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体验,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深刻
体验,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深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更加愿意学习与探索。
体验式教学成为了许多教师和学生推崇的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借助体验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深刻呢?体验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数学中,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体验,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和感受,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或实际情境向学生展示几何图形的属性和特点,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
体验式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其中。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数学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概念和规律,从而深刻理解。
通过参与性和合作性,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体验式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数学存在着一种抵触情绪,觉得数学很难、很枯燥。
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改变他们对数学的负面情绪。
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情感体验,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与探索,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体验式教学要注重真实性和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是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只有让学生深刻地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才能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体验式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周边环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生活性。
“望闻问切”,调动“多感官”学数学——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方法的再思考
教学·策略“望闻问切”,调动“多感官”学数学———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方法的再思考文|程金晶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难经》中提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这些看似和数学毫无关联的医学方法,却和数学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教学中,能选好内容,选对时机,选准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必将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望闻问切,如何实施?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在《友善用脑》一书提到“多感官教学法”,调动越多的感官,可以更多利用大脑通络,建立更多的神经连接。
刺激多感官可以建立深刻记忆,使记忆轻松存储下来。
(一)望———以视觉促量感提升“望”指向感官中的“视觉”。
数学学习中的“望”也就是观察、思考的第一步,观察物体、图形,明确特征,分析数量关系,为顺利解答做好铺垫。
【案例】苏教版新教材“分数的意义2”例题:为了布置黑板报,美术小组的同学各剪了一根粉彩带、黄彩带和蓝彩带。
如果以粉彩带作标准,黄彩带和蓝彩带各有多长?粉黄蓝教法1(出示图):师:你们能以粉彩带做标准,量出黄彩带有多长吗?每个小组的袋子里,老师都给你们准备了粉彩带的12,13,14和15,请你们先选,再量。
教法2(出示图):师:同学们请看图,猜一猜,如果以粉彩带为标准,黄彩带有多长?生1:我猜黄彩带大约是粉彩带的34。
生2:我猜黄彩带大约是粉彩带的23。
师:你是怎么猜的呢?生:很明显,黄彩带比粉彩带的一半要长,我就想着把粉彩带平均分成3份或4份,再和黄彩带比,不过为了准确,还要再把粉彩带折一下进行对比。
师:很有想法,那你们准备怎么验证呢?四人小组先讨论,再动手做一做。
【效果分析】小学数学书本中的“量”比比皆是,但很多教师却忽视了“量感”的培养,仅仅把量看成“单位名称”,或是只关注了单位间的进率与换算。
什么是“量感”呢?“量感”是一种“感受”,是指对物体饱满、充实的程度的感知。
教法1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材料,看似操作了,但仅停留在验证层面,学生拿着不同的彩带一一对比,缺乏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数学概念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理解数学知识,可以有效帮助他们“知其所以然”,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一、视觉感知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知方式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整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色彩深浅的差异来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颜色的深浅来理解整数的大小关系。
在教学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图形的展示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几何概念,比如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区别,可以通过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成相应形状,让学生观察比较。
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听觉感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
在教学数学公式时,可以通过朗读公式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和理解公式。
在做数学题时,可以口头解题,通过说出解题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还可以利用声音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比如通过音调的高低来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四、运动感知嗅觉是人们最敏感的感官之一,虽然在数学教学中很少用到嗅觉感知,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下,也可以通过嗅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可以在教学量的概念时,借助测量食物的重量和容积,让学生利用嗅觉来感知不同物体的重量和容积的差异,从而理解量的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但是在教学中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感官教学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知方式来认识、理解和探究数学知识,从而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
调动多种感官 实现有效教学
调动多种感官实现有效教学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有效教学呢?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 让学生充分动眼,看的有效数学教学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重点引导学生多种角度观察思考,促进看的有效。
比如:在观察小东家厨房墙面的规律时,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顺序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再加上课件的动态演示并总结墙面规律:像这样几个图形都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排列,就叫循环排列规律。
(先引导学生发现,然后动态演示课件,最后引导出循环排列规律),培养学生顺逆思维。
