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观察对象,观察试验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价能力,以推断试验器械在预期使用人群(总体)中的效应。
由于医疗器械的固有特征,其试验设计有其自身特点。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产品组成、设计和性能已定型的医疗器械,包括治疗类产品、诊断类产品,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临床试验需设定明确、具体的试验目的。
申请人可综合分析试验器械特征、非临床研究情况、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下文简称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等因素,设定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目的决定了临床试验各设计要素,包括主要评价指标、试验设计类型、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等,进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一)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疗效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
(二)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指标,以乳房植入体为例,临床试验通常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如包膜挛缩率、植入体破裂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1.试验目标和研究问题的明确性:试验设计必须明确试验的主要目标和研究问题,以及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指标。
2.样本量的合理估计:根据试验目标和研究问题,合理估计样本量,确保样本量足够大以能够检测到所关注的效应。
3.随机分组和对照组设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试验对象分为不同的组,并设置合适的对照组,以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
4.盲法和预测法设计:试验中应使用盲法或预测法,对于试验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接受的治疗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以避免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主观影响。
5.实施前试验的必要性:在正式试验前,可以进行一些实施前的试验,以验证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减少试验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误差。
6.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和工具,确保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
7.试验流程的规范化:制定严格的试验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试验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8.伦理审查的必要性:在试验开始前,必须通过伦理审查机构的审查和批准,确保试验过程符合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并保护试验对象的权益和安全。
9.试验报告的透明性和完整性: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公布试验结果,并对试验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透明披露,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对比性。
10.持续监测和评估:试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试验进展顺利,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总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是为了确保试验过程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伦理性,从而为新的医疗器械的上市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这些原则的执行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差和偏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为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疗效提供可靠的证据。
同时,这些原则也能够保障试验对象的权益和安全,避免试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观察对象,观察试验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价能力,以推断试验器械在预期使用人群(总体)中的效应。
由于医疗器械的固有特征,其试验设计有其自身特点。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产品组成、设计和性能已定型的医疗器械,包括治疗类产品、诊断类产品,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临床试验需设定明确、具体的试验目的。
申请人可综合分析试验器械特征、非临床研究情况、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下文简称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等因素,设定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目的决定了临床试验各设计要素,包括主要评价指标、试验设计类型、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等,进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一)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疗效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
(二)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指标,以乳房植入体为例,临床试验通常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如包膜挛缩率、植入体破裂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伦理原则:临床试验必须符合伦理原则,尊重试验对象的权益和安全,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可靠性和质量。
2.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必须评价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包括器械使用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副作用,必要时需要对可能的风险进行预警和管理。
3.效果评价:临床试验必须评价医疗器械的效果和疗效,包括器械对患者诊断、治疗和康复效果的影响,必要时需要与其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4.样本选择:临床试验必须合理选择试验样本,包括对试验对象的定义、入组和排除标准的确定,以及样本数量的计算,旨在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随访与记录:临床试验必须对试验对象进行长期随访,包括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评估,同时必须完整和准确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6.合作与沟通:临床试验必须加强合作与沟通,包括与相关监管机构、医疗机构、试验研究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推动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发展。
以上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一般指导原则,具体的原则和要求
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试验目的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临床试验前,应该确保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并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的意见和指导。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旨在提供临床试验设计的指导原则,以确保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
以下将简要介绍这些指导原则。
首先,指导原则要求临床试验设计应基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
试验设计应考虑多种因素,如研究目的、样本量、试验时间和随访周期等,以保证试验能够准确地评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试验设计还应合理选择合适的对照组和随机分组方法,以减少偏差和提高试验的可靠性。
其次,指导原则强调了试验设计的规范性。
试验应按照国家和国际相关法规和准则进行设计,并遵循伦理审查和监管要求,保障试验的道德性和合法性。
试验设计应提前编写研究方案和试验操作规范,明确试验设计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并进行试验前的合规审查,确保试验符合规范要求。
此外,指导原则还要求试验设计应考虑调查范围和时机的可行性。
