶体型)犯罪的倾向最大,前者主要为盗窃、诈骗;后者主要是暴力性财产犯罪和性犯罪。矮胖型(内胚叶体型)犯罪倾向小,而且犯罪缺乏规律容易改过自新!3、基因说--兰格,主要涉及孪生子及染色体研究,研究表明,同卵孪生子的犯罪一致率比异卵孪生子的高;染色体研究尽管有一定进展但并无足够证据。4、神经说--罗宾,发现脑功能失调特别是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失调及脑电波型无规则异常的人更具有犯罪倾向。
二、 社会学理论:1、紧张理论--默顿,认为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既没有社会地位又不能通过合法手段达到目的,容易感到紧张、焦虑

、从而诉诸犯罪。2、标签理论--贝克尔,认为社会对一定越轨的人贴标签,反而刺激、加强或者促进被贴标签者的恶性转化,属于社会的互动理论。
三、心理学理论:1、模仿理论--塔尔德,认为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与现象都是因为模仿引起的,犯罪行为也不例外。(效前律)
2、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社会中习得的,一是家庭影响如父母的互相攻击及父母惩罚子女的行为;二是副文化(市俗文化)的影响,三是符号示范影响即媒体提供的范例。3、强化理论--埃森克,认为犯罪行为受直接的环境性及操作性刺激的控制,而直接的厌恶性后果的缺乏(正强化)是犯罪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4、人格理论--弗洛伊德,其理论包括意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心理动力(本能特别是性本能)以及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潜意识、性本能及本我是犯罪行为产生的主要动力结构。
弗洛伊德: 意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动物结构:动物性本能 (激素水平)
人格结构:超我+本我=>自我!
超我--完美原则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
一、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主要是指犯罪心理转化犯罪行为的动力,模式及过程,主要理论为内外化机制理论。
二、 分析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必须把握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需要是行为的间接动力,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需要具备了现实的诱因,才可能转化为动机,推动行为的产生。
需要(原动力,间接动力)+诱因—>动机—>行为—>强化—>正强化+负强化—>诱因
根据需要的起源,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心理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不同的需要往往交织在一起,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是优势需要。
动机的分类与需要的种类相对应,而动机体系中的优势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有无动机及动机强烈与否直接关系到行为的动力。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表现为同一动机可有不同的甚至交叉的行为,同一行为可有不同的甚至交叉的动机。
动机:晋升 奖金 信任 称赞 尊敬 成就 忘忧 内疚 掩饰
三、犯罪动机可按不同标准划分,1、按照犯罪动机与需要关系,可分为信仰型、物欲型、性欲型、情绪型、过失型、义气型、服从型、嫉妒型、虚荣型、报复型、刺激型、集合型。
(那些是不必要的,可取消的!??)
2,成年犯罪,思维一般具有独立性,全面性,法律及道德观念相对而言较为明确。由此,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及动机的比较权衡!
3,老年犯罪,由

