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婴儿的情绪和社会性

合集下载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宝宝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

有时候,他们会像小太阳一样灿烂微笑,让人心情大好;有时候,又会像乌云密布的天空,让人感到压抑不安。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和理解宝宝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们要了解宝宝情绪的几个重要方面:生理需求、认知发展和社会环境。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宝宝的情绪表现。

比如,当宝宝饿了、困了或者不舒服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哭闹、烦躁等负面情绪。

而当宝宝得到满足、舒适或者被关爱时,他们就会露出甜美的笑容,感受到快乐和安全。

为了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情绪,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和倾听。

观察宝宝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他们的情绪状态。

比如,当宝宝皱眉、摇头或者用手指戳别人时,可能表示他们不高兴或者不喜欢某种事物。

而当宝宝瞪大眼睛、笑得很开心或者模仿别人的动作时,可能表示他们在享受生活或者学习新技能。

除了观察,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宝宝的心声。

有时候,宝宝并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传达信息。

比如,当宝宝在哭泣时,可能是因为肚子疼、尿布湿或者感冒发烧等原因。

这时候,我们要耐心地询问和关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宝宝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宝宝沟通,建立深厚的感情纽带。

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来判断宝宝的情绪。

有时候,宝宝可能会有一些难以捉摸的情绪变化,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专业的知识和技巧来进行分析和处理。

比如,当我们发现宝宝经常无缘无故地哭闹或者变得暴躁易怒时,可能是由于某种心理问题引起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请教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意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关注宝宝的情绪是我们作为家长的重要职责之一。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宝宝的情绪特点和变化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独立能力。

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宝宝的每一个笑容都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

儿童早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PPT教案

儿童早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PPT教案
儿童早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会计学
1
引言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情绪的问题。很多 家长更希望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可是,怎样才 能让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情商意味着什么?跟 情绪有什么关系?
情商高的表现大致有:
遇到困难不会发愁;不会被困难压垮;临危不惧; 遇到别人情绪不好的时候自己不会被感染;心里 没有很多的不舒服;不容易焦虑;高兴的时候多, 不高兴的时候少;挨了骂、挨了批评也不会伤心 和生气。
3、经验成分。与我们对诱发情景及其影响方式的认知 评价相联系。(小一点的孩子和大一点的孩子面对 打针的反应)
4、外在行为的变化。这是在观察他人情绪状态时认识 到的东西。比如:面部表情的变化;声音的变化 (尖声表示恐惧);特殊姿势的变化(愤怒时会晃 动拳头)等。
(二)情绪的基本功能 适应、驱动、行为组织、交流
婴儿的哭自出生就有,且较早出现分化。 最初的哭声多属于生理反射性的哭,进而 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 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这后 一种哭是从经验中学到的,是社会性的哭。
3、哭的发展
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应,并具有重要的 适应功能。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 惟一方式。初生婴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研究表 明,所有婴儿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有的研究者历 经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 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 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 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处理刺激 内容能力的增强,他能够区别熟悉的面孔和其它的 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有选 择的社会性微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精品课件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精品课件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的“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与特征”,详细内容涉及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类、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婴幼儿情绪表达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并关注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绪表达的多样性以及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

教学重点: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绪发展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婴幼儿情绪发展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情绪表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多样性。

2. 理论讲解:讲解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婴幼儿互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婴幼儿的情绪表达。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婴幼儿情绪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教育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2. 内容: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类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划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意义。

(2)举例说明婴幼儿在各个阶段的主要情绪表达特征。

2. 答案:(1)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出生至6个月、6个月至1岁、1岁至2岁、2岁至3岁。

这一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婴幼儿情绪发展的规律,为早期教育提供依据。

(2)例如:出生至6个月的婴儿主要通过哭闹、笑、身体动作等方式表达情绪;6个月至1岁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情绪,如亲近感、分离焦虑等;1岁至2岁的幼儿情绪表达更为丰富,出现自尊、羞愧等情绪;2岁至3岁的幼儿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增强,能较好地控制情绪。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

