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愚公移山》练习(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万仞.()(2)荷.担()(3)箕.畚.()()
(4)孀.妻()(5)始龀.()(6)穷匮.()
(7)智叟.()(8)雍.南()(9)朔.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杂然相许.()(2)惩.山北之塞()(3)何苦.而不平
(4)寒暑易.节()(5)河.阳.之北()()
(6)而山不加.增()(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8)固不可彻.()
(9)虽.我之死()(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通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通词义: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3)固.不可彻()固.众人()
(4)杂然相许.()曳屋许.许.声()
(5)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1)争论不__()(2)移风__俗()(3)诉__法律()
(4)原形__露()(5)付__实施()(6)鞠躬尽瘁,死而后__ ()
6、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 ;移山得到众人相助的句子是:___________ ;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愚公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7、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二、重点文段阅读与赏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8、填空:
(1)《愚公移山》选自,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______________ 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并主要运用__________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9、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10、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如太行、王屋何?
11、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
(1)其如土石何?()
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
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A、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C、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
D 、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
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13、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三、拓展探究
14、《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是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请
在课外阅读一两则寓言故事,并说出你读寓言故事后受到什么启发。
四、对比阅读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5.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年且九十()(2)方磨铁杵()
(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
17.【甲】文中下列几组
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C.以君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