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愚公移山》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万仞.(rèn)无穷匮.(kuì)山北之塞.(sāi)B.始龀.(chèn)荷.担者(hé)一厝雍.南(cuò)C.魁.父(kuí)亡.以应(wáng)出入之迂.(yū)D.箕畚.(běn)曾.不若(zēng)孀.妻弱子(shuā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理直才能气壮,理屈必然词穷,智叟被愚公反驳得哑然失笑....。

B.愚公不顾高龄亲自率领子孙移山,并非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C.愚公是一个虚构的形象,却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他是远大理想的化身,是伟大气魄的代表。

D.愚公移山惊天动地....,二位神仙背走了两座大山,虽是神话,却是古代人们借助超人的力量来实现理想的最好办法。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课文精读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惩.山北之塞.(chéng sè)迂.(yū)B. 荷.担者(hè)箕畚..(jīběn)始龀.(chèn)C. 穷匮.(kuì)厝.(cuò)冀.之南(yì)D. 万仞.(rèn)亡.以应(wú)雍.南(yōng)2.下列加点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河曲智叟.(老人)B. 汝心.之固(思想)C. 何苦.而不平(担心)D. 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经)3.下面的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方/七百里B. 惩/山北之塞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 投诸/渤海之尾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且焉置土石?B. 何陋之有?C. 何以为计?D. 如太行、王屋何?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A. 顶针;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 比喻;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 顶针;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 比喻;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6.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我们以前学过的《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都出自《列子》。

B. 《愚公移山》多处使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C.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的北岸。

D. “始龀”指七八岁,“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耄耋”指一百岁。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荷.担者三夫()【答案】rèn;chéng;sè;yū;hè【解析】注意多音字不同的发音意义不同。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2)出入之迂.也:(4)毕.力平险:(5)杂然相许.:(6)且焉置.土石:(7)荷.担者三夫:(8)虽.我之死:【答案】(1)惩:苦于塞:阻塞(2)迂:曲折,绕远(4)毕:尽、全(5)许:赞同(6)置:放置、安放(7)荷:肩负、扛(8)虽:即使。

【解析】对古今差别大的词语要加强记忆,如“虽”,不能用现代汉语习惯翻译。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 汝之不惠。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答案】B【解析】惠:同“慧”,聪明。

4.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翻译。

(1)面山而居。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寒暑易节。

(4)吾与汝毕力平险。

【答案】(1)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2)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3)寒,形容词作名词,冬季;(4)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解析】可依据句子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分析其词性。

5. 填空:《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作者,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答案】列子·汤问寓言列子御寇道【解析】学生应积累一定文学常识,每课涉及的文学常识应加强记忆。

二、阅读:(一)愚公移山(2015常德中考)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2、【惩】3、【塞】4、【迂】5、【聚室而谋】【室】,6、【汝】7、【毕力平险】【毕】,8、【指通豫南】【指】,9、【汉阴】【阴】,10、【杂然相许】【杂然】,【许】,11、【献疑】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13、【如太行、王屋何】【如……何】,14、【且需置土石】【且】,【焉】,【置】,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16、【荷担者三夫】【荷】,17、【叩石垦壤】【叩】,18、【箕奋】19、【霜妻】20、【遗男】21、【始龀】【始】,【龀】,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节】,【反】,【焉】,23、【叟】24、【甚矣,汝之不惠】【甚】,【惠】,25、【残年余力】26、【毛】27、【其】28、【长息】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30、【不若】31、【弱】32、【虽】33、【穷匮】34、【苦】35、【亡以应】36、【惧其不已】【已】,37、【感其诚】38、【一厝朔东】【厝】,【朔东】,39、【陇断】【陇】,【断】,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翻译: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翻译: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翻译: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翻译: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翻译: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始龀.(chèn)焦渴.(kě)箕畚.(běn)匆.匆忙忙(cōng)B.新鲜.(xián)清澈.(chè)万仞.(rèn)喜出望.外(wàng)C.荷.担(hè)膝.盖(qī) 穷匮.(kuì)端.端正正(duān)D.孀.妻(shuāng)河畔.(pàn)迄.今(qì)煽.风点火(sh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告之于.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而.山不加增博闻而.强识C.以.残年余力以.顺为正者D.虽我之.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运用这种句式的目的是表现愚公()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纪录片在网络走红,使纪录片成为各大视频网站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B.虽然说之前的影视界一度风靡“韩流”,那么如今,以中国网络剧为代表的“华流”风头正健。

