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大全及答案
八下古文桃花源记一、重点字词的翻译:1.缘__________2.逢__________3.夹岸__________ 4.缤纷__________ 5.异__________ 6.复__________ 7.穷__________8.仿佛__________ 9.若__________ 10.舍__________ 11.初__________ 12.才__________ 13.旷__________ 14.俨然__________ 15.良田__________ 16.属_____ 17.阡陌__________ 18.交通__________ 19.相闻__________ 20.种作__________ 21.悉__________ 22.黄发垂髫__________ 23.怡然__________ 24.见_____ 25.乃________ 26.所从来________ 27.具_____ 28.要__________ 29.设________ 30.食__________ 31.咸__________ 32.问讯__________ 33.云__________ 34.妻子__________ 35.邑人__________ 36.绝境__________ 37.间隔__________ 38.今__________ 39.无论__________ 40.具言__________ 41.叹惋__________ 42.余__________ 43.延__________ 44.去__________ 45.语云__________ 46.不足__________ 47.为__________ 48.道__________ 49.既__________ 50.扶__________ 51.向__________ 52.志__________ 53.诣__________ 54.如此__________ 55.遂__________ 56.得__________ 57.欣然__________ 58.规__________ 59.未果__________ 60.寻__________ 61.后遂无问津者(遂)__________ 62.问津__________ 63.者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的翻译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核舟记注释、文言现象、翻译习题带答案
《核舟记》习题【部编版八下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默写注释:1、【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2、【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径,直径。
3、【为】做。
这里指雕刻。
4、【木】树木。
5、【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6、【贻】赠。
7、【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云,句末语气词。
8、【有奇】有余,多一点儿。
奇,零数、余数。
9、【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10、【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11、【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12、【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
兴,起。
14、【石青糁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糁,用颜料等涂上。
15、【峨冠】高高的帽子。
峨,高。
16、【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17、【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
18、【卷端】指手卷的右端。
“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19、【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语,说话。
20、【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比,靠近。
21、【各隐卷底衣褶中】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想里。
22、【绝类弥勒】极像弥勒佛。
类,像。
23、【矫首昂视】抬头仰望。
矫,举。
24、【不属】不相类似。
25、【诎】同“屈”,弯曲。
26、【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27、【舟子】撑船的人。
28、【衡】同“横”。
29、【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30、【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若……然,好像……的样子。
31、【船背稍夷】船的顶部较平。
夷,平。
32、【虞山王毅叔远甫】常熟人王毅字叔远。
甫,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桃花源记》⽂⾔⽂原⽂阅读答案翻译注释作者:陶渊明原⽂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甚异之。
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huò)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着(zhuó),悉如外⼈。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xián)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yì)⼈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yù)云:“不⾜为外⼈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jì),⾼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问津者。
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靠捕鱼为⽣。
(⼀次渔⼈)沿着⼩溪划船,往前⾏,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桃花林,溪⽔两岸⼏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对此感到⾮常惊异。
(渔⼈)⼜向前划去,想⾛到那⽚林⼦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发源的地⽅没有了,(在那⾥)便看到⼀座⼭,⼭边有个⼩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就舍弃船上岸,从⼩洞⼝进⼊。
起初洞⼝很狭窄,仅能容⼀个⼈通过。
渔⼈⼜向前⾛了⼏⼗步,⼀下⼦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地,美好的池塘,桑树⽵林之类。
第三单元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知识点过关训练(含答案)
第三单元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知识点过关训练(含答案)《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知识点过关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乙】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jì)水。
漈水者,东越方言以挂泉为漈。
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约在瓯闽之间,云古莽然之墟。
有好田泉竹果药之属,连栋架险,三百馀家。
四面高山,回环深映。
有象耕鸟耘①,人甚知礼。
野鸟名鸲(qú),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
有一老人,为众所服,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
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袁晁贼平未②,时政何若,具以实告。
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
”为置饮食,申以主敬。
既而辞行,斫树记道。
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2020年部编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关雎》《蒹葭》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陶渊明一、填空1、《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名潜,莹元亮,号,时期人,我国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2、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芳草储天<)(2)屋舍俨俗()(3)阡阳()(4)肝陌穹厕()(5春如外人()(6)便琴还家()(7无诊魏晋()(8)此中人语.云()(9)便状向路()(10)便扶凰路,处处志之。