练习题的设计也注重了观察角度的不同:如“做一做、画一画”的练习,可同时出示两组不同方向的变化规律的图形,让学生充分观察找规律,促进其举一反三,提高思维的灵活变通性。
学生通过想象、再想象的活动,不断拓展思维空间,从中感受无限的数学思想,促进看的有效。
(二) 让学生充分动脑,思的有效本节课笔者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开启学生的思维。
课一开始,笔者首先激励学生:小冬家最近装修了房子,厨房的墙面和地面都很漂亮。
再用多媒体出示墙面图吸引学生看的兴趣,引导学生动脑观察,尤其是地转的颜色排列规律笔者只创设一组情境,其余三组让学生结合墙面规律充分动脑思考,猜想、验证,发展思维。
在练习题中则设计了学生们常吃的几种水果图、喜欢的小动物等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寻找规律。
找数字规律时,则创设了小东带来了几个数字朋友,使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起来,开启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这种感兴趣的情境中,情绪高涨,想象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思的有效。
(三) 让学生充分动口,说的有效大家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表现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让知识更加具体和可感知。
视觉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直观地理解问题;听觉教学通过听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逻辑;触觉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知识;而运动教学则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多感官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提高记忆和理解深度。
通过多感官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感官教学、知其所以然、视觉教学、听觉教学、触觉教学、运动教学、益处、改进。
1. 引言1.1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是指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等感官,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多感官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看、听、触摸和运动等方式来感受、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规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
2. 正文2.1 多感官教学的重要性多感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多感官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更加投入和专注。
通过使用多种感官来接受信息,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多感官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通过不同感官的刺激,学生可以更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思维,深入思考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眼、耳、手、口”多感官调动兴趣实现小学生数学有效学习
教育信息化数码世界 P .223“眼、耳、手、口”多感官调动兴趣实现小学生数学有效学习谢丽娜 江苏省苏州市勤惜实验小学校在这快节奏、大信息量时代,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值得所有数学教师深思。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好说、爱动等生理、心理特点,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眼、耳、手、口”多感官活动,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实现小学生数学有效学习。
1 创设媒体感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自身年龄及思维模式的限制,在实际课堂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喜欢动,对学习不感兴趣,从而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例如:在三年级学习《24时记时法》一课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短短的1分钟内体验了一天24小时,构建起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
课上,教师出示了一个钟面,利用多媒体演示时针从0时开始,1小时1小时的转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太阳升起、月亮落下,早上吃早餐、上学、中午午餐、下午活动、放学回家、晚上吃晚餐、做作业、睡觉,直至一天结束。
学生体验到一天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两圈,第一圈时针走过的0时到12时,就是24时记时法的0时到12时,第二圈时针走到1时的时候,是经过了12小时后的又一个小时,所以用24时记时法表示应该是13时,以此类推14时、15时、16时……学生从老师创设的媒体情境中体验一天24小时,在体验的过程中渐渐理解了24时记时法的记时方法。
2 创设操作实践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近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智慧都集中在手指尖上”。
儿童的认知是从动作思维开始,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
我们的教学就应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
例如:一年级上学期在学习9加几时,教师给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真正掌握“凑十法”这一简便的计算方法。
激发学生各种感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
新 《 小学数 学课 程标准》 也 指出 :
“ 学 生 学 习 应 当 是 一 个 生 动 活 泼 的 、主 动 的 和 富 有 个 性 的 过 程 。 除 接 受 学 习
师要为你准备几根小棒?接着 ,学生又
会 根 据 图 中所 画 解 决 数 学 问 题 。这 样 挂 图贯 穿 学 生 学 习 的全 过 程 ,不 仅 利 于学
一
说 :一个同学摆 了 3个五 角星……然后
根 据 学 生 的 发 言 。教 师提 出 假 设 :如 果 你 是 图 中的 学 生 。你 最想 摆 哪 幅 图? 老
样 ,都是绿 、蓝 、黄 、红 ;有 的说 形
状相同 :有 的说大小相 同:有 的说位 置
不 同 ;有 的说 风 车 的叶 子 方 向 不 同 ;有 的说 …… 教 师 在 学 生 的 回答 中 加 以 引 导 ,从 而 得 出 了多 种 判 断 旋 转 以 及 如 何
听 、喜欢 听的,每天都有一些新鲜 的东
西 进 入 自己 的耳 朵 ,这 样 扩 大 了 学 生 的
知识面 ,也促进学生合作学 习 ,同时促
进 学 生对 数 学 课 堂 的 向往 .对 数 学课 堂
时 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 学模式下 ,学 生只是 一 个倾 听者 .而且 只 听老 师 的 话 ,这样不但容易使学生感到乏 味,更 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甚至使个别 课堂上听不懂 的学生丧失学 习信心 。因 此 ,教师要 更新 观念 ,改 变教 学模 式 , 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 ,创设情境 ,让学
因 此 .我 们 一 线 教 师 要 充 分 利 用 媒 体 材
不到 的答 案 ,同 时也 让学 生从 小组 中 、 全班 中倾听不 同的看法 ,领 略他人 的想
(完整版)谈谈小学生多感官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谈谈小学生多感官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我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就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的:“学生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都需要在课堂活动中得到实现。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只有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才会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别样的导入唤起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是小学生最爱的活动之一,它集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游戏中学有所得,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例如,在教学“2和5的倍数特征”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高兴吗?下面我和同学们比赛一下,先由老师说一个数,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好吗?开始!师:同学们都能判断就是速度太慢了,我们换一下,由你们报数,不管是几位数,越大越好,老师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
