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学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第一篇:空间信息学导言空间信息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地球空间信息表示、处理、存储与传输的科学技术。

其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地球观测技术手段,实现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空间信息的集成、管理、分析和应用,信汇人对全球和局部环境的深度认识和有效利用。

本文将从空间信息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空间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探讨空间信息科学在工程技术、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为数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空间信息学的概念空间信息学是一门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研究对象,结合计算机、通讯、模型与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用于描述、分析、管理和模拟能够反映地球空间信息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

空间信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空间信息为研究对象,涵盖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算机科学、通信、模型与数据分析等领域。

通过对空间信息学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管理地球空间资源,实现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深度认识和有效利用。

二、空间信息学的内涵(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空间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不接触目标的情况下,通过空间传感器等手段对地球和空间环境等进行无接触、非破坏性的感知与探测,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其信息的一种技术。

遥感技术具有高时效性、高空间分辨率、全天候无时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森林、水利、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勘察、地震预测等领域。

(二)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地图等技术手段,用于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的一种信息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地图制作、地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应用模型开发和数据可视化等。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高效、高精度、高时效性、可视化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科学研究等领域。

(三)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导航技术,实现对地球任意点进行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时间同步的一种技术系统。

空间分析复习重点

空间分析复习重点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包括空间数据操作、空间数据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建模。

空间数据的类型空间点数据、空间线数据、空间面数据、地统计数据属性数据的类型名义量、次序量、间隔量、比率量属性:与空间数据库中一个独立对象(记录)关联的数据项。

属性已成为描述一个位置任何可记录特征或性质的术语。

空间统计分析陷阱1)空间自相关:“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事物都是空间相关的,距离近的空间相关性大。

空间自相关破坏了经典统计当中的样本独立性假设。

避免空间自相关所用的方法称为空间回归模型。

2)可变面元问题MAUP:随面积单元定义的不同而变化的问题,就是可变面元问题。

其类型分为:①尺度效应:当空间数据经聚合而改变其单元面积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时,分析结果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②区划效应:给定尺度下不同的单元组合方式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变化的现象。

3)边界效应:边界效应指分析中由于实体向一个或多个边界近似时出现的误差。

生态谬误在同一粒度或聚合水平上,由于聚合方式的不同或划区方案的不同导致的分析结果的变化。

(给定尺度下不同的单元组合方式)空间数据的性质空间数据与一般的属性数据相比具有特殊的性质如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以及有尺度变化等引起的MAUP效应等。

一阶效应:大尺度的趋势,描述某个参数的总体变化性;二阶效应:局部效应,描述空间上邻近位置上的数值相互趋同的倾向。

空间依赖性:空间上距离相近的地理事物的相似性比距离远的事物的相似性大。

空间异质性:也叫空间非稳定性,意味着功能形式和参数在所研究的区域的不同地方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区域的局部,其变化是一致的。

ESDA是在一组数据中寻求重要信息的过程,利用EDA技术,分析人员无须借助于先验理论或假设,直接探索隐藏在数据中的关系、模式和趋势等,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和相关知识。

常见EDA方法: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散点图、平行坐标图主题地图的数据分类问题等间隔分类;分位数分类:自然分割分类。

空间分析知识点总结

空间分析知识点总结

空间分析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旨在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建模,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模式。

空间分析的核心思想是地理现象具有空间相关性,即地理现象在空间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因此,通过空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关联,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空间分析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二、空间数据1. 空间数据类型空间数据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是以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类型,适合表示地理要素的几何形状和拓扑关系;栅格数据则是以二维网格的形式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类型,适合表示地理现象的连续分布。

2. 空间数据结构常见的空间数据结构包括点、线、面和多点、多线、多面等复合结构。

这些数据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几何表示形式和空间拓扑关系,能够准确地描述地理现象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三、空间分析方法1. 空间关联分析空间关联分析是研究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依存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

通过空间关联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相互影响关系,为我们理解地理现象提供重要参考。

2. 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是一种通过已知的点数据来推断未知位置上的数值的方法,主要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样条插值等。

通过空间插值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局部观测值推断整个区域的数值变化情况,从而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和模拟。

3. 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基于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空间集聚度、空间自回归、空间平滑等。

通过空间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关联性,为我们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4. 空间网络分析空间网络分析是一种基于网络结构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路径分析、服务区分析、网络优化等。

