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无答案,五四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业水平检测
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l.下列词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撺掇诘.责(jié)一愁莫展
B.琐屑.(xiè)澄清翻来复去
C.伛偻菜畦.( qí) 鳞次栉比
D.蓬蒿.(ɡāo) 恣睢猝不及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介绍,加拿大投资移民计划开始于1986年,目的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吸引外来投资。

B.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元宵期间,央视连续三天在一套黄金档播出的《中国谜语大会》,成了不少观众热议的话题。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 )
A.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过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B.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C.见义勇为者让我们看到:世界是美好的,人心就是正义的灵魂所在。

D.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20年里,献血6万毫升。

他,就是“雷锋传人”
——郭明义。

5.下列句子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
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童年》、《繁星》、《昆虫记》、《爱的教育》的作者分别是高尔基、冰心、法布尔、德·亚米契斯。

1
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二、积累与运用(共15分)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4分)
寿阳曲·远浦帆归
(元)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是近景,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2分)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7.名著阅读。

(2分)
(1)下面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段文字,其中的“他”指的是。

(1分)他愈走愈近,而且每走十到十二步就要跪倒在地,表示他对我的救命之恩的感谢。

我对他微笑,显出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招呼他走近些。

最后,他走到我跟前,然后又跪下,吻着地面,把他的脑袋贴在地上,抓住我一只脚,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脑袋上。

(2)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

(1分)
①发现野人②抗争病魔③重返故乡④海上冒险
顺序:
8.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关键词并作简要阐述。

(3分)
【材料一】5月8 日,在黑龙江佳本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失控撞向学生,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而她被碾车下。

【材料二】5月29日,一辆客车行驶中,对面车道飞来的铁块击穿了司机吴斌的肝脏,吴斌忍着剧痛将车停好,安全疏散全部乘客,因伤势过重离开人世。

【材料三】6月13日,德州禹城市某医院女医生刘秀丽在下班途中紧急救活一位昏倒在马路上60多岁的老人,待老人转危为安后,悄然离去。

【材料四】7月21日北京雨夜,北太平桥下每个打开的井盖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他们拿身体做警告标志,提醒行人车辆注意安全。

关键词:
阐述:
9.填空(6分)
2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卒.之为众人()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
12.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3分)
13.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4分)
甲文:
乙文: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谜题
①我的孩子在四岁以前,都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孩童,可是,进了幼稚园以后,就会有些改变了,那是因为有人告诉了他们:生命有种极限,任谁也无法抗拒。

②我记得女儿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天,我正在厨房做中午饭,秋天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把屋子里照得很亮很温暖。

她一脸惶急的来找我了:”妈妈,你有一天会死掉的,是吗?”
③我诧异地回过身来,低头看她。

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

我微笑地摸摸她的脸:“不会啊,妈妈会活到很老很老的。


④“可是,他们说,活到多老也有一天会死的啊!”
⑤我假装轻松地开冰箱,拿出青菜和水果来,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回答她,怎样为她解释这样的第一课呢?一面洗菜,一面仍然是用不在意的语调来回答她:“妈妈要到很老才会死,那时候你已经长得够大,就不会有什么关系了。


⑥“可是,不管怎么样,你总是会死掉的,那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我不喜欢这个样子,怎
么办呢?”说着说着,她的小泪珠就一串串地掉了下来,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
好温暖好柔软
......的小宝贝啊。

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也不喜欢这样啊!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
⑦儿子到了四岁,同样的情景又重复出现了一次。

他问得比姐姐还急,紧迫盯人,跟前跟后的,非要我给他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为止。

⑧我大概也是笑容满面地哄了他一阵子,孩子到底还小,还是可以慢慢哄过来的,然后,他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

要到某一些特别的时刻里,才会再提几句,但是,第一次的那种惊惶以后再没出现过了。

不过,我想,那种感觉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个不愿触及的角落里而已,就像他们的母亲一样罢。

⑨我和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啊!
⑩前几年,很想变做一棵树,一棵可以继续生长,永远不死的树。

4
⑪我想做一棵高高大大的树,有挺直的躯干,有茂密的枝叶,风吹过来的时候,每一片叶子都会翻动;云拂过来的时候,我知道,也能感受那种轻柔的凉意;水从地里流过来的时候,我也知道,并且能从容地吸取。

⑫我想做一棵很敏感又很快乐的树,可以活好几千好几万年,而每一年春夏秋冬的变化都能记住,所有美丽的回忆都可以存进年轮里面,一层松一层紧,一圈淡一圈深的,都妥妥帖帖地放在心里,该有多好!
⑬我就常常做这种梦,并且,偶尔走进森林时,也常会仔细端详,想挑选一棵适合我的理想的树。

⑭一直到有一天晚上,忍不住了,终于把我的感觉向丈夫说了出来:“假如能变成一棵树该有多好,永远也不会受死亡的威胁。


⑮“谁说的?树的年龄也有限制的啊。


⑯“可是,不是有很多树可以活很久的吗?”
⑰“了不起几千年,还是逃不了枯萎死去的一天啊。

”丈夫在灯下一面看书,一面微笑着回答我。

他那样轻描淡写却又那样肯定的一句话,把我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⑱整个晚上,我走来走去做了很多家事,却没有再说一句话。

⑲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

⑳我和我幼小孩子的心情,其实并没有两样。

我不能说生命不甜,我不能说生命不美,但是就是因为它的甜蜜和美丽,才使我心中充满了忧伤,而也就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忧伤,我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和美丽。

还是让春去秋来,让岁月逐渐把我改变了吧,我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

(作者:席慕容,文章有删改)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
席慕蓉围绕“生命”这个谜题,记叙了三次“解题”的经过,最终醒悟到:要“
”,要“”(用原文语句回答),表现出她、的人生态度。

15.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5分)
A.请从人物描写方法
......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3分)
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

B.结合语境,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
......的小宝贝啊!
16.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⑨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分)
5
17.将文章第⑪段与下面链接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它们在写作上的一个不同点
..........,并结合内容说明作用。

(3分)(提示:可从修辞方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
【链接】……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
(节选自冰心《谈生命》)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8—22题。

(15分)
道行【注】
马宝山
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

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

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

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

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

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儿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

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

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

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个个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

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

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

皮挑儿嘿嘿
..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
..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心灵中有没有悟性。

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6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

观看的人无不啧啧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
..是皮挑儿。

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挑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挣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

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选自《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2013》)【注】道行(hénɡ):僧道修炼的功夫。

借指人的涵养、本领。

18.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有模.有样()家什.()
19.小说末尾“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一句包含了“大家”对皮挑儿的怎样的
情感态度?(请用两个词概括
.......,2分)
答:
20.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皮挑儿嘿嘿
..一笑”,同样是“嘿嘿”笑,传达出来的内容有..笑”“于先生也是嘿嘿
什么不同?(2分)
答:
(2)“这演皮影的人竟然
..是皮挑儿。

”说说对句中加点词语“竟然”的理解。

(2分)答:
21.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3分)
答:
7
22.这篇小说写了两位皮影艺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研读全文,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4分)
答:
五、作文(50分)
23.题目: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文中最好灵活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与感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