下面来试试看,谁来报?师:刚才老师对大家所报的数之所以能很快地做出判断,并不是老师比你们聪明,而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一个小秘密,“想知道老师的秘密吗?”生:“想”师:“其实很简单,这个秘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你一定能像老师一样对答如流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在上述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在游戏中好奇、求胜的心理,深深地吸引学生,使他们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也就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2、故事导入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会一下子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为我们的课堂加一些调味料——童话故事,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有关0的加减法”时,教材提供了小朋友浇花的情景图,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这一情景不是很熟悉,吸引力不大。
例谈如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
例谈如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作者:顾建宏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4年第09期教学片断:师(出示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这2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生1:2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12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把这2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呢?生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还是12平方厘米。
师:到底是不是12平方厘米,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组合后的长方体。
(学生观察)生3:不是12平方厘米,应是10平方厘米,因为有2个面被遮盖在里面了。
师:现在给你们4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新的立方体,小组操作看看如何拼,并算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小组活动)生4:我把这4个小正方体排成一排,它的表面积就是(4×1+4×1+1×1)×2=18(平方厘米)。
生5:我也是将这4个小正方体排成一排的,发现被遮盖了6个面,所以长方体的表面积应是6×4-6=18(平方厘米)。
生6:我是把这4个小正方体两两堆在一起摆的,它的表面积是(2×2+2×1+2×1)×2=16(平方厘米)。
师:老师给你们8个小正方体,想一想,会有哪些摆法?表面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思考: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存在以下现象: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只要学生能把数学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就可以了,很少有教师过问学生是如何解答的;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更别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了;课堂上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往往只有大脑与小手,其他感官很少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从上述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要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1.学会用眼,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数学表象观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学生只有先学会如何观察,才能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感知数学表象,为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合理运用多种感官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合理运用多种感官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发表时间:2010-07-05T09:05:55.92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赵晓娟[导读]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
有效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赵晓娟(江都市油田第二小学,江苏江都 225265)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
有效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实施有效的教学。
那么,应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效率?可以试着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提升学生的视觉和知觉功能由于数学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与空间形式”,要想从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抽出这些“数与形”,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视知觉功能,去辨识,去记忆,去理解。
例如,在一年级的上学期第一单元教学中,教材编写都是生活实际中的“长短,大小,多少,轻重”等,这些体现着“数与形”的概念,学生通过辨识实际的物体,慢慢体验到它们“数量与形式”的不同,并学会以数学符号来表示它们。
视知觉能力不足的儿童,将很难体察出孕育于实际物体中的“数与形”。
因此若学生的视知觉能力不足,家长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视知觉功能。
那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视觉能力呢?基本策略是以运动为基础,多做视觉上的活动,这是最基本有效的方法。
二、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数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它是一种“文字兼数字与符号的结构”。
数学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都需要通过阅读才能了解。
譬如数字里就有“自然数,分数,小数,有理数,无理数”之别,学生必须清楚明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数学里还有许多符号,例如+,-,<,×,÷等,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则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无疑于跟读“天书”一样。
学生不仅需要一般的阅读能力来理解数学中的文字,而且还需要特殊的阅读能力来理解数学中的“数与符号”,所以家长经常会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数学成绩却未必好,原因即在此。
如何利用多感官教学法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如何利用多感官教学法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育工作者始终追求的目标。
