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研究论文
历史编纂探究论文
找甜甜叶
年级:四年级字数:350字体裁:记叙文
六岁那年,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
我在幼儿园里和伙伴们一起玩游戏,一个娃娃头的朋友说:“谁能找到‘传说’中的甜甜叶,并吃掉,就能成为亿万富翁!”“那我们就在幼儿园里找找看吧!”我大声喊道。
大家分头去找甜甜叶,我和好伙伴程程一起找。
幼儿园里的叶子可真多:圆形的、条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我们该从哪里开始找呢?“欣儿,你看这片叶子多嫩啊,是不是甜甜叶呢?”我们马上找来吃,“呸呸…这是什么甜甜叶啊,游苦又辣的!真难吃!”我们不怕苦和辣,继续寻找甜甜叶……
“ 滴叮叮~”放学时间到了,几个伙伴聚在一起,谁也没有找到甜甜叶,也和我们一样,吃了不少的苦叶子。
看,娃娃头的伙伴在那边,我们大声喊:“你找到甜甜叶了吗?”“瞧,这就是‘传说’中的甜甜叶!没吃过吧?我是亿万富翁咯!”原来,她手里拿着的是叶子形状的糖果,我们冲过去,抢了她的叶子糖,含在嘴里,一齐大声说:“我们也是亿万富翁啦!”
童年的事真让人哭笑不得,我要永远保留童年美好的回忆!!。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统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来有种种猜想与说法。
最近几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余年,中国古人类学和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可谓近20年中国人文科学独领风骚的一个领域。
在师辈启迪和社会需要推动下,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东北史地之学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过渡到对中华民族进行整体研究,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成为我用力较多的一个方面。
1984年,阴法鲁教授约我为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撰写第一章:《中华文化起源和中华民族形成》。
1987年我开始就《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起源初探》和《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及其汇聚与辐射》发表文章。
这些文章是受苏秉琦教授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启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旧、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初步成果,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也提出了“多元集合体”的观点。
不久,费孝通教授召我,说已读过我关于中华民族含义及中华民族起源的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集合体”的提法有些模糊,应是“多元一体”。
1989年费老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著名论文。
自此,我便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核心理论,先后协助费老出版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其修订本、《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并出版了个人专集《中华民族研究初探》。
在我关于中华民族研究一系列论文陆续发表以来,学术界师友给了我多方面支持,尤其是费老、苏老,都是我在大学时期的老师,他们一再勉励我坚持研究,并指出综合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与研究成果一炉共冶,从而得出自己的体会,这种研究方法也很对头。
这些支持和勉励,使我在自己学业根底不深且研究条件有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坚持了20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以中华民族形成史为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5“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理论思考’’笔谈【编者按】最近一些年来,在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形成了新的学术热点,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论著,提出了丰富的见解和思想。
但是,距离这一问题令人满意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相当广阔的探索空间。
事实上,文明起源研究既是一个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要把这项意义重大的学术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必须对其理论方法论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以便尽快形成一套能够指导该领域研究的、符合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历史过程的科学的理论方法论体系。
为此,本刊特发起这样一场讨论,以笔谈的形式,发表学界对该问题的看法与思考。
笔谈文章不要求旁征博引,只要有一束思想的火花,都可以在此绽放,热忱欢迎学界友人不吝赐稿。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范毓周(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是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普遍重视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也是当前中国学术界重点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围绕这一课题,最近涌现出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成果。
但是,学者间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少分歧,尤其在理论方法上,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我想就这些问题略谈基于个人粗浅认识的几点思考,提供大家深人讨论时参考。
一关于“文明”的概念界定首先是对于“文明”概念的界定,目前仍然需要有一个共识。
“文明”一词,在中国传世文献中,最早见于《易传》的《文言》,所谓“天下文明”,《尚书·尧典》也有“睿哲文明”,其义多为文采、光明。
我们现在使用的“文明”一词是西方学术传人中国后的翻译用语。
近代以来在翻译英文的civiliza—tion时多用“文明”一词表述,但也有用“文明”来表述culture一词意蕴的。
因此,在国内一些学术论著中曾经出现诸如“原始文明”、“史前文明”、“技术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种用语,可见有些学者在运用“文明”这一概念时,对其内涵仍有不够清晰的情况。
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
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国学教育论文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华仁葵【主编手记】对一个文明远古史的研究涉及这个文明的起源,这个文明的根。