于生理及心理的衰退加快,容易出现多疑的认知倾向,容易因为”日暮情结”而产生”及时行乐”,”不捞白不捞”死了也值等认知,此外,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出现”后儿童特征”。
三、性别犯罪差异主要有:1,犯罪数量差异。男性犯罪数量远远超过女性,这是犯罪差异的最基本表现,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形成犯罪心理。
2.犯罪类型差异,在所有类型犯罪中,男性都多于女性,但更集中于盗劫、抢劫、伤害、强奸、杀人、流氓斗殴及贪污、贿赂、渎职等类型,女性犯罪则集中于阻力不大,风险较小,不需要多大体力的犯罪,如小数额的偷窃、诬告、虐待、拐卖人口、诈骗、杀人(溺婴、情杀)。
3,犯罪年龄差异,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男性犯罪都多于女性,男性犯罪有明显高峰年龄(18-25),25岁后犯罪率急剧下降。女性犯罪年龄无明显高峰期,反之,25岁后犯罪率则略有增加。
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强化(恶性发展)的条件
(一)主体因素 1 不良需要的轻易满足使个人欲望急剧膨胀 2作案的成功体验产生了自我实现的幻觉 3角色扮演的重要,形成了犯罪的心理定势(附:定势是指先前发生的心理过程影响同类的后继的心理过程的程序及趋势,包括感觉定势、观念定势、思维定势等) 4受到刑罚惩罚而产生的自弃心理,补偿心理,仇视心理 5难以改正或”难免一死”的自我标定 6形成”合理化”的文饰作用,如把犯罪行为视为因社会被迫而为是正义,正当的。
(二)主体外因素:1被害人的消极反应如不反抗,不报案,往往使犯罪人变本加厉 2不良群体的拉拢、胁迫、教唆 3不良的社会氛围包括社会舆论及媒体的消极助长、误导 4刑罚惩罚的不适当:惩罚不及会使犯罪人产生”合算”心理;惩罚过度,则会使犯罪人产生对抗心理。 5社会对刑满释放人员及解除劳教人员的歧视,使之产生”无出路”的观念。
二、犯罪心理结构弱化(良性发展)的条件
(一)主体因素:1道德观念尚未完全丧失,对犯罪行为还有悔恨,内疚心理。2对刑罚惩罚的畏惧,减少或中止了犯罪行为。3因为生理限制和心理限制而弱化犯罪动机。4不良需求的转换,代偿。
(二)主体外因素:1社会治安防范强化,使犯罪动机难以实现。2良好的社会风气及强大的社会舆论使犯罪人缺少心理支撑。3有效的社会引导包括宣传、教育、思想、工作以及家人,亲属的规劝改变了犯罪人的认知。4改恶从善人员的榜样参照作用。
第七章 不同动机的犯罪
一、物欲型犯罪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动机日益减

少,其心理结构主要特征为:享乐动机 虚荣动机 贪婪动机
几种物欲型犯罪的具体特征为:
1盗窃犯罪 物欲型犯罪居犯罪统计的首位,而盗窃犯罪则为物欲型犯罪之首,大多数行为人为青少年,其累犯、惯犯容易形成盗窃行为的动机定型,再犯率也最高。
2抢劫犯罪。其行为人大多数为崇尚暴力的青少年男性;其兴奋型、外倾型的特征突出,作案时的情绪反应两极分化。
3诈骗型犯罪。作为一种智能犯罪,目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行为人一般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善于想象、联想,熟悉人们的心理状态,犯罪的情绪色彩不明显。
4贪污、受贿犯罪。行为人一般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多有贪婪的欲望和以权谋私的观念,同时一般有复杂的动机斗争,常采用”合理化”的文饰作用进行辩解,以减少心理压力。
二、性欲型犯罪
由于诱发性犯罪的信息泛滥以及性道德规范教育的薄弱,目前在知识分子阶层,妇女及农村方面呈现增加的趋势,其心理结构在情绪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亢奋,缺乏自制,在认识特征方面主要为歪曲的性意识,如”性解放””性自由”等。
三、信仰型犯罪
指由反社会的信仰引起的犯罪,在我国主要体现为:1政治信仰犯罪,其动机特征或是出于反动的政治需要,或是出于反社会的自我实现需要,或是出于报复社会的需要,其行为特征为行为方式的智力性,行为实施的隐蔽性,行为组织的集团性。
2封建迷信犯罪,其认知特征是迷信鬼神及所谓超自然的力量,常有突出的唯心主义特征,情绪方面表现虔诚,畏惧,狂烈,固执的特征。其行为特征带有奇异性和狂暴性。
第八章 群体犯罪心理
一、群体是指人们在交往基础上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群体犯罪是指两个人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联合实施犯罪行为,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特定的群体中,个体与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于犯罪的共同的心理现象。
二、群体犯罪不可能脱离个体犯罪,但也不是个体犯罪的简单组合。犯罪群体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也会产生群体的互动效应(也称集合效应),这也是群体犯罪心理有别于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特征。
主要包括:1 形似效应。属于人际吸引中的形似吸引,指由于群体犯罪者之间在年龄特征,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居住环境,兴趣爱好,观点态度等方面的相似而产生的认同感,使犯罪群体成员产生吸引了与凝聚力。
2互补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成员在个体心理特征方面的相异性往往能造成互补吸引,从而强化其共同犯罪行为。
3代偿效应,指由于群体犯罪成员通过群体的替代行为来补偿自己遭

