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资源交换平台解决方案v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cd0cb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f.png)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览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要求 (4)1.3 文档结构 (6)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概述 (7)2.1 平台定义 (8)2.2 功能定位 (9)2.3 架构设计 (10)三、需求分析 (11)3.1 政务数据来源分析 (13)3.2 数据共享需求分析 (14)3.3 数据交换需求分析 (15)3.4 性能与可靠性需求分析 (16)四、平台架构 (17)4.1 总体架构 (19)4.2 分层架构 (20)4.3 系统组件 (21)4.4 数据流 (22)五、功能实现 (24)5.1 数据采集与整合 (25)5.2 数据存储与管理 (27)5.3 数据交换与路由 (28)5.4 数据清洗与标准化 (28)5.5 安全与隐私保护 (29)5.6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31)六、技术实现 (32)6.1 技术选型 (34)6.2 开发环境搭建 (35)6.3 编码规范与测试策略 (36)6.4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38)七、平台部署与实施 (39)7.1 部署模式选择 (40)7.2 安装与配置步骤 (41)7.3 数据迁移策略 (42)7.4 实施团队组建与培训 (43)八、平台运行与维护 (44)8.1 运行监控与日志管理 (45)8.2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46)8.3 安全性与故障处理 (47)8.4 定期评估与优化 (49)九、案例分析 (50)9.1 国内外成功案例介绍 (52)9.2 案例对比与借鉴 (53)9.3 成功因素总结 (55)十、未来展望 (56)10.1 发展趋势 (57)10.2 新技术与新应用 (58)10.3 政策建议与展望 (60)一、内容概览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优化行政效率的关键基础设施。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灵活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环境,以满足政府部门间的数据交流与业务协同需求。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资源交换平台解决方案v1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资源交换平台解决方案v1](https://img.taocdn.com/s3/m/121c790dbb68a98271fefae2.png)
1方案概要本方案主要描述湖南省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要求而制作的。
方案充分结合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标准制订,针对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的具体需求,利用Java EE应用开发技术、Webservice技术等,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
方案共分为8章,其中:第2章,项目背景,主要描述本项目的整体应用背景第3章,需求分析,项目总体实施需求以及各个部分的需求进行了描述第4章,总体设计,针对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详细说明了整个应用系统的架构以及各个应用子模块的功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应用流程。
第5、6、7章,分别对目录体系管理平台、交换体系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库建设等应用系统进行了设计。
第8章,对部门应用系统对接方式进行了设计。
2项目背景2.1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之一,以政务信息资源为基础,依托技术总体架构,通过提供目录服务,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作为基础设施与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相对独立,其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的定位如图2-1所示。
图2-1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定位依托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通过构建覆盖中央、省、市、县的多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总体架构,形成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共享模式,提供全国范围内跨部门、跨地区的普遍信息共享,方便用户发现、定位和共享多种形态的政务信息资源,支持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中心之间通过互访接口实现互联互通。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以支持跨部门业务协同为目的,实现部门间横向按需信息交换与共享,满足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
围绕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以部门业务信息为基础,确定部门间交换信息指标及信息交换流程,实现不同部门异构应用系统间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a3e7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e.png)
数据加密存储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即使数据被非法获取, 也无法被轻易解密和利用 。
数据存储安全
存储设备安全
确保存储设备的安全,对存储设备进行物理 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窃取。
数据备份与恢复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 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丢失。
数据存储加密
对存储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存储 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提高风控和授信能力。
征信数据共享
02
平台支持各类征信机构的数据共享,促进征信行业的健康发展
。
跨境金融数据交换
03
平台支持跨境金融数据的安全、高效交换,促进国际金融合作
。
其他领域的数据共享交换
01
02
03
医疗数据共享
平台支持医疗机构之间的 数据共享,促进医疗行业 的协同发展。
教育数据共享
平台支持教育机构之间的 数据共享,提升教育教学 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企业各部门可以快速 获取所需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供应链数据共享
平台支持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数据共享 ,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率。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帮助企业进行数据驱动的决策。
金融数据共享交换
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
01
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金融机构可以获取更全面的金融数据
根据技术架构
可分为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基于传统架 构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03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的概述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实现不同组织或机构之间数据共享 和交换的系统。