多感官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妙地运用多感官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一、多感官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多感官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身体和大脑,使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听讲或阅读,而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多感官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适应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吸引力。
其次,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多感官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多感官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1、利用视觉刺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图片、图表、视频等视觉材料来辅助教学。
例如,在教授自然科学课程时,展示生动的动植物图片或相关的科普视频,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各种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展示优美的书法作品、精彩的插画等,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借助听觉引导音乐、故事、朗诵等听觉元素在教学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感基调。
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此外,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诵或角色扮演,通过声音的表达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鼓励触觉体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摆弄实物教具,如积木、计数器等,亲身体验数量的变化和运算的过程。
在美术课上,让学生触摸不同材质的纸张、画笔,感受它们的质感和特点,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多感官教学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多感官教学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多感官教学法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们运用多感官教学法,让数字和形状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当你进入这样的课堂,你会看到数字和形状仿佛有了生命一样,它们跳跃着,与学生们互动着。
首先,教师会用色彩丰富的卡片展示数字和几何形状。
比如,数字“1”可能是鲜艳的红色,而方形则是蓝色的。
这些色彩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还帮助他们更容易地区分和记忆不同的数学概念。
其次,教室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学玩具和教具。
学生们可以用小颜色块拼出数字,或者用木制几何形状拼成各种图案。
这些互动游戏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还通过触摸和操作增强了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除了视觉和触觉,听觉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们通过歌曲和韵律来教授数学。
例如,他们可能会唱一个关于数字顺序的歌曲,或者用韵律来演示如何快速数数。
这种音乐化的学习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让学习过程更加愉悦和动感。
此外,嗅觉和味觉也可以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尽管在课堂上不常见。
例如,用不同的水果来比较大小,或者通过糖果来理解加法和减法。
这种方法虽然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教学场景中能够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感。
总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和讲解。
通过多感官教学法,教师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当数字和形状变得生动和有趣时,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升,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感官参学习优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感官参与学习的优化策略皮亚杰认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需要经历从具体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形式操作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解读》也告诉我们:实践是学生发展的新动力,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情的实践,学生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经过同学的动手操作,近距离地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学习的效果也会不错。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感知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这是因为感知对象以复合刺激物居多,且有多种属性,需要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多种感知;多种感知功能发挥作用,可以在大脑内形成多通道的联系,既有助于感知的全面与精确,也有助于知觉印象的保持,从而促进思维与记忆。
此外,它也顺应了儿童好动的天性,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重视组织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以发挥多渠道感知的优势。
一、用手去探索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使学习活动生动活泼,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学生真正动手活动,在兴趣与求知欲的驱使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需要教师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数学课堂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比如,一年级学生在学10以内数的分合时,可以用小棒摆、分来感知数的组成,形成数感;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动手操作更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高年级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会停留在一维空间或二维空间的水平,这就要让学生动手去摸表面,体会图形的三维性,为学习表面积、体积提供知识准备。
这样,通过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用嘴去表达学生学习数学是从获取感性认识开始的。
数学知识的摄取,就是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去操作、去阅读各种有关数学内容的材料,去听取教师的解释、说明,以获得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从作用于感官的数学对象中摄取足够的信息输入头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运用多感官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运用多感官教学概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会说是前提,想是关键要素,“探”与“做”让“想”更具体、更可行。
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的内容是抽象的。
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历来都收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但大多都以算写为主的训练模式进行,而“说”却处于淡化的状态。
在二年级下册,教学有乘除、加减的混合运算的一节新授课中,授课教师紧紧围绕一句话“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强化训练,意义何在?学生学会了只是运算顺序,但为什么一定是先算乘除呢?学生茫然了,而偏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问题就原形毕露了。