通过空间网络分析,可以解决路径规划、物流配送、交通规划等实际问题,为我们优化空间配置提供重要参考。

空间数据实习报告优秀5篇

空间数据实习报告优秀5篇

空间数据实习报告优秀5篇空间数据采集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及任务地理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

随着人们对空间信息的认识日益加深,地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人们科研,生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们对地理信息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本次实习就是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果。

(一)、实习目的1、通过本次实习,更加熟练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能够独立运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通过实习,了解行业的相关标准,从而使学生达到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运用的目的。

3、通过运用MAPINFO,ARCVIEW软件,对我们所学的内容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

(二)、实习任务1、利用原有的地图地图,运用MAPINFO 软件进行地图数字化。

2、运用MAPINFO软件对地图数字化后的成果制作专题地图。

3、运用ARCVIEW软件对已知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二、实习安排本次实习两班共分为六组,每班三组。

实习时间为两周,主要运用软件为MAPINFO和ARCVIEW。

本组实习老师为李泽老师。

(一)、时间安排(二)、上交资料1、已完成的数字化地图一份;2、空间分析成果图;3、实习报告与实习日记。

三、实习内容(一)、地图数字化地图数字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

8月27日,我们开始地图数字化的工作,并且有指导老师每天在机房为我们进行指导。

地图数字化包括配准和制图两部分,下面就这两方面对MAPINFO软件的应用作一些介绍:1、利用MAPINFO软件进行配准(1)、将栅格地图导入MAPINFO软件中; (2)、弹出图像配准询问对话框(如图)(3)查看坐标,对图像进行配准(4)增加控制点(5)、每幅图选择不少于三个控制点,配准完成后,查看配准后的任意一点坐标,如有坐标与图上坐标不符,则重新配准。

信息技术学习总结(集锦15篇)

信息技术学习总结(集锦15篇)

信息技术学习总结(集锦15篇)信息技术学习总结1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我国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建构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就没有今天的广泛影响,它可以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2、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3、转变思想,寻求学科教学新途径。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

”这是我幼年上学时,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

那时我觉得老师必须是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同时他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必须是他精通的,只要跟着老师学他所教授的知识就可以了。

但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就能完全适用了,应该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只要教给学生找水、舀水的方法,其它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了。

《城市空间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空间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空间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的与任务(一)目的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空间信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城市空间数据的表述、表达与获取、处理、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到如下教学目的:(1)了解城市空间信息学的概念、理论框架、功能以及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2)掌握城市空间数据的构成、内容、表达及其获取方法(3)了解城市空间数据的组织、建模以及数据库建设等(4)掌握利用空间信息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来解决城市规划管理、城市交通、城市管网等各类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等。

(二)任务本课程教学任务包括城市空间信息学理论篇和应用篇两部分,其中理论课讲授10学时,主要介绍城市空间信息学的学科基础、城市空间信息的认知、表达、获取、处理、显示等内容;应用课讲授10学时,重点介绍城市空间信息学相关内容在城市交通、城市规划管理、城市部件管理、以及城市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应用。

4学时的理论篇和应用篇的讨论课,8学时的上机实践理。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城市空间相关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本课程支持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的第2条等要求的实现:2.具备测绘行业基本技能,具备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基本技能,掌握将城市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技术方法,能够从事测绘项目设计与管理的实践工作。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概述 2.0学时1、城市空间信息学的基本概念0.5学时2、城市空间信息学的学科基础0.5学时3、城市空间信息学在地学及城市中的应用 1.0学时要求:了解数据、信息、知识、城市空间信息的概念、分类、功能以及发展,城市空间信息学的理论框架等(二)城市空间信息的描述 2.0学时1、城市空间参照系统 1.0学时2、城市空间认知0.5学时3、城市空间数据模型0.5学时4、城市空间数据结构 1.0学时要求:掌握城市空间参照系统及其变换,空间认知的概念、城市空间数据模型及数据机构、空间关系等(三)城市空间信息的获取 2.0学时1、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的获取0.5学时2、城市地表及地上空间信息的获取 1.0学时3、属性信息的获取0.5学时要求:了解城市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构成、内容及获取。

数字空间知识点总结

数字空间知识点总结

数字空间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空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字空间是指由数字信息构成的虚拟空间,它可以用来存储、传输和处理各种信息。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对数字空间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数字空间的基本概念1.数字空间的概念及特点:数字空间是指由数字信息构成的虚拟空间,它具有无限的容量和高度的灵活性。

在数字空间中,我们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另外,数字空间还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和可传输性,这使得信息可以在数字空间中轻松地传输和分享。