该解决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交换方式,以促进跨组 织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2023-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设计方案V2-1
![2023-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设计方案V2-1](https://img.taocdn.com/s3/m/b92f01d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a.png)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设计方案V2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数据的管理、共享和交换已成为许多地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本文将从功能设计方案V2的角度,分步骤介绍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功能设计。
1、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指在政府的管理下,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到各级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等。
在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之前,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确保政务数据的安全和合法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协议,以便平台上的不同数据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
2、政务数据的采集和整合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需要集成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实现统一采集和整合,便于之后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同时,还要制定数据加密和安全访问控制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政务数据采集和整合的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涉及到政府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3、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和交换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最主要功能是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数据,也可以从平台上获取其他政府部门的数据。
共享和交换的数据包括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公共安全等各方面的信息,便于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管理。
同时,平台还需提供开发接口供业务系统进行接入,为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4、政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政务数据不仅要共享和交换,还要进行分析和利用。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对政务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政务数据分析和利用的功能是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
总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功能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政府在建立平台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调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标准。
同时,平台上的政务数据采集、整合、共享、交换和分析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个政府部门的协作和共同努力。
云环境下政府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方案设计
![云环境下政府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8f929c680203d8ce2f2478.png)
据库类型, 可自 动生成和创建数据库接 口表 、 主键及
索引, 并 支持 批量 处理 功 能 。同时 , 提供 对非 结 构化 数据 和大 字段 数据 的处理 功能 。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系统支撑层主要 由数据采 集系统 、 数据服务交换总线 、 交换管理服务 、 接人服
二是适配服务 :提供 E x c e l 、 P D F 和文本文件解 析适配及 J M s 消息系统适配功能。 三是数据库发送 、接收适配器 :支持 O r a c l e 、
D B 2 、 M S S Q L S e r v e r 、 S y b a s e 、 M y S Q L等多 种 主 流数
业 服 务 总线 ( E S B ) , 以及 从 企业 服 务 总 线 获取 数 据
并存储到各业务系统共享数据库的功能。适配服务
还 可 实现 子平 台业 务数 据库 与子平 台共享 数据 库 之 间的数 据交 换桥 接 功能 。
放及设置前置采集系统等三种方式。 ( 1 )平 台对接是指针对已有业务系统类型在数 据交换与共享平 台上开发数据交换接 口,实现业务 系统、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数据交换和调用。 ( 2 )开放数据库是指委办局业务系统可以对数 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开放其数据库以实现数据的快速 调用 ,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对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及
台到平台公共数据库 ) 和共享接人( 人 服 务 提供 可视 化 配 置 与管 理, 支持 多种 接人 方式 。
( 1 ) 接人 方式
用系统发送请求或接收响应的功能。
( 3 ) 触发 模块
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对各种接人数据的传送触 发模式有三种 , 分别是数据库触发模式 、 数据库轮询 触发模式 以及 目录监听触发模式。数据库触发模式 指 目标数据库中任何数据变化均可触发平台数据采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e62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7.png)
第一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1.1 平台建设背景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 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 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 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 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 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 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 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 信息交互共享困难, 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