新课依始,何不好好利用书本情景图?出示跷跷板乐园,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如,只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坐了4人,还有7人在等着……学生在描述这些数学信息,事实上让孩子经历一次逻辑梳理的过程,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无意识地把游玩的孩子分开了两部分,然后老师再抛出“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列式解决。
再抛出问题:“4×3+7”先算什么?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经过前面“说”的逻辑思维铺垫就可以知道先算出正在玩跷跷板有几人再加上没有玩的7人。
这样,引起知识矛盾,提出质疑,让学生对比算法,说出算理,运算顺序一目了然。
数学教学应引领学生从感性材料去理解概念、数量关系,对其进行判断、推理,达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说”的机会,对他们的“会说”多点鼓励,不断提高学生说的质量,让学生在“说”中道其所以然。
一、想——让学生联其所以然数学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多感官参与活动中,“想”是关键要素。
巴甫洛夫说过:“一切数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成。
”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联想,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运用多种感官 促进学生数学化学习
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数学化学习作者:解晶栾燕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9年第01期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有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硬币、盘秤、两袋盐、水果、奶、快餐面、豆子、大米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想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谁愿意来?(3名学生分别是胖、中、瘦。
)师:请你们3个互相背一背,然后说一说自己对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小明最重,小洋最轻。
生:我觉得小明比小周重。
生:我觉得小洋很轻。
师:看来,人是有轻有重的。
那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你在桌面上任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两只手掂一掂,然后说说你的感受。
(生掂物体,感知轻重。
)生:一袋盐和一袋奶比,盐比较重,奶比较轻。
生:一袋盐比一袋方便面重。
生:一块橡皮比一本字典轻很多。
2.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是有轻有重的。
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呢?生:我知道克、千克和吨。
生:我知道公斤和斤。
生:我还知道毫克。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
在这些单位中,毫克、克、千克和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
)[评析: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为接下来的探究性学习做好铺垫。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1. 引言1.1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是任何社会都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
教育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拓展视野,提升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挑战。
只有具备高质量的教育,个体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这些能力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应该重视并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提升教育质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字数:234】1.2 多感官教学的定义多感官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同时利用不同感官来接受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会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传达知识和概念,让学生在多个感官的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通过多感官教学,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听讲和看书来学习知识,还可以通过实践、触摸、观察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多方面感官,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多感官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感官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更灵活地运用知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1.3 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感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感官刺激来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感官教学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感官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课改的要求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
如何具体地把新课改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是一个值得每位小学老师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感官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
课改后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出现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就是我们教学的一大资源。
如何利用感官进行教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领悟:一,感官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爱说好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他们听课。
有的还被认为是患上了“多动症”,老挨老师批评,受家长责备。
他们上课时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一堂课下来有苦有累,从小便产生厌学情绪。
长此以往,便出现大面积的后进面,日积月累,也延误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我们教一年级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来说,将受益一辈子。
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你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页上都有那美丽可爱的图片。
在这些图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满脑都是小动物们的活动。
他们大部分人对这些动物有亲切感,并对它们产生很强的好奇心。
他们很爱听大人们跟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
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运用看图说故事的方式给学生上数学课。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感官参与学习的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感官参与学习的优化策略摘要: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教育话题,是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普遍关注和关心的话题。
