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指导
2023高考_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技巧
2023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技巧高三语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1】一、关于人物:1、辨识小说的主人公。
最能表现小说主题的人物,是小说的主人公。
2、概括人物形象。
姓名+性格(品行)+身份(职业、评价)3、指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地描写主人公。
小说对××人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
4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A、抓人物的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
B、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C、抓人物的多个方面和不同表现。
从一个方面一件事概括人物特点是不全面的,所以,在概括人物特点时,要从多个材料,多方面地分析人物的表现和变化来归纳人物的特点。
二、关于环境:A社会环境描写:①交代时代背景。
②交代社会习俗。
③交代思想观念。
④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⑤揭示小说的主旨。
公式:这是××××描写,交代了××××,揭示了××××。
B景物描写: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感受。
④渲染气氛。
公式:这是××××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三、关于情节:1、概括故事情节。
××人干××事。
××人在××时××地××干××事。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技巧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技巧1.人物塑造技巧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等的描绘,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和性格。
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揭示其思想和情感。
细节描写: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2.情节设置技巧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疑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抑扬:使情节曲折多变,造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伏笔: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使情节发展合理,前后呼应。
铺垫:为主要情节的发生做准备,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突转: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突然转变方向,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环境描写技巧自然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成因。
4.叙述视角和人称第一人称:增加真实感和亲切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灵活地展现各个方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表现手法象征:通过特定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主题。
衬托:以次要人物或事物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突出其特点。
讽刺:用夸张、反语等手法揭露和批判社会现象。
6.语言特色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感染力。
简洁明快: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
幽默诙谐:通过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氛围。
地方特色:运用方言或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展现地域文化。
7.结构技巧线索:可以是人物、事物、事件、时间、空间等,能把小说中的零散情节串联起来,使小说结构严谨。
开头和结尾开头:常见的有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渲染气氛等。
结尾:有戛然而止式、首尾呼应式、出人意料式、留下空白式等,不同的结尾方式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情节的详略安排:突出重点,使小说主次分明。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指导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指导小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指导进行探讨。
一、合理选择小说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时间紧迫,因此在选择小说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可以选择篇幅较短、内容紧凑的小说,或者经典作品的精华部分进行教学。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把握阅读节奏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是宝贵的资源。
在进行小说阅读指导时,教师应该把握好阅读节奏,避免过多的拖延和冗长。
可以采取分段阅读的方式,每次阅读一个段落或者一个章节,然后进行讨论和思考。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小说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进行小说阅读指导时,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
比如,作者想要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主题和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小说阅读活动。
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说创作比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进行小说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
比如,可以结合历史学科一起研究某个时代的背景和历史背景;可以结合哲学学科一起研究小说中的思想内涵和意义等。
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
对比:使语言色彩鲜明,有力地显示事物的差 异,强调突出事物的特点。 伏笔/铺垫: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 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 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结构严谨,使读者感到巧妙 有趣。 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 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 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 中心更加突出。
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
文章或段落开头, 引起下文,制造悬念, 掀起波澜,为后文作铺垫,交代人物的活动时 间、地点、背景。 文章或段落中间 承上启下(过渡),线 索连接,制造波澜使情节跌宕起伏。 文章或段落结尾 照应文章开头,严谨完 整,戛然而止,意味深长,升华主题。
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① 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 仿佛亲临其境 ② 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 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 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 蓄凝练等
动作描写及作用 作用: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
细节描写及作用 作用:具体、生动、鲜明的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 特征及其内在本质,凸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 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 术感染力。
侧面描写及作用 侧面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 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 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侧面描 写总是同正面描写相结合,相得益 彰,对描写和介绍人物起了很好的 作用。
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
常见题型: •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 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 法。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精讲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精讲在高考语文中,小说阅读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掌握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的奥秘。
一、小说阅读题的考查重点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形象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
考生需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考生要能够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理解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以及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3、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它对于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考生需要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
4、主题思想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考生要能够通过对小说内容的整体把握,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5、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等。
考生需要识别并分析这些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效果,如增强感染力、突出主题等。
二、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步骤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在开始答题之前,要先通读一遍小说,了解小说的大致内容、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这有助于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后续的解题打下基础。
2、审清题目,明确要求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问的具体问题和考查的重点。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词和提示语,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答错方向。
3、回读原文,筛选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回到原文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和线索。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记出与题目相关的重要语句和段落,以便后续分析和整理。
4、分析归纳,组织答案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出关键要点,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
在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回答问题。
三、人物形象题的解法人物形象题是小说阅读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接描写关注小说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的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高考小说阅读辅导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辅导教案一、引言小说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要重视和掌握的一项技能。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能够帮助考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教案将针对高考小说阅读进行辅导,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
二、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小说阅读的考查形式和要求;2.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3.培养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4.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小说阅读的考查形式和要求小说阅读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主要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题目和选项,理解文本的主旨、情节、人物形象等,并能准确回答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小说阅读题,考生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快速阅读、精准定位、准确理解、全面分析和合理推理。
除了理解文本之外,考生在高考作文中也常常需要参考小说的内容,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写作。
因此,对于课外名著的阅读和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2.小说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1)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在阅读小说之前,应该先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文学流派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2)抓住核心信息:在快速阅读小说时,要学会抓住核心信息,包括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作者的观点等。
这是理解全文的基础。
(3)划分段落结构:小说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特定的目的和内容。
通过划分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4)注重细节分析:小说中的细节往往能够揭示更多的信息和含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对细节进行分析和推理。
(5)整体把握与个别分析的结合:小说阅读既要关注整体把握,又要进行个别分析。
要注意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联系和平衡。
3.小说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培养(1)熟练掌握阅读技巧: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小说阅读指导+课件54张
全知视角依时间顺序,结构清晰,自由灵活; 有限视角真实可信,加强表现主题、人物的力度,推动情节的 发展.