C.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

D.10月29日,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通知,对公租房转租、转借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21年,中国作为东道主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B.“经过娄底市上下多年的共同努力,娄底市去年一举摘下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成功来之不易!”娄底市市委书记邹文辉强调,“要坚持常态长效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愚公移山》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而.山不加增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D. 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解析】A凭;因为。

B他;的。

C都是“却、可是”表转折。

D向;比。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解析】A到;向。

B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

C主谓之间;D凭借;因为。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C、其.妻献疑曰既出,得其.船……D、投诸渤海之.尾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解析】A将要;况且。

B凭;连词,来。

C都是代词,他的。

D助词;代词。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解析】C “阴”指江河的南岸。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先帝之灵/先帝不以.臣卑鄙D.已而之.细柳军/辍耕之.垄上【解析】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C来;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A.惩.山北之塞惩.前毖后B.聚室而谋.曰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羊补牢【解析】A 苦于;惩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惩山北之塞(塞:)杂然相许(杂然:)寒暑易节(易:)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惧其不已也(已:)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惩山北之塞(惩:)杂然相许(许:)荷担者(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年且九十(且:)帝感其诚(感:)而山不加增(加:)聚室而谋日(聚室:)吾与汝毕力平险(险:)虽多之死,有子存焉(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2.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指通豫南通,意为。

⑵始一反焉通,意为。

⑶汝之不惠通,意为。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意为。

⑸一厝朔东通,意为。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C、其:其妻献疑曰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D、之:投诸渤海之尾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4、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毛()虽我之死,有子存焉()5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D、渤海之尾6.理解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7.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8、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

部编版《愚公移山》课后题答案

部编版《愚公移山》课后题答案
参考答案: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 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不能铲除,又能把山上的 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移山不可能已走两座大山)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参考答案: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不会加大增
高,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坚信可以移山)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年且九十 将近 且焉置土石 况且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阻止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仅仅,只 3.何苦而不平 愁、担心 必先苦其心志 使动用法,使
二、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 对比鲜明的人。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 和同学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 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三、翻译句子,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 如土石何?
4.帝感其诚
诚心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五、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
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
2.愚公与智叟辩论
参考答案:示例:
愚公与智叟辩论
就这样决定后,愚公和家人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
作。邻家的京城氏是个寡妇,她有个刚刚换牙的儿子,也
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连续不断,是无穷无尽的,而 山则不会增加一丝一毫,哪有铲不平之理呢?”一番话说 得智叟哑口无言,只得怏怏地狼狈离开了。 六、《列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如“歧路亡羊”“詹何 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等。以 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两个,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讨 论其寓意,在班上开一次《列子》寓言故事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 同步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 同步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堂作业第23课愚公移山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chén)智叟亡.以应(wú)B.始龀.,跳往助之(chí) 高万仞.(rèn)C.投诸.渤海之尾(zhù) 荷.担者三夫(hè)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ěn) 一厝.朔东(cuò)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杂然相许.许:(2)惩.山北之塞惩:(3)何苦.而不平苦:(4)固不可彻.彻:(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6)吾与汝毕力平险.险: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下列各项中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5.按要求写出句子。

(1)智叟嘲笑愚公的理由是:(2)愚公评价智叟的观点是:(3)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理由是:(4)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5)山被移走的最终原因是:6.翻译下列句子。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智叟的态度是。

(用原文回答)8.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的人物描写方法。

9. 天神帮忙搬山,对表现愚公有何意义?10.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三、课外阅读【甲】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作者,名,郑国人,战国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给加点的字注音:始龀.()穷匮.()厝.()万仞.()魁父.()亡.以应()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⑴始一反.焉()⑵毕力平险.()⑶杂然相许.()⑷河阳之北.()⑸渤海之尾.()⑹寒暑易.节()4、指出下列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两句的一项。

①于( )A、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②而( )A、面山而居。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C、室而谋曰。

③其()A、其如土石何?B、其妻献疑曰。

C、帝敢其诚。

5、用原文回答问题:①、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②、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6、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能力提高仔细阅读“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无陇断焉。

”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1、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河曲智叟亡以应。