我想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可以等闲视之的。
但若问起“我中华之发祥地何在?”这个与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息息相关的问题,却言人人殊,淮阳宛丘说有之,天水成纪说有之,西部昆仑山说有之,更有干脆不再探究唯一源头,提出“中华文明多源说”者。
在此乱局之中,个别地方政府趁机造势,斥巨资将自己包装成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上演了许多闹剧。
造成这一系列乱象,自有地方本位主义的狭隘心理作祟,然而更重要的,是学界对中华远古史的研究理路存在相当程度的缺陷。
理路乃学术之血脉,血脉不通,则学术危矣!有鉴于此,我《国学》杂志经反复甄选,精心审校,向广大读者郑重推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华仁葵教授的这篇力作。
在本文中,作者对远古史研究界存在的问题作了入木三分而又理性客观的剖析,并一一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这是一份对远古史研究学界卓有见地的诊断书。
又如一剂猛药,祛除学界的沉疴。
学界以外的读者朋友读本文亦将获得石破天惊之震撼——因为在本文中,华教授并非仅仅提出自己的研究理路,还自觉而严肃地运用这一理路,有力地回答了这篇手记开头的问题——我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就在王屋山区昆仑(húnlún)丘!当然,华教授的结论也属一家之言,但是,在如许严谨的理路下得出的一家之言,是绝对值得被关注、被探讨的。
小小的手记无法将原文的魅力传达万一,那就闲言少叙,进入正文吧!任一古老民族都有文明发祥地,为何我中华民族不知其所宗?任一文化皆有原创地,为何我中华文字、中华易道不知其本原、本义?《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一段记载给出了答案:“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
”意思是从颛顼起古事便不能记而只能记近事。
为何“不能纪远”呢?文献记载:“轩辕战涿鹿,杀两暤、蚩尤而为帝”(西汉·桓宽《盐铁论·结和》)“上帝(颛顼)命重黎绝地天通”(《尚书·吕刑》)。
文化毕业论文环太湖地区原始农业的发展及其对文明起源的作用
环太湖地区原始农业的发展及其对文明起源的作用是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所以,探索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需要研究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
大约在良渚时期,环太湖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开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其最主要的标志,目前可以说得清楚的是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成套农工具。
如石质工具有犁形器、称为“破土器”的斜柄刀、耜、铲、“耘田器”、镰、銍等,大都制做精细,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诸考古学文化中石质农工具最精良齐全的;另还有角锄和“木千篰”等。
从农工具的发达程度可以推测,在距今四五千年间,环太湖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应高于中原、海岱、江汉等地区,无疑也高于辽西、渭河流域、赣江流域、岭南等地区。
与此相对应的是,那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也以环太湖地区的发展较快。
如在距今4800年前,就出现了精雕细刻、型制较为固定、纹饰趋于一统的各种玉器;以及用大批玉器随葬的大墓,如浙江余杭瑶山、反山祭坛墓地,上海青浦福泉山M126、M139墓葬、江苏昆山赵陵山M77等大墓;以莫角山遗址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群等。
这些文化遗存突出地体现了其社会可能进入了古国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
良渚文化的农业对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十分显著的。
那么,良渚文化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这涉及到环太湖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问题。
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1.目前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最初栽培农作物的起源地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大致在距今12000~9000年间。
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与这个时间段有关的文化遗存,目前见到的主要有太湖三山岛、溧水神仙洞、句容庙家山等地发现的人骨化石、打制石器与陶片。
这三处地点发现的文化遗存缺乏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即栽培稻起源的文化特征,而其所处的自然也缺乏栽培稻起源的条件,尤其是缺乏那里在当时有野生稻生长的证据。
[i]所以,据目前的发现,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2.环太湖地区应有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兴起,大概是在距今9000年至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史学月刊2008年第10期#学术综述#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范毓周(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关键词]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考古发现与研究;理论与方法[摘要]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已经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各个领域均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今后需要做的工作,一是在理论方法上进一步系统化、本土化和体系化;二是要积极推进结合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课题所进行的学术探索性考古发掘和研究。
三是要全面整合已有考古资料,按照地区和文化类型,分区分系地整理和研究,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依照考古文化自身体现出的发展轨迹,多方位展现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实际历程。