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她在一起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还不能替代使婴 儿快活,当她回来时婴儿则能马上显得十分高兴。同时,只要母亲在他身边,婴儿就能安心地玩、 探索周围环境,好像母亲是其安全的基地。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对母亲 的情感联结。与此同时,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见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咿呀作语, 而是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宝宝情绪情感与 社会行为的培养
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
0-1岁:亲子关系 1岁以后:玩伴关系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 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 ➢ 1岁左右:认识作为生物实体的自我。 ➢ 2岁到3岁:一个社会人的自我。
意志力的发展
➢ 新生儿的行为主要受本能的反射支配,没有意志力, ➢ 1~12个月阶段:开始产生一些不随意运动,进而有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冲动、易变、外露
婴儿情绪发生时间表
情绪类别
最早出现时间
诱因
经常出现时间
诱因
痛苦
出生后1~2天 机体生理刺激
出生后1~2天 机体生理刺激
厌恶
出生后1~2天 不良味刺激
出生后3~7天 不良味刻激
微笑反应
出生后1~2天 睡眠中机体过程律反应
1~3周
睡眠中机体过程节律反应或触及面频
兴趣
出生后4~7天 适宜光、声刺激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婴儿把母亲作 为一个交往的伙伴,并认识到她有自己 的需要和愿望,交往时双方都应考虑对 方的需要,并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这时与 母亲空间的邻近性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
当母亲需要干别的事情要离开一段距离时,婴儿会表现出能理解,而不会大声哭闹,他可以自己 较快乐地在那儿玩或通过语言与母亲交谈,相信一会儿母亲肯定会回来。

婴儿的(情绪、人格及社会性)发展·笔记

婴儿的(情绪、人格及社会性)发展·笔记

婴儿情绪的发展·笔记1.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新生儿有五种情绪反应,即(惊奇)、(伤心)、(厌恶)、(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2.孟昭兰指出,新生儿有四种表情,即(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

(一)快乐婴儿的笑是快乐的表现,其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阶段1 自发性的笑①在没有任何外部性刺激的条件下发生,新生儿自发性的笑,这是内源性的笑;②轻拍或抚摸婴儿时,会露出愉快的笑容,属于诱发性的笑;③把婴儿双手对拍,给婴儿看东西等引起婴儿发笑,是反射性的笑。

阶段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①婴儿到5~6周时,对人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微笑,成人的面孔容易引起婴儿自发的社会性微笑。

②一直到3个半月左右,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不分化,即对所有人的微笑一致。

阶段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①从4个月后,婴儿出现有差别的、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对母亲、家庭成员和陌生人的笑是有区则的。

②婴儿表现出“认生”陌生人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营得性的往和,素张不安,甚至会验避陌生人,即“陌生人焦虑”,也会出现时批养者的依态。

③当抚乔者要两开时,婴儿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如哭泣。

(二)恐惧恐惧是种消极情绪。

对于危险事物的恐惧,是种适应性的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对婴儿的生存是有益的。

恐惧情绪的发展经历以下4个阶段:有阶段I本能的恐惧①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

②最初的恐惧是由听觉制激或触觉刺激引发的,如大的声响、突然的身体位置或姿态的变化、疼痛等。

阶段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①大约从3~4个月起,曾引起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发婴儿的恐惧情绪。

这时恐惧情绪多是视觉刺激引发的。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以9个月大的男孩阿尔伯特为被试,通过条件反射机制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情绪,就充分说明了生活经验在情绪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阶段3:惧怕陌生人②大约从6个月起,婴儿出现“认生”现象,也称之为“陌生人焦虑”。

一般到I周岁时会消失,也有婴儿会持续到2~ 3岁。

婴儿见到陌生人会哭泣或回避,立刻寻找或抱紧妈妈。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ppt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ppt课件