2.数字空间的分类:根据数字空间的不同特点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比如,根据空间的维度,我们可以将数字空间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根据信息的类型,我们可以将数字空间分为文字空间、图像空间和音视频空间等。

3.数字空间的应用领域:数字空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在互联网、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字空间,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进行远程教育和娱乐等。

二、数字空间的存储和传输技术1.数字空间的存储技术:数字空间的存储技术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内存条、光盘、云存储等。

这些技术都可以高效地存储大量的信息,并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访问和检索。

2.数字空间的传输技术:数字空间的传输技术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有线传输包括以太网、光纤等,通过物理线路将信息传输到目的地;无线传输则包括无线局域网、蓝牙、红外线等,通过无线信号进行信息的传输。

同时,数字空间的传输技术也包括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和高效传输。

三、数字空间的虚拟现实技术1.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和特点:虚拟现实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的三维图像与环境的实时交互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用户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各种活动和体验。

2.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游戏、娱乐、教育、医学、军事等领域。

数字空间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字空间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字空间知识点总结大全数字空间是现代数字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数字化技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数字空间里,人们可以通过数字设备和网络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合作互动,数字空间的建设和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是数字空间的基础,它包括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数字存储、数字传输、数字显示等多个方面。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为数字空间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字信号处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的技术,涉及了模拟信号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步骤。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实现音频、视频等各种类型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为数字空间里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提供了基础技术。

数字通信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压缩、编解码、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技术。

数字通信的发展使得信息传输更加可靠和高效,为数字空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支持。

数字存储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技术,包括了存储介质的选择、存储系统的设计、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多个方面。

随着数字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容量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升,为数字空间里的大数据处理和存储提供了技术支持。

2.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数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电子商务、数字货币、数字金融、数字产业等多个方面。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商业活动和金融交易,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商业活动和交易的行为,包括了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电子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商业活动更加便捷和高效,为数字空间里的商业交易和娱乐消费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

数字货币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货币,主要包括了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等多种类型。

数字货币的发展使得金融交易更加便捷和高效,为数字空间的金融服务和支付结算提供了新的选择。

GIS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GIS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空间分析概念:GIS 空间分析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获取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分析在GIS 中的地位与作用:空间分析是GIS 的核心,也是核心功能,是GIS 领域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分支,是提升GIS 的理论性十分重要的突破口,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空间关系理论,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推理理论,空间数据模型理论,地理信息机理理论,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理论空间关系分类:顺序关系:主要指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度量关系:主要是指目标间的距离关系,拓扑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度量关系对空间数据的约束最强烈; 顺序关系次之; 拓扑关系最弱。

空间度量关系:分为定量度量(空间指标量算,距离度量)和定性度量定量度量空间关系分析包括空间指标量算(距离、面积、坡度、人口密度等)和距离度量(距离)两大类拓扑空间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流向的关系。

拓扑变换的条件: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方向空间关系:源目标相对于参考目标的顺序关系(方位)度量空间关系描述:欧氏距离:直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最大距离马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垂直距离大地测量距离:即球面上两点间的大圆距离曼哈顿距离:纬度差加上经度差拓扑空间关系描述:4元组模型:该模型将简单空间实体看作是边界点和内部点。

构成的集合,4元组模型为由两个简单空间实体点集的边界与边界的交集、边界与内部的交集、内部与边界的交集、内部与内部的交集构成的2×2矩阵。

9元组模型:9元组在4元组的基础上,在空间描述框架中引入空间实体的“补”的概念,将空间目标A 表示为边界、内部和外部三个部分的集合。

通过比较目标A 与B 的边界、内部、外部之交集(空或非空) ,分析确定A 、B 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空间信息基础》课件

《空间信息基础》课件
遥感图像的增强
通过对比度拉伸、色彩变换、滤波等方法,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 突出感兴趣的信息。
遥感图像的解译
通过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等方法,提取遥感图像中的信息,为地 物分类、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等提供依据。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土地利用、森林 覆盖、水资源分布等信息,为资源管理和规 划提供支持。
06 空间信息前沿技术与发展 趋势
数字地球与智慧城市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一个虚拟的地球模型,通过地理 信息技术将地球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 理,以便于分析和可视化。数字地球在城市 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领域有广泛应 用。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 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智慧城市可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
04 遥感技术及应用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通过接收地球表面物体反射 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经过处理和分 析,实现对地球表面物体的探测和识 别。
遥感的分类
根据平台高度和探测方式的不同,遥 感技术可分为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 地面遥感等类型。
遥感图像的处理与分析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步骤,以提高图像质量。
GIS的功能与应用
功能与应用领域
GIS具有数据输入、存储、编辑、处理、分析和输出等功能。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灾害 预警等。
GIS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技术发展
GIS的发展趋势包括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以及与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 的融合。前沿技术包括实景三维建模、无人机遥感等。