为了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 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宇思公司要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主要目的是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 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灵活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加强信息资源管理, 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 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 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1.2 要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要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式, 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 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 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 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同时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能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 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 在安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多系统共享;要求数据交换平台节点服务器适配器的可视化配置功能, 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快速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为各种应用和决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
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 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 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等)、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常规文件(word、excel、pdf)等各种格式, 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
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解决方案精品PPT课件
![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解决方案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cd1046dd88d0d233d46afd.png)
1、全新的资源视图 2、智能感知搜索 3、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4、资源所见即所得 5、资源业务一张网
18
3、平台特点 资源目录
1、全新的资源视图 2、智能感知搜索 3、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4、资源所见即所得 5、资源业务一张网
19
3、平台特点 资源目录
1、全新的资源视图 2、智能感知搜索 3、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4、资源所见即所得 5、资源业务一张网
14
3、平台特点 交换平台
15
3、平台特点 资源目录
1、全新的资源视图 2、智能感知搜索 3、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4、资源所见即所得 5、资源业务一张网
16
3、平台特点 资源目录
1、全新的资源视图 2、智能感知搜索 3、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4、资源所见即所得 5、资源业务一张网
17
3、平台特点 资源目录
E单位
A单位
B单位
数据交换平台
B单位
D单位
C单位
D单位
E单位
26
4、应用场景
系统1: 姓名:张三 身份证:4631213 性别:男 地址:海口市国贸大道
数据整合
性别代码维度
地址代码维度
系统2: 姓名:ZHANG SAN 证件号码:4631213 性别:M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国贸大道
系统3: 姓名:张 三 护照号:123456 性别:1 地址:龙华区国贸大道
20
3、平台特点 数据整合的能力
21
3、平台特点 数据挖掘能力
往年入学信息 户籍信息 居住信息
父母社保信息 出生信息
挖掘分析
单位:万人
海口地区小学入学情况预测分析
2
1.5
1
0.5
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23-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V2-1
![2023-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V2-1](https://img.taocdn.com/s3/m/c7c6e35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7.png)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V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务数据的积累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一项严肃的问题。
面对政务数据海量、多样的特征,政府部门亟需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作为数据管理的突破口。
本文将针对“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V2”展开论述。
1.平台建设的要求与目标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V2的建设目标是在加强数据的安全保密性、高效性和便利性的前提下,推进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的交换共享工作。
平台建设应具有可靠性高、容错性强、安全性好等多方面的技术特征,需与各地政务单位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接口,实现政务数据的全面互联互通。
2.平台建设的技术原理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V2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OAUTH2协议实现对平台数据资源的授权管理和访问控制;二是运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技术实现数据的分布式管理和备份;三是通过负载均衡技术保证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四是借助高级安全管理技术来实现平台数据的安全性监控和风险控制。
3.平台建设的实施步骤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V2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一是确定平台开发设计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对系统的需求调查和分析,挖掘潜在的政务数据交换需求;三是平台技术架构的设计与开发,包括数据资源接口的规划和实现、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的选用和实施等;四是对平台系统的实际结果进行测试和评价;五是发布和推广平台系统,并对平台
进行不断升级完善。
综上所述,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V2的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化的工程,在具体实现上需要积极解决技术和安全难点,同时重视与政务单位的协同配合。