()⑴)闻之,欣然规.往。
()(12)寸病终()三、选择3下列四个选项中与“见渔人,乃大惊”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顼是(2分)()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C.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D.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口技》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竞,竞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黄发垂皆,并怡然自乐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便舍船太丘舍去B.欲穷其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D.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停数日,辞去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C.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属予作文以记之D.①设酒杀遮作食②食之不能用其材8.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源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9.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用现代汉沿翻洋下列句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中考知识点归纳大全及答案
八下古文中考知识点归纳《桃花源记》●一词多义: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②寻病终(副词“不久”)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中:①中无杂树(“中间”)②晋太元中(“年间”)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②寻向所志(名词,“标记”,“记号”)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遂:①遂迷,不复得路(“终于”)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古今异义: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味道好)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间隔(古义:断绝来往;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缘(古义:沿着;今义:延长.延伸)津(古义:渡口。
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词类活用: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做标记,动词。
未果,果:名词作动词,实现●多词一义'便要还家",“要”(通假字)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请"的意思;"缘溪行”,“缘”与“便扶向路”,“扶”都是“沿着”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来问讯”,“咸”,还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
《核舟记》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核舟记》习题【部编版八下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高可.二黍许。
:③其两膝相比.者。
:④居右者椎髻..仰面矫: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⑥左手一倚衡.木:⑦诎.右臂支船:⑧箬篷..覆之:⑨石青..糁之:2、一词多义:之①能以径寸之木:②箬篷覆之:③闭之:④石青糁之:⑤左臂挂念珠倚之:其①其两膝相比者:②而竖其左膝:③其人视端容寂:④则题名其上:⑤其色墨;其色丹:⑥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而①启窗而观: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为①为宫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为人五;为窗八;……。
为字共三十有四:可奇绝3、判断文言句式:⑪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二、重点句子翻译: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翻译: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翻译: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翻译: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翻译: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翻译: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翻译:8、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翻译:9、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翻译:1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翻译: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2、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什么?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参考答案一、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尝.贻余核舟一。
:古今异义,曾经。
②高可.二黍许。
:古今异义,大约。
③其两膝相比.者。
第三单元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翻译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渔人)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新鲜美好,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异,又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5.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文】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他)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声可以互相听到。
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文】(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就很吃惊,(人们)问他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回答他们的问题。
(有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摆酒杀鸡做饭。
8.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村里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桃花源人)自己说祖先为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桃花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练习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答: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花源中人告诉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 人说啊。”