空间感知识点总结

空间感知识点总结

空间感知识点总结空间感知是指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包括对位置、方向、距离等方面的感知。

空间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思维和交流方式。

通过空间感知,人们能够建立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并进行有效的决策和行动。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人类行为学等角度,对空间感知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空间感知的相关概念1. 空间感知的概念空间感知是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位置、方向、距离等方面的感知。

在认知心理学中,空间感知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能力之一,它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活动密切相关。

通过空间感知,人们能够建立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进行有效的决策和行动。

2. 空间认知与其他认知的关系空间感知与其他认知能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例如,空间感知与时间感知密切相关,在大脑中有着一定的交叉和共享的神经网络结构。

同时,空间感知与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认知能力也有所关联。

因此,空间感知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认知能力共同构成了人类智能的基础。

二、空间感知的神经基础1. 空间感知的神经机制大脑是实现空间感知的重要器官,其中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叶、顶枕交界区等多个脑区。

这些脑区通过神经元的活动,实现了对空间信息的感知、处理和存储。

同时,大脑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神经元,如方向感知神经元、距离感知神经元等,它们通过对外部环境的信息进行感知和处理,实现了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

2. 空间感知的发展空间感知能力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发展过程。

在婴儿期,空间感知能力主要依赖于基本的感知和运动能力,如朝向、跳跃、搏动等。

随着个体的成长,大脑的神经网络逐渐成熟,空间感知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成年后,空间感知能力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状态,能够实现对多种空间信息的综合感知和处理。

三、空间感知的行为表现1. 空间感知的行为表现人们通过行为来展示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例如,通过观察人们如何行走、如何转弯、如何寻找目标等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水平。

立体空间知识点归纳总结

立体空间知识点归纳总结

立体空间知识点归纳总结立体空间是指具有三个维度的空间,这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所具有的特征。

在几何学中,立体空间是指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的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知到立体空间的存在,比如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办公室、公园等都是立体空间。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中,立体空间的概念也被广泛运用,比如雕塑、建筑设计等都需要考虑立体空间的特性。

立体空间的概念立体空间是指具有三个维度的空间,这意味着它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立体空间可以用三维坐标系来描述,其中x、y和z轴分别表示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向。

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图形来表示立体空间,比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都是常见的三维图形,它们都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

在立体空间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坐标来描述空间中的任意一点,比如点P(x, y, z)表示空间中的一个点,其中x、y和z分别表示点P在x、y和z轴上的坐标。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各种几何运算,比如计算点的距离、线段的长度、面积、体积等。

立体空间的特征1. 三维度:立体空间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这是它与二维空间的主要区别。

在立体空间中,物体不仅可以在平面上移动,还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这使得立体空间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2. 体积:立体空间中的物体都具有一定的体积,这是因为它们不仅存在于平面上,还存在于垂直方向上。

在立体空间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体积来描述物体的大小,比如盒子、圆柱体、球体等都有自己的体积。

3. 视角效果:在立体空间中,物体的外观会随着观察者的视角而改变。

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是物体的投影,而不是真实的物体。

在不同的视角下,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视角效果。

4. 透视关系:立体空间中的物体会受到透视关系的影响。

在远处的物体看起来会比较小,而在近处的物体看起来会比较大,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是物体的投影。

透视关系使得立体空间中的物体具有立体感,也使得物体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更能够表现出来。

(完整word版)城市空间信息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城市空间信息学知识点总结

判断题:1空间位置数据,属性数据以及时域数据是地理空间实体和现象的三大基本要素对2等高线法很适合表示不规则的连续变化的表面和进行数字地形分析错3 GIS是一门空间信息学,其强调的是空间分析和模拟分析功能,这种观点已经被GIS学界一致认可对4逻辑数据模型是GIS对地理数据表示的逻辑结构,是系统抽象的中间层由无理数据模型转化而来对5遥感影像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灰度来表示的错6空间数据元数据是指对空间数据的描述,其内容十分简单,是对空间数据进行简单的说明对7数据编码是为了实现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存储,处理,管理,将空间实体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转化为适合计算机操作的过程对8关系数据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型,也是一种完美的数据模型对9扫描数字化是现有的地图获取建立地理信息所需要的数据唯一有效的方式错10 3DGIS目前有20多种数据模型,基本分为,免得、、面的,体的,混合的。