只有通过精心策划和实施,才能助力数据管理与利用的高效化,为建设数字政府体系做出积极的贡献。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3d82f55270722192ef77a.png)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编写单位:北京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XXX编写人:XXX提交日期:二○一四年三月变更记录* A–增加的M–改进的D–删减的目录第一章概述 (5)1.1平台建设背景 (5)1.2应用场景 (6)1.3术语介绍 (7)1.4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 (9)第二章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分析 (10)2.1必要性分析 (10)2.2可行性分析 (10)2.3效益分析 (10)第三章建设目标、思路及原则 (11)3.1建设目标 (11)3.2建设思路 (11)3.3建设原则 (11)第四章关键问题解析 (12)4.1数据交换平台能解决什么问题 (12)4.2数据交换平台与业务应用的关系 (12)4.3数据交换平台无法解决实时性的业务需求 (12)第五章总体设计 (13)5.1系统总体结构 (13)5.2系统逻辑结构 (13)5.3系统物理结构 (14)第六章数据交换平台功能设计 (15)6.1交换中心管理系统 (15)6.2接入管理系统 (16)6.3交换前置子系统 (18)6.4交换桥接子系统 (19)6.5运行监控平台 (20)6.6系统管理 (21)第七章交换平台安全设计 (23)7.1威胁与风险分析 (23)7.2安全需求分析 (23)7.3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设计 (24)7.4数字证书认证 (25)7.5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保障 (25)第八章数据交换中间件选型 (26)8.1数据交换中间件技术要求 (26)8.2东方通中间件介绍 (28)8.3易达讯中间件介绍 (28)第九章本期主题应用开发 (29)第十章后续主题应用开发及拓展 (30)10.1政务资源目录管理系统 (30)10.2基础信息库 (30)10.3领导决策支持系统 (30)10.4网上联合/协同审批 (30)10.5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 (30)第一章概述1.1 平台建设背景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63d3484868762cbaed539.png)
平台前置层是跨地区、跨部门、跨 层级共享交换的政务信息数据前置 区域,承担着整个平台对外服务, 包括数据库、FTP、消息队列、在 线/离线上传、Rest Api、Web浏 览等交换方式
由资源目录平台和交换平台构成。 为信息定向交换传输和形成基础信 息资源库提供支撑
提供消息中间件、ESB、ETL、调度 等工具,实现接口封装、数据抽取 、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关联 、数据比对等功能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建设背景 平台架构 平台功能 应用场景 实施步骤 典型案例
建设背景
政策背景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
政策指引
管理制度
行动纲领 指导规范 任务安排
政务信息共享开放
示范应用
提高行政效率
放管服
功能介绍-核心平台建设-数据采集子平台 2
建设内容
(1)异构数据接入需求 能够实现对各部门异构数据源进行适配,完成各类型数据采集。 能够针对常见的数据库、文件等进行适配转换,支持结构化数据和非 结构化数据交换,可进行多种对接,实现系统接入、数据采集。
(2)灵活的数据交换需求 满足各部门的数据资源交换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数据交换服务; 供需关系匹配模式: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数据交 换匹配模式; 交换方向:提供支持单向、双向的数据交换方式; 数据内容:支持全量交换和增量数据交换; 运行模式:支持自动运行和手工控制运行方式; 交互模式:支持主动交换和被动交换; 交换时效性:支持实时交换、定时交换、周期性交换等模式。
等技术,为两个或更多异构系统之间数据共享交换提
数据库
供运行框架和功能实现,是实现系统互连互通、数据
最新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最新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717a49700abb68a882fb2c.png)
方案最新互联网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 (1)2 内容概要 (1)3 适用范围 (1)第二章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1 市共享交换平台定义 (2)2 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第三章对接总体流程 (4)1 准备阶段 (4)2 登记阶段 (5)3 对接阶段 (6)3.1 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6)3.2 应用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6)3.3 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7)3.4 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7)3.5 不同对接模式对比说明 (7)4 运维阶段 (12)第四章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13)第一步:注册目录管理节点,实现与市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 (13)第二步:获取目录服务或注册核心元数据 (15)第五章应用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16)第一步:注册应用系统,获取平台服务 (16)第二步:利用平台服务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18)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18)2)信息交换 (19)3)为其他部门用户提供应用系统访问服务 (21)第六章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24)第一步:建设本部门前置交换节点,获取平台服务 (24)第二步:利用平台服务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26)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26)2)信息交换 (28)第七章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31)第一步:注册部门平台节点 (31)第二步:通过接口方式获取服务 (33)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33)2)信息交换 (34)附件 (36)附件一:市共享交换平台业务流程图 (36)附件二:部门所需填写的申请表格 (43)附件三:实施建议方案及工作单 (44)附件四:前置交换节点服务器参考配置 (45)附件五:名词解释 (45)第一章总则1 目的为促进xxx 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规范各部门共享交换节点与xxx 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以下简称市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方便各部门获得市共享交换平台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按照中共xxx 市委办公厅、x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若干意见》(京办发[2005]33 号)有关精神,依据《xxx 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规划》和《xxx 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e4a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a.png)
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数据交换平台是指为不同组织或系统之间提供数据交换和共享服务的平台。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数据交换平台在企业和组织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关键需求:数据安全、数据集成、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共享。
首先,数据安全是任何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的首要考虑因素。
数据安全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使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措施来实现。