3-4周起
无选择的社会 性微笑
5-6个月起 有选择的社会 性微笑
(2)焦虑
• 焦虑是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又无能为力去应付 的痛苦反应,是处于失助状态下不能采取有效行 为去对付时产生的情绪。 • 婴幼儿在6-7个月后就开始害怕陌生人,当其与妈 妈或主要养护者分开时,还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高 兴,这种反应就是婴幼儿的分离焦虑。 • 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6-8个月(此时,婴幼儿正形 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18个月时达到顶峰, 在整个婴幼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
(4)受挫
• 婴幼儿正处于一个有自主性、有个人爱好、会玩耍的独立 个体,但由于生理、心理上的限制以及父母对他们不成熟 的独立意识的要求的阻止,孩子不可避免地要受挫,从而 感受到不愉快的负面情绪。 • 受挫的原因有多种,如限制、玩具的操作或使用不熟练、 同伴的粗暴对待或拒绝、身体或体能发育的局限等等。 • 受挫是不可避免的,在挫折中也能增长婴幼儿的知识和经 验,但2岁以前的孩子不要进行专门的挫折教育,应尽可 能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可以应对生活中的事情。
恐惧发展经历的阶段:
①本能的恐惧:出生就有的本能的、反射性的反应 ②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约从4个月开始 ③怕生: 6-8个月起 ④预测性恐惧: 1.5-2岁起 • 当婴幼儿表现出害怕时,育婴师不可讥笑或吓唬, 而应该亲近或安慰。育婴师可以预先告诉婴幼儿 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其对可能性的危害性刺激有 相应的准备,并有做出相应选择的机会。
0~3岁的宝宝怕什么?
• 新生儿至1岁
宝宝心里话:“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熟悉的人都到哪儿 去了?”“天啊,周围怎么这么大的声音?这样的吵闹声 会伤害到我吗?”“是什么东西在我眼前一闪一闪的呢? 我真的不知道。”…… 典型恐惧: 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当宝宝发现熟悉的照料者更换 时,当他听到声音突然变大时,当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猛然 下坠时,当他看到了刺眼的光线(如闪光灯的)时,这些 都会令宝宝感到害怕,直到他18个月大后,这种情况才会 得到缓解。 恐惧解析: ●0~1岁是亲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 第一年里,孩子所依恋的对象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因此在更换照料者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很多的干扰,如噪音、闪光灯的光,都是小宝宝无 法躲避的,他能作出的反应,只能是因为害怕而哭闹。

第二节(认知.言语)与第三节(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第二节(认知.言语)与第三节(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第二节 认知和言语的发展
1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 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一)视觉的产生与发展 1、视觉的发生:
– 胎儿中晚期,4、5个月已有视觉反应能力; –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能用眼睛追视刺激,
视敏度达20/200—20/400,具备原始的颜色视觉。 2、立体觉的发展:
丰富的意思。如儿童用单词描述某个情境、事件,或表 达自己的愿望、感觉状态等,往往是成人需要用一个句 子才能表达的内容。中国儿童在学单词和使用单词句时 习惯用叠音词,如“球球”,“抱抱”等。当儿童说 “球球”时,随着不同的情境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 如“这是球球”,“我要球球”或“球球滚开”等。儿 童有时还能用不同语调来表示描述、请求、提问等各种 语用意图。
– 立体觉是个体将物体在两眼中的视像合并成一个有 立体感的完整形象的过程,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是二维平面的视像,但却能被知觉为三维的立体东 西,就是立体觉的作用。
2
– 婴儿至少6个月以前已确定有立体觉。但还有研究 认为,3.5个月的婴儿就已有明显的立体觉了。而这 并不意味着在这以前的婴儿就生活在一个平面的、 没有深度的世界里。
3、颜色视觉的发展
– 2-4个月时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4个月时已能分 辨出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
–红颜色特别能引起儿童的兴奋。4-8个月的婴儿最 喜欢暖色,如红、橙、黄色,不喜欢冷色,如蓝紫 色,喜欢明亮的颜色,不喜欢暗淡的颜色。4个月 的婴儿已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颜色视觉 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
(一)记忆的发生
– 人类个体记忆发生在妊娠期末,胎儿在8个月左右 就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采用习惯化、 条件反射和重学节省等判断指标研究证实:婴儿最 早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就已产生了记忆。

新生儿的情绪和社交发展

新生儿的情绪和社交发展

新生儿的情绪和社交发展在新生儿的成长过程中,情绪和社交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开始,婴儿就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交互,并表达他们的情感需求。

本文将探讨新生儿的情绪和社交发展,并介绍如何支持他们在这个关键时期的发展。

第一节:新生儿的情绪发展新生儿在情绪方面经历了许多变化。

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他们通常表现出安静、镇定的状态。

这被称为“新生儿沉默期”,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处于观察和适应新环境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展示出更多的情绪反应。

在约3个月大时,婴儿的情绪逐渐多样化,包括愉快、生气、不安、害怕等。

尽管他们的情绪表达有限,但他们会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和声音来传达他们的感受。

例如,当他们感到愉快时,他们会展现出微笑;当他们不满意时,他们可能会哭闹。

第二节:新生儿的社交发展新生儿的社交发展是与情绪发展紧密相关的。

通过与父母和其他重要的照顾者的互动,婴儿学会了建立情感联系和交流。

亲子互动是新生儿社交发展的基石之一。

在早期阶段,婴儿会通过注视、眼神交流和反应性的微笑与照顾者互动。

这种互动促进了父母和婴儿之间的情感连结,并帮助婴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开始意识到他们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他们会尝试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并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这种模仿行为是社交发展的标志之一,为婴儿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技能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支持家庭和照顾者对新生儿情绪和社交发展的支持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促进新生儿在情绪和社交方面的健康发展:1. 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为新生儿提供一个稳定和亲切的环境,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2. 关注婴儿的情绪表达:尝试理解和回应婴儿的情绪,例如回应他们的微笑或安抚他们的哭闹。