相对于体的来讲,面模型不能进行空间分析操作选择题:1我国北京54 坐标系参考椭球:克拉索夫斯基2描述地理本身位置,形状和大小的数据是:几何3空间拓扑关系不包含:大小关系4对同一副地图而言,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要比矢量数据量:大5用DEM数据可以:缓冲区分析6解决点线面直线联系的分析方法:多边形叠置分析7二值化是处理什么数据:扫描数据8地图投影变换方式很多哪一种可以实现由一种投影的数字化坐标x,y直接变换到另一种直角坐标X,Y:反解变换9空间数据的拓扑意义,不是原因的是:便于计算机存储10不属于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的是:体积填空题:1、航空摄影测量发展的的三个阶段分比为:模拟法摄影测量、解析法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3、地形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步骤:网格结点的空间转换、视区比尺定义、三维图形处理与输出简答题:什么是空间数据引擎(SDE)?空间数据引擎产生的原因?空间数据引擎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为适应超大型空间数据库管理以及在网络环境中对多用户并发空间数据访问的快速响应,才产生得空间数据引擎,为空间图形数据和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建立起了一道桥梁相对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网格化的城市管理的优势是什么?1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3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简述GIS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可能应用有哪些1城市问题研究:通过GIS的有关应用程序,分别可以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里实现对各种研究对象的快速量算,为用户提供各种有用的数据2城市规划管理:把社会、经济、人口等属性信息与地表空间位置相连,以组成完整的规划信息数据库,方便查询、管理、分析、调用和显示3城市规划评析:利用其空间数据管理和展示功能及简单的空间分析对传统的前期辅助分析,进行直观的图形表达,以作为规划的依据4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居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很方便的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空间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空间单元1. 地球的空间单元地球是一个宇宙空间中的一个行星,由于地球自身的特点和宇宙空间的特点,地球表面的空间是非常复杂的。

地球的空间单元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生物等。

地球空间单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这些关系和作用构成了地球表面的空间结构。

2. 地球空间单元的特点不同的地球空间单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比如,陆地具有地形起伏、高山、平原等特征;海洋具有水域广阔、潮汐变化、海岸线等特征;大气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层流等气象现象;生物包括动植物的分布和种类等。

这些特点反映了地球表面的空间多样性和复杂性。

3. 空间单元的相互关系地球表面的各种空间单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比如,陆地与海洋之间存在着陆地的岸线和海洋的海岸线,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复杂的;大气和陆地之间存在着气候和气象现象的相互关系;生物与地形和气候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二、空间分布规律1. 地球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地球上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理学家通过对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许多空间分布规律。

比如,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分布、人口的分布、经济活动的分布等。

这些规律反映了地球表面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变化的规律。

2. 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地球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等;人文因素包括人口、经济活动、文化传统等。

这些因素影响了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变化。

三、空间关系1. 地球上的空间关系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空间关系。

这些空间关系主要包括位置关系、相互关系、作用关系等。

比如,地球上的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位置关系,不同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各种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作用关系。

2. 空间关系的研究方法地理学家在研究地球上的空间关系时,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B第一学期-第一讲-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B第一学期-第一讲-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遥感技术
金工实习
*计算机课程模块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 *数字技术课程模块 *实践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
学院安排课程的第次关系
第一学期
I1
I2
第二学期
I3
I4
第三学期
I5
I6
第四学期
I7
I8
第五学期
I9
I10
第六学期 I11 I12
第七学期 I13 I14
第八学期 I15 I16
计算机导论与C语 言程序设计
3.5
移动IP技术
选修
2
卫星通信系统 选修
2
无线局域网
选修
2
交换原理与技术 选修
3.5
现代编码技术
选修
2
数字系统设计 选修
3
C++程序设计
选修
2
(也可选择其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学分)

17
第五模块 实习实践类课程
金工实习 选修 2 毕业设计 选修 1 课程设计 选修 2
培养具有坚实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深厚的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基础,并有一定的管理 和经济知识基础,能运用数字工程技术对环境、人文、社会、经 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网络化传输、可视化表达、 智能化决策的复合型空间信息产业、技术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是当务之急。
选修 3.5
综合应用开发实验
2
无线通信
选修 3
空间信息综合开发实验 选修 2
计算机通信网 选修 4.5
通信与网络综合开发实验 选修 2
遥感技术
选修 3.5
选修