此外,备份和恢复功能也是重要的数据安全措施,以防止数据丢失。
第三,数据可视化是指将数据转换成易于理解和分析的可视化形式。
数据可视化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图表、图形和仪表板来实现。
这些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数据可视化还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共享数据和见解。
最后,数据共享是指将数据与他人共享,以促进合作和合作。
数据共享可以通过使用数据交换协议和标准来实现。
这些协议和标准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安全、高效和一致的交换。
数据共享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强大的合作网络,并从合作伙伴和供应链中获得更好的洞察力。
基于以上的需求,一个完整的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1.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功能。
此外,还需要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防止数据丢失。
2.数据集成:包括ETL工具和技术,用于从不同数据源中提取、转换和加载数据。
此外,还需要实现数据清洗和数据质量管理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数据可视化:包括图表、图形和仪表板等可视化工具和技术,用于将数据转换成易于理解和分析的形式。
此外,还需要提供自定义报表和分析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数据共享:包括数据交换协议和标准,以确保安全、高效和一致的数据交换。
此外,还需要提供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功能,以促进合作和合作。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必须满足数据安全、数据集成、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共享等关键需求。
智慧政务云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智慧政务云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d387abb4cf7ec4bfed068.png)
智慧政务云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设计方案目录第1章、前言 (3)1.5、项目设计原则 (3)1.5.1、统一建设 (3)1.5.2、相对独立 (3)1.5.3、共建共享 (3)1.5.4、安全可靠 (3)1.6、建设思路 (4)1.6.1、需求驱动 (4)1.6.2、标准先行 (4)1.6.3、围绕数据 (4)1.6.4、逐步扩展 (4)第2章、应用支撑软件设计 (5)2.1、总体设计 (6)5.1.1、总体架构设计 (6)5.1.2、技术架构设计 (7)2.2、关键技术特性 (7)2.3、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设计 (8)5.3.1、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设计及功能要求 (9)5.3.3.1、设计要求 (9)5.3.3.2、数据共享交换业务需求分析 (10)5.3.3.3、数据共享交换详细功能需求流程分析 (12)5.3.3.4、具体功能要求 (13)5.3.3.5、数据接口系统的功能要求 (14)5.3.3.6、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扩展 (15)5.3.3.7、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基本信息类要求 (15)5.3.3.9、数据交换的实现机制 (15)5.3.2、数据交换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16)5.3.3、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器端设计 (18)5.3.3.1、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器体系结构设计-可扩展可管理的体系架构 (18)5.3.3.2、详细模块设计 (20)5.3.4、数据接口系统设计 (50)5.3.4.1、结构和主要功能设计 (51)5.3.4.2、数据接口系统:适配器设计(Adapter) (52)5.3.4.3、业务系统与数据接口系统的集成方式 (73)5.3.5、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扩展设计 (74)5.3.5.1、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扩展 (74)5.3.5.3、对并联审批系统的支持规划 (81)5.3.5.2、对公共服务中心的支持规划 (82)第1章、前言1.5、项目设计原则1.5.1、统一建设数据中心必须统一规范建设。
政府行业政务云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方案
![政府行业政务云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ec985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0.png)
行业政务云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目标 (3)1.1 项目背景 (3)1.2 建设目标 (3)第二章:政务云平台架构设计 (4)2.1 总体架构设计 (4)2.2 硬件设施设计 (4)2.3 软件系统设计 (5)第三章:数据资源规划与管理 (5)3.1 数据资源规划 (5)3.1.1 规划目标 (5)3.1.2 规划内容 (5)3.2 数据资源管理 (6)3.2.1 管理原则 (6)3.2.2 管理体系 (6)3.2.3 管理措施 (6)3.3 数据质量管理 (6)3.3.1 质量标准 (6)3.3.2 质量控制 (7)3.3.3 质量评估 (7)第四章:数据共享机制 (7)4.1 数据共享原则 (7)4.1.1 合法性原则 (7)4.1.2 安全性原则 (7)4.1.3 可靠性原则 (7)4.1.4 公平性原则 (8)4.1.5 互惠性原则 (8)4.2 数据共享流程 (8)4.2.1 数据梳理 (8)4.2.2 数据清洗 (8)4.2.3 数据分类 (8)4.2.4 数据共享目录编制 (8)4.2.5 数据共享申请与审核 (8)4.2.6 数据共享实施与监督 (8)4.2.7 数据共享效果评估 (8)4.3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8)4.3.1 平台架构 (8)4.3.2 平台功能 (9)4.3.3 技术支撑 (9)4.3.4 安全保障 (9)4.3.5 人员培训与运维 (9)第五章:信息安全保障 (9)5.1.1 安全策略制定 (9)5.1.2 安全策略执行 (9)5.1.3 安全策略评估与优化 (10)5.2 信息安全防护 (10)5.2.1 防火墙设置 (10)5.2.2 入侵检测与防护 (10)5.2.3 数据加密 (10)5.2.4 安全漏洞修复 (10)5.3 信息安全审计 (10)5.3.1 审计策略制定 (10)5.3.2 审计实施 (10)5.3.3 审计结果处理 (10)5.3.4 审计报告编制 (10)第六章:政务云平台运维管理 (10)6.1 运维管理体系 (10)6.1.1 组织架构 (11)6.1.2 制度建设 (11)6.1.3 流程管理 (11)6.1.4 质量管理 (11)6.2 运维人员培训 (11)6.2.1 培训计划 (11)6.2.2 培训内容 (11)6.2.3 培训方式 (11)6.2.4 培训考核 (11)6.3 运维工具与平台 (11)6.3.1 运维工具 (11)6.3.2 运维平台 (12)第七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2)7.1 项目实施计划 (12)7.2 项目推进策略 (13)7.3 项目监督与评估 (13)第八章:政务云平台应用场景 (13)8.1 政务应用场景 (13)8.1.1 电子政务 (14)8.1.2 政务大数据 (14)8.2 社会应用场景 (14)8.2.1 城市管理 (14)8.2.2 公共服务 (14)8.3 创新应用场景 (15)8.3.1 智能制造 (15)8.3.2 人工智能 (15)第九章: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15)9.1 政策法规保障 (15)9.1.2 政策法规制定 (15)9.1.3 政策法规实施 (16)9.2 标准规范制定 (16)9.2.1 标准规范概述 (16)9.2.2 标准规范制定原则 (16)9.2.3 标准规范内容 (16)9.3 政策宣传与培训 (17)9.3.1 政策宣传 (17)9.3.2 培训工作 (17)9.3.3 培训内容 (17)第十章:项目效益与展望 (17)10.1 项目经济效益 (17)10.2 项目社会效益 (18)10.3 项目发展展望 (18)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目标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代表,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0fe8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c.png)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内容综述 (3)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与意义 (4)1.3 文档范围与目标 (5)二、需求分析 (6)2.1 组织架构与角色定义 (7)2.2 数据交换需求 (9)2.3 数据共享需求 (10)2.4 系统平台功能需求 (11)三、技术架构设计 (12)3.1 总体架构 (13)3.2 技术选型 (15)3.2.1 数据库技术 (16)3.2.2 中间件技术 (18)3.2.3 安全技术 (19)3.3 系统平台模块划分 (20)四、功能设计 (21)4.1 数据采集与整合模块 (23)4.2 数据交换模块 (24)4.3 数据共享模块 (26)4.4 管理与监控模块 (28)五、数据库设计 (29)5.1 数据字典 (30)5.2 表结构设计 (31)5.3 关系数据库设计 (33)5.4 非关系数据库设计 (34)六、接口设计 (36)6.1 数据接口设计 (37)6.2 应用接口设计 (39)6.3 API设计规范 (40)七、安全策略 (42)7.1 数据加密与解密 (43)7.2 权限管理 (44)7.3 日志审计 (45)7.4 安全防护措施 (46)八、项目实施计划 (48)8.1 项目阶段划分 (49)8.2 任务分配与时间节点 (49)8.3 项目风险管理 (50)九、预算与成本分析 (52)9.1 软硬件采购成本 (53)9.2 开发与实施成本 (55)9.3 运维与培训成本 (56)9.4 预期效益分析 (58)十、总结与展望 (59)10.1 方案总结 (61)10.2 发展前景 (62)10.3 后续工作建议 (63)一、内容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交换与共享已成为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手段。
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标准不统一,严重制约了数据的流通与共享。
建设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对于提升数据价值、推动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V2-1
![2023-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V2-1](https://img.taocdn.com/s3/m/b276233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7.png)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V2随着中国互联网和国内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务数据被数字化,并积累在了政府系统中。
这些数据可以为政府、公众和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共享政务数据资源,建设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成为了现阶段重要的任务。
一、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的意义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于政府和社会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能够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政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可以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更准确、全面和实时的政务信息,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和提高服务水平。
最后,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政府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政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防范各种安全风险。
二、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V2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定政务大数据管理规范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的第一步是制定政务大数据管理规范,明确政务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共享和使用要求。
政务大数据管理规范应包括政务大数据分类管理、政务大数据采集标准、政务大数据存储和交换标准、政务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标准、政务大数据共享和使用标准等内容。
步骤二:建设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应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
步骤三:完善政务大数据服务体系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之后,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政务大数据服务体系,提供政务大数据的查询、分析、共享和使用服务。
政务大数据服务体系应包括政务大数据应用平台、政务大数据查询平台、政务大数据共享平台、政务大数据分析平台等。
三、总结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是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2ac49c8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4.png)
数据交换标准
统一数据格式
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能够被正确解析和整合,需 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
数据交换协议
为了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需要制 定通用的数据交换协议。
数据质量评估
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标准,以确保共享的数据具有 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交换技术
ETL技术
用于抽取、转换和加载数据,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平台架构与组成
架构
包括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数据 交换层和数据管理层等多个层次,各 层次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平台功 能。
组成
主要包括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处理系 统、数据交换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 多个组件,各组件之间相互配合,确 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
02
CATALOGUE
数据交换标准与技术
API接口技术
通过API接口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提高数据交互的 灵活性和效率。
数据虚拟化技术
通过数据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像访问单一数据源一样访问多个数 据源的数据,提高数据访问的便捷性。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01
02
03
数据加密技术
对共享的数据进行加密处 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 的安全性。
企业数据交换
总结词
促进企业间数据流动,提升业务合作效率。
详细描述