四是要充分借鉴国际上已有的人类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经验,加强已见成效的与其他文明间的比较研究,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83-0214(2008)09-0111-11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ies of theO 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FAN Yu-zhou(Dep ar tmen t of H istory,N anj in g Univ e rsity,Nanj ing210093,Jiang su,China)Keywords:the or ig in and fo rmation o f Chinese civ ilizat ion;disco ver ies and r esear ches in ar chaeo log y;theo ries and meth-o ds.Abstract:It has come thro ug h near ly80years that the studies of the o rig in and fo rmatio n o f the Chinese civ ilizat ion has been do ne.T he scholars hav e g ained rich r esear ch results in this field.T he studies in this field w ill still need to be do ne co nt inually fro m no w in the fo llow ing: 1.T o reg ular ize,nationalize and sy stemat ize the theo ries and metho ds in t he studies; 2.T o ex pedite t he archaeolo gical discov eries and r esear ches for the academ ic aims under t he st udies o n the pro-g ram o f the or igin and fo rmatio n of the Chinese civ ilization; 3.T o show the realist ic cour se of the o rig in and t he for ma-t io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 n in many w ays accor ding t he dev elopment of the ar chaeo log y cultures w ith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n t he light of the reg ions,systems and types to co mbine the classic records and the unearthed docu-ments; 4.T o for tify the ex chang e and co operatio n w ith the int ernational academic co lleag ues and suck in their r esear ch results fully in the field of the o ther civilizatio ns and to intensify the compativ e studies ar ound the different civilizatio ns and Chinese civilizatio n.中国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连续发展、未曾中断的文明体系,也是起源和形成时期最早的文明体系之一。
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张光直:论“中国⽂明的起源”最近⼏年以来,“中国⽂明的起源”——或与此类似的题⽬——成为中国考古学、古史学界热烈讨论的⼀个论题。
开这个风⽓之先的是1985年在北京出版的夏鼐的《中国⽂明的起源》的中⽂版(注:夏鼐《中国⽂明的起源》,北京,⽂物出版社1985年。
原⽇⽂版,《中国⽂明の起源》,东京,⽇本放送出版协会,1984年。
)。
随着次年《光明⽇报》对辽宁⽜河梁“⼥神庙”遗址发现的报道与这项发现将中国⽂明起源时代提早的评论,引起了近五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古史学界对什么是“⽂明”、中国最早的⽂明在何处起源以及中国⽂明到底是⼀元还是多元等等⼀系列⽼问题的争议。
在“中国⽂明起源”这个题⽬下参加讨论的学者很多,1987年可举安志敏(注:安志敏《试论⽂明的起源》,《考古》1987年第5期。
)、陈星灿(注:陈星灿《⽂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明时代》,《考古》1987年第5期。
)和邹衡(注:邹衡《中国⽂明的诞⽣》,《⽂物》1987年第12期。
)为例,1988年可举蔡凤书(注:蔡凤书《中华⽂明起源“新说”驳议》,《⽂史哲》1988年第4期。
)、李先登(注:李先登《关于中国古代⽂明起源的若⼲问题》,《天津师⼤学报》1988年第2期。
)和郑光(注:郑光《中国新⽯器时代与中国古代⽂明》,《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
)为例。
1989年相信在这个题⽬上的讨论还是接连不断的;《考古》第1期便有童恩正《与安志敏先⽣商榷》⼀⽂(注:童恩正《有关⽂明起源的⼏个问题》,《考古》1989年第1期。
),安志敏回答的⽂章已准备近期刊出。
我说这是⽼问题,因为虽然最近有热烈的讨论,“中国⽂明的起源”却并不是⼀个新的题⽬。
在西⽅思想传⼊中国以前,中国⽂明的起源有开天辟地、三皇五帝这⼀套体系充分说明,是不成为⼀个学术上的论题的。
但是西⽅学者很早以前便把中国⽂明起源当做⼀个值得讨论的题⽬。
近代西⽅学者最早讨论这个问题的是英国伦敦⼤学的拉古别⾥(Terrien de Lacouperrie),他在1885年的⼀篇⽂章⾥主张中国民族的始祖黄帝是从巴⽐伦迁来的(注:'Introduction' to Ethnic History of the Shans,by A.R.Colquhoun.first published 1885,Reprinted1985,Delhi:Manas,pp.xxi-iv,此说后详述于⽒著 Western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蒋智由《中国⼈种考》,上海⼴智书局,1906年,将⽒说详细撮述。
由“酋邦”到“古国”——关于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与模式述评
由“酋邦”到“古国”——关于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与模式述评张宏彦【摘要】文明起源是中国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理论与模式呈现出多彩纷呈的局面,重视理论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文明起源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影响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主要理论与模式做一回顾与述评,以期促进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43)002【总页数】5页(P127-131)【关键词】20世纪;文明起源;社会演进【作者】张宏彦【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3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文明起源探索虽可追溯到20世纪前半叶,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起源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
特别是国外早期社会进化理论的传入和聚落考古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对古代社会演进过程研究的重视和国家起源探索的热潮,理论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文明起源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
多年的探索与发现,使学者们不断认识中国远古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也在不断思考文明起源的理论问题;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在探索符合中国本土特点的模式。