二要结合文本具体展开。展开的角度有: (1)人物塑造: ①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接地气。 ②使人物形象更饱满立体。 ③使人物形象特征更鲜明生动。 ④有助于烘托人物心理,体现人物感情。 (2)情节结构: ①推动情节发展。 ②使情节更丰富完整。 ③串联情节,使情节发展更加连贯,使行文更紧凑集中。 ④使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 ⑤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照应开头、标题。 (3)艺术效果(读者感受): ①设置悬念,营造神秘氛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②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③使故事真实可信,使艺术描写更真实,让读者感同身受。 ④富有趣味,富有诗意美,富有艺术张力,让读者回味无穷。 (4)主旨:有助于凸显、深化、丰富小说主题。
例子: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必修一P43
[2018·Ⅰ卷]4.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①在主题上: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 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在人物形象上: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 更加立体; ③在情节结构上:使小说的情节更加紧凑,结构富有变化,曲折有致。 ④在读者效果上: a.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b.有时空交织的效果,能够吸引读者阅读,使之产生共鸣。
特殊的叙述手法——时空交错
历史与现实交织
效果:
①营造历史氛围,补足背景,易于理解内容与情节,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②历史与现实相呼应,结构紧凑,情节完整; ③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衬托(描述),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人物,使 人物形象更立体可感; ④时空变换,既体现……的(形象)历史价值,又使……具有当下意义。 使作品主题内涵更深刻(时空变换,多层次地表现主题) ⑤丰富文章内容;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叙事技巧(视角、人称、腔调、语言风格)课件
。
突出特点是打破小说
章和塑造人物形象。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描写,具有较大的浓缩性 和凝聚力。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反理性是它总的特点。代表作如《追忆似水年
华》(普鲁斯特)。
荒诞派小说(写意 小说)
小说运用夸张变形,甚至是荒谬、怪诞的内容表达思想,是表现的艺术。它突破生活 常态,违逆现实逻辑,取得了艺术表现更大的自由,又称“写意小说”,典型之作如 选入教材的《变形记》(卡夫卡)。
真题链接
ZHENTILIANJIE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角度,尝试分析和评价不同作家的
创作风格。
风格特征
FENGGETEZHENG
风格类型
典型特征及示例
不以情节取胜,抒情性强,语言优美,重视民俗风情的描写,注意营造氛围,不太执
散文化小说
着于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叙述上具有散文的自由性特点,有散文化的味道 。如选入教材的《百合花》《边城》等。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就是这类小说的代表
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真题链接
ZHENTILIANJIE
(6)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 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 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课件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情、追求、爱好。 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 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 呆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 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 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 薄。
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 氛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 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 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 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小说主题
• 1.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 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 2.常见题型: ⑴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 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⑵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本文对你有何启发?谈谈你的体会);
⑶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 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 “言外之意”,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 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如借项链时主人 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 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6、小说语言特色
请写出语言表达艺术类考查题的答题模式。
一、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
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 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重视审美 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会内涵,分 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应的社会生活和 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
二、高考小说的考点
⑵小说的结局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 出波涛,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 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五)语言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主要从哪三个层面入手?请分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一、定义及种类定义: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命题指向: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11)“理情节”题型: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
(22)“析人物”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33)“看环境”题型: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4)(55)(66)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环境描写1、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重点掌握)作用:①表现地域风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象征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④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⑤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⑥暗示人物的命运,揭示或深化主旨;2、设题形式: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答题模式:环境+人物+情节+主题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答题语言表达形式: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示例:(08浙江卷)《乌米》: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