试验范围应合理确定,包括研究对象、病例招募规定和入组标准等。
病例招募应根据临床需求和样本量计算进行,同时还应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
试验设计还应合理安排试验时间和随访周期,以评估医疗器械的长期安全性和效果。
最后,指导原则要求试验设计应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试验结果应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
同时,试验结果还应通过临床意义的判断和临床价值的评估,确定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结果应尽可能公开、透明,以促进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总的来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对于临床试验的设计提供了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的指导。
它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能够科学、规范地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依据。
因此,医疗器械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应密切关注和遵守这些指导原则,以确保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附件医疗器材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材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察看对象,察看试验器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论能力,以推测试验器材在预期使用人群(整体)中的效应。
因为医疗器材的固有特色,其试验设计有其自己特色。
本指导原则合用于产品构成、设计和性能已定型的医疗器材,包含治疗类产品、诊疗类产品,不包含体外诊疗试剂。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察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不波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例强迫履行,若有能够知足法例要求的其余方法,也能够采纳,但应供给详尽的研究资料和考证资料。
应在依照有关法例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一、医疗器材临床试验目的临床试验需设定明确、详细的试验目的。
申请人可综合剖析试验器材特色、非临床研究状况、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下文简称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等因素,设定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目的决定了临床试验各设计因素,包含主要评论指标、试验—1——设计种类、比较试验的比较种类等,从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不一样情况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比以下:(一)当经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材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材的疗效能否可知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材的有效性能否优于 /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材的安全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论指标为有效性指标。
(二)当经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材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材的安全性能否可知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材的安全性能否优于 /等效于 /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材的有效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论指标为安全性指标,以乳房植入体为例,临床试验往常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如包膜挛缩率、植入体破碎率)作为主要评论指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观察对象,观察试验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价能力,以推断试验器械在预期使用人群(总体)中的效应。
由于医疗器械的固有特征,其试验设计有其自身特点。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产品组成、设计和性能已定型的医疗器械,包括治疗类产品、诊断类产品,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临床试验需设定明确、具体的试验目的。
申请人可综合分析试验器械特征、非临床研究情况、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下文简称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等因素,设定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目的决定了临床试验各设计要素,包括主要评价指标、试验设计类型、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等,进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一)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疗效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
(二)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指标,以乳房植入体为例,临床试验通常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如包膜挛缩率、植入体破裂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在现代医疗领域中,临床试验是评估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确保临床试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伦理性,制定一系列的规程和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指导原则,其中包括试验设计、试验对象、数据处理等各个方面的规范。
I. 研究目标与试验设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首要目标是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试验设计应尽可能客观、科学、严谨。
首先,研究者应明确试验的目的和假设,确保试验的科学性。
其次,要确定试验的控制组和实验组,以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或方案的效果。
同时,应充分考虑样本量的合理性,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II. 试验对象的选择与纳入标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试验对象通常是符合一定条件的患者群体。
试验对象的选择和纳入标准应明确并合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推广性。
这涉及到病种的定义、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等方面。
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应保障试验对象的权益和安全,加强监测和管理。
III. 伦理审批与知情同意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涉及人体参与,必须严格遵守伦理原则。
在开始试验之前,研究者必须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保护试验对象的知情同意权。
试验对象应充分了解试验的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和福利,自主决定是否参与试验。
IV. 试验过程与数据收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过程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操作要求进行。
试验前,研究者需要记入试验方案,制定操作规程,对试验对象进行必要的评估和检查。
试验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必要的记录和存储。
此外,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可能的干扰因素,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V.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是评估试验结果的重要步骤。
研究者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校验。
统计分析的结果应客观、真实地反映试验的效果和差异。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原则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原则一、引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评估和验证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原则,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确立研究目的和问题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设计试验方案之前,研究者必须明确试验的目的,比如评估医疗器械的疗效、安全性、适用范围等。