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第一章:(定狡)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巻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地理智慧:也可称为空间智慧,是空间数据一空间信息一空间智慧这一数据分析链上的最高层次。

通过空间分析获得地理智慧,可以解决与位置相关的复杂空间问题。

当代GIS的特点、它对空间分析的影响:首先,它是以动态异构、时空密集、非结构化的大数据为主体:其次,GIS信息计算能力大大提高,基于高性能环境支撑下的空间处理与分析工具计算:最后,它具有个性化服务模式,庞大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络。

面对GIS的不断发展,空间分析需要转换思维模式:从模型分析的思维转换为数据计算的思维,从地理大数据中挖掘信息,提供决策支持:从基于空间数字化得到的静态的空间信息转换为加入时间维的动态、实时的人地信息思维模式,把人、时间、位置紧密结合起来: 从离线的GIS工具转换到依靠云计算和计•算机网络的在线服务的思维。

什么是PPDAC模型、它与空间分析有什么关系:问题(problem)、规划(plan)、数据(data)、分析(analysis)、和结论(cconclusion):PPDAC模型为空间分析相关问题的解决流程提供了一个框架,并强调形式化分析是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空间分析的研究肉宥包插邨掘方面(主妥方式)(6个):基于传统地图方法的空间分析:基于统计方法的空间分析:时空数据分析:专业模型与GIST具集成分析:智能化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空间分析。

(空间分柝理论、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应用)GIS的主矣特征:第二章:(概念)欧式空间:欧式空间是对现实世界(物理空间)的一种数学理解与表达,是GIS 中常用的一种空间描述方法,主要用于描述空间的几何特征,如位置、长度、面积和方位等。

拓扑空间:拓扑空间是另一种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物理空间)的数学方法,拓扑空间是描述空间目标宏观分布或目标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效工具。

拓扑属性:若空间目标间的关联、相邻与连通等几何属性不随空间目标的平移、旋转、缩放等变换而改变,这些保持不变的性质称为拓扑属性。

空间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空间单元的基本概念1. 空间单元的定义空间单元是指空间中的最小部分,通常用于描述特定区域内的特性或性质。

在地理学和地质学中,空间单元通常指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特定区域,也可以是大气层、海洋或宇宙空间中的一个特定区域。

2. 空间单元的特征空间单元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位置、分布等。

不同的空间单元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地理学和地质学中,研究人员通常通过对空间单元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揭示地球表面或其他空间区域的结构和性质。

3. 空间单元的应用空间单元在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天文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空间单元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地球表面或其他空间区域的特征、结构和动态变化规律,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空间单元的分类1. 按照空间尺度划分空间单元可以根据其所在的空间尺度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分为微观空间单元、中观空间单元和宏观空间单元。

微观空间单元通常指很小的空间区域,如一个房间、一个小山丘或一个湖泊;中观空间单元通常指中等大小的空间区域,如一个城市、一个省份或一个国家;宏观空间单元通常指很大的空间区域,如一个大陆、一个海洋或一个行星。

2. 按照空间属性划分空间单元也可以根据其具有的空间属性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分为自然空间单元和人为空间单元。

自然空间单元通常指未经人类干预或改变的空间区域,如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等;人为空间单元通常指经过人类开发或改造的空间区域,如城市、工业区、农田等。

3. 按照空间关联性划分空间单元还可以根据其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分为相邻空间单元、远距空间单元和隔离空间单元。

相邻空间单元通常指相互接壤或紧密相连的空间区域,如两个城市之间、两个湖泊之间;远距空间单元通常指相隔较远的空间区域,如两个大陆之间、两个国家之间;隔离空间单元通常指存在隔断或屏障的空间区域,如山脉、河流等。

三、空间单元的研究方法1. 空间单元的调查和测量研究空间单元通常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和测量工作,以获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地球空间信息学概论笔记

地球空间信息学概论笔记

地球空间信息学概论笔记
《地球空间信息学概论》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课程,以下是笔记:
1.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

3. GIS 的组成部分和功能,包括数据获取、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

4. GPS 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定位、导航和测量等。

5. RS 的原理和应用,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等。

6. 地球空间信息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农业、交通等。

7.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是指那些未经加工的事实,或对一种特定现象的客观描述。

人们为了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它是客观事物的性质、属性、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

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

形式有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图像、图表、声音等信息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的或所表述的客观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方式。