3. 建立情感联系:通过与婴儿的眼神交流、抱抱和亲吻,建立有意义的亲子关系。

4. 模仿和回应:模仿婴儿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并倾听并回应他们的声音。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一、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的理论基础1.1 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生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出生开始,婴幼儿就会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反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绪情感逐渐丰富多样,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基本情绪,以及羞耻、羡慕、嫉妒等复杂情绪。

这些情绪情感对于婴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等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婴幼儿社会性的形成婴幼儿的社会性是指他们与他人建立关系、互动和合作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经历一系列关键时期,如婴儿期的依恋关系、幼儿期的友谊和同伴关系以及学龄前儿童的合作与分享等。

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以及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的研究方法2.1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婴幼儿的行为、表情和反应,收集关于他们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数据。

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注意保持中立的态度,避免对婴幼儿产生任何形式的干扰或影响。

观察法还可以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如实验法、访谈法等,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变量和设定条件来研究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方法。

例如,研究者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场景,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观看一个故事片,然后测量他们在观看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和社会行为。

通过对比不同组别的数据,研究者可以得出关于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结论。

实验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伦理问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考虑。

2.3 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婴幼儿及其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经验和观点的方法。

访谈可以采用面对面、电话或在线等方式进行。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保持尊重和同理心的态度,避免对受访者产生压力或不适感。

访谈法可以提供丰富的质性和深度信息,有助于揭示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内在机制和特点。

婴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婴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婴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婴儿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情绪反应,并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

婴儿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婴儿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婴儿在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因素对此过程的影响。

一、情绪发展婴儿的情绪发展起源于出生后的第一刻。

初生婴儿会表现出各种基本情绪,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会逐渐学会区分各种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1. 情绪认知在3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对不同的情绪进行区分和辨认。

他们能够分辨出笑脸和哭脸的表情,并与父母进行视觉和语言的互动。

此时,父母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对于婴儿的情绪发展非常重要。

2. 自我调节在6个月后,婴儿开始慢慢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他们能够通过吮吸、手脚动作等行为来自我安抚和调整,以减轻不适或表达满足感。

3. 情感反应随着成长,婴儿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更加明确的情感反应。

例如,他们会对陌生人表现出不安和恐惧,对亲近的人则表现出喜悦和亲近。

二、社会性发展婴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他人的关注和互动上。

他们开始学会与他人进行视线交流、表情交流和声音交流,从而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系和关系。

1. 视线交流从出生后的几个月,婴儿就能够通过眼神交流来与他人建立联系。

他们会追随移动的目标,注视父母的面部表情,并尝试模仿他们的行为。

2. 表情交流随着成长,婴儿能够学会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并通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例如,当他们感到高兴时,会露出笑脸;当他们不满意或需要帮助时,会表现出不悦或哭闹等反应。

3. 声音交流婴儿的声音是他们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们会通过不同的哭声、吵闹声或咿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同时也会对他人的声音作出反应。

三、影响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婴儿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父母的教养方式等。

1. 遗传因素一些研究表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社会性发展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

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婴幼儿的情绪与情感发展是其整个人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绪和情感的培养对于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以及与社会性的关系,并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的发展阶段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婴儿主要表现出基本的情绪状态,如满足、不满、饥饿、困倦等。

随着婴儿生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能够表达更复杂的情绪,例如兴奋、愤怒、恐惧和喜悦。

到了幼儿期,他们开始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并与之共鸣。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会开始表现出情感交流的能力,例如笑、哭、示爱等。

此外,他们还会开始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情绪情感与社会性的关系婴幼儿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密切相关。

情绪情感的发展对婴幼儿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能够良好处理和表达情绪情感的婴幼儿更容易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同时,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也有助于婴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回应。

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婴幼儿具备一定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帮助婴幼儿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系和依恋,从而促进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适应和发展。

同时,婴幼儿也通过情感进行情绪调节,这对于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社交行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促进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方法1. 创建安全而稳定的环境:婴幼儿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来建立情绪的稳定性。