同时,还需要明确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不良反应、效果不明显等。
三、确定研究设计和样本量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是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的基础。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等。
在选择研究设计时,需考虑到试验目的和问题,确保研究设计的合理性。
样本量的确定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样本量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统计学可靠性。
样本量的确定需要考虑试验目的、试验设计、统计方法等因素,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
四、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试验方案的制定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核心环节。
试验方案应包括试验设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随访方案、评价指标、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
试验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试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试验方案的实施需要遵循相关的伦理准则和法律法规,保障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权益。
试验过程中需进行严格的数据管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数据分析和结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验证试验假设和回答试验问题。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参数检验、生存分析等。
数据分析结果应该基于统计学的原则和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给出结论。
结论应该基于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客观、准确地回答试验的目的和问题。
结论的表述应该清晰明确,避免歧义和错误信息。
六、结果的解读和应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结果应该经过科学的解读,以便指导临床实践和决策。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是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见方法,以及临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评估。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原则1.人道与伦理尊重原则: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伦理规范,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试验前必须进行伦理审查并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
2.科学设计原则:试验设计必须基于正确的科学假设,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随机分组原则: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偏倚,试验对象必须随机分配到不同治疗或对照组中。
4.盲法原则: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和评价者应当被保持在对不同治疗情况或药物暴露的不知情状态,以减少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5.样本量计算原则: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必须进行合理的样本量计算,确保样本量达到足够大小。
二、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方法1.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接受新器械治疗的实验组或接受传统治疗或安慰剂的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2.非劣效性试验:比较新器械与传统器械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目标是证明新器械的疗效不比传统器械差。
3.剂量反应试验:研究不同剂量或浓度的医疗器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佳剂量范围。
4.交叉试验:受试者接受不同治疗条件或器械的连续观察,以判断器械对某种特定效应的影响。
5.队列研究:通过长期的跟踪观察,比较接受不同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临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评估1.统计分析:通过各种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确保其结果准确可靠。
2.可重复性研究:鼓励独立的多中心研究,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3.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应当以科学和透明的方式进行报告,包括试验设计、方法、样本量、结果和结论等。
四、临床试验设计的挑战和改进1.样本量计算准确性:样本量计算是试验设计的基础,但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计算不准确,需要加强对样本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2.双盲设计的难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受试者或评价者不能完全被保持在对不同治疗情况或药物暴露的不知情状态,临床试验设计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观察对象,观察试验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价能力,以推断试验器械在预期使用人群(总体)中的效应。
由于医疗器械的固有特征,其试验设计有其自身特点。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产品组成、设计和性能已定型的医疗器械,包括治疗类产品、诊断类产品,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临床试验需设定明确、具体的试验目的。
申请人可综合分析试验器械特征、非临床研究情况、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下文简称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等因素,设定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目的决定了临床试验各设计要素,包括主要评价指标、试验设计类型、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等,进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一)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疗效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
(二)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指标,以乳房植入体为例,临床试验通常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如包膜挛缩率、植入体破裂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观察对象,观察试验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价能包了临床试验各设计要素,包括主要评价指标、试验设计类型、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等,进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一)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疗效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
(二)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范围。
(五)当已上市器械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时,可根据变更涉及的范围设定试验目的。
例如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平台花纹设计发生改变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变化部分对于产品安全有效性的影响。
(六)当已上市器械的使用环境或使用方法发生重大改变时,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下的安全有效性。
例如:已上市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通常不能兼容核磁共振检查,如申请兼容核磁共振检查,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置为对兼容核磁共振检查相关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
n:1)响试验结果的基线变量上具有可比性。