2、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河曲智叟.:A、老人 B、妇女 C、男子 D、老头②汝心.直固:A、心里 B、思想 C、做法 D、言论③何苦.而不平:A、苦于 B、痛苦 C、愁 D、怕④曾.不若孀妻弱子:A、竟然 B、并、乃 C、曾经 D、可曾3、选出翻译有错误的一项()①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可太不聪明了。

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译文: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情,害怕他不停地挖下去,报告了这件事给天帝。

③帝感其诚。

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④其如土石何?译文: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4、对选段分析有错误的一项()A、智叟和愚公之妻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2、【惩】3、【塞】4、【迂】5、【聚室而谋】【室】,6、【汝】7、【毕力平险】【毕】,8、【指通豫南】【指】,9、【汉阴】【阴】,10、【杂然相许】【杂然】,【许】,11、【献疑】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13、【如太行、王屋何】【如……何】,14、【且需置土石】【且】,【焉】,【置】,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16、【荷担者三夫】【荷】,17、【叩石垦壤】【叩】,18、【箕奋】19、【霜妻】20、【遗男】21、【始龀】【始】,【龀】,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节】,【反】,【焉】,23、【叟】24、【甚矣,汝之不惠】【甚】,【惠】,25、【残年余力】26、【毛】27、【其】28、【长息】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30、【不若】31、【弱】32、【虽】33、【穷匮】34、【苦】35、【亡以应】36、【惧其不已】【已】,37、【感其诚】38、【一厝朔东】【厝】,【朔东】,39、【陇断】【陇】,【断】,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翻译: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翻译: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翻译: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翻译: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翻译: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三、理解性默写:1.《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2.《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目标的句子是:3.《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4.《愚公移山》中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5.《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信心的句子是:6.《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结果的句子是: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愚公移山》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甚矣,汝之不惠.:③河.阳之北:④汉之阴.:⑤本在河阳.之北:⑥投诸.渤海之尾:⑦曾.不若孀妻弱子:⑧指.通豫南:⑨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⑪惧其不已.:⑫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⑬北山愚公长息.曰:⑭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⑮何苦..而不平:⑯吾与汝毕力平险.:⑰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⑲面.山而居:⑳惩.山北之塞:㉑聚.室而谋曰:2、一词多义:且: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焉:①且焉.置土石:②有子存焉.:其:①其.妻献疑曰:②其.如土石何:以:①以.君之力:②河曲智叟亡以.应:之:①河阳之北: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③跳往助之:④甚矣,汝之不惠:而:①何苦而不平:②面山而居:③而山不加增:④笑而止之曰:3、判断文言句式:①甚矣,汝之不惠!:②帝感其诚:③何苦而不平: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翻译: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翻译: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翻译: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翻译: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翻译: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选择、简答习题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选择、简答习题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1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 、【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 、【献疑】提出疑问。

1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怎么样。

14 、【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 、【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 、【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 、【霜妻】寡妇。

20 、【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1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 .都……”。

13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 、【叟】老人。

24 、【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1明。

25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 、【毛】指草木。

27 、【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 、【长息】长叹。

29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30 、【不若】不如、比不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词句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万仞(rèn)穷匮(kuì)箕畚(jī)B.豫南(yù)冀州(jì)荷担(hè)C.孀妻(shuāng)魁父(kuí)亡以应(wú)D.始龀(chèn)垄断(lǒng)一厝朔东(x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B.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C.以残年余力以君之力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3.下列加粗字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惩山北之塞。

D.河曲智叟亡以应。

4.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我们以前学过的《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都出自《列子》。

B.《愚公移山》多处使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C.“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的北岸。

D.“始龀”指七八岁,“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耄耋”指一百岁。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出入之迂也(_________)(2)其妻献疑曰(_________)(3)寒暑易节(_________)(4)惧其不已也(_________)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课文原句。

(1)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移山的信心: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结尾写天帝派遣两个大力神背走两座山,若愚公与智叟两人此时见面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愚公移山》练习题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附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题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附答案

22《愚公移山》练习题一、阅读下文,答复文后问题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以下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4〕何苦而不平〔〕2.指出以下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2〕河曲智叟亡以应3.说明以下句中“之〞的用法。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5.翻译。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二、作文:片断练习题目:雨后的校园。