我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桃核做成的,圆得像小樱桃一样。一 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或者五六尊,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 诵经的,有拄着禅杖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荫下盘腿端坐着 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在一起用手比画着讨论(佛法)的,有袒胸赤 足蜷坐着的,还有向南走去后面跟着侍奉的,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 个。(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盒、挑东西的木杖、(化缘用 的)瓶钵、经卷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 类的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 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 而罗汉的样子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袈 裟或质地朴素的麻布短衣,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 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7.文本理解(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中人听了之后 为什么“皆叹惋”? 答:桃花源外的世界依旧如此动乱、黑暗;桃花源外的人不能过 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答: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自由、快乐的社会。 (3)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 答: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没有剥削、没有 压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
6.文本理解 文章第三段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石壕吏、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蒹葭、北冥有鱼等翻译与注释
桃花源记陶渊明[ 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小石潭记注释、翻译、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带答案
《小石潭记》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1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一、重点注释默写:1、【篁竹】竹林。
2、【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3、【心乐之】心情为之高兴。
乐,以…….为乐。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5、【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6、【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7、【坻】水中高地。
8、【堪】不平的岩石。
9、【翠蔓】翠绿的藤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1、【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12、【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澈,穿透。
14、【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15、【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俶尔,忽然。
16、【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8、【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19、【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20、【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悄怆,忧伤。
邃,深。
21、【清】凄清。
22、【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23、【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翻译: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课文翻译(同步教参)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核舟记 诗经
《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
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小石潭记》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玉佩、玉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高兴起来。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
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文言文习题带答案班级:姓名:目录:第9课《桃花源记》检测题第10课《小石潭记》检测题第11课《核舟记》精品检测题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桃花源记》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
2、【鲜美】。
3、【落英】。
4、【缤纷】。
5、【异】。
6、【欲穷其林】。
穷,。
7、【林尽水源】。
8、【仿佛】。
9、【才通人】10、【豁然开朗】。
11、【俨然】。
12、【属】。
13、【阡陌交通】。
14、【相闻】。
15、【悉】。
16、【黄发垂髫】。
垂髫,。
17、【乃】。
18、【具】。
19、【要】。
20、【咸】。
21、【妻子】。
22、【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遂、。
间隔,。
24、【乃】。
25、【无论】。
26、【为具言】。
为、。
27、【叹惋】。
28、【延】。
29、【语云】。
30、【不足】。
31、【便扶向路】。
扶,。
向,。
32、【志】。
33、【及郡下】。
及,。
34、【诣)】。
35、【规】。
36、【未果】。
37、【寻】。
38、【问津】。
津,。
二、文言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清: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差:①参差披拂:②其岸势犬牙差互:见:①下见小潭:②明灭可见:乐:①心乐之:②似与游者相乐:以①以其境过清:②卷石底以出:③全石以为底:而①乃记之而去:②隶而从者:③潭西南而望: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环①如鸣佩环:②竹树环合: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岩: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心乐.(lè)之:③下.见小潭:④皆若空.游无所依:⑤日光下.澈:⑥潭西南..而望:⑦斗.(dǒu)折蛇.行:⑧其岸势犬牙..差(cī)互:3、判断文言句式:①全石以为底:三、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注释、翻译、简答习题
《桃花源记》精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
2、【鲜美】。
3、【落英】。
4、【缤纷】。
5、【异】。
6、【欲穷其林】。
穷,。
7、【林尽水源】。
8、【仿佛】。
9、【才通人】10、【豁然开朗】。
11、【俨然】。
12、【属】。
13、【阡陌交通】。
14、【相闻】。
15、【悉】。
16、【黄发垂髫】。
垂髫,。
17、【乃】。
18、【具】。
19、【要】。
20、【咸】。
21、【妻子】。
22、【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遂、。
间隔,。
24、【乃】。
25、【无论】。
26、【为具言】。
为、。
27、【叹惋】。
28、【延】。
29、【语云】。
30、【不足】。
31、【便扶向路】。
扶,。
向,。
32、【志】。
33、【及郡下】。
及,。
34、【诣)】。
35、【规】。
36、【未果】。
37、【寻】。
38、【问津】。
津,。
二、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写两个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6 、渔人离开桃源后。
“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文言现象、选择、课外阅读