高考语文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第一部分题目主题类【高考预测】2023年语文高考,关于小说的题目和主题的试题依然可以在客观的选择题和主观的简答题里出现,直接考查题目或者主题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客观题读懂选项,主观题读懂题干,在复习的过程中将小说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语言、形象、结构、环境、表达技巧和文本特征要有一套整体的体系。
确定答题的思路,结合文本作相应的阐释。
【应试技巧】(一)小说主题意蕴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挖掘小说主题意蕴,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三)小说主题意蕴阅读突破点①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
②注意标题和体裁。
标题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有时就是小说线索,必须关注。
③抓关键性语句。
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的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
抓住“文眼”就把握了探究的方向,所以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意味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以及结构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
④注紧扣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⑤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和作家的相关状况,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知人论世可以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⑥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尤其情节的突转,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手法。
(四)常见题型1.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主题。
(或)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2.结合小说主题,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3.结合某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4.读了全文,小说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5.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前指导】2024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小说解题指导
【考前指导】2024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小说解题指导【考题须知】1、注重教材篇目的学习及迁移《课程标准》中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等任务群都有与小说阅读密切相关的内容,加大对这些任务群作品及其衍生物的研读力度,可以在提升阅读品质的同时,对作品思想整体把控大有裨益。
如研读《哦,香雪》可以了解改革开放初期山村的巨变,了解人物看似平静而又波澜起伏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再去阅读《表妹》,其主题思想、心理变化也就不言而明了。
再如我们研读《老人与海》,充分理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那么再去分析《越野滑雪》中提到的“冰山理论”也就手到擒来了。
2、注重对文化、社会、自然、人性四大母题的研读与思考从近三年的阅读选文不难看出命题者对以,上四大母题的关注与青睐。
当然,这四大母题并非独立存在,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对于四大母题的挖掘与思考,不仅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
3、以分析要素为解读作品的关键抓住作品的内容要素和结构要素,对分析文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当阅读理解受阻时,要素分析便成为突破理解的关键之处。
反套路题型多样,形式新颖。
反套路是建立在套路基础之上,题目没见过,但是背后的知识点“我”学过。
这就是“以生考熟”。
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小说阅读主要考查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考生和老师也总结出了“3+2”(即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旨、读者)的答题套路,行之有效。
反套路挑战1、消解模式,细化切入口,侧重具体内容分析2、强化内容理解,淡化技巧赏析:倒逼回归文本,真读、真懂3、避开热点,不拒冷门;全面考察,深度鉴赏4、增强试题开放性;引导多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5、整本书节选,横向关联;掺入课本、生活等灵活因素,创设综合的探究情境。
[建议分配时间:20~25分钟]【温馨提示】增分技巧【增分意识】1.得分意识。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技巧——训练加方法指导课件
▪ 1、文章主要写了和音乐大师有关的哪几件 事?请用简洁的语句一一概括。 2、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处 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不得超过6个 字) 要求更换曲目 伫立纪念碑前
▪
终被乐团录取
3、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
简要概括。
▪ 5、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主题?从中你受到 什么启示? 6、文中两次写朱丹“谨慎谨慎地”从绒套 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 7、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 的用意是什么? 8、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9、在大雪中出现了“孩子方阵”,这一细 节描写说明了什么? 10、请你说说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的2点 特色。
一、故事情节的把握。
▪ 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 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 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情势概括小说 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第一题
▪ ①在考场上,大师拒绝了朱丹更换曲 目的要求;②大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 同胞纪念碑前找到了朱丹,并把正式 录取的消息告知了他。
五、精妙技能的捕捉
▪ 捕捉精妙技能的题型主要有三种:①文中 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 对照、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 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 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 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 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 象、词语丰富而多样、修辞),给读者提 供哪些艺术审美乐趣。
高考小说阅读的技能
小说的特点
▪ 一、故事情节完整 ▪ 二、人物个性鲜明 ▪ 三、环境描写逼真 ▪ 四、主题思想深刻 ▪ 五、构思角度精致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之内心独白专项指导(含答案)
高考小说阅读之内心独白专项指导《老人与海》找出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