受的挫折,以求得需要如归属需要,交友需要,情感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的满足。
4 想乘效应,指由于犯罪行为的相互刺激,犯罪群体的整体能量超过单个犯罪成员能量之和,这也可以归结为”社会助长”作用。
5显示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成员大多数年轻气盛,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在犯罪群体的不良氛围中,自我显示欲容易畸形膨胀,形成相互炫耀,相互攀比心理,造成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6权威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中头目以及凶狠,狡诈,有作案经验的骨干成员确立其权威地位后,其他成员大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其犯罪动议,形成”众从”现象,使群体犯罪心理得以巩固发展。
7安全效应,指由于社会防范力量加强,单独作案较为困难,参加犯罪群体后,由于人多势众相互壮胆,加上共同犯罪时出现的责任扩散,法不责众等心态容易使群体成员加强安全感,进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8从众效应,指由于犯罪群体的态度及行为对其成员行为压力,包括认知依知依附的压力和人际适应的压力,成员会失去自己的谈判而从众表现出相符的犯罪态度及行为。
第九章 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
一从犯罪动机的形成看,不同年龄的犯罪心理具有其特殊性。
1少年犯罪:因精神空虚与精力过剩而产生排遣体能的需要;因家庭希望过大而产生的排解压力的需要,因满足通过社会比较而形成自我炫耀的需求,及满足集群与社会归属的需求。
2。成年犯罪:因为成家持家而产生的对物质金钱的需要:因婚姻关系不和睦乃至破裂而产生的对对性的需要,包括离婚的需要;因妒忌而产生的心理平衡的需求;因事业受挫而产生的宣泄需要等。
3老年犯罪:满足扭曲的成就需要,及补偿需要,排遣失落感及性心理矛盾。
二从犯罪的认知特征来看,不同年龄的犯罪也具有特殊性。
1,少年犯罪:由于阅历不够,容易产生探究、反射甚至禁果逆反心理,由于心理不成熟,思维也带有片面性,表面性的倾向,此外,思维的批判性不强,易于模仿,法律及道德观念模糊。
2成年犯罪:思维一般具有独立性,全面性,法律及道德观念相对而言较为明确。由此,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及动机的比较权衡。
3老年犯罪:由于生理及心理的衰退加快,容易出现”多疑”的认知倾向,容易因为”日暮情结”而产生”及时行乐”,”不劳白不捞””死了也值”等认知,此外,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出现 ”后儿童特征”。
三、性别犯罪差异主要有
1犯罪数量差异。男性 犯罪数量远远超过女性,这是犯罪性别差异的最基本表现,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形成

犯罪心理。
2犯罪类型差异。在所有类型犯罪中,男性都多于女性,但更集中于盗窃、抢劫、伤害、强奸、杀人、流氓斗殴及贪污贿赂渎职类型,女性犯罪则集中于阻力不大,风险较小,不需要多大体力的犯罪,如小数额的盗窃,诬告,虐待,拐卖人口,诈骗,杀人(溺婴,情杀)。
3犯罪年龄差异,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男性犯罪都多于女性,男性犯罪有明显高峰期,年龄(18-25),25岁以后犯罪率急剧下降。女性犯罪年龄无明显高峰期,反之,25岁后犯罪率则略有增加。
4。犯罪手段差异:男性犯罪容易表现出直接性暴力,团伙性;女性犯罪手段容易表现出间接性,如充分利用性别优势进行色情引诱达到抢劫或诈骗等目的,包括利用男性从事犯罪活动,此外女性犯罪手段也容易表现出非暴力性,如投毒杀人,麻醉抢劫,以及共谋性。
四,影响犯罪性别差异的心理特征
1。攻击性特征,由于先天的生理激素和后天的角色期待缘故,男性犯罪较女性更具攻击性。
2。依附性特征,女性较男性而言更多依附性特征,而男性支配性更强,因此,犯罪团伙中女性地位往往是从属性的,辅助性。
3冲动性特征,男性与女性比较忍耐性较差,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发生失控行为,包括激情性犯罪,这也与男女两性挫折反应的差异有关,女性倾向于随机的适度的宣泄,而男性更多地表现为爆发的过度的宣泄。
4主动性特征,男性与女性比较主动性较强,由于犯罪行为大多是主动性行为,因此这也是男性犯罪率高于女性的原因之一。
5冒险性特征:女性与男性相比,明显胆小、怯懦,因而比男性更不容易克服在犯罪心理形成过程及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恐慌,紧张情绪。
6从众性特征: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认知依附和人际适应的压力,因而更容易从众,更容易表现出相符行为,包括比男性更好的以社会规范约束自己。
第十章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策略
> 一、目的后继,由于讯问的特殊性质,嫌疑人往往会产生对抗心理或防范心理等心理障碍,使讯问难以顺利进行,由此讯问可根据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有时候不先出示讯问目的,而采取自由陈述,自由交谈的方法,待时机成熟,再提示讯问目的!
> 系列位置效应 :同一个事物处于一个序列的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试卷题目前十对,与后十对产生的不同的心理)
> 谈话室:温和灯光 皮质沙发
> 二、恐惧唤醒。由于恐惧比实际强化可能产生更为直接的心理震慑。由此,对嫌疑人的讯问,往往需要指出其不配合态度及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予以警戒。恐惧唤醒要有效,需要一定的强度,但