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文言文习题带答案班级:姓名:目录:第9课《桃花源记》第10课《小石潭记》第11课《核舟记》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桃花源记》习题班级:姓名:一、文言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清: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差:①参差披拂:②其岸势犬牙差互:见:①下见小潭:②明灭可见:乐:①心乐之:②似与游者相乐:以①以其境过清:②卷石底以出:③全石以为底:而①乃记之而去:②隶而从者:③潭西南而望: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环①如鸣佩环:②竹树环合: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岩: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心乐.(lè)之:③下.见小潭:④皆若空.游无所依:⑤日光下.澈:⑥潭西南..而望:⑦斗.(dǒu)折蛇.行:⑧其岸势犬牙..差(cī)互:3、判断文言句式:①全石以为底: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欲穷.其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C.停数日,辞.去蒙辞.以军中多务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便舍船 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3.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4.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石潭记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
《小石潭记》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1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重点注释默写:1、【篁竹】竹林。
2、【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3、【心乐之】心情为之高兴。
乐,以…….为乐。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5、【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6、【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7、【坻】水中高地。
8、【堪】不平的岩石。
9、【翠蔓】翠绿的藤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1、【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12、【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澈,穿透。
14、【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15、【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俶尔,忽然。
16、【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8、【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19、【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20、【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悄怆,忧伤。
邃,深。
21、【清】凄清。
22、【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23、【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翻译: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陶渊明《桃花源记》注释解析习题
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5、处处志之:
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6、此中人语(yù)云:
名词作动词,告诉
1、要: 通“邀”,邀请
2、具: 通“俱”,完全、详尽
通假字
⻚码:7/15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
㉟〔志〕做记号。
㊱〔及郡下 〕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
㊲〔诣(yì) 〕拜访。
㊳〔南阳〕郡名,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㊴〔刘子骥〕名驎(lín)之,字子骥,《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㊵〔规〕打算,计划。
㊶〔未果〕没有实现。
㊷〔寻〕随即,不久。
㊸〔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5、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⑱〔悉〕全,都。
⑲〔⻩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发,旧说是⻓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 头发,用来指小孩。
⻚码:1/15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文言知识总结
《桃花源记》一、重点字词解释缘:沿着。
落英缤纷:英,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悉:都。
黄发垂髫:借代的用法,指老人和小孩。
具:详尽,详细地。
扶向路: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志:名词作动词用,做标记。
及郡下,诣太守:及,到了。
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规: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病终:寻,随即,不久。
问津:津,渡口。
问津,打听渡口。
二、通假字要:同“邀”,邀请。
三、一词多义寻:①寻向所志(寻找)②寻病终(不久)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中:①中无杂树(中间)②晋太元中(年间)③其中往来种作/村中闻有此人/此中人语云(里面)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终于)②遂与外人间隔/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得:①便得一山(出现)②得其船(找到)四、虚词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②渔人甚异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具答之;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代词,代人、事、景、物)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乃:①见渔人,乃大惊(就)②乃不知有汉(竟然)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其:①欲穷其林(代词,这)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④得其船(代词,他的)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他,代渔人)五、古今异义①芳草鲜美:鲜艳美丽(古);味道新鲜可口(今)。
②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古);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今)。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女(古);男子的配偶(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文言文习题带答案班级:姓名:目录:第9课《桃花源记》检测题第10课《小石潭记》检测题第11课《核舟记》精品检测题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桃花源记》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
2、【鲜美】。
3、【落英】。
4、【缤纷】。
5、【异】。
6、【欲穷其林】。
穷,。
7、【林尽水源】。
8、【仿佛】。
9、【才通人】10、【豁然开朗】。
11、【俨然】。
12、【属】。
13、【阡陌交通】。
14、【相闻】。
15、【悉】。
16、【黄发垂髫】。
垂髫,。
17、【乃】。
18、【具】。
19、【要】。
20、【咸】。
21、【妻子】。
22、【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遂、。
间隔,。
24、【乃】。
25、【无论】。
26、【为具言】。
为、。
27、【叹惋】。
28、【延】。
29、【语云】。
30、【不足】。
31、【便扶向路】。
扶,。
向,。
32、【志】。
33、【及郡下】。