就文明起源研究的社会组织层面来看,由野蛮时代的氏族社会向文明时代的国家演进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以致许多学者将国家的出现看做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本文拟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国家与文明起源的理论做一回顾与述评,促进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
二、关于国外早期社会新进化模式与“酋邦理论”所谓“酋邦理论”,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埃尔曼·塞维斯(E.Service)提出的早期人类社会进化新模式。
他将人类社会自发生至国家产生所经历的社会组织分为四个连续进化阶段,即游团(Bands)、部落(Tribes)、酋邦(Chiefdoms)、国家(States)。
游团是人类处在狩猎与采集经济时期的一种最简单的、小规模的流动性的社会组织;部落是已经进化到种植作物与驯养家畜阶段的平等的氏族社会组织。
浅述中国早期文明起源
7 7 0 0年 之 间 , 出土的陶器 造型古 朴 、 以 红 褐 色 和 青 灰 色 为 主、 火候 不均 , 石器有石斧 、 石刀 、 石磨盘 、 石磨棒等 , 墓 葬 多 为仰身直肢 、 无 葬 具 的 土 坑 竖 穴 墓 。北 辛 文 化 是 一 种 以夹 砂 黄褐 陶 器 为 特 色 的古 代 遗 存 , 石器数量较 多、 磨 制、 形 态 稳定 , 墓 葬以单人 仰身 直肢 为主 的土坑 竖穴 墓 ; 此 时 农 业 和 家 畜 饲 养 业 有 了较 大 的 发 展 , 开 始 向父 系 氏族 社 会 转 化 。
2 .山东 地 区
、
开始 : 新 石 器 时 代
中 国文 明经 历 了一 个 漫 长 的过 程 , 追 根 寻 源 才 能 让 我 们 更 好 地 认 识 它 。在 我 国 的 新 石 器 时 代 , 先 人们 已发明 了 农 业 和畜 牧 业 来 控 制 食 物 的 生 产 。这 是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的
第1 2卷 第 5 期
2 0 1 3年 1 O月
淮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0URNAL OF HUAI B EI P R0FE S S 1 0NAL AND TE CH NI CAL C OLL EGE
Vo 1 . 1 2 ຫໍສະໝຸດ O . 5 0c t .2 O1 3
鸟 口衔 着一 条 鱼 , 旁 边立 着一 把石 斧。彩 陶的 美术 图案 , 反映了当时的审 美观念 。 _ 2 』 9 仰 韶 文 化 已 出 现 了城 址 , 如: 郑 州西 山一 座仰 韶 文 化 城 址 , 包括 城墙 、 城门 、 道路 、 房基 、 墓葬等 , 出台 3 0 0 0多 件 文 物 , 距今约 5 3 0 0年 , 这 把 我 国 已 发 现 的 古城 的年 代 提 早 1 0 0 0年 , 对 研 究 中 国 古 代 文 明 起 源 和 中原 地 区 在我 国早 期 文 明发 展 史 的 地 位 , 都 具 有 重 大 历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即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1977—1985年的初步探索期,1986—2000年的全面开展期。
2001年以后,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开展为标志,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在1928—1976年期间,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大体上处于资料积累的初始阶段。
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可作为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
其中又可以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为探索夏文化而开展的豫西考古调查为标志,将这时期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这时期的前一阶段中,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探索商代文明,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0年15次的发掘。
发现了商代后期王都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群、甲骨档案库、王陵和千余座为祭祀王陵而牺牲的小墓或祭祀坑,出土了一批反映商文明特点的甲骨文、青铜礼器、兵器、车饰等。
这些发掘研究成果,使当时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等,开始认识到商殷时期已经出现国家。
1954年,曾多次主持安阳殷墟发掘的李济,依据安阳殷墟15次发掘的收获,首次探讨了中国文明的开始和特征,并于1957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了《中国文明的开始》(TheBeginningofChineseCivilization)。
另一方面是追寻殷墟商文化的源头,在山东、河南等地探索龙山期文化遗存。
至1939年,梁思永研究龙山期文化遗存,在提交第6届太平洋学术会议的《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中,总结了龙山文化的特征,并将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区、豫北区和杭州湾区;他认为龙山文化与殷文化在10个方面有着共同点,后岗二层是豫北殷文化的直接前驱。
该文实际上点明了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小论文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小论文
人类文明(human civilization)指不同于原始人类自然属性的,人类聚集地区发展出的人类活动智慧成就,涉及人类的语言智慧、社会活动、吃住行用、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包括饮食、建筑、语言、文化、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不同形态。
人类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至少包括以下要素之一:家族、工具、语言、文字、宗教、城市、乡村和国家等。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也指人进化脱离动物与生俱来的野蛮行径,用智慧建立公平的规则社会。
人类文明起源。
文字出现前的原始人类成就,统称为史前文明。
人类文明始于文字的发明,埃及发现的最早文字大约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距今六千多年。
语言文字为载体繁衍出各种文化,是人类文明中最普遍、成熟、持久和基础的文明形态。
众多工具技术不断打破自然规则,非文化的其他社会事务形成的文明,则不同于语言文字成就,也不能用文化文明代替。
学者认为判别文明的三大标准是:城市、文字、礼仪建筑的出现。
六千年人类文明,可以分为四大文明体系和四个发展阶段。
每个文明的初期都是神话传说,比如我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西方的亚当与夏娃等,这是人类的蒙昧时代。
从神话时期直至轴心时代,人类文明完成最初蜕变,并羽化成蝶,形成四个独特的文明区域。
地域上来说,有四大文明。
高中历史精品论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及其主要收获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2001年春季,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之后,一些参加“断代工程”的学者积极向科技部建议,支持开展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2001年底,科技部决定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启动了为期两年的预备性研究。