企业数据交换是指企业之间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业务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提升企业间的业务合作效率。 通过数据交换,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合作伙伴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提升供应链管理 。
科研数据共享
总结词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
、教育、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库表交换、文件交换操作指南V2.0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库表交换、文件交换操作指南V2.0](https://img.taocdn.com/s3/m/20b8cbe7aef8941ea76e05d9.png)
一、指南说明
(一)概述
为指导资源提供方和资源需求方通过国家数据共享交 换平台(政务外网)提供和使用库表资源、文件资源,特制 定本指南。
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有服务接口、库表交换、 文件交换。本指南主要指导资源提供方和资源需求方在国家 共享平台通过库表交换、文件交换形式实现国家政务信息资 源共享。服务接口方式的具体操作详见《国家数据共享交换 平台(政务外网)服务接口操作指南》(试行)。
5
二、网络接入
中央政务部门需要在政务外网局域网设置政务外网服 务区(DMZ)和政务外网终端区,政务外网服务区部署交换 前置节点和参与共享交换的服务器,政务外网终端区能主动 访问政务外网的终端。具体操作详见《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 台(政务外网)部门接入指南》(试行版)中网络接入部分。
三、工作流程
(一)资源准备 资源提供方应对来源于本单位政务信息系统的库表资
10
在数据交换系统主界面点【基础设施】,然后点击 【数 据源管理】,进入数据源管理的界面,点击【新增】。
在数据源管理中,关于数据源的详细信息介绍如下: 拆分:将数据源拆分多个子数据源 卸载:原名为“反部署”,现更名为“卸载”。卸载 是指将节点上数据源的信息删除,卸载与部署对应 部署:将中心的数据源下发到各节点上
4
导资源提供方和资源需求方进行文件注册、发布、申请、订 阅等具体操作。
(三)角色说明
库表、文件资源的提供和使用涉及角色主要有资源提供 方操作人员、审核人员和资源需求方操作人员、审核人员。 资源提供方操作人员完成库表、文件注册、发布工作,资源 需求方操作人员完成申请、订阅工作。资源提供方审核人员 负责对库表文件注册、申请的审核,资源需求方审核人员负 责对库表文件订阅的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方案概要本方案主要描述湖南省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要求而制作的。
方案充分结合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标准制订,针对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的具体需求,利用Java EE应用开发技术、Webservice技术等,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
方案共分为8章,其中:第2章,项目背景,主要描述本项目的整体应用背景第3章,需求分析,项目总体实施需求以及各个部分的需求进行了描述第4章,总体设计,针对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详细说明了整个应用系统的架构以及各个应用子模块的功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应用流程。
第5、6、7章,分别对目录体系管理平台、交换体系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库建设等应用系统进行了设计。
第8章,对部门应用系统对接方式进行了设计。
2项目背景2.1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之一,以政务信息资源为基础,依托技术总体架构,通过提供目录服务,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作为基础设施与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相对独立,其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的定位如图2-1所示。
图2-1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定位依托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通过构建覆盖中央、省、市、县的多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总体架构,形成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共享模式,提供全国范围内跨部门、跨地区的普遍信息共享,方便用户发现、定位和共享多种形态的政务信息资源,支持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中心之间通过互访接口实现互联互通。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以支持跨部门业务协同为目的,实现部门间横向按需信息交换与共享,满足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
围绕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以部门业务信息为基础,确定部门间交换信息指标及信息交换流程,实现不同部门异构应用系统间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2.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标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环境由信息库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组成。
信息库系统由部门业务信息库、交换信息库、共享信息库等组成;信息交换系统由交换桥接、前置交换、交换传输、交换管理等子系统组成。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技术总体架构如图2-2所示。
图2-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技术总体架构通过交换桥接子系统将部门需要交换的信息交换到前置交换信息库,在交换管理子系统的流程控制下,通过交换传输子系统、前置交换子系统,把需要交换的信息定向传输到接收部门,同时把共享信息实时交换到共享信息库。
根据跨部门政务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的实际需要,技术支撑环境应支持多个交换域之间信息交换。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总体架构包括信息库系统和目录内容服务系统,。
信息库系统由政务部门的共享信息库、目录内容信息库和目录服务中心的目录内容管理信息库、服务信息库组成。
目录内容服务系统由共享信息服务系统、编目系统、目录传输系统、目录管理系统、目录服务系统组成。
图2-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总体架构2.3湖南省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情况湖南省目前已经建成了一个接入40家厅局级单位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并通过平台为湖南省信用信息系统提供服务。
湖南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非涉密业务,是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工程。
外网平台遵循《湖南省电子政务总体规划》的总体框架,依托省内公共通信设施的基础资源,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以网络互联与信息交换基础平台为主干,以电子政务应用为主导,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安全保障为支撑,构建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具有湖南特色的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
为规范政府管理与服务创造必要条件,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省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交换平台一期工程于2005年底建成,并在此平台上运行了实际的应用——湖南省信用信息系统,第一批接入20家省直厅局级数据归集单位。