浏览人类心理发展历程,人的学习能力是从模仿开始,身体中的多种感官参与甚至贯穿终身学习。
随着感官体验的不同,自然对事物的认知与学习效果也各有不同,让学生的身体各机能积极参与学习,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创新突出。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感官参与学习;优化策略引言:新课程标准公布以来,反复强调教学不能只是进行概念教学,知识浮于表面,要注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这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学习方法,同时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每一步都不是调动一个感官就可以完成的。
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思考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本文主要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感官参与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课堂环境在日常教学中,课堂环境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问题,然而,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同学们放松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因此,要想让同学们多感官参与学习,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被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趋于生活化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让数学课堂不再那么枯燥。
将数学知识点具体化,让它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也达到了多感官参与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生活的实例,让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的,同时教师在准备课程时,可以寻找一些典型的图形在上课时进行展示,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让同学们总结这些图形都有哪些特点?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举手发言,随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些图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用一条直线分成两边,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对称,通过这样联系生活来创造一个问题情境,并且解答,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1]。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多种感官并用的尝试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多种感官并用的尝试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公民应具有的数学能力有其丰富的内涵:实验观察、信息获取、数据处理、模式抽象、合情推理、预测猜想、逻辑证明、探究创造……新课程中有大量的题材都源于实际生活,这就需要我们挖掘好,利用好。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愉快地学。
很多的低段数学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活动不够重视,甚至会扼杀孩子好动的天性。
产生这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怕不能完成教学计划。
怕给课堂管理带来不便。
受环境、设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虽然让孩子动了会带来诸多的不便,但不让孩子动更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不足。
如:动手能力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在学习上往往机械记忆等等。
鉴于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摸一摸,摆一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
那么是怎样的摸摸摆摆,就让我们从下面一些成功的范例中寻找答案吧。
一、多种感官并用实施于课堂教学前奏导入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上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一个着眼点。
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为了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我为每个学生准备9个纸盘和苹果,课上做分苹果的游戏:第一步,让学生把9个苹果放在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自己决定。
要求每盘放的苹果要一样多,看可以分几盘?第二步,9个苹果2个一盘怎么分?9个苹果4个一盘怎么分?9个苹果5个一盘怎么分?9个苹果6个一盘怎么分?教师从中抓住学生分不完的情况,指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平均分一些东西,不一定都能分完,分不完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心理学表明:人们首先是利用感性的材料进行思维。
孩子们在接受前人总结的时,也要充分运用感觉器官,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材料。
然后,由感知到表象,在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认识。
而且由于低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注意力不易集中,稳定,以无意注意为主,也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作者:陈雪欢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52期
【摘要】我们的数学教学应给予学生什么?单纯的解题方法、步骤,还是更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探究过程?很多教师只停留在让学生“知其然”的层面,忽略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数学的本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感官教学;知其所以然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这样对她的妈妈说:“妈妈,我实话告诉你吧,我虽然数学能考得很高分,所有题都做对,但我是不懂、不明白的。
”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教为了什么?”为了分数,还是为了“懂”。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给予学生什么?单纯的解题方法、步骤?还是更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探究过程?很多教师只停留在让学生“知其然”的层面,忽略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对学科的认识基本始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而将这些感性信息进行整理、归纳以找到规律,从而进一步推演、简化、概括化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多感官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原因过程,了解数学的本质。
一、说——让学生道其所以然
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的内容是抽象的。
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历来都收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但大多都以算写为主的训练模式进行,而“说”却处于淡化的状态。
在二年级下册,教学有乘除、加减的混合运算的一节新授课中,授课教师紧紧围绕一句话“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强化训练,意义何在?学生学会了只是运算顺序,但为什么一定是先算乘除呢?学生茫然了,而偏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问题就原形毕露了。