这项先后作为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级研究项目,到今年春季已经进行了整整20年。
这20年间,探源工程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参加工程的近20个学科(几乎涵盖了所有自然科学一级学科)的近4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拟对工程的宗旨、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进行阐述,以就教于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各位同行。
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背景与缘起(一)20世纪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1921年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大量考古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郭沫若等通过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结合古代文献研究古代社会,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端。
20世纪80年代,在浙江余杭良渚、辽宁喀左牛河梁、安徽含山凌家滩、山西襄汾陶寺等遗址,先后发现了社会分化严重的墓葬,其年代集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末期,早于夏王朝建立的时期。
这些考古发现引发了中国考古学者和古代史学者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热潮。
1985年,夏鼐发表了《中国文明的起源》,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利用考古资料,直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稍后,苏秉琦根据相继出土的与文明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提出了各地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和“古文化、古城、古国”以及“古国、方国、帝国”一系列关于文明起源的观点。
他们的研究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后,严文明、张忠培、李伯谦、李学勤等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促进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统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来有种种猜想与说法。
最近几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余年,中国古人类学和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可谓近20年中国人文科学独领风骚的一个领域。
在师辈启迪和社会需要推动下,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东北史地之学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过渡到对中华民族进行整体研究,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成为我用力较多的一个方面。
1984年,阴法鲁教授约我为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撰写第一章:《中华文化起源和中华民族形成》。
1987年我开始就《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起源初探》和《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及其汇聚与辐射》发表文章。
这些文章是受苏秉琦教授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启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旧、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初步成果,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也提出了“多元集合体”的观点。
不久,费孝通教授召我,说已读过我关于中华民族含义及中华民族起源的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集合体”的提法有些模糊,应是“多元一体”。
1989年费老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著名论文。
自此,我便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核心理论,先后协助费老出版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其修订本、《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并出版了个人专集《中华民族研究初探》。
在我关于中华民族研究一系列论文陆续发表以来,学术界师友给了我多方面支持,尤其是费老、苏老,都是我在大学时期的老师,他们一再勉励我坚持研究,并指出综合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与研究成果一炉共冶,从而得出自己的体会,这种研究方法也很对头。
这些支持和勉励,使我在自己学业根底不深且研究条件有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坚持了20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以中华民族形成史为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解读中华文明起源——读韩建业《中华文明的起源》
每个孩子可能都会问父母一个问题:我是怎么来的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离不开中国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
经过百年来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韩建业教授的《中华文明的起源》[1]一书就是其中的优秀成果。
韩建业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华文明起源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聆听韩先生的教诲,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文章和著作甚多,多是中国考古学者基于国内的考古资料研究得出的成果。
同时,也不乏学者套用西方的一些理论、概念对中华文明进行解读。
韩建业教授以国内考古资料为基础,进行了长时段、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形成了一些重要观点,有些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他在研究中秉持务实、严谨和开放的态度,正如他在《自序》中所指出的:“应当从对考古材料的客观情况出发,在考古研究的实践中不断锤炼完善旧理论和旧概念,适时提出新理论和新概念,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而又可以和国际对话的理论和概念体系,而非坐在书斋里拿西方的文明起源理论硬套中国的考古实际。