及,。
34、【诣)】。
35、【规】。
36、【未果】。
37、【寻】。
38、【问津】。
津,。
二、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芳草鲜美..:②妻子..邑人:③来此绝境..:④无论..魏晋:⑤阡陌交通..:⑥不足..为外人道也:⑦各复延.至其家:⑧便扶.向路:⑨渔人甚异.之:⑩复前.行:⑪欲穷.其林:⑫处处志.之:⑬未果.:⑭便要.还家:2、一词多义:乃:①见渔人,乃.大惊: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寻.向所志;②未果,寻.病终:之:①渔人甚异之:②具答之:③处处志之:④闻之:⑥忘路之.远近: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①欲穷其林:②其中往来种作:③得其船:舍: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遂:①遂迷:②遂与外人间隔:得:①便得一山:②得其船:3、判断文言句式: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②林尽水源。
③便舍船,从口入。
④问所从来,具答之:⑤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三、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四、课内简答题:1、写两个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6 、渔人离开桃源后。
“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8、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沿着,顺着。
2、【鲜美】新鲜美好。
3、【落英】落花。
4、【缤纷】繁多的样子。
5、【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6、【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穷,尽。
7、【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9、【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仅仅、只。
1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14、【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5、【悉】全,都。
16、【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7、【乃】于是,就。
18、【具】详细。
19、【要】同“邀”,邀请。
20、【咸】全、都。
21、【妻子】妻子儿女。
22、【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3、【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述、于是、就。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24、【乃】竟然,居然。
2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6、【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
为、对、向。
27、【叹惋】感叹。
28、【延】邀请。
29、【语云】告诉(渔人)说。
30、【不足】不值得,不必。
3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
32、【志】做记号。
33、【及郡下】到了郡城。
及,到。
郡,指武陵郡。
34、【诣)】拜访。
35、【规】打算,计划。
36、【未果】没有实现。
37、【寻】随即,不久。
38、【问津】问路。
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二、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芳草鲜美..:古今异义,新鲜美好。
②妻子..邑人:古今异义,妻子儿女。
③来此绝境..:古今异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今异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⑤阡陌交通..:古今异义,交错相通。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今异义,不值得,不必。
⑦各复延.至其家:古今异义,邀请。
⑧便扶.向路:古今异义,沿着、顺着。
⑨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⑩复前.行:名词作状语,向前。
①欲穷其林:代词,那。
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那。
③得其船:代词,他的。
舍:①便舍船: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遂:①遂迷:终于,竟,竟然。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得:①便得一山:出现。
②得其船:找到。
3、判断文言句式: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判断句。
②林尽水源。
省略句,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③便舍船,从口入。
省略句,(渔人)便舍船。
④问所从来,具答之:省略句,问(其,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⑤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省略句,(村人)便要(渔人)还家,三、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村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四、课内简答题:1、写两个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
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答: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长时间与世隔绝。
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想让外人知道,打扰了他们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答:桃源人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生活,不愿饱受战乱之苦。
6 、渔人离开桃源后。
“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8、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答:理想的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石潭记》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篁竹】。
2、【如鸣珮环】。
珮、环,。
3、【心乐之】。
乐,。
4、【水尤清冽】。
尤,。
5、【全石以为底】。
6、【卷石底以出】。
7、【坻】。
8、【堪】。
9、【翠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可百许头】。
可,。
许,。
12、【若空游无所依】。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澈,。
14、【怡然】。
15、【俶尔远逝】。
俶尔,。
16、【翕忽】。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8、【犬牙差互】。
19、【凄神寒骨】。
20、【悄怆幽邃】。
悄怆,。
邃,。
21、【清】。
22、【隶而从】。
23、【二小生】。
二、文言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清: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差:①参差披拂:②其岸势犬牙差互:见:①下见小潭:②明灭可见:乐:①心乐之:②似与游者相乐:以①以其境过清:②卷石底以出:③全石以为底:而①乃记之而去:②隶而从者:③潭西南而望: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环①如鸣佩环:②竹树环合: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岩: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心乐.(lè)之:③下.见小潭:④皆若空.游无所依:⑤日光下.澈:⑥潭西南..而望:⑦斗.(dǒu)折蛇.行:⑧其岸势犬牙..差(cī)互:3、判断文言句式:①全石以为底:三、重点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翻译: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翻译: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翻译: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