〔300字左右〕练习答案及点拨一、孝查加粗词、通假字、“之〞的用法、句式和译文。

答案:1.〔1〕通达〔2〕即使〔3〕短乏、缺乏、尽〔4〕愁2.〔1〕通“慧〞〔2〕同“无〞。

3.〔1〕代词,指愚公。

〔2〕助词的〔3〕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去销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4.B。

5.凭着〔你〕剩下来的一点时光和力气,并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还能把泥土石块怎么样呢?二、作文:片断练习〔略〕4孙权劝学01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 遂() 岂()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见往事..耳()(5)自以为..大有所益()(7)及.鲁肃过寻阳()(6)蒙乃.始就学()(8)即更.刮目相待()(9)大兄何见事..之晚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2)卿言多务,孰假设孤?译文:(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4.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指.通豫南________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_________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________ 以.残年余力___________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愚公移山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答:三、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答: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河曲智曲亡以应”中的“亡以应”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替代________________。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苦而不平?”这是愚公反驳河曲智叟的话,请你谈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答:*3. 对于愚公移山的打算,愚公妻子和智叟都提出同样的疑问。

但两人的语气有什么不同?愚公对两人的态度又有何不同?①其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一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答:⊙发展空间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陈蕃立志蕃(指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 愚公移山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 愚公移山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 孟子 愚公移山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一、阅读题姓名: 得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10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益其所不能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C.指•通豫南/争高直指•D.虽•我之死/虽•乘奔御风2.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4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本文多处用到对比手法,请联系文章内容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3分)4.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万仞.()(2)荷.担()(3)箕.畚.()()(4)孀.妻()(5)始龀.()(6)穷匮.()(7)智叟.()(8)雍.南()(9)朔.东()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杂然相许.()(2)惩.山北之塞()(3)何苦.而不平(4)寒暑易.节()(5)河.阳.之北()()(6)而山不加.增()(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8)固不可彻.()(9)虽.我之死()(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词义:(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词义:(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4)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3)固.不可彻()固.众人()(4)杂然相许.()曳屋许.许.声()(5)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1)争论不__()(2)移风__俗()(3)诉__法律()(4)原形__露()(5)付__实施()(6)鞠躬尽瘁,死而后__ ()6、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 ;移山得到众人相助的句子是:___________ ;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愚公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

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7、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重点文段阅读与赏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8、填空:(1)《愚公移山》选自,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

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______________ 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__________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9、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10、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11、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1)其如土石何?()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A、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C、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

D 、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

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13、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三、拓展探究14、《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是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请在课外阅读一两则寓言故事,并说出你读寓言故事后受到什么启发。

四、对比阅读【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5.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年且九十()(2)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 C.以君之力B.惧其不已 D.操蛇之神闻之18.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

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人物】【事例】【人物】【事例】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__ ”,移山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愚公移山1、( 1) r 的(2) h e (3) ji b 和(4) shumg (5) ch dn ( 6) ku i (7) sdu(8) ymg (8) shuo2、(1)赞同( 2)苦于( 3)愁( 4)交换( 5)黄河;水的北面( 6)加大;( 7)并; ( 8)通( 9)即使( 10)穷尽3、( 1 )反通返,往返。

( 2)亡通无,没有。

( 3)厝通措,放置。

( 4)惠通慧,聪明。

4、 ( 1 )将近,况且。

( 2)哪里,语气助词。

( 3)通,顽固;本来。

( 4)赞同,拟声词。

( 5)听说,听见的事情。

5、 (1)已,止( 2)易,变换( 3)诸,之于( 4)毕,完全,全部( 5)诸,之于( 6) 已,止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笑而止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河曲智叟亡以应。

7、( 1)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2)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3)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 4)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

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1)《列子•汤问》;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2)嘲讽、怀疑;语言、动作9、C10、B11( 1 ) C (2)B12、B13、B14、要求写出寓言故事的名称,并说出故事的教育意义。

示例:寓言故《两小儿辨日》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只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努力学习,才能不断地用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去认识大自然的奥妙。

15.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16.(2分)(1)将近(2)正在(3)同“返”,往返(4)说(各0.5分)17.(2 分)D18.(2 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 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 分)(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 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 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21.(2 分)【示例】匡衡凿壁偷光/ 孙康映雪照读/ 车胤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

各1 分)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各1 分)23.(2 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