新课依始,何不好好利用书本情景图?出示跷跷板乐园,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如,只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坐了4人,还有7人在等着……学生在描述这些数学信息,事实上让孩子经历一次逻辑梳理的过程,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无意识地把游玩的孩子分开了两部分,然后老师再抛出“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列式解决。
再抛出问
题:“4×3+7”先算什么?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经过前面“说”的逻辑思维铺垫就可以知道先算出正在玩跷跷板有几人再加上没有玩的7人。
这样,引起知识矛盾,提出质疑,让学生对比算法,说出算理,运算顺序一目了然。
数学教学应引领学生从感性材料去理解概念、数量关系,对其进行判断、推理,达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说”的机会,对他们的“会说”多点鼓励,不断提高学生说的质量,让学生在“说”中道其所以然。
二、想——让学生联其所以然
数学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多感官参与活动中,“想”是关键要素。
巴甫洛夫说过:“一切数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成。
”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联想,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计算(下文简称类型①)这类型算式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改写成+。
在讲解时,出示(类型②)形式的算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联想:有a个苹果和b个雪梨的和作为总数,平均分给c名学生,可以先把苹果a个先平均分,在把雪梨b个平均分,故可以变式为+。
然而,在类型①的算式中,只有a是总数的角色,联想有a个苹果,平均分给b名男生和c名女生,如果把括号拆开,先把a个苹果平均分给了b名男生,已经全部分完了,还能再分给女生吗?学生通过展开对比联想,探索了数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
既活跃了学生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想,更全面,更具可行性,也更接地气。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比较多的计量单位:重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学生比较容易混淆。
特别对于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的互换,学生更是懵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
高级单位就好像是一个大大的包子,吃一个就饱了,如果要换成小小的包子,吃一个能饱吗?不能,要吃好多个才能饱。
这样的联想,能让学生形象地理解高级单位带一个比较小的数量,转换成低级单位就带着一个比较大的数量,反之同理。
类比联想,往往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探——让学生悟其所以然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才是最根本的。
只停留在知识或方法的表层,单靠形式化、强化训练的教学,最后只能徒劳无功。
例如,在解决“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
3号选手共抢答16题,最后得分16分。
”这一鸡兔同笼的相关问题时,学生会出现的情况。
问题出现在哪里?反思很多教师的教学,都只关注于“假设法”“比差公式”的直接、便捷,却忽略了最原始的“列表法”。
如何让学生彻底掌握“鸡兔同笼”的奥秘之处?关键在于让他们经历探的过程。
如,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
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学生按照顺序列表试一试。
在学生列表进行探究时,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每减少一只鸡,增加一只兔,脚的只数就增加2。
当解决数据更大的鸡兔同笼问题时,也就可以根据例题探究出的规律对列表的数据进行调整。
如,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在不断探索、调整表内数据时,学生发现,脚少了n个“2”,鸡的只数就相应地减少n只。
“假设法”“比差公式”也就顺其诞生:94-70=24(只),24÷2=12(只),35-12=23(只)。
回头再看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
3号选手共抢答16题,最后得分16分。
”学生经历了列表探究規律的过程,就能很直观地发现,每减少1题答对的题目,增加一题答错的,得分事实上减少了16分,而不是4分。
144分与16分之间相差128分,(题),15-8=7(题)。
与固定模式、限制思维的“假设法”“比差公式”相比,“列表法”更是解决鸡兔同笼相关问题的根。
又如,在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对于“余数比除数小”,很多老师只通过几条寥寥无几的算式,就让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
确实,学生已经知道了“余数比除数小”,但“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学生对新课的难点只停留在了表面的认知层面。
如何让学生经历、感受、发现,悟出“余数比除数小”。
课堂上,我们需要适时地设计合作探究的活动:同桌合作,用小棒摆正方形,分别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按順序依次摆下去。
把每一次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记录卡上。
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操作、观察、直观对比,学生发现余数总是1、2、3,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因为余数凑齐了4根小棒(如右图),就又可以再拼一个正方形了,学生从“探”中悟出了结论: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我们要紧紧围绕“探索”这一主线,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
四、做——让学生验其所以然
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
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都参与其中的学习活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在“空间与几何”的新授课上,发现图形的特点,推导相关公式时,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用绕绳法、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
经过动手操作,对圆周长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在往后解决车轮滚动行走的路程、餐桌能坐几人等实际问题时就能抽象出是求圆的周长。
课前,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不同大小的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测量篮球场中心圆的直径和周长。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小则直径为1cm、大则直径为290cm的圆,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在3倍多一点点的范围之间。
学生对于“圆周率”的统一
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建立了学习自,原来他们经历着数学家所经历的“做”的过程,验证着数学家的猜想。
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单凭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圆偶数等分在拼成长方形的过程是不足够的。
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偶数等分再剪开重组成熟悉的图形。
学生亲身经历把“面积”剪拼的过程,深刻体会到重组图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
偶数等分的份数越多,所重组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能初步地感受和体会极限思想。
另外,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可操作性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如六年级上册的综合与实践课《确定起跑线》,教师可以设计成验证学校跑道的起跑线设计是否合理的操作验证课。
指导生活实践,实现学习数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宗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会说是前提,想是关键要素,“探”与“做”让“想”更具体、更可行。
参考文献:
[1]崔育媚.多感官参与让数学教学更有效[J].广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