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数字工程:借鉴传统的工程化思想,运用数字工程技术对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供定性、定量分析,使空间概念延伸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是一种综合的新技术、新方法。

1.数据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包括哪些方面?数据属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输、可再生、可压缩等。

社会属性:是社会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资源,具有商业性、资源性、公用性、私密性等。

2.人类对数据的管理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数据的管理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2.空间信息基本特征包括哪3方面?空间性:表示了空间实体的地理位置、几何特性、实体间的拓扑关系时间性:又称时序性,空间实体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

非语义性:人们往往将表示实体位置信息的数据称为空间数据。

将表示实体性质、特征等的数据独立出来,单独作为属性数据保存。

从这个角度讲,空间数据是非语义的。

4.空间数据来源哪8个方面?1.地图数字化:直接数字化、扫描数字化优点:快捷有效,缺点:有数据不确定性,误差控制和质量控制2.实测数据:全站仪等野外实测优点:精度高,确定性好;缺点:外业劳动强度大。

3.试验数据:模拟地理实体或过程特征产生的数据。

表示在特定条件下的实际情况。

与实测数据结合使用。

4.遥感和GPS数据:将成为地球空间数据的主要信息源。

优点:快速解决:自动化和数据质量问题。

智能系统的应用和地学知识规则数据库的建立。

3S一体化5.理论推测与估算数据:不能通过其他方法获得时。

地球演化、地质过程、地貌演化、生物物种的分布和变迁、沙漠化进程等数据。

根据地理特征和过程规律推测。

短期内需要,又不能直接测量:如洪水淹没损失、地震影响区、灾害损失面积等采用有依据的估算法。

6.历史数据:历史文献中记录下来的。

在我国十分丰富,对建立序列地球空间数据很宝贵。

缺点:不确定性描述、错漏、重复、不系统、不规范需要根据各种专业和非专业背景知识加以修订。

7.统计普查数据:往往以非空间信息格式存在。

由具有空间位置概念的统计普查数据通过与空间位置关联或其他处理可以转化为地球空间数据。

普查比统计数据更准确全面。

转化为符合一定标准的空间数据是艰巨工程。

8.集成数据:由已有的空间数据经过合并、提取、布尔运算、过滤等操作得到的新数据。

集成数据由多种方法和类型,但操作应该基于可靠的地学相关知识。

5.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概念:场模型、要素模型、E-R图场模型:连续分布,布满整个空间的事物。

要素模型:独立分布,或与其他事物关联的方式。

实体(entity):现实世界的事物可以抽象为实体。

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单位,客观存在属性(attribute):实体的特征。

联系(relationship):实体间的关联。

现实世界向数字世界转换过程使用了哪些模型?各有什么特点?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用比较有效的、自然的语言来描述现实世界的实体及联系。

逻辑模型的作用:将概念世界的实体属性联系转换成信息世界的逻辑模型,设计子模式,对模式评价优化,同时要考虑数据转换过程中得一致性、完整性问题。

物理模型:解决实体数据的存储问题,包括数据类型、索引、约束等的定义。

概念:空间数据的地理基础,空间数据的地理基础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比例尺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提供变焦数据的处理能力,即随着观察范围的缩小,系统应提供类别更多,数量更大和细节更详细的信息1.地理纬度、天文纬度、地心纬度如何定义?地理经纬度: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的球面坐标。

经度:本地子午面同本初子午面的二面角;L纬度:本地法线同赤道面之间的线面角。

B天文经纬度: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球面坐标。

经度:当地铅垂线所在的南北方向的平面同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λ纬度: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φ地心纬度:点与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2.地图投影如何分类?按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3类:等角、等积、任意投影。

等距离投影是任意投影的一种。

按透视面的特征分类: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

同时还可以由投影面与地球轴向的相对位置将其分为正轴、斜轴、横轴投影。

又可根据投影面与椭球体的相交位置分为切投影和割投影。

按数学解析法球面与平面点之间的函数关系:伪方位投影、伪圆柱、伪圆锥和多圆锥投影。

3.地方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如何转换?直接转换法:计算地方坐标系和国家坐标系的转角α。

子午线收敛角。

已知地方原点的经纬度。

计算平移量x0,y0 ;坐标变换。

X国家=x0+x地方cos α+y地方sin α;y国家=y0-x地方sin α+y地方cos α;间接变换法即投影带变换地方直角坐标反解大地坐标;根据大地坐标正解高斯直角坐标。