为了进一步完善省信用信息系统,扩大系统信息量,于2009年启动了湖南省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交换平台二期工程,新增第二批信用信息归集单位共20家的数据接入。
3需求分析3.1概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是一个长期建设的任务,目前所开展的工作是最关键的工作。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为:1.对原有的政府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扩容,从现有的40个部门接入扩展到100个部门。
2.对基础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整合,提高数据质量。
3.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统一管理,为各部门提供资源的检索与定位服务;4.实现信息交换体系的统一管理,为各部门提供接入和信息交换服务;5.实现认证、授权等基础功能的统一管理,为各部门提供基础功能服务;6.为跨部门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和服务。
3.2目录体系需求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由信息库系统和目录管理系统组成。
信息库系统由政务部门的共享信息库、目录内容信息库和目录服务中心的目录内容管理信息库、服务信息库组成。
目录内容服务系统由共享信息服务系统、编目系统、目录传输系统、目录服务系统组成主要要求如下:1.提供信息资源目录的编目、注册、审核发布、查询和管理功能;2.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库;3.支持资源目录、用户目录和服务目录;4.强大的信息定位、统计、查询及分析功能,提供生动、形象的各种统计查询报表,界面友好;5.用户/角色管理支持树形目录方式操作。
6.统一的信息资源更新机制等,保证数据资源的安全、完整、有效,实现方便高效的共享7.遵循相应的信息资源描述标准规范编制。
3.3交换体系需求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由信息库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组成。
信息库系统由部门业务信息库、交换信息库、共享信息库等组成;信息交换系统由交换桥接、前置交换、交换传输、交换管理等子系统组成。
实现通过交换桥接子系统将部门需要交换的信息交换到前置交换信息库,在交换管理子系统的流程控制下,通过交换传输子系统、前置交换子系统,把需要交换的信息定向传输到接收部门,同时把共享信息实时交换到共享信息库。
主要要求如下:1.根据跨部门政务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的实际需要,技术支撑环境应支持多个交换域之间信息交换;2.提供交换信息库之间的信息处理和稳定可靠、不间断的信息传递。
3.提供公共目录管理与服务、基础信息资源服务、信息交换服务、认证授权服务等功能;4.负责本级政府基础信息资源和其他共享信息资源的目录信息的统一管理,为各部门提供资源的检索与定位服务;5.负责信息交换功能的统一管理,为跨部门、跨区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提供服务;6.负责汇集本级政府人口、法人、空间等基础信息资源和平台性信息资源,并为各部门提供共享服务;7.负责认证、授权等基础功能的统一管理,为各部门提供基础功能服务;8.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
将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标准格式,来保证不同系统间数据交换的一致性;9.集合强大的系统监控、日志和安全审计功能;系统具有强审计功能,信息资源访问日志和审计,存档备查。
10.支持与异构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
3.4共享数据库需求能够通过目录体系方面地定义共享数据库的指标项,并定义相关的数据转换规则;能够通过交换平台按照定义的指标项从提供单位自动同步数据,形成基础数据库;同时提供数据库共享查询和应用系统数据加载功能。
3.5应用系统支撑需求能够满足一期接入的试点应用系统对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的要求。
提供灵活的应用系统连接方式。
4总体设计4.1设计原则为了保证系统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在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和运行管理规划时将遵循如下原则:◆统一性原则遵循国家电子政务的要求,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遵循统一的规范,采用统一的技术,以方便系统建成后的运行和维护,保证系统可持续、高效、安全运行。
◆可靠性原则本系统在设计时将充分考虑政务资源交换平台对可靠性的要求,保证系统的高可靠、高可用性,尤其是保证关键业务的连续不间断运作和对非正常情况的可靠处理。
◆可伸缩和可扩展性原则系统应该真正符合多层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应能满足新增的需求,而系统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的改变,并能保证系统今后的平滑升级。
应充分考虑现有技术以及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扩展性,在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藕合,使各子系统问的数据依赖程度减至最低限度,同时,要适当兼顾今后需求扩大时对功能扩展的需要。
交换平台和节点应具备支撑多个应用系统的能力和节点个数的易扩充性。
◆开放性原则全面支持XML、Web Service、SOAP、LDAP、UDDI等当前受到普遍支持的国际开放标准,保证系统能够与其它平台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等相互交换数据并进行应用级的互操作性和互连性。
◆安全性原则既要注重系统本身防御外部攻击的能力,又要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要遵循相应的保密规范,保证系统安全保密性、查错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高效性原则系统的运行效率主要包括: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响应时间等。
系统在满足其他各项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应可能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友好性原则系统应具有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要求用户界面标准,统一,集成,使用简单,减少使用的复杂程度,提高使用效率。
◆可管理易维护性由于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系统使用面广,系统稳定性可用性要求高,因此系统平台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管理和易于维护的特点。
4.2应用架构政务资源交换平台应用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资源目录体系、平台应用和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下面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图4-4 政务资源交换平台应用架构(1)资源目录体系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由信息库系统和目录管理系统组成。
信息库系统由政务部门的共享信息库、目录内容信息库和目录服务中心的目录内容管理信息库、服务信息库组成。
目录内容服务系统由共享信息服务系统、编目系统、目录传输系统、目录服务系统组成。
(2)平台应用平台应用只要是支撑整个平台的业务应用,主要有业务监控、数据比对、数据整合、数据分析、信息查询、业务协作、服务查询、服务注册、权限管理等业务应用。
通过这些应用,充分的发挥平台的效能,为各个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更好的应用支撑。
(3)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是位于不同部门的业务接口网关,实现与不同数据源的连接,不为各个业务系统对外连接提供通用的信息交换接口。
另外一个部分是位于中心的信息交换引擎及其交换管理系统,提供不同业务系统、不同业务接口网关之间的信息交换,并按照SOA 的管理模式,实现业务接口的注册、认证和权限控制等。
数据共享应用基于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实现城管的数据元定义,从不同的业务部门采集业务数据,进行数据的转换、比对和载入,并实现日常数据的动态更新、在线访问等功能。