父母和保育者可以创造温馨、亲密的氛围,为婴幼儿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

2. 积极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与婴幼儿进行积极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对于促进其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和保育者应该鼓励婴幼儿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

3. 建立情感连接:建立情感连接是培养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重要步骤。

父母和保育者应该关注和回应婴幼儿的情绪表达,提供安抚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安全的情感依恋。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详细内容包括: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阶段;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掌握婴幼儿情感表达的方式。

2. 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认识到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婴幼儿情感发展案例视频、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婴幼儿情感发展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婴幼儿的情感表达。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介绍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讲解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特点与阶段2. 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3.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4.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提出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知识,能否运用所学分析案例并提出教育建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国内外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三)

儿童发展心理学(三)

儿童发展心理学(三)第三篇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第一节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成分1、情境2、身体状态3、情绪表现4、情绪体验二、婴幼儿的情绪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和怕。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3、婴儿的微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4、婴儿的害怕。

第二节儿童情绪的获得一、学习理论二、知觉再认理论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恋人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

第三节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一、害怕的发展1、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

影响怯生的因素:父母是否在场;环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点;抚养者的多少;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婴儿接受的刺激。

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1、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有些心理学家主张,为了可靠起见,与其采用对抗性条件作用的方式,不如让儿童简单地去适应害怕的对象为好。

2、系统脱敏法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3、模特塑造法4、认知疗法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

三、害怕的预防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1、沮丧2、社会退缩3、焦虑反应4、青少年抑郁症两种表现;一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二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第四节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的发展1、直觉的情感体验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儿童的道德感是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的道德体验。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进行深入讲解,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婴幼儿心理发展”中的第三节“情绪与社会功能的发育”。

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绪表达的种类及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功能在婴幼儿期的发展表现和促进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掌握婴幼儿情绪表达的方式和影响因素。

3. 学会引导婴幼儿社会功能发展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社会功能发展的促进策略。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绪与社会功能发展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绪发展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婴幼儿情绪发展手册、观察记录表、实践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

(2)分析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3)介绍社会功能在婴幼儿期的发展表现和促进策略。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讲解如何识别和应对婴幼儿情绪问题。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婴幼儿情绪引导和社会功能发展场景。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2. 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类及影响因素情绪表达的四种方式影响情绪表达的因素3. 社会功能在婴幼儿期的发展社会功能的发展表现促进社会功能发展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具体的婴幼儿情绪问题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2. 答案:(1)案例描述:简要介绍案例背景和婴幼儿的基本情况。

(2)问题分析:分析案例中婴幼儿情绪问题的原因。

(3)解决方案: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深入了解婴幼儿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课件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课件
情绪调节的发展特征
当幼儿逐渐能思考问题后,情绪调节过程进入 象征水平,他们把假装游戏作为表达情绪的途 径。
19
谢谢
20
10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情绪表达的发展特征
婴幼儿的情绪表达主要是通过表情来实现,2岁 开始开始用词语来表达情绪,快接近3岁,会经 常讨论自己的情绪,并尝试积极主动地控制情 绪,开始用语言来辅助情绪的自我调节。
11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情绪理解的发展特征
1.移情能力的发展 0-1岁,婴幼儿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大都从自身的 感受和体验出发。例如: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 自己也会跟着哭起来。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指导
1
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
2
婴幼儿会因为某个需要没被满足而嚎啕大哭,甚至满地 打滚摔东西打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3
很多婴幼儿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在外面却总是躲在父 母身后,不叫人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是为什么 呢?
4

嚎啕大哭,打滚摔东西打人
象 窝里横
对自己或他人情 绪识别和表达所 产生
14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情绪理解的发展特征
2.同情心的发展 2岁开始,幼儿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试图弄清 导致情绪产生的原因。 例如:看到同伴哭了,幼儿过来安慰他,并询 问导致哭的原因。
15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情绪调节的发展特征
婴儿调节能力的增强依赖于注意机制和简单运 用技能的发展,并使其能够协调运用注意集中 和注意分散来调节自己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 如婴儿通过转头、吸吮手指等策略缓和自己的 情绪。
社会性情绪
5
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
社会性情绪概念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内容主要基于《幼儿心理学》第3章“婴幼儿的情感发展”及第4章“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情感表达的方式、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以及影响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基本阶段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为婴幼儿的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提供适宜的支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表达的方式及其在情感与社会性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重点: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以及影响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家庭和社会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相关的教学视频、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小组讨论时所需的白纸和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短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详细介绍婴幼儿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和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