非随机设计可能造成各种影响因素在组间分布不均衡,降低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一方面,协变量分析可能难以完全校正已知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未知因素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亦难以评价,因此,通常不推荐非随机设计。
如果申请人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必须采用非随机设计,需要详述必须采用该设计的理由和控制选择偏倚的具体措施。
2.盲法如果分组信息被知晓,研究者可能在器械使用过程中选择性关注试验组,评价者在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时可能产生倾向性,受试者息像学数据时,难以对研究者、评价者设盲,例如生物可吸收支架,当对照产品为金属支架时,由于生物可吸收支架平台发生降解,评估晚期管腔丢失指标(该指标以影像学方式评价)时难以对评价者设盲。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观察对象,观察试验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价能力,以推断试验器械在预期使用人群(总体)中的效应。
由于医疗器械的固有特征,其试验设计有其自身特点。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产品组成、设计和性能已定型的医疗器械,包括治疗类产品、诊断类产品,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临床试验需设定明确、具体的试验目的。
申请人可综合分析试验器械特征、非临床研究情况、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下文简称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等因素,设定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目的决定了临床试验各设计要素,包括主要评价指标、试验设计类型、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等,进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一)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疗效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
(二)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优于/等效于/ 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指标,以乳房植入体为例,临床试验通常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如包膜挛缩率、植入体破裂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FDA医疗器械临床指导原则
FDA医疗器械临床指导原则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负责监督和监管医疗器械的国家机构。
其临床指导原则旨在为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提供指导和规范。
以下是FDA医疗器械临床指导原则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临床试验设计和规划1.确定试验目标:确定试验的主要目标、次要目标和终点指标,并确保其与医疗器械的预期使用和效果相一致。
2.试验设计:选择适当的试验设计,如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等,并明确试验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3.样本数量和统计分析:确定试验所需的样本数量,并制定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以评估医疗器械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临床试验参与者保护1.参与者入选:确保参与者符合试验的入选标准,并获取适当的知情同意书。
2.安全监控: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计划,包括不良事件的报告和评估,以保护参与者的安全。
3.试验终止:及时评估试验的风险和效益,如有必要,终止试验以保护参与者的安全。
三、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1.数据收集:确保试验数据的收集具有一致性和准确性,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机制。
2.数据监管:进行数据监管,包括监控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制定数据监督计划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分析和解释数据: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合理解释试验结果。
四、试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1.结果报告:公正、准确和完整地报告试验结果,包括主要目标、次要目标和终点指标的结果。
2.结果解释: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明确医疗器械的疗效和安全性。
3.结果传播:及时将试验结果传达给医疗社区、参与者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方,以促进医疗器械的有效使用。
综上所述,FDA医疗器械临床指导原则包括临床试验设计和规划、临床试验参与者保护、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及试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原则的制定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为临床试验提供指导和规范。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附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观察对象,观察试验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价能力,以推断试验器械在预期使用人群(总体)中的效应。
由于医疗器械的固有特征,其试验设计有其自身特点。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产品组成、设计和性能已定型的医疗器械,包括治疗类产品、诊断类产品,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临床试验需设定明确、具体的试验目的。
申请人可综合分析试验器械特征、非临床研究情况、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下文简称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等因素,设定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目的决定了临床试验各设计要素,包括主要评价指标、试验设计类型、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等,进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一)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疗效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
(二)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有效性。
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指标,以乳房植入体为例,临床试验通常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如包膜挛缩率、植入体破裂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成为必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指导原则,包括试验设计、试验主体选择、伦理问题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一、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试验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试验目标:明确试验的目的和研究问题,是否是为了评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还是有效性,或者同时兼顾两者。
2. 样本容量:合理确定样本容量,使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并能满足试验目标的要求。
3. 随机分组: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参与试验的患者按照一定的规则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以减小研究者的主观影响。
4. 盲法:采用盲法进行试验,既可以是双盲法,也可以是单盲法。
通过尽量减小观察者和患者对试验结果的主观影响,提高试验结果的客观性。
二、试验主体选择试验主体选择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的重要环节,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与试验主体的选择密切相关。
在试验主体选择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人群特征:根据医疗器械的适应症和试验目标,选择适合的研究人群,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
2. 疾病严重程度: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病例进行试验。
对于一些严重疾病,应该更加慎重地选择试验对象。