”[1]自序:2《中华文明的起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4月出版,出版后反响甚好,被学习强国、新华社、光明网、中国新闻社、《中华读书报》、《图书馆报》、《国际出版周报》、人民政协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日报》、中国考古网等几十家媒体报道,入选《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21年度传统文化好书榜”,《北京日报》“书林折枝”及澎湃“一周口碑好书”等多个图书推荐榜单,被推荐为“四史”教育读物。
2021年4月底上市,首印1周售罄,2021年5月、12月重印2次(图一)。
该书获得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英语版翻译出版立项(资助批准号:21WKGB008)。
历史与文化论文: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
历史与文化论文: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人类文明,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也可以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
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____文明、儒家文明。
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人群聚集)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
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历史与文化论文范文: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全文如下: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人类文明起源时代的5000年历史长河,可以说先后经历三次大的波澜,大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文明起源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文明起源三大要素生成期——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一“文明起源三段论”的观点,理论渊源是摩尔根的“野蛮时代三段论”,特别是恩格斯文明起源论中的“三次大分工理论”;在综合这两个思想源头基础上,我们认真汲取了20世纪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试图做出“文明起源过程三阶段”的理论创新。
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野蛮时代三段论”,大体上相当于他所提出的“文明起源三段论”。
他采用三分法,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提出整个世界历史的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在这个“大三段论”中包括两个“小三段论”。
比较低级的原始社会是蒙昧时代,又包括三个阶段:原始人类产生的初级阶段——开始学会人工取火的中级阶段——使用弓箭进行狩猎活动的高级阶段。
这个时代,相当于人类历史早期阶段,通称旧石器时代,几乎占据了人类历史长河绝大部分,下限就是距今一万年前。
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
海洋与文明,资源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所居住的大地,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祖国悠久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包罗万象,人类缘于海洋,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如人们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
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其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
现如今,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的逐渐减少,资源问题日渐突出。
于是科学家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据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21世纪将是一个海洋经济时代。
1.文明之源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我们首先要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海洋文明,分析这种文明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后来海洋文明的发展,最后总结出海洋文明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以使我们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1.1海洋----商业的起源各地早在原始社会,古代人群在兴渔盐之利的同时又通舟楫之便,创造了带有海上活动特色的龙山文化和百越文化。
这样的联动与互动的过程,就是异域异质文化相互辐射与交流的过程,也是海洋文化得以发展、变迁的过程。
价值取向上的商业性和趋利性我国古代海洋观念的萌芽首先表现在对海洋具有“行舟楫之便”与“兴渔盐之利”经济属性的基本认识之上,并且这种认识随着生产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深化。
随着木板船的出现和航海技术的提高,“行舟楫之便”的航海之利已经具备了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意义,将航海活动与商品交换活动联系起来,因而也就大大加深了对海洋所具有的社会商品经济属性的认识。
考古议论文
考古议论文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概括性意义,在文明起源研究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不过文明起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工程,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一个结晶。
在文明形成过程中,聚落和城市可以理解成文明体的表层结构,是文明的结果与呈现。
支持表层结构进步与改变的,是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因素的发展——特别是导致集约化生产出现的关键性技术因素的突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建立在其上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
因此,技术因素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提供了原生动力,是文明起源的内因。
技术因素、基础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可以理解成驱动文明这辆马车前行的两轮,相互支持,互为表里。
从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视野看,决定不同区域文明特质的常常是那些文明体的表层结构,而驱动文明马车前行的技术因素在不同文明体中通过交流存在明显互动性,存在着趋同现象。