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
作用①这些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
②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老人在大海中独自与大鱼、鲨鱼、海洋斗争,通过独白展示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老人硬汉形象,突出桑地亚哥重压下依旧坚强、精神上永不可被战胜的主题。
独白式心理描写(一)分类:①直接内心独白直接内心独白是这样一种独白,在描写这样的独白时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设的听众,它可以将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而无需作者作为中介来向读者说这说那,也就是说,作者连同他的那"他说"、"他想"之类的引导性词句和他的那些解释性论述都从书页中消失了或近于消失了。
超然客公众号②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则以一位无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间展示着一些未及于言表的素材,好像它们是直接从人物的意识中流出来的一样;作者则通过评论和描述来为读者阅读独白提供向导。
③无所不知的描写无所不知的描写是有一位无所不知的作家介入描写人物的精神内容和意识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传统的叙事和描写方法对这种意识进行描述。
④戏剧性独白戏剧式独白直接从人物到读者,无须作者介入其间,但却有一批假想的听众。
它所表现的意识深度是有限的,也不像内心独白那样毫无保留。
(二)运用独白式心理描写的三原则①应写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内心独白。
②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出现时,才伴之以必要的内心独白。
③内心独白,要努力表现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变化过程。
思考4:找到文中描写圣地亚哥的语句,分析其手法,并概括所描绘的形象特征。
原文手法形象特征(4段)他一面注视着鲨鱼游到近前,一面准备好鱼叉,系紧绳子。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技巧题型指导与专练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技巧题型指导与专练必备知识叙述方式1.人称交叉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如《祝福》,开头和结尾用第一人称,正文部分大都转述“她”即祥林嫂的事情;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如契诃夫的《苦恼》,穿插了很多车夫约纳和乘客之间的对话,以及他的内心独白,有力地表现出了他丧子后极度悲伤却无人可以倾诉的痛苦。
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2.对话与心理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节省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文章内容更集中,行文更紧凑)。
对话交代前因后果,体现人物冲突,叙述明快简洁。
内心独白、潜意识、主观抒情都属于此类。
如海明威《杀人者》多对话,伯尔《在桥边》多内心独白。
关联教材:《变色龙》用对话展现奥楚蔑洛夫的心理。
3.叙述与写景结合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放慢叙事节奏,使小说具有一种诗意美,更加突出主题。
最典型的当属沈从文的《边城》,开篇便是: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处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美舒展的写景片段,这些写景和叙事相结合,写出了湘西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以自然风光之明净映衬出了当地民风人情的纯净美好。
4.回忆(历史)与现实交织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丰富内容(人物故事),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第一章、情节题型1 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我们必须将文章大致分成几块,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
题型2 情节的作用。
提问方式:某处情节(某处内容、某处安排)的作用或好处。
提问变体:为什么写某件事?某处的情节安排(如结尾)是否合理?情节作用类试题的思路:环境..(●引出或推动另一个情节或者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交代了环境、背景)→情节作铺垫;●照应前文或者后文情节,●制造悬念,)→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主题..(表现、凸显或者深化某种主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理想化的思路,有时,其中的某些要素“轮空”。
强调:考结尾合理不合理其实也是考情节的作用。
第二章、人物形象题型1 :文章某处内容体现人物的何种情感?【答题思路】1、找出原文中的有关叙写,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看看答案分为几点:像2008年那道题,命题者已经明确说了“两处”和“分别”,所以答案分两点;2011年那道题,需要看原文关于手帕的细节描写有几个小画面,有几个小画面那么答案就几点(事实上是三个小画面:递手帕、接手帕、还手帕,答案应该3点。
)3、如果命题者题干中出现了“具体说明”字眼,就必须结合具体内容。
【答题模式】某处内容(某处细节)表现了某某人物的*******情感或心理。
题型2 :概括(分析)人物的特征(特点)。
【答题思路】首先: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其次:通过研读这些文字,找出或者写出一些词语,如:勤劳,淳朴,善良,坚韧,乐观……最后,要对你写出的那些词语分一分类,不要不加遴选都写进去,那样就混乱而且重复。
要想想哪几个词是体现其内向的,哪几个词是体现其勤奋的,哪几个词是体现其进取的……【说明】关于这种类型题要不要联系原文内容的问题——(1)如果题干中使用的是“分析人物的特征”而不是“概括人物的特征”,那么就必须结合原文的有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
【考点解说】
分析综合C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既然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那么,要分析小说的结构,第一步就是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展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
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
①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①创造悬念,引人入胜;②前后照应;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④总结上文,点明题意;⑤起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3、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作用: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
4、总结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5、挖掘作品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在高考阅读测试时,可能出现的题型是: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分析综合C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对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
①从表达方式角度。
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
②从选材组材角度。
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③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④从结构安排角度。
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是否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⑤从修辞运用角度。
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情趣;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语、夸张、排比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