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受到了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中受到了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动
作文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创造活动,是最具个性的,最能体现“人本”精神的,但课堂上学生习作内容千人一面、雷同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一定的作文材料,而要积累一定的作文材料,就要依靠学生对材料的积累兴趣。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积累与日常生活同行
小学生的生活圈子小,主要局限于家庭、学校和有限的社区活动,但只要用心“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越亲切。”因此,教师要克服将学生封闭在课堂里,把学生与沸腾的社会生活剥离开来的传统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以及人物的音容笑貌、花草树木、周围的环境等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思考,以独特的心灵去体味、感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并及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不拘,形式不限,长短皆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随机散乱的观察感知转变为自觉的、有目的、有系统的认识活动,这时教师要进一步鼓励学生重视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二、积累与家庭生活融合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在一起,实在没什么新鲜事。“三·八”节到
来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注意观察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并写一篇日记,语文课上进行交流,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明的文章由此诞生了,其中徐红梅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学着妈妈给我洗脚的样子把妈妈的脚放进水盆轻轻一搓,我的心不禁抽动起来,不由地想到妈妈每天都要给我和弟弟做饭、洗衣服,还要去工地干活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泪水已盈满眼睛,我抬头轻轻对妈妈说:“妈妈以后我经常给你洗脚。。....”这样学生用心体验,细心观察,才能做到“我笔写我心,我笔抒我情”文章自然言而有物。
三、积累与读书生活链接
读书也是积累的主要渠道之一,让学生在较高的程度上间接认识自然、社会,丰富情感、积累语言。
(一)课内提高语文素养
新一轮的课改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要求,其中课内阅读是积累的重要形式,课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教给学生怎样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在课上只要与每篇课文有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如学习《赤壁之战》一文时,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说:“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并向学生推荐出相关读物。学习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则介绍《渔
歌子》系列词,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则介绍李清照的《声声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词的风格及与诗的不同。课内教师要教在点子上,课外要注重拓展、深化,使课内、课外两个板块不放松。
借班级建立的读书角,我鼓励学生把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书,最好看的书推荐给同学,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我采取了以下形式进行组织教学:
(1)诵诗词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喜欢的唐诗宋词,在课前2--3分钟进行诵读,此项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2)说新闻,刚开始学生只能干巴巴的说一两条,渐渐地学生说的新闻多了,也更具体了,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积累的自发性、自觉性。
(3)读积累,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指名学生将课外书中摘录的好词、精彩片段念或背给大家听,渐渐地更多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了。在阅读中受到了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动,与书同欢。
(二)课外加强语文实践
引导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将好日记当范文,将优秀习作张贴在班级橱窗学生天地一栏中,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积累自会成
为习惯,成为自然,终有一天会洋洋洒洒地渲泄出来。
当生活与书打开学生的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为习作注入生机。富有生机的习作,触及心灵,感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