和其他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成熟一样,夏文明体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开始以来,西方文明因素向中原地区汇集的步伐加快,使这里演变成文化的接触与交融的漩涡地带。
整个公元前3千纪的下半叶数百年间,中原文明已经孕育了深层的变革,至2千纪初前后,夏文明诞生。
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西方文化因素向中原频繁汇集,更多学者不断举出南方以水稻种植文化的北传和对黄河流域农业文化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来进行说明:源于中国境外更多的文化因素这一时期传至中原,对中原文明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实际上,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区的社会变化更为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所以近来有学者立足于青铜技术的西东向传播的史实,用“青铜革命”来概括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
青铜技术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每一件青铜器都需要找矿、开矿、选矿、熔炼、设计、锻造和铸造等系列工序,如果是合金,一件铜器的产生就需要更复杂的程序,这无疑需要严密有效的基础社会组织才能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起源研究论文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人类文明起源时代的5000年历史长河,可以说先后经历三次大的波澜,大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文明起源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文明起源三大要素生成期——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一“文明起源三段论”的观点,理论渊源是摩尔根的“野蛮时代三段论”,特别是恩格斯文明起源论中的“三次大分工理论”;在综合这两个思想源头基础上,我们认真汲取了20世纪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试图做出“文明起源过程三阶段”的理论创新。
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野蛮时代三段论”,大体上相当于他所提出的“文明起源三段论”。
他采用三分法,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提出整个世界历史的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在这个“大三段论”中包括两个“小三段论”。
比较低级的原始社会是蒙昧时代,又包括三个阶段:原始人类产生的初级阶段——开始学会人工取火的中级阶段——使用弓箭进行狩猎活动的高级阶段。
这个时代,相当于人类历史早期阶段,通称旧石器时代,几乎占据了人类历史长河绝大部分,下限就是距今一万年前。
比较高级的原始社会是野蛮时代,距今一万年到五千年间,前后是大约五千年时间。
这个时代也分为三个阶段,先后有五大创新:制陶术的发明导致野蛮时代初级阶段开始——野蛮时代中级阶段有三大发明,畜养动物、灌溉农业、房屋建筑——野蛮时代高级阶段以冶铁技术的发明创造为标志。
这里讲的野蛮时代三阶段,大体相当于文明起源三阶段。
现代考古发现基本上肯定了摩尔根的基本思路,也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思索的重大问题。
一个特别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究竟是什么?由马克思奠基、恩格斯完成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吸收、改进摩尔根等前人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相当于唯物史观的“文明起源三段论”。
在接近尾声并且富于总结性的最后一章《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开头,恩格斯提出了自己探讨野蛮时代、文明起源的新思路与哲学理论上的新基础:“我们已经根据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人这三大实例,探讨了氏族制度的解体。
最后,我们来研究一下那些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已经破坏了氏族社会组织,而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又把它完全消灭的一般经济条件。
在这里,马克思的《资本论》对我们来说是和摩尔根的著作同样必要的。
”[1](P158)在野蛮时代最初的低级阶段,“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就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在野蛮时代转为发达的高级阶段,“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海外贸易也有了”[1](P160)。
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第三次大分工,“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已经发生的各次分工,特别是通过加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或者是像古代那样,城市在经济上统治乡村,或者是像中世纪那样,乡村在经济上统治城市)而使之巩固和加强,此处它又加上了一个第三次的、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
在此以前,阶级形成的一切萌芽,还都只是与生产相联系的;它们把从事生产的人分成了领导者和执行者,或者分成了规模较大的和较小的生产者。
这里首次出现一个阶级,它根本不参与生产,但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并在经济上使生产者服从自己;它成了每两个生产者之间的不可缺少的中间人,并对他们双方都进行剥削。
”[1](P163-166)从摩尔根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起源论,甚至具体到“文明起源三阶段论”的基本思想,都包涵着至今仍有生机活力的闪光思想。
但是,我们今天不能停留在他们的个别结论上面,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首先是唯物史观的活的方法,循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对于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提出现代水平的“文明起源三阶段论”。
二文明起源时代第一阶段——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农业起源革命——新石器革命——陶器革命。
“文明起源第一阶段的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这是个新概念,综合了摩尔根“野蛮时代初级阶段论”,汲取了恩格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的科学因素,又扬弃了个别过时结论,立足20世纪考古发现最新成果,力图作出理论上的综合创新。