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具体案例,讨论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个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关于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分析。

6.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小组内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各自的分析和结论。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四个阶段2.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里程碑3. 情感表达方式4. 影响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支持策略。

2. 答案要求:包括对案例的详细分析、应用的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支持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文献,加深理解,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课件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课件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 掌握情绪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分析影响婴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难点:影响婴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特点、影响因素等关键内容。

2. 教学视频:展示婴幼儿在不同阶段的社会性情绪表现。

3. 实践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婴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视频,引发学生对婴幼儿情绪发展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3. 实践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阶段2. 婴幼儿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关系3. 影响婴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具体的婴幼儿情绪发展案例,列举其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婴幼儿情绪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同时,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婴幼儿情绪问题,学以致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 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3. 影响婴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4. 实践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5.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指导。

一、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1. 基本情绪阶段(出生至6个月):以生理需求为主导,表现出哭、笑等基本情绪反应。

九下、婴儿气质、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剖析.

九下、婴儿气质、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剖析.
活动水平、节奏性(规律性)、接近与撤 退、适应性(对变化的反应)、对刺激的 敏感性、反应的强度、一般的情绪、不专 心程度(分散注意的容易程度)、注意时 间长短
婴儿气质分类:托马斯气质类 型
容易型(40%)
吃睡有规律,接近新鲜刺激,对变化高度适 应,积极情绪,较低或中等程度的反应
困难型(10%)
当家庭生态系统的资源越是充足越是有利 时,如母亲具有积极的个性,婴儿气质发生 积极的变化,或婚姻质量维持良好时,儿童 越是有可能形成安全依恋。
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哈洛与同事对罗猴的隔离母亲实验:隔离时间长 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猴还是布猴抚养,都会 造成心理上的失调。与其他小猴相比行为更怪异。
情感上:安全型儿童建设性地发展控制消极情 绪的能力,有益于同伴交往
有研究者指出,婴儿反抗型儿童发展强制的相 互作用模式,回避性儿童发展保护行为或者继 续回避
依恋关系与人格障碍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社会 适应
早期依恋值得说明的几个问题
1.对照料者的依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 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儿童打下了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面临困难型的婴儿
容易型婴儿会如何
迟缓型婴儿呢
气质对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容易型婴儿:容易适应各种教养方式,但 也因为这种“容易适应”可能带来各种冲 突,引起发展障碍。
困难型婴儿: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烦躁、惩罚),进一步引起婴儿的烦躁 和抵触。因此需要耐心与爱心。
迟缓型婴儿:需要顺其自然,正确鼓励和 引导,不能急于求成施加压力。
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抚养者 与婴儿的互动
婴儿获得安全依恋,抚养者有两点注意:
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及时作出反应, 即敏感性和同步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期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常常很小就被要求去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而且我们也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无以伦比的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不过,我们在关注孩子智力开发的时候,也应该意识到关注孩子心灵的重要性。

婴儿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一开始就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即学习一些社会行为技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他人建立关系,以适应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情绪的发展、社会性依恋、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在心理学上,对情绪的认识、评价和协调管理能力被称为“情商”(EQ)。

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事实证明,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快乐,他们在挫折面前能更快地调整和驾驭自己的心态与情绪,一种健全的人格和自尊也会让他们更快走向成功,并领悟和享受到生活本身的乐趣。

人类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这里介绍三种基本情绪:笑、哭和恐惧。

(一)微笑1、自发性微笑(0-5周):自发微笑又称为反射性微笑。

指的是婴儿不自觉的微笑。

是一种肌肉的收缩。

婴儿一出生就会笑,就像婴儿一出生就会哭一样。

这种笑是自发的,通常在婴儿睡眠时或者感到困倦时出现,持续时间很短,而且一般都是没有声音的笑,这种笑常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时候发生。

待婴儿稍微长大一些,在他清醒的时候抚摸他的脸颊、腹部,甚至抓着他的手让他拍手,婴儿也会出现笑容,但在这时候,他的笑也是反射性的,并不是对人们的回应,不具有任何交流的意义。

2、无选择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起):具有社会性功能,对人的脸和声音都容易引起婴儿微笑。

一直到3个月左右,婴儿对父母都没有特别的偏爱,他们还不会认生;他们对所有的人都不加区分的微笑,不管是陌生人还是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只要他看见的是人脸的正面,那么,不管这张脸的表情如何,生气也好,高兴也罢,他们都一样会报以微笑。