4.北京54坐标和西安80坐标如何转换?54北京与80西安坐标系不同椭球参数间的转换,不严密,不存在全国统一转换参数。

七参数布尔莎模型。

x、y、z平移,旋转,尺度变化参数。

最远点小于30公里,三参数;x、y、z平移。

必须借助已知点在两坐标系中的坐标。

概念:空间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时空数据模型,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

对空间数据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1.空间关系包括几种?如何度量?基本度量关系:点点、点线、点面、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距离。

几何特征关系主要包括位置关系、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度量关系。

2.矢量与栅格数据特点对比分析?3.DEM有哪些表达方式?有哪些用途?规则格网模型、等高线模型、不规则三角网模型1)国家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2)工程建设与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土木工程、景观建筑与矿山工程、交通路线的规划与大坝选址);3)军事应用(虚拟战场等);4)地形分析(坡度图、坡向图、剖面图、辅助地貌分析、估计侵蚀和径流等)5)与GIS联合进行空间分析(作为背景叠加各种专题信息如土壤、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数据等,以进行显示与分析);6)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7)其他连续变化特征代替高程,DEM显示一些表面属性,如通行时间费用、人口、风景标志、污染状况、地下水位等。

4.Shape文件结构有几部分?一个ESRI的shape文件包括一个主文件,一个索引文件,和一个dBASE表。

5.何为空间索引机制?有哪些常用的空间索引?建立空间索引机制:格网型空间索引,四叉数空间索引,BSP树,R树和R+树,CELL树为便于空间目标的定位及各种空间数据操作,按要素或目标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来组织和存储数据的结构。

概念:全数字测图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全站仪为主要工具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将其与内业图形编辑系统结合,形成一套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制图全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测量制图系统GNSS、GN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缩写。

它有两个译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用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量测与识别,提取研究对象并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和语义信息的摄影测量。

1.全球GNSS的种类?分别有什么特征?GPS,GLONASS,Galileo,北斗2.全球遥感卫星有哪些系列?主要用途?1气象卫星系列:美国:TIROS、NOAA、GOES_E,W等中国:FY-1A…,FY-2日本:GMS俄罗斯:GOMES欧盟:METEOSAT-3印度:INSAT2地球资源卫星:美国:Landsat,EOS(TM,MSS,ETM+)法国:SPOT中国巴西:CBERS(20m5波段CCD,78m4波段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覆盖99.99%国土,涉及土地、森林、水、矿产、海洋、测绘等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灾害调查、监测评估等。

1:10万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制作和数据库更新,代替Landsat-5,SPOT-4,可以与Landsat-7,SPOT-5的全色波段数据融合。

美国:EOS(MODIS),对太阳辐射、大气、海洋和陆地进行综合观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研究,气候的季节和年际变换等监测研究。

3海洋卫星:4高分辨率卫星5雷达卫星3.遥感处理的基本流程?遥感波段选择;卫星影像读入;卫星影像处理技术:去噪、校正、影像融合、自动镶嵌和匀光、制作正射影像图;信息提取技术;矢量编辑与地图更新技术4.摄影测量处理相片的方法分几类?什么叫空中三角测量?按处理方法: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定义:大面积区域测量时,为了减少地面控制点的数量,发展了空中三角测量,用于同时处理3张以上像片的航带或区域,通过内定向、相对定向和模型连接,将所建立的立体模型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区域的整体模型,由此确立模型间的几何关系,这样只需少量的野外控制点,在室内进行控制点加密,求得加密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概念: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适用于不同应用的能力。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数据的可信度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可信度:精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有效性,唯一性可用度:时间性,可得性,满意度2.影响空间数据质量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空间现象自身的不稳定性,空间数据生产中的误差,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空间数据组织中产生的质量问题3.描述空间数据质量的元素包括哪些?数据质量元素分为两类:数据质量的定量元素和数据质量的非定量元素4.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点?定义,量度,分析,改进5.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包括哪些内容?1数据清洗:不完整的数据、错误的数据、重复的数据;2生产组织管理;3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任务、职责、权限,使各项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4建立“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5目标与效益关系评价(性价比),即区分数据处理的优先级;6监理机构设定。

第七章空间数据分析:以地理科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空间关联矩阵:网络中顶点与边的关联关系的一种描述n 顶点数,m 边数, 点集:V{v1,v2,……,vn},边集:E{ e1,e2,……em} j 是i 的起点,gij=1; j 与i 无关, gij=0; j 是i 的终点,gij=-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