关键是信度,否则会使嫌疑人产生消极”接种效应”。
> (寝室同学有矛盾,容易发生矛盾,一旦发生冲突了就没什么了,没有恐惧。恐惧比实际的惩罚往往更严重。)
> 强度 信度 是关键!信度低,产生免疫而无效。
>三、立体逼入。对嫌疑人提供全面的充分的论据包括理性论据及情感论据,使其感到除了改变不配态度外,别无选择。运用这类策略的要旨在于全面把握嫌疑人的内心状态包括其优势需要,优势动机以及内心深层的隐秘,逐一分析、驳斥。
四、权威特征。由于来自具有权威的信息,一般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而讯问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讯问人员是否具有容易为嫌疑人感觉到的权威特征,因此,讯问人除应注意职位、身份等可能产生的相关效应外,还应注重一些容易产生投射作用的隐性特征如年龄、仪表、语调、表情、姿势等。
安慰剂
第十一章 犯罪心理矫正
一、犯罪心理矫正是指对在监狱、看守所或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的犯罪,采用常规的引导手段,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的过程。根据矫正的途径可以分为,心理矫正、生理矫正和物理矫正。
心理问题包括:心理障碍 心理缺陷 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障碍 心理缺陷=矫正
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矫治
二、直接的犯罪心理矫正方法主要有:
1 行为训练,根据行为对心理的逆向影响作用,矫正犯罪行为以矫正其心理。如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及改变低级情趣,参加体育活动以形成集体观念和规则意识,包括强制劳动也矫正罪犯的不良性格及习惯,也包括志愿或不志愿的表情训练。
任何行为都是由心理支配的,反过来,行为也可以对心理产生影响(不断重复形成性格)。相互作用
行积成习 习积成性 性积成命
表情 对心情的影响 (强制表情训练)
2 社会助长。为防止不良刺激包括教唆在封闭的罪犯群体中造成交叉感染。将罪犯与消极群体隔离或置于模范群体如”文明监区”、文明监号中感受良性的社会压力,促使其改变态度,这也可包括对”社会监狱”的构想。
3 角色置换 通过引导罪犯把自己设想成为犯罪行为的受害者,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起对自己罪恶的悔恨(心理位置互换),也可以要求罪犯实际扮演某一角色来达到此类目的(心理剧)。
4 。自我暗示,引导犯罪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采取自我激烈、在我反省、自我提示等方式,强化内心积极的信念,以使其改变认知结构,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纪观。
三,间接的罪犯心理矫正方法包括生理矫正和物理矫正方法
生理矫正是通过改变生理条件,包括相貌

以改变罪犯的犯罪心理倾向(化学阉割)。
物理矫正是通过改变物理环境包括设施、色彩及音乐等的使用,促使罪犯心理结构优化。
1良好的环境设施能促使罪犯进行”自我心理整饰”而犯罪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都证明具有良好设施的环境能促使罪犯自尊产生更多的利他行为和态度。
2不同的色彩根据联想的作业可以产生。因此罪犯的心理矫正也应该运用背景色彩,如,黑白分明,虽然能够引起严肃气氛,但容易使人压抑,疲劳,应该慎用,此外,可运用成色黄色提高人的兴奋性,减轻忧郁,运用绿色,粉红色减轻躁动,使人镇静,运用紫色促使人自省等。
3音乐可以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好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思想境界,罪犯心理矫正,除了直接参与音乐活动外,还该采用不同的特征的”背景音乐”,以活化罪犯的情绪,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