3、有选择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开始能认出熟悉的个体,能对不同个体作出不同反应。

这种微笑增加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依恋。

婴儿对经常照顾自己的母亲笑得最多、最频繁,其次是对经常看见的其他家庭成员,对陌生人笑得最少。

有研究表明,逗笑出现越早的孩子智力发展的越好,所以父母要使劲浑身解数逗孩子笑。

(二)哭的发展学会语言之前,哭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研究表明,所有婴儿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有一项研究历经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进行研究,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适、心里不适(恐惧、愤怒等)、感到无聊。

(三)恐惧的发展1、本能的恐惧有些惧怕是先天的,比如孩子都怕大的声音、从高处降落、突然变化、突然接近、疼痛、孤独等对他来说都是危险和受伤害的信号,是引起婴儿惧怕的天然线索。

婴儿以后对黑暗、动物、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怕是由这些天然线索派生的。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医院,白大褂)3、怕生,6—8个月会出现陌生人焦虑,出现认生,时间越早,记忆思维发展的越好。

宝宝的情绪具有易感染性,比如,说当某个宝宝开始大声而持续地啼哭时,其他宝宝听后会很快加入大合唱。

同样,当宝宝大笑或者发出愉快的声音时,其他婴儿也会报以欢笑声。

或者,当你和别人在宝宝身边激烈的争吵的时候,宝宝都会感应到那种紧张的情绪,所以,尽量给宝宝创造平静和愉快的环境,让宝宝多保持愉快的情绪,父母避免在宝宝面前争吵,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宝宝。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有的父母爱吓唬小孩,用威吓作为结束小孩活动和服从规则的手段,长期这样,除了使小孩胆小外,他还会逐渐不信任这样的父母,也缺少安全感。

帮助他克服恐惧,比如怕黑,不愿意一个人睡,越早克服越好。

二、亲子依恋(一)依恋的含义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建立的亲密关系。

有人认为,依恋是本能,小动物也有依恋行为。

大家知道,小鸡小鸭等对出生后首先接触的运动目标,会产生依恋行为。

有些人认为,母子在出生后头几小时是发生依恋,即难舍难分情感的关键时刻。

他们因此反对把新生儿放到婴儿室,主张放在母亲身边。

(二)依恋的意义从母体安全的环境中来到一个寒冷嘈杂的陌生的环境,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全感,他必须首先和一个人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也就是完成孩子一生一直在探寻的两个问题之一,一个是我是谁,一个是我依赖谁。

一般是和母亲建立起来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几乎是他以后和所有人建立关系的基础和雏形。

许多成人没有安全感。

2岁之前是亲子依恋建立的重要时期,2岁之后定型。

(三)依恋的类型对依恋的类型进行测量被称为“陌生情境”测验,即把婴儿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独自呆一会儿,然后让母亲进入其中,观察婴儿的反应。

有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60%—65%):这种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很有安全感,在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会有些沮丧,但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就会很开心而且可以很快平静。

深入的研究显示70%的婴儿属于这个类型。

回避型依恋(20%):这些孩子对抚养者没什么兴趣,但当抚养者离开房间的时候会大哭。

奇怪的是,当抚养者回来的时候他们也不觉得高兴,总是转过身哭着就爬开了。

大约2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矛盾型(15%):这些婴儿最开始不想离开抚养者去探索新环境。

之后,和不完全/回避型一样,当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他们会大哭,抚养者回来并想靠近婴儿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抗拒。

他们看起来很生气。

大约1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四)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1、抚养者的特征母亲的作用(1)感觉敏锐而有责任心(对孩子的每呼唤都要回应,做情感敏感的父母,不对孩子撒谎,帮助孩子建立起信任和安全感)(2)鼓励双方的互动(3)温暖和接受的态度父亲的作用:(1)影响婴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也就是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缺失,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研究表明,4岁前不与父亲一起生活的男孩在性别角色上趋于女性化,单身母亲家庭生长的女孩,在以后与男性交往时往往表现焦虑和无所适从,因为他们缺乏稳定而可靠的男性榜样。

(2)影响婴儿个性品质的形成由于父亲引导婴儿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的、技术性的,所以父亲影响他们的是进取心、合作性、自信心等男性特征,使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坚持和克服困难,婴儿从母亲哪儿多学到同情心、关心人、温和、善良等特征,结合起来才能帮婴儿形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3)影响认知的发展婴儿经常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等活动,使得婴儿对动手操作感兴趣,能激发儿童的探索精神以及求知倾向。