3. 排除标准:明确试验的排除标准,排除那些不符合试验条件的患者,以减小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三、伦理问题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涉及到患者的健康和权益,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伦理问题:1. 受试者知情同意:必须经过患者知情同意,确保患者充分了解试验的目的、方法、风险和预期收益,并能够自主选择是否参与试验。
2. 试验过程监护:确保试验过程中对患者的监护,包括试验期间的治疗、随访和不良事件的处理等。
3. 数据保护:对试验数据进行保密,仅用于试验分析和申请等合法目的,并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法的分类
根据设盲程度的不同,盲法可分为完整设盲、不完整设盲和不设盲
完整设盲
不完整 设盲
不设盲
• 在完整设盲的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研究者和评价者对分组信息均处于盲态
• 在很多情形下,基于器械及相应治疗方式的固有特征,完整设盲是不可行的
不完整设盲的情形
由于器械的固有特征而不对研究者设盲、不对研究者和评价者设盲的情形, 均为不完整设盲的临床试验设计
试验器械对新增适用人群的安全有效性
当已上市器械适用人群发生变化时,临床试验 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对新增适用人群的 安全有效性。例如膜式氧合器产品,在原批准 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新增体重≤10kg的适用人群; 又如治疗类呼吸机在已批准的适用于成人的基 础上新增适用于儿童的适用范围
根据变更涉及的范围设定试验目的
对新增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
对于已上市产品增加适应症的情形,临 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对新 增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例如,止血类 产品在已批准适用范围(如普通外科、 妇产科)的基础上,增加眼科、神经外 科、泌尿外科使用的适应症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类型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
04
05
本指导原则用途
适用于产品组成、设计和性能已定型的 医疗器械,包括治疗类产品、诊断类产 品,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 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文 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 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 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 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 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感
• 如果申请人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必须采用非 随机设计,需要详述必须采用该设计的理 由和控制选择偏倚的具体措施
VS
为什么要设置盲法
如果分组信息被知晓,研究者可能在器械使 用过程中选择性关注试验组,评价者在进行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时可能产生倾向性,受试 者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盲法是控制临床试验中因“知晓分组信息” 而产生偏倚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是达到临 床试验中的各方人员对分组信息的不可知
• 随机化是为了保障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 者在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可能影响试验结 果的基线变量上具有可比性
非随机
• 非随机设计可能造成各种影响因素在组间 分布不均衡,降低试验结果的可信度。一 方面,协变量分析可能难以完全校正已知 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未知因素 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亦难以评价,因此, 通常不推荐非随机设计
随机化
盲法
对照
随机化与非随机化的区别
随机化
• 随机化是平行对照、配对设计、交叉设 计等临床试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指 临床试验中每位受试者均有同等机会 (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数为1:1)或其 他约定的概率(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 数为n:1)被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不 受研究者和/或受试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难以对研究者设盲
01 当试验器械与对照器械存在明显不同时,难以对研究者设盲,例如膝关节假体,试 验产品和对照产品的外观可能存在明显不同,且植入物上有肉眼可见的制造商激光 标记;又如血管内金属支架,试验产品和对照产品的具体结构、花纹不同。此时, 建议尽量对受试者设盲,即受试者不知晓其被分入试验组或对照组,并采用第三方 盲法评价(如中心阅片室、中心实验室、评价委员会等)和盲态数据审核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trial design of medical devices
概念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 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临床试验是以受试人群(样本)为观察对象,观察试验器械在正常使 用条件下作用于人体的效应或对人体疾病、健康状态的评价能力,以 推断试验器械在预期使用人群(总体)中的效应
当已上市器械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时,可 根据变更涉及的范围设定试验目的。例 如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平台花纹设计 发生改变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 认变化部分对于产品安全有效性的影响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类型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
06
在特定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下的安全有效性
当已上市器械的使用环境或使用方法发生重大改变时, 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和使用方 法下的安全有效性。例如:已上市的植入式心脏起搏 器通常不能兼容核磁共振检查,如申请兼容核磁共振 检查,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置为对兼容核磁共振检查 相关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确认
【一】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需设定明确、具体的试验目的
申请人可综合分析试验器械特征、非临床研究情况、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下 文简称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等因素,设定临床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目的决定了临床试验各设计要素,包括主要评价指标、试验设计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等,进而影响临床试验样本量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类型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
02
03
试验器械的安全性
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有效 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满足临床使用的 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是 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 械的有效性。此时,临床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指 标,以乳房植入体为例,临床试验通常选择并发症发生率 (如包膜挛缩率、植入体破裂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二、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01
平行对照设计 配对设计
01
04 02 03
02
03
交叉设计 单组设计
04
(一)平行对照设计
01 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可使 临床试验影响因素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分 布趋于均衡,保证研究者、评价者和受试者 均不知晓分组信息,避免了选择偏倚和评价 偏倚,被认为可提供高等级的科学证据,通 常被优先考虑。对于某些医疗器械,此种设 计的可行性受到器械固有特征的挑战 02 03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的类型
不同情形下的临床试验目的举例如下:
01
试验器械的有效性
当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试验器械在其预期用途下的安 全有效性时,若更关注试验器械的疗效是否可满足 临床使用的需要,其临床试验目的可设定为确认试 验器械的有效性是否优于/等效于/非劣于已上市同 类产品,同时确认试验器械的安全性。此时,临床 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