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优秀作品 塑造健全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优秀作品塑造健全人格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
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养,那么就有可能使他们形成健全的
人格。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教学中如果将课本上的优秀文章加以细读,再加上课外的大量阅
读,这些都将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
用。
【关键词】健全人格;课堂教学;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
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
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大纲》注重全
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发
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个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的
基础作用,体现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新理念。
一、初中生的特点和人格的健全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生
的“第二次诞生”。这时的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观察、记忆、想
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
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开始经常地、较明显的出现一些持续性
的情感状态如焦虑、憧憬、性爱倾向等,代表性地表现为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因为有了较深刻的内心体验,所以社会性的、精神的需要范围扩大了,对需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因各种需要互相交织,所以满足需要和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都较过去强烈和丰富;各种动机开始出现间接性(不直接表现为某种行为)、稳定性(较长久地保持某一动机)、迟效性(动机的行为不立即显现出效果)的特点;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追赶时尚的特点。
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初中生的这些特点,再加上老师的学养、爱心和激情,及精彩的课堂讲解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些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人格呢?综合各学派的观点,具备以下特质的就可称作是具有健全的人格:(1)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2)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3)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4)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的各部分(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
二、课堂教学:精与深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初中语文教材选的文章不仅优美、经典而且文章体裁多样,包括叙事文学、抒情文学,还有应用性的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古典美文,应有尽有。也有很多选自近年来报章杂志上的好文章,对初中生的阅读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让他们读到最新最好的文学作品。我国的古典文化辉煌灿烂,很多典籍,不但有关于基本伦理、基本人格以及对学习的态度等内容,而且语言简洁生动,比如《论语》,既是饱含思想的著作,也是学习语言的典范。这是学生第一次学文言文,兴趣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这一节课很关键,所以,这节课尽量不在具体的字词上纠缠,只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则可。教材中也选入了不少诗词,它们是我国古典文学皇冠上最为璀璨的明珠。它们大都篇幅短小,内涵丰富,语言精练生动。诗词的作用不在于对其有多深的了解,而在于感受其中的灵动美丽和对心灵的巨大震撼,最后达到使人爱美向善的作用。
三、课外阅读:博与泛
众所周知,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做到“厚积”才能“薄发”。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也是一
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健全的人格,不能仅仅依赖于每学期教科书上的几十篇课文,还应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法国著名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建议孩子读这些主题的书:
(1)忠实于艺术的书;(2)可以解放儿童的心,使他们喜悦的书;(3)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书,使儿童尊重一切生命——包括动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森罗万象的生命;(4)承认游戏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动的书;(5)启发儿童知识的书,帮助孩子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6)含有高尚道德的书。这些主要是道德丛书,能够教给孩子做人道理的书。
笔者将保罗·亚哲尔的这些建议作为给学生选书的基本依据,并结合初中学生特别是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实际,参照程红兵老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的课外阅读设计了一套具体的方案。(1)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每课一诗”,即依次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一首诗歌推荐给同学,推荐的同学自己要做到能深刻领会诗歌的意蕴、能流利表达出来且能背诵,而其他同学只要了解相关知识、学会赏析就好了。(2)规定学生必须“每月一书”,即每月读一本文化或文学经典著作,每周写一则读书笔记,每月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定期交流阅读感受。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个星期五都安排了一节课外
阅读课。在这节课上学生都表现的积极、活泼,课堂气氛活跃、融洽。
四、结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笔者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而更重要的应该是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健全的人格。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来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其真正实现价值的必然,所以,语文阅读教学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如果将课本上的优秀文章充分利用,辅以适当的课外阅读,将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的。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