有研究发现,父亲与婴儿交往的数量与婴儿的智商有正相关,也就是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时间越长,智商越高。

(4)影响社交技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婴儿的气质类型(1)什么是气质气质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医学认为,气质是人某些方面的、较为持久的行为风格,是宝宝对环境刺激做出应答的行为方式。

宝宝的气质特征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且相对稳定,每个宝宝从婴儿期起就有自己的气质表现:有的爱哭、好动、不认生;有的则比较温顺、安静、害羞、怕生人。

(2)气质的主要内容·活动水平指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如游戏、进食等一切活动的数量多少,反映宝宝的日常活动量。

·节律性指宝宝睡眠、进食、大小便等生理活动是否有规律。

·趋避性宝宝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是接受还是躲避。

·适应性宝宝是否容易适应新环境。

·反应灵敏性宝宝对周围环境中的现象如光、噪音等反应是否敏捷。

·反应强度宝宝对任何事情反应的程度是强还是弱。

·心境特点指宝宝平常是开心的、友好的行为多;还是不高兴、不友好的行为多。

·分心程度指宝宝注意力是否容易被转移。

·注意的持久性宝宝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与短。

根据宝宝各方面的表现与上述的内容结合起来,就是构成宝宝的气质类型。

(3)不同气质类型的基本特点医生通常将气质类型分为4种:难养型、易养型、中间型、启动缓慢型。

①难养型宝宝在睡眠、进食、大小便等问题上难养成规律,看见生人就害怕,对新事物采取拒绝态度,适应较慢;较难抚养,多为消极情绪,好哭,好动,遇到困难后大声哭叫。

②易养型宝宝在睡眠、进食、大小便等问题上容易养成规律,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见人就笑,对人友好,主动大方,情绪多为积极性,反应中等,适应快,较易抚养,将来不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③启动缓慢型宝宝对新事物和陌生人的最初反应是退缩、适应慢,反复接触才能慢慢适应、反应强度低、活动水平低,无论是积极反应还是消极反应都很温和。

④中间型根据特点不同又分中间偏易养型,表现特点与易养型接近;中间偏难养型,表现特点与难养型接近。

(4)不同气质有好坏之分吗不少爸妈非常关心自家宝宝的气质是好还是坏,其实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也不决定宝宝智力水平的高低,各种气质的人群中均有优秀人才,不论哪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性两个方面(下表所示)。

但气质类型的确能明显影响宝宝的活动方式,且对性格形成起很大作用。

如易养型中乐天派相对较多,独立而机敏,善于人际交流;难养型者趋向被动、违拗、倔强。

宝宝气质的两面性(5)不同气质类型的养育对策①易养型气质总体来说,易养型气质宝宝的爸妈是比较顺畅的,因为宝宝生活规律性好,性情开朗,容易适应环境,对事情的反应比较随和。

只要爸妈尽心养育,注意营造相互愉快的环境,不用爸妈费太多神,宝宝就长大了。

但是,爸妈千万别忽视易养型气质的宝宝也有消极的一面,他会行动轻率、感情不稳定,有时即使不舒服或不适应,也往往不容易露在表面,或表达不明显。

如果爸妈不认真观察或把宝宝的表现没有当回事,就会耽误宝宝的病情或潜在伤害宝宝的自尊心。

对策对易养型气质的宝宝,爸妈平时要关心他的身心情况,尤其是对宝宝的轻微抱怨或申诉均应特别予以查问,让易养型气质的宝宝全方位健康成长。

②难养型气质好动,指宝宝动作多,频率相对较快,好像精力特别旺盛。

好动多见于难养型气质的宝宝,这不是宝宝故意这么做,而是宝宝表现故有的气质。

对策面对好动的宝宝,采取嫌烦、抱怨、听之任之、训斥等做法都不是上策,爸妈从小对宝宝就要有意识地引导。

【让好动的宝宝释放能量】训练方法:①只要宝宝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就让宝宝自己做,比如吃饭、穿衣、自己去大小便、帮助爸妈拿袜子、鞋子、梳子、毛巾等。

宝宝开始做不好,爸妈要以最大的耐心引导他,反复重复地做,使宝宝有动的(释放能量)机会。

爸妈还要为宝宝每个动作的成功给以称赞。

②爸妈每天抽出时间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玩玩具、涂鸦,结束后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纸笔等,放到指定地点;既培养宝宝做事有始有终,又让宝宝有释放能量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