20世纪考古发现充分肯定了从摩尔根到马克思、恩格斯探索文明起源论的奠基开创之功,在此前提下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在文明起源历史起点问题上就提出了五点质疑:文明起源时代的最初起点究竟是制陶业还是农业?农业最初起源是在西半球还是东半球的亚非欧大陆?最早的农业是水作农业还是天然旱作农业?东半球亚非欧大陆是畜牧业起源在先,还是农业起源在先?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本质内容,究竟是从野蛮部落中分化出游牧部落,还是农业部落?这五个问题不是机械罗列关系,其中最本质、最核心、最深层的一个问题是: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究竟是什么,是制陶业、畜牧业,还是农业起源?摩尔根“野蛮时代初级阶段起点论”,首先着重强调了制陶术发明的发端作用:“低级野蛮社会始于制陶术的发明。
”不过,看来他自己当时也已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我们以制陶术的发明或制陶业的流行作为划分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的界线,这样做固然不免有武断之嫌,但从多方面考虑,最确当的分界标准大概还无过于此。
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这两种状态显然有别,这是久已公认的,不过,以前不曾提出过某种进步现象作为由前一种社会进入后一种社会的标志。
”后来他仍感到理由不够充分,并一再做出解释:“对于人类文化顺序相承的诸阶段的起点,我们选择了陶器的使用作为其中的一个分界标志,其意义不像饲养动物、使用铁器和发明标音字母那么鲜明,因而对于这一抉择需要加以解释。
人类必定先有村居生活,并且,简单的技术必定先已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然后才会制造陶器。
”[2](P11,10,12)那么,究竟是什么产业兴起,才造成了“村居生活”呢?这里离真理只差一步!这里反映出一个深层重大的理论问题:对于文明起源时代起点的犹疑不决,偏重陶器技术,对于农业起源在文明起源物质前提中的决定意义认识不足,也没有注意到与农业起源直接相关的新石器革命。
这个理论缺陷的产生,有一个理论根源,就是摩尔根在考察社会发展时有一个六项式:生存技术——政治——语言——家庭——居住方式——财产。
其缺憾在于,他从比较表层的生存技术、生活资料出发,而没有更加深入注意到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妨碍了他把“农业起源——新石器革命”,提到野蛮时代——文明起源时代的出发点上去。
在这里,我们需要一方面坚持发展唯物史观的文明起源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根据20世纪考古学的新实践,对于恩格斯的个别提法作出修正与发展。
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角度,来探究国家起源、文明起源的深层经济根源,唯物史观的这条基本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然而,关于“第一次大分工”的提法却值得推敲:“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问题在于,为什么这里只提畜牧业,而不提农业呢?恩格斯下文中摆出了当时掌握的考古学事实:“园圃种植业大概是亚洲的低级阶段野蛮人所不知道的,但它在那里作为田野耕作的先驱而出现不迟于中级阶段。
在图兰平原的气候条件下,漫长而严寒的冬季,没有饲料储备,游牧生活是不可能的;因此,牧草栽培和谷物种植,在这里就成了必要条件。
黑海以北的草原,也是如此。
但谷物一旦作为家畜饲料而种植,它很快也成了人类的食物。
”[1](P160-161)然而,由于这样的表述,就产生出一个逻辑上的矛盾,当下面讲到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时,并没有农业起源在先的前提,没有明确回答农业何时分化出来的问题。
20世纪考古发现修正了这里的提法与判断,证实了北非与亚洲,包括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大陆的中国,同属于世界农业起源中心。
在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农业起源是多元化、多中心的,最主要的农业起源中心是四个,四种主要粮食作物分别创造出来:大麦、小麦——首先起源在西亚两河流域以北的新月形地带的山前台地上,而后首先传播在北非的古埃及;稻米——首先起源在华南广西、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粟子——首先起源在华北平原与太行交界的山前台地上;玉米——首先起源在中美洲。
西亚两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还表明,在这个西方文明发源中心,是农业起源在先,陶器起源在后,在陶器于距今八九千年前起源的时代以前,还有一二千年的“无陶新石器时代”,或叫“前陶新石器时代”。
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尤其是农业考古学最新发现,我们有必要对“第一次大分工”的提法作出精确化,也对摩尔根提出的野蛮时代、文明起源理论,作出必要的修改与补充: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和最初原点,是新石器时代起点上的第一次大分工,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农业起源,再加上从农业起源派生出来的畜牧业起源、家畜起源,从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中分化出来,人类定居、剩余劳动增加、其他文明质前提的确立、文明要素的萌生,全部建立在农业起源这个基点上。
如果说整个文明大厦全都建立在剩余劳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的话,那么最初的剩余劳动,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必然首先产生在农业起源之中。
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必然逻辑,也是经过考古学发现证实的科学事实。
柴尔德所谓“新石器革命”,本质上首先是农业起源革命。
农业起源必然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伴生物,也就是文明起源的第二大物质前提——新石器技术革命。
为了农业起源中刀耕火种、割穗收获、研磨加工的需要,距今一万年至八千年间逐渐创造出新石器农具群。
新石器的本质特征,按照西方长期流传的传统说法,就是从打制石器走向磨制石器,更科学地说是走向切、钻、琢、磨四大工艺综合运用于农用石器的深加工,由此引出工具上的大革命,生产力上的大革命,也为文明起源过程事先铺垫下第二块物质技术的奠基石。
确立了“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在文明起源中应有的物质前提地位之后,陶器的发明创造也就有了应有的历史前提,又有了应有的历史地位。
由于农业起源加上新石器,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变革、大发展,由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出生活方式的变革:谷物产量大大增加,贮存粮食的器皿需要增加了,必需有较多的粮食贮存,才能度过冬季,贮备灾荒,饲养牲畜;农业起源之后,定居生活开始了,对于各种容器的需要增加了;随着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人们劳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范围都扩大了,与自然水源的距离也拉大了,如何用人工容器保持人工水源,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农业起源、畜牧起源、新石器起源过程的展开,人们迫切要求发展熟食,从石烹时代发展到陶烹时代,出现了陶釜、陶灶、陶鼎、陶锅等一系列陶制炊具群。
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从西方到东方,大多数是把这个阶段排除在文明起源时代之外的,最多上溯到